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文化精華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吸收文化精華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鄧純東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04日 07 版)

  習近平同志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應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體現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順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時代進步潮流。我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應既符合現代國家制度的基本要求和普遍規律,又符合我國國情;既能有效統領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有效的政府治理、市場治理和社會治理,又有利於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能有效應對國內問題和挑戰,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又能有效應對國際風險和挑戰。加快構建這樣的國家治理體系,要求我們既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吸收西方優秀文化。

  文化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推動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習近平同志強調,「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發展先進文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實現文化發展與國家治理現代化有機結合,是當代世界各國實現國家有效治理的戰略選擇。

  文化既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媒介,是決定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方向的重要因素。文化與國家治理體系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一般來說,國家治理體系與文化是同質的、一致的,有什麼樣的文化,就可能構建什麼樣的國家治理體系;有什麼樣的國家治理體系,就可能形成什麼樣的文化。

  文化作為精神、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中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引導作用。任何國家治理體系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都需要相應的文化觀念提供指導和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為誰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價值觀念決定的。國家治理體系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規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確定是非標準、調解利益矛盾等,都是由文化價值觀念引導的。因此,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體現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吸收中外優秀文化精華。

  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前,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是否科學,不僅要看相關制度反映國家治理規律的程度,而且要看這個治理體系對於所治理對象的「適應」和「對症」程度。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作用對象是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習近平同志指出,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註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同樣,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也必須充分考慮、認真研究我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從歷史到現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成為維護國家統一、調節社會關係的重要準則。因此,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必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適應,才能充分發揮治理國家的作用。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中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加以甄別、分析,對於那些與封建制度緊密相連、在歷史上起負面作用的文化應堅決拋棄;對於那些體現中華文明特質、在中國幾千年文明演進中起紐帶作用的文化,對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強大起血脈作用的文化,對今天在促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仍有積極作用的文化,應積極吸收並運用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二是做好民族文化與現代制度的協調互動工作,即使對歷史上曾發揮過積極作用的古人的智慧和文明成果,也不可簡單照搬照套,而應將其與當代中國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相結合。

  正確對待西方文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正確對待西方文化。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創造了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盲目崇拜和鼓吹西方資本主義文化,顯然是錯誤的;盲目批判和貶斥西方資本主義文化,也是不可取的。西方發達國家的治理體系在對國家公共生活、社會生活秩序的治理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鑒的先進理念和制度。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中,我們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區別對待、批判吸收西方資本主義文化。

  近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內容有兩個基本屬性:一是體現國家管理共同規律的自然屬性,二是體現國家性質的社會屬性。自然屬性反映對眾人及眾人之事進行治理的共同性規律要求,社會屬性體現國家制度的政治屬性。前者在不同性質的國家是可以互相借鑒的;後者與一定的生產關係緊密相連,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意識形態屬性。

  國家治理體系中不具有意識形態屬性的管理理念和具體制度,是對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規律的反映和運用,不同文明、不同性質的國家在這些方面可以互相借鑒。比如,政策制定過程中的「聽證制度」,公共服務中的「一站式服務」,責任政府建設中的「政府問責制度」等。這就像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學習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治理理念和制度,是我國構建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所需要的。同時,我們應採取批判吸收的態度,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我國實際出發,決不能相信所謂的「普世價值」,堅決反對「洋教條」。應充分認識到,所有社會制度都有其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具體歷史文化社會條件,我們在學習借鑒時首先要分析這些條件與我國實際的異同,理解其先進性所體現的理念、蘊含的精神,然後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吸收、借鑒和運用。這樣的學習和借鑒才是創新,才是批判吸收,才能適合我國國情,才能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中起到積極作用。

  對於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明確的階級性和意識形態屬性、反映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我們要堅決抵制。比如西方的民主制度,我國的國家性質、獨特傳統、歷史文化、民族特點決定了我們絕不可照搬套用。近年來,西亞、北非一些國家套用西方的民主制度帶來無休止的爭鬥和內亂,經濟陷入困境,人民痛苦不堪。這些前車之鑒提醒我們,對於西方文明成果的借鑒,有一個立足於本國歷史文化條件、現實國情的問題,有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鑒別、界定和批判吸收的問題。我們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實踐中,絕不能簡單照搬和套用西方制度,那樣只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


推薦閱讀:

空間素材---人物類免摳圖(PNG) (現代舞者3)
傳播中醫館—55部現代名醫精華—胡希恕的醫案 5
韓國現代集團老總為什麼死於辛巳年
彭剛:被漫畫化的後現代史學
中國現代文學運動的陷阱(劉再復、李歐梵對談)

TAG:國家 | 文化 | 現代 | 現代化 | 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