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抗癌,有譜沒譜?
07-26
中醫抗癌,有譜沒譜?
記者/劉琳 撰稿/劉曉藍 2011年11月29日17:57 中國最權威的肝癌臨床研究專家湯釗猷院士近日透露說,作為一名西醫,他在40多年的臨床診療生涯中,儘管從未在正規論文或國際會議中提及,但其實一直在使用中醫,並不斷總結著應用中的得失。 中西醫之爭由來已久,除了近百多年來歷史上的三次大交鋒,大爭小論時有發生,而在日常生活中,對抗癌治癌之法孰優孰劣的爭論,最容易引發中醫與西醫兩大門派粉絲的「交火」。 前不久,中國最著名的肝癌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以81歲高齡出版新書《院士抗癌新視點:消滅與改造並舉》。這位蜚聲國內外的外科醫生,當年的英文版專著《亞臨床肝癌》被國際醫療界譽為肝癌領域的里程碑之作,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與天書無異;如今,湯院士以最通俗的筆法向普通人「科普」他的「斗癌45載隨想」,使非專業讀者讀來既不失學術又倍感易讀易懂的親切。 特別引人關注的是,這位權威西醫在書中深刻反思了西醫基於「消滅腫瘤」戰略的抗癌術,並倡導從中醫中發掘寶藏,鼓勵醫生和患者走「消滅與改造並舉」的中國式抗癌道路。 權威西醫的「新」中醫視角,很快引來各方關注。 權威西醫的中醫視點 山西懸空寺、西夏王陵、應縣木塔,湯釗猷院士指著自己的另一部新作《湯釗猷攝影隨想》中的三幅風景照,對記者說:這三大古代建築精華常常引發我的懷古之思。在古代中國,雖然沒有完整系統的建築學理論的指導,卻依然憑藉著經驗建造出令人驚嘆稱奇的千年經典之作。「中醫學與此類似,從大量實踐出發,不斷修正,經歷了千百年考驗,這都是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財富和深刻啟示。」湯院士說。 湯釗猷透露說,作為一名西醫,他在40多年的臨床診療生涯中,其實一直在使用中醫,並不斷總結著應用中的得失,如使用攻補兼施的「消積軟堅方」和六味地黃丸補法等。但由於沒有進行科學的實證研究,所以湯教授從未在正規論文或國際會議中提及。 近20年來,湯釗猷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肝癌的轉移和複發,這與令他「成名」的臨床研究早期肝癌也就是俗稱「小肝癌」的發現和治療似乎背道而馳。對此,湯院士告訴記者,這是因為大量臨床觀察和研究已經證實:癌症被發現時哪怕還只是很小的腫瘤,病人血液里仍然可能存在循環的癌細胞,目前常規的西醫療法要達到100%消滅癌細胞是困難的,只要殘留1%,就有可能通過血液循環導致癌細胞轉移,致患者於死地。這一結果對提倡癌症「早發現,早治癒」的湯釗猷來說,著實有點沮喪。 湯院士說,各種癌症儘管各有「個性」,但「共性」卻是主要的,如失控的自身複製、抵抗細胞死亡、逃避生長抑制因子以及激活侵襲轉移等。毋庸置疑,近百年來基於「消滅腫瘤」戰略的抗癌戰,取得了肯定的進展,但離「攻克癌症」還有很大的距離。在常見癌症中,據對癌症人群的統計,5年生存率超過50%的癌症種類仍寥寥無幾。儘管以消滅腫瘤為目標的新療法層出不窮,擴大了癌症病人的受益面,但很多療法的療效已接近其高限,治療後轉移複發仍然是進一步提高療效的瓶頸。 「窮則思變」,湯釗猷75歲時啟動了第一個關於中醫的「西式」研究課題,他和他的團隊從荷人肝癌裸鼠的實驗研究中證實,含5味中藥的「松友飲」可誘導癌細胞凋亡,延長動物生存期,並發現它的一些分子機制。這一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上。 「中醫西醫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是可以互補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前景非常值得期待。」湯釗猷教授說,在治癌方面,中醫有不少思路已經被西醫所證實,比如「清熱解毒」,現代醫學越來越多的證據提示癌症與炎症有著密切關係,而且已證明抗炎葯(如阿司匹林等)有助治癌。 湯釗猷總結了中西醫在治療目標、原則、戰略、途徑及療效評價等十大方面的區別。他認為,西醫較重視微觀和局部,中醫則較重視宏觀和整體;西醫較重視看腫瘤,中醫則較重視看腫瘤病人;西醫治病重在消除病因,中醫則重在恢復平衡;西醫常堵殺,中醫常疏導;西醫以消滅腫瘤為主,中醫則可能長於改造腫瘤和改造機體;西醫常用單一藥物,一病一方,中醫則常用復方,辨證論證,而且常常是同病異治、異病同治;西醫關注腫瘤大小,臨床常用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等來平衡,而中醫則注重癥狀、生存質量和生存期;西醫基本上按急性病來治療癌症,力求速戰速決,中醫則基本上按慢性病來治療,重遠期療效;西醫在當前階段重視由機制到應用,而中醫則歷來重實踐結果,在反覆實踐基礎上,形成獨特的中醫理論;西醫在消滅腫瘤方面力量較強,辦法較多,中醫則在改造機體、改造殘癌方面可能有優勢。這些區別使得中西醫取長補短聯手攻克癌症前景可期。 其實,充分關注到中醫在抗癌中作用的西醫,遠不止湯院士一人。三氧化二砷是傳統中藥砒霜中的主要成分。上世紀70年代,哈醫大一院中醫科和血液科的醫生創造性地將三氧化二砷應用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型)的患者,之後又拓展到經維甲酸治療複發的M3型病例上,其完全緩解率突破90%以上。在此臨床報告的基礎上,現任國家衛生部部長的陳竺及其團隊首次從分子生物學及基因水平揭示了三氧化二砷誘導早幼粒白血病細胞凋亡的機理。此後,全世界的學者開始將砒霜引入肝癌、淋巴瘤等多種腫瘤的研究領域,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科學成果。 西醫學中醫,患者之福 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羅大倫,近年一直致力於在公共媒體上科普中醫、還原中醫,讓公眾了解認識真正的中醫精髓,並獲得一雙在魚龍混雜的中醫江湖上辨識真偽的火眼金睛。 羅大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作為一名中醫,絕不會建議癌症病人拒絕手術或其他西醫治療。畢竟,西醫治療癌症的功績有目共睹,而且進步神速。但同樣的,中醫在抗癌治癌方面的功用也不容忽視。如今,有越來越多的西醫認識到這點,是患者之福。 羅大倫說,那些出自《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等論著的中藥古代經典名方,是用數千年的時間和億萬人的生命在實踐中不斷創造、累積和完善所形成的關於如何認識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質;正確處理人和自然、人和人及人體自身各個部位之間的關係;從而使得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周邊環境能夠持續、平和、協調發展的一個原創的、獨立完整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體系;是廣博的人文精神和系統的知識技能的集合。它們不僅是中國人民的財富,也是世界人民的財富,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共享它,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做貢獻。 湯釗猷院士建議,中國的醫學院應該恢復西醫學習中醫的制度,而且不僅是在西醫學校安排適當的中醫課程,而且還要在制度上保證選派有一定臨床經驗和理論基礎的西醫去學習兩至三年的中醫實踐與理論。湯院士表示,這無論對中醫還是西醫都是光明之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的乳腺科副主任醫師秦悅農也是西醫出身,近年完成了上海市高級「西學中」研修班的學習,如今主要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他對民間流傳的一些關於中醫抗癌說法不盡認同。比如針對中醫「單槍匹馬」治癒癌症的種種案例,秦悅農指出,「嚴格說只有通過活檢、取得病理學診斷才能真正算被確診為癌症。若沒被確診就被中醫"治癒",其實只是誤診加誤會。也就是說,有些經過中醫治療痊癒的"晚期癌症"病人,其實並不是真正患上癌症。」秦悅農認為,「這種誤診加誤會可能導致社會公眾對中醫"神效"的誇大,其實最終不利於真正的癌症病人,也不利於中醫的健康發展。所以,不建議癌症患者"全然投奔"中醫。」 對於湯釗猷院士在書中提及的小故事:他的兒子、妻子和母親分別在上世紀50年代、70年代和本世紀僅運用針灸就治好急性闌尾炎並從未複發的經歷,秦悅農表示這不具有推廣意義:「這其中有幸運的成分。」秦悅農告訴記者,據上海數家醫院對萬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的統計結果表明,用中草藥或者中成藥抗炎的保守療法的成功率可達80%,然而,剩下的保守治療無效的20%通常會升級為闌尾穿孔發展為腹膜炎。「尤其是針灸保守治療,耽誤病情導致疾病升級,實屬得不償失。而且必須注意的是,保守療法成功的那80%病人,其中有3/4在一年之內複發。」因此,秦悅農認為,在針灸等中醫保守療法與闌尾切除術的西醫療法PK中,後者因為安全係數高、風險小而凸顯優勢。「這也並不存在"褒西貶中"的問題。」 秦悅農說,西醫通過手術切除等方法對實體癌症的殺傷顯然更為直接有效,但化療、放療等手段卻可能使病人機體受到很大傷害。「此時,中醫的閃亮登場則是雪中送炭:中醫通過"扶正"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不僅減少痛苦,而且降低了複發率。」 中醫的未來:當好搭檔? 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曾兩度成為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人物的美國整合醫學創始人安德魯·魏爾,前兩年在接受中國媒體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在很多方面都在步美國後塵,這也發生在衛生領域。然而美國醫療體系已經碰到很多問題。中國想要變成美國,問題會更大」,他進一步表示,「中國有非常強大的中醫體系和傳統,這些應當和西醫結合起來使用。」 看來識貨中醫的不僅僅是中國的西醫。「很多中國人甚至中醫醫生都不知道,中醫學對於世界醫學發展有多大貢獻。」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檢驗醫學研發中心主任的何健博士如是表示。畢業於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的何健說,在梅約,他的美國同事會因為中藥嘲諷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因為美國目前在進口中藥時,一旦被發現成分多樣就很難獲得批准。「殊不知,多種成分聯合作用恰恰是中醫藥的優勢」,他的美國同事顯然對中醫有所研究。 何健說,西方醫學其實包括治療醫學和功能醫學兩大分支。百多年前,西學東漸時,中國只吸收了立竿見影的西方治療醫學,卻把以預防保健為主的功能醫學忽視。何健認為,鑒於當前中醫的生存狀況,中醫最好另闢蹊徑,走與西醫的功能醫學結合的新路子。他說,其實,歐美的功能醫學早已開始研究包括中醫在內的東方醫學,並尋找著相應的科學依據,「在把握到東方醫學的機理之後,功能醫學則被製成相應的西醫藥品,為西醫所用,甚至返銷中國。」而且,何健指出,很多中醫的理論精華諸如人體是互相關聯統一的整體等,已經被吸收充實到西醫里。 何健還特別提到,最近他和老友布蘭德博士(Jeff Bland)美國奧巴馬政府的醫療改革顧問、世界功能醫學之父,進行了一番長談。他告訴何健,在他提出的被美國政府採納的醫改思路中,中醫就被結合進了功能醫學。何健說,這是世界對中醫的認同,美國醫改都用到了中醫,我們就更應該自珍自重自家的好東西了。 對於目前治療如癌症之類的疑難病症,何健表示,首選依舊是西醫,而中醫在術後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很大。「我認為,以全身調理為主、治癒速度相對緩慢的中醫,暫時不敵西方治療醫學的強勁,但足以另闢蹊徑。西方功能醫學研究中醫,就是從保養調理的定位出發,防疾病於未然。」何健表示。
推薦閱讀:
※中醫去眼袋的三大藥方,十分罕見,有眼袋的你趕快收藏 [一點資訊]
※名老中醫經驗集-周文泉(4)
※第69期: 中醫淺談---腰間盤突出
※[中醫護病]
※中醫外治毒蟲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