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青年工作的發展過程與趨勢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一場新的偉大革命。它是面向現代化的,是面向世界的,是面向未來的。因此,我們回顧過去30年中國青年工作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所走過的道路,離不開這三大背景: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世界的影響;走向未來的種種嘗試、思考和探索。

30年改革開放,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人的精神面貌的變化最為顯著,而其中青年人的變化又應該是最為突出的。與此相聯繫的青年工作必然也將發生相應的變化,儘管這種變化可能會滯後於青年人本身的變化。為使我們對這段歷史的理解能夠更切合青年人的變化的實際,這裡擬採用一種「事件追蹤」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來回顧和思考過去30年青年工作走過的發展道路及它所表現出的某些趨勢性特徵。

一、30年青年工作發展的四個階段

中國青年工作的發展,與改革開放的階段性特徵、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步驟、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增長,以及中國走向世界的歷史步伐,緊密聯繫,並且是青年工作發展的決定性前提。

1.第一階段:1978~1989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10年。1978年底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帷幕。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這一年內中國還有幾件大事值得關注。1978年3月,中央召開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等重要論斷。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在閉幕式上發表書面講話《科學的春天》,用詩一般的語言宣告:「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恢復高考後兩屆共計67.5萬新生入學。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這一年在青年中廣為流傳。中國青年以空前的求知熱情迎接一個新時代的到來。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掀起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思想解放、撥亂反正、經濟恢復、市場調節、商品經濟、特區試驗……新思想、新觀念、新事物、新辭彙不斷湧現,改革開放進程迅速推進。東部沿海地區的改革先行一步,深圳等經濟特區建設如火如荼,「孔雀東南飛」一時成為青年社會流動的代名詞。

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浪漫的年代,同時也是一個令年輕人感到些許不安和困惑的年代。1978年,知青返城的風暴在孕育中涌動。同年8月《文匯報》刊登盧新華的短篇小說《傷痕》。「傷痕文學」作為新時期出現的第一個全新的文學思潮一度在青年中流行。「傷痕文學」實質上是一種歷史的感傷敘事,其中也蘊含著關於現實的諸多反思,它的思想意義遠大於文學意義。1980年5月《中國青年》雜誌發表署名潘曉的讀者來信《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一場關於人生觀的大討論在青年中廣泛展開。潘曉從對人生價值的追問中透露出青年人的一種理想的幻滅感。討論持續半年多時間,而最終卻是一個更令人困惑和迷惘的結局(就連六萬多封讀者來信也被毀掉)。接下在青年中流行的朦朧詩、文化熱、經商潮、出國熱、「自由化」、國外思潮、港台歌曲、搖滾樂……似乎更加重了青年們心理上的困惑和迷惘。1985年的「5.19」球迷騷亂和「新9.18」事件,1988年興起的關於「球籍」的大討論和「河殤熱」,使青年們的愛國主義熱情與激進的民族主義、民族憂患意識、民族虛無主義等複雜情感糾葛纏繞在一起。改革過程中實行的價格雙軌制及私營經濟和鄉鎮企業的興起,使「官倒」和權力腐敗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青年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問題轉化為「信任危機」。「青年導師」一時成為青年追捧的明星,他們期望從「導師」那裡尋找慰藉心靈和涵養精神的藥方,而「導師」的思想卻循著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路徑——以李燕傑為代表的一方力圖以理想主義點燃青年心中理想的激情,以李澤厚為代表的一方則通過文化批判實現了他們對青年的理性啟蒙。1988年初,李燕傑等人在深圳與蛇口青年的座談中引發衝突,這場衝突被稱為「蛇口風波」。「蛇口風波」是改革開放前沿的特區青年率先對傳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觀念的直面挑戰,而它的實際意義已超越教育本身,因此有人稱其為「第二次關於真理問題的大討論」、「蛇口五四運動」。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場風波,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劇變,為80年代畫上了一個沉重的句號。1989年3月,鄧小平說,我們在10年中最大的失誤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總的來看,中國改革開放最初10年的客觀情勢在某種意義上要比新中國建立的最初10年和「文化大革命」的10年複雜得多。這10年,青年人的思考要遠比他們在行為上做出的嘗試和努力更多,並在「第四代人」那裡找到了自我認同的依據和情感上的歸宿。

20世紀80年代的青年工作處於從傳統的舊模式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領域延伸的轉型過程。1979年3月共青團中央做出《關於在全國青年中開展爭當新長征突擊手活動的決定》。這項活動既是共青團和全國廣大青少年在80年代開展的一項建功立業、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進軍的活動,也是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的重要形式之一。活動明顯帶有戰爭和革命年代走過來的痕迹。1981年開展的「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是20世紀60年代學雷鋒活動的繼續。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共青團工作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宣傳鼓動廣大團員和青年參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恢復和健全團的組織,提出了「積極為青年服務」的新的工作理念,大力加強團的幹部培訓和各級團校建設,關於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理論研究在全團蔚然成風。

20世紀80年代的青年工作有幾件大事值得關注,一是「希望工程」的誕生。共青團積極探索新時期青年工作走向更廣闊社會生活領域的新路子,「希望工程」是其成功的標誌。二是1984年由河南安陽幾位老同志發起成立「關心下一代協會」(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錦濤專程到會祝賀並講話,後來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1990年5月批准成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三是1984年上海成立中國第一個少年法庭,1987年10月上海市青少年保護條例施行,我國少年司法和青少年法律保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過程由此開始逐步推進。

從新長征突擊手活動起步,到「希望工程」啟動,中國青年工作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路程。這是一個轉型的階段,探索的階段,不斷調整的階段,「新長征」和「希望工程」成為這一階段我國青年工作發展的兩個歷史性符號。儘管「教育的失誤」為青年工作敲響了警鐘。但是,在汲取教訓的同時,青年工作也尋找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即走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領域,更接近青年,要為青年服務。「關心下一代協會」的產生,意味著將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到青年工作之中;上海青少年保護條例的施行則標誌著我國青(少)年工作將走上法制軌道。

2.第二階段:1990~1992

這一階段雖然時間短暫,但卻是中國改革開放遇到最大阻力的時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因經濟過熱而引發的治理整頓並未取得顯著成效,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上漲,西方經濟制裁導致改革開放的國際環境惡化。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引起劇烈震動,思想文化領域關於「姓社姓資」的爭論日趨激烈,所謂的「氣功文化」在社會上流行。「六四」過後大學生和青年知識分子的思想情緒發生很大變化。反和平演變、學哲學、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等教育活動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領域進行,試圖恢復傳統主流意識形態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支配地位。但是,對於中國改革開放的路子如何往下走甚至是否還要往下走,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問題,這些學習教育活動卻沒有做出最富有說服力的回答。1990年6月,中國社科院年輕學者何新的北大演講取得成功,半年後全國颳起一股被大學生稱為「何新旋風」的現象,青年(特別是大學生和青年知識分子)教育工作在迷濛中現出一種雖然短暫卻十分可喜的跡象。今天回過頭來看,由於「何新旋風」帶有更多的民間意味,它的命運也只能如一場旋風那樣,過後一切又回復到以往的狀態。但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到,正是在這一時期,青年人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開始了他們對中國現代化路程的重新思考,「重估中國現代化」正在醞釀成為一個新的理論熱點。

1992年初,88歲的鄧小平視察深圳、珠海等地,發表重要的「南巡講話」。這時西方的經濟制裁已連續三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在5%左右徘徊,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到20%以上,國內有人指責改革開放是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平演變為資本主義制度」。改革陷於比後退更可怕的停滯,中國面臨一個重要選擇關頭。「南巡講話」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指明了發展方向,其中最有分量的一句話應該是: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這是一個經過劇烈動蕩之後進入冷靜思考並試圖在理論和實踐上探索出一種新的發展思路和方向的階段。雖然在社會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領域曾一度表現出極大的困惑和茫然,但這一過程畢竟十分短暫,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使中國的改革開放又重新回到正軌。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第一明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這一階段的青年工作也不乏可圈點之處。1989年9月,深圳團市委組織義工人員開通「為您服務」熱線電話,為各地來深創業的青年提供幫助。1990年6月6日,「深圳市青少年義務社會工作者聯合會」正式註冊成立,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個義工團體。這直接啟發了後來的全國青年志願者行動。1990年9月,鄧小平為「希望工程」題名,其後江澤民和李鵬分別為「希望工程」題詞。1992年鄧小平先後兩次以「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名義為「希望工程」捐款。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評估中心的評估表明,希望工程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富影響的民間社會公益事業。1992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頒布施行(此前國內已有20餘個省市先後制訂了地方性未成年人/青少年保護法規)。至此,我國青(少)年保護工作初步具有了自己的配套法律政策保障體系。這一階段共青團工作的重點是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善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領導的通知》精神,加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團員、團幹部隊伍建設,大型活動主要圍繞學雷鋒、學英模、愛國主義教育等幾個方面進行。「希望工程」繼續推進。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1992年3月團中央頒布《共青團文化建設十年規劃》。儘管《規劃》的文本今天看來顯得過於粗疏和原則,其主旨仍僅局限於文化教育、活動等一般性目標和防止「和平演變」上,但其中關於青年文化消費、大眾傳播媒介、文化市場、青年文化建設等表述,卻可以見出其工作思路已因應市場經濟環境下青年和社會的變化而變化。

總之,這是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雖然時間短暫,但它對於未來的方向選擇以及對過去一段歷史的反思和警醒,都是非常之重要的。

3.第三階段:1993~2000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改革目標的確立,使中國的改革開放走上了新的歷史征程。但改革的路註定是充滿艱險的。國企改革的路步履維艱且爭議蜂起,從「姓社」「姓資」到「姓公」「姓私」,思想上的交鋒愈益尖銳乃至走向對立;從「治理整頓」到「宏觀調控」,如何馴服和掌控市場經濟這匹脫韁的野馬,考驗著各級領導者的歷史眼光、政治智慧和實踐策略與勇氣;從「世界主義」到民族主義再到全球化,無論是官方主流意識形態還是民間的社會情緒以及學術話語,都一直在各種變幻莫測的國際國內各種重大變化和突發事件中尋找自己理論上或心理上的平衡支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的談判在艱難中推進,對融入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渴望與「狼來了」的擔憂心理並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改革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思路,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裹挾下社會上出現GDP崇拜和金錢崇拜的傾向。

快速增長是這一階段的最顯著特徵。199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不到40000億元人民幣,2000年增長到近90000億。港澳回歸,結束了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市場迅速帶來驚人的財富效應,以消費文化為主導的大眾文化風生水起,以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的世界潮流則在其間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1995年中國互聯網接入和服務向社會全面開放,到1996年底網民數量約10萬,到2000年6月達到1690萬(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統計,到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大幅超過美國而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走向普及,1993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數92.4萬,1999年實行擴招,2000年招生人數達到220萬(2008年全國高校招生人數為599萬)。數以千萬計的來自農村和城市的青年勞動人口在全國範圍上流動。信息技術、中國製造、知識經濟、人口流動、大眾消費等成為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強勢話語。在思想文化領域,一方面在官方主流媒體和意識形態導向上,仍堅持並突出以鄧小平理論、愛國主義等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另一方面,由於市場效應和新技術革命、全球化潮流的衝擊,青年群體的分化、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等呈急遽變化的新趨勢。市場主導下的青年自主謀業、自由流動使青年人的自我意識和權利意識不斷增強。人文精神大討論將現代化反思引向深入。毛澤東熱在1996年達到頂峰。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和中國申奧失敗、1999年美戰機轟炸我駐南斯拉夫使館的「五八事件」,其間穿插有「中國可以說不」的呼聲,中國青年的民族主義情緒在激化和升溫。以現代性、後現代主義、文化批評等為代表的來自西方的理論觀點和學說在青年知識分子中流行,並用以分析和解讀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且上升到學理化的高度,這遠比改革開放初期流行的以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等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思潮更富有思想上、理論上的誘惑力和衝擊力。高度現代性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風險和危險的世界,是一個快速飛逝的世界,現代人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類似的論斷在西方關於現代性的種種說辭中隨處可見。雖然中國這時距離「高度現代性的世界」尚很遙遠,但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的迅速轉型所帶來的社會震蕩在所難免,其間的風險與危險亦顯而易見。

這一時期是中國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發展的最重要的歷史機遇。1993年10月,全國第一個區域性青少年事務管理專門機構上海浦東新區青少年事務署成立。這是我國青年工作和青少年事務管理在體制上的一個重要探索和創新,其意義深遠而重大。特別引人注目的是,1994年,國務院批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向國際社會承諾,採取措施,保障青年的合法權益;在1995年之前制定施行《青年法》及配套法規;在國家及地方普遍設立青少年保護工作協調機構,建立和改善青年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1993年底,團中央審議通過《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我國青年工作戰略發展規劃》,決定把實施「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作為青年工作的突破口。1998年團中央發布《共青團工作跨世紀發展綱要》。應對市場經濟新環境的挑戰,面向跨世紀的準備和憧憬,是這一時期我國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主導思想,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習鄧小平理論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團中央聯合中央和國家機關25個部門於1994年啟動的「青年文明號」活動,持續開展且效果良好。

從總體特徵上來看,1993-2000年是我國青年發展變化最大最快的時期。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國企改革步伐不斷加快和新經濟組織迅速崛起,一方面是我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是各種社會矛盾複雜糾葛,各種文化思潮交鋒碰撞,貧富分化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凸顯,經濟高速增長背後的社會隱憂逐漸蓄積和顯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究竟是弱勢群體還是優勢群體的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討論。互聯網搭建的開放式信息平台和虛擬空間,為青年人營造了一個全新的信息交流環境,但由於信息泛濫和不良信息傳播,也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課題。總之,這一階段青年工作的背景與環境要遠比之前的情況更複雜。青年工作傳統的思維方式、活動形式乃至共青團組織的凝聚力、團幹部和青年工作者的能力、素質等都面臨新的考驗。

4.第四階段:2001~2008

中國青年滿懷美好的期待和憧憬跨入新千年。2001年成功申辦第29屆奧運會和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是中國跨入新世紀最具有標誌性的兩個重要事件。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好評。同時,這一年國內接連發生南方冰雪、藏獨鬧事、512大地震、通貨膨脹、股市暴跌、甕安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天災人禍,由美國次債危機引發的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嘯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衝擊。房改、醫改、教改,民眾對這關係國計民生的三大改革的質疑也在這一年達到頂峰。2008,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最不平靜的一年。

改革開放使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愈益緊密,中國對世界和世界對中國的影響同樣在不斷增強,這使得我們對中國問題所作的任何觀察和研究都必須要有一個世界的視角。20世紀晚期世界最重要的兩大特徵:一是以經濟全球化為載體的新自由主義思潮全球擴張;二是以文化認同和封閉保守為特徵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全面抬頭。起碼學界就此已基本達成共識。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以「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為重要標誌,美國極力奉行單邊主義外交政策和國際戰略,四處插手國際事務。中國和西方的關係發生了許多或微妙或明顯的變化。2001年4月發生中美南海撞機事件,2005年日本欲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008年中國海外奧運火炬傳遞受歐美反華勢力阻撓破壞,加之日漸增多的國際貿易摩擦和經濟制裁,一連串的事件使中國國內特別是青年人的民族主義情緒不斷升溫。另一方面,則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文化對中國年輕消費者的示範效應愈益凸顯,青年消費心理及其文化傾向的「西化」趨勢在增強,從麥當勞、可口可樂到迪斯尼、美國大片、日韓電視劇以致服飾品牌、流行色彩,「酷」和「秀」成為青年人最熱衷的詞語。「5.12地震」中的「可樂男孩」,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可再解讀的文化信息。農村青年問題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憂慮,以至有權威研究人士指出:「青年農民是中國最大的政治」。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最令國家和社會憂慮的問題之一。

「80後」閃亮登場,使新世紀中國青年的整體風貌為之一變。他們的人生經歷幾乎與中國改革開放同步,剛懂事就知道電視、麥當勞、唐老鴨是什麼,流行歌曲代替了爸爸媽媽童年時代的兒歌。這是嶄新的而且富足的一代。韓寒和李宇春,或許可以作為這代人的形象代言人。「80後」之所以被稱之為「80後」也與他們有關——最初即是文壇對以韓寒為代表的一批「寫手」的稱謂。「寫手」顛覆了傳統的文學觀念,韓寒則被稱為「抵抗體制的新生代寨主」。2006年初在網上爆發的「韓白之爭」被某些媒體推向「代際之爭」,正如「超女現象」被引申到中國民主政治的預演,以及李宇春入選南方某報主辦的「改革開放30年風雲人物評選」百名候選人一樣,其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它的實際意義或最終結果。2005年,一個16歲的美國青年將他在上海所作的一項「中國的青年一代以及他們的世界觀將會對美國商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的調查結果出版,書中將中國的「80後」定義為「未來世界超級大國的領導者」。而早在2002年,國內某權威媒體調查後就認定,中國青年向後現代靠攏的趨勢已經出現。

「90後」接踵而來。這是獨生子女的一代。有研究者認為,「90後」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公眾視野內是由於個別過於追求自我的90後創造的「腦殘體」(火星文)在網路上的泛濫。有評論者指出,這一代孩子,由於整個變革中的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普遍地早熟,他們從一開始,就樂意成為消費社會、技術時代的寵兒。「90後」最鮮明的特點是「富於個性與創造力」,但缺乏對他人的理解,同時也是充滿自信的一代人。還有人預測,由於社會結構的激烈變動,90後和80後的分化現象較前面幾代人要更顯著,因此生活方式、價值觀等各方面也都更加多元化。但「80後」和「90後」相對來說還是最接近的一代。他們不再可能成為「憤青」,因為他們要儘可能多地享受現在。他們不再迷惘,因為他們不再追問「我從哪裡來」——這是一個非常古老而傳統的問題;也不再苦思「要到哪裡去」——這是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幻想。他們最關心的是「我現在在哪裡?」當下,瞬間,直覺,感受,是他們把捉世界與自我的真諦。這正是後現代的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當代中國青年,不僅是民族的、國家的,更是世界的。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最終建立和完善也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目標,到現在不過十幾年的時間。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本世紀頭二十年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表明,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處於發展的中早期階段,因此也將是一個前進最艱難、情況最複雜的階段。這一時期青年的發展環境和狀況,亦必然帶有這種階段性的特徵。2003年的「孫志剛事件」,2004年的「馬加爵事件」,2007年「山西黑窯工事件」,2008年的「甕安事件」等都表明,中國青年的成長發展無論外部環境還是自身因素,都存在許多亟待解決或克服的問題。

這一階段的青年工作,出現一些新的特徵。青年政策、青少年事務、社區青少年工作等成為青年工作者和政府有關部門最關注的內容。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受到中央高度重視。青年中心建設推向全國,建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青少年事務工作者隊伍的工作在試點基礎上穩步推進。2003年8月,上海成立社區青少年事務辦公室,下設在共青團上海市委,機構級別定為副局級,公務員編製為20名。2005年,上海在兩個區政府建立青少年事務局,在青少年工作體制、組織和職能創新方面又走出一步。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團委制定了青少年發展規劃。這一期間共青團中央先後召開第十五、十六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共青團工作戰略發展規劃》和《共青團工作五年綱要(2009~2013)》。不斷提高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堅持把竭誠為青年服務作為共青團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腳點,是共青團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2007年,團中央啟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並制定《實施綱要》,將大學生骨幹、共青團幹部和青年知識分子作為重點培養對象。

概言之,面向新千年,面向新世界,面向新一代,是這八年中國青年工作所必需應對的客觀情境。20世紀90年代我們做出的種種跨世紀設想,正在接受來自青年、社會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實踐檢驗。

二、30年青年工作發展的基本評價與反思

從傳統的單一的群眾工作模式向國家社會事務管理和更廣泛的社會生活領域延伸,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青年工作發展變化的顯著特徵之一。

多年來,我國青年工作主要是作為執政黨的群眾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有關方面關注和重視的,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工作原則、目標和方法及組織系統。群眾工作模式形成於戰爭年代和革命時期,一度是長期居主導地位的我國青年工作的基本模式。多年實踐證明,這種模式有其產生和存在的特定的社會條件和群眾基礎,也曾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項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青年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重要生力軍。

把青年工作作為黨的群眾工作的一個特殊領域,實行黨對青年工作的直接領導,與把青年工作置於社會工作範疇,通過國家或政府的社會工作行政加以管理,兩種模式相互比較,可以說互有利弊。從有利的方面看,前者具有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強大的社會組織、宣傳和動員力量,加之執政黨的社會地位和影響,使青年工作比較容易得到社會各界輿論和基層群眾在道義和情感上的支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能夠通過特定的組織形式在廣大青年中得到宣傳、貫徹和實施,因而也有利於密切黨與廣大青年的聯繫,使青年成為黨實現自己的綱領任務和最終奮鬥目標的一支現實的社會力量。就後者來說,其嚴密而有序的行政管理職能,把青年事務與其他諸種社會事務一起進行綜合平衡、統一協調和統籌辦理,做出職能明確的社會分工,並輔之以比較科學、規範、具體的工作方法,協助青年獲得與社會環境更佳的交互適應,從而達到維護一定的社會秩序和鞏固一定的社會制度的目的,這不能不說是青年工作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所取得的一個重要進步。但是,前者遊離於國家或政府對青少年事務的行政管理職能之外,與現代社會強化各項管理、明確職能分工的發展趨向顯然是不相適應的。同樣,後者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忽略青年工作的群眾基礎,重在社會問題的預防和治理而疏於積極的教育、引導,強調個案工作中技術方法的運用而輕視思想教育工作效用,等等,這些都是後者比較容易產生或普遍存在的問題。

繼承和發揚我們黨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繼續發揮共青團組織作為青少年核心組織在教育、引導、帶領青少年方面的作用,同時加強政府對青少年事務的統一協調和宏觀管理,借鑒和運用社會工作的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使青年工作在群眾化、社會化、科學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建立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國家社會管理體系相配套的青年工作新體制,或者簡要說,克服青年工作既有體制的缺陷與不足,使既有體制進一步發展、完善,從而形成既區別於已往的傳統做法又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工作體制的青年工作新體制,是我國青年工作發展必須跨出的重要一步。我國社會制度的特點和特定的歷史傳統,決定著青年工作具有作為執政黨的群眾工作和屬於國家社會管理體系中青年事務部分的二重屬性。經過30年的探索、實踐,我國青年工作模式的轉型已基本完成,形成了群眾工作、社會管理與社會工作三元並存的新局面。

1.「大青年工作」的格局初步形成

所謂「大青年工作」,是相對於傳統的群眾工作的單一模式而言。社會管理和社會工作理念及其相應的制度、政策措施、工作方法的引入,使我國青年工作傳統的單一模式和僵化格局得以改變。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人大對青年工作的直接介入明顯增多。青年教育、文化、就業、社會服務等事務均有相關政府機構的直接參与。在中國政府提交聯合國的《中國21世紀議程》中專門列有青少年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的組成單位有33個部委和社會團體。各級人民法院、檢察院和公安部門直接參与青少年犯罪預防和治理工作。絕大多數省市都成立了由地方行政主管領導牽頭負責的青少年工作協調機構。許多涉及青少年事務的政策性法規或文件,都由多家政府部門聯合發布。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頒布的青年政策,在青年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和明顯的作用。有的地方政府成立了青少年事務專門機構。青年工作在某種意義和程度上已納入我們的國家戰略和地方政府發展規劃。青年工作的社會參與度越來越高,各種基金會、中介機構、專業團體、社團組織等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介入青年工作領域。「大青年工作」格局在我國初步形成,「大青年工作」觀念在逐步確立。

2.青年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專業化建設的軌道

1984上海少年法庭的建立,可以被認為是我國青年工作走向制度化的一個標誌。少年法庭本屬於司法範疇,受相應法律制度的約制,但作為涉及青少年保護的一項重要法律措施,它的意義遠遠超出法律本身。1987年上海頒布《青少年保護條例》,與少年法庭的先行建立和探索不無關係,並由此而推動了全國範圍上的青少年立法工作。近些年來,一些地方先後推出成人教育儀式、青年志願服務等地方性法規,有的地方曾經進行(或提出)青少年工作、青少年社會教育、社區青少年工作、促進青年就業等立法活動(或動議)。從一般社會政策(包括部分法律)中分離出青年政策,再將青年政策上升為一般社會政策,是青年政策發展演化的一般規律,也是青年工作實現制度化、法制化的一般過程。目前我國青年工作正在經歷這一過程,從青年政策、法律到一般社會政策、法律,從青年事務和青年服務到一般社會事務和公共服務,既標誌著國家社會管理總體水平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也必然推進青年工作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的介入,是近些年來我國青年工作領域發生的一個重大變化。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專門人才,對青年工作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3.青年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腳點正在回歸青年本身

青年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麼?是青年本身,還是在青年之外?這今天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長期困擾著我國的青年工作。「群眾工作」也要求「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但群眾工作的根本屬性,是為著動員群眾、組織群眾、領導群眾為實現某種更長遠的社會目標和理想而採取的一種政治策略(「群眾」本身即是一個特定的政治概念),因而在群眾工作中,「群眾」既不可能是出發點,更不可能是落腳點。中國的改革開放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提出,動搖了傳統群眾工作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群眾」的概念更多地為公民、自然人、個人、群體等概念所替代,群眾的「生活」、「利益」也更多地為公民權利、合法權益、民生福利、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概念所替代,「群眾」不再僅僅是某種政治指向的對象,而成為自由、自主、自立的獨立個人的概念集合。在青年人身上這種變化最為明顯,青年人一度被看作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叛逆者,是傳統群眾工作模式最大膽的挑戰者,共青團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曾一度下降,「青年不跟團走」,則是這種挑戰的直接結果。1988年共青團十二大提出自身改革的問題,而逐步明確青年工作服務青年的職能則是團的改革一個重大突破。共青團十五大將服務青年提到了決定全團發展的核心戰略地位,要求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鞏固黨的青年群眾基礎。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和社會的發展變化,將青年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腳點正在回歸青年本身,以青年為本,既是青年工作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黨的群眾工作能夠有效開展,加強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必然要求。在青年工作的其他各領域,服務青年的各項工作則逐步細化,從學校到社區,從文化娛樂到健康教育,從就業指導到危機干預,從心理輔導到應急救助、法律援助等等,都按照有關政策法律和專業規範的要求有序展開。

4.共青團組織的青年工作取得新發展

「大青年工作」格局的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工作地介入,使我國青年工作的傳統模式發生重要變化。但黨對青年工作統一領導這一基本原則沒有變,共青團組織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黨聯繫青年的橋樑和紐帶,及其作為青少年核心組織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共青團組織繼續承擔著黨的青年群眾工作的重要職能,而且這一職能在青年工作取得其他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大力支持的情況下,將能夠到更充分、有效地履行。在工作方法上,共青團工作更走向務實,更注意貼近青年,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堅持以正確思想教育引導青年,彌補了一般社會管理和社會工作在青年教育方面的不足。另外,共青團工作在總體規划上較比過去有很大進步,這對於把握我國改革開放進程和現代化建設的各階段性特徵,適時做出青年工作的戰略性調整和布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回顧過去30年我國青年工作的發展,仍有許多問題值得進一步總結和深入思考。青年工作的需求實際來自青年與社會兩個方面,因此評價青年工作的客觀效果和發展水平,要從其滿足青年與社會需求兩方面來衡量。但就目前情況看,我們的青年工作在這兩方面都有嚴重不足和欠缺。大量的青年問題,如教育、就業、犯罪等我們尚不能很好解決,甚至關注不足,這導致青年與社會都不滿意。青年工作配套的政策法律還不完善,青年與政府及有關管理部門、社會組織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青年的合理訴求不能完全通過相應渠道得以表達。青年工作專門機構和專業隊伍的建設,目前尚未提到有關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即青年工作理論建設嚴重滯後於青年和青年工作實踐的發展,這既導致工作的盲目,也引發思想的混亂,青年工作中非理性的因素不時顯露,在一些重要的時刻,如西方思潮湧入、「蛇口風波」前後、青年人口流動、市場大潮衝擊、消費主義興起、80後和90後出場、網路時代到來等,我們總是顯得缺乏思想上的必要準備和理論上的應對能力。就共青團工作來說,服務青年的職能和具體工作思路需要進一步擴展,要在服務青年的基礎上,做好服務社會(包括各級黨委、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等)青年工作的工作,共青團必須樹立「大青年工作」的新理念,要確立自己在「大青年工作」格局中的地位。

三、青年工作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

胡錦濤同志曾指出:「要深入研究社會管理規律,加強社會管理體制的建設和創新,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和政策法規,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胡錦濤同志還指出:「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改善公共服務質量,提高依法管理社會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建立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時或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會管理網路,形成對全社會進行有效覆蓋和全面管理的體系。」胡錦濤同志的這段講話可以作為青年工作體制創新和構建青年工作新體制的基本指導思想。

現代社會管理是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將青年工作納入社會管理範疇,是我國青年工作未來一段時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青年工作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但是,這可能是一個比較長期而艱難的過程,需要在制度上做出許多變革和安排。從目前我國青年工作體制的特點來看,在構建「大青年工作」的新格局的基礎上,將青年工作納入社會管理範疇,並按社會管理的規範要求來運作,可能是比較可行的選擇。而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作用,把共青團組織協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務的職能規範化和制度化,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進行社會資源配置、整合的先期規劃或實踐嘗試(如上海在區一級政府先建立青少年事務署再到青少年事務局),可能是最有效的途徑。

為此,共青團組織(主要是團的各級領導機關)需要做出工作上的調整,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建設:

(1)青年信息與規劃中心建設。有關青年的信息工作是保障青年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控性的基礎性工作。長期以來,共青團的信息工作並沒有真正受到應有的重視。團的十五大提出了適應新情況、新趨勢,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全團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但從各地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看,更多地還是停留在諸如信息傳播、數字技術、網站建設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上。實際上,「信息化」只是信息工作的一個方面,而且更多地是指信息手段的應用,而信息工作的基本內容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與分析、應用。這裡所說的信息包括數據、文獻、檔案、報告、消息、勢態、研究成果(著作、文章等)等各種包含「意義」的信息形式。信息工作的目的是用信息來「消除不確定的因素」,或「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所以信息被定義為:信息是確定性的增加。信息工作對青年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青年不僅人口數量眾多,而且流動性大,發展變化快,因而「不確定的因素」、「隨機不定性的東西」更多。信息收集難度大,信息處理要求高,所以信息中心的建設需要投入較大的財力和專門人才。信息工作與規劃工作密切聯繫,這裡所說的規劃包括長期的,也包括中短期的。近年來從團中央到地方提出諸多有關青年工作的各種規劃,這在工作方法和思路的轉變上看是好事,但從絕大多數規劃文本上看,信息基礎薄弱極為明顯,許多規劃更像動員報告,既缺乏可操作性,也無法檢驗其實效性。加強信息工作,建設青年信息中心,進行科學規劃,是發展我國青年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2)青年事務諮詢中心建設。青年事務屬於社會事務性質,其內部結構和外部形式都非常複雜,牽涉個人、家庭、社會各個方面,也是社會管理中的一個難點。我國目前沒有建立政府部門青年事務管理專門機構,也沒有獨立的、專門的青年政策體系或系統。共青團組織協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務,更多地是承擔辦理一些具體事項。鑒於目前這種狀況,在團的領導機關建立青年事務諮詢中心,在信息中心提供信息服務的基礎上,為各級政府部門及社會有關方面提供青年事務諮詢服務,尤為必要,也是非常可行的。諮詢中心需要有專家系統的支持,日常工作也要由政策水平較高的專業人員主持。

(3)青年工作協調中心建設。青年事務管理涉及諸多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建立青年事務協調機制,能夠形成管理青年事務的合力,更好地促進青年工作發展。推動青年事務協調機制的建立,是共青團青年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在許多(特別是省、市一級)團委機關中,已設有諸如青少年教育、德育、違法犯罪治理等由黨委、政府牽頭成立的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有的地方已成立青少年工作聯席會議,常設辦事機構設團委。團中央也提出,有條件的地方,要推動建立黨委和政府領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團組織具體運作的青年事務協調機構;積極與有關政府部門聯合開展工作,共同推動青年事務管理的發展;探索建立青年工作聯席會議、青年工作委員會等青年事務協調機制。這為青年工作協調中心建設提供了一個現實的和良好的基礎。

(4)青年項目評估中心建設。青年項目,既包括青少年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包括一些活動項目、服務項目等。青年項目評估則既包括這些項目的立項論證,也包括項目完成後的資金使用、質量監督、使用效果、管理過程等方面的監管與評估。評估可以在有關部門授權下進行,也可以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獨立進行。評估的對象可以適當擴大,對涉及青少年事務的一些場所、設施、活動等,按照有關政策法規的要求進行監測、調查,提出政策性建議或意見,與監測、調查結果一併報有關部門。青年項目評估涉及國家或政府以及社會組織青年項目投入的科學性、有效性、管理水平和青少年切身利益等重要內容,在青年事務管理中佔有重要地位。

(5)青年組織管理中心建設。青年組織既是青年工作和社會管理的對象,也是青年工作所要依靠的基本社會力量和主要實踐者。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民主化建設進程的推進,青年組織大量出現,愈益活躍,既包括依法登記的青年社團,也包括大量的所謂「自組織」。青年組織內部結構複雜,組織目標各異,組織類型繁多,活動形式多樣,規模或大或小,管理難度較大,而且政策性較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共青團組織承擔部分青年社團的管理職能。共青團十六大報告指出:各級團組織要「高度關注青年自組織,加強同青年自組織溝通聯繫,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對青年自組織的引導和管理,同時主動培育和發展具有自組織特點的青年社團。」建立青年組織管理中心,將青年組織管理工作納入社會管理層面進行規範管理,有利於青年組織的健康發展和規範運作,同時對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有重要意義。

(6)推動共青團工作的體制機制創新。以上各中心建設的設想,是從未來一段時期建構「大青年工作」新格局以及青年工作納入社會管理範疇的趨勢特徵角度提出的。這與共青團工作本身並不矛盾,更不是要以此取代一般意義上的共青團工作。改革開放30年來,共青團工作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也審時度勢做出了一些工作思路、方法上的調整,但共青團的改革仍然沒有大的進展,體制機制創新不夠。要改變這種局面,固然不能浮躁冒進,但也應大膽嘗試,有條件的地方團組織可以先行一步,從社會管理入手,則是良好的突破口。共青團組織自身的建設,團的活動的開展,團幹部和團員素質的提高,增強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團的政治地位鞏固和作用發揮,都可能從中受益良多。

根據以上設想,團的機關工作要做到以下轉變:

(1)從單純組織開展活動轉到注重日常管理上來。以活動為舞台,以陣地為依託,是共青團工作多年來形成的基本模式和實踐經驗。活動一直是檢驗共青團的工作和組織活力的最重要的標準。在以往群眾工作中,特別是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動員群眾上,活動是必要的,也是卓有成效的。但在社會事務管理上,需要更注重按政策法律和行政規範行事,日常事務和計劃管理是辦理社會事務的主要的和常規的工作。管理不可能在「陣地」上進行。因此,單純以開展各項活動作為青年工作的實踐形式,不適應社會管理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團的機關工作要轉變,要有必要的「行政化」,要學會並善於做行政工作。同樣,這也並非意味著共青團工作放棄活動的舞台和陣地,而是要求團的機關能夠履行社會行政職能,適時、適度地從「陣地」轉到機關事務上來,做好青年事務管理工作。

(2)從過渡性崗位轉到職業化方向上來。團的機關人員流動性大,團的工作屬於過渡性工作崗位而非某種職業。因此,對團的機關幹部來說,沒有職業規範要求,當然也就不存在職業理想追求。從共青團組織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一性質來說,幹部流動是必然的。但從共青團協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務的要求來看,這種流動卻無疑對工作帶來不利影響,而職業化建設則是其必然要求。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從表面看是個難點,但從實際情況出發,問題並不難解決。上海社區青少年事務辦公室的設置具有借鑒意義,也可以在團的機關內部調劑人員向青年事務管理的職業方向轉變。

(3)從直接服務青年轉到通過服務社會實現服務青年上來。如果說服務青年是青年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話,那麼,服務社會則是其價值、效益、效率的增長點。服務社會,應包括服務於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青年工作宏觀決策、財政預算、政策導向、資源配置等與青年工作有關的黨政事務。對團的各級領導機關來說,這項工作應在其日常工作中佔有重要地位,應成為團的機關事務的重要方面。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的工作,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服務。而對於團的機關,做好間接服務工作,抓好務虛的一面,優化青年工作政策環境,協調社會資源配置,行使監督檢查職能,應是其首要的任務。直接服務青年的工作,主要由團的基層組織和社會有關機構來承擔。

(4)從「團務」思維轉到「管理」思維上來。所謂「團務」思維,是指共青團工作圍繞團的事務長期形成的一種思維定勢。「團要管團」本身是對的,但團的職能變化和擴展要求共青團工作突破團的局限,走向更廣泛的社會生活領域,介入到社會管理層面,因此「團務」思維的轉變勢在必行。只有轉變思維方式,才能轉變工作方法,才能突破既有體制機制的局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適應青年工作新格局的變化,切實履行協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務的職能。

我國青年工作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取決於共青團工作的發展,取決於共青團組織在體制機制上的創新和改革。共青團十六大報告談到,要全面把握青年身心健康、個人成長、事業發展、社會參與和權利表達的不同需求,深入研究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服務青年的總體供給機制,找准共青團的工作切入點,實施工作項目,把服務青年的工作進一步做深做實。這裡為共青團組織青年工作的發展指出了一個方向。

回顧過去30年中國青年工作的發展歷程,我們看到,中國青年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沒有變,青年工作服務青年、服務大局、服務黨的中心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的基本要求沒有變。中國青年和青年工作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而且這種進步和發展的速度在加快,同時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以及其他各項配套改革的完成仍需時日,來自國內和國際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和風險也在與日俱增。因此,青年工作勢必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總結過去,探索趨勢,都是為著實現更好的發展。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新世紀、新時期我國青年工作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預示著新的前景。

推薦閱讀:

何為大趨勢+趨勢的判斷+支撐位與阻力位+移動平均線在趨勢中的運用
江恩時間、價格與趨勢的高級數學計算器
從無印良品、星巴克、桃園眷村所營造的體驗式消費,看中國消費轉型的新趨勢
看「劍七」:透析雅思考試七大趨勢
科技會如何影響職場?這裡有三大趨勢

TAG:工作 | 發展 | 趨勢 | 改革 | 青年 | 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