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學家:中國有一個使國家成功發展的政府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閉幕以來,中國執政黨如何實現從嚴治黨的承諾,中國發展又將何去何從,成為國際社會持續關注的熱點問題。

對此,以研究當代中國治理問題著稱的德國知名漢學家托馬斯·海貝勒(Thomas Heberer)近日表示,從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中央已決定推行新的發展模式,實現政府執政治理的現代化。他認為,中國有「一個使國家成功發展的政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德國漢學家Thomas Heberer

中文名為王海的托馬斯·海貝勒現為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中國政治、社會與文化資深教授。他曾與中國著名政治學者俞可平等人共同主編《中共的治理與適應:比較的視野》一書。

「導致兩極收入分化的上升、社會不平等與環境污染的模式已經不再符合中國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了。中共中央在2013年11月確定了新的發展模式,應該到2020年實現。」海貝勒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確立的新發展綱領包括三個核心問題:

首先,政府執政治理現代化,亦即將國家轉型成一個服務型機構,並採取財政、稅務及土地系統的全面改革;其次,加強市場經濟結構的建設,也包括政府在加快轉型過程中嘗試消除市場經濟的弊端,減少變成一個無規可循的市場社會的可能性;最後,社會重組,城市與鄉村應該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讓所有的中國人享受到新的社會福利系統,改革自1950年代以來建立的戶籍制度。

對於西方媒體對中共執政新理念和新做法的消極看法,海貝勒並不認同。他表示,其實這使很多工作變得更規範化和制度化了。

針對中國目前選擇的治理模式和發展道路,海貝勒評價,中國有「一個使國家成功發展的政府」。

「目前這種發展的努力非常成功,不僅讓經濟和管理變得更加現代化,而且還能明顯減少貧困並且讓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改善。」海貝勒解釋,他所概括的「引導發展的政府」是指國家通常扮演一個發展機構的角色,通過若干規劃來調節國家的發展,「我們在中國正在看到這樣的發展趨勢」。

談及中共從嚴治黨、鐵腕反腐的宣示和行動,海貝勒表示,要想使上述新的發展模型成為現實,反腐敗運動不可或缺。

他指出,絕大多數百姓歡迎這種做法,因為反腐敗鬥爭不是針對普通老百姓,而是針對官員。而且新的發展模式與一個現代化經濟和社會體系的目標相一致。

不過,海貝勒亦提醒,反腐受到廣大民眾歡迎的前提是「新的發展模式不會帶來任何持久的負面後果,如在就業,社會福利或財產安全方面」。

「進一步的改革已經在進行,如經濟模式的轉型,政治體制制度化和政府治理的改善。」海貝勒最後總結道。

(來自歐時網, 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推薦閱讀:

安全與發展的共存思考
古陶瓷器(三)——瓷器的發展史(宋代到清朝)
斯柯達品牌迎來發展新征程
凝聚民智民力 共圖發展大業
唐代詠桃詩歌的發展軌跡

TAG:中國 | 國家 | 政府 | 德國 | 成功 | 發展 | 漢學 | 漢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