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軍事經濟戰略破壞了日本的根本國策(張宏志)
【察網按】察網中國(www.cwzg.cn)在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經作者張宏志先生獨家授權刊載系列文章,今日發布第四篇,其餘將陸續發布,敬請關注。轉載時請保留此聲明。
張宏志,1929年生,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兼中共陝西省委講師團教授,享受國務院津貼。英國皇家聯盟科學院榮譽博士,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成員。出版專著八部,共404萬字;1257幅珍貴歷史圖片;46張作戰圖。其中有三部巨著:《中日血戰三部曲》,106萬字;《大軍事家、大哲學家、大詩人毛澤東》,120萬字;《中國抗日游擊戰爭史》,71.6萬字。獲學術界獎104次(項);獲世界傑出華人等各種榮譽稱號13次。
【內容提要】「軍事經濟」理論是無產階級的軍事理論,由恩格斯創立,講的是戰爭和經濟的關係。把這種關係運用到戰略戰術上,軍隊行動的直接目的破壞敵人的經濟開發。稱為「軍事經濟戰略」,這是毛澤東創立的。他的《論持久戰》一書,就是一部「軍事經濟戰略」的理論著作。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日游擊戰爭,就是根據毛澤東這一理論而展開的。日本軍閥在佔領廣州、武漢後之停下戰爭的腳步,就是要利用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完成其國力準備。日本原計劃在華北建立了7個工業基地,並準備把日本的鋼鐵工業基地遷到華北來。這一國策,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擊戰打擊下,全部破產。日本原想在中國」發大財「其結果連原有的也賠了進去。從而使日本的根本國策宣告破產。
一、 問題的提出
毛澤東指出:「日本地主資產階級的野心是很大的,為了南攻南洋群島,北攻西伯利亞起見,採取了中間突破的方針」。(1)又說:「我們確切的知道,就是揚子江下游和南方各港口,都已經包括在日本帝國主義的大陸政策之內。並且日本還想佔領菲律賓、暹羅、越南、馬來半島和荷屬東印度,把外國和中國切開,獨佔西南太平洋。這又是日本的海洋政策。」(2)日本軍閥的戰爭野心,與他們的國力是很不相襯的。日本國小,資源匱乏,特別是戰爭資源嚴重短缺。因而制約著鋼鐵、煤炭、礦山、水泥、電器機械、產業機械、汽車、車輛、金屬工業、造船、精密機械11個生產部門。以鋼鐵為例:鐵的生產量,1931年91萬噸,1935年增至210萬噸;鋼的生產量在同一時期內由166萬噸增至386萬噸。但是,隨著產量的增長,礦石、廢鋼廢鐵的進口量也顯著地增加,廢鋼廢鐵和鐵砂礦70%靠進口。而進口總額中,1937年有33.7%、1938年有34.4%、1939年有34.3%,來自美國。至於石油,則90%需要進口。這其中鋼鐵、煤炭、輕金屬、鋅、鹼、硫氨、紙漿、機車、車輛、汽車、船舶製造業的所需材料則需取自中國。
1927年7月25日,田中義一大將的「奏議」謂:
(1)鋼鐵問題
「鍊鋼事業的盛衰對國家的強弱關係很大,『滿蒙』的鐵礦有12億噸,此外,還好有25億噸媒。用這25億噸煤可以煉12億噸的鋼,可以保證70年間的自給自足,而不需要再仰賴他國的供應。我國就具備了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要素。
(2)石油問題
「石油是我國最缺乏的重要產品之一,也是國家存在的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
『滿蒙』的鐵和重油一旦歸我所有,我國的海陸軍便可一舉而成為銅牆鐵壁,因此說『滿蒙』是日本的心臟,絕非虛言,這是為我綿綿皇基不勝慶幸的。」
(3)硫氨肥料及其它問題
「肥料是國家糧食政策上最重要的問題,化學肥料都是用由煤里提煉出來的硫氨當原材料製造的。
(4)鹼及純鹼企業
「鹼和純鹼是軍事上和化學工業上的至寶,其原料只是鹽和煤,而鹽和煤都是『滿蒙』產量最多並且價格低廉的產品,因此建立工廠進行生產,就可以壟斷這一重要工業產品,並且還可以達到我國軍用化學工業原材料的自給自足。
(5)菱鎂礦和鋁礦企業
「菱鎂礦和鋁礦的開採,根據『滿鐵』和東北大學本土博士的調查,已經判明為非常有希望的企業。這兩種礦物是飛機、軍用飯盒、醫療器具及其他工業的重要原料。因為這種珍貴的產品是國防工業上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應該把這項企業和『滿鐵』分開獨立經營,並將礦石運回國內加以精鍊和秘藏,以避英美資本家的虎視眈眈。另外,在鴨綠江流域建立水電企業,用來精鍊金屬,鑒於將來航空事業的發展,可以斷言,全世界在對於航空工業資源材料上的需要,必將仰我鼻息。」
「以上各種企業如能獨立經營。我國大致可獲得6百億日元的巨利,同時南滿的工礦業,將給予我國國防經濟以巨大的幫助。
「…如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倘若中國完全被我征服,其他如小亞細亞、印度、南洋等地異服的民族必然會敬畏我國而向我投降。
「日本資本主義和中國在歷史上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對於煤鐵等主要資源的埋藏量本來就很貧乏的日本,中國是其原料的主要供應地。同時對國內市場狹小的日本工業來說,鄰邦中國又是他的主要市場,在日本整個對外出口中,有35%是運往中國各港的。…對於日本的存在,甚至具有決定意義。」(3)
可見,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其直接目的,一是為了掠奪中國資源,一是為了獨霸中國市場。以期實現充實國力,積蓄戰略儲備力量,相繼發動世界戰爭,故此,中國的抗日戰爭,一則是消滅日本的軍事力量;一則是打破日本的經濟掠奪。從這兩方面出發,研究部署游擊戰爭,在戰略指導上,已經進入了軍事經濟戰略。
二、 毛澤東對日本經濟掠奪的剖析
毛澤東指出:「日本在中國的掠奪雖然不能說它絕對不能有所成就,但是日本資本缺乏,又困於游擊戰爭,急遽的大量的成就是不可能的。」(4)毛澤東這一分析完全符合事實。日本對華北的投資,迄1940年底,總額達到2.4億日元,1940年的投資是0.52億日元。這些投資的91%是用到為開發資源創造條件——恢復交通運輸和通訊設施方面,而真正投資於產業上的只佔9%。至於抗日游擊戰爭給予日本掠奪中國資源所造成的困難是日本難以補救的。僅八路軍百團戰役中對井陘煤礦的徹底破壞,日本損失即達1億日元。
下面是1940年日本幾項工業產品,煤、鐵礦砂、生鐵、水泥、紡織的生產狀況:(5)
表1
從上表中雖不能得出日本在中國大陸的經濟掠奪一無所獲結論,但可以看出,紡織業居於日本的鞏固佔領區的大中城市,故而有準確的統計數字。其他各項產業生產基地則陷入抗日游擊戰的包圍襲擾之中,因而不能形成系統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無法正常運營,從而也就做不出準確的統計,故該統計表除紡織業外其他各項均為空白。可見,日本的經濟掠奪,其效能是極其有限的。
而其國力消耗則與日俱增:
1937年:121.33億日元
1938年:198.87億日元
1939年:234.89億日元
1940年:277.28億日元
日本在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其經濟掠奪,不敷戰爭消耗。其結果,正如毛澤東所說:「日本國度比較小,其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日本統治者想從戰爭中解決這個困難問題,但同樣將達到所期求的反面,這就是說,它為解決這個問題而發動戰爭,結果將因戰爭增加困難,戰爭將連它原有的都消耗掉。」(6)
三、 華北游擊戰爭的軍事經濟戰略
日本對華北的經濟掠奪,是由「華北開發公司」運營的。公司下設大同煤礦、華北電業、井陘煤礦、華北煤炭販賣和蒙疆礦產販賣等五家公司。同時,對於中興、大汶口、磁縣、焦作和山西等煤礦,以及石景山和山西兩座煉鐵廠,則與日本國內有關協會成立聯合組織,進行共同經營。這樣「華北開發公司」通過經營21個公司和八個聯合組織等下屬企業進行了資源的開發工作。華北交通運輸業,則由「華北交通株式會社」經營。其運輸線,鐵路12106華里、公路2600華里、內河航運7680華里,其主要任務是服務于軍用,兼營民用。開欒五大煤礦則由日本政府直接管理。
日本對華北經濟運行和掠奪的全部機構,完全陷入抗日游擊戰爭的汪洋大海。日本在華北(7)佔領區共450個縣,105萬平方公里,迄1944年日本完全統治的地區只有三個特別市和七個縣,僅佔1.4%,其他98.6%為抗日根據地、游擊區和受抗日影響的地區。
日本為了保護資源地區和交通運輸線,不得不將其兵力進行極端分散配置。以第一一〇師團分駐情況為例。該師團管轄兩個旅團,並配屬獨立混成第一、第八旅團,全部兵力為步兵四個旅團,4個聯隊,22個大隊,66個中隊,198個小隊,特種兵132個小隊,共約2.3萬人。
附:一一〇師團分駐情況一覽表(8)
「師團負責警備面積:66248平方公里」
「一個中隊負責地區:736平方公里」
「師團負責範圍鐵路總長:711公里」
「直接警備兵力:14個中隊」
「一個中隊警隊範圍:50公里」
「1公里:3人」
毛澤東說:「中國農民有很大的潛伏力,只要組織和指揮得當,能使日本軍隊一天忙碌24小時,使之疲於奔命。必須記住這個戰爭是在中國打的,這就是說,日軍要完全被敵對的中國人所包圍;日軍要被迫運來他們所需的軍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們要用重兵去保護交通線,時時謹防襲擊。」「這樣,日本在中國抗戰的長期消耗下,它的經濟行將崩潰;在無數的戰爭的消磨中,它的士氣行將頹靡。」(9)
毛澤東又說:「敵人是行將崩潰的帝國主義,他佔領的中國的領土是暫時的。中國的游擊戰爭的猛烈發展,將使他的佔領地區實際上限制在狹小的地帶。而且,敵人對中國領土的佔領又產生了和加深了日本同外國的矛盾。再則,根據東三省的經驗,日本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般的只能是支出資本時期,不能是收穫時期。」(10)誠然,日本對中國資源的開發和掠奪不是絕對沒有收穫,收穫是有的,而且有大的收穫。例如,華北及蒙疆的原煤,1941年供應日本的是412萬噸,占日本進口總額的63.8%;鐵砂礦,也占日本進口總額的40%。沒有對中國資源的掠奪,便沒有日本經濟的正常運營,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問題還有另一個方面,那就是日本的軍力、財力、大量的消耗於中國的游擊戰爭,日本之所得不敷所耗。得失之間的逆差是日本必敗的關鍵。1941年,日本從中國掠奪原煤412萬噸和一定量的鐵礦砂,他所付出的代價呢?1941年日本的直接軍費(不含武器裝備)多達300億日元,用300億日元買421萬噸煤(當然還有其他掠奪物),這樣的生意日本人是做不起的。不僅如此,這421萬噸煤是在重兵保護下開採運輸的。1941年日軍侵華總兵力為34個師團,用於保護資源開發即華北的兵力為18.5個師團(含關東軍支援部隊),佔總兵的54%。其間戰鬥頻繁,難以想像,以二七師團為例,該師團從1939年1月10日——1940年11月30日,共計685天,其討伐次數為29186次,日平均42次。日本的軍力、財力如此嚴重的消耗。日本的國力是難以持久支付的。
日本軍閥本來的如意算盤是:少許出點力氣,在很短時間滅亡中國,然後以掠奪中國資源來充實國力,完成進行世界戰爭的準備。然而,事實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不但未能實現其充實國力的預期目的,反而陷入了嚴重的戰爭消耗。七七事變以來,日本侵略軍奪取了中國大陸四個戰略區域:華北、寧滬、武漢、廣州。這四個地區對日本來說其意義是不同的。廣州,是日本南進(打英美)的兵站;武漢,是日本對中國政府施加軍事壓迫的據點。這兩個地區對日本實行經濟掠奪意義不大。而日本充實國力的要求,原仰賴於寧滬地區的財源,華北地區的資源。由於戰爭環境對商業貿易的影響,寧滬地區失去了中國最大的商埠的本來意義。日本的財源事實上並不存在,日本之充實國力唯一希望是掠奪華北的資源。但是,日本卻在華北遇到了抗日游擊戰爭的強大抵抗。為了保護和開發華北的資源,從1938年11月起至1943年末的五年內,將其侵華總兵的52%,約27萬人(五年平均數),部署在華北,並且實行高度分散的兵力配置,在資源地區和交通線上修路、築碉、設據點、壘高牆、挖遮斷壕、不惜重大軍力、財力、物力的消耗,求的對資源的開發。五年來,挖掘遮斷壕2.5萬公里(深、寬各10公尺),相當中國古長城的六倍,如果把所挖掘之土壘成高、寬各一公尺的土堰,可繞地球60圈,修築隔斷牆(寬二公尺、高五公尺的長牆和寨堡)1500公里,原有和新建鐵路7000餘公里,原有新建主幹公路、應急道路14萬餘華里,原有和新鑿水路4000餘公里。在這些軍事設施上,建立了1.5萬餘個據點,15萬餘個堡壘,3萬餘個公里的軍事封鎖線。從而迫使日本陷入了持久的軍力、國力的消耗。迄1942年底,日本每天的直接軍費(不含武器裝備)消耗1800餘萬日元,年消耗量占國家歲出的73.7%。軍力耗盡、國力耗干、戰略儲備物資耗空。不僅如此,華北也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日軍龐大軍事設施,都是毀民田園、拆民房屋、強迫民眾服役,耗民脂民膏而造成的。據戰前統計,華北五省(晉察冀綏魯)耕地面積31003萬畝,佔總耕面積12%,每畝以300斤計,總收穫量為110萬斤,每人每年用糧540斤,可供2000萬人食用。這就是說這些日軍的軍事設施奪去了華北五分之一人口的用糧。至於如此浩繁的工程所徵用的民力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田園荒蕪、飢餓和死亡等災難可想而知,華北經濟是徹底崩潰了。日軍的財政供應自1941年就被其政府停止了。謂之「現地自給」。到1942年現地取給也無法實現了,日本兵與華北老百姓爭食物的問題嚴重地發生了。
日本原計劃在華北建立7個工業基地:利用華北5大水系建立發電網;利用這些電力發展輕金屬工業;利用沿海的鹽,建立重化學工業基地;還準備把日本本土的鋼鐵工業遷往華北……總之,是利用華北資源完成國力準備。以便其或北攻蘇聯,或南打英美。其結果不但新的基地沒有建成,而連有的也耗幹了;耗幹了國庫;耗幹了戰略物資儲備;耗幹了民力,人民窮困到了極點。一句話賠光了老本。
當日本帝國為尋求新的資源掠奪地區發動日美戰爭時,日本人民已沒有多少力量可供榨取了。中華民族灑在神州大地的熱血保衛了自己的國家,也支援了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直接地支援了美國和蘇聯。
歷史經驗告訴世人,毛澤東「軍事經濟戰略」武裝起來的抗日游擊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具有偉大的國際意義!
注釋:
(1)《毛澤東選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3月版,第499頁。
(2)同上書,第434頁。
(3)《太平洋戰爭史》,第一卷,日本歷史學研究會編,(譯稿),商務印書館,1959年北京版第92頁。
(4)《毛澤東選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3月版,第455頁。
(5)參見《太平洋戰爭史》,(第三卷)日本歷史學會研究會編,(譯稿),商務印書館,1959年北京版第92頁。
(6)《毛澤東選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3月版,第438頁。
(7)日本的華北概念包括三部分:蒙疆(察哈爾、綏遠兩省和山西省內長江以北各縣)、華北(河北、山西、山東)、隴海(蘇北16縣、河南43縣)三個地區。
(8)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史料:《華北治安戰》(上)、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天津市政協編譯組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6月版,第156頁。
(9)《毛澤東選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3月版,第435頁。
(10)《毛澤東選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3月版,第457頁。
張宏志特稿系列一:中國抗戰對美國的支援
http://www.cwzg.cn/html/2015/chaguzhijin_0827/24455.html
張宏志特稿系列二: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http://www.cwzg.cn/html/2015/chaguzhijin_0831/24501.html
張宏志特稿系列三:中國抗戰的國際地位
http://www.cwzg.cn/html/2015/chaguzhijin_0917/24795.html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文革」中被破壞的珍貴文物清單
※破壞性創新的三要素
※最易破壞孩子安全感的4句話(也許你也說過)
※這些食物在破壞你腸道 ! 5個好習慣還你好腸胃
※發掘湯顯祖墓 是「重大發現」還是重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