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
藏族,是我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文化的民族。自稱「博」、「博巴」或「康巴」、「嘉戎哇」。青海藏族自稱「安多哇」。古代漢文史籍稱為「吐蕃」。全國解放後統一稱為藏族,信仰藏傳佛教。藏族語言屆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安多3個方言,青海藏族大多系安多方言。通用的藏文,是歷史悠久的拼音文字,據藏族史書記載,是七世紀時圖彌三菩扎多參照梵文字體創製的。橫書右行。
青海藏族祖源屬於古代游牧民族羌人,羌族居住的中心在青海、甘肅的河湟一帶。東漢時,由於河湟地區大規模的戰亂,迫使這裡的燒當羌部和迷唐羌部遷居青藏交界的發羌部落佔據的地區。後來他們同雅隆部落、蘇毗部落、羊同部落逐步融合。
約在公元六世紀前後,藏族先民由原始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社會。七世紀初,藏王松贊干布在今西藏拉薩建立了吐蕃王朝,征服附近部落後,即向青海湖地區進兵,與吐谷渾爭奪牧地。公元636年左右,進抵青海湖東部,迫使吐谷渾退到青海湖以北。在此期間吐蕃還先後擊敗今柴達木境內的白蘭羌和今果洛境內的党項羌。此後吐蕃力量日益強大,逐步向東擴張。公元670年,吐蕃攻陷唐王朝的白州等13個羈縻州,唐派大將軍薛仁貴率軍迎戰,在大非川(今海南州共和地區)的決戰中被戰敗。吐蕃盡得吐谷渾牧地,於是青海草原由吐蕃統治近兩百年。九世紀中葉,吐蕃地區爆發了奴隸和屬民的聯合起義。加之奴隸主內部混戰,吐蕃的奴隸主政權遂告崩潰。進入青海的吐蕃人,同青海高原上的土著民族羌人、吐谷渾人交錯雜居,共同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長期的交往中,逐步融合,他們的後代,就是現今的藏族。
青海藏族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文化民族,自唐代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聯姻以後,從中原帶來了大批工匠、藝人、文化典籍、醫方藥材等。以後金城公主又帶來了許多絲綢、穀物及樂隊等。這些為藏族文化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藏族文化日益發達,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文化史料,僅用藏文書寫的文學、歷史、宗教、藝術等方面的文獻,即浩如煙海,難以計數。其中,佛經有四千餘種。所以,寺院便成了藏族文化藝術薈萃之所。青海藏族聚居的地區約有喇嘛寺院530餘座,其中象塔爾寺、瞿壇寺、廣惠寺、扎藏寺、德欠寺、隆務寺、夏群寺、結古寺等,都以歷史悠久、建築雄偉、規模宏大、珍寶繁富而聞名於世。寺院里的雕塑、壁畫、絨綉,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青海藏族自古以來一直從事游牧為主的畜牧生產,因此有著豐富的畜牧業生產經驗。加上藏族游牧的地方,大都是地勢高寒、水草豐美的高山草原。所以,畜牧業成為他們的主要產業。
藏族素以勤勞、勇敢、強悍而著稱。他們居住的地方,大都是海拔3,000—6,000米的高寒地區,所以被人們稱為「高原上的強者」。藏族的居住因地而宜,各不相同,以游牧為主的一般住在用牛毛織成的黑色帳篷里,個別地方也有氈做的氈房。帳房結構簡單,輕巧方便,中間用一根長而細的木樑,兩頭支8根短而硬的木杆,四周再架幾根小柱,然後將牛毛帳搭在上面,周圍用木樁釘在地上即可。這種帳房雨水不滲,風雪難侵,冬暖夏涼,宜於搬遷,是游牧民族的傳統住所。帳內中央是泥巴壘成的鍋灶,兩側是住宿的地方,一般是男右、女左,正中供奉佛像及經典,陳以銅、銀製成的凈水碗和酥油燈。地上多鋪牛羊毛織成的氈毯及皮張等。待客時,男客一般坐右上側,女客一般坐左上側,主人坐左、右下側,便於招待客人。東部農業區的藏族同漢、回、土等民族一樣,一般以自然村為單位聚居在一起,住居同漢族的庄廓相同,只有內部裝飾、擺設略有不同,如房頂上、牆頭上或院內掛有麻尼經的白、藍布的幡或小旗,在玉樹;果洛、黃南等一些峽谷地帶的小塊農業區,有一種被稱之為「碉房」的房屋。這種房屋的內外牆全部用片石和泥巴襯砌而成,外牆用石,下大上小,十分結實,其厚度都在一米左右,房屋多繫上、下兩層的平頂建築,個別也有三層的布局。下層為牛、馬、羊等牲畜圈和雜用房,上層則為人的住室。房屋門窗很小,象碉堡的槍口,因而室內光線暗淡,房屋的椽檐、窗戶及大門,施以重彩,顏色鮮艷,平時窗戶外掛有白底黑邊的帘子,富有民族色彩。「碉房」大都依山就勢而建,高低錯落,遠望猶如層層堡壘,頗為壯觀。
藏族婚禮
在藏族地區,青年男女多為自由戀愛,父母親友一般不加干涉。至於求愛方式,或袒露,或隱晦,因人因地而異。有的以歌抒情,互吐衷腸;有的地方則搶姑娘的帽子、戒指、頭巾等物(若姑娘不願與其相好,可直接或託人要回。如默不作聲,或直言相約,則是願意結交朋友)。得到姑娘的應允後,小夥子可到姑娘處赴約。隨著頻繁的約會,雙方的感情不斷深化,互贈信物,並向自己的父母表明心愿,在得到雙方父母應允後,才能送聘禮,商定婚期。如父母不同意婚事,青年男子可私奔他處,等說服父母后,男方只向女家送上奶牛、羊,便得到承認。在有些農牧區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要形式。當男青年後中姑娘後,便請某人帶酒、哈達等物前去說媒,女方同意婚事,則飲其酒,受其禮;否則,婚事告吹。女方允親後,媒人再次帶酒等去女方家商定聘禮,聘禮多寡不一,但一般不宜太多,以免近鄰親友議論。送過聘禮,可根據男女雙方生辰選定吉日,準備成親。也有的地區盛行由男女雙方私下約定,出走成婚的習俗,但近年來逐漸減少。
婚期前一天,男方派婚使和媒人攜帶酒、哈達等物(樂都地區則帶一支系有哈達的箭)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是夜,女方家則為姑娘進行宗教洗禮,梳妝打扮。有的地區還有罵媒人、戲婚使等習俗。次日,新娘拜過家神、祖先及父母,伴娘攙扶新娘上馬,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哭嫁,然後隨親者、媒人及婚使等一同起程。在新娘一行到達男家之前,男方派人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設路席,敬酒致意(玉樹地區則舉行交接新人馬韁儀式,路旁橫拉彩帶,雙方歌手以歌競賽,若迎親者唱不過對方,則敬酒致意。直到最後說服,這才剪綵,新娘下馬)。
當新娘來到門前,男方將撒有青稞、羊毛的新白氈鋪在新娘馬前,為媒人、送親者獻哈達,敬酒。婦女們扶新人下馬,用奶汁為新娘洗臉,打醋炭(玉樹地區"燎火"),以潔身清垢,除災避邪。入門後,喇嘛誦經祈禱,新娘新郎拜天地、家神及父母。禮畢,新娘入洞房,賓客入宴席。東部農業區宴席多設在羊圈,人們席地而坐(地上鋪有草、氈等),喝奶茶,吃油果。有的地區端上麵食,譏諷賓客,因是習俗,賓客全不介意。飯後,舉行謝媒,女方為婆婆獻"九毛救拉"(手工縫製的棉長袍)。
最後賓主喝酒暢飲,雙方歌手盡獻歌技,歌聲笑語徹夜不絕。從次日起,男方家屬輪換宴請賓客,饋送禮物,延續三兩日方畢。
青海藏族的家庭,多數是以夫妻和子女組成的小家庭,農區也有三代同堂的家庭。在牧區,由於游牧生活的特點,子女長到一定年齡,就可以結婚成家,婚後另住帳篷,一般在父母帳篷附近,或單獨成家立業;在農區,子女結婚後,一般前幾年跟父母一起生活,等兄弟們都成家立業後,依次分出去另過。在家庭中,男子地位高於女子,女子即便是招贅也要服從丈夫,許多家務活主要由女子承擔,如放牧、擠奶、做飯等。藏族人民對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偏不倚的。在財產繼承問題上,同樣不分薄厚,兒子、女兒均有繼承權,男子招婿到別人家,要將自己家中應得的財產分出去帶到女方家中。藏族多數實行一夫一妻制,個別地方仍存在一夫多妻制的殘餘。男女青年婚前社交自由,但婚嫁一般都要經過媒妁之口。據說,這是從吐蕃松贊干布托媒向唐朝求婚後遺留下來的風俗,所以沿襲至今。但有的地方還存在不同形式的「搶親」習俗。在藏族古老的傳統中,以為姑娘出嫁不經一番搶奪,說明她相貌不出眾或沒人要。因此,要經過象徵性的「搶親」,來顯示姑娘身價不凡。後來,這種習俗則成了一種公開的硬性的搶劫。比如,青年男女背著父母相愛,但女家父母嫌男方家貧禮薄及其他原因不同意結婚,或者一個姑娘同時有兩家、甚至幾家求親,便以先下手為強的辦法,搶走姑娘,生米做成熟飯,迫使女家同意。現在這種習俗由於《婚姻法》的實行而逐漸減少。
藏族過年習俗
居住在草原上的藏族人民,在歡度一年一度的除夕時,家家戶戶的庭堂里,都有一個別具一格的庭柱,柱頭上綁著拋兒,插滿沉甸甸的青稞穗。到除夕晚上,撣凈灰土,修飾穗枝,有些人家箍上一道紅紙,有些人家裝璜彩色紙,穗子閃閃發光。佛龕或供桌上凈水盅,擺得很長很長,酥油燈照得滿屋明亮。
除夕的黃昏,度過漫長而又坎坷世路的老人們,別有一番心思,他們按照傳統的儀式:把炒麵粥蘸在指頭上,在潔白的牆壁上寫出"扎西德勒"幾個大字。他們那樣地虔誠,每點一點,總要念幾遍六安明經咒。在構成每一字的點中,凝聚著他們希望之光,祈禱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
在除夕之夜,姑娘們的心是最不平靜的。在她們沸騰的心房裡,滾動著"卡(kǎ)切"這富有象徵意義的字。"卡切",意為晨星水。晨星水是指除夕過渡到大年初一那一刻,背回來的頭一桶水。傳說,晨星水是人間最吉祥的水。它可以獻神,可以潔身,可以洗滌一切污垢和不祥,給人們帶來光明和幸福。夜十二時,容光煥發的姑娘們,按照民族的習俗,在背水"梢兒(大桶)"的沿口貼上三塊酥油,再插上三支點燃的香。懷抱由柏香、白香青為原料的桑切,披著繁星,爭先恐後地去背晨星水。習俗認為,頭一個先到河邊點起桑切,並舀上晨星水的姑娘,是最有福氣的人。
夜,暮靄沉沉。星,熠熠泛光。接踵而來的姑娘們,打破了河邊長夜的寂靜。她們的唱歌聲、歡笑聲、佩環聲及嚓、嚓、嚓的腳步聲,組成了一曲迎春大合唱。姑娘們把晨星水背到家中,在潔凈的盆內先倒入一些,再注入牛奶少許,按先男後女的順序,全家洗滌?quot;一水洗百凈"。舊的一切,隨著晨星水的潔身,一去不復返了。迎來的將是新歲、新事、新的吉祥。
從初一到初三,相互拜年。客來親往,馬嘶鈴鳴。每到傍晚,老人們請上講《格薩爾王傳》的藝人,整夜聽格薩爾南征北戰、降妖伏魔的英雄故事。男女青年則徹夜?"鍋莊"和"依",看滑稽戲,歡度新春佳節。
藏族禁忌
藏族由於受宗教影響深刻,生活中禁忌的內容很多。忌食圓蹄牲畜和有爪子的動物,如騾、馬、驢、狗、貓、鷹、烏鴉的肉。進帳篷時以男左女右的方式進入,也可以男左女右的順序就座。坐後不能東倒西歪,腿不能伸向供佛和老年人的方向,供佛的酥油燈上不能接火吸煙或點蠟燭,佛像前必須保持清潔,不能用自己的器具去缸內取水,不能跨越親人的衣服,不能故意打狗,不能用槍射擊禿鷲和老鷹,不能在畜柵圈內大小便,不能在眾人面前放腿,更不能走進帳篷指手畫腳,說三道四,不能說不吉利的言辭等。一般情況下,進入帳篷,一定要和顏悅色,儘管言語不通,可伸出大拇指,表示對主人的讚美,這樣可同主人建立和諧關係。
青海藏族的喪葬是神奇的。藏族人家死了人以後,要在家中停放3—5天,請活佛或喇嘛誦經超度。安葬方式有天葬、火葬等,以天葬為主。天葬,又叫鳥葬。人咽氣後,將其盤腿打座,雙手合十,成佛門弟子坐化的架勢,並用繩索捆紮停當,用牲畜或人抬到天葬場,負責天葬的人,將死者屍體迅速用刀、斧分解成八塊,又將骨頭剁碎,讓老鷹、禿鴛等來啄食,直到全部吃完為止。在藏族群眾眼中視老鷹為神鳥,屍體被鳥吃了,死者算是升天了。有些地方對兇殺、刑死等罪過嚴重的人,則實行土葬,意味著讓死者的靈魂永在地下受罪,不得再轉生。家人在服喪期間,男人帽子翻戴,女人辮上系白羊毛,在49日內不參加任何娛樂活動。
青海藏族喪葬儀式
青海藏族喪葬儀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天葬:
這是藏族的主要葬式。當人停止呼吸後,有的地區停屍三五日,設靈堂、祭台,燃酥油燈,祭獻各種食品,請僧人念經,超度亡靈,親朋弔喪。有的地區則很快送往天葬場,煨桑祭祀,請僧人念經、吹法螺,招來鷲群啄食。死者家屬男性都參加送殯。送殯用具有些棄置山間,不帶回家。
(2)土葬:
這是盛行於東部農業區,尤其是與漢族雜居地區的一種葬式。人死後需儘快洗理著裝,在僵硬前用繩索或白布條將屍體捆綁成僧人"禪"式,纏以白布,殮入一白布袋,最後置入形似房舍的四方高座式棺內,請僧侶念經超度,殯屍三五日,依卜算之時辰,將棺木抬往塋地下葬。埋後留有圓形墓冢,有的地方則堆以小白石,以志紀念。但未成年者和暴亡者不能入葬墳塋。
(3)水葬:
這是一種極為簡便的葬式。主要盛行於江河沿岸地區。水葬的殮屍與天葬大致相同,按卜定的時間投入河中,三日後,死者家屬前往投屍處及下游巡視,若發現屍體浮於水面,或滯屍河岸,重新置入水中。
(4)火葬:
這是一種較理想的葬式。在歷史上多用於僧侶。解放後,國家工作人員和一些農業區的藏族群眾也多實行這種葬式。火葬的殮屍與土葬相同,出殯之日,將屍體抬到固定的火葬場(有的地區則臨時選定),從爐頂置入葬爐,澆油焚屍。三日後,親屬同去收拾骨灰,葬入墳塋,或撒於高山之巔、江河之中。
不論採用哪種葬式,出殯後都得請僧人念經,超度亡靈。親屬均帶孝服喪。
青海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的歌舞旋律明快,節奏顯明;舞姿優美,動作豪放。歌舞大都是在地勢平坦、水草豐美的草地上進行,不要舞台,也不施帷幕,每逢喜慶佳節,人們在草地上歡聚一堂,有歌有舞,歡樂異常。青海藏族中,以玉樹、果洛、海南的歌舞最為有名,歌舞中有優美動人的袖舞,有風趣別緻的對舞,有歡樂如狂的群舞,舞蹈動作中踢踏舞最有特色。
他們也喜愛體育活動,賽馬、賽耗牛、射箭、摔跋、登山等傳統的民族體育活動十分普遍。每次比賽時,方圓百里的群眾都要騎上駿馬,帶上帳篷和鍋灶,住在賽場附近觀看助興。對於優勝者,人們尊敬非常,獻哈達,敬美酒,表示祝賀。
推薦閱讀:
※望天闕:青海有一種美,叫做在高原看世界
※「大美青海」行攝之門源
※望天闕:豪放西北菜,青海風情尊貴體驗
※夢裡的天空之境
※大美青海,絕色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