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美國中亞戰略的基本路徑

20年來美國中亞戰略的基本路徑?

字數:3532字型大小:大 中 小   【內容提要】蘇聯解體20年來,美國的中亞戰略靈活多樣,已經摸索出一套相對穩定、成熟和確定的手段。基本路徑和手段包括:密切政治關係、推進地區多極化均衡;加強經濟援助和經濟合作,推動建立利伯維爾場經濟;加強軍事安全合作,合作打擊極端勢力並威懾其他大國;利用軟硬手段結合,擇機推進民主體制和自由價值觀等。從1995年開始,美國採取了大規模政治、經濟和軍事「攻勢」。「9?11」事件後,美國通過在中亞維持軍事存在,一度使中亞國際關係發生了有利於美國的變化。   【關鍵詞】美國 中亞戰略 路徑   【作者簡介】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牛津大學伊斯蘭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一、密切政治關係,引導中亞國家民主政治改革進程      蘇聯解體後,大部分中亞國家沒有像美國所期望的那樣全盤西化,「民主」成果不如東歐國家顯著,個別國家重新出現集權特徵。美國不希望也不願意看到中亞捲入「伊斯蘭風暴區」,更不甘心中亞重新淪為俄的勢力範圍。在美國看來,只有普遍建立「民主制度」才能切實保障中亞國家的獨立地位。美國試圖促使中亞國家實行「利伯維爾場經濟」,按照西方模式實行經濟改革。 通過中亞國家逐步真正地與西方融合,美國可以幫助它們解決面臨的問題,為其政治改革創造條件、制定合理有益的經濟政策。 「中亞—高加索與絲綢之路」研究項目主任弗里德里希?斯塔爾曾為歐亞問題專家理查德?維茨的文章《歐亞國際政治中的哈薩克》撰寫序言,指出2008年值得關注哈的進步與當前三個領域的現狀:社會演變、政治改革和國際安全。斯塔爾認為,過去5年哈取得了蘇聯解體以來其他獨聯體國家無法取得的巨大成功。哈發展初期,只有極少數政治權力精英和最廣袤農村地區,而今一個成長中的巨大中產階層正在浮現,並正謀求在國家事務中發揮影響。石油成為促成這一變化的引擎,哈正在努力推進資源財富多元化。但不論如何,如果哈不進行謹慎改革和立法革新,即便是這一剛剛出現的好苗頭也無法取得成功,一如哈不維持外交平衡就無法取得國家基本安全一樣。   在發展政治關係方面,中亞各國獨立之初,美國與中亞領導人積極接觸,派出大批高級官員訪問中亞,同時邀請中亞各國領導人頻頻訪美,逐步滲透、伺機促進中亞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拉攏並極力扶植親美勢力。 美國積極向中亞各國灌輸美國式民主和價值觀念,以期把中亞各國納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體系,使中亞成為美國進駐歐亞大陸的橋頭堡。 20世紀90年代,美國與中亞國家高層交往不斷,如美國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中央情報局局長等接連訪問中亞國家。蘇聯解體不到半年,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貝克就在中亞展開穿梭外交,詳細考察各國情況;隨後,前國務卿基辛格、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布熱津斯基、國務院開發署中亞地區署幹事長巴克、美國國際開發署副主任達伊恩等政治和思想要人先後到訪。 2000年4月,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訪問哈、吉、烏,強調美國與中亞國家有「共同利益」,雙方要加強政治、經濟和安全合作, 並向上述三國分別提供300萬美元反恐援助。儘管美國的援助附加了政治條件,比如奧爾布賴特提出推進中亞民主進程,讓中亞國家的領導人感到一定壓力。   中亞各國把發展對美關係看作融入國際社會,鞏固國家地位,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跟的重要支撐因素。美國是冷戰後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是中亞各國借重以在國際事務中尋求政治平衡、維護地區穩定的重要力量,因此它們基本把發展同美國的關係視為外交優先方面之一。 相比之下,美國更看重哈薩克的地位和影響,更加重視與其高層發展政治關係。參與「中亞—高加索與絲綢之路」研究項目的學者理查德?維茨對歐亞國際政治中的哈薩克予以高度評價。他認為哈擁有廣闊的領土、比較多的人口和豐富的能源儲備,國家在政治和種族方面保持相對穩定,外交技巧也比較嫻熟。因此,哈已經成為推動歐亞地區經濟與政治一體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領跑者。在納扎爾巴耶夫領導下,哈官員實行多元化外交,尋求與多個重要域外大國以及跨國組織保持良好關係。而且在地區國家不斷設想的歐亞聯合發展規劃中,哈已經作出具體努力,來推動地區專門的經濟、政治與安全合作。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國務卿鮑爾威、副國務卿博爾頓、助理國務卿瓊斯、美參聯會主席邁爾斯及各種高級代表團紛紛訪問中亞。美國通過高層訪問與中亞各國領導人加深了相互理解,推動了在經貿、外交和安全領域的合作,鞏固了美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美國還通過加強雙邊接觸,積極向中亞輸出美國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價值觀,並推進中亞國家的經濟市場化和自由化。利用經濟援助手段推行西方民主,平均每年向中亞提供22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和改革起步資金」;利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以提供優惠貸款為誘餌,要求這些國家按美國的意志實行「民主改革」。中亞國家的關鍵立法及政治制度框架甚至就是在美國專家的直接參与下完成的。在美與哈、烏、吉、塔總統的聯合宣言中,美國也不忘強調其美式民主。除了簽訂促進民主的協議外,美國還說服它們制定和修改包括憲法及選舉法在內的各種法律,組織和監督選舉,支持獨立媒體發展,開展各種教育交流等。 受美國影響,中亞國家在推進民主政治改革方面取得一定進展,極端反美勢力未能撼動世俗政權,俄也未能重新控制中亞國家。      二、加強軍事安全合作,推動地區多極化均衡      美國大力推進與中亞國家的軍事安全合作,積極支持中亞國家爭取獨立自主、脫離俄的種種努力,力圖使其加入西方體系。「9?11」事件前,美國通過北約與中亞國家之間的「和平夥伴計劃」(1994年簽署,塔吉克2002年2月加入)加強雙邊軍事合作。1995年以來,中亞國家的軍官和軍隊陸續參加在美國舉行的「和平夥伴計劃」軍事演習,1997年美國軍隊正式參加中亞地區軍事演習。「9?11」事件後美國大力加強與中亞國家的安全合作,2002年3月和9月,美烏、美吉分別簽署類似的戰略夥伴檔,加強反恐合作。   集中進行軍事安全援助是美國中亞戰略的重要內容和路徑。美國對中亞的軍事援助是通過美國「對外軍事援助計劃」(FMF)和「國際軍事教育和訓練計劃」(LMET)實施的,援助範圍涵蓋中亞五國,援助內容包括購買美國武器、提供培訓費用、物質與人道主義援助。美國以提供貸款和價格優惠的方式出口武器裝備;通過撥款的方式提供軍事教育和訓練經費。2002—2004年,美國僅對烏的軍援就達4.2億美元。 軍事援助有兩個主要階段,一是1994—1996年,以「合作減少威脅」著眼於消除哈的核武器威脅。據不完全統計,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9?1l」事件前,美國共向哈、吉、烏軍隊提供3000多萬美元直接軍援,如加上間接或其他形式援助,實際數字要大得多。為實現「中亞無核化」目標,美1994年、1995年、1996年向哈分別提供0.56億、0.97億和0.47億美元軍援,哈於1996年徹底完成境內所有進攻性戰略武器的銷毀計劃。二是反恐援助。美國對中亞國家的反恐援助可以追溯到1997年,但大規模反恐援助是在「9?11」事件之後,特別是在2001—2003年間。數額不菲的反恐援助對中亞國家很具吸引力,中亞多國允許美國使用其領空和軍事基地。   不斷與中亞國家進行軍事交流。從1996年起,美國先後與哈、烏、吉等國簽署大量軍事合作協定,既有年度合作計劃,也有長期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從美國幫助中亞各國培訓軍官、進行軍隊改革到提供軍事援助、進行防禦演習。 美國拿出專項資金資助中亞國家軍事人員赴美交流或培訓,尤其是軍事高層往來頻繁,國防部長、參聯會主席、美軍中央戰區司令等高官多次出訪中亞,中亞各國防長和總參謀長也相繼訪美。美國還推動中亞國家軍隊作戰和指揮體制轉型,靠攏西方國家標準,實施手段是數十次的雙邊或多邊聯合軍事演習。1999年10月,美國將以前由歐洲戰區負責的中亞五國劃歸專門關注中東的中央戰區負責指揮。美國還注重在中亞的情報信息工作,在哈建立了信息系統並為吉開通了3條通往美國及北約總部的衛星保密熱線,情報信息交流不斷加強。2000年4月初,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訪烏期間,雙方就加強軍事和情報領域合作達成共識,美國同意烏使用其通信和偵察衛星。5月,美國幫助哈建立了情報信息中心,每年約300萬美元費用由美國國防部擔負。 積極推進在中亞謀求軍事基地戰略。1996年初,美國駐北約代表訪問中亞國家時,曾謀求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但沒有成功,美國並沒有放棄。「9?11」事件使美國進軍中亞夢想變成現實。美國以反恐名義進入中亞後,投入大量資金改造各機場設備,定期輪換駐中亞軍隊。時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認為,這些機場在美國的反恐戰爭中起到重要作用,並將在執行人道主義和軍事使命方面繼續發揮作用。2005年,吉政權發生更迭前後,拉姆斯菲爾德兩次訪吉,推動吉繼續允許美國使用瑪納斯基地。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認為這些基地的作用「與其說是軍事上的,不如說是政治上的」, 謀求駐紮中亞長期化。儘管2005年美國被迫從烏的汗納巴德空軍基地撤離,但繼續使用在吉的瑪納斯軍事基地, 2009年頂住俄的壓力,以提高租金等手段繼續以「物資轉運中心名義」使用瑪納斯基地。   美國注意點面結合,培育個別戰略支點國家,尤其重視與哈、烏兩個中亞大國的軍事安全合作。當然,美國沒有忽視中亞周邊國家及其他中亞國家。      三、穩步推進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      美國通過提供有附加條件的經濟援助與發展指導,通過政府和公司行為推進經濟戰略。經濟援助是美國善加利用的一個法寶,也是美國在加強軍事影響的同時付出的必要代價。 在美國對中亞整體戰略中,經濟合作更多是一種手段和工具,美國希望藉此促進中亞國家的經濟獨立,促進這些國家儘快確立市場經濟體制,輔助建立以美國為模式的政治體制和親美政權。2005年美國在中亞推行「顏色革命」遭遇重挫之後,更加重視通過經濟合作重塑在中亞國家中的親和力,並影響其外交政策。 可以說,對美國而言,經濟利誘是對中亞國家為數不多的、能夠立竿見影的有效外交工具之一;國力衰落的中亞國家也比較願意接受美國的經濟援助。   推動中亞國家與國際經貿體系接軌。美國認為,中亞國家為謀求長遠獨立與穩定、發揮潛力,必須與國際社會接軌,進一步增加透明度,尊重人權和民主運動。中亞經濟發展潛力包括開發自然資源、推進利伯維爾場經濟改革和吸引國外直接投資等方面,這將造福地區人民、促進地區能源多元化、推動地區國家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因此,儘管獲取能源非常重要,但這不是也不能是美國中亞戰略的首要追求,更加自由的市場體系將夯實中亞國家的國內穩定與對外交往基礎。美國要促使中亞國家開放市場,推動其給予前往投資的美國能源公司以優惠,推動中亞國家產品出口融入世界市場並以國際市場價格定價。如同美國想進入中亞國家市場一樣,美國必須向中亞國家開放市場以配合其出口多元化戰略。 美國著名歐亞問題專家奧爾科特指出,美國必須幫助中亞五國建立強有力的地區貿易市場,該地區貿易市場將為中亞的大量年輕人口創造就業機會,減少失業也就意味著減弱極端伊斯蘭勢力的吸引力。現有的跨境運輸壁壘阻礙構建中亞貿易區進程,必須最大限度發揮現有運輸系統功能。雖然中亞國家出於安全原因,在上合組織框架內限制跨境流動,但必須鼓勵中亞國家協同減少這些限制。   美國許多政策制定者堅持認為,必須加強與中亞國家的聯繫。美國在中亞的利益與土耳其等盟友並不完全契合,其他盟友只能提供有限援助,而美國作為超級大國有能力影響中亞國家的民主進程、促使其改善人權狀況。美國帶頭向其提供人道主義和經濟改革援助,有助於遏止伊斯蘭極端主義擴張勢頭、減輕社會壓力,並平衡俄中在中亞地區不斷擴大的影響。 中亞四國1997年起接受美國的財政年度援助,2002年塔吉克加入其中。美國必須繼續向所有中亞國家提供各類項目援助(不要計較有無人權紀錄)。美國應該堅信推動中亞各國國內社會和經濟透明發展的重要性,既然「大棒」已經證明是無效的,那麼就集中使用「胡蘿蔔」。美國絕不支持壓制性的制度但必須推動下列設想:經濟領域的法律透明,包括財產保護法和外資安全法;法律培訓,包括根據西方課程和標準進行教育培訓、判決培訓和再培訓;英語培訓和中小學科技培訓,特別是針對農村地區;擴大獎學金名額,資助中亞學生在美國完成高等教育;更加關注大學生就業。 美國對中亞的經濟援助涉及多個方面,通常而言,人道主義援助、經濟社會改革、安全援助及推進民主化等方面所佔份額最大,但不同年份援助的重點領域有所變化。   美國對中亞國家經濟援助的管道與方式。1997年以來,美國調整了重經援、輕合作的做法,擴大對中亞支柱產業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投資力度, 比較重視拉攏哈、烏等中亞大國。美國與中亞的經濟合作關係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通過投資、貸款等經濟滲透方式,使中亞國家加深對美國的依賴;第二,通過合資、獨資方式介入中亞國家經濟事務;第三,對裏海事務積極介入,在能源爭奪中頻頻得手,對中亞油氣產銷的影響和控制不斷上升。 美國運用的經濟手段具有誘壓結合的特點。「誘」是指利用中亞國家急於實現國家富強的心理,以經濟援助、投資和免債為誘餌,使中亞國家在民主化改造方面讓步。「壓」是指通過停止援助、撤資和討債以及對其國民經濟命脈的控制,壓中亞國家按照美國的要求進行民主化改造。 考慮到中亞國家的腐敗現實,美國注意與公司、相關經濟機構訂立合同,由其履行援助項目或者支持相關國際組織進行多邊援助,減少直接與中亞國家政府進行官方合作,且不單純進行贈款援助。   美國把哈薩克看作與中亞發展經貿關係的重要橋樑,讚賞哈在推進歐亞一體化方面的努力。理查德?維茨指出,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提出要把哈建成跨歐亞大陸的經濟橋樑和地區發展發動機,因此積極推進歐亞地區多種層次的商貿密切合作,優先推進地區運輸、管道和通訊網路建設;減少海關和其他人為商貿壁壘;在加強歐亞地區勞動力流動管理基礎上,鼓勵發展旅遊和其他非政府交流;鼓勵哈對歐亞其他經濟體的私人投資,尤其重視通過合資企業的方式進行。哈已從推進歐亞地區一體化中受益良多。      四、大力推進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      蘇聯時期,裏海地區的所有石油和天然氣管道設計都要連接俄羅斯。哈薩克和亞塞拜然早期石油生產規模不大,通過駁船和火車通過俄羅斯出口。伴隨生產能力提高,兩國需要新的運輸線路通往世界市場。這些國家開始通過親西方的外交政策並建設戰略石油管線來平衡俄羅斯與中國的地區影響。美國在促進中亞地區合作與能源運輸安全方面的作用和影響顯著上升。 美國通過能源政策支持中亞國家的主權獨立,加強其與西方國家的聯繫,帶動美國的私人投資,並通過推動中亞的能源出口多元化強化西方的能源安全。美國還鼓勵中亞地區的電力、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到南亞。 2007年美國「能源獨立與安全法案」呼籲在國務院設置能源外交事務協調員。2008年1月,美國國務院設立歐亞能源外交協調員。2008年3月,美國國務卿賴斯任命負責經濟、能源和農業事務的副國務卿魯賓?傑弗里為國家能源事務協調員。2008年4月時任助理國務卿鮑徹表示,中亞對於歐美的能源多元化供應意義重大,美國中亞戰略將高度關注能源發展與多元化戰略。   在美國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方面,柯林頓和小布希政府有所不同,柯林頓政府雖然也認識到中亞油氣資源的重要性,但更多關注美國企業在中亞油氣資源產銷中的短期利益,維護美國相關企業的投資利益是其政策重點;而小布希政府中的謀士和重臣則從更長遠、全局的角度來制定對中亞能源戰略,將其提到攸關美國能源多元和長期能源安全的角度。 柯林頓政府多是通過美國企業的商業活動和純粹經濟手段來實現其能源政策,儘管也曾考慮和實施所謂「民主推進」,但力度較小;而小布希政府除運用經濟手段外,通過加強中亞國家的「民主政治」、在中亞保持軍事存在等,試圖全方位保障對中亞能源戰略的實施。 美國為弱化俄羅斯對中亞能源輸出的控制,儘可能鼓勵在東南西北建設多條能源出口線路。一是向西的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BTC)管道,又被稱為歐亞走廊(The Eurasian Corridor),被美國視為「泛中亞地區」油氣輸送擺脫俄羅斯控制的關鍵,將使地區能源產銷對俄的依賴降到最小化。 美國是該管道最積極的支持者,因為該管道主要是向歐洲等美國的盟友供油,並且繞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不受俄控制。該管道從亞塞拜然的巴庫經喬治亞的第比利斯到達地中海沿岸土耳其的傑伊漢港口,全長1760公里,設計能力為每天輸送石油100萬桶。該項目自1997年9月5日提出,2002年9月開始動工,已經於2004年第四季度建成並於2005年輸油。   二是向東的管道。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已經開通並實現小規模輸油,中土天然氣管道於2009年底開通運行。然而,美國在視擠壓俄羅斯為中亞戰略優先目標的同時,對油氣資源輸入中國未嘗沒有擔憂。2004年9月連接哈薩克阿塔蘇和中國阿拉山口的石油管道開工,俄羅斯《分析論叢》月刊認為,美國越來越擔心相當大的一部分裏海石油循著「亞洲」線路流往經濟實力日益增強的中國和印度。   三是向南的管道。最終到達巴基斯坦沿海港口的石油線路估計全長為1040公里左右,輸送能力可達每天100萬桶石油,可以將士庫曼斯坦、烏茲別克、哈薩克和俄羅斯等國家的部分石油輸送到亞洲。土庫曼早就提出修建一條穿越阿富汗到達巴基斯坦或者印度的天然氣管道,1996年10月,美國「尤諾卡」石油公司與土庫曼政府簽署議定書,授權美國公司組織國際財團,修築途經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天然氣管道。但該地區安全形勢複雜,項目關鍵支持者之一亞洲銀行要求進一步論證其可行性,油氣管道項目遲遲未開工,短期內建成希望不大,美國公司對其也信心不足。 與此同時,土庫曼積極與伊朗合作建設天然氣管道,建成後輸氣能力達到每年200億立方米。   四是通往北部或西北部的管道。中亞國家獨立後,很快就修建了兩條通往西北的新管道,其中一條從亞塞拜然的巴庫延伸到俄羅斯的新羅西斯克港,另外一條是從巴庫到喬治亞的蘇普拉,這兩條管道的輸送能力加起來為每天21.5萬桶左右。 歐盟大力推動修建裏海管道以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2008年11月,歐盟國家提議修建從中亞穿越裏海底部輸送天然氣到歐盟國家的管道,其中包括從土耳其東部至奧地利的納布科(Nabucco)天然氣管道專案。氣源主要來自土庫曼、哈薩克,該項目最終目標是每年向歐盟提供600億至1200億立方米天然氣,相當於歐洲目前消費量的12%至25%。      五、以多重手段推進「顏色革命」      美國綜合採用軟硬手段,通過明暗管道在中亞發起「顏色革命」,推進美國的民主價值觀,推廣美國的「軟實力」,並一度產生轟動效應。主要步驟包括:   第一,有針對性地通過一系列民主自由法案。1992年以來,美國國會先後通過幫助前蘇聯各共和國實行「民主過渡」的《支持自由法案》,敦促中亞國家「加速民主進程」的議案,以及針對獨聯體國家的《民主推進法》。1999年美國又提出「絲綢之路戰略」法案,「9?11」之後更進一步成立「絲綢之路國會議員小組」,以期利用自己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加大對中亞國家「民主輸出」力度,促進中亞美式「民主」的發展。2002年美國通過的《支持阿富汗自由法案》宣稱,美國將與國際社會一道,在阿富汗和整個中亞地區根除恐怖主義、建立民主制度和公民社會。2003年5月,美國參議院通過決議案,提出美國總統、國務卿和國防部在同中亞國家領導人會晤中要敦促後者高度尊重人權和民主自由;美國提供的種種援助要同這些國家改善人權與推進民主化進程相聯繫;保證這些財政援助不被用於破壞人權的安全力量;美國計劃對非政府組織和人士給予說明,以促進中亞社會更加開放。2005年10月,美國國務卿賴斯訪問中亞五國,在塔吉克表示美國希望塔政府採取措施保證2006年總統選舉公平、自由的舉行,在社會民主建設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第二,利用大眾傳媒,控制輿論工具。一直以來,支持獨立媒體和信息自由被置於美國對中亞政策的優先地位。美國十分重視為中亞民主派勢力的成長壯大提供有利的輿論環境,其對輿論的操控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操控精英輿論,拉攏政府精英和技術官員,積極向其宣傳西方民主制度的優勢,說服國家領導人製造開放寬鬆的社會環境和建立民主制度。二是操縱社會輿論。美國十分重視收買大眾媒體,利用其宣傳西方民主化思想。美國援助的「國家民主協會」在吉爾吉斯斯坦有20個「公民社會中心」。民眾可以聚會和免費閱讀美國人主編的俄語、吉爾吉斯語和烏茲別克語報刊。 蘇聯解體後,美國為填補中亞暫時出現的「意識形態真空」,對中亞加強思想攻勢,比如在土耳其設立「獨立解放電台」,在「美國之音」中增設對中亞廣播, 積極向中亞灌輸西方價值觀,傳播其人權觀念和道德標準。輿論在中亞「顏色革命」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輿論鼓噪促使許多民眾走上街頭支持反對派奪權。西方媒體利用傳媒優勢,在第一時間向全世界直播這些場景,協助反對派製造聲勢。長期受西方資助的當地獨立媒體還不失時機爆出當權者的腐敗「猛料」。   第三,提供大量援助,設立多種項目。據不完全統計,1993 至2003 年,美國用於幫助中亞國家進行「民主改革」的專項援助就有90 億美元。最初這些「民主改革」方案主要藉助各國政府來實施,但當發現各國政府並不能完全按照美國的意願進行「民主改革」時,美國政府又將專項援助轉向了中亞國家中的「年青一代」。 據統計,自吉爾吉斯斯坦獨立建國以來,美國向其提供的各種物資和資金援助總計7億多美元。僅2004年,美國就向吉提供了1200萬美元援助,其中為吉反對派提供了500萬美元。吉「顏色革命」剛剛開始時,美國國務院新聞中心便發表聲明,宣稱布希政府將繼續支持吉「經濟和民主改革」,並將於2005年提供3100萬美元援助。除了政府資助外,美國還通過政府資助的「民間機構」向吉反對派提供大量資金。 2005年2月吉議會大選的關鍵時刻,據稱美駐吉大使向美政府提交報告,呼籲再撥款2500萬美元支持吉反對派。2008年度預算中,美國擬向塔吉克投入人權援助資金59.1萬美元。「自由之屋」向美國政府建議建立烏茲別克人權基金,並提高人權援助金額,即由2006年的140萬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250萬美元。美國通過國際共和研究所向土庫曼和吉爾吉斯斯坦提供「民主化」資助。在土庫曼的民主化計劃包括在當地政府嚴格限制非政府組織活動的情況下建立相關機構,向土的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團體提供捐款,促進公民社會建設、公民教育和小區發展;保護婦女和少數民族權利;促進人權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設立的一些研究項目,重點針對中亞普遍存在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如較易引起群眾不滿的失業率、腐敗、行政或司法部門專橫等。這些研究成果將成為美國用來影響國內外公眾、向中亞國家施加政治社會壓力的資源。   第四,軟硬手段交替並用,藉助同盟力量。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對中亞民主戰略有「硬」有「軟」、又「打」又「拉」。要麼直接採取措施迫使其走美國設計好的政治民主化道路,要麼綜合運用經濟、政治和軍事影響力,通過內部演變或外部誘引等手段引導其政治民主進程。這種組合策略在美國向中亞提供的援助方面表現最為明顯,中亞國家接受美國援助的前提是要滿足美國提出的各項政治、社會改革要求以及民主政治標準。比如到2005年初,吉爾吉斯斯坦外債已有19億美元之多。2005年3月巴黎俱樂部宣布免除吉政府所欠5.5億美元債務中的1.24億美元,但前提之一就是要考察吉社會「民主」、「人權」狀況。 美國政府機構或者非政府組織還經常批評中亞民主、人權狀況,給中亞國家造成國際或國內壓力。美國指責烏茲別克當局於2005年5月血腥鎮壓安集延騷亂,要求烏接受國際調查。2005年10月,美國國務卿賴斯批評烏無視外國提出的人權要求,因此在其中亞之旅中「忽略」了烏。美國向中亞輸出民主時還能倚重第三方的力量,許多西方國家和國際組織也參與其中,其中既有老盟友歐盟、日本、德國,也有烏克蘭和喬治亞等「新民主國家」,後者為美國向中亞輸出民主提供了新的選擇途徑。 美國還利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以提供優惠貸款為誘餌,附加先決條件,要求中亞國家按美國意志實行「改革」,鼓勵它們擺脫俄羅斯的影響與控制,走「民主化」、「自由主義經濟」、「政治多元化」之路。   第五,大力扶持非政府組織。在美國財力支持下,非政府組織在中亞發展迅速並呈現出新特點,其政府色彩越來越濃,越來越積極地參與當地政治,擴大影響。 塔吉克1991年只有53個非政府組織,而2005年有595個非政府組織,最初其活動範圍只限於首都杜尚別及其毗鄰地區,很快及於索格達州、哈特隆州、戈爾諾—巴達霍尚州。 在吉爾吉斯活動的非政府組織有1010個,在吉所有地區活動。哈薩克國內登記了699個組織,在哈所有地區和大城市活動。 另外,在土庫曼有138個、烏茲別克有472個非政府組織。這些組織大多有美國背景且受到美國國際發展局(USAID)等機構資助或直接領導,以參與政治為目的,比較有影響的有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學院、「索羅斯基金會」和「自由之屋」,還包括「國際之聲」、「青年人權團」、「和平隊」、「絲綢之路基金會」及「中亞網路觀選組織」等,遍布中亞各個角落。 2005年吉政局突變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大量西方非政府組織的長期滲透和暗中策動。 吉發生「鬱金香革命」之前很久,索羅斯基金會下屬的吉「開放社會研究所」就為在該國推行「民主」做了大量工作。另有統計,吉人口只有500萬,卻存在著5000多個非政府組織,多數並未登記。 吉較為著名的女權運動論壇就是由美國資助的。美國亞洲協會等機構還對哈總統女兒領銜的歐亞傳媒論壇進行資助和推廣。   非政府組織有自己做工作的優勢,它們的聲音越來越大,利用民間去說,比如學者去說,藝術家個人去說,用自己的語言說,效果會很不一樣。 美國在推行西方理念方面非常注意方法和潛移默化。表面上美國媒體自由,但實際上美國媒體對國家利益的認同度和捍衛國家利益的自覺性都非常高,他們對政府的批評一般不會傷及國家的根本利益。 有專家將在中亞活動、有美國背景的非政府組織分為:組織論壇型;網路參與型;情報搜集型;直接介入型四類。 美國政府機構與非政府組織在中亞活動的領域各有側重。「顏色革命」後,非政府組織在國際和中亞國內受到許多指責,為避免在中亞國家的活動受到更多限制,它們很多隱去美國的敏感身份或者淡化與美國的聯繫,有的甚至改頭換面,如「索羅斯基金會」改變了過去直接資助一些當地「民主活動」的方式,而是在其他地方註冊了很多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屋」也在2005年5月改名為「自由之聲」繼續在中亞活動。
推薦閱讀:

美國人都喝什麼奶粉
研究人員在美國發現兩種無性繁殖蛇類
076、美國克萊斯勒大廈
專家曝宋慶齡往事:超級影迷 曾摸黑看美國娛樂片

TAG:美國 | 中亞 | 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