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聞宣傳的「五性」積聚「五的」正能量

用新聞宣傳的「五性」積聚「五的」正能量發布時間:2013年06月14日 09:57來源:求是理論網作者:雷純高 我要評論字型大小:【 大 中 小】【列印】

  不久前,《財經》雜誌副主編羅昌平通過微博,向中紀委實名舉報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問題一事,引發公眾熱議。有人說,這是微博反腐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身為80後的他已成長為社會調查新聞的實踐者和推動者,他不但是反腐英雄,更是盡職盡守的媒體人,記者的典範。於是,在當前新形勢下,新聞媒體人到底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新聞宣傳到底與政黨、政府、社會建立怎樣的關係才是道德的、合理的,才是有利於社會良性運行的,引出許多思考。在這裡, 筆者作為新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一員,認為新聞宣傳可從政治性、真實性、公正性、無償性、主體性這五個方面來積聚正能量,其本質是對國家、對社會、對自身、對受眾負責的高度社會責任感。

  一、用新聞宣傳的政治性,積聚新聞媒介的喉舌正能量

  政治性指的是新聞工作者所體現的政治意識、方向和立場,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行為必然要受到所處社會政治體制的制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媒介,是為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具有明顯的階級性。我們的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傳播媒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宣傳輿論工具,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事業作為黨、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擔負著傳播新聞信息、引導社會輿論和服務社會與公眾的任務,這種性質和特徵決定了它的工作的重要性和神聖性。新形勢下,面對意識形態領域紛繁複雜的情況,我們的新聞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促進社會和諧的時代主題,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引領社會發展潮流,堅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走中國道路的信心、弘揚中國精神的決心和凝聚中國力量的恆心,最終走向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此,一個稱職的新聞工作者,必須要有敏銳的政治嗅覺,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方向,自覺加強和學習馬克思主義道德觀,時刻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增強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終身的本領。

  二、用新聞宣傳的真實性,積聚正面宣傳的引領正能量

  真實,是受眾對新聞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聞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動機或原因,新聞工作者作為客觀事物的反映者,必須真實地反映客觀現實。從大眾傳播學這個範疇之中,新聞工作者就是「把關人」,實際上就是把那些虛假的新聞篩除出去。現在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非常多,其中還不乏垃圾信息、冗餘信息,受眾不可能什麼都要。加上當今社會普遍比較浮躁,有的記者道聽途說,拿來就用,缺乏核實新聞真實性的踏實作風;有的捕風捉影、添枝加葉,缺乏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求真唯實的態度。「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一些媒體和記者為了追求所謂的轟動效應,搶奪第一手獨家新聞,遏盡所能吸引更多受眾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不惜炮製虛假新聞。2007年陝西農民周正龍拍攝的「華南虎」造假,2008年湖南平江縣電視台記者吳華和石牛寨風景區負責人造假策划上演「疑似華南虎」鬧劇;2011年四川會理政府網刊登「領導懸浮視察照」等事件,在全國引起了較為惡劣的影響,也嚴重敗壞了新聞在人民群眾當中的形象。

  弘揚主旋律是新聞工作的主題,新聞宣傳工作要通過正面宣傳的引領,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於發現、培養、總結和推介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榜樣,以增強典型的親和力、吸引力、說服力和影響力,大力營造公平正義的社會氛圍。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黨的十八大關於「文化強國」戰略,增強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全國上下普遍開展了以「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感動XX十大(佳)人物」等為主題的評選表彰活動,積極倡導社會新風尚。學好人、做好人成為社會普遍的共識,崇尚文明,樂善好施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種自覺、自信和自豪。與此同時,要充分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和宣傳形式,積極引導群眾結合當地實際學習典型經驗,切實加強對大眾的正面「灌輸」教育,盡量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給人以力量、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希望的疏通引導工作,促進宣傳工作的整體推進。「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普通勞動者的身上往往有著不普通的故事,群眾身邊的典型更能激發起人們心中的道德認同感。善於發現和挖掘一批閃耀著高尚品質的基層人物,不斷報道日常生活中湧現出來的凡人義舉,通過榜樣和典型事迹的社會示範作用,讓讀者感受到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很好地引導當下的社會輿論。近年來,各級新聞媒體推出的一個個鮮活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當代雷鋒」郭明義、「最美教師」張麗莉、「板凳媽媽」許月華、「最美司機」吳斌等為代表的「平民英雄」, 彰顯了人間大愛,昭示了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激勵著人們見賢思齊、擇善而從……不僅對弘揚社會正氣有積極的引領作用,同時也體現出媒體的責任擔當和人文關懷。

  三、用新聞宣傳的公正性,積聚輿論監督的擔當正能量

  新聞公正性要求新聞工作者在報道新聞時,要對新聞事實的普遍性作出正確的評價,不能以偏概全,把孤立的社會事件誤導成普遍的社會現象,力戒誇張、誇大或炒作,最大限度地將事件原貌提供給受眾,充分履行輿論監督的職責。新聞輿論監督就是通過新聞媒介,將社會發生的問題和矛盾現象揭示出來,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引發輿論的巨大壓力,有效降低其消極、負面影響,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納入正軌,健康發展。多年來,很多媒體的宣傳報道堅持正面報道為主,並將輿論監督和批評報道作為正面宣傳的有力補充,使之成為推動社會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記者是時代的暸望者,是社會輿論的倡導者,從報道社會新聞與引導社會輿論來看,記者更是責任與擔當的代名詞。自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之日起,我國的新聞輿論監督已經成為社會良性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聞記者大多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感,自然而然擔負起「社會雷達」的使命。在採訪活動中,記者會經常接觸到社會上的矛盾衝突,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個稱職的記者,必須以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為己任,以除惡揚善、扶正祛邪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堅決同那種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壞人壞事以及錯誤言行作鬥爭。「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輿論監督本著幫忙不添亂的原則,要敢於直面社會熱點、輿論焦點,真實反映民情民意,及時回應百姓關切,積極影響引導輿論,推動現實問題解決,消解誘發矛盾的負面因素,謳歌著時代的進步、鞭撻社會的醜惡,積聚推動社會發展的正能量。近年來,在新聞輿論的報道和監督下一批批貪腐分子被揪出、各類損害經濟發展環境,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行為被曝光,廣大人民群眾無不拍手稱快。隨著「表哥」「表弟」「房叔」「房媳」「房姐」在媒體的曝光,引起了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的重視和介入,違紀違法當事人受到了相應的紀律處分或法律制裁,有力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中央電視台《道德觀察》節目直擊種種道德事件,湖南衛視台「芒果有獎,為你鼓掌」欄目等,一方面對可歌可泣的高尚行為進行謳歌,另一方面對種種不道德的行為進行揭露和鞭撻,讓受眾的視角和心靈受到了觸動和凈化。

  四、用新聞宣傳的無償性,積聚道德示範的人格正能量

  社會的開放和新聞傳播的需求使中國記者變成了時代的「弄潮兒」、「無冕之王」。但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的深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新聞自由、媒體間的競爭與媒體責任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凸顯出來,過分的自由度也使輿論傳播的巨大的隱患和副作用不斷顯現。在利益的驅使下,新聞「權力」被異化、正義與良知被遺棄、假新聞泛濫、有償新聞屢禁不止,部分新聞從業人員在金錢的驅使下,不顧職業道德和操守,利用特權行敲詐勒索之事常有發生,導致整個媒介公信力的下降,影響我們整個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當好一名記者,首先是要好好做人,德才兼備首先講德。每位記者就是媒體的一張名片。「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記者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高低和職業道德好壞,直接影響著媒體的聲譽。南非著名攝影師凱文-卡特因為那張著名的《飢餓的小女孩》獲得1994年的普利策獎,照片中奄奄一息的女孩與身後的禿鷹具有令人顫慄的力量。但在獲得新聞界最高殊榮之後,卡特遭受了無窮盡的猜疑和指責,人們責問他為什麼不去趕走禿鷲,救起那垂危的女孩。當年7月在輿論的強烈攻擊中,卡特在自己的小貨車內使用汽車尾氣自殺,終年33歲。卡特作為一名成功的記者與失敗的人生造就的悲劇,敲響了世人的警鐘。

  新聞工作者作為新聞媒體的具體實踐者和操作者,既是一個普通人,同時在思想境界和道德風尚方面又要高於常人,理所當然地要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八榮八恥」要求為「鏡」,「照照鏡子,正正衣冠 」,時常規範自己的行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人、引導人,樹立起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閭丘露薇是一位著名的鳳凰衛視記者,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戰爭時作為在巴格達地區唯一的一名華人女記者進行現場報道,而獲得中國觀眾極大關注,被譽為「戰地玫瑰」,在華人的記者行業中樹立了一個愛崗敬業、勇於犧牲、無私奉獻的典範。我們的新聞工作者理應身正為范,珍重自己的人格、名譽和形象,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更應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不做有償新聞,做無償服務,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

  五、用新聞宣傳的主體性,積聚為人民服務的受眾正能量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一切新聞的來源和傳播對象。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是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新聞工作者只有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充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在火熱的社會生活實踐中感受時代氣息、捕捉新聞線索、把握群眾脈搏、了解群眾意願,才能寫出更多充滿鮮活時代氣息、躍動著人民群眾熾熱脈搏、展示出偉大中華民族豪邁氣概的深度報道,才能寫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精品力作。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習近平主席的一個「中國夢」描繪出了我們這個時代最為壯闊的夢想圖景,更匯聚了我們這個國家最為持久的追夢力量。中國夢,是人民的夢,人民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我們正站在實現「中國夢」的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新聞工作者一定要繼承發揚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光榮傳統,更加自覺主動地承擔起為人民抒寫「中國夢」、為人民放歌「中國夢」的歷史責任。「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近年來,新聞戰線廣泛開展了「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大批新聞記者毅然踏上了轟轟烈烈的基層「尋夢」之旅,大量深入淺出、樸素平凡的新聞報道,讓社會看到了黨和政府對基層人民的關注和關懷。他們深入到鄉鎮村社、工礦企業、街道社區、邊防哨卡「蹲點」,「走下去」「沉下來」融入到普通工人、農民、士兵、居民的生產生活,把話筒和鏡頭更多地對準基層,對準廣袤農村的田間地頭,把版面、時段和熒屏更多地留給群眾。他們與老百姓坐在同一條板凳上,用心靈傾聽百姓心聲……他們用自己情感體溫采寫的的新聞作品,宣傳接著基層「地氣」的基層群眾的先進典型,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展示普通群眾的精神世界,激勵全體人民信心百倍地創造美好生活,在全國上下、大江南北傳遞著為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社會正能量。大批記者深有感慨說,不到基層去,總隔著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層去,從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夠深入;不到基層去,通篇乾巴話,表達就不夠到位;不到基層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夠投入。我們廣大的新聞工作者用質樸的文風、務實的作風、融洽的民風詮釋和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真諦和理念。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藍山縣委宣傳部)

相關文章
  • 湖北遠安:選聘「經濟顧問」統籌城鄉發展
  • 雲南曲靖: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理論宣傳如何改文風
  • 扣緊「陌生化」之弦
  • 從哪些方面創新黨的宣傳方式 「大眾明白才是真」
  • 從哪些方面創新黨的宣傳方式
  • 劉雲山:展示科學發展實踐興起迎接十八大宣傳熱潮
  • 「堅守黨的宣傳事業生命線」
  • 推薦閱讀:

    安徽省副省長周春雨已被免職:涉嫌嚴重違紀 官員的屢屢犯錯是否是因為整體制度的不完善?
    大洋新聞 - 五大財團爭做新東家
    六環邊彈弓打車 男子獲刑3年半
    新聞信息類APP產品信息架構分析
    新聞哥吐槽:520沒人跟你一起過?跟狗過唄,可比人忠誠多了! 2017.05.20

    TAG:新聞 | 正能量 | 能量 | 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