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獲得五十萬年薪的工作 (一位職場精英的職場感悟)

 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雖然最終我放棄了這個工作,但從獵頭公司開始和我聯繫,到經歷了6次面試,終於獲得了這個工作的經歷,仔細想來,很有意思。所以決定把我的面試經歷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先把我的背景介紹一下。我是73年出生的,本科英語專業,碩士是工商管理。當去年底接到獵頭公司電話的時候,我是一家世界500強歐洲公司的中國地區人力資源經理。年薪在35萬左右,車是公司提供的。對方也是一家歐洲公司,雖然不是世界500強的大公司,但在本行業是世界第一位。他們要找一個能夠在1-2年內有潛力做到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的人,但目前只給中國區人力資源總監的職位。獵頭公司的人對我說,那家公司已經找了大半年,面試了兩批,七八個人,沒有合適的,我是他們找的第三批中的最後一個。當時其實我並沒有想離開現在的公司,只是獵頭公司每天一個電話,讓我實在無法拒絕。想想那麼多人都沒被錄用,我就免為其難,試一下吧。

  沒有想到的是,當我發出自己的簡歷後,之後經歷了6次面試。獵頭公司兩次,那家公司4次。到了最後,簡直有三堂會審的感覺。下面我就一次一次地說吧

  第一次面試就是給我打電話的獵頭公司的人。她是個移民到國外後再回國發展事業的上海人,戴著眼鏡,非常幹練和敬業的樣子。記得那次面試安排在了周末,在市中心的一家STARBUCKS。

  因為並不是急於找工作,甚至那個時候我並沒想跳槽,所以那一次面試與其說是面試,不如說是聊天。她顯然入行並不久,問的問題也不過是一些核對簡歷上信息的話題。或者就是說,你現在的公司是知名企業,為什麼你想要離開等等。我在人力資源行業有差不多10年的經驗,這種問題根本難不倒我。在問了10分鐘後,她大概也發現在面試這個環節上,她實在不是我的對手,所以就乾脆放棄了面試,開始和我聊天了。

  話題一扯開,就輕鬆多了。她一看就是個風風火火急性子的人,當我告訴她我在公司里從來沒有發過火的時候,她非常驚訝地問我如何能做到。於是我把如何培訓下屬,如何與下屬溝通等等心得與她分享了一下。

  一個多小時就這麼過去了,反正到離開的時候,我根本沒覺得她在面試我,好象只是和朋友喝了杯咖啡。

  沒過兩天,她就打電話給我了。說因為這個職位的單子是公司里另一個老外接的,所以在把我的資料發給客戶之前,那個老外想面試我一下。

  想想這家獵頭公司對客戶還挺負責的,自己都要面試兩輪。可惜,這兩輪面試我的人水平都不怎麼高。特別是這個老外,到現在想想,我還有點暈。這樣的水平,怎麼能做獵頭。

  她是個三十歲上下的法國人,說著一口口音極重的「法式」英語。她統共就問了我三個問題:

  1、你為什麼要離開現在的公司?

  回答:這在第一輪的時候已經和你的同事聊過了。其實我並沒想離開現在的公司,主要是因為你們找我。了解了對方公司後,發現那家公司所處行業我比較有興趣,公司全球範圍雖然沒有我現在的公司大,但在中國的投資規模比較大。這意味著加入這家公司會有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

  其實這種回答簡直是江湖術語,但那個法國人頻頻點頭,一看就是在這行毫無經驗。

  第二個問題:如果你被錄用,多長時間可以到新公司上班?

  回答:我的離職通知期是3個月。

  那個老外一副驚訝的樣子:「3個月,為什麼那麼長。」

  「因為我負責公司整個中國的人力資源,是公司執行經理,按照公司規定,必須提前三個月通知公司才能離開。」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已經有點厭煩了。在這個時候問這個問題,本來就很奇怪。還沒被正式面試過,談什麼時候可以報到,為時過早。3個月的通知期,對於所有大公司的高級經理,是很正常的。她那麼驚訝的表情,顯然是少見多怪。

  但是,後面那個問題才是讓我對她「肅然起敬」的。

  她很仔細地看了看手中的簡歷,說:「你的專業是設計,現在卻做了人力資源,這讓我有點懷疑你的職業穩定性,你可以解釋一下嗎?」

  「這個......」老實說,我那個暈哦,當時真想拂袖而去。

  設計是我第一個專業,但畢業後從來就沒做過設計,一直就在做人力資源,已經十多年了。她居然拿出個我從來沒從事過的專業來問職業穩定性,我簡直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於是只能很鬱悶地告訴她:「我十多年沒做設計了,現在去做,估計也不會了。如果還想有飯吃,還是做人力資源比較實際。」

  想想,獵頭的水平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啊。十多年前我入行的時候,那些個老獵手們問出的問題那叫個狠,那叫個准啊,哪有這麼不著邊際的。

  我悻悻地離開了那家公司,對之後可能的面試,有點興味索然了

  第二次面試結束後沒多久,獵頭公司打電話給我,說負責亞太和非洲區的人力資源總監看了我的簡歷很感興趣。他現在無法來中國,但希望有個電話面試,先聊一下。

  獵頭公司告訴我,那是個英國老頭,到這家公司的時間也不長。在加入這家公司之前,他在一家世界上最知名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做了十多年,出來的時候,是級別最高的顧問。言下之意,想蒙他,沒那麼容易。

  當然,因為這個提醒,我確實是想認真準備一下的。可面試前幾天實在太忙了,想臨陣磨槍的打算也沒實現。結果,就這麼去了,還遲到了15分鐘。

  幸好我在英國公司混過幾年,否則還真難聽懂那個老頭的威爾士口音,特別是通過電話面試。

  上來自然是他簡單介紹了一下公司背景。他們公司在江蘇有一家1000多人的獨資公司,開業4年了。現在正準備在江蘇造另一個公司。辦事處在上海最好的辦公樓之一,主要是銷售和管理層。那個時候才知道,其實在我應聘的職位上,目前是有人的。只是因為他業績不佳,公司想炒了他。怪不得,所有的面試都是在獵頭公司進行的。 英國人開始發問了:

  你已經知道目前這個職位上是有人的,而且我們對他的表現不滿意。假設你能被錄用,你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最怕這種假設的問題。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況下,很容易說出些主觀的想法,被認為對環境缺乏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所以,我決定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不說任何具體的行為。我回答說:「對於這樣一個剛進入成熟運做的公司,我需要時間了解。所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和公司CEO進行一小時的會議,了解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戰略決策。只有在了解了這一點後,我才能知道人力資源的戰略方向。」電話那頭,過了三秒鐘,才發出了個"sounds reasonable"...

  暈啊,我暗自慶幸自己也算是混了個MBA,懂得幾個「術語」。否則在這種情況下,一時還真想不出比較不容易犯錯的答案。不過,我還是得意得太早了 「因為現任的人力資源經理表現不佳,公司各部門對人力資源的評價都很差,信任度非常低。作為一個新人,你會怎樣試圖去改變這個情況呢?」

  怪怪,都是辣手問題。我的頭開始疼了,趕緊打個手勢,讓接待小姐送杯咖啡進來。提神,絕對需要提神。

  我的腦子裡那個時候適時地跳出了曾經看過的一本人力資源專業書,作者是個美國人。他很有遠瞻性地把人力資源的角色分成了四個,並解釋說,在不同的情況下,人力資源經理應該擔任不同的角色。其實我也沒看完整本書,但印象還是有的,而且,我也不相信那個面試我的英國人,會特別認真地看過這本書。於是,我就憑印象開始說了:

  「人力資源經理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應該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支持公司的發展。這四個角色分別是商業合作夥伴、帶領變革的人、行政管理專家和員工帶頭人,分別代表了員工的期望和管理層的期望。我目前並不清楚公司的實際情況到底怎樣,但根據您的說法,我會先設計一份問卷,讓我的老闆、部門經理、普通員工都測試一下,看他們對於人力資源部的期望和實際情況的差距,然後再決定,我們應該從哪裡開始改進,並且,即代表員工的權益,又保障公司的利益......」

  好象還說了點,能記得的就是這些了。

  這個有點專業了,我的回答屬於中規中矩。關鍵還是一點,讓對方了解我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個得益於在北美讀MBA時,教授們一直堅持的「no one right answer"(標準答案不是只有一個)。那個時候,我們的考試分數是根據論文的邏輯來打的,只要邏輯正確,再匪夷所思的答案都可以接受。

  接下去的問題,現在想起來還讓我頭疼:

  「我很欣賞你剛才說的四個角色的理論,那麼你是否能說一下,你在目前公司工作的這五年中,你的角色是怎樣轉換的,為什麼,有什麼成果嗎?」

  後悔啊,我一邊聽他的問題一邊就後悔得臉都綠了。我是不是腦子進水了,面試的時候炫耀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簡直是……愚蠢。可是,我必須要回答,而且要儘可能合情合理。可是,一時半會兒,怎麼說得清楚啊。又不能冷場,痛苦,極其痛苦。

  讀初中的時候,班主任對我媽說,這個孩子最大的優點,是應變能力極強。我常常會有一些急中生智的舉動,比如,在我極其痛苦地想怎麼回答那個問題時,我順手就按了一下電話會議的終止按鈕,把電話給掛了。越洋電話斷了,自然是很正常的,要重新撥進來,還是需要點時間的吧。這寶貴的,至少是半分鐘,我可以仔細想一下怎麼回答而不至於冷場了。

  真是慚愧,急中生智只能出此下策。讓我先把問題對付過去再說

  這其中,就省略200字吧,太專業的東西了,講的都是公司在怎樣的狀態下,我覺得自己應該做什麼,為什麼,然後怎樣做,結果是什麼。舉了兩個發生過的實例,講完後手心裡全是汗,心砰砰亂跳。不斷祈禱,面試快點結束吧,我不想玩了,好痛苦啊!!!

  還好,接下去的問題沒那麼棘手,

  問我為什麼要應聘這個職位。

  我當然不能象回答獵頭公司那麼生硬地說,是你們自己找我的。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我唯一認真想過的。

  在歐洲公司工作多年,出於對他們文化和習慣的了解,我不認為一個野心勃勃、幹練強硬的女人會贏得更多的讚譽。其實,這個職位最大的賣點是在2年內可以升到亞太區總監,很多人會為了這樣的職業發展前景而應聘這個職位,可我偏不。

  首先,我確實並非因為這樣的職業前景才來應聘,我不想在面試階段把真實的自我掩藏住,以我的經驗,這將後患無窮;其次,我也不認為一個因為2年後可以升職才應聘的人,特別是女人,會真正打動面試者的心。我並沒有特別的原因來應聘,如果一定要找個理由,那我覺得更容易打動對方的,是因為你喜歡他們的行業,對在應聘的公司有真正的興趣。為了升職而應聘的人,可能因為更高的職位而離開這家公司。但一個對行業有興趣,喜歡這個行業的人,會因為喜歡放棄很多東西。

  所以,我的回答就是:因為我喜歡你們公司所在的行業,雖然不太了解,可是很有興趣。如果同樣做人力資源,我更願意在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中,這樣我會有更多工作以外的樂趣。老外很意外,電話那頭他大笑起來:「我以為你會說這個工作在2年後有機會做亞太區的職位……」我相信,之前所有的應聘者都是這樣說的,所以他才那麼驚訝。當時我腦中一閃而過的念頭,或許我會最終被錄用。因為,或許2年後云云只是一根為了吸引更多人應聘的胡蘿蔔。他最後的問題是,你如何形容你自己,如果讓你現在的老闆用一個字評價你,會是什麼。

  呵呵,這根本就是個放水的問題,沒啥新意。我隨口就說:生活中,我是個很會享受生活的人,工作中,我不是一個很強硬的人。我的老闆會用「可靠」來形容我,因為只要是交給我的事情,就意味著已經做好了。我很得意自己回答得這麼溜。

  面試終於結束了,一共持續了一個小時。我「無試一身輕」地走出了獵頭公司,沒有想到,我最後回答的那個問題,在下面的面試中,給我帶來了不少麻煩。 再下輪面試,是過了一個多月後。獵頭說,因為那個英國人要親自來中國,需要安排一下。我那個時候正好出差了,所以就被安排在了最後一個。在我以後,也沒有應聘者了。

  面試依然安排在獵頭公司進行,是早上9點。我以為就是前一次電話中與我聊過的那個英國人,想想那次電話面試已經聊得夠多了,也不會有更新鮮的話題。再說,確實並非在想換工作,或是沒有工作的壓力下進行面試,我的心情,還是比較輕鬆和坦然的。

  在會議室等了沒多久,門開了,進來了三個老外,一個就是當初面試過我的老外獵頭。她向我介紹說,進來的兩個人分別是中國的副總經理和亞太區的生產總監。原來,居然是另一批人面試而不是上次那個英國人,而且是兩個。在打了招呼以後,發現是法國人,英文說得「法味十足」。我這個暈啊……到底要有多少人面試啊。

  拿到兩個人的名片後,我大致知道了他們的背景,一個是搞生產管理的,一個是財務。在和他們寒暄的時候,我腦中不斷反應出種種人力資源和生產、財務之間發生的事例,覺得自己的腦子在那個時候是一腦幾用了。要聽他們說,又要和他們寒暄,還要戰戰兢兢想接下來怎麼對付他們。哎,真是自作自受啊,我又後悔了。

  問題居然也是從我第一個專業開始的:「你為什麼會放棄設計專業而做人力資源?」看來法國人對於專業的選擇很看重,讀了不做,估計會被問上一輩子,我開始理解那個法國人獵頭了。

  對於面試,我的原則是,不說假話,但真話要說得技巧。不加修飾地說出真實想法有時候是很愚蠢的。

  我回答說:「不知道你們對於十多年前的中國有多少了解,那個時候的中國和現在不同,時尚產業極其不發達。我學的設計專業是需要時尚產業支持的,所以在那個時候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當時機緣巧合我進入了一家剛在中國開業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在那裡工作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了自己除設計之外的天分。我發現自己很擅長與人溝通,很容易贏得對方的信任。而這一點,正是做人力資源必須的。要知道,人的興趣和事業往往無法合一,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我選擇了人力資源作為自己的事業,設計成了興趣。現在看來,這種選擇還沒有太大的錯誤。我確實是個不錯的人力資源經理,否則,或許就沒有今天這次面試了……」他們聽後,都笑了起來。

  我盡量把一件不好的事情說得合情合理,並且以一個調侃的方式結尾。法國人還是個生活得比較輕鬆和浪漫的民族,對於幽默絕對不乏接受能力。我的這個回答,顯然還算可以。

  「設計是一個需要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工作,人力資源相對而言比較枯燥,你是如何適應過來的?」那個生產總監饒有興趣地問。

  這看上去象是隨口一問,但回答不好殺傷力很強。如果我承認人力資源是個比較枯燥的行當,就很難自圓其說,自己特別適應這個職位,因為事實上人的本性是很難改變的。所以,我一上來就很禮貌地否定了他的觀點:

  「我很同意您說設計師需要想像力和創造力,但您對於人力資源的評價,我想再加上一條。人力資源的基礎工作確實比較枯燥,但一個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是根據公司的經營狀況制定人力資源戰略。如果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那麼制定的戰略是帶有局限性的,毫無新意的,這樣的人適合一個有非常成熟管理模型的公司。但貴公司在中國的企業剛成立4年,很多東西還在建立過程中,而且中國的市場、文化、歷史是如此特殊,你們需要一個能跳出現有格局,獨立分析,具有豐富想像力的人來帶領公司的人力資源團隊。這樣的人才能適應貴公司的文化和發展……」

  生產總監開始有點驚訝,在很仔細地聽完我的回答後,他對我笑了笑,輕聲說了句「謝謝,很好」。 副總經理在我回答問題的時候始終一聲不吭,冷眼旁觀,陰絲掛搭的樣子搞得我渾身不自在。在被他打量了十幾分鐘後,他終於開始發問了: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經理,你覺得在工作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難的是可能緊跟在後面的那個問題,也就是「你是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的?」所以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主要在考慮後面該怎樣說。只有把後面考慮清楚了,才能說前面的。

  「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吸引和留住那些企業需要的人才。」副總經理點了點頭:「我們公司也是,那你如何做呢?」

  「首先我想說的是,薪水很重要,但薪水絕對不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兩個老外都鄭重其事地點頭,看來我的方向還是對的。

  「一般對企業來說,數量最多、最難留住的是中層管理者和高級技術人員,這樣的人,年齡都在30-35歲。對於這樣的人來說,更加看重的是3-5年內的個人發展。如果他能知道3年後他會怎樣,企業會因此給他怎樣的培養和機會,他會留下的。而一個無視職業發展,只顧及眼前利益的人,我認為並不符合一家快速發展企業的文化和理年,不留也罷。」

  兩個老外又頻頻點頭。怎麼搞的,不見得就這點水平吧,我還有好多沒說呢。我開始有點得意了。「可是,有的時候一個對企業很有價值的人,但我們公司真的沒有上升空間給他,那怎麼辦呢?怎麼留他呢?」副總經理看著我,不緊不慢地說,那副陰陽怪氣又得意的樣子,真讓我冒火。可是,他這個問題,還真難回答。我……我真想敲扁他,當然,是在面試結束後。現在,我得好好想想怎麼先說扁了他。

  「我是否可以把您的問題理解成,一個具有能力,也有野心的人,對公司很有價值,但公司已經沒有更高的職位給他,你們苦於無法留他。是這個意思嗎?」上來先把對方的退路封殺,因為他的問題顯然太寬泛。人都是不同的,有人要錢,有人要地位,有人要安逸的生活,不定義一下這個人,怎麼說都不對。

  「是的吧……」副總同志有點猶豫不絕地說。還沒等他反應過來,我就說了下去(怎麼能等呢?先下手為強啊)。

  「坦率說,如果現在才想到如何留他,顯然太晚了。如果一定需要做一個決定,那我覺得,不如讓他走。因為他的工作成就感來自新的挑戰、更大的空間,而現在的工作顯然無法給他這些。繼續留他,只是把一個現在就該發生的問題拖延到以後,不僅對他個人不利,他因此產生的消極情緒也會影響其他同事,對公司更加不利。」

  副總的臉上出現了個很怪異的表情,好象有點驚訝,又有點失落的樣子。生產總監似乎強忍著笑,斜眼看著他,很是令我不解。

  「咳……」他有些不自在的樣子,說:「這樣的事情難道你遇見過嗎?」

  「是的。」

  類似事情確實在我身邊發生過。我們公司的財務經理因為無法升到財務總監,整天覺得鬱郁不得志。後來他經過一家獵頭的推薦,打算去另一家歐洲小公司做財務總監。在此之前曾經向我諮詢,我是贊同他離開的,因為我已經明顯感覺到他的低迷狀態影響到了他的所有屬下。後來經過我的推薦,他去了集團中另一家公司做財務總監,職業生涯有了連續性,他因此非常感謝我。

  於是我對他們說了身邊發生過的實例,副總同志聽了,顯然是若有所思,半晌沒說話。我也乘機喘口氣,捧起大水杯,咕嘟咕嘟灌了幾口,毫無風度可言。怎麼這麼累啊,活象以前做諮詢的時候,簡直有了舌戰群儒的感覺,呵呵。

  「那麼這樣的人離開後,對公司不是很有風險嗎?」陰絲掛搭的聲音再次響起。我……我簡直想跳起來煽他兩巴掌,還有完沒完啊,就這麼個破問題,搞了半天,真不虧是財務出身……

  各位做財務的看官可千萬別送我炸彈、磚頭什麼的。雖然本人讀MBA的時候風險投資和財務報表分析是全班最高分,可我天生討厭數字,對財務尤其感冒,基本屬於相看兩生厭的狀態。對於這個財務背景的副總,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心裡叨咕了N聲國罵之後,我費力擠出個笑:

  「您的問題很專業,這樣的人離開,公司確實存在很大風險。您已經很自然地把話題引到了現代人力資源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如果您感興趣,我們可以聊聊知識地圖和與此相關的各種培訓發展體系……」

  此地就省略300字吧,太專業了,想了解的朋友自己到網上去查,都有。

  反正我口若懸河地給兩個老外掃了掃盲,把人力資源培訓體系和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給他們灌輸了一把。嘿嘿,把那兩個老外聽得傻了。切,別的說不過你們,和我聊HR?搞清楚誰才是HR好吧,哼哼……

  最後我提到了公司的繼任者計劃(succession plan),就是每個經理都必須培養下屬做自己的繼任者。副總同志此刻已是眼睛發直,面色凝重。我就奇怪了,難道你們之前從來就不知道人力資源是這麼做的嗎?我又沒說錯。見鬼。

  生產總監突然提問了:「如果經理把他的下屬都培養得可以取代他的職位,那不是對他很有壓力嗎?作為人力資源經理,你怎樣實現這樣的計劃呢?」他說完後,斜眼看看副總,那位老兄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

  怎麼回事啊?我納悶極了。算了算了,豁出去了,該說啥就說啥,大不了不上你們家幹活了,還不行嗎?反正我也不愁沒飯吃。

  「繼任者計劃的體系是自上而下的,必須得到公司最高管理層的支持和參與,把培養下屬作為所有經理年度目標的第一項,並設定相應考核標準,直接影響年終考評、獎金、工資調整……」

  我說完了,副總好半天沒聲音,很鬱悶地看著我。生產總監看著我,沒說話,不過一直在點頭。他還是一副強忍著笑的樣子,搞得我莫名其妙。終於,估計他實在忍不下去了,扭頭對副總說了句:「看來你得開始培養一個繼任者,然後離開……」他哈哈大笑起來,副總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無奈地搖著頭。  敢情,搞了半天他在說自己啊!我……我……我想暈倒也不敢啊,前面說了這麼多,結果炮彈都打在他身上了。耶穌、佛祖、真主,隨便哪個來,快救救我吧。我真的不想玩了呀,快帶我逃走吧!!!

  我泄氣地坐著,腦子裡有十秒鐘的空白。估計是沒戲啦,很鬱悶。想想也算是過五關斬六將,沒想到在這個小陰溝裡翻船,哎。

  不過,我之前說的關於培訓體系的話題倒是讓那個生產總監來了興趣,他問我:「我們公司在中國已經成立四年了,在最初的階段過去後,現在工廠的整體表現已經很穩定。這使得很多人都覺得沒什麼可做了,工作因此缺乏動力。作為人力資源專家,你能給我什麼建議。」

  嘿嘿,他的問題讓我從一隻泄氣的皮球快速充氣成了一隻彈性十足的皮球。恩,一定是老天爺路過的時候順便敲了一下他的光頭,讓他提了個我最擅長的問題。在人力資源領域,我最擅長的,莫過於公司文化的建立和推動。況且,我現在所在公司,曾經經歷同樣的困惑。

  「當工廠的合格率上升到穩定階段的時候,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持續進步(continuous improvement)。作為人力資源總監,應該同生產總監一起,在工廠內部大力推行持續進步的理念,制定每一年提高的目標。生產總監與工廠內每個部門經理一同制定達成這一共同目標的行動計劃,並層層推進到一線工人,讓所有的人都參與其中。而人力資源部應適時調整薪資、獎金、業績考評的政策,支持這些行動計劃的實現。當然,還有一些軟性的東西,比如Recognition System (抱歉,試了N次,都覺得中文翻譯有些牽強,還是放英語了)的建立,雖然花錢不多,但能很大鼓舞士氣,提高員工的歸屬感……我覺得公司現在最需要的是管理層的全情投入和員工的激情參與,在這一點上,生產總監您是主導者,人力資源總監替您推波助瀾。讓大家都知道,一切才剛開始,他們的未來和公司的未來是緊密聯繫的,公司的每一點進步都少不了他們……

  他的問題很寬泛,但我盡量說得言簡意賅,針對他的提問,把思路說清楚。其餘的內容,他問我才說,不問就此打住。這也是我多年自己面試他人的經驗,應聘者不要在一個問題上糾纏不清,除非是面試你的人繼續問下去。因為面試時間有限,你要把時間留給那些面試者感興趣的話題,對方不問,證明他不感興趣,或者這個問題對是否錄用你沒什麼影響。

  副總同志在我回答上面這個問題的時候,終於慢慢「醒」了過來。他很仔細地聽完後,問我:「你是更願意在一個什麼都沒有,需要你去建立一切的地方工作,還是一個系統完善,需要你去不折不扣完成的地方工作?」

  「呵呵,我曾經是一個設計師。作為一個設計師,模仿和重複已經存在的東西對我來說是一種恥辱。可是,現在我已經是一個人力資源經理,我只能說,我更願意在一張白紙上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設計,然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兩者並不矛盾,缺一不可。

  我記得當時他們互看了一眼,對我的回答,應該是相當滿意。

  其實當時並沒有感覺到他的問題有什麼難回答的,但面試結束後,我曾經認真回憶了一下其中的每個問題,這不得不說是非常高段的一個提問,也不得不說,我的回答能令他們滿意,純粹是個意外事件

  事實上,我自己在面試別人的時候,也會故意提一些類似「是非題」的問題,而我期待聽到的,可能不一定是「是」或「非」。因為世界上很多事情,都無法用絕對的「是」或「非」來定義。我們只能說,在某種情況下,是這樣的,在另一種情況下,是那樣的,在第三種情況下,或許「是」和「非」的位置要換過來說了,工作和生活上都是如此。提這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在測試應聘者個性是否成熟,思維是否嚴密,至於回答了什麼,有時候並不重要。

  就象上面這個問題,無論我回答喜歡從無到有去建立一些東西,還是不折不扣地去完成,都會被對方反駁。因為事實上,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可能在平時,你能很快想到這點,但在面試中,應聘者往往揣摩面試者想聽什麼,結果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一些東西,那就是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那個時候我揣摩一下對方的心理,可能就不會那樣回答了。可我那個時候以一種相對放鬆的心理狀態在面試,不想掩飾任何東西,反倒能令對方滿意。生產總監在我回答好這個問題的時候,和我開了句玩笑:「你到我們公司後,還可以把設計作為你的第二個工作,發揮你的創造和想像力,我很榮幸有你這樣的設計師。」

  忘記說了,這家公司的產品是介於日用品和藝術品之間的,公司里有很多的專職設計師,都是向這個生產總監彙報的。我當時還真是熱血沸騰了一把,想想說不定英雄就此有用武之地,名家就此誕生啦,哈哈。

  面試終於結束了,看看時間,足足兩個小時。我只覺得頭昏鬧脹,口乾舌燥,狠不能立刻衝到大街上呼吸幾口新鮮空氣。 剛想離開,那個法國人獵頭走過來說:「你這邊請。」她指指走廊盡頭的一個會議室,看我有點不明白,她又把我帶到那個會議室,裡面坐著另外兩個老外。各位看官,想像一下我當時的狀態。之前兩個小時絞盡腦汁,唇槍舌劍,簡直是大傷元氣,還沒吸上幾口氧,居然又開戰了,簡直是沒人性啊。我……我真想哭啊……

  進了會議室,坐下,估計那個時候我一定兩眼無光,臉色慘淡。其中一個老外很紳士地遞給我一杯水,我一下子認出了他的英國口音。搞了半天,他就是

  電話面試我的那個英國人,那麼另一個呢?生產總監、副總、人力資源總監都面試過了,還有誰啊。

  他給我介紹了:「這是我們亞太區的總裁,一個星期前剛到任……」

  啊……我的頭簡直有兩個那麼大。職位那麼高的人面試,那是需要真功夫了,不知道又要死掉多少個腦細胞,可我累得腦子都不清楚了,還怎麼玩兒啊。怎麼還車輪戰啊,你們又不招長跑運動員。

  英國人倒是很和藹可親的樣子,興高采烈地說了一堆廢話,說終於見面了,很高興啊云云,除了沒聊天氣,就是很典型的英式聊天了。最後到了正題,立刻顯露本色,那些個問題真是刁鑽啊。我的頭又疼了。

  「你在進入現在這家公司前是在一家諮詢公司工作,能否告訴我你在做諮詢的時候,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同樣類型的問題,副總也問過。先得想想後面的問題怎麼回答,再說前面的答案。

  「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如何影響我的客戶,去真正執行那些我給出的建議和計劃。」

  「恩……」英國人點了點頭,他是做諮詢出身的,對於這一點肯定是認同的。

  「和諮詢公司接觸的基本上是總經理或人力資源總監,但真正執行那些建議和計劃的,還是各個部門的經理。因為執行的人並不真正理解,而且人總是很自然地抵觸各種改變,所以推進那些計劃,經常是很困難的。我通常把這些計劃能如何提高部門業績先告訴他們,相當於在做廣告,讓部門經理覺得有利益於部門,才有推行的可能。然後再把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很多小的目標,這樣讓人覺得切實可行。再往後,就是如何分階段實現目標了……」

  這樣的問題,有點專業了,但並不難。因為回答問題就是描述事實,只要曾經經歷過,就不會有大問題。

  「你覺得在工作中你最擅長的是什麼?」

  「我覺得自己能夠影響別人,說服別人改變自己的想法。」

  英國人看看我,綠色的眼睛眨了眨:「我注意到你兩次使用了影響這個字,我還記得上次電話里聊的時候,你說自己在工作中不是個很強硬的人。那麼你是如何在不強硬的情況下,去影響或說服別人呢?有時候這是很難做到的。」

  我,開始出汗了。在聽完他問題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啞口無言」。隔了差不多一個月,他居然還那麼清楚地記得我上次在電話中的回答,並且結合今天我的回答,拿出來反問我。我那個汗哦,現在想起來還往外冒。

  捧起水杯又咕嘟咕嘟喝了幾大口,拖延一下時間。這個要命的英國老頭,還真難對付。怎麼辦呢?哎,邊說邊想吧

  「這個,呵呵,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首先,我認為個性的強硬和影響力沒有直接的關係,尤其對於一個女人。」老頭開始微笑了。

  這裡,不得不說的是我耍了個小聰明。在歐洲公司混了那麼多年,很了解他們對於女人的態度。歐洲人從本性來說並不欣賞那些作風強硬潑辣的女人,所以很多在美國公司工作多年的女性經理人到了歐洲公司會「水土不服」。歐洲公司更加欣賞和接納那些謙和、沉靜、優雅、從容不迫的女人,尤其是英國和法國公司。我這麼說,從文化背景上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我不強硬,因為自認不擅長於吵架。在沒有足夠的事實可以證明自己的觀點之前,我寧願什麼都不說。說服別人,我更願意用證據,哪怕有了強有力的證據,我也更願意提醒別人,讓他們自己發現和感受。影響別人,我更願意用行動和結果。有時候,什麼都不說,並不代表我不知道,沉默,並不代表我沒有力量。我希望自己的證據、行為和結果是強硬的,而非我自己。」說完後,我舉了幾個在工作中發生過的例子。

  這是我回答得有點艱難的問題,邊說邊想,就怕自己有邏輯問題。但答完後,有點暗自得意。嘿嘿,真沒瞧出來,原來我的口才偶爾也會這麼好。這個問題回答得不好就會自相矛盾,越塗越黑,結果變成在面試過程中編造事實,弄得很難堪。現在想想,還真是捏了把汗。  亞太區總裁是個四十五歲上下的法國人,一直很有興趣地打量著我沒發聲音。如果我被錄用,今後就是向他直接彙報。接下去的時間,他問了我兩個問題,人力資源總監問了一個。雖然只有三個問題,卻是整場面試的精華所在。我之所以最後真的對這家公司開始感興趣,也是因為這最後的三個問題。因為,那些問題代表了面試者的高超技巧,而我的回答,後來想想,也真是出色(哈哈,看官們別笑,偶爾自戀一把也是需要的嘛)。那是真正的高手過招了。

  總裁先生是個法國人,很優雅地帶著阿瑪尼袖扣,藍色的眼睛,微笑的時候很迷人的樣子。不過,他微笑著提出的問題,卻是笑裡藏刀。

  「如果你可以擁有自己的公司,你希望自己的公司是什麼行業,你在公司中擔任什麼?你希望公司的管理層擁有什麼樣的能力?(If you can run your own business, what kind of industry you wish it could be, which role you want to take in your business. Accordingly, what competency you think the management team should have?)」

  不知道是否有看官在哪本面試技巧書上看到過這個問題,反正我孤陋寡聞,對這個問題是聞所未聞。當時,還真是暈了一 下。這個問題,實在太高段了。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先說我怎麼回答吧。

  要說當時腦子裡有很清晰的思路說怎麼回答,那是假的。根本就暈了,哪裡還有思路。但是有一點還是很清楚的,我告訴自己,不能回答那些他們很熟悉的行業。也就是說,如果我要為自己的公司選擇一個行業,肯定是他們不熟悉的,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不能問更多的問題,即便問了,也是我比他們熟悉,那樣我才能掌握主動。

  「如果我可以擁有自己的公司,我希望那是一家從心理學角度幫助人們變得更加快樂的公司。我希望自己是公司里的一位專家,專業從事如何運用色彩幫助別人獲得快樂(an expert specialized in helping people more happy by color)。因為這是一家提供服務的公司,我們的服務是幫助客戶獲得快樂,所以我希望公司管理層具備以下核心能力:關注結果(result-oriented),我需要的結果是讓客戶真正快樂起來,不要將服務留於形式;客戶為重(customer focus),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並為此不斷鑽研創新,以終為始;團隊合作(team-work),這是讓所有人知道,我們是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是所有公司都必須具備的……」

  總裁先生非常驚訝地看著我,顯然沒有想到我給他的是這樣一個回答。


推薦閱讀:

論文大燜鍋:NBER 國家能力的起源 by Acemoglu and Robinson
22學界精英第20章 小女無賴(2)
精英什麼時候可以跳槽?
出身平凡的年輕人,如何逆襲成百萬年薪的精英?
減脂精英 | 啞鈴超級減脂訓練計劃

TAG:感悟 | 工作 | 職場 | 精英 | 獲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