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為何今天的香港還有這麼多人如此公開地宣揚歧視
在facebook上看見一位朋友加入了這樣一個page:「新移民冇得拎六千蚊,這是永久居民獨有的福利,要有十萬個like俾班新移民睇」。本人內心悲憤交加。
「新移民」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在任何一部香港的法律中都不會找得到這個詞。多少年是新多少是舊呢?畢業一個月可以叫之前的同學是舊同學;畢業兩年也可以叫之前的同學是舊同學。新買的Iphone第一個月可以叫新,第二個月大概可以叫舊了。本來,新移民理應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而在香港則通常特指來自大陸的新移民。
在法律上,「永久居民」相對的是「非永久居民」,而非「新移民」,當然法律上「永久」後面還有個多餘的「性」字--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4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簡稱香港居民,包括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
很多國家都分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而兩種不同的身分也確實享有不同的權利。美國甚至還設公民這一身分,成為永久居民後還要再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為正式的美國公民,只有成為美國公民才能享有所有公民權利。在香港,永久居民比非永久居民多一項公民權利,就是選舉權。至於享有福利的條件,甚麼身分可以申請綜援、公屋,那都是有相關規定可遵循的。
不派錢給非永久居民,只要拿出基本法,說明兩種居民身分本來就享有不同的權利即可,絕無半點歧視意味,全世界設有「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的國家都一樣。然而,說得更多不等於加強說理,反而明明有理可依的事,最終真的變成了歧視,比如那個page上的各種言論。
舉例如下:
「只怪我地香港既男人唔生性 走上大陸娶老婆搞到香港既一部份蝗蟲係因為咁既原因先飛到落黎香港。」「都唔明大陸女人有咩好- -個個都係雞樣」這種言論可真給港女出了一口氣,但是為何在大陸娶的老婆就是蝗蟲?為何大陸女人個個像雞樣?我只有一個簡單的願望,希望說這些話的人祖上沒有一個女人是來自大陸的。
「俾$6000你地班X街新移民都得,係咁意交番七年稅先啦。」你交過稅嗎?居住七年拿永久居民身分證不等於交七年稅啊。大陸移民也有不少能幹之人,他們交的稅說不定比某些永久居民交的還多。如果說這樣的話,得來的是自取其辱,有甚麼意思。
「你班大陸人,來香港交過幾多稅有幾多貢獻,最大貢獻應該係拿綜緩,唔洗做有屋住又有錢入戶口,仲好意思話港人歧視,你班人在食香港人用香港錢,咁唔滿意反大陸啦唔好以為有身份証就話自己係香港人,先望一下張出世紙出生地係邊先認清楚你地呢班唔係叫香港人叫(新移民啊)」我依然是那個簡單的願望,希望你爺爺的出世紙上寫的出生地一定是香港。
「大陸喱!比班咁既友仔落呢搞到hk一塔糊塗…而家真係街都唔想出呀!一出街以為自己上左大陸咁…討厭!!」原來宅男的產生與此有關。
「新移民食屎!」這一句真是簡潔有力!
「中國人正PK!!!」這一句的簡潔有力和上一句有得一拚!
「如果殺人吾犯法,我想聽日一定有大堆人入天水圍,見一個,劈一個,有人會高舉***身份證求饒,總之會暴動啦」希特拉後繼有人啦!
page上雖也有部分較理性的言論,但當中大多數言論表現了他們粗俗、排外、無知、幼稚,卻一點香港人該有的素質也沒有。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今天居住在香港的人,祖籍是香港的本土人士會有多少?無論從哪裡來,從大陸來也好,從歐美來也好,從日韓印巴來都好,你,或者你的家族,很可能也經歷過新移民的階段。在罵新移民之前,最好先查查自己的祖籍,看看自己的父輩、祖父輩是從哪來的,以免傷了自家人。香港首富李嘉誠,幾十年前初來香港,不也是個新移民嗎。拿著香港居民的身分證,居住在這塊土地上,就是香港人,只有到來時間先後之分,沒有貴賤之分。
要說納稅,在那個page上宣洩的人,有多少真的納過稅?而在香港,一個人需不需要納稅,與其是否永久居民並無關係,一個新移民若達到納稅要求,當然也得納。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謬誤:只有納稅人才能享有福利。現代公民社會,既不因為一個人到來定居的時間先後而有貴賤之分,也不因他的納稅額多少而有貴賤之分。確實,很多國家在民主發展的初期,都曾有納稅額達到某個標準才具有選舉權的法律規定,但這早已是陳年往事。今天的民主社會,只要是公民,無論你納稅多少,甚至根本沒納過稅,也跟納稅最多的人享有同樣的包括選舉權在內的一切公民權利。
而衡量一個人對社會貢獻大小的標準,也不僅是納稅一項。許多人雖然達不到納稅要求,但他們同樣以自己的血汗在不同的職位上為一個城市或國家做著貢獻,這些人看上去不重要,平時總是被人忽略,但沒有了這些人,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也無法正常運作。香港人,如果你收入低,沒納過稅,不要歧視自己,你仍是這社會的一分子;如果你父母收入低,沒納過稅,也不要歧視你父母,那6000元也是他們該得的。
也許有人說的話在你聽來不太順耳,比如那個說罐頭會吃死人非要錢不可的人(事實上也不是說了太難令人接受的話,那6000元不也是很多人大喊回水爭取來的嗎--若說不要罐頭要錢是貪得無厭,那這又何嘗不是貪得無厭?);也許有人確實甚麼努力也沒付出過,只拿綜援度日。但是你沒看到那些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堅強生存的新移民嗎,你沒看到那些就算打兩份工也不要綜援的新移民嗎?這種新移民不是少數,如果你看不見,那也許是你需要反省了。問題不在這個人是不是新移民,事實上永久居民中也不乏騙綜援好吃懶做之徒。你以為一個好吃懶做之徒真的會為一次過的6000元跑出來遊行嗎?我以為這6000元在香港實在不算得甚麼錢,要享受的話買部Iphone就沒了,但對於真正窮困的人來說還是有點幫助。而那個page上,恰恰就有人說:「為左同新移民對抗,我決定,畢業吾打工,拿供緩,住公屋,捍衛香港人福利。」如果真覺得這樣就是捍衛了香港人的福利,那不仿就去做吧。
6000元派或者不派,對於我來說都是次要的問題,那甚至算不得甚麼福利,只是政府眼見民怨洶湧而掏出來討好民眾的掩口費。而我失望的是,在支持不派的言論背後,卻看到一群不合格的香港人。我也是大陸移民,居港八年多,已經脫離所謂的「新移民」行列,那些歧視言論對我毫髮無傷,但我覺得有必要為新移民說點甚麼。往後我生了孩子,我一定會叫他們記住:你們雖然生在香港,但你們是大陸移民的後代。
推薦閱讀:
※求職如何應對性別「軟」歧視?
※擔憂被歧視的亞裔(華人)可以依靠民主黨及政治正確嗎?
※再談美國的種族歧視
※有一種歧視叫做剩男剩女
※為什麼說反對圈子文化才是符合每一個人的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