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詩意,先要讀「心」
07-26
2016年11月19日無圖說今天,當人們不斷呼喚讓詩和遠方走進生活的時候,或許,重溫那些經典的詩詞,感受那些悠遠的詩意,不失為一種美好而有效的方式。近日,在第110期海上博雅講壇上,上海師範大學特聘研究員趙昌平為讀者講述了唐代詩人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特點與風格之變。他通過王維山水詩風格轉變這樣一個個案,闡述了一些中國詩詞理論的基本原理和讀者接近詩意的途徑。趙昌平(上海師範大學特聘研究員):今天的讀書會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展開:第一,講述唐代詩人王維的山水詩前後期所發生的變化,以及這個變化是怎麼產生的。第二,從王維山水詩風格轉變這樣一個個案,來談一談中國詩詞理論的一些基本原理。逃不出詩歌的體律盛唐時期是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這個黃金時代里最出名、成就最高的三位詩人是:李白、杜甫和王維,他們分別被稱為詩仙、詩聖和詩佛。「詩佛」的稱謂,不僅是指王維詩歌中的禪意,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地位的肯定。有人認為,作為「詩佛」的王維應該是沒有苦悶的,因為,成「佛」的人已然超然世外。然而,王維內心是很苦悶的。日本文學評論家廚川白村曾經說過:「詩是苦悶的象徵。」詩正是由於苦悶而產生的,同樣,王維也逃不出這樣一個詩歌的體律。王維的苦悶主要產生於他人生的後期。王維出自太原王氏,一個後來沒落的士族。雖然家道中落,但王維早期接受過很好的教育,被培養成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他不僅擅長詩作,也是中國文人畫的南山之宗,並且通音律、善書法。年輕的時候,王維就已出名。他曾拔得鄉試頭籌,後入京參加科舉,很受王公貴族的喜歡,經常出入於王公貴族的府邸。因此,早年他的詩風格較為明朗,開元後期開始轉變,到天寶以後,他的詩與早期相比有了巨大的變化。安史之亂時,王維投降做了安祿山的偽官,差一點被殺頭。但因為他在被叛黨拘押的時候寫過一首詩《凝碧池》:「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詩里王維表達了對叛軍的不滿,對唐朝的嚮往,所以,他後來不但被免於一死,而且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太子中允。這段經歷被後世以立身處世為根本的評論家評價為「懦弱」、「沒有氣節」。反映出詩人的心理機製做這些被認為「沒有氣節」的事,其實王維也是迫不得已。因此,他內心非常苦悶,並且懷有一種負罪感,就用佛學來幫自己排遣心中的苦悶。後人知道王維是詩人,是畫家,是音樂家,卻很少知道他同時還是一位佛學家。由此,王維形成了一種尋求心理平衡的「方法」,他希望把自己的行為和內心的感情分開來,就是「雖然我表面上服從他們,但我心裏面是向著我的師友」的處世「哲學」。六祖慧能是中國禪宗史上承上啟下的代表人物。慧能入滅之後,先後有王維、柳宗元、劉禹錫等三人為他撰寫墓志銘,論述他的生平之事。其中,以王維的《六祖能禪師碑銘》最為後人所推崇。在這篇碑文中,王維提出了一種「他乃教人以忍」的觀點,認為慧能教人家的主要是「忍」字,並且以「忍」作為這一教派的首義。王維對禪宗思想這樣一種「以忍為教首」的闡述,實際上反映出的是他本人當時的一種生活處境和心理機制。我認為,正是這樣一種心理機制,導致了王維的詩風從傳統的注重玄學的意味轉變到注重禪學的意味。描寫自然的味道很不一樣玄學和禪學的區別,主要看其各自所持的本體論,即萬物到底是什麼。簡單而言,禪學講「因緣」,道家和後來的玄學講的是「自然」。道家眼裡的「自然」是一個具體的存在。道家的「自然」,看似是出世,實則追求一種精神的提升——雖然我是超越人世間的,但我還是在人世間的。佛教的「因緣」則不一樣。佛教的根本是空,所以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都是假的。因為,「自然」是真的,而「因緣」體現的東西都是假象,所以,主玄的山水詩和主禪的山水詩的根本區別在於,各自描寫自然的味道很不一樣。我們看到,王維在注重玄學的山水詩中,所寫的山水是精妙細緻的,是美麗自然的,人的情緒是愉悅的。而到了注重禪學的山水詩時就展示出很不一樣的風格與味道,往往流露出那種迷茫的、不可把握的感覺。回望中國詩歌的發展,我們知道,在詩歌的創作中玄學與禪學不是能完全區分開來的。而且,玄學與禪學的關係在唐朝和六朝時有很大的區別。六朝的時候,雖然玄學和禪學也經常混淆在一起,但當時是以玄學為主,禪學只是充實玄學的一個養分,所以,謝靈運的山水詩就是「以玄射禪」。到了唐朝,從王維的山水田園詩開始,禪學則成為了主體。山水田園詩的一個飛躍王維的一生可謂經歷曲折而又豐富,他的詩作至今留存有400餘首,以山水田園詩居多,他也被評價為以山水田園詩成就最大。在描寫山水田園的自然景色方面,王維有著獨樹一幟的造詣,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的詩歌繼承了陶淵明明凈淡泊而深遠的藝術風格,創造了一種「詩中有情」、「詩中有畫」、「詩中有禪」等個性鮮明的意境,可以說使得中國山水田園詩在陶淵明和謝靈運的基礎上得到了一個飛躍發展。王維前期的一些山水詩,大約寫於開元十幾年之時。當時他第一次被貶官,從太樂丞之位,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他寫了一首《淇上田園即事》:「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在這首詩中,王維把景象寫得很具體,與陶淵明詩很類似,還引用了陶淵明的詩句。到了後期,由於詩人對禪宗思想的領悟,引起了他整個心理形態的改變。那個時候,王維雖然買下了宋之問的別墅來住,可生活卻非常清淡。根據歷史上的一些記載,王維總是一個人住在別墅里,只有茶、床、一盞孤燈陪伴著他。這樣的生活有一種什麼意味呢?在我看來,有一種為他在白天跟李林甫集團周旋,歷經官場繁華後一種默默的反省、恕罪。人生也是這樣自開自落《輞川集》是王維後期詩的代表作,這些詩裡面積澱了當時王維的性情與思想,可以說,禪的意識已經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他寫出來的詩和以前的詩已經很不一樣。例如,「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雲」……這些詩句的意境是飄渺的,忽雲忽雨,忽明忽暗,和以前描寫具體景色的詩句不同。現代人把王維稱為「詩佛」,最早的引頭應該就是這首《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此處的澗戶,就是山澗之間一個像門洞似的石頭。花紅自發,又紛紛自落,描述的是一種寂寞的感覺。可以想像,詩人從中感悟到的是,人生也是這樣的自開自落。實際上,「詩佛」之說並不是出自古人,比如,明朝時最多講到王維是一個禪師。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南開大學孫昌武教授第一次稱王維為「詩佛」,後來這個稱號就變得廣為人知。但是,我認為這個稱號只適用於王維創作生涯的後期。《終南別業》是王維的代表作之一。「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此時,詩人經過人生的起起沉沉後,隱居山林,與世無爭。這首詩順應自然,尋求的是一種與自然默契的勝景。尤其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一名句,寫景又不拘泥於景,充滿著禪意。在詩人的筆下,生命就像流水行雲一樣,一切都隨緣吧。王維此處寫景的手法並不是刻畫,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並帶有一種理性的意味在裡面。縱觀王維的詩作,我認為他山水詩詩風的轉變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很簡單的類比,就是把一些佛教用語塞到山水詩裡邊。第二個階段就是取一些佛教的意象,比如說水、月等,把這種意象放到自己的詩裡邊,構成一種比較清麗、空明的境界,但不一定有明顯的寓意。第三個階段就是《輞川集》所呈現出的具有禪趣的意境。這種獨特意境的形成,既有時代的因素,也有王維個人天賦的因素,他作為一名詩人、畫家、音樂家以及佛學家的多重身份與優勢,造成了他在詩歌創作上的這種鮮明的特點與不俗的境界。一般認為,以思想內容而言,王維詩不能與李白、杜甫的作品相提並論;而在詩歌風格與藝術創作方面,王維確有其獨特的成就與貢獻。就像蘇軾所評價的:「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意脈斷了,珠子就散掉了對於詩歌創作,王維提出了一個觀點:成心是創作的主體與源動力。那麼,什麼叫成心?王維說,一個人的個性包含才、氣、學、習這四方面:才,是指一個人的資質是愚蠢、平庸或聰明;氣,是指人的氣質是陽剛的還是陰柔的;與此同時,學有深淺,習有雅正,這四方面聚集在一起構成一個人的「心」。一個人所有的作品,都不能逃脫作者的個性,都不能逃脫作者的成心。詩歌有三個要素:意境、意象、意脈。意境指「心發意生」,人的「意」灌注到具體的物象中去才會成為「意象」。比如,對同樣的山水,同樣是在秋天,年過半百、落魄的杜甫寫得蕭瑟——「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而正當壯年的黃庭堅則寫出了一種倔強的詩意——「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而當我們讀詩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去理解這首詩的意脈是怎麼樣的。打個比方,一串手鏈的每一顆珠子都是一個意象,而意脈是看不見卻客觀存在的。如果這個意脈斷了,珠子就散掉了。我想,讀者只有通過對意境、意象、意脈的不斷領悟,才能真正懂得詩意。(本報記者 黃瑋 整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詩意的哲學[6P]
※詩意清秋
※雅克德羅砂金石陀飛輪大秒針腕錶 詩意漫天星空
※你的心,決定了風雨的溫度,也決定了雲彩的詩意
※於詩意中安放靈魂
TAG: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