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瑩: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質,就好像良好的生理健康包括身體的每一個器官、每一個功能系統都充分和平穩地運作,並且相互配合得很好。良好的心理素質也需要充分和平穩地運作,並且相互配合得很好。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對每一個人都十分重要。事實上,心理健康控制了生理健康的發展,例如心情老是不好,一個人會減少運動和休息而多喝酒抽煙,使身體的狀況變得差了。因此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為重要。下面的36項心理素質(分為6大類)構成心理健康:

A、思想態度—最基本的處理生活中千百事的態度。

1、面對所有的人事物都抱著「三贏」的態度:我好、你好、世界好。

2、經常懷著「我如何能做得更好?」的態度。

3、經常思想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4、在困難時能夠刻苦堅持。

5、保持靈活的態度。

6、有豐富的創意和幽默。

B、學習提升—保持與時俱進、乘風馭浪的能力。

7、對很多的事物都有興趣。

8、有效運用內感官學習工作。

9、常想掌握有關的學問和知識。

10、多問「為什麼」和「如何」。

11、不滿足於簡單答案而想了解更多。

12、有嘗試的勇氣和行動。

C、自我管理—有效率地照顧自己的人生。

13、自己可以做得不假手他人。

14、自己想要的自己去爭取、創造。

15、以自己能夠照顧自己為榮。

16、愛護和尊重自己。

17、良好的時間管理。

18、有效安排自己必須做的事。

D、人格發展—有效地把自己在這個世界裡定位。

19、認識自己擁有和未有的能力。

20、能夠改變妨礙自己成長的信念。

21、具備有效思維的能力。

22、肯定自己的資格與別人的一樣。

23、尊重每一個人的界限。

24、認識和珍惜自己能夠影響這個世界的能力。

E、情緒智能—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25、明白情緒其實是來自本人的信念系統。

26、接受自己的情緒。

27、有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28、關心別人的感受。

29、明白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

30、能夠接受「失去」。

F、人際溝通—有效地與其他人相處。

31、有效表達自己的意思。

32、能夠主動與人接觸。

33、接受跟自己不同的人。

34、能夠妥善處理別人的不良行為。

35、能夠面對群眾說話。

36、良好的談判辯論能力。

這36項心理素質,都不是天生出來的,而是必須在成長過程中培育出來的。這些心理素質,不會限制一個人的人生取向和生活模式,而相反的,無論在什麼環境、做什麼工作,都能夠讓這個人活得更開心、更成功。

推薦閱讀:

心智的行動模式與心理困擾
這五款最受關注的App,如何探索抗擊心理疾病的商業閉環?
抑鬱症患者一定需要服藥嗎?換句話說抑鬱症可以自我治癒嗎?
抑鬱症,路在何方?
留守兒童長大後的有什麼樣的心理問題?

TAG:心理健康 | 健康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