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看香港太極拳同道答疑十問

酷品按:香港處大陸與外國交接地帶,面向廣闊海洋,歐風美雨,中華傳統,悉所收受。因此,港人多思維活躍。於太極一道之感悟,亦是如此。香港的太極拳師在太極拳答疑中,也帶有他們獨特的實踐成果與思維方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酷品選擇十個典型問題,希望能夠給大陸太極拳教學界以及初學者以啟發。

1、太極拳不是一項肢體運動,那是什麼運動?她的養生是"養"什麼?

答:是體內的運動。養生是"養"內臟和骨骼。

2、太極拳到底要將身體練成怎樣?

答:.太極拳常被比喻成水。水有三態:冰、水、汽!練太極拳可以說就是先將冰融成:水。就是說我們的身體本像一塊大冰,要通過練拳或其它方法讓它碎了,再漸漸越來越碎,最後成水。這是第一步。成水時的養生和武功都已有些了,但還不是很強,只能推手用,嚴格說還算不上武功。成水體後再練,假以時日就成為汽體,這時的武功是非常驚人的了!

3、太極拳推手能否抱對方?

答:不行,太極拳推手不能抱對方!推手中凡是死抱對方,將推手搞得像摔跤或變相柔道都是非常錯誤的!太極推手的範圍不能超過八門五步。八門中沒一門是抱!推手練習或比賽主要是體現練者的沾黏連隨、順水推舟、引進落空等等,脫手打及死抱對方都是極端錯誤的!如有一方死抱對方,那另一方就可以脫手打,這不是把推手的性質完全變種了?

4、太極拳的松是指什麼?怎樣練習?

答:有最少三方面:1精神的放鬆,2.肌肉的放鬆;3.關節的放鬆。

(1)精神的放鬆,是可以從主觀意識上去做,不是很難。很多練氣功和瑜伽的人也能做到。精神的放鬆對內臟很有幫助。

(2)肌肉的放鬆先需要一副非常"正"的骨架,這樣肌肉才能像衣服一樣地掛在骨架上。沒有正的骨架肌肉是松不了的。

(3)關節的放鬆是要練出來的。也就是要令"筋"變長和粗,但太極拳不是用壓腿這種方式令筋變,這種方式比較落後,令筋的變化也有限!它是利用自身的重量所帶出的離心力和向心力令關節變松。

5、如何選擇一本好的太極書?

答:沒有圖像或少圖像的書最好。為什麼呢,因為太極拳的主要成份都在身體裡面,外形的動作只是內在變化的結果。眾所周知,

太極拳原名「十三勢」,自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一文聞世之後而改名太極拳。此《太極拳論》中沒有一招一式,更沒有一幅圖像,卻造就了不少太極名家、太極真大師。此文為眾太極門派公認為最正確的拳論。

想藉圖來說明太極拳真諦實在是很困難的事,既然不是那麼容易通過圖像表達,還是文字來得好,起碼文字能形容內在的東西,而圖像幾乎是不可能。但是偏偏人類的學習大部份是靠模仿的,架子留在圖像或錄像帶中方便學習者模仿外形。但這淺薄的表面東西很容易便令太極拳的學習者永遠停留在這階段,永遠進不了太極拳的門。

因此高層次的大師的著作基本上不大講拳架的外型,而講拳的實質。因此也不大需要圖像。低層次的作者需要比較多的圖像,因為除卻圖像及外形動作的運作,恐怕他們就沒什麼可講了。

6、為什麼學好太極拳選擇明師是必須的?

答:因為太極拳的主要活動範疇是在身體的「裡面」,如果沒有一個真懂的老師,學生更本沒可能去學習。在當今社會眾多的學習科目中,乙太極拳教練的質素最為參差不齊,真正的好師傅實在不多,反而藉太極之名教授一些「漂亮」外形的「太極操」「太極舞」的卻有一大堆。初學者就像沒進過學校的幼兒,如想好好學習,是不應該自已去挑選教師,是應該多選擇多比較,起碼要由較有經驗的練了十年以上的太極拳練習者介紹。這不是挑剔,是對自已負責,就像現在的幼兒的學校一樣,不應該自已挑選,要有成年人幫他們,他們可看的電影電視也要有成年人幫他們挑選。

目前的世界,太極拳的教師是非常的良莠不齊,跟錯一個老師就走錯路,比不學還不好。因為錯誤的太極拳不但沒有養生的功效,極有可能還是傷身的!武藝更不必談了。再說認真練個基礎,三五年總要,人生哪來那麼多的三五年可蹉跎呢?

7、為什麼少年人不適宜學太極拳?

答:因為太極拳的主要活動範疇是在身體的「裡面」,少年人的內臟還未健全,很多人受不了「衝擊」,當然如果健全的是有可能學得很好,但是在教學前,教師並不太清楚每一個學生的體內狀態,學生產生意外的機會很高,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在十二歲左右的兒童會有50%出現頭暈和昏厥。16歲的約有1/3,20歲左右還有10/%,所以我們總是建議學太極拳最好是在25歲左右開始。如果適逢明師,三年就能見奇功,太早學習並沒有好處,也沒必要!

香港中國國術總會前兩年曾經有一次對康體處在青少年中推廣太極拳作了很大的反響表示反對。這是對的!我們只是知道「太極拳是不益教少年人,但不是說「太極操」和「太極舞」不益教少年人。就像真汽車少年人不可開,但遊戲機上的假汽車,少年人完全可以開,還可以開得飛快!

8、為什麼要學太極拳?

答: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眾多的功夫或運動中唯有太極拳是集養生與武功於一體的;也唯有太極拳的武功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退步!

9、為什麼太極拳不能僅談養生或健身?

答:太極拳是一個獨特的拳種,它所有的運行都是以不用力為基準的。(這種不用力不是用少一些的力,而是徹底的不用力)。因此,不但筋肉、甚至連身體的內臟都是放鬆的。為達這個目的它就必須嚴格遵循特定的規律運作,否則無法練的。

而當這個規律做到後,養生自然是沒問題了,而這種代替"力"的運作模式漸漸會令身體發生極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沒見過的人是無法想像的。它令身體所產生的變化之大就像一個小雞從雞蛋里脫殼出來一般,將一個"死物"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東西,一個和原來完全不同的東西。

當今世上很少有人練成這樣的功夫,所以都無法想像太極拳的武功。(以為也和某些外家拳差不多的靠見招拆招,招式多變的一種功夫),僅僅談養生的"太極拳",其實只是在外形上像太極拳而已,並不是真的太極拳,也並不能真正養生或健身。但如果他真是徹底的

不用力練拳,那他就不但能養生並必定已朝"脫胎換骨"邁步了,從蛋變雞是練成太極拳的人的必經之路。這時的武功已然形成,不是你要不要練或想不想練的問題!

10、為什麼太極拳令無數英雄竟折腰?

因為太極拳是集養生與武功於一身,到老也不會退步,如學得真是太極拳,那應該能夠「耄耋御眾」的,許多人都為此受誘惑,就像一些尋寶的電影中描繪的一樣,令人非常地神往,所以許多有條件和有志氣的人都是窮其一生在研究、探討和追求。偏偏就是摸不到正確的路,有時彷佛找到了,過一段日子發現又是錯的。因為這不單是太極拳本身就是王宗岳說的,「差之絲毫,失之千里」還因為有太多的人還在誤導學者!

但太極拳的光彩始終存在的,始終令人不能放懷。就這樣,我曾聽一位研究者嘆:在通往太極拳的路途上是白骨累累!真太極是如此之難得是否會令英雄氣短呢?

學太極拳最怕的是:費了很多時間、精力而學到的不是太極拳,但卻自以為是,以下內容是一把「尺」,練習者可以用來橫量所學、所練的是否是太極拳,還是其它的太極拳架的固定所帶來的極大的危害性在太極拳秘譜《八門五步十三勢長拳解》中也有道:「自已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濤濤不斷,周而復始,所以名長拳也。萬不得有一定的架子,恐日久入於滑拳,……」

前輩已一早就預見到太極拳教授和練習中蘊藏著極大的危害性就是拳架的固定。

說得再確切一點,可以通過一套拳架而練到太極的人,就只有發明這套拳的人本身。君不見,幾大派的名家都是自創派才成為「名家」的,傳人就算不錯,比起創派人來總是差一層甚至很多層的的。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究其根源,可能太極拳對松的要求太嚴了,但每個人的身體、骨骼、筋肉分布都不一樣,如要達到完整的松,更本沒辦法去遷就一套別人發明的拳架,就像鞋子一樣,如果有一位賽跑冠軍,他有一雙非常舒服的鞋,這雙鞋令他獲得了成功,他把功勞歸於這對鞋,於是他把這雙鞋傳給了他的子孫,他的子孫也全部穿這雙鞋投入訓練和比賽,可以設想一下,這些子孫的腳不成為殘廢才怪。還有成為冠軍的可能嗎?何況太極拳的精密度是水晶鞋。這也就是名師的後代功夫遠不及他們的先祖的主要原因。他們被他們祖先的拳架綁死了。一開始就註定了不會成功。雖然他們的父輩傳了很多外人所不知的內部秘訣,也無濟於事。


推薦閱讀:

實驗出真知:肖維佳太極傳薪錄
太極秘法之松尾閭四步功
【獨家秘笈】降龍十八掌OUT了 太極十八式才是「神功」
太極拳有內功嗎?
形意拳貫穿力的秘密: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

TAG:香港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