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 | 吃的幸福課——有趣的飲食心理學
現代醫學、營養學和心理學領域已經有眾多科學實驗和統計數據證明,如果我們對自己進行生理學和解剖學分析以及通過基因遺傳的行為分析,確實是吃什麼,就是什麼樣體質與性格的人。
點我,免費領牛股! 廣告
美國行為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事實,研究的結果就詳細確切地描述了這種密切的聯繫,比如喜歡吃麵食的人能說會道,夸夸其談,意志不堅定,喜歡吃大米的人經常自我陶醉,孤芳自賞,通融但互助精神差,喜歡吃甜食的人熱情開朗平易近人,但缺乏冒險精神等等,所以同時也可以推論得出偏食會導致的體質不同,而形成人群各種性格偏差和心理類型。
但正如那句諺語「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所言,個體的性格差異會受食品偏好的影響,人們對於相同食品的心理評價和經驗也是千差萬別、不盡相同,比如臭豆腐可能是一個人口中的至極美味,卻對另一個人而言,就無法聞嘗。哈佛大學飲食心理學家AlexandraW.logue博士在自己的專著中,從現代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角度,總結了那些基礎味道和氣味的詳細分類和工作原理,揭秘了人類的腦神經系統是如何進行味覺編碼和認知圖式建構的。
展開剩餘88%
同時,她在書中還告訴我們這些味覺編碼是如何干預著進食的選擇,比如苦和酸是為了避開有毒和腐敗的物質等。味覺編碼由腦部的不同區域和不同化學物質來控制,它們也對各種飲食行為有著決定性影響,比如對於強迫和限制性飲食行為,飽足與下丘腦有關,神經遞質、多巴胺和神經肽Y等各種大腦的化學物質直接影響著攝食的起始和結束,決定著食量和進食頻率,大腦受到損傷就會嚴重影響飲食行為。
另外,就飲食與精神疾病的關係,文中還指出神經性厭食症與抑鬱症、自殺傾向、社交與親密障礙等消極情緒的高度相關,以及神經性貪食症與情感性精神障礙遺傳病史、衝動性障礙與季節性情感障礙的高度相關。有些學者也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心理學家、歷史學家芮德主張神經質潔癖與厭食行為,雖然我們經常視之為不成熟、「娘娘腔」、病態的或接近變態的,他卻主張它事實上可能是積極的神經調節活動,可以增加存活幾率的功效,因為這避免了各種食物毒素、他人的體液或排泄物的污染。
針對以上與飲食相關聯的身心並發疾病,很多時候不僅需要職業營養醫師的診療和指導,也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心理援助、疏導和干預,其中對於不乏收效迅速的方法,比如包括味覺厭惡練習等行為主義關於學習聯結理論的心理療法,可以幫助病患有效認知身體與食物的互動關係,修正不當的飲食行為。
現在又重新被推崇的進化論心理學也為我們與食物的關係提供了精闢入里的解釋,進化論心理學家Buss歸納總結了十種典型的進化形成的心理機制,其中就包括人類對偏營養食品的偏好以及女性對食物等物資經濟資源的心理重視程度較高等行為現象,因為這有利於物種儲存能量,存活更長時間,養育更多的後代。
還有研究表明正是遺傳基因決定了味覺的個體差異,人群可分為超級嘗味者,嘗味者和味盲。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腦變大,胃變小,大腦要消耗身體25%的儲存代謝能量,腸胃和大腦分別思考,腸胃作為「第二大腦」,與腦緣系統相連,相互溝通作出決定,形成了身體最大的免疫系統,所以食物用來補充腸胃能量和給予大腦滿足感、安定情緒都很重要,這就是由進化塑造的飲食行為。
有趣的是,回溯歷史中那些最重大的、源遠流長的、自始至終就貫穿和滲透人類精神文明和意識形態發展的眾多哲學命題之一,就是關於飲食的思考和討論。為什麼要吃,吃什麼,怎麼吃,和誰吃,吃的結果是什麼,人們為什麼有時候不能用最理想的方式吃喝,眾多知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發表過深刻獨到的見解。
很多朋友都看過一部由迪士尼出品,非常積極勵志的動畫片《小鼠大廚》,結局時那隻平凡卑微的小老鼠,用一道很普通的家常菜,感動了那位極其嚴苛挑剔的巴黎首席美食評論家,就是菜品的味道令他溫馨地回憶起法國南部鄉村的童年時光,每天傍晚當他放學和玩耍回家後,聞到的家裡媽媽烹飪的飯菜味道,他從這道菜喚起的童年情境回溯中,也奇蹟般地扭轉了冷漠孤僻的個性,治癒了自己的心靈創傷,變得非常富有人情味。
這正是印證了弗洛依德潛意識精神分析學說的核心議題, 那就是童年早期經驗對終生人格發展的決定性和重要性,幼年時父母的溫暖呵護,形成的對父母的依戀關係類型,會影響到成年後的人際與情感親密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愛情中總說「想留住男人的心,就得留住男人的胃」。
其它比較有代表性的個案,如個體分析心理學家榮格曾對尼採的精神疾病作出診斷,那就是過度嚴格控制飲食是導致尼采精神失常的重要誘因之一,「尼采藉助於極其拘泥、嚴格限制的飲食,藉助於經過精心選擇的氣候和種種幫助睡眠的方式直到內在的緊張最後摧毀了他的頭腦」,「人的本能中不僅有物種保存的本能,還有『自我』保存的本能,這種對食物的抗拒意味著否棄自己的本能。」分析辨認正常與非正常飲食者吃東西的無意識行為以及相關心理防禦機制,也是當代精神分析與心理動力學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外,提倡人對自己有道德義務學說的知名哲學家康德將「貪吃、使用毒品、酗酒、自殺、不自然的性愛和破壞自然等」視為消極義務,而將培養身體、智力與道德上之完美視為積極義務。貪吃等壞習慣會破壞這種完美的形成,沒有身體的完美與健康,人就無法完全參與道德社群的生活,因為人的自主能力將會被削弱、受到限制。
西方最有影響力的美德理論家亞里士多德也提出過要使用人類理性的力量,避免各種身心的自我耽溺與自我剝奪,不造成過度的快樂和痛苦,以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還有愛因斯坦、牛頓和休謨等學者,都從哲學思辨和理性探索的角度,告訴我們慎重選擇飲食,從心理和精神上努力照顧自己,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從宗教和傳統習俗的層面上看待飲食的影響,那就更不勝枚舉了,導致幾千年來我們對宗教最直接的「刻板印象」認知,就是他們那些紛繁複雜的飲食禁忌和規矩,比如佛教的素食修行戒律和基督教的分餅飲酒儀式等。還有在各種民間習俗中,比如印度人在向親朋好友透露好消息前會派發甜甜的糖果,防止大家的口舌因為嫉妒而變得尖酸刻薄。猶太人會在孩子的寫字板上塗上蜜糖,形成學習聯結的條件反射心理過程,告訴他們學習是「甜蜜」的過程。
從更深層次的集體心理和傳統習俗的角度,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大師列維施特勞斯就生食與熟食的主題寫過專著,使用神話學、宇宙學和集體意識中的社會化象徵分析方式,深人詳盡地剖析了燒煮與腐敗、飲食祭祀儀式等文化現象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沿革與潛意識表徵意義。
其實,回到中國古代和傳統文化層面,在浩如煙海的百家經典著作中,也無處不在地論述著這種飲食和心理情志的嚴密辯證關係。比如《黃帝內經》有云:「上古之人,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由其衍生的道家與中醫文化更是推崇靜心養生,自然和諧的生命哲學。
而孔夫子作為中國最早的道德與社會心理學家,一語中的地指出「禮之初,始於飲食」,並釐定了多項飲食規則和禮儀,比如儒家所提倡的飲食節制有度,精闢入里地指出暴飲暴食的心理和食品上癮症對身心健康的危害,並且希望弟子們在吃飯前最好能撥出一點祭一祭,既表示內心的虔誠和恭敬,也是為了放鬆心態以促進食物腸胃中的消化進程。
藥王孫思邈也把關中人與南方人的飲食性格與健康作了比較,指出:「關中土地,俗好檢嗇,廚膳餚饈,不過菹醬,其人少病而壽。江南嶺表,海陸就餚,土俗多疾,而人氣雜早夭。」所以,「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已經是中華文化集體潛意識中根深蒂固的心理健康保養準則。
總之,飲食習慣不僅僅已經捲入一個圍繞著可持續發展的身心健康、自我認知與認同、群際連結與表達、傳統文化習俗儀式來展開討論的複雜意義網路,而且涉及到道德、社會、哲學、文化、娛樂、環保、生態等眾多更為深刻重要的人類發展命題。
相關的研究已經影響到當前各國政府的社會教育政策領域,比如美國心理學家夏烏斯博士在《飲食·犯罪·不正當行為》中證明調節食物營養組成也能相當程度地改變犯罪人群的性格,比如孤僻自閉性格、感情匱乏怕交際者,這種人多屬於神經質兼冷漠,故宜多飲用蜂蜜加果汁,並可飲用少量的酒,還有易怒暴躁攻擊性強的人多缺鈣和維生素B,可以多吃些含有鈣質的食品等,他使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向政府和教育機構都給出過多項改善飲食的政策建議。
還有近年來英國政府研究犯罪率的提高,是由於食物中缺少歐米伽-3脂肪酸(神經元的受損,導致人易狂躁)所致,英國政府官員已經要求所有的在校學生都應該服用歐米伽3補充劑,並建議每周至少補充兩次歐米伽3。
在2005年,日本國會頒布了世界第一部關於食育教育的法律《日本食育基本法》,規定毎個日本孩子都應該接受食育教育,每個日本學校都要開設食育課程。更為重要的是,基本法明確指出食育是德智體美勞五育的基礎。中國今年也在一些小學和幼兒園逐步開展了食育教育工坊和系統的課程,包括校園農園的積極建設等。
當前,在農藥激素添加劑大量濫用、工業精加工食物充斥市場、轉基因食品開始危害人類繁衍健康、每天食品安全與負面新聞充耳不絕的的惡劣生存環境下,已經有諸多心理學研究與實驗,揭露了不良飲食產品與習慣嚴重影響了兒童腦部發育與心理的認知發展能力。
教會兒童與青少年人群如何選擇有機無污染的安全食品,認識食物從哪裡來、加工的過程和合理攝食,傾聽自己身體腸胃的聲音和需求,促進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是當前社會各界亟待關注的教育焦點。希望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能對此給予積極關注,吃出健康,吃出平安,吃出和諧,吃出幸福。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推薦閱讀:
※哈佛大學幸福課講義(中)
※女子幸福課第六天——永遠的男人女人
※愛情幸福課(一):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男人的笑話-------女子幸福課第九天
※十分鐘讀完《哈佛幸福課》,讓你離幸福更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