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老先生講傷寒 太陽篇總結
太陽篇總結
仲景這個書啊,他在頭一章,太陽病篇筆墨費得相當地多,全書共計112方,咱們講過的方大概是74個,我數一數,可見在全書一半還多了呢!112方嗎,這就佔了74方。那麼這個書,他對太陽病怎麼說的,我們根據這個書來略略地談一談。
我們看這個題目,「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從這個題目我們就看出來了,古人啊對這個病,或者是辨,或者是治,都根據脈和證。這個證是癥狀的「症」,不是辨證的「證」。根據脈的形象,和全身的癥狀,而來辨證施治。題目的含義,我們看出這些來。
那麼太陽病是怎麼一個證侯,怎麼一個脈象呢?他開始就說了,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啊脈是浮的,同時呢有頭項強痛而怕冷這一系列的證侯,就叫做太陽病,所以有給註解說是太陽病的提綱。提綱這個意思就是,凡是太陽病啊,它提綱挈領嗎,提綱挈領上來說它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的,根據這提綱的意義,那麼也就是我們辨證的一個癥候,可以說太陽病的特徵。那麼就是說我們在臨床上怎麼認識太陽病呢?這個病要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我們就可以確斷它是太陽病。開始這一段說的是太陽病的形象,中醫只是這麼來看病啊,什麼道理,我們講完了再解釋啊,根據這個書上,咱們現在這麼說。
那麼這個太陽病還有兩個類型,就是說大概研究有兩個大的類型,一個是太陽病(這個太陽病就概括了上面說的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了),說這類的太陽病,另外要有脈緩,這個脈緩吶,它就有那個脈浮了,脈浮緩了,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這是中風的一種證侯。他說太陽病有兩大類型,一個就是中風。中風我們認識,也離不開脈和證侯。他說發熱、汗出、惡風、脈緩,那麼太陽病那個證侯具備,再有這個情形,這就叫做太陽中風。那麼另一個呢?就是太陽傷寒。太陽傷寒與中風不一樣,中風一開始就發熱,這個傷寒啊它也必發熱,但是不是開始就一定發熱,所以他說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他說這個類型啊叫做太陽傷寒。兩個大類型,他說太陽病有這麼兩個類型,這我們在臨床上都是經常遇到的。
他說還有一種病,你不要拿它當作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所以太陽病啊必須要惡寒。這一種溫病,溫病就是表裡俱熱了,這個你千萬不要當太陽病來治療,所以底下接著說溫病發汗後就變成風溫了。里雖熱,它不實啊,下之也不行,用火攻更不行,把人治死拉倒。他這個主要不是講治溫病,那個他將其擱到陽明病裡頭了。那麼在這他講的是太陽病,所以他是特別提出來兩個類型,所以溫病現在叫做「病」,同太陽病是同等對待的。它不像中風、傷寒,中風、傷寒不叫做「病」,叫太陽中風、太陽傷寒。這個溫病呢,形似太陽病,而不是太陽病,所以叫溫病,與太陽病是不同對待的。這個很重要啊,所以這個溫病看著象表證,其實不是純表證。
那麼另外,這個太陽病什麼時候發生呢?就是病之初作,一般熱性病的初作大概都是發生太陽病,所以開始有「傷寒一日,太陽受之」。那麼病之初作,它是這個表證,就是表證。但表證不光是太陽病啊,還有一種少陰病。所以他有那麼一節,「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太陽病就是發熱惡寒啊;「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那麼咱們在臨床上也是,遇到這麼一個無熱而惡寒,這種表證,它是少陰證。這是講的太陽病和少陰病,解釋一下,就撂在這了。那個少陰病,我們之後講少陰病時再說了。可在這我們可以看出來,表證裡頭有陰、陽兩種啊,陽病者就是太陽病,陰性病者就是少陰病。那麼他是明明白白在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啊,就是太陽病就是表陽證,又是表證,又是陽證,是不是,這不是很清楚了嗎。
然後我們再來往下看,這個太陽病的發作呀,是病的起始,這個病呀它要轉變的。所以他也說,這個太陽病,尤其我們前後看,在四五天、五六天的時候,常常由表傳半表半里而發生少陽病,咱們講的柴胡劑全是。你看看這個書都是四五日、五六日(傳少陽),這是一般。也有特殊的,十多天它才傳少陽也有,兩三天就傳少陽也有。但是以最常見在四五天、五六天.
它不但傳半表半里,也直接傳里,那都在六七天、七八天的時候。這也是一般,它由表直接傳里而發生陽明病。這他說明什麼問題呢?說這個太陽病啊,由表往裡傳,表裡相傳了,它或者傳半表半里,或者傳里。這與《內經》的六經就不一樣了。他的書也引用那些話,(但)很少。但是我們這個太陽病講完了,總結看到意思還是這樣的。我們看到有少陽病傳陽明,沒有看到陽明病傳少陽。他用那小柴胡湯不行,服柴胡湯渴者,是屬陽明也,它轉屬陽明了,它由少陽病可以轉屬陽明。在陽明,它沒有轉屬少陽,在這個太陽篇里也沒有。那麼它是表裡相傳,太陽病由表可以傳里,也可以傳半表半里。這是咱們講這個太陽病,這都是根據這個書啊。
那麼他還說什麼呢?說這個病啊有並病。什麼叫做並病呢?就是太陽病傳里,或者傳半表半里,太陽病沒完,那個裡或半表半里病發生了。這兩個病,先得的病並於後面這個病同時發病了,這叫做並病。太陽病未罷,這個書(上)有的是,那麼它發病,這叫做並病。這也是太陽病里提出來的。太陽少陽並病,太陽陽明並病。其他也有並病啊,少陽陽明也並病,它由少陽傳陽明。那麼三陰病有沒有呢?也有啊,咱們沒講三陰,先不談三陰。
在這裡頭還有一種合病,也在太陽篇里講了。說的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合病,太陽少陽陽明合病,三陽合病就是。這個合病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病的發作又有太陽病症,又有陽明病症,就叫做太陽陽明合病,這個同時發作的,一開始得病就這樣的。這個不像病傳那個並病,那個是先發生這個,後發生那個,但是這個也沒完,那個還發作呢,叫做並病。合病呢,同時,一開始來病就這樣的,這在臨床上也很多,這叫做合病,咱們這個書上說的。我們講這個都照形象講的,形象變化,太陽病的形象和太陽病的變化,就是上邊說這些。另外呢,他講治療。治療也是一個咱們講辨證施治了,當然得先辨太陽病。我們在臨床上遇到外國朋友前一段(時間)惡寒,根據這種的脈和證,我們就辨他是太陽病,他的初的意思就這個。太陽病了,你還得辨什麼?還得辨它是中風型啊,或者是傷寒型,也根據脈證。那麼這裡面啊他常提到寒熱虛實,那麼可見在這個太陽病的基礎上,他還要(完)。咱們太陽中風,開始就用桂枝湯嗎。用桂枝湯這類的發汗法。要是無汗這類的傷寒型,他就要用麻黃湯的發汗法。但是桂枝湯所說的中風型啊,無論是中風型,或者是傷寒型,這個證侯還是千差萬變的,那不是老那樣子,怎麼辦呢?還得因證而施,他這個就是具體的事實具體分析,所以桂枝湯裡頭有很多加減方,麻黃湯裡頭也有很多的加減方子。還是根據這個寒熱虛實往下辨。辨到什麼(情況)為止呢?就是這個方葯恰好相適應了為止。比方說吧,太陽中風這類的病,是用桂枝湯。那麼桂枝湯證,項背特別地強,項背強几几地,要加葛根。那麼如果這太陽病脈沉遲,裡邊虛,而且有寒的樣子,要加芍藥、生薑、人蔘新加湯,這是很多了。可見仲景這個辨證啊,是由大的範圍逐漸縮小,最後是方的適應證,簡單言之就是方證。這個很重要,所以方證是辨證的最後一個尖端。那麼中風型,或者傷寒型,它恰好是中風那麼一個形象,就像書上說這個,發熱、汗出、惡風、脈緩,那你用桂枝湯是對的。但是它要再有出入,那桂枝湯就應付不了了,你還得往下辨,到什麼(情況)呢?就是這個方葯恰好適應為止。所以我們根據他這個辨證施治,這套東西,我們知道了,他先辨六經,這個先辨太陽病了。然後再縮小,就是同中找異了,辨一個中風型或者傷寒型,因為太陽病啊就這麼兩個類型,大概言之。然後再根據其他的一切情況再細辨,到方證為止的。所以辨證啊,這個方證,在他這個書上來看,是一個最後的尖端啊。
我們講這個太陽篇,講很多東西啊,講些定法。什麼叫做定法呢?我們方才不是說了並病、合病,大概是並病最常見了,最多了。這個表裡都有病啊,並病嗎,外面也沒好,裡面發生了。那麼這種表裡同時有病,如果里實,應該攻;要麼得心下痞,應該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但是他還惡寒,表證未已,得先解表而後攻里啊。就是表裡並病,而里實者需攻,你得先解外,而後攻里。如果里虛寒,需用溫補,你要先救里而後救表。這是定法,這個在臨床上很重要啊。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遇到一個人下利清谷,他也有發燒、頭痛等等的,你得先治下利清谷,他那個脈當然也是,也是大概都是一個沉微、沉細這一類的脈。這個你不能先解表,雖然身疼痛,不能先解表。這是定法。那麼再有,雖然有表證,但是他有柴胡證,有少陽病,少陽病不可發汗。甚至於他也有里證,也有少陽病,那麼少陽病也不可下。這個汗下俱當(力戒),就只能用柴胡,要不柴胡這味葯,比較應用範圍多啊。這也是定法。這個太陽篇里也有。那麼還有一種在臨床上常見的,這個人內有停水,小便不利,內有停水,這類的病啊你非利小便不可,你要不利小便,就來解表不行,那個危害相當大,變證相當多。不利小便,表決不解。有的時候(解)表與利小便同時用,你看這個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就是這個方子,你象小青龍湯也是的,心下有水氣,表不解。這個在臨床上也很重要,這也算一種定法。
另外呢他又提出來了,有些太陽病以法當發汗,但是發汗有些禁忌也要知道的,他提出來七種。這個大家就得記,那沒有旁的辦法。我們在臨床上遇到這個可發汗,據病可發汗,但是有些特殊情況不可發汗,主要的是喪生血液,喪生津液,那麼這個津液、血液特別虛,所以亡陽者不可發汗,亡陽就是亡津液了。表現出這麼樣的,你象咽干口燥啊,無論是瘡家啊汗家啊亡血家啊,都不可發汗。對於這個,我們的腦子裡得有,要不然就出大毛病了。這個都是他這個書怎麼講的,咱們怎麼回頭來談的。
那麼我們還要研究一些,研究什麼呢?他說的六經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仲景這個書啊(講的)就是辨證施治了,他是拿一個傷寒作個例子,而來寫辨證施治的方法方式的。那麼我們研究古人書啊,我認為(得)注重這麼兩個問題,一個就是這個方法方式,中醫通過實踐來的,大家沒有誰反對,因為咱們這個中醫發展太早啊,那個時候沒有一種基礎理論給我們,象西醫有那些基礎科學的(支持),在這個基礎上演繹出來的一種醫療制度。中醫不是的,那陣兒沒有(這些),科學還沒發展到這個地步。只是從經驗,要不咱們怎麼辨脈辨證呢,怎麼不辨病啊?沒法辨病啊。限於那個時候(的科學水平)啊,沒有顯微鏡,也沒有x光,什麼也看不著,肉眼看不著的東西太多了,沒法辨病,而且這個局部病變更看不著,那除非拉(la2聲)開看,所以就是勢必促使(中醫)辨脈辨證。那麼他通過實踐呢,得出一些結論,你象我們講這些都是得出的結論啊,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就是太陽病,你遇到這個,當太陽病看沒有錯的,這是通過結論,通過臨床作的一個總結,這是客觀存在的,什麼時候也是這樣,古時候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現在太陽病也不例外,也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在以後也不會變,它是客觀存在的,這是自然科學,自然科學裡的自然規律。古人通過實踐,(把)這種規律掌握了。可是他對這個規律怎麼樣來認識是存在問題的,那時候限於科學水平嗎,他沒法說肝有病,這是真正是肝炎吶,什麼病菌造成的,什麼病毒造成的,他不會的,他說不出來這東西。那麼他也要說,你可知道,咱們說這個六經啊,他擱上這個經絡的名稱就是這個道理。你象咱們說這個中風傷寒,在古人只要認為這個,人傷於寒則為熱病啊,那個傷寒,古人也是這麼看的,錯誤,這是個錯誤啊,所以現在咱們不能這樣說了。那麼西醫說是這個傷寒桿菌啊,人家能給你找出實際的東西看,你不信還行嗎。所以咱們說那個冬傷於寒,這個就成問題的。那麼我們這個六經也是的。所以認識這個問題啊,古人的認識有些是我們應該廢棄的,應該揚棄的。現在咱們還都是古人怎麼說,怎麼來的。這個是有問題的,這個也不是一時能改變的,不過我們根據他這個書,你看太陽病明明是表陽證,那麼表陽證,表證,陽證,同時他也分析寒熱虛實,這裡頭八綱具備啊。表、里,他也常提啊,表裡陰陽寒熱虛實都有了嗎。
可見仲景的書就是八綱辨證,那麼怎麼搞出個六經來呢?所以今天在這,我們略略把這個問題談談。不過這個東西太多,我今天簡單地說一說。那麼開始得對八綱有一個認識,大家都說八綱,可是這個八綱並不那麼簡單,怎麼一方面結合臨床,一方面結合這個書,我們略略談一談。所說這個八綱啊,本來它是九個,你看他這個書也是,表、里、半表半里,所以他擱個三陰三陽篇嗎,三陽三陰篇。他這個陽性病啊,表、里、半表半里都有,陰性病呢也都有。就我們方才講的太陽病,它在表,表證有兩種,一個陰一個陽。發熱惡寒者,它是陽,無熱惡寒者就是陰,這個書說得也很清楚。那麼可見它就是一個八綱,所以我們現在先要把這個八綱說清楚,那麼它實質呢,表、里,應該有個半表半里,這個古人說表裡啊,就把這個半表半里概括進去了,就是指其兩端,那個當間啊自然就在內了。
那麼什麼叫做表呢?這個表它是人體一個部位,就是體表這個表,就是人這個軀殼,就是由皮膚、肌肉、筋骨組成的軀殼,這是在人體上是最在外了,體表的表。那麼病邪反映到這個部位,就叫做表證,所以身體疼痛這是表證。你象我們方才說的這個風濕病,都是這個身體疼啊,所以它也屬表,它脈也浮。
那麼這個裡呢?它就指的胃腸這個消化道,它是在人身上極里之里了,你看上至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出去,這個就叫做里。這個裡,我們把它縱剖開,那是最裡頭了。所以古人說這個裡啊,全是,書上也是陽明篇,太陽篇也提過,「胃不和」,胃就是胃裡面不和,胃中不和啊。就這個就是里。如果這個病邪反映到胃腸裡面的這種證侯,那就叫做里證。
這個半表半里呢?它就是表之內,里之外,那麼現在就是說胸腹腔間了,這麼一大塊地方。那麼這個空間呢,裡頭可是有很多臟腑啊。你象咱們一切的臟器吧,除了腦子,都在這個胸腹腔間。所以病邪反映到這個部位就叫半表半里。比方說,胸脅苦滿啊,尤其咱們講這個柴胡證,那胸脅苦滿就是在腹腔間他覺得,胸脅這個地方發滿,發脹滿。所以它叫做半表半里。
那麼這個表、里、半表半里說明什麼問題呢?就是疾病反映的病位,病的位置。這個位置,不像西醫說的那個病的位置,那個說你病變在哪個位置,中醫他講證,咱們講的這個證侯,這個證侯反映的病位,這個不是疾病所在的病位。中醫也叫表證也叫病在表,這是一種術語吧。但是他說這個邪在表,並不是那個病在表得的,所以這個外科,咱們研究外科就知道了,這個瘡生在外邊,它也發生里證,它大便乾燥啊,也要用瀉藥,里證,其實病是在外邊。那麼我們說這個病位就是,病在里,它也有表證。所以從這個疾病的反映上來看的。那麼這個病位啊,它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疾病萬變,它反映到人體上,不出這三個病位,不在表,就在里,或者半表半里。有的時候表裡並病,既有表又有里,合病也是的,同時發作兩個、三個,但是不出這個範圍,不出這個表、里、半表半里這三個範圍,要出範圍中醫沒門了,它不出這個範圍。這也是古人經久地臨床作的結論,這也很不容易。
另外呢,咱們說他這個三陽篇、三陰篇,把這個陰陽也得把它搞清楚。這個陰陽啊,是就病的病情上說的,也就是病之性,陰就是陰性,陽就是陽性。什麼叫陰性?病發作起來,這在人的機能上的一種反應。這個人體機能啊,它是要起改變的,代謝機能首先要改變的,這是西醫也這麼看的。這個改變呢,它只有兩個途徑,不是太過了,就是不及了,就這麼兩種。在臨床上也是的,咱們脈也是的,它不是快了,就是慢了,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你象前面我們說那個滑、澀呀,其實它就這樣。你象我們量血壓表也這樣,有病人咱們給量血壓,他的血壓高了,你的血壓低啊,血壓不高不低,你血壓這方面管保沒病。那麼快慢也是啊,現在這西醫也瞧脈呀,瞧脈他看鐘點,也就看快慢。所以這疾病一發生,影響機能改變,這種改變啊,不是太過就是不及,如果太過,你身上證侯反映都太過,不及呢?你身上的證侯反映也多不及。這太過是哪一方面呢?比如說亢奮,發燒,興奮,這個病呢發揚,這一類的情形,古人叫陽性病。反過來呢,它現抑制的現象,冷啊,衰沉啊,脈也微呀也細呀,這一系列的都發現,這叫做陰性病。這陰陽就是這麼兩個,一個是發揚的,一個是抑制的,一個是亢奮的,一個是消沉的。所以少陰病一講,脈微細,但欲寐,人就消沉,就困頓,而且脈也比較微細。那麼太陽病就不是了。它就這麼兩種。所以這個疾病萬變啊,不外乎這麼兩大類,它不是陰,就是陽,不是亢進,就是不及,反正就這麼兩種。也不亢進也不不及,這就是常人,沒病。這就病情上說就這麼兩大類。
那麼另外它有寒熱虛實,這個寒和熱本來就屬於陰陽啊,那麼寒就寒性,熱就熱性。讓中醫說說這個熱,不一定得是溫度高啊,紅頭漲臉,你象這個口苦口乾,這都是一種熱象,脈數也是表示有熱。這個熱也是太過,也屬於陽性。這個寒與它相反,寒就是寒性,這個人顏面蒼白也是寒性。總而言之現這種寒性的就為寒,現熱性的就為熱。在陰陽裡頭提出這麼兩個(概念),因為這個在治療上是很有關係的。這兩個寒熱雖然屬於陰陽,但是它是具一個特性。咱們這個陰陽是極概括的,凡是太過的都屬陽,凡是不及的都屬陰。這個寒熱呢?它是特性,局限於或寒或熱這麼兩種。所以我們說,陰陽包括了寒熱了,它是概括它,那個寒熱概括不了陰陽,所以疾病啊,沒有不陰不陽的,可有不寒不熱的,我們在臨床上也是,這個人沒有寒熱嗎,你還說他有什麼寒熱,但是陰陽能分。
這個虛實也是的,這個虛,古人說的是人的精氣虛,就是人虛。實呢就是,古人說病氣實,就是邪實。你象我們講的太陽病,無汗、脈浮緊、身疼痛,它這個在表證上說是實證,一點汗也不出。你看這個中風證呢,它就是虛證,它是自汗出,脈也弱了。它這個實證,咱們講有那麼一段啊,說太陽病,十餘日,表證還不解,吃了麻黃湯之後發煩目瞑,繼之鼻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他說陽氣重,重就是老不出汗,他外邊這個體液充實太甚了,就是實,就是表實,什麼實呢?病實,指著病說的。人虛,虛勞那個虛,那是人的體力支持不了,也就是這個病還沒去呢,人就支持不了的那個樣子,就叫做虛。人體力能支持,但這個病氣相當實。你象這個陽明病,胃家實,大便不通,人說胡話,譫語,這是里實證。這個虛實也屬於陰陽啊,總而言之虛還是不及,實還是太過,也屬於陰陽,它也是個特性,專就虛實這麼一種陰陽來說,分的虛實。這個虛實共寒熱都附屬在陰陽裡頭,可是寒熱虛實這兩類東西要是錯綜互見吶,那麼這個虛實常常的,我寫那麼一篇東西呀,我說寒熱有常,虛實無常,那什麼意思呢?寒熱有常啊,(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是寒就屬陰,是熱就屬陽,它永遠不變。這個虛實無常什麼意思?唉,它與寒熱交叉互見的時候,它就是隨著寒熱為陰為陽,它自己呀就反其陰陽了。這個呢我們說幾個例子就有了,比如說吧,從這個陽性病,熱,實,又熱又實,這是陽性證。可是熱與虛在一起,虛本來是屬陰吶,與熱在一起,咱們說虛熱證是陽證了。這個虛隨著這個熱走了,所以虛實它無常,這個虛與熱同時並見了,這個虛就變成,本來它是屬陰吶,它就為陽了,虛熱證是陽性證。因為這個寒當然是陰證,寒證,再虛,虛寒,這當然是陰證。這個實,與熱,我們方才說了,當然是個陽證。這個實與寒呢,這個實就變成陰證了,寒實證,咱們頭前講的寒實結胸啊,那個用不得一點涼葯,那個也得用差不多的溫下法,咱們這個太陽篇也有寒實結胸。所以這個,虛實這兩個東西,咱們說虛證屬陰,實證應該屬陽,但是實證與寒結合到一起,它反為一種陰證,這個虛與熱結合到一起而反為陽證,所以它是不常的。那麼這樣子在陰陽裡頭啊,有這麼兩個大類型,陰陽兩類,所以六經啊,它只是有陽實證,有陽實熱證,也有一個陽虛熱證,也有光陽證,也不寒不熱不虛不實的陽證,它五種。所以這個陰證裡頭呢,有陰寒證,有陰虛證,有陰虛寒證,有陰寒實證,也有不寒不虛,就是一般的陰證。所以都有五個。所以我們辨了陰陽了,還要細辨底下這套東西,辨這個寒熱虛實。那麼這六個呀,陰陽寒熱虛實,我們統言之就是有陰陽,寒熱虛實就統為陰陽。那麼這六個都是病情,可是這個疾病的反映,它這個病情必須反映到病位上啊,它得有著落呀,你看這個人是寒是熱,哪一塊寒哪一塊熱呀?它必須反映到病位上,反映到表,說表熱,反映到里,說里熱,反映到半表半里,半表半里熱了,所以這病情啊必須反映到病位上。那麼這個病位,你象我們人,每個人都有表,都有里,都有半表半里。你說這是表證嗎,它沒有病情反映,沒有證的反映,哪有啊,所以這個病位也必然得有病情反應,它才有反映,那麼這就出來這個六經了,沒有病位也(就)沒有病情,沒有病情也(就)沒有病位,所以我們見到一個證,它同時就有兩種,既有病位,也有病情。咱們講這個八綱是抽象地講的,那個病沒有單獨那麼有的,你象咱們講這個六經就是,它都得有個病位,同時有陰陽兩類的病情,因為這個寒熱虛實統說在這個陰陽裡頭了,所以表有陰陽,里有陰陽,半表半里也有陰陽。那麼表、里、半表半里,就這麼三個病位嗎,這個病就有陰陽兩大類嗎,那麼3×2不等於6嗎,就是6個類型。這6個類型啊,就是天然它就存在的,它是最基本的類型了,所以咱們這個六經啊,我們根據這麼個分析啊,就是表、里、半表半里各有陰陽兩種病型,這個它是始終存在的,那麼我們說的六經啊就是這個東西。可是古人呢,或者那個時候這麼說覺得淺,必須找出個理由來,所以他說一個經絡受邪,咱們這個書啊有這個口氣呀,太陽病就是太陽經發病。這個是大有問題的,這個咱們也不必駁斥他,和大家好好研究研究啊,這個一研究就知道,這個經,這個經絡,古人說它,大血管就是經,小血管就是絡。那麼這個經絡發病,是不是這個?有可能,這個值得研究。所以中醫這個辨證啊,至於六經這個證侯的發現,不外乎八綱這麼個問題,就是病位上反映病情,就是病、症之形成,它必須有病位,同時有病情。這個病情概括言之陰陽兩類,這個病位呢固定在表、里、半表半里,這個與人身體有關係。我們人身呢,認為這個疾病萬變,在中醫上這個八綱概括一切,這個六經也是的,一切疾病不出這個範圍,所以咱們辨證啊,才能什麼病都能辨的,要假設出這個範圍啊,那麼這個書咱們學它也是沒用了,它不出這個範圍。它為什麼不出這個範圍?它與人的結構是相通的,疾病儘管發病的原因不一樣,病的種類不一樣,發病的形式也不一樣,但是它有一個共同的反應,一般的反應。這一般的反應怎麼來的?就是咱們講的所病邪說了,這個柴胡劑說的,正邪紛爭啊,這是中醫學一個很好的認識啊,在內經上這個也常提。這個人體啊不甘於疾病來向自己發展,它要對付疾病的。它要對付疾病,這種鬥爭的形式它就反映出來了,我們講的太陽病我給分析了,這個太陽病你根據證侯一分析就知道了,脈浮、頭項強痛而怕冷。這個脈為什麼浮啊?這是一個常識了,現在說,就是血管充血,這個感冒大家都得過,一得這血管就崩起來了,是不是就充血了。怎麼叫充血啊?就是血管也擴張了,那裡頭充分液體太多,所以頭項強痛。為什麼單頭項強痛啊?他腳丫子怎麼不強痛啊?它就是上半身特別充血,這個你看看生理學就知道了,所以要出汗以前啊,它先血管擴張,然後那裡頭的體液啊大量地輸送到外頭來,然後就出汗,它把這熱也放出去了,那麼我們這個太陽病啊,就是這個充血達到一個相當程度,不但充血,同時裡頭也攜帶有熱,那麼這個熱呀,比平時特別高了,在體表(溫度)驟然間提高,與外邊這個溫度差距加大,那麼感覺外邊就冷,刺激身上這個惡風惡寒吶由之而起。那麼頭項這個地方不但充血得厲害,而且有壓迫性的疼痛,所以強痛啊。那麼這個情形正是要出汗而不得出汗這麼一種反應,為什麼要出汗啊?就是要體表排出汗,解除疾病。所以中醫這個認識很好,全是正邪紛爭。那麼在人體有了疾病呢,要是最好的法子從汗腺排除。這個從作戰上講是外圍作戰啊,影響不到裡頭。但是病沉重了,由體表解不了了,咱們講這個少陽病就是,它要退卻了,就是另找防線了,所以這個血弱氣盡腠理開啊,咱們講這個柴胡劑很好,邪氣因入,這個邪氣呀不在體表鬥爭了,它往裡頭來了。可是呢,二道防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立了,結於脅下,正邪紛爭,結於脅下,在半表半里這個部位,這個脅下這個部位在胸腹腔間最重要了,在這塊斗,所以往來寒熱,咱們那段講的很好,在內經上也是的。表證就是邪正交爭於體表,內經說的很好,邪正交爭於骨肉,那麼得到汗出,那就是正勝邪卻了。我們這個太陽病呢,就在這麼一個階段上,想要汗出,達不到汗出,表解不了。所以古人通過實踐,在這個太陽病啊以發汗為原則,正是恰好適應這個病理機制,所以它叫做原因療法嗎。那麼這個是我個人的看法啊,這是根據這個八綱的分析的六經,這是自然而然地形成這麼六個基本類型。我們要這麼去看呢,那麼張仲景這個書啊就是八綱辨證,這個太陽病,這是古人的看法,古人說太陽經受病。所以張仲景這個書啊,據這個皇甫謐,晉人,作這個《甲乙經》說的,他說論廣湯液為數十卷,他這個書是有藍本了,不是他自己創作的,創作不了這麼……。在他以前吶有本《湯液經》,在《漢書》上也的確有,他們有說伊尹作的了,當然那是無稽之談了,中醫這個不是一個人作成的,它是一個從臨床實踐中逐漸搞出來的,當然有個很長的時間了,不過在《湯液經》那個時候,它這個概要都具備了,你象這個六經名病啊,具我的想法在這個《湯液經》上,那麼張仲景呢在作這個書的時候,他是根據《湯液經》。皇甫謐這個人啊,他不只是對醫學有修養,他是個歷史學家,所以張仲景跟同郡的張伯祖學醫,那都是皇甫謐說的。皇甫謐這個人可有考據,所以咱們這個書上這個序言啊要不得的,他那個新本就沒有了,這個序言是假的,你們很容易就看到了,皇甫謐是晉人,跟那個王叔和差不多,這個書是王叔和撰述的,假設有這個序言,這個序言明說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這套東西,皇甫謐不會不尊重本人的序,說他是從這個《湯液經》上來的,他說他這個論廣湯液為數十卷,可見這個皇甫謐那個時候沒有這個序,這個序可能是南北朝那個時候搞的。現在的這個書就沒本序了,我的舊本都有,所以這個序言啊對我們影響最大,歷代注家呀都根據這個《素問》,就把這個書整個的,說張仲景這個書啊在內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認為這個是毫無關係。他這個六經與這個,你們回頭看看內經這個六經,它就不一樣,它說是太陽、陽明、少陽都在表,可發汗,它在三四天入了臟腑,它說那是陰病,那可以下。那與這個書哪對呀,尤其這個,它也不是先太陽,後陽明,再少陽,然後那個說得很妙了,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厥陰之後又返回來太陽,誰見到這個病了?這不成了一個怪病嗎,沒有。所以那個六經它講遞傳,仲景的這個一開始講表裡相傳,這是決不一樣的。
今天咱們這個就略略談到這啊,就我方才說這個八綱、六經關係呀,我這麼今天講,你們聽得亂七八糟的,我寫那麼個東西,(你們)參考著看一看。這也通過這個書,那麼我怎麼導得那個呢,就是根據這個書,這個書我認為就是八綱辨證,三陽三陰篇就是陰陽兩大類,同時在太陽病裡頭他盡講表,外不解了,表不解了,這都是他說的,根據這個書。那麼少陽病,陽明病都講的里,那麼後來三陰病也是的,陰陽兩類他同時講表、里、半表半里。那麼他這個六經不就是陰陽之中有表、里,有半表半里,就這麼個東西。就根據他這個書,同時也講寒熱虛實,八綱具備。那麼這六個類型呢,他古人辨證為什麼不先辨表、半里,那個沒法辨,它必須得成型,有表有里才能夠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呢。假設說沒有這個病位,你只是講陽,哪有那麼個病啊。所以它必須有病型,有病位。既有病型病位就這六個,最基本了。那麼從這,他是再細辨。所以他這個書啊據我的觀察,他是先有的這六個基本類型,這個類型也來自於八綱,就是八綱,在這個類型上是表裡陰陽都具備了,他再辨寒熱虛實,這個書也確實是這樣的,你們好好看看就知道了,再辨寒熱虛實,最後辨到方證。所以我說仲景這個辨證的方法呀,就是辨六個類型,就是六經,再分析八綱,八綱呢就分析寒熱虛實就夠了,它這個表裡陰陽都有了,然後再進一步辨方證,以至於治療。他這個書,這個就是他這個書的一個體系,你這個掌握了,所以我們以後講也好講,它就是這個東西。所以我那天寫那個東西,就根據這個書,並沒有什麼。他這個書這麼樣子來說明啊,在我以前還沒有人這麼說過,都是求深吶,這個求深我認為是返淺,你象這個經絡也是的,這個東西找不出一個相當的證明,這個經絡發病啊,反對這個事不是從我開始,這個徐靈胎就說過,所以仲景決不是,他這個書啊,不是循經發病,說太陽經發病了,陽明經發病了,決不是,可是他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咱們今天就講到這啊。……和少陰病的不同,在里位上,也有二種病,一種陽明病,一種太陰病,陽明病是里陽證,太陰病是里陰證,就是病邪在里而反應陽性癥狀者,古人認為是由經絡受病,實質不是那麼回事。
推薦閱讀:
※太陽返照推年運
※太陽下的森林的接待
※【知識】初升的太陽—— 成童禮
※第八十回 尉遲景鞭打太陽槍 凈道人圈打眾英雄
※太陽系八大行星連成一線的概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