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的「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四大發明在世界範圍內的地位有多高,想必也無須贅言。四大發明除了對西方科學技術的影響以外,還直接促進了西方的資產階級革命。

  馬克思高度評價四大發明那段話咱就不抄了,咱們用大白話解釋一下:先進的資產階級想幹掉腐朽的封建制度,首先得進行理念的宣傳和推廣,當時又沒有互聯網,沒法靠微博、微信營銷。如果只靠口耳相傳,還沒等革命呢,資產階級就被消滅光了。

  不過幸好有紙和印刷術,可以印刷書籍和資料,快速傳播革命理念。理念傳播完了,就開始武裝鬥爭了。拿指甲刀跟人家拚命,肯定是不行。幸好及時發現了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還是抄了馬克思)。

  革命成功了,怎麼找到商品的原料和市場呢?找不著北可不行,這時候指南針又派上了用場,幫助資產階級找到了大量的殖民地。由此看來,中國人真是太夠意思了,總在關鍵時刻拉歐洲兄弟一把。

  當然,歐洲的資產階級除了應該感謝中國的四大發明產品研發團隊,還得感謝把這些東西傳播到西方的阿拉伯營銷推廣團隊。要不是他們完成了這個傳播工作,相對獨立、天生驕傲的中國才懶得搭理歐洲,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可能就要胎死腹中。

  首先來說說造紙術。別看小小一張紙,很多人不屑一顧,用它來糊窗戶、擦屁股。其實我們想想,要是這個世界真的沒有紙了,傳播會變得多麼困難。

  回顧一下,古埃及用的是發脆、易碎的紙草書,古巴比倫用的是泥板書,亞歷山大澡堂子里燒的是羊皮卷。就是咱們中國自己,早年也比較費勁。

  開始是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後來又鑄在青銅上。聽著就不靠譜,這要是為了印刷一本書,得抓多少只烏龜,找多少青銅,還得天天抱著烏龜和青銅看,是不是有點傻。

  後來終於出現了竹簡,相對上述不靠譜的材料好了很多——原料好找、成本也低,便於加工和保存。

  不過竹簡仍然非常笨重,據傳當年東方朔寫了個簡歷加自薦信,竟然用了三千竹簡,裝了一手推車,兩個人抬起來送給漢武帝,漢武帝花了兩個月才看完。漢武帝一天看好幾十卷木頭,不是閱讀障礙,主要是體力不支搬不動啊!

  另外,還有各種土豪使用絹帛書寫,用是好用,成本太高,屁民實在是玩不起。對此大家怨聲載道,各位能工巧匠也加班加點,想盡各種辦法解決記錄載體的問題。

  西漢年間,已經有了紙的雛形。到了東漢時期,太監蔡倫終於完成了造紙工藝的改造。公元105 年,蔡倫發布了「蔡侯紙1.0」版本。從此中國人告別了烏龜、青銅、竹簡這些扯淡的玩意兒,廣泛使用紙張作為印刷和傳播工具了。

  唐朝曾經和阿拉伯干過一仗,也不知怎的發揮失常,竟然被阿拉伯打個一敗塗地。結果阿拉伯擄走了好多造紙工匠,造紙的技術就這樣通過阿拉伯傳向了世界。

  有了紙,還得解決印刷問題。《人民日報》要是靠手工抄寫,等發到讀者手裡,也變成考古文獻了。問題是就算能找到夠多的人手抄寫,這錯字別字也在所難免,每抄一次就會發生一定比例的「基因突變」,抄到最後可能已經面目全非了。

  隋朝的時候,中國人民就發明了雕版印刷。雕版印刷跟印章的原理相同,將需要印刷的文字和圖案反刻在木板上,在突出的部分刷上墨,將紙覆蓋在上面即可完成印刷。雕版印刷解決了批量印刷和手抄出錯的問題,能夠大量印刷相同的資料。

  西安碑林的拓片也是用這個原理獲得的。不過雕版印刷雖然解決了手抄的問題,但自身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雕刻過程長,耗費大量人力和木材,印刷完成後的版全部被廢棄掉了,只能拿來燒火,特別遭到環保主義者的反對和抵制。

  最怕的是對內容的改動,一個版即使改動一個字,為了保證印刷質量,也不得不整版重新雕刻。人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宋朝的刻字工人畢昇經過努力,終於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實現了印刷技術的革命性飛躍。主要因為他是個刻字工人,這活兒老加班不給加班費,他實在受不了了,不進行技術革命實在不行。

  因此,他把每一個字都做成大小一致的方形活字,然後根據內容選擇不同的活字排成一版,固定後即可進行印刷,效果與雕版印刷一樣。

  印刷完成後可將版面拆除,活字回收重新利用,徹底解決了雕版印刷製作周期長和材料浪費的缺點,這種印刷術迅速風靡全國。畢昇作為一介平民能做出如此大的貢獻,真是高手在民間啊!

  活字印刷經歷了泥活字、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最終變成了今天的鉛活字。不過今天的印刷基本也不用活字了,都是計算機激光照排了。

  後來活字印刷術輾轉傳播到了歐洲,直到四百多年以後的1450 年,德國人古登堡在破解了中國活字印刷術技術的基礎上,發明了西方的活字印刷。雖然開竅得比較晚,但終於開竅了。

  說完了紙和印刷,再來說說火藥。

  一硫二硝三木炭,這是火藥的組成成分。火藥這事兒,顯然是個化學工作。前面講了,近代化學主要是從鍊金術和煉丹術中脫胎出來的。阿拉伯人比較貪財,因此他們的愛好主要是鍊金術,希望把一元硬幣煉成金幣。

  而中國人視金錢如糞土,對黃金不是很感冒,而且中國的金銀也比較多,多點少點不太在乎。中國人喜歡養生,特別怕死,因此對長生不老總抱有痴迷的幻想,要不《養生堂》這種電視節目也不能在中國如此火爆。

  我們家喻戶曉的嫦娥就是吃了長生不老葯直接飛向了月球。中國的皇帝們更是怕死,因此對煉丹術情有獨鍾,大力支持。基於這樣的原因,煉丹、製藥和化學的工作很多時候是攪在一起的。

  東晉葛洪在《抱朴子—仙藥》中記載了用硝石、玄胴腸、松脂合煉雄黃的試驗。藥王孫思邈本身還有一個兼職工作是煉丹大師,他就曾經順手提出了早期的黑火藥的配方。結果本來是為了煉丹,卻做出了黑火藥。

  估計吃黑火藥也無法長生不老,所以只好給它再找個用途。黑火藥的爆炸威力讓一群武夫看到了希望,於是就利用黑火藥製成了各種「火器」。從北宋到明代,火藥箭、火球、炸彈、地雷、水雷、火槍、銅火銃、鐵管火炮相繼問世,人類的戰爭進入到了熱兵器時代。

  「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原始做法,其實在宋代就已經結束了。後來火藥又通過阿拉伯傳給了歐洲,從此世界打得不可開交。順道問一下,阿拉伯是干中介的嗎?

  最後一個閃亮登場的就是指南針了。現代人雖然經常找不到北,但仰仗著GPS,只要拿著手機,想去哪就去哪,對指南針基本已經遺忘了。只有那些沒事兒就鑽到大山和地下的瘋狂驢友,有時候才能用到這種當年叱吒風雲的小玩意兒。

  中國在戰國時期就發明了「司南」,實際只是個有磁性的勺子,還不是「針」。讓它在盤子上旋轉,靜止下來的時候,勺柄的指向就是南方。早期的「指南勺」之類的物件,都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遇到高溫和磁場干擾容易消磁,而且轉動結構的摩擦力也較大,用戶體驗很是不好。

  後來經過不斷改進,才形成了比較好用的指南針系列產品。指南針也是通過萬能中介阿拉伯傳入歐洲的,為地理大發現做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貢獻。

  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前面有個四大發明廣場。不知怎的,每當我站在四大發明雕塑中間,仰望天空,想想四大發明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總會有一絲莫名的感慨與感動。

  圖源:網路

  編輯:葉丹薴

  不定期廣告位

  截止6月2號

  清華大學出版社

  噹噹有優惠

  ↓↓↓

  作者:姜萌 著,邵孟奇 繪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書是用脫口秀的形式,描述了從古希臘時期到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它有別於學術性科學技術通史類書籍或者著作,主要是選取了重要和典型的科技史時間進行發揮和表演,降低了篇幅和理解的難度,更為重要的是本書的寫作風格相對通俗、幽默和口語化,能夠比較好地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特別適合科學傳播。

  歡迎各位愛書的朋友

  踴躍在文末點贊及留言

  我們將不定期選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費贈送一本圖書

  無論你是否愛過,贊都先點一個吧 ↓

the end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推薦閱讀:

人活著需要三種情
人活著不止為自己
有些人活著卻已經「死了」,因為缺乏……
生活著,並感動著
人終會死的,那為什麼還要活著?

TAG:世界 | 發明 | 改變 | 改變世界 | 活著 | 四大發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