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實施「選課走班制」的路徑探索

  第二,開發校本課程是變革課程體系的核心。只有課程改變,學校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校層面的課程變革,往往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上教與學層面的探索,而忽視從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學校更是缺失對三級課程的深入整合,沒有形成一套校本化的課程體系。做到整合各級課程校本化,讓其符合國家層面的要求,符合校情、學情,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滿足未來發展需要,才是課程變革的「牛鼻子」。如北京十一學校的做法是:改革過去「國家課程+校本選修課程」的做法,完全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即建成分層、分類、綜合、特需四大課程體系。課程實行分層設計,按照「發展方向+學制+課程難度+學習方式」原則,各分五個層次,供學生選擇。同一門課程,給不同基礎學生提供多種選擇的學習方式,既可以按照學生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又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去學習,使每名學生的學習達到最優化。可見,只有當課程體系多樣、科學,方能適合不同基礎、不同類別學生的「胃口」,課程體系的變革方能走向成功。

  四、助推點:建立網路平台

  對教育信息、校園網路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聚合更大範圍的教育教學資源,建立集管理、教學、教研、自主學習四維一體的數字化校園平台,已成為學校信息化發展新趨勢。校園網路平台讓學生評價、學業質量診斷更加精準化。如北京十一學校的做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按照課程與教學、師生關係、同伴關係、管理、資源、文化六大維度,通過雲計算構建了「綜合數字化校園雲平台」,為學校個性化教育提供各項服務。

  第一,建立校園網路平台,學校可以實現學生的評價數字化。學生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是對每位學生在每門學科的每一節課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評價體系中包含學校每一位學生各個方面的成長痕迹,包括他(她)在每一個學習階段中的每一門課程和每一項活動的表現記錄,涵蓋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內容等要素的全方位評價。終結性評價即是學生在一個單元、一個模塊或一個學期的學習結束後,學校對其學習最終結果所進行的評價。以上評價與學生一一對應,均以「大數據」方式呈現,這些數字化評價指標的合成就形成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形成了每一位學生學業成績管理系統。凡學生需要的,上網即可查詢。教師可直接在平台上導入或導出。老師與學生數據互通,評價自然精確。

  第二,建立校園網路平台,學校可以實現學生學業質量診斷的數字化。學生學習結束後,學校給每位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業診斷分析及參考建議,對每位學生所有學科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如學科水平能級狀況、學科發展情況、學科知識組塊和能力組塊掌握情況等;對每位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學習建議,並且以學科為單位,讓學生明確下一步朝何方向努力能夠提高該學科的學習成績。[3]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措施,可以建立起學生學業診斷與考試評價分析系統,實現學生學業診斷的精準化。

  第三,校園網路平台讓學生學習資源系統更優化。通過網路平台,建立學校各科課程指南、學習讀本、課程標準細目、檢測練習、診斷試題庫及各種學習網路資源等等,將課程資源轉向學習資源,擴大學生與學習資源的接觸面,增加學生與學習的接觸機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學校網路平台的建立,學校管理、教學與信息技術實現對接,讓學校龐大的資料庫變得有序而「多用途」,師生互通,信息共享,無疑會成為學校實施「選課走班制」的有效「保護神」和「監測器」。

  五、縱深點:變革組織結構

  變革學校組織結構,重點在於改革學校傳統管理的「科層制」模式,即將層級式的管理結構變革為扁平式的管理結構。「科層制」式的學校管理具有鮮明的層次性特徵,學校的變革或決策需要通過層級傳遞,但經過層級傳遞的政策會在一級一級「傳輸」的過程中得到弱化、衰減甚至是「扭曲變形」,真正到具體落實層面,政策已經發生了多方面的變化,這容易導致政策在執行中出現「障礙」「走樣」和「偏差」。而在扁平式的管理結構中,學校管理的幅度得到增大,管理的層次得到簡化,上級層級能實現映射更大面積的下級,以團隊協作為基礎,以目標管理為導向,讓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到學校變革中去,成為學校組織機構的「主人」。而學校的領導層或關鍵人物不再處於「專家」的地位上,年級組和教育組成為學校管理的主體,一線教師能夠自主做出教育教學決策,並為之負責,一切有悖於實施「選課走班制」學習組織形式的行為都將會受到一線教師和學生的抵制。[4]在這種管理結構中,教師成為了學校管理的主體,人的潛能和積極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選課走班制」學習組織形式也會在師生雙邊發展的過程中得到真正落實。

  參考文獻:

  [1]劉榮.課程發展,路在腳下——來自衛星會議「實踐者論壇」的聲音[J].基礎教育課程,2012(5):20-21.

  [2]謝先成,李杏.學校課程變革與發展的路徑探究:內生髮展理論視角[J].課程教學研究,2014(1):13-16.

  [3]雷中懷.基礎教育國際化視野的本土化[N].黃岡日報,2014-05-04.

推薦閱讀:

活久了真的是什麼都可以見到嗎?
《爸爸2》姐姐勇敢探索山洞 膽大令曹格驚訝(圖)
神話人類起源探索(七)
奇門探索錄4
神秘阿拉伯的光輝——阿聯酋全探索

TAG:探索 | 選課 | 背景 | 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