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之謎 堯舜禹討伐三苗

歷史之謎 堯舜禹討伐三苗

標籤: 石家河文化三苗 黑陶 大溪文化 良渚 文化

堯舜禹討伐三苗,是史前時期中國境內著名的歷史事件,其影響並不亞於炎黃大戰。著名史學 家徐旭生先生把古史傳說時代中國境內的人群劃分為三大集團,其中,堯舜禹討伐三苗被看成是華夏集團和三苗集團的生死對決。

那麼,堯舜禹集團和三苗集團為什麼長期對峙,水火不相容?讓我們藉助考古發掘的文化通道,走進渺茫的遠古,一點點地撥開歷史的迷霧。

堯舜禹與「禪讓」

古史傳說時代的堯舜禹,與考古學上的龍山文化相對應。

堯,號陶唐氏,曾經生活在山東定陶和河北唐縣一帶。「陶」在古代發音「窯」,與「堯」音義相通,因此,古代「堯」即「陶」。定陶的地名,很明顯與制陶有淵源關係。所以,堯的興起,與制陶有關,特別是與龍山文化黑陶相關。

距今5000年前,中原地區開始流行黑陶。到距今4600年前,龍山黑陶文化進入鼎盛時期。黑陶文化的興盛,在長江以北找不到淵源,似乎很突然。然而,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看,有一件事不應忽視,就是江南太湖地區良渚文化北上。良渚文化從距今5300年前興起後,北上的動力長盛不衰,其陶器以黑陶為主體。到距今5000年前後,良渚文化幾乎覆蓋了海岱地區。所以,龍山黑陶文化的興起,是良渚黑陶文化向北傳播的結果。

良渚黑陶文化北上,不是一種單純的文化傳播現象,而是與大規模的人群遷徙相聯繫。海岱地區的黑陶生產者來自太湖地區製作黑陶的人群——良渚平民。只有這個種群,才對黑陶如此鍾情,從距今8000年前開始就一直延續著製做黑陶的習俗,才有興趣將黑陶推廣到海岱地區。

堯的祖先來自良渚平民,隨著良渚文化北上,經江蘇高郵到達冀豫魯交界之地,最後在古冀州一帶生活下來。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說,「堯初生時,其母在三阿之南,寄於伊長孺之家,故從母居為姓也。」這就是說,堯的出生地在「三阿之南」。在歷史上,只有高郵才有「三阿」地名,而高郵正是良渚文化北上的必經之地。

堯最初落腳山東定陶,後來又遷到河北唐縣。隨著黑陶的迅速傳播,堯的事業也急劇地膨脹,由平民變成暴發戶,最後成為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政治領袖。堯後來死在山東荷澤,堯陵在荷澤縣東北五十里舊雷澤城西,所以,《呂氏春秋》說「堯葬谷陵」,《漢書·地理志》謂「成陽有堯冢靈台」。

堯的兒子丹朱缺乏堯的智慧和才幹。於是,在堯的晚年,部落聯盟的權力轉移到了來自山東有虞氏集團舜的手裡。這就是倍受先秦諸子稱道的中國古史傳說時代的第一次「禪讓」。

關於舜,《孟子·離婁下》說:「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諸馮、負夏等與舜關係密切的地點,均在古濮水流域,魯國和衛國境內,今豫東、魯西南一帶。孟子是魯國鄒人(今山東鄒城人),其說必有所本。

舜為東夷人,來自有虞氏集團。這個集團存在了一千六百餘年,舜在這個集團中擔任過首領。根據楚地出土戰國文獻《容成氏》提供的古史傳說信息和《史記》的記載,可以排列出有虞氏的君王世系:顓頊……幕……迥—堯一舜,和舜的先祖世系:窮蟬一敬康一句芒—蟜牛一瞽叟一舜。

很明顯,堯舜並不來自同一個部落集團,也不屬於同一個族群。

舜老了以後,又讓位於禹。這就是古史傳說時代的第二次「禪讓」。

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創始者。夏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區,但是,關於大禹的出生地,卻有四川、河南等地的多種傳說。

然而,在關於大禹出生地的各種傳說中,西部的基礎最深厚。

最早說大禹的出生地在西方羌人之地(即今天的甘青川交界處)的,可能是孟子。子夏與荀子也表示過大致相同的觀點。到漢晉時期,禹興於西羌差不多成為共識。

與這一說法相呼應,岷江河谷羌人居住區瀰漫著濃厚的大禹崇拜意識。

這裡的羌人認為,北川縣石紐刳兒坪是大禹聖地,刳兒坪周圍百里之內不能砍柴、放牧。這種對大禹頂禮膜拜,將之奉為神明,避之百里,崇拜敬畏達於極致的現象,在中國其他地區絕無僅有。

與刳兒坪遙遙相對的,是汶川縣威州鎮的淺山,又名塗禹山,傳說是禹之妻塗山氏族的原居地。

在岷山東麓的北川禹王溝外,有巨石紐結如女陰,石上所刻「石紐」二字,相傳為漢代揚雄所書。禹王溝溪中產一種表面有鮮紅如血的「血石」,傳說為禹母生禹時所流鮮血,極為神聖,遠近村民採回供奉以求大禹母子佑助。

西部大禹的傳說,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如,在中國境內,只有兩個地區被指認與「禹生石紐」相關,一個在古蜀岷江流域,一個在中原河南嵩山地區。《尚書·禹貢》說「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就是說大禹治水是從岷江開始的,這條人工河道被指認為是「江沱」,它在都江堰南馬爾墩分流了一部分岷江之水,向東匯入沱江。

所以,關於大禹的出生地,人們比較認可西部地區。此外,大禹出生地在河南的觀點也有一定的影響。

無論是古蜀岷江,還是中原嵩山,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禹與舜並不屬於同一個族群。

所以,先秦儒家極力推崇的堯舜禹,來自三個不同的族群。這意味著,堯舜禹「禪讓」,是部落聯盟的權力在不同族群之間的更替。

學界認為,考古學上的龍山文化相當於堯舜禹時期。這告訴我們,從堯、舜到禹,文化一脈相承,並沒有因為堯舜禹來自三個不同的族群而發生根本性變化。

關於三苗

三苗生活在江漢平原。湖北天門石家河文化,被看成是古史傳說時代的三苗文化。

在石家河文化出現之前,江漢地區曾經出現過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

以重慶巫山大溪遺址命名的大溪文化出現於距今6400年前,消失於距今5300年前。大溪文化晚期出現了黑陶,這與良渚文化北上在時間上相吻合。大溪文化晚期黑陶的出現,是良渚平民向大溪文化區域滲透的結果。正是這些良渚平民,最終完成了大溪文化向屈家嶺文化的過渡。

屈家嶺文化因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而得名,分布範圍西至宜昌,北達南陽盆地,東到大別山,南抵洞庭湖一帶。屈家嶺文化以黑陶為特色,三足器較多,陶鼎為主要器具。

距今4600年前,屈家嶺文化被石家河文化取代。

早期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紅陶缸上有類似於文字的刻劃符號,其中「牛角杯形」刻畫陶符和描繪「稻草人形」的陶符,表明石家河人盛行「灌褅」崇祀「帝」禮。而「帝」是人祖至上神。這種祖先崇拜與雙墩文化祖先崇拜極為相似。石家河古城內鄧家灣社祀中心還出土了陶祖,說明石家河人有生殖崇拜現象。在史前文化中,淮河中游安徽蚌埠雙墩遺址曾發掘出土了作為鼎足的陶祖,也是典型的生殖崇拜的表現。所以,早期石家河文化與雙墩文化之間不僅存在著文化的交流,而且還伴隨著人群的遷徙。換言之,早期石家河文化的主導人群是從淮河中游遷徙而來的雙墩人。

晚期石家河文化出現了瓮棺葬成為唯一的墓葬形式,同時存在著玉斂葬現象。石家河文化瓮棺葬特別是底端穿孔是半坡文化姜寨人的一種習俗,瓮棺葬成為唯一的葬式意味著姜寨人曾經主導了晚期石家河文化。石家河玉器深受良渚玉文化的影響,玉斂葬是良渚文化貴族大墓的普遍現象,特別是石鉞的出現,具有明確的太湖地區鉞文化印記。這又昭示,良渚貴族後來取得了石家河文化的主導權。所有這些現象顯示,晚期石家河文化出現過兩個主導人群,即北方的姜寨人和南方的良渚貴族,而且是從姜寨人過渡到良渚貴族。

由此可知,三苗人群主要由本地土著、從淮河中游遷徙而來的雙墩人、從渭河流域遷徙而來的姜寨人和北上的太湖地區良渚貴族組成。由於來源不同,三苗內部人群之間文化視野差異較大。但是,他們在文化傳統上如祖先崇拜等方面有諸多的共同之處。

石家河文化早晚兩期主導人群的淵源不同,從而導致石家河文化早晚兩期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換言之,生活在江漢地區的三苗集團內部曾經發生過權力更替,集團權力從雙墩人轉移到姜寨人最後轉移到良渚貴族手裡。

堯舜禹討伐三苗歷史之謎

堯舜禹集團和三苗集團都出現過權力更替。探討這種權力更替對兩大集團之間戰爭的影響,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距今4600年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時間。在中原地區,龍山文化取得了主導權;在江漢平原,石家河文化取代了屈家嶺文化。與古史傳說相對應的是,堯成為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三苗成為江漢平原的主導人群。

事實上,中原地區與江漢平原的關係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堯來自良渚平民,三苗被認為是九黎後裔,屈家嶺文化正是良渚平民北上江漢平原後創造出來的。換言之,在來自良渚平民的堯取得中原地區統治地位之時,江漢地區發生了一次嬗變,良渚平民主導的屈家嶺文化消失,三苗主導的石家河文化走上歷史舞台。

這就是堯舜禹集團與三苗集團一開始就處於對立狀態的重要原因。

關於堯舜禹集團,有太多的古史傳說。從這些傳說中,我們知道,堯舜禹集團內部執政者經歷了兩次大調整。第一次是堯舜「禪讓」,舜取代堯成為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領袖;第二次是舜禹「禪讓」,禹取代舜成為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領袖。堯舜禹集團內部執政者兩次「禪讓」,是部落聯盟的最高權力在集團內部精英之間的一次輪換。這種輪換的結果,使黃河流域部落聯盟最高權力始終掌握在堅信人定勝天的人群手中,人心更加凝聚。

關於三苗集團,考古發掘的石家河文化向我們揭示了往古的信息。三苗集團內部執政者也經歷了兩次大調整,第一次是姜寨人取代了雙墩人,第二次是良渚貴族取代了姜寨人。比較而言,姜寨人的文化視野比雙墩人開闊,良渚貴族的文化視野比姜寨人開闊。因此,三苗集團內部執政者的兩次大調整,是權力在不同文化視野人群之間的轉換。但是,雙墩人、姜寨人和良渚貴族都有根深蒂固的崇祖傳統,特別良渚貴族,是最崇尚迷信的一個人群,三房灣台地發掘出十萬隻紅陶杯,足見當年祭祀活動場面之大。所以,三苗集團權力更替的結果,是權力集中在一個日益沉湎於祖先庇佑的人群手中。

由此可見,堯舜禹集團和三苗集團權力更替的結果大相徑庭。

不僅僅如此。堯舜禹集團內部發生的「禪讓」現象,可以看成是南方人(堯)——東方人(舜)——北方人(或者說西方人,禹)之間的權力轉移。而三苗集團內部發生的權力更替,可以看成是東方人(雙墩人)——北方人(或者說西方人,姜寨人)——南方人(良渚貴族)之間的權力轉移。很明顯,這兩大集團內部權力轉移的人群發生了錯位,導致親和的可能性喪失。堯舜禹集團與三苗集團的衝突,可以看成是統一的國家形成之前南北衝突和東西衝突的集中體現。這或許是兩大集團矛盾衝突自始至終都無法調和的一個重要原因。

堯舜禹時期,中原地區黃河流域洪災泛濫,鯀禹父子治水的傳說流傳至今。而江漢地區也出現了嚴重洪澇災害,石家河文化創造的「築城——圍堰——分洪區」抗洪技術體系,正是對這一災害的最好注釋。在這場天災面前,雙方都把生存與發展的希望寄托在豫西南丘陵地帶。因此,三苗和堯舜禹之間的衝突,也是雙方爭奪生存空間的一場較量。這是雙方衝突不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石家河文化與中原地區龍山文化的交流、碰撞,印證了史籍記載的堯舜禹討伐三苗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石家河文化與中原地區龍山文化早期交流、碰撞、爭鬥,主要集中在江漢平原、豫西南至晉南一帶,結果是石家河文化中中原文化因素日益增多,尤以丹江流域最為明顯;雙方碰撞、爭鬥的另一個地帶集中在江漢平原至皖豫魯交界地區,以造律台文化因素大量滲透到石家河文化區域而告終。

距今4000年前,中原地區氣候好轉,水災減緩,江漢平原卻天災不絕。《墨子·非攻》曾說,江漢地區發生了大地震,人群傷亡慘重,血流成河,後又遭遇了冰凍災害和乾旱。《太平御覽》也說:「三苗欲滅時,地震泉涌」。這一系列的自然災害,導致江漢地區五穀絕收,人群潰散。大禹看準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舉兵南下。考古學文化揭示,以王灣三期文化為代表的龍山文化南下,最終導致石家河文化的毀滅。

在天災、人禍的雙重打擊下,三苗集團遭遇了滅頂之災,自此從江漢地區瓦解。三苗集團和堯舜禹集團之間的衝突,最後以三苗集團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三苗的失敗,意味著史前時期中國境內強大對立集團的徹底消失。


推薦閱讀:

圖解上證指數歷史走勢及運行趨勢(轉載)
金雁:烏克蘭大選風波的歷史根源
漲姿勢!歷史皇帝順序大全,太全了~
清明與感恩祭祀文化
2005年的一場婚禮,緩解了我國歷史的傳奇死對頭——岳飛與兀朮的歷代淵源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