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陰魔「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
07-26
五十陰魔「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 2012-02-10 15:23 星期五 頂聖如來多傑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 義雲高大師說 群魔亂舞愧不知 法王開示得徹見 心動著境即是魔 隨緣分別則無定 無量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弟子都清楚一句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修佛法,猶如覓兔角」。又有幾人能真正徹悟這句話呢?大體上說來,一般人認為「誦經、拜佛、念佛、持咒、參禪、打坐……」等等就是在修行,殊不知「修行」、「修法」是兩個概念:「修行」者,修正行為是也;而前面所提「誦經、持咒、參禪、打坐」等等稱之為「修法」,也就是常聽到的「做功課」。那麽要成就,只修法而不修行,那是不可能成就的;反過來說,只修行而不做修法,那也是不行的,因為「有功無行步不前,有行無功如無腳」。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修法的部分應不成問題,因為「法」都有它特定的儀規、方法,只要依教而行就可以,但特別要清楚的是「若要修法能得受用,則必須建立在修行的功用,也就是說自身須清淨常樂,無有惡念及瞋恨,無有煩惱,無有不淨,在座上用功才不會有不淨執業果來干擾,方可住入定境,而後能生慧力。」那麽「修行」既是這麽的重要,又該如何觀照自己的行為呢!這可就廣泛了、細微了,譬如「五戒、十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六度萬行」等等,筆者若不是如是聽聞「法王」開示,根本沒有慧力察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頂多持個五戒執中的「不殺生」戒而已,大部分的時日裡頭都落入魔境當中而不自知,可能有人會說「不會吧!有那麽嚴重嗎?」是的,就筆者來說就連這個「不殺生」戒都不是「生起次第」境界的不殺,而是怕因果而不敢殺,無有功德可言,慚愧啊! 那麽,怎樣才能從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真修行、做到座上座下都能定,進而成為八風吹不動的聖者,「法王」在開示中,用五十個例子來告誡行者,雖然這五十個例不是「如是我聞」專門一部經典,但卻是三藏經典裡都離不開的甚深妙法,所以此篇文前加上了「開經偈」以讚頌法王的慈悲開示。 「法王」開示的標題是「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意思是說只要我們的心一動一著境,實際上就是魔了;是內魔?是外魔?都是一回事,總之對行者不利,就是魔。那麽,緣境一產生,現象一出現,就隨著翻滾、隨著分別的話,就沒有定可言啦!這種境顯即著境,隨境而遷的情況,「法王」概用五十個例子分述,筆者將所聞授之法音,儘量轉述分享同學們,希望見文者隨文觀察自己,是否落入魔境而不知,若是當發心遠離魔境,否則修行為徒勞也! 1.「以外緣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2.「以內緣而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在日常生活中對境的好與壞,讓你產生罣礙、煩惱;或者是心裡頭執著自己的想法,想很多很的問題,而產生煩惱,即是我執魔。對境的好壞,大家容易懂,而念起念落就難掌握了,譬如說一個念頭生起來的時候,它是淨業還是不淨業,是不淨業的話得立刻將之排掉,但你如果沒有慧力照見,這可就難哦!因為你的念何時起、何時落都不知道,舉個例子「生活中,突然間想起那一天在街上看見一件漂亮的衣服,若能把那件衣服買回來該有多好,但是因某種關係而得不到它,心中就生起失落感…想著想著,又突然執著--唔,中午煮個什麽東西來吃、下午要做什麽、晚上要如何如何……」就這樣念起念落,整天都在瞋痴愛喜怒哀樂」當中,這不是心魔又是什麽呢!這就是自己的魔啦! 3.「因對方不快而分別,產生罣礙和煩惱,即是我執魔。」簡單的說就是看到別人不快樂、不高興,自己產生罣礙,心裡會想「唉呀!我又沒得罪你,你幹嘛不高興嘛!」以為是自己得罪了人家,於是胡思亂想,實際上人家不快樂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說不定他正碰到困難之事,所以不快樂; 此時,你若能不去思維與你有沒有關係,本著菩提心去幫助他,做功課迴向他,求佛菩薩慈悲於他,讓他早點脫離困境就行了,絕對不能去執著罣礙,而生煩惱,否則就成為你的魔了;因為罣礙、煩惱屬不淨執業,不淨執業必是魔障。 此篇文中之「對方」屬廣義,就是說跟你有緣法而致對立的一切人、事、物而言。 4. 「因對方惡語而煩惱,即是我執魔。」因聽到別人說話難聽,用惡語來中傷你,或者是傷害某一種物體,而你聽到不順心不順耳,你因而產生了煩惱,心裡頭非常不舒坦,這個時候你已經入魔了,為什麽呢!你不讓它刺激你就跟你沒關係呀!此時此刻你應該立刻想到「好話、壞話,跟我沒關係,從他非任他謗,他說我怎樣我都不在乎!」泰然處之,想都不去想這個問題。如果能這樣的話,你已經是解脫了,切記要小心的。 5.「因分別對方語不解而煩惱,即是我執魔。」就是說對方說話時,你去判斷它、分析它,卻弄不懂它話裡的含意,心想「他到底是不是在講我?」因而產生煩惱,導至痛苦,你又入魔了;所以不管對方的語言你理解不理解,都不要打開心門讓心魔進來,否則徒勞也!千萬小心。 6. 「因分別對方語誤解而煩惱,即是我執魔。」當對方在罵人,或在批評人,或在咒罵某種東西,或者兩人交談某種事情,而你聽到了產生誤解,以為對方是在「指桑罵槐」,其實說的是你,他在欺辱你、在壓制你,這個時候你產生罣礙了,心裡頭想「你怎麽這樣講法、這樣看法呢,我明明是如何如何對他好,他為什麽要這樣對我啊!」就這樣因誤解而產生罣礙、煩惱,甚至於痛若、傷心、悲哀等等,此時此刻人家無意傷你,你卻傷害到自己了,這是你的魔啊!佛法中有一句話叫「八風吹不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對我毫無作用,很多事情管它是真是假,先不去管它,因為它都是妄心,我們要的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是分別出來的,千萬別上當! 7.「因對方臉不快,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對方不講話、臉色難看,你心裡就想「他看都不看我,大概我又得罪他了,哼!有什麽了不起嘛!」實際上人家可能是晚上沒睡好覺,或者是正在煩惱著什麽事情,而你非要搞清楚、探個究竟不可「唉呀!你今天到底怎麽啦!怎麽不說話啊!」實際上,當你有這個舉動時,已經是入了魔啦!他的臉色如何,你不要去管他,該吃飯時,你叫他「吃飯囉」,高高興興的,讓他來感染你的喜悅,而不是你受他的不悅境相而牽轉,否則他的不悅臉色就成了你的魔了! 8.「因聞對方語不順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聽到對方聲音太大或者不順暢,或者不禮貌,或者帶點兒諷刺,或者結巴等等而生煩惱,以為他是針對你而發的,這都是執著,都是魔;縱使真是針對你而起,你若能不對立起境,就不會為執干擾,否則致生罣礙煩惱,就入魔境了。 9. 「因見對方口不語,疑對己有失,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此例與前第七例雷同,就是說見到對方不說一句話,所指對方是指夫妻啦、同事、朋友啦「他昨天不是這樣嘛,今天一言不發,好像我把他得罪得好凶一樣!」就想找他問個明白,探個究裡,這下你又入魔了;想想看,人家已經不愉快了,經你一問,可能又會說出重話或者難聽的話,你豈不是自討沒趣;總之,見到對方不發言,這時候你管他有沒有問題,你都不要以此為煩惱,以此為煩惱就變成你的魔了。 10. 「以見對方喜,礙對己有失,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在團體活動中,看到人家快樂,把自己的風頭給佔了,產生了嫉妒之心;或者是見人家事業做得好、賺了錢快快樂樂的,心裡就想「唉呀!人家賺到錢了,我造業哦,賺不到錢,都被他先賺去了。」就這樣掉入魔境中;因此見對方高興,要生起讚歎之心,切不可懷疑對自己是一種責貶、侮辱,或者是諷刺,要眾生樂即我樂,就不會落入魔境了。 11.「以聞對方語差,而自生煩惱,即是我執魔。」當你聽到人家的吵架聲,或者以難聽的話在批評,譬如說你看到人家吵架的情況,就以自己的角度去判斷「那個人太惡劣了,講話那麽難聽,真討厭!」這下你不也是在批評人家、說人家嗎?所以,人家是人家,你是你,你一當批評人家,也就產生了共業,就上魔的當了,千萬要注意! 12. 「見對方行分別,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當你發現身邊的某人對別人很好,而對你不好之時,或者是你覺得這件事要這樣做,他卻要那樣做;又或者大家一塊兒要出去玩,大伙兒決定要去東邊,他卻偏偏要去西邊,總之有不同的意見等等;這下你產生了厭惡、煩惱,小心啊!又入魔了。此時你應該要有菩薩的耐心,與他溝通、包容他,化干戈為玉帛,這才是修行的道境,切不可跟著行分別、執著,把它撿起來背著,否則你又入了魔境、上魔的當了。 13.「以見對方色淺,行對比而生煩惱,即是我之魔。」 14.「以見對方色麗,行對比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上面兩例是很微細的,譬如說你看到長相不尋常的人,心想「哎,這個人怎麽長這個樣啊,一點都不好看!」或者是「他好漂亮啊,為什麽我媽把我生的這麽丑,比不上人家!」總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而這把尺的標準卻都不同,看到人家長相不好看或者漂亮,你都會拿自己來跟對方比,因而產生厭惡或者嫉妒之心,這些都是魔障,別人好看與不好看與你無關,你不要行分別心,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看電視的時候最容易產生,想想看,你是不是經常拿著自己心中的那把尺對著電視批評那個藝人如何如何的,心裡邊就跟著起歡喜之心或厭惡之心,這樣心隨境遷,不是魔障又是什麽呢!我們應該是「見對方色淺」,馬上為他祝願「希望他下輩子能生得莊嚴一點」,「見對方色麗」馬上生讚歎之心「哇,他福報真好,相貌如此莊嚴」,一念法喜就行了,就不入魔了。 15. 「以敗業缺福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面對這種狀況,能不煩惱,就必得要有正知正見,加上定力才能克服,否則很難做到不入魔障;就是說因事業做不好、蝕本了,乃至於倒閉查封、破產了,嚴重損害到福報的生處,錢財、經濟、壓力等等而生煩惱,這是狂魔,這是相當厲害的魔,不容易對治;但是,如果不幸碰上了,千萬切記「人生如夢幻,有如浮雲在世,何必執著呢!隨緣吧!這是因果的關係。」別生煩惱,因為煩惱不能解決問題,何不打起精神,安然泰處,拿起正知正見,歡喜面對,儘力而為,一步一步的去解決,相信佛菩薩為喜歡你的正知見而加持於你,必能脫離困境;否則,心生煩惱,入了狂魔,甚至於走上自殺一路,家破人亡等等都會發生,不划算的! 16.「以增福報而生狂喜,由狂喜而生罣礙轉煩惱,即是我執魔。」當一個人事業做的好,賺了大錢,或者當了官,增種種福報,心生狂喜,搞不好會「樂極生悲」!曾經看到過報導「因中大獎,而過度狂喜,導致心臟病發,一命嗚呼哀哉!」這可不是電視劇情啊,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又有一例,高興過度而致腦充血,也一命嗚呼啦!所以增福報之時,要心存感恩之心,感念佛菩薩的加持,進而要回饋眾生,願諸眾生與我同樣能增福報,千萬別生狂喜,否則上了狂魔之當,因生狂喜就動了念,動念即妄心,妄心即不淨業,不淨業就有不淨業果;所以,增了福報,不能狂喜,以平常心面對一切境,不隨境遷,就不入魔了。 17.「以受對方辱,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當筆者聞法至此,回光反照一下,這是我最常犯的;就是說,當我知道某人在侮辱我、咒罵我、給我難堪時,其實我心裡是恨得牙痒痒的,但表面上卻說「沒關係,他在幫我消業,阿彌陀佛!罵得愈多愈好,我的業消得愈多!」這不是真心的,這是因為「我是一個佛弟子,我不能丟佛菩薩的臉,我要忍耐!」是這樣嗎?老實說,我是怕丟自己的臉,怕人家說「學佛的人,還這麽不堪一擊,這麽沒胸襟!」這是相當糟糕的境界,自以為很忍辱,結果是心裡頭波濤洶湧,都快翻船了! 「大法王」開示,正常的反應是,當受辱了,或者受到誤會了,他會笑咪咪地說「不是這樣的,你誤會啦!」如果對方還是暴跳如雷,他就會說「好好好,你高興罵就罵吧,你高興怎樣就怎樣,怎樣都行,只要你不再生氣我就高興了。」能這樣的話,就是很有境界的人了。千萬別像前面所說「沒關係,你在幫我消業呀等等的」這是我見叢生的表現,已經是「我」字當頭了,已經是執「我」為煩惱了;所以不能以對方侮辱而執為煩惱,否則就上魔的當了。 18.「以受對方害而煩惱,即是我執魔。」當你知道有人在迫害你時,一般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反應「你是什麽東西,你怎麽可以這樣陷害我,太壞了!」甚至在心裡頭詛咒他,這個時候你已經是入了魔啦!首先你已動了瞋恨心,產生了罣礙,甚至於可能犯下報復的罪行,不但被魔困了,而且魔還引你去瞋恨、去行兇,落入了魔的圈套而成了魔子魔孫了。 因此對方迫害我們之時,我們不以反應,俗話說「一的巴掌拍不響」,我們不回應,對方也會覺得沒意思,魔也就無機可趁,這下又應驗了另一句俗話「吃虧就是佔便宜」了!占什麽便宜呢?佔了不落入魔道的便宜了! 19. 「以受對方是非,心隨境轉,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這是最常見的,譬如有的人喜歡打小報告、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甲說乙如何如何、乙說丙如何如何、丙又說甲如何如何的......」俗話說「三姑六婆」的嚼舌根,一當聽到與你有關的事,你會馬上生分別心,就想「不行,我非得去跟他說個清楚不可,這是誤會,這件事不是那麽一回事,一定得說個明白、論個理...」就這樣執著在「是與非」當中,你已經心隨境轉,落入凡夫境界啦!心隨境轉則生罣礙,生罣礙即生煩惱,生煩惱即瞋恨念起,念起瞋恨即致惡報果,惡業果就是這樣步步加深的。就因為你在乎「是與非」,所以會出事;那麽,什麽叫「是非」?是非不分好壞都叫是非,是者,這件事就是這樣就叫事實;反過來說這件事不是這樣,他把事實歪曲了,就是「非」了;那麽在修行的真諦中,是與非都是妄,都不是真;既然都是妄,那麽,是這樣,我們不在乎、不執著、不煩惱;非(不是)這樣,我們也同樣不在乎、不執著、不煩惱;至於搬弄是非者,那是要墮入畜生道的,不划算吧! 「大法王」告誡,今後若要鑑別聖者是否,但看他聽不聽是非,如果他喜歡了解一件事的真與假,無疑他就是個凡夫,絕對墮落無疑!別聽他說空話,說是他已證道了!證道的聖者是不會搞這些凡夫心識、凡夫行為、凡夫概念、凡夫動作、凡夫的不淨業現象的!凡是聖者都不染這些的,我們是否也應該學聖者啊! 20. 「以友人之間,他者矛盾,執為煩惱,即是我執魔。」朋友之間相互矛盾,原本與自己無關,你卻把它執著而變成自己的煩惱,因為你解決不了,心裡頭就「唉呀,這怎麽辦呢!如何是好呢!他這樣,他又那樣的...」美其名曰「關心他們,幫他們溝通、講和」,實則是為表現自己的「慈悲心」來讓他人知道,就這樣整天為別人而煩惱,這也是你的魔障;搞不好的話,還惹禍上身,怪到你頭上來,說是你在中間擾和,就這樣被捲進去了,就算不捲進去也是魔障,因為你已經執染為煩惱了,所以就成了你的魔了。 21.「以見物喜而不得,執為煩惱,即是我執魔。」看到一件喜歡的東西,包括人、財、物、有情動物和無情動物等等,因為得不到,滿足不了自己的慾望,於是日思夜想,煩惱、痛苦,心頭上一直盤旋著「如何才能得到」,想不出法子就惱火、生悶氣;我在年輕的時候,很著重穿著、愛漂亮,看上一件漂亮的衣服,總是想盡辦法買回它,有時候因為太貴了買不起,也會去看它好幾回,心裡想「如果有錢把它買回來,該有多好!」此刻回想起來,還真是虛榮,就算得到了,穿在身上又如何,真是愚痴!殊不知一切都是因因緣緣的因果關係、福報緣份關係;得不到,沒關係,欣賞就行了,有什麽好煩的嘛!千萬別落入煩惱障! 22.「以見物不喜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此例正好與上例相反,記得有一年生日,兒女們合送一大束花和一個蛋糕給我慶生,我收到禮物的當下,心裡頭實在是很惱火,心裡罵一聲「真笨!幹嘛花這麽多錢買這束花,多浪費啊!這些花都已盛開,撐不到一天就謝了!」心裡頭只管著怪他們笨,覺得他們對花錢不會盤算,卻忘了他們的孝心,這不是「我見之陰魔」又是什麽!慚愧呀!因此,同學們切記,當見家人買回來的東西不是你所喜歡的,或者人家送你的東西不是你所愛,千萬不要手一推就丟到一邊,這是「我執我見」之障,是不淨業,當然也就有不淨業果,切記切記! 23.「以失戀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據說這種情況相當嚴重,男女之間在交朋友時,關係澹化了,一方喜歡、一方不喜歡,要鬧分手了;此時喜歡的一方會產生強烈的痛苦和煩惱,導致茶不思飯不想的,由於「情執」,付出的愛得不到反饋,嚴重點的甚至於起「輕生」之念,這也是狂魔!因此,切記「萬法皆是假相,皆是因緣關係,沒有因緣合不攏的!強拉攏是不會圓滿,也是會鬧人命整死人的。」在家的青年弟子、同學們特別要小心啊!一定要有正知正見的因緣關係! 24.「以親亡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自己的親人大限來時各自分,或者父母、或者親友、或者兄弟姐妹,一命嗚呼離開了你,這個時候痛哭流淚是沒有用的,不要生煩惱,馬上提起正念「讀經、念佛、持咒」超度之,該做的事盡心地去做;不錯,親人離開我們、往生了,是會傷心難過,但已成事實,難過有助於事嗎?此時應該觀照自己是要做凡夫還是學做聖者,凡夫是會執著的,聖者會泰然處之,會站起來,把所有的悲痛化為菩提之力量,這樣就不會落入魔障;如果見到家人離去,痛苦不堪,痛不欲生,此時你已入魔境了,所以不能生煩惱的。 25.「以鳥蟲聲、風聲、雷聲、雨聲、物件聲,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就是說被一切有情、無情物的聲音等等干擾,而生煩惱;譬如說,我們在共修靜坐之時,有的同學定力比較差,動來動去的聲音,甚至有的同學帶小孩子來佛堂,孩子的吵鬧聲,乃至於正清靜之時,突然來了電話鈴聲,或者外面貓狗的叫聲…,這個時候你心裡頭會非常惱火「真討厭!好不容易才進入狀況,吵什麽吵!害我前功盡棄!」不錯,是前功盡棄,因為心被外境所遷,當下就入魔了。此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相當之多,只要是你專註在某件事情之時,任何外來的聲響,都會引起你的不悅,都會給你帶來不安和煩惱,但不悅、不安與煩惱,全都在於執與不執之一念間,不執著則無煩惱,執著則是我之魔也。 26.「以內弊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內弊就是自我內部產生了弊障,或者是肝臟不好啦、心臟不好啦、腎臟有毛病、脾臟欠缺等等,乃至於神經上有問題,這些身體內的一切病狀使你產生煩惱,這也是你的魔。病了,找醫生,交給醫生去處理,保持自心的安穩,一切都是幻化無常的,有生必有滅,「醫得好我幸,醫不好我命」泰然處之,以「人生無常」的真諦來面對,佛菩薩會幫助你的,千萬不可執礙,產生煩惱,否則當下就是魔了,當然也就是不懂佛法的假修行了。 27.「以自色不佳美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覺得自己長得不漂亮,一看鏡中的自己,就難受、煩惱,這已經是魔了。是美是丑,標準在那裡,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你認為自己長得不好,卻也有人欣賞你的風格啊!人的形象沒什麽好稀奇的,長成任何模樣都是多生累劫的因因緣緣所致,既成之事實何必罣礙,如果想變得莊嚴一點,好看一點,那就得多種福田、多行善、多做佛法事業,從內心真正修行,俗話不也說「相由心生、相隨心轉」嘛!因此,不執著即勝諦,一執著當下就是煩惱,就是魔。 28.「以自語不暢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有些人不善於言語表達,措詞不當啦!結巴不順暢啦,心裡頭就產生煩惱「唉呀,我怎麽那麽笨啊、那麽不會講話啊!」這樣也是魔的境界!話不暢快無所謂嘛!只要「不妄語、不綺語、不惡語、不兩舌語」才是重要的,能說善道未必就是好事,在修行的道路上只須注意「謹言慎行」,會不會講話不重要的,多看書、常學習,慢慢地會進步的,別被我執之見所障礙,導入魔境,不划算的。 29.「以自胃口不開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有的人連吃不下飯也都要煩惱,煩惱什麽呢?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胃口不好、吃不下、吞不進,肚子餓也煩,不餓也煩,真是自找煩惱!臭皮囊本就生滅之體,不值得執著的,一執著更加速完蛋了;總之「以煩惱為魔障,以菩提為解脫」,凡是煩惱罣礙就是魔。 30.「以少食亦肥而生煩惱,乃為我執魔。」眼觀現今社會現象,大多不喜歡長胖,尤其是女生!越吃越少,還是一樣長胖,於是想盡種種減肥方法,同樣沒得效果,我就是這樣子,我經常開自己玩笑「我豈只是少食亦肥,我只要張口對著電風扇灌風就肥了」,很誇張,但不諱言也是我的煩惱障,每當有親友聚會時,或者出遠門時,總覺得再漂亮的衣服穿上身都不好看,就「真討厭,怎麽瘦不下來啊!」這樣的情況是周而復始的上演,唉呀!真是處在魔境中尚不知! 「大法王」開示「胖有胖的好看、胖的風格、美覺(環肥燕瘦都有其風采),再看看佛菩薩的法相,不也都是圓滿莊嚴相。」對呀!此時到鏡前再看看自己「唔,頗有一點點佛菩薩之圓滿相!」對,胖有什麽關係,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我們還得靠這個六大假合之身來做如來的事業。何況若是以「節食、餓肚子」來減肥,還會錯因果,如何的錯因果就不是筆者所能說得清楚的,您若正在看此文,歡迎你們到全省各佛堂去親耳聽聞「大法王開示之法音」! 31. 「以身材不展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人是有多品種的,怎麽說呢!人的長相外觀是來自多生累劫自己造的善惡業緣有關,所以有不同的長相,這一例是講有的人天生就躬背(駝背)、瓢蟲背的,這樣的人是挺不直腰乾的,但這已是既成事實狀態,就不要執為煩惱,以正知見來面對,打起精神來「行法齊修」,得到大解脫之後,想變什麽模樣都不成問題,因此身材不展,千萬別執著,否則就成了魔障了! 32.「以五官有缺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兔唇、歪嘴、大小眼,或者天生瞎子,乃至於年老致殘等等,這些都是多生累劫因緣所致,更何況這臭皮囊本就屬生滅,沒什麽好煩惱的。「大法王」開示,好好的修行,靠佛法的加持力,有些外貌是可以轉變的,當然這得修得相當高的境界才可以,但無論修行如何,切記,不可執為煩惱而入魔障。 33.「以皮膚長斑點、疤口,執為煩惱,即是我之魔。」皮膚上長黑斑、白斑、雀斑等等,乃至於有傷痕疤口,覺得不雅觀,因此而傷心難過煩惱,就入魔了。 34.「以五臟嚴重破損,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35.「以四肢不全、或瘸、或跛,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前面接連著幾條都是自身儀錶的問題。總之行者要注意重視的是,對自身外貌不滿意之處,一定要有正知見,要了解這都是自己累劫以來種下之善惡因緣所致,該還的、該了的就都得面對、承擔不要罣礙煩惱,千萬不要上魔的當。 36.「以子女不爭氣而為煩惱,即是我執魔。」就是說子女不爭氣、不學好,或者事業做跨了,或者犯下什麽重大錯誤,變成大人的煩惱,這個時候也是你的魔。無論你的子女做了什麽姦淫賭博、偷物嫖娼之事,當你發現這種情況,為父母長輩者有責任幫他們,你不能因而執為煩惱,應該是想些方法去對治、去教化、去調解,否者煩惱當下即是魔。因為在煩惱境中,非但沒有良策,反而容易被魔所牽,去苛責、去惡罵、甚至打都有可能,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會把他們推向深淵,切記要慈悲與之、善導之,使他們早日脫離困境,走向正途才是正確的,千萬別落入魔之陷阱。 37.「以獨身孑處而為煩惱,則是我執魔。」就是說獨自一人居住,生病了也沒人照顧,燒水搗葯都得親自來,在這個時候大部分的人會自怨自艾,怨天尤人,這種現象也是魔。現今社會上獨身居住的人非常之多,由其是年老的人,日子久了甚至連朋友都會澹忘而離散,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有正念「這是因緣所生,因緣所致」,不要執著於過去的日子,人生本就無常,短短几十年的臭皮囊,終將會壞會滅,能照顧就照顧,無能為力之時就順緣吧!重要的是保持一顆沒有煩惱的清淨心!如果說身都已不能向外攀緣,那麽再讓心去向外攀緣,不是徒增自己的煩惱魔障嗎?趕快提起正念,放下煩惱障,這樣就沒有魔了! 38.「以夫妻抗言而為煩惱,即是我執魔。」夫妻間有時候言語上會有磨擦,因而產生煩惱,凡夫都會爭個「你錯我對,非弄清楚是非黑白不可」,如果前面所舉之例都能明白,就知道這「夫妻抗言」也是個魔之陷阱,千萬要小心,生活的細節本自習氣使然,碰到了「是與非」之衝突時「商量、討論」是可以,切不可爭執,否則煩惱一產生,心魔也就現前了。更何況,連最親的夫妻都要抗言,那一當修得神通,那還得了,豈不是要害人命了嗎! 39. 「以夫妻移情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套句俗話就是「移情別戀」或者說「外遇」,導致情感失和、拳打腳踢,甚至於刀槍相見、暴力叢生,落入阿修羅境尚不知,唉呀,魔障是也!說真話,不幸碰到此種狀況,那已不是「是與非」的概念了,離不開多生累劫的善惡因緣錯綜複雜所致,此時應該心平氣和,誠心溝通,儘力之後,若尚不能改善,就該泰然處之,要想到「至少沒有傷及我的法身慧命,還能修行,算了吧!該還的就還了吧!」好生修行,不要受世俗情感所牽絆導致輪迴不止。 40.「以鄰里刁擾而為煩惱,則是我執魔。」街坊鄰居間相處,有時候也會起矛盾的,嚴重的甚至於還找麻煩、搞壓迫,這也是常見之事,譬如做生意的,看人家店裡穿流不息的人潮,而他卻門可羅雀,因而心生嫉妒,想盡辦法干擾你,最好把你的客人嚇走,此時此刻你若怒目回之、惡言相向,那無疑是告訴人家「我跟他一樣沒水平」多不划算!不要與他們一般見識,管他們看不慣也好、看不順眼也好、瞋恨嫉妒也好,不要回應、不要執為煩惱,趕快想辦法來處置之、安息之、定力之、調解之、和善以四無量心的境界、以菩提心之,這樣就不入魔了;否則硬碰硬的對立,「雪上再加霜」惡緣牽纏不了,又走向輪迴、走向地獄、走向深淵、走向痛苦,不要吧! 41. 「以官差行私而為煩惱,則是我執魔。」有些事情往往是官府或者是警察爛用公權力來給你施加壓力,這個時候你如果沒有定力,不能冷靜下來,善策以對,鐵定是倒霉的,你想「他既是爛用公權力,肯定是不講理」對不對?那麽清醒頭腦下來善以處置,煩惱是沒有用的,有句話「事已至此」,別讓事情惡化,更不能煩惱,就隨緣而過吧!當然更重要的是善策對之,不去瞋恨,大悲菩提之心以對,做功課迴向,定能解冤釋結,一切泰然,就不落魔境,因為你的菩提悲心把魔打敗了! 42. 「以公堂不正而生罣礙煩惱,則是我執魔。」在公堂上,就是官司纏身之時,往往會有不公正的現象,那是沒有辦法的,古話「有錢能使鬼推磨」,在現今社會上同樣存在著;邪惡之徒,往往能仗著有錢請律師而勝訴,法官的偏心也好、失察也好,是常見之事;那麽你為了此等不公正、不正確的判斷,然後執為煩惱,甚至還有人氣得不想活的,值得嗎?這已是個魔境了!如果能以因果觀之,不去執為煩惱,它就變為菩提境界;因此若不幸被判成冤獄,千萬不能煩惱,否則必成魔障,不划算的!本來公堂不正已背一百斤,執著煩惱起碼再加二百斤,別說是背,恐怕拉都拉不動了!再說氣傷了身子骨怎麽行啊?我們得保護好身子、養好精神,畢竟我們還得靠它來學佛修行呢!那麽不執著、不煩惱就是學佛修行了! 43.「以親人病苦為煩惱,則是我執魔。」自己的親人生了病、殘了、家庭破滅,或者是遭遇災難,他們的病苦給你帶來壓力,你心裡產生不安,不安本身就是煩惱;煩惱境中無良策,所以把心安下來,安逸就是菩提,這非常重要,所以自己親人病苦,只能想出辦法,以四無量心、以菩提心去幫助他們,不能把它變成自己的煩惱魔。 44. 「以老寂無寄而罣礙,執為煩惱,即是我執魔。」什麽叫老寂無寄,有的人年老了,無有依靠,不但心無所寄,身亦無所託,孤苦伶仃,無有事業,三餐是有一頓沒一頓,非常之痛苦,如果沒有修行,那麽這種痛苦煩惱是很難解決的,因為他不明白這是多生累劫的因果所致,應該要坦然面對,切不可痛苦,切不可煩惱,否則又屬魔境了。其實你真正孤單嗎?不會的,如果你有正知見,佛菩薩隨時都在我們身邊陪著我們、幫我們,關鍵是「你是否學佛所學、行佛所行,是否以因果觀坦然面對一切,不執、不染」,若是,則隨時能得佛菩薩的大悲加持;所以說「老寂無寄」之時,同樣不要有煩惱,要泰然處之,則魔遠離。 45. 「以前程無著而為罣礙,則是我執魔。」這是最常見到的,現在全世界失業的人是相當得多,惶惶不可終日,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找到一份工作,這一生到底走向何方,怎麽樣來生存?這種情況的人太多了!對自己的前途沒有指望,今後靠什麽過日子,老年以後又怎麽辦?那麽以此為罣礙,則生煩惱,當下即是魔;怎麽辦呢?應該是在尚未有工作的日子裡,隨時準備恢業,趁機多充實學習技能或者商業知識,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識學好,觀照好非技能的道德品質,儘量以最真誠的心去獲得他人的幫助,總之,奮鬥、奮鬥、再奮鬥,不可以背包袱的,奮鬥當中笑顏常開,常樂我淨,用這樣的心境,不必愁前途無著,佛菩薩會幫你的;因此不能罣礙,罣礙當下就是魔。不罣礙,當下就是菩提,佛菩薩會加持的;因此以安祥的心面對一切事,前程就會有著落。 46. 「以見他情為己憂,而生罣礙,則是我執魔。」看到別人,或朋友、或鄰居,或者是其他的親人,或者是社會某些人,年老了,子女不孝、不奉養,孤苦無依;又或者是他們破產了,導致家破人亡;或者他們處在非常恐慌的情況中,結果你見到他人的情景,連想到「完了,我會不會也有這種下場,會不會像他這樣呢」,於是就跟著心情低落、煩惱、憂愁,這就叫做「見他情為己憂」,別人是別人,你是你,不要把別人的情境變成自己的憂慮而煩惱,那就是魔了。因此,無論他人有多悲慘,一定要想「我絕對不會這樣的,他的情況太悲慘了,我要給他念佛,我雖然現在很困難,但是我會好的,我會以最安祥的心想出最好的辦法來解決一切的」,切記,不可有半絲半毫的罣礙煩惱心,否則就是魔了。 47.「以見他情為自賞,形成罣礙,即是我執魔。」有的人看到別人成功,非常高興,這屬好事,因為沒有嫉妒之心「你成功,我高興」;但是也有人會在沒惦量自己的情況下向他學習,學他創業,「我要像他那樣,我就學他那樣做,學他那樣闖,一定會跟他一樣成功的。」結果一闖就倒霉,因為你的才智、你的思維、你的環境、你的條件和運作方法是與他不同的,他有著另一面不與人知的所謂「商業秘密」,你不能見他情自賞而跟著做的,你看到的只是表相而已,正如密勒日巴尊者傳裡頭一句話「獅子跳躍的地方,兔子跟著跳是必死無疑的」.切記,他是他,你是你,不能跟著學的,否則當下你已經就是入魔了。 48. 「以見他願未圓己而為罣礙,生煩惱,即是我執魔。」就是我們見到對方所發的願,或者對公眾許下的承諾,沒有包含自己,或者許願了卻沒有實踐、沒有圓滿自己,形成罣礙煩惱,即是我之魔;這種情況太多了,特別是未圓自我的情況最多了;譬如某人承諾什麽時候要給你什麽,而這個東西是你喜歡的,但他卻忘了,你鐵定是每見到他就會想起「他怎麽還不拿給我啊!會不會騙我啊!真討厭!」因此煩惱如影隨形的跟著你,豈不是將自己導向輪迴之苦,不划算,不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提得起,放得下,常樂我淨,不被貪慾魔所控制! 49.「以內外緣起而分別,形成罣礙,則是我執魔。」什麽意思啊!就是說我們產生我們內在的各種好的因素、不好的因素,產生分別心,根與塵境相對,不是自己所喜歡,即生煩惱,即是魔。譬如我們在聽法音,法音帶如果錄得好錄得清晰,聽起來悅耳,心生歡喜;突然間挾雜著干擾音,不清不楚,立即產生煩惱,甚至心裡頭會罵上幾句「搞什麽名堂,怎麽錄得這麽差,害我聽不清楚」於是產生罣礙,那麽此時此刻已經執為煩惱了,煩惱即是魔;不煩惱,即是菩提。 50.「以心隨境遷,即是魔也。」我們的只要是被外邊遷動,就是魔。 如果我們的心不隨境遷的話,上面四十六條都會消滅;如果我們的心不隨境遷,一切都處於菩提大悲的話,上面所講的一切的一切都會做到;總而言之一句話,在任何時候,當發生任何事情的時候,你們不要煩惱的,趕快提起正念,將「大法王」開示的上面這些例子、這些無量甚深的法義,馬上印照一下,是不是落入那些罣礙煩惱境,如果是,馬上回光反照「唔!這是魔,我才不幹,不隨你走的」馬上把它轉為菩提「我是佛弟子,我要成就,我要的是大悲菩提境,我要了生脫死」當下懺悔,當下即改過來;當下改正過來才是真修行,最真實、最契合實際的修行,無論是在悲痛中、眼淚長流中、默默無言中、悲憤極度中,都得馬上記起這一點,馬上笑起來「唉,我真是太差勁了,簡直不是個真修行人,我要馬上修正,我一定要做得非常好!」這樣子你就成功了,你就真正在修行了;關鍵在能不能立刻提得起放得下,說真的,若真心修行,就只「轉個念就行了」,不是也有古德們說「修行就是轉念頭」嘛! 把逆境當作是演戲吧,把剛才前面發生的事情當作在演戲,不演了,這場戲演完了丟了,立刻恢復菩提心的我,不執著的我。如果轉變不過來就是著境了,也就是心動著境即是魔了;轉變過來了,則是心雖動但念已正,菩提道果生,魔也就沒了,所以當下能轉換,那就是真正的菩提道心,修行人修到這一點,才是真正的不簡單,但又不難,「轉念」嘛!套句筆者常用來勸導同學一句話「我才不要浸泡在污池中」。 「隨緣分別則無定」,只要是隨著外緣而去分別,就絕對不可能入定的,定有若干種,四禪八定;在座上如如不動、萬念俱寂、不來不去、清空了明,處於法性真如之中,則為定;日常生活之中,行也善坐也善,一切煩惱乃是化為菩提,萬音諸法聽於安然,一切都是泰然不著,這是處於大定,真空妙有之定;要坐到這種定的話,就不是筆者所能證得,文字般若略知一二。 註:此法義為「雲高大師」所開示之筆錄,實屬修行行持中的精要開示,請大眾以恭敬法寶之心來受用研讀。 註:此一系列之「心動著境即是魔 隨緣分別則無定」之文章法義,皆轉載自雲慈正覺會內師兄之筆錄,難免會有疏漏之處,若欲聞得最正確之法義,請各位大德至全省各佛堂、法脈寺院恭聞法音。五十陰魔「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 2012-02-10 15:23 星期五 頂聖如來多傑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 義雲高大師說 群魔亂舞愧不知 法王開示得徹見 心動著境即是魔 隨緣分別則無定 無量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弟子都清楚一句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修佛法,猶如覓兔角」。又有幾人能真正徹悟這句話呢?大體上說來,一般人認為「誦經、拜佛、念佛、持咒、參禪、打坐……」等等就是在修行,殊不知「修行」、「修法」是兩個概念:「修行」者,修正行為是也;而前面所提「誦經、持咒、參禪、打坐」等等稱之為「修法」,也就是常聽到的「做功課」。那麽要成就,只修法而不修行,那是不可能成就的;反過來說,只修行而不做修法,那也是不行的,因為「有功無行步不前,有行無功如無腳」。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修法的部分應不成問題,因為「法」都有它特定的儀規、方法,只要依教而行就可以,但特別要清楚的是「若要修法能得受用,則必須建立在修行的功用,也就是說自身須清淨常樂,無有惡念及瞋恨,無有煩惱,無有不淨,在座上用功才不會有不淨執業果來干擾,方可住入定境,而後能生慧力。」那麽「修行」既是這麽的重要,又該如何觀照自己的行為呢!這可就廣泛了、細微了,譬如「五戒、十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六度萬行」等等,筆者若不是如是聽聞「法王」開示,根本沒有慧力察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頂多持個五戒執中的「不殺生」戒而已,大部分的時日裡頭都落入魔境當中而不自知,可能有人會說「不會吧!有那麽嚴重嗎?」是的,就筆者來說就連這個「不殺生」戒都不是「生起次第」境界的不殺,而是怕因果而不敢殺,無有功德可言,慚愧啊! 那麽,怎樣才能從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真修行、做到座上座下都能定,進而成為八風吹不動的聖者,「法王」在開示中,用五十個例子來告誡行者,雖然這五十個例不是「如是我聞」專門一部經典,但卻是三藏經典裡都離不開的甚深妙法,所以此篇文前加上了「開經偈」以讚頌法王的慈悲開示。 「法王」開示的標題是「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意思是說只要我們的心一動一著境,實際上就是魔了;是內魔?是外魔?都是一回事,總之對行者不利,就是魔。那麽,緣境一產生,現象一出現,就隨著翻滾、隨著分別的話,就沒有定可言啦!這種境顯即著境,隨境而遷的情況,「法王」概用五十個例子分述,筆者將所聞授之法音,儘量轉述分享同學們,希望見文者隨文觀察自己,是否落入魔境而不知,若是當發心遠離魔境,否則修行為徒勞也! 1.「以外緣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2.「以內緣而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在日常生活中對境的好與壞,讓你產生罣礙、煩惱;或者是心裡頭執著自己的想法,想很多很的問題,而產生煩惱,即是我執魔。對境的好壞,大家容易懂,而念起念落就難掌握了,譬如說一個念頭生起來的時候,它是淨業還是不淨業,是不淨業的話得立刻將之排掉,但你如果沒有慧力照見,這可就難哦!因為你的念何時起、何時落都不知道,舉個例子「生活中,突然間想起那一天在街上看見一件漂亮的衣服,若能把那件衣服買回來該有多好,但是因某種關係而得不到它,心中就生起失落感…想著想著,又突然執著--唔,中午煮個什麽東西來吃、下午要做什麽、晚上要如何如何……」就這樣念起念落,整天都在瞋痴愛喜怒哀樂」當中,這不是心魔又是什麽呢!這就是自己的魔啦! 3.「因對方不快而分別,產生罣礙和煩惱,即是我執魔。」簡單的說就是看到別人不快樂、不高興,自己產生罣礙,心裡會想「唉呀!我又沒得罪你,你幹嘛不高興嘛!」以為是自己得罪了人家,於是胡思亂想,實際上人家不快樂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說不定他正碰到困難之事,所以不快樂; 此時,你若能不去思維與你有沒有關係,本著菩提心去幫助他,做功課迴向他,求佛菩薩慈悲於他,讓他早點脫離困境就行了,絕對不能去執著罣礙,而生煩惱,否則就成為你的魔了;因為罣礙、煩惱屬不淨執業,不淨執業必是魔障。 此篇文中之「對方」屬廣義,就是說跟你有緣法而致對立的一切人、事、物而言。 4. 「因對方惡語而煩惱,即是我執魔。」因聽到別人說話難聽,用惡語來中傷你,或者是傷害某一種物體,而你聽到不順心不順耳,你因而產生了煩惱,心裡頭非常不舒坦,這個時候你已經入魔了,為什麽呢!你不讓它刺激你就跟你沒關係呀!此時此刻你應該立刻想到「好話、壞話,跟我沒關係,從他非任他謗,他說我怎樣我都不在乎!」泰然處之,想都不去想這個問題。如果能這樣的話,你已經是解脫了,切記要小心的。 5.「因分別對方語不解而煩惱,即是我執魔。」就是說對方說話時,你去判斷它、分析它,卻弄不懂它話裡的含意,心想「他到底是不是在講我?」因而產生煩惱,導至痛苦,你又入魔了;所以不管對方的語言你理解不理解,都不要打開心門讓心魔進來,否則徒勞也!千萬小心。 6. 「因分別對方語誤解而煩惱,即是我執魔。」當對方在罵人,或在批評人,或在咒罵某種東西,或者兩人交談某種事情,而你聽到了產生誤解,以為對方是在「指桑罵槐」,其實說的是你,他在欺辱你、在壓制你,這個時候你產生罣礙了,心裡頭想「你怎麽這樣講法、這樣看法呢,我明明是如何如何對他好,他為什麽要這樣對我啊!」就這樣因誤解而產生罣礙、煩惱,甚至於痛若、傷心、悲哀等等,此時此刻人家無意傷你,你卻傷害到自己了,這是你的魔啊!佛法中有一句話叫「八風吹不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對我毫無作用,很多事情管它是真是假,先不去管它,因為它都是妄心,我們要的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是分別出來的,千萬別上當! 7.「因對方臉不快,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對方不講話、臉色難看,你心裡就想「他看都不看我,大概我又得罪他了,哼!有什麽了不起嘛!」實際上人家可能是晚上沒睡好覺,或者是正在煩惱著什麽事情,而你非要搞清楚、探個究竟不可「唉呀!你今天到底怎麽啦!怎麽不說話啊!」實際上,當你有這個舉動時,已經是入了魔啦!他的臉色如何,你不要去管他,該吃飯時,你叫他「吃飯囉」,高高興興的,讓他來感染你的喜悅,而不是你受他的不悅境相而牽轉,否則他的不悅臉色就成了你的魔了! 8.「因聞對方語不順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聽到對方聲音太大或者不順暢,或者不禮貌,或者帶點兒諷刺,或者結巴等等而生煩惱,以為他是針對你而發的,這都是執著,都是魔;縱使真是針對你而起,你若能不對立起境,就不會為執干擾,否則致生罣礙煩惱,就入魔境了。 9. 「因見對方口不語,疑對己有失,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此例與前第七例雷同,就是說見到對方不說一句話,所指對方是指夫妻啦、同事、朋友啦「他昨天不是這樣嘛,今天一言不發,好像我把他得罪得好凶一樣!」就想找他問個明白,探個究裡,這下你又入魔了;想想看,人家已經不愉快了,經你一問,可能又會說出重話或者難聽的話,你豈不是自討沒趣;總之,見到對方不發言,這時候你管他有沒有問題,你都不要以此為煩惱,以此為煩惱就變成你的魔了。 10. 「以見對方喜,礙對己有失,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在團體活動中,看到人家快樂,把自己的風頭給佔了,產生了嫉妒之心;或者是見人家事業做得好、賺了錢快快樂樂的,心裡就想「唉呀!人家賺到錢了,我造業哦,賺不到錢,都被他先賺去了。」就這樣掉入魔境中;因此見對方高興,要生起讚歎之心,切不可懷疑對自己是一種責貶、侮辱,或者是諷刺,要眾生樂即我樂,就不會落入魔境了。 11.「以聞對方語差,而自生煩惱,即是我執魔。」當你聽到人家的吵架聲,或者以難聽的話在批評,譬如說你看到人家吵架的情況,就以自己的角度去判斷「那個人太惡劣了,講話那麽難聽,真討厭!」這下你不也是在批評人家、說人家嗎?所以,人家是人家,你是你,你一當批評人家,也就產生了共業,就上魔的當了,千萬要注意! 12. 「見對方行分別,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當你發現身邊的某人對別人很好,而對你不好之時,或者是你覺得這件事要這樣做,他卻要那樣做;又或者大家一塊兒要出去玩,大伙兒決定要去東邊,他卻偏偏要去西邊,總之有不同的意見等等;這下你產生了厭惡、煩惱,小心啊!又入魔了。此時你應該要有菩薩的耐心,與他溝通、包容他,化干戈為玉帛,這才是修行的道境,切不可跟著行分別、執著,把它撿起來背著,否則你又入了魔境、上魔的當了。 13.「以見對方色淺,行對比而生煩惱,即是我之魔。」 14.「以見對方色麗,行對比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上面兩例是很微細的,譬如說你看到長相不尋常的人,心想「哎,這個人怎麽長這個樣啊,一點都不好看!」或者是「他好漂亮啊,為什麽我媽把我生的這麽丑,比不上人家!」總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而這把尺的標準卻都不同,看到人家長相不好看或者漂亮,你都會拿自己來跟對方比,因而產生厭惡或者嫉妒之心,這些都是魔障,別人好看與不好看與你無關,你不要行分別心,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看電視的時候最容易產生,想想看,你是不是經常拿著自己心中的那把尺對著電視批評那個藝人如何如何的,心裡邊就跟著起歡喜之心或厭惡之心,這樣心隨境遷,不是魔障又是什麽呢!我們應該是「見對方色淺」,馬上為他祝願「希望他下輩子能生得莊嚴一點」,「見對方色麗」馬上生讚歎之心「哇,他福報真好,相貌如此莊嚴」,一念法喜就行了,就不入魔了。 15. 「以敗業缺福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面對這種狀況,能不煩惱,就必得要有正知正見,加上定力才能克服,否則很難做到不入魔障;就是說因事業做不好、蝕本了,乃至於倒閉查封、破產了,嚴重損害到福報的生處,錢財、經濟、壓力等等而生煩惱,這是狂魔,這是相當厲害的魔,不容易對治;但是,如果不幸碰上了,千萬切記「人生如夢幻,有如浮雲在世,何必執著呢!隨緣吧!這是因果的關係。」別生煩惱,因為煩惱不能解決問題,何不打起精神,安然泰處,拿起正知正見,歡喜面對,儘力而為,一步一步的去解決,相信佛菩薩為喜歡你的正知見而加持於你,必能脫離困境;否則,心生煩惱,入了狂魔,甚至於走上自殺一路,家破人亡等等都會發生,不划算的! 16.「以增福報而生狂喜,由狂喜而生罣礙轉煩惱,即是我執魔。」當一個人事業做的好,賺了大錢,或者當了官,增種種福報,心生狂喜,搞不好會「樂極生悲」!曾經看到過報導「因中大獎,而過度狂喜,導致心臟病發,一命嗚呼哀哉!」這可不是電視劇情啊,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又有一例,高興過度而致腦充血,也一命嗚呼啦!所以增福報之時,要心存感恩之心,感念佛菩薩的加持,進而要回饋眾生,願諸眾生與我同樣能增福報,千萬別生狂喜,否則上了狂魔之當,因生狂喜就動了念,動念即妄心,妄心即不淨業,不淨業就有不淨業果;所以,增了福報,不能狂喜,以平常心面對一切境,不隨境遷,就不入魔了。 17.「以受對方辱,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當筆者聞法至此,回光反照一下,這是我最常犯的;就是說,當我知道某人在侮辱我、咒罵我、給我難堪時,其實我心裡是恨得牙痒痒的,但表面上卻說「沒關係,他在幫我消業,阿彌陀佛!罵得愈多愈好,我的業消得愈多!」這不是真心的,這是因為「我是一個佛弟子,我不能丟佛菩薩的臉,我要忍耐!」是這樣嗎?老實說,我是怕丟自己的臉,怕人家說「學佛的人,還這麽不堪一擊,這麽沒胸襟!」這是相當糟糕的境界,自以為很忍辱,結果是心裡頭波濤洶湧,都快翻船了! 「大法王」開示,正常的反應是,當受辱了,或者受到誤會了,他會笑咪咪地說「不是這樣的,你誤會啦!」如果對方還是暴跳如雷,他就會說「好好好,你高興罵就罵吧,你高興怎樣就怎樣,怎樣都行,只要你不再生氣我就高興了。」能這樣的話,就是很有境界的人了。千萬別像前面所說「沒關係,你在幫我消業呀等等的」這是我見叢生的表現,已經是「我」字當頭了,已經是執「我」為煩惱了;所以不能以對方侮辱而執為煩惱,否則就上魔的當了。 18.「以受對方害而煩惱,即是我執魔。」當你知道有人在迫害你時,一般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反應「你是什麽東西,你怎麽可以這樣陷害我,太壞了!」甚至在心裡頭詛咒他,這個時候你已經是入了魔啦!首先你已動了瞋恨心,產生了罣礙,甚至於可能犯下報復的罪行,不但被魔困了,而且魔還引你去瞋恨、去行兇,落入了魔的圈套而成了魔子魔孫了。 因此對方迫害我們之時,我們不以反應,俗話說「一的巴掌拍不響」,我們不回應,對方也會覺得沒意思,魔也就無機可趁,這下又應驗了另一句俗話「吃虧就是佔便宜」了!占什麽便宜呢?佔了不落入魔道的便宜了! 19. 「以受對方是非,心隨境轉,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這是最常見的,譬如有的人喜歡打小報告、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甲說乙如何如何、乙說丙如何如何、丙又說甲如何如何的......」俗話說「三姑六婆」的嚼舌根,一當聽到與你有關的事,你會馬上生分別心,就想「不行,我非得去跟他說個清楚不可,這是誤會,這件事不是那麽一回事,一定得說個明白、論個理...」就這樣執著在「是與非」當中,你已經心隨境轉,落入凡夫境界啦!心隨境轉則生罣礙,生罣礙即生煩惱,生煩惱即瞋恨念起,念起瞋恨即致惡報果,惡業果就是這樣步步加深的。就因為你在乎「是與非」,所以會出事;那麽,什麽叫「是非」?是非不分好壞都叫是非,是者,這件事就是這樣就叫事實;反過來說這件事不是這樣,他把事實歪曲了,就是「非」了;那麽在修行的真諦中,是與非都是妄,都不是真;既然都是妄,那麽,是這樣,我們不在乎、不執著、不煩惱;非(不是)這樣,我們也同樣不在乎、不執著、不煩惱;至於搬弄是非者,那是要墮入畜生道的,不划算吧! 「大法王」告誡,今後若要鑑別聖者是否,但看他聽不聽是非,如果他喜歡了解一件事的真與假,無疑他就是個凡夫,絕對墮落無疑!別聽他說空話,說是他已證道了!證道的聖者是不會搞這些凡夫心識、凡夫行為、凡夫概念、凡夫動作、凡夫的不淨業現象的!凡是聖者都不染這些的,我們是否也應該學聖者啊! 20. 「以友人之間,他者矛盾,執為煩惱,即是我執魔。」朋友之間相互矛盾,原本與自己無關,你卻把它執著而變成自己的煩惱,因為你解決不了,心裡頭就「唉呀,這怎麽辦呢!如何是好呢!他這樣,他又那樣的...」美其名曰「關心他們,幫他們溝通、講和」,實則是為表現自己的「慈悲心」來讓他人知道,就這樣整天為別人而煩惱,這也是你的魔障;搞不好的話,還惹禍上身,怪到你頭上來,說是你在中間擾和,就這樣被捲進去了,就算不捲進去也是魔障,因為你已經執染為煩惱了,所以就成了你的魔了。 21.「以見物喜而不得,執為煩惱,即是我執魔。」看到一件喜歡的東西,包括人、財、物、有情動物和無情動物等等,因為得不到,滿足不了自己的慾望,於是日思夜想,煩惱、痛苦,心頭上一直盤旋著「如何才能得到」,想不出法子就惱火、生悶氣;我在年輕的時候,很著重穿著、愛漂亮,看上一件漂亮的衣服,總是想盡辦法買回它,有時候因為太貴了買不起,也會去看它好幾回,心裡想「如果有錢把它買回來,該有多好!」此刻回想起來,還真是虛榮,就算得到了,穿在身上又如何,真是愚痴!殊不知一切都是因因緣緣的因果關係、福報緣份關係;得不到,沒關係,欣賞就行了,有什麽好煩的嘛!千萬別落入煩惱障! 22.「以見物不喜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此例正好與上例相反,記得有一年生日,兒女們合送一大束花和一個蛋糕給我慶生,我收到禮物的當下,心裡頭實在是很惱火,心裡罵一聲「真笨!幹嘛花這麽多錢買這束花,多浪費啊!這些花都已盛開,撐不到一天就謝了!」心裡頭只管著怪他們笨,覺得他們對花錢不會盤算,卻忘了他們的孝心,這不是「我見之陰魔」又是什麽!慚愧呀!因此,同學們切記,當見家人買回來的東西不是你所喜歡的,或者人家送你的東西不是你所愛,千萬不要手一推就丟到一邊,這是「我執我見」之障,是不淨業,當然也就有不淨業果,切記切記! 23.「以失戀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據說這種情況相當嚴重,男女之間在交朋友時,關係澹化了,一方喜歡、一方不喜歡,要鬧分手了;此時喜歡的一方會產生強烈的痛苦和煩惱,導致茶不思飯不想的,由於「情執」,付出的愛得不到反饋,嚴重點的甚至於起「輕生」之念,這也是狂魔!因此,切記「萬法皆是假相,皆是因緣關係,沒有因緣合不攏的!強拉攏是不會圓滿,也是會鬧人命整死人的。」在家的青年弟子、同學們特別要小心啊!一定要有正知正見的因緣關係! 24.「以親亡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自己的親人大限來時各自分,或者父母、或者親友、或者兄弟姐妹,一命嗚呼離開了你,這個時候痛哭流淚是沒有用的,不要生煩惱,馬上提起正念「讀經、念佛、持咒」超度之,該做的事盡心地去做;不錯,親人離開我們、往生了,是會傷心難過,但已成事實,難過有助於事嗎?此時應該觀照自己是要做凡夫還是學做聖者,凡夫是會執著的,聖者會泰然處之,會站起來,把所有的悲痛化為菩提之力量,這樣就不會落入魔障;如果見到家人離去,痛苦不堪,痛不欲生,此時你已入魔境了,所以不能生煩惱的。 25.「以鳥蟲聲、風聲、雷聲、雨聲、物件聲,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就是說被一切有情、無情物的聲音等等干擾,而生煩惱;譬如說,我們在共修靜坐之時,有的同學定力比較差,動來動去的聲音,甚至有的同學帶小孩子來佛堂,孩子的吵鬧聲,乃至於正清靜之時,突然來了電話鈴聲,或者外面貓狗的叫聲…,這個時候你心裡頭會非常惱火「真討厭!好不容易才進入狀況,吵什麽吵!害我前功盡棄!」不錯,是前功盡棄,因為心被外境所遷,當下就入魔了。此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相當之多,只要是你專註在某件事情之時,任何外來的聲響,都會引起你的不悅,都會給你帶來不安和煩惱,但不悅、不安與煩惱,全都在於執與不執之一念間,不執著則無煩惱,執著則是我之魔也。 26.「以內弊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內弊就是自我內部產生了弊障,或者是肝臟不好啦、心臟不好啦、腎臟有毛病、脾臟欠缺等等,乃至於神經上有問題,這些身體內的一切病狀使你產生煩惱,這也是你的魔。病了,找醫生,交給醫生去處理,保持自心的安穩,一切都是幻化無常的,有生必有滅,「醫得好我幸,醫不好我命」泰然處之,以「人生無常」的真諦來面對,佛菩薩會幫助你的,千萬不可執礙,產生煩惱,否則當下就是魔了,當然也就是不懂佛法的假修行了。 27.「以自色不佳美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覺得自己長得不漂亮,一看鏡中的自己,就難受、煩惱,這已經是魔了。是美是丑,標準在那裡,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你認為自己長得不好,卻也有人欣賞你的風格啊!人的形象沒什麽好稀奇的,長成任何模樣都是多生累劫的因因緣緣所致,既成之事實何必罣礙,如果想變得莊嚴一點,好看一點,那就得多種福田、多行善、多做佛法事業,從內心真正修行,俗話不也說「相由心生、相隨心轉」嘛!因此,不執著即勝諦,一執著當下就是煩惱,就是魔。 28.「以自語不暢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有些人不善於言語表達,措詞不當啦!結巴不順暢啦,心裡頭就產生煩惱「唉呀,我怎麽那麽笨啊、那麽不會講話啊!」這樣也是魔的境界!話不暢快無所謂嘛!只要「不妄語、不綺語、不惡語、不兩舌語」才是重要的,能說善道未必就是好事,在修行的道路上只須注意「謹言慎行」,會不會講話不重要的,多看書、常學習,慢慢地會進步的,別被我執之見所障礙,導入魔境,不划算的。 29.「以自胃口不開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有的人連吃不下飯也都要煩惱,煩惱什麽呢?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胃口不好、吃不下、吞不進,肚子餓也煩,不餓也煩,真是自找煩惱!臭皮囊本就生滅之體,不值得執著的,一執著更加速完蛋了;總之「以煩惱為魔障,以菩提為解脫」,凡是煩惱罣礙就是魔。 30.「以少食亦肥而生煩惱,乃為我執魔。」眼觀現今社會現象,大多不喜歡長胖,尤其是女生!越吃越少,還是一樣長胖,於是想盡種種減肥方法,同樣沒得效果,我就是這樣子,我經常開自己玩笑「我豈只是少食亦肥,我只要張口對著電風扇灌風就肥了」,很誇張,但不諱言也是我的煩惱障,每當有親友聚會時,或者出遠門時,總覺得再漂亮的衣服穿上身都不好看,就「真討厭,怎麽瘦不下來啊!」這樣的情況是周而復始的上演,唉呀!真是處在魔境中尚不知! 「大法王」開示「胖有胖的好看、胖的風格、美覺(環肥燕瘦都有其風采),再看看佛菩薩的法相,不也都是圓滿莊嚴相。」對呀!此時到鏡前再看看自己「唔,頗有一點點佛菩薩之圓滿相!」對,胖有什麽關係,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我們還得靠這個六大假合之身來做如來的事業。何況若是以「節食、餓肚子」來減肥,還會錯因果,如何的錯因果就不是筆者所能說得清楚的,您若正在看此文,歡迎你們到全省各佛堂去親耳聽聞「大法王開示之法音」! 31. 「以身材不展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人是有多品種的,怎麽說呢!人的長相外觀是來自多生累劫自己造的善惡業緣有關,所以有不同的長相,這一例是講有的人天生就躬背(駝背)、瓢蟲背的,這樣的人是挺不直腰乾的,但這已是既成事實狀態,就不要執為煩惱,以正知見來面對,打起精神來「行法齊修」,得到大解脫之後,想變什麽模樣都不成問題,因此身材不展,千萬別執著,否則就成了魔障了! 32.「以五官有缺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兔唇、歪嘴、大小眼,或者天生瞎子,乃至於年老致殘等等,這些都是多生累劫因緣所致,更何況這臭皮囊本就屬生滅,沒什麽好煩惱的。「大法王」開示,好好的修行,靠佛法的加持力,有些外貌是可以轉變的,當然這得修得相當高的境界才可以,但無論修行如何,切記,不可執為煩惱而入魔障。 33.「以皮膚長斑點、疤口,執為煩惱,即是我之魔。」皮膚上長黑斑、白斑、雀斑等等,乃至於有傷痕疤口,覺得不雅觀,因此而傷心難過煩惱,就入魔了。 34.「以五臟嚴重破損,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35.「以四肢不全、或瘸、或跛,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前面接連著幾條都是自身儀錶的問題。總之行者要注意重視的是,對自身外貌不滿意之處,一定要有正知見,要了解這都是自己累劫以來種下之善惡因緣所致,該還的、該了的就都得面對、承擔不要罣礙煩惱,千萬不要上魔的當。 36.「以子女不爭氣而為煩惱,即是我執魔。」就是說子女不爭氣、不學好,或者事業做跨了,或者犯下什麽重大錯誤,變成大人的煩惱,這個時候也是你的魔。無論你的子女做了什麽姦淫賭博、偷物嫖娼之事,當你發現這種情況,為父母長輩者有責任幫他們,你不能因而執為煩惱,應該是想些方法去對治、去教化、去調解,否者煩惱當下即是魔。因為在煩惱境中,非但沒有良策,反而容易被魔所牽,去苛責、去惡罵、甚至打都有可能,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會把他們推向深淵,切記要慈悲與之、善導之,使他們早日脫離困境,走向正途才是正確的,千萬別落入魔之陷阱。 37.「以獨身孑處而為煩惱,則是我執魔。」就是說獨自一人居住,生病了也沒人照顧,燒水搗葯都得親自來,在這個時候大部分的人會自怨自艾,怨天尤人,這種現象也是魔。現今社會上獨身居住的人非常之多,由其是年老的人,日子久了甚至連朋友都會澹忘而離散,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有正念「這是因緣所生,因緣所致」,不要執著於過去的日子,人生本就無常,短短几十年的臭皮囊,終將會壞會滅,能照顧就照顧,無能為力之時就順緣吧!重要的是保持一顆沒有煩惱的清淨心!如果說身都已不能向外攀緣,那麽再讓心去向外攀緣,不是徒增自己的煩惱魔障嗎?趕快提起正念,放下煩惱障,這樣就沒有魔了! 38.「以夫妻抗言而為煩惱,即是我執魔。」夫妻間有時候言語上會有磨擦,因而產生煩惱,凡夫都會爭個「你錯我對,非弄清楚是非黑白不可」,如果前面所舉之例都能明白,就知道這「夫妻抗言」也是個魔之陷阱,千萬要小心,生活的細節本自習氣使然,碰到了「是與非」之衝突時「商量、討論」是可以,切不可爭執,否則煩惱一產生,心魔也就現前了。更何況,連最親的夫妻都要抗言,那一當修得神通,那還得了,豈不是要害人命了嗎! 39. 「以夫妻移情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套句俗話就是「移情別戀」或者說「外遇」,導致情感失和、拳打腳踢,甚至於刀槍相見、暴力叢生,落入阿修羅境尚不知,唉呀,魔障是也!說真話,不幸碰到此種狀況,那已不是「是與非」的概念了,離不開多生累劫的善惡因緣錯綜複雜所致,此時應該心平氣和,誠心溝通,儘力之後,若尚不能改善,就該泰然處之,要想到「至少沒有傷及我的法身慧命,還能修行,算了吧!該還的就還了吧!」好生修行,不要受世俗情感所牽絆導致輪迴不止。 40.「以鄰里刁擾而為煩惱,則是我執魔。」街坊鄰居間相處,有時候也會起矛盾的,嚴重的甚至於還找麻煩、搞壓迫,這也是常見之事,譬如做生意的,看人家店裡穿流不息的人潮,而他卻門可羅雀,因而心生嫉妒,想盡辦法干擾你,最好把你的客人嚇走,此時此刻你若怒目回之、惡言相向,那無疑是告訴人家「我跟他一樣沒水平」多不划算!不要與他們一般見識,管他們看不慣也好、看不順眼也好、瞋恨嫉妒也好,不要回應、不要執為煩惱,趕快想辦法來處置之、安息之、定力之、調解之、和善以四無量心的境界、以菩提心之,這樣就不入魔了;否則硬碰硬的對立,「雪上再加霜」惡緣牽纏不了,又走向輪迴、走向地獄、走向深淵、走向痛苦,不要吧! 41. 「以官差行私而為煩惱,則是我執魔。」有些事情往往是官府或者是警察爛用公權力來給你施加壓力,這個時候你如果沒有定力,不能冷靜下來,善策以對,鐵定是倒霉的,你想「他既是爛用公權力,肯定是不講理」對不對?那麽清醒頭腦下來善以處置,煩惱是沒有用的,有句話「事已至此」,別讓事情惡化,更不能煩惱,就隨緣而過吧!當然更重要的是善策對之,不去瞋恨,大悲菩提之心以對,做功課迴向,定能解冤釋結,一切泰然,就不落魔境,因為你的菩提悲心把魔打敗了! 42. 「以公堂不正而生罣礙煩惱,則是我執魔。」在公堂上,就是官司纏身之時,往往會有不公正的現象,那是沒有辦法的,古話「有錢能使鬼推磨」,在現今社會上同樣存在著;邪惡之徒,往往能仗著有錢請律師而勝訴,法官的偏心也好、失察也好,是常見之事;那麽你為了此等不公正、不正確的判斷,然後執為煩惱,甚至還有人氣得不想活的,值得嗎?這已是個魔境了!如果能以因果觀之,不去執為煩惱,它就變為菩提境界;因此若不幸被判成冤獄,千萬不能煩惱,否則必成魔障,不划算的!本來公堂不正已背一百斤,執著煩惱起碼再加二百斤,別說是背,恐怕拉都拉不動了!再說氣傷了身子骨怎麽行啊?我們得保護好身子、養好精神,畢竟我們還得靠它來學佛修行呢!那麽不執著、不煩惱就是學佛修行了! 43.「以親人病苦為煩惱,則是我執魔。」自己的親人生了病、殘了、家庭破滅,或者是遭遇災難,他們的病苦給你帶來壓力,你心裡產生不安,不安本身就是煩惱;煩惱境中無良策,所以把心安下來,安逸就是菩提,這非常重要,所以自己親人病苦,只能想出辦法,以四無量心、以菩提心去幫助他們,不能把它變成自己的煩惱魔。 44. 「以老寂無寄而罣礙,執為煩惱,即是我執魔。」什麽叫老寂無寄,有的人年老了,無有依靠,不但心無所寄,身亦無所託,孤苦伶仃,無有事業,三餐是有一頓沒一頓,非常之痛苦,如果沒有修行,那麽這種痛苦煩惱是很難解決的,因為他不明白這是多生累劫的因果所致,應該要坦然面對,切不可痛苦,切不可煩惱,否則又屬魔境了。其實你真正孤單嗎?不會的,如果你有正知見,佛菩薩隨時都在我們身邊陪著我們、幫我們,關鍵是「你是否學佛所學、行佛所行,是否以因果觀坦然面對一切,不執、不染」,若是,則隨時能得佛菩薩的大悲加持;所以說「老寂無寄」之時,同樣不要有煩惱,要泰然處之,則魔遠離。 45. 「以前程無著而為罣礙,則是我執魔。」這是最常見到的,現在全世界失業的人是相當得多,惶惶不可終日,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找到一份工作,這一生到底走向何方,怎麽樣來生存?這種情況的人太多了!對自己的前途沒有指望,今後靠什麽過日子,老年以後又怎麽辦?那麽以此為罣礙,則生煩惱,當下即是魔;怎麽辦呢?應該是在尚未有工作的日子裡,隨時準備恢業,趁機多充實學習技能或者商業知識,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識學好,觀照好非技能的道德品質,儘量以最真誠的心去獲得他人的幫助,總之,奮鬥、奮鬥、再奮鬥,不可以背包袱的,奮鬥當中笑顏常開,常樂我淨,用這樣的心境,不必愁前途無著,佛菩薩會幫你的;因此不能罣礙,罣礙當下就是魔。不罣礙,當下就是菩提,佛菩薩會加持的;因此以安祥的心面對一切事,前程就會有著落。 46. 「以見他情為己憂,而生罣礙,則是我執魔。」看到別人,或朋友、或鄰居,或者是其他的親人,或者是社會某些人,年老了,子女不孝、不奉養,孤苦無依;又或者是他們破產了,導致家破人亡;或者他們處在非常恐慌的情況中,結果你見到他人的情景,連想到「完了,我會不會也有這種下場,會不會像他這樣呢」,於是就跟著心情低落、煩惱、憂愁,這就叫做「見他情為己憂」,別人是別人,你是你,不要把別人的情境變成自己的憂慮而煩惱,那就是魔了。因此,無論他人有多悲慘,一定要想「我絕對不會這樣的,他的情況太悲慘了,我要給他念佛,我雖然現在很困難,但是我會好的,我會以最安祥的心想出最好的辦法來解決一切的」,切記,不可有半絲半毫的罣礙煩惱心,否則就是魔了。 47.「以見他情為自賞,形成罣礙,即是我執魔。」有的人看到別人成功,非常高興,這屬好事,因為沒有嫉妒之心「你成功,我高興」;但是也有人會在沒惦量自己的情況下向他學習,學他創業,「我要像他那樣,我就學他那樣做,學他那樣闖,一定會跟他一樣成功的。」結果一闖就倒霉,因為你的才智、你的思維、你的環境、你的條件和運作方法是與他不同的,他有著另一面不與人知的所謂「商業秘密」,你不能見他情自賞而跟著做的,你看到的只是表相而已,正如密勒日巴尊者傳裡頭一句話「獅子跳躍的地方,兔子跟著跳是必死無疑的」.切記,他是他,你是你,不能跟著學的,否則當下你已經就是入魔了。 48. 「以見他願未圓己而為罣礙,生煩惱,即是我執魔。」就是我們見到對方所發的願,或者對公眾許下的承諾,沒有包含自己,或者許願了卻沒有實踐、沒有圓滿自己,形成罣礙煩惱,即是我之魔;這種情況太多了,特別是未圓自我的情況最多了;譬如某人承諾什麽時候要給你什麽,而這個東西是你喜歡的,但他卻忘了,你鐵定是每見到他就會想起「他怎麽還不拿給我啊!會不會騙我啊!真討厭!」因此煩惱如影隨形的跟著你,豈不是將自己導向輪迴之苦,不划算,不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提得起,放得下,常樂我淨,不被貪慾魔所控制! 49.「以內外緣起而分別,形成罣礙,則是我執魔。」什麽意思啊!就是說我們產生我們內在的各種好的因素、不好的因素,產生分別心,根與塵境相對,不是自己所喜歡,即生煩惱,即是魔。譬如我們在聽法音,法音帶如果錄得好錄得清晰,聽起來悅耳,心生歡喜;突然間挾雜著干擾音,不清不楚,立即產生煩惱,甚至心裡頭會罵上幾句「搞什麽名堂,怎麽錄得這麽差,害我聽不清楚」於是產生罣礙,那麽此時此刻已經執為煩惱了,煩惱即是魔;不煩惱,即是菩提。 50.「以心隨境遷,即是魔也。」我們的只要是被外邊遷動,就是魔。 如果我們的心不隨境遷的話,上面四十六條都會消滅;如果我們的心不隨境遷,一切都處於菩提大悲的話,上面所講的一切的一切都會做到;總而言之一句話,在任何時候,當發生任何事情的時候,你們不要煩惱的,趕快提起正念,將「大法王」開示的上面這些例子、這些無量甚深的法義,馬上印照一下,是不是落入那些罣礙煩惱境,如果是,馬上回光反照「唔!這是魔,我才不幹,不隨你走的」馬上把它轉為菩提「我是佛弟子,我要成就,我要的是大悲菩提境,我要了生脫死」當下懺悔,當下即改過來;當下改正過來才是真修行,最真實、最契合實際的修行,無論是在悲痛中、眼淚長流中、默默無言中、悲憤極度中,都得馬上記起這一點,馬上笑起來「唉,我真是太差勁了,簡直不是個真修行人,我要馬上修正,我一定要做得非常好!」這樣子你就成功了,你就真正在修行了;關鍵在能不能立刻提得起放得下,說真的,若真心修行,就只「轉個念就行了」,不是也有古德們說「修行就是轉念頭」嘛! 把逆境當作是演戲吧,把剛才前面發生的事情當作在演戲,不演了,這場戲演完了丟了,立刻恢復菩提心的我,不執著的我。如果轉變不過來就是著境了,也就是心動著境即是魔了;轉變過來了,則是心雖動但念已正,菩提道果生,魔也就沒了,所以當下能轉換,那就是真正的菩提道心,修行人修到這一點,才是真正的不簡單,但又不難,「轉念」嘛!套句筆者常用來勸導同學一句話「我才不要浸泡在污池中」。 「隨緣分別則無定」,只要是隨著外緣而去分別,就絕對不可能入定的,定有若干種,四禪八定;在座上如如不動、萬念俱寂、不來不去、清空了明,處於法性真如之中,則為定;日常生活之中,行也善坐也善,一切煩惱乃是化為菩提,萬音諸法聽於安然,一切都是泰然不著,這是處於大定,真空妙有之定;要坐到這種定的話,就不是筆者所能證得,文字般若略知一二。 註:此法義為「雲高大師」所開示之筆錄,實屬修行行持中的精要開示,請大眾以恭敬法寶之心來受用研讀。 註:此一系列之「心動著境即是魔 隨緣分別則無定」之文章法義,皆轉載自雲慈正覺會內師兄之筆錄,難免會有疏漏之處,若欲聞得最正確之法義,請各位大德至全省各佛堂、法脈寺院恭聞法音。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夫妻緣分已盡的7個表現,這種婚姻,早離早解脫
※緣分石上刻著你的名字
※凈空法師:人與哪一道有很深的緣分?
※珍惜緣分,此情可待
※緣分天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