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註疏六 無為福勝 尊重正教 如法受持

金剛經註疏六 無為福勝 尊重正教 如法受持無為福勝分第十一[古文]「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等恆河,於意為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註解]① 無為福勝 這《金剛經》說的是大乘無為法,受持這經,就是受持大乘無為法;宣傳這經,就是弘揚大乘無為法;如此得福勝於以無量七寶布施。② 恆河 印度最著名的大河。 [釋凈慧註疏]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前來宗明經體,自下主明經用。用難指事,故格量以喻之。初言三千,不即言恆沙者,自少之多,開化漸也。恆河者,恆是河之神名,河即因神立目。問意言:初以一恆之沙為數,次有爾許沙數恆河,後諸恆之中復各有諸沙數,是諸沙數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諸河為總,諸沙為別。河尚無數,況乃沙乎!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一恆之沙為第一多,一沙復為一恆河為第二多,諸恆之中復各有諸沙數為第三多,諸沙之中一沙復為一世界為第四多,今問若人施寶同乎此量,所生之福得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答明多也。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如此福德勝前福德。  舍寶雖多而生福少,持經雖少而生福多者,經之勝用在乎此也。[白話]「須菩提,有一恆河沙數那麼多的恆河,你想想,這麼多恆河所有的沙數,算不算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單說恆河數,已是無數,這無數恆河所有的沙數,更是無量無數了。」「須菩提,我同你實話實說: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充滿那麼多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以這麼多的珍寶作布施,得福多不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佛告訴須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受持這部經,即使只受持四句偈,並向他人宣傳演說,所得福德勝於無量七寶布施的福德。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古文]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此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釋凈慧註疏]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下明此經之勝,成彼生福之多。此章明此經能令物尊,隨何處說此經,即令此處可尊;隨何人說此經,即令此人可貴。隨何所舍此寶,不令此處可尊;隨何人舍此寶,不令此人可貴。由此義故,持經雖少而福多,舍寶雖多而福少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何況者,一以無情況有情,謂以地況人。二以少況多,即一偈況於盡受也。地本無靈,說處尚令尊仰,人既有識,持者深須虔養也。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希有之法是菩提,成就菩提即人可貴也。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有經之處則有佛教,佛教不異經教也。可重之者是弟子,弟子即是菩薩也。有佛顯有能說,有菩薩顯有能受,兩聖居中處可尊。[白話解]「再說,須菩提,有人宣說這部經乃至宣說四句偈的處所,一切世間的天、人、阿修羅,都應像供奉佛塔廟那樣虔誠敬奉。對盡能受持讀誦這經的人,更應全心敬奉。須菩提,應當知道,這人必定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凡是經典所在之處,即有佛在,要像弟子尊重佛一樣,見經典如見佛。」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古文]爾時,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註解] ① 微塵 極小極小的浮塵,名為微塵。沒有準確定量。② 三十二相 如來,是意識領域中的一個抽象概念,不存在色身相。《大智度論》載有三十二大丈夫相,一般認為是釋迦牟尼的色身相。這三十二相如下:一、足底平正,二、足底有輪狀紋;三、手指纖長;四、手足柔軟;五、手足掌紋如縵網;六、足跟平滿;七、足趺高滿;八、股骨如鹿王;九、手過膝;十、陰部如馬陰內藏;十一、身體橫豎相稱;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右旋向上;十四、身金色;十五、身放光明,照及一丈;十六、皮膚細滑;十七、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平滿;十八、兩腋下隆滿;十九、身如獅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圓滿;二十二、具足四十齒;二十三、齒白齊密;二十四、牙白凈;二十五、頰車如獅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廣長舌;二十八、音聲傳播深遠;二十九、眼目明凈,色如金精(青色);三十、眼睫毛如牛王;三十一、兩眉之間有白玉毫;三十二、頂上有肉,高起如髻。[釋凈慧註疏]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此章明此經體是真流。夫證真如者得真般若,從真般若流乎大定,從大定流乎大悲,從大悲流乎化身,從化身流乎此經。故此經真所流也。經是真流故,持雖少而福多。寶非真流故,施雖多而福少。須菩提欲顯此義,故設兩請。初請約文以求目,此文以何為名?後請約義以問持,此義云何修奉?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此答初問,顯真流義也。夫名以宣實,實為名本。證實者能流名,尋名者能津實。欲顯此經既為證真者之所流,還詮證真者之般若,故目之曰金剛般若也。金剛以不壞為義,喻智真也。般若以神照為功,即智體也。波羅蜜以到岸為趣,顯智用也。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此答後問。即令依向所立之名,以持此文之義。所以爾者,立名之意,欲令依名以取文,依文以尋義,依義以修行,依行以證真。故須依此名字而奉持也。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更曉前意。夫證真之日得真般若,得真之時便舍文字。故云:佛說般若,即非般若也。若能依名作取捨兩意,以持此文之義,即是如法奉持也。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此章明此經是諸佛同說。夫能證真者能說真,如說行者能證真。諸佛已證,為他證故同說。菩薩未證,為自證故同行。欲顯同行者必同證,先明同證者必同說,故為斯問。問意言:頗有一法唯我釋迦獨說,非余諸佛所說耶?若唯我獨說,即我名有所說。若余佛亦說,即我名無所說矣。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此說同彼佛,則說無所說也。若然者,隨是一法,則一切諸佛同說。無有一實,得一切諸人共舍。法可同說,同行者必同證,所以持雖少而福多。財無共舍,別舍者不同證。所以施雖多而福少也。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此章明此經是滅惑之本。夫通論財施之福,內生不善之惑,外感無記之塵。弘經之善,則近滅煩惱之因,遠感菩提之報。今欲明施福之所生,即經福之所滅,故為斯問。夫積微塵以成世界,則塵因而界果。碎世界以作微塵,則界因而塵果。然則世界作微塵,是微塵從世界出,此喻示何義?示煩惱從財施生。微塵眾甚多,是微塵遍滿虛空,此喻示何義?示煩惱彌綸法界。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塵以染坌為義,界以因性為理。地塵非染塵,是說地微塵。世界非染因,是說為世界。此喻通顯兩意。一取非為喻,顯智慧非染塵,經福非染因。二取是為喻,顯煩惱是染塵,施福是染因。然則前是破粗為細,示因少而果多。此即摧有入無,顯始生而終滅。何以明之?夫地塵是相結,屬分別性。煩惱塵是粗重結,屬依他性。相結雖不可以無生觀斷,然可以無相觀滅。粗重結雖不可以無相觀滅,然可以無生觀斷。二塵雖異,俱財用之所生。兩觀乃殊,並經力之能致。若爾財福之所生,即經福之所滅。能滅即為勝,所滅即為劣。由此義故,施寶雖多而福少,弘經雖少而福多也。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此章明弘經之福是諸善中勝。夫因以感果,果以酬因。果勝即因勝,果劣即因劣。欲寄應真兩果,以辨勝劣二因,故為斯問。問意云:如來以真如為體,三十二相是虛妄之法,可以此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丈夫之相,無相是菩提之相,即是非相。非菩提之相,是名三十二相,是丈夫之相。此明兩相異體,即顯應真殊狀。夫三十二相是世間之勝報,其因尚劣於經福,無相是出世之妙果,其業理勝於施善。由此義故,施寶雖多而福少,弘經雖少而福多也。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前寄舍財以明勝,此寄捨身以明勝,依報易舍,正報難捐。自易之難,亦化漸也。[白話解]這時,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給這經起個什麼名字?我們應當怎樣奉持?」佛告訴須菩提:「這經名字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你們好好記住,好好把握。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不要以為實有般若波羅蜜,只是名字叫做般若多羅蜜。須菩提,你說,如來說了什麼法嗎?」須菩提說:「世尊,如來沒有說過什麼法。」「須菩提,你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塵數多不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須菩提,如來說微塵,是微塵亦非微塵,是名字叫做微塵。如來說世界,是世界亦非世界,是名字叫做世界。須菩提,你想想,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見如來嗎?」「不,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為什麼不可以?如來說三十二相,是相亦非相,是名字叫做三十二相。」「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那麼多的身命布施。另有人受持這經乃至四句偈為人宣說,後者的福德比前者多得多。」
推薦閱讀:

蔡文姬是曹操一生尊重的「紅顏師妹」
第二十五貼:如果一個人連「尊重」兩個字都學不會,還談什麼未來
聊天常說的這兩個字,是缺乏尊重的表現
對罪人的理解與尊重
薛之謙事件之後,腦殘粉能學會理性和尊重嗎?

TAG:金剛經 | 尊重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