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非得要學的嗎?
日本大學的英語教學 |
有的觀點認為,日本人由於用片假名來標識英語,因此英語的發音很差。儘管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即便是用羅馬字母標註,發音也未必就能變好。因為看著羅馬字母,雖然知道該發哪個音,但一張口,還是會受母語發音方式的影響。美國人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無論是哪種羅馬字母,美國人都只會英語式的發音。不想改,也改不了。 例如法國首都巴黎的字面拼寫為「Paris」,美國人讀的時候不是念「pali(巴黎)」,而是讀成「palisi(巴黎斯)」。實際上在法語中處於單詞結尾的S是不發音的,但美國人卻不管這個。另外R在英語和法語里的發音也有很大不同,美國人卻硬是按英語的方式來讀。英語的辭彙將近一半都來自法語,但無論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全都按照英語式的發音來念。 正如上次專欄中指出的那樣,日本人英語糟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英語和日語在語言結構上存在巨大差異。無論是發音還是語法、音標,都屬於完全不同的體系。美國人在外語學習上有一個代表各種語言難度高低的難度表。這是由美國國務院附屬機構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總結的。按照美國人學習掌握難易順序將各語言排列如下: 第一類是最容易學的,包括法語和西班牙語等歐洲語言。第二類雖然也是歐洲語言,但語法比較難,如德語。第三類是印度尼西亞語和馬來西亞語。顯然歐洲以外的語言對於美國人來說相對比較難。第四類有包括俄語和波蘭語等斯拉夫語族的語言、印地語、蒙古語等全世界各種各樣的語言。 最難學的第五類有阿拉伯語、漢語、韓語、日語。並在說明中指出,掌握這些語言所需時間是第一類的將近4倍。其中還對日語標上了*號,表示日語是第五類中最難學的語言。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日語學起來是最難的。反過來也可以講,對於日本人來說,英語就成了最難的語言,學得不好一點兒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說,中國人學英語還要比日本人略微容易那麼一丁點兒。 當然中國人學英語也不是很輕鬆就能掌握的。因為漢語在語言結構上和英語的區別雖說趕不上日語,但也有很大差距。筆者曾在香港生活過,那裡的人們被認為英語很好。香港人不僅會母語廣東話,還會講普通話、英語,但普通話和英語講得都很好的人也並不多。 其中有人講英語時帶著廣東話特有的聲調。如果仔細聽的話,會發現還有語法性錯誤。至於漢語,寫出來的字很笨拙,就像小學生的字體。還有很多人的普通話發音甚至聽不懂到底講的什麼意思。此時不由地感慨掌握好多門語言太不容易了。 假如從小就開始學習幾門語言,學習時間不夠的話,無論哪種語言都很容易成為半途而廢的能力。如果沒有非常熟練地運用一門語言的能力,就不會具備用這門語言進行邏輯性思維的能力,也就不能完好地履行工作。筆者從事的是寫文章的工作,如果達不到高中生的語文水平,就不可能寫出合格的文章。 筆者周圍有一些從小時候起一直到小學低年級都在英美生活的人,有的人會很慚愧地說「英語全忘光了」。他們回到日本後不再有學習英語的機會,英語能力停留在10歲以下兒童的水平上。雖然能進行日常對話,但不具備撰寫文書等用於工作的英文水平。 要想熟練運用多門語言,需要持續不斷地學習,使這幾門語言全都達到高中教科書的水平。無論哪種語言,進行閱讀時,都需要掌握一到兩萬個單詞,而這一點只有通過反覆記憶和背誦才能達到。學習多門語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誰也不可能輕易就能學會。如果學習方法不對頭的話,同時學的語言也只能停留在小學生、初中生的水平。再強調一下,日本人和中國人要想掌握英語都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在中國和日本,因工作需要而每天都使用英語的人數肯定達不到十分之一。只要是居住在中國或日本,日常生活中就很少有使用英語的機會。人們不可能為了偶爾才用一下的英語而浪費寶貴時間去學。 作為中國人,首先要培養用中文思考並表達出來的能力。如果是真正的愛國者,還應當能背誦春秋戰國時代的文章和唐宋詩詞。不能向外國人介紹本國的古典文化,再沒有比這更丟人的事了。能用母語條理清楚地講明一件事情,即便是不同的語言,也必定有相通的方法。相反,如果用母語都講不清楚,用外語就更不可能講明白了。 對於英語,最好是在掌握母語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帶著明確的目的來學。如果你希望將來從事國際業務,最有效的方法是集中學習四到五年。就算從小學開始學上16年,對英語早就學膩了,也仍達不到用於開展國際業務的水平。如果把學英語的時間用到體育、音樂、繪畫等方面,你的人生將會過得更加充實。 即使不能把英語說得和英美國家的人一樣,在國際化方面也絲毫不會受到影響。不會英語的日本人照樣締造出一個國際化的現代社會。法國和德國可以說是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國家,到這些國家後就會發現,普通人的英語水平也並不怎麼樣。筆者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在瑞士國際金融城市巴塞爾的一次經歷。當時想在商場里買個包,就用英語向店員諮詢一下,但對方的回答卻是德語。 這名店員說他不會英語,而筆者也不會德語,正在左右為難時,聽到店員用流利的法語說「我們用法語可以嗎」。筆者曾在大學裡學過法語,因此總算能和店員溝通了。如果不會英語,在世界上將寸步難行——煽動這樣的恐慌心理,恐怕只會讓英美國家的人憑藉英語大賺一筆。英語是非得要學的嗎?(下) 日經中文網2016/12/01村山宏 為日經中文網撰稿:日本人的英語遠遠不及中國人,但我覺得沒必要用過多精力學習英語。英語就算糟糕也沒關係,只要能溝通即可。筆者多年來擔任日本經濟新聞社的英語媒體部門(Nikkei Asian Review)編輯,如今英語仍不擅長,也不喜歡。工作中一直使用英語的我,為什麼一直不喜歡和不擅長英語呢?此次打算談談我的個人經歷。若是能夠為如何學好外語帶來啟示,將非常榮幸。筆者出生在日本的農村,成績很普通,尤其不擅長國語(日語)。這是因為不喜歡記憶大量漢字。初中開始上英語課,也討厭記憶英語單詞的拼寫。農村沒有外國人,我對英語也完全沒有興趣。英語成為我最不擅長的科目,在考試中有時會不及格。我想報考東京的大學,老師嗤之以鼻地說「以你的英語能力很困難」。 然而,以前不擅長的國語成績在進入高中後迅速提高了。這是因為我喜歡讀推理小說,讀了很多本,在這個過程中,我掌握了漢字和表達方式。有時自己還嘗試著寫推理小說和科幻小說。但提到英語,在鄉下的高中(升入大學的學生約佔2成左右)還是排在後面。英語考試經常不及格,曾遭到將英語單詞抄寫20遍的懲罰。 筆者當時熱衷的是乒乓球。雖然打得不好,但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練習。甚至想要加入大學的乒乓球俱樂部,參加國際比賽。因此對作為乒乓球強國的中國,從中學生時代起就很感興趣。之後我開始閱讀外國的推理小說,憧憬法國等歐洲各國。我找到升學考試中英語簡單的大學,終於僥倖考上了大學。 在大學裡我學的專業是法律。終於告別英語了,我覺得非常高興。但這種想法轉瞬間煙消雲散,因為大學裡也有很多英語課。由於多次參加考試都沒有及格,結果落得每年都要和1年級學生一起學習。在大學裡,作為第二外語,我學習了法語和中文。難以理解的是,英語成績最糟糕,但中文和法語的成績卻還算不錯。 之後,我終於察覺到了學不好英語的原因。那是因為我對美國完全沒有興趣。我並不打算去美國。30歲之後,我借工作之機多次去過美國,但並未感受到美國的魅力。現在我已經近20年沒去美國了。這是因為沒有自己拿錢特意去美國的想法。相反,在學生時代,曾通過打工攢錢到中國旅行過。在參加工作之後,僅僅是法國,就自費去旅遊過13次,還去過德國和義大利。 在日經中文網這個專欄的上一篇曾寫道,學好外語需要極大的努力。不管是什麼樣的天才,要掌握1種語言,都需要花費相應的時間。如果缺乏「想學習」這種強烈的動機,長時間學習就難以維持。如果沒有興趣,不管被如何強制,也難以高效學習。因此我的英語完全沒有進步。 記得曾聽印度孟買一位就職於日本企業的汽車司機說過下面的話。「要感謝父母親。由於接受了教育,我才能說英語。然後當上外國企業的司機,從此擺脫了貧民窟」。他的英語是初級水平,但獲得的工資卻是不會說英語的駕駛員的數倍。在發展中國家,能說英語會讓人生產生變化。 而在日本,即使會說英語,工資也不會翻番。充其量是有利於進入知名企業。在發展中國家,學習英語的認真態度和動機與日本完全不同。日本人不擅長英語,還由於與發展中國家相比,社會整體並不重視英語能力。如果缺乏想變得生活富裕、想到美國留學等強烈的目的和動機,外語就很難學好。因此筆者一有機會就說,「是否真有學習英語的必要?如果沒必要就別學了,那只是浪費時間」。筆者曾過著與英語無緣的生活,但過了40歲,接到了單位令人驚訝的調令。讓我擔任日經英語報紙、英語雜誌和英語新聞網站的編輯。如今到了中年,還要重新閱讀高中時代的英語語法書,閱讀英語報紙和雜誌。但此時有了不可思議的體驗。那就是高中時代完全無法理解語法的解說書,現在能夠讀懂了。 15歲上中學時,雖然老師講解了英語的關係代名詞、關係副詞等語法,但卻根本聽不懂。因為日語中沒有這些概念(中文也沒有)。即使讀參考書也無法理解。其實當時就連日語的語法,我連形容動詞和形容詞的區別都不清楚(中文中也沒有這些概念)。這些抽象的概念是15歲的我所無法理解的。 但是長大後能進行抽象思考了,再次讀起英語的語法書大部分都能理解了。於是筆者得到了學習外語的啟發。那就是不要太早開始學外語。幼兒時期記憶力很好,即使不懂語法也能把語言體系全部背下來。因此沒必要學習語法。 但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和中學,記憶力就開始有所減退。在這個年紀很少有人能夠把外語全部死記硬背下來。如果不根據語法規則和理論來學習的話,反而將花費更多時間。而至關重要的語法對於筆者這樣頭腦不聰明的孩子來說太抽象太難了。大學時期學習的中文和法語,之所以理解的比英語快是因為當時具備了理解語法的思考能力。 關於讓孩子在幼兒時期學習多門語言究竟好不好,筆者曾在之前的專欄里討論過,這裡就不再說了。不過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會說外語。但是筆者認為到了記憶力減退的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同時學習多門語言的效率不高。年紀更大一些能夠很好地理解語法知識之後再學習不是更節省時間嗎?學習外語並不是越早越好。 接下來回到筆者英語能力的話題。為了成為獨當一面的英語編輯進行了努力,讀了很多英語小說原著,還去英語補習班矯正發言。即便如此還是不行。50多歲後還是被「趕出」了英語部門。筆者還是太不關注美國了。相比之下還是更喜歡看中文雜誌、法國和德國的小說。 一次筆者有機會與英國的律師討論國際經濟和金融。「你的英語表達能力不錯啊。我們英國人從兒童時期開始就習慣了聽外國人發音不正確的英語。不論口音多重的英語英國人都聽得懂」。對於對方開的英國式玩笑,筆者在苦笑的同時也再次確信,語言只要理解就可以了。即使奇怪的英語發音被中國人嘲笑也無所謂。
推薦閱讀:
※英語語法(3)一般時
※如何利用英文資料三天學會蛙泳
※英語學習三原則 Metisfess
※Boaty McBoatface以及英文姓氏中Mc,Mac
※零基礎學英語神器——《跟小小孩說英文》Anki影音精修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