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4年前,羅大佑第一張專輯裡的第一首歌,轟動台灣,傳唱至今!

羅大佑《鹿港小鎮》

●●●

三十四年前,也就是1982年,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問世,這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他把從事歌曲創作六、七年以來累積的一切反覆咀嚼之後,貫注全力提煉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

《之乎者也》是一張反思國族情結的專輯,在那個時代它震動了台灣整個社會,這張專輯也讓羅大佑真正成為了橫掃世代的標記。那時候他就是如圖所示的一頭捲髮、帶著墨鏡、一襲黑衣的時髦憤怒青年。

《鹿港小鎮》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這張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也是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首,曾經還在KTV不知死活唱過幾次,抱歉每次唱每次都很毀,而且會招來死黨的白眼和嘲笑,倒是自己很暢快。其實羅大佑式的老派搖滾真的很有意思,這是他獨創的全新音樂種類。

這首歌都三十多年了,為什麼現在還是有人在唱,還是有很多人想聽?因為它能引起身處城鎮人強烈的共鳴。

▲ 伍佰&五月天&張震岳 致敬羅大佑《鹿港小鎮》

在急速工業化、都市化的時代,推土機抹平了許多舊文明的痕迹,大環境的驟變和「小我」的成長幻滅重疊。文藝青年哀嘆故鄉之不存,也是在哀悼自己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回憶。

很多年前,熾亮的霓虹燈曾經點映著無數繁華都市紙醉金迷的夜晚,霓虹燈象徵著大都市的文明生活,也暗示暗夜的風塵。霓虹燈,也曾經是流行歌詞表現都市繁華或墮落最常見的意象。

台北不是特指,每個地方都是。

鹿港小鎮,圖片@舒平

鹿港小鎮,圖片@舒平

」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刻著這麼幾句話,子子孫孫寶用,世世代代傳香火。」

這首歌里的男主角是一個懷抱「黃金天堂」的夢想、從鹿港到台北打拚的鄉下仔,他屢遭挫敗、飽經幻滅,在不屬於自己的繁華都市碰得頭破血流後發出了這樣感概: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李志版《鹿港小鎮》

羅大佑從未到過歌曲中唱到的鹿港小鎮。《鹿港小鎮》的靈感源於一個洗車的小伙,交談中羅大佑知道了小夥子來自鹿港小鎮,當時的台灣經濟正處於崛起和發展中,百廢待興,但與此同時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迫使一部分勞動力從貧窮落後的小地方集中到發展迅速的城市中,祈求能找到好的機會,但現實卻總讓人傷。

社會要發展,時代在更替,自己成長的小鎮現在變化之大再也找不回童年的回憶,似乎每一代人都似乎在承受同樣的事情。

「鹿港小鎮」其實就是純樸與虔誠的象徵,也是原始美好但又無奈失去的起點。

作者 | 劉小瑩


推薦閱讀:

這一首歌唱盡了天龍八部,不是《難念的經》
炎黃子孫都應學唱的一首歌
只聽一首歌就入坑的歌手——任然
馬世芳《耳朵借我》:一首歌也可以是啟蒙的神諭 | 一日一書

TAG:台灣 | 一首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