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進了加拿大醫院  才明白過去想法是錯的

曾經轉過一個貼,【討論帖】所謂有錢 就是進了醫院不慌(可點擊藍字,閱讀此貼)。在佛教看來,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八苦。生死固然是人生大苦,但也是人間最大的公平。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親人,或是我們,因死而生,因生而死。

面對未知的疾病,人總有些惶恐。移民到加拿大,身為異鄉人。對於語言能力不夠好的華人,最擔心的也最為凄苦的事,莫過於生病了且突然間得了重病,要開刀動手術。躺在病床上,孤零零的一個人,聽不懂西人醫生說了什麼;吃不慣那些冰冷冷的西餐。

前幾天,漢加風平台報道了一則關於加拿大醫療體系的新聞,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點擊率直線上升,大家都對加拿大的醫療有很多的關注和好奇。考慮到病友的隱私,本文中的病友以化名」李力「出現,非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姓名。

病友李力表示,很多人以前誤解了加拿大的醫療體系,認為看病難、等待時間長。華人可能在過往養成一種習慣思維:有病一旦進入醫院,就希望優先順序盡量提前,」我要挂號、我要看醫生「,但加拿大是根據輕重緩急安排及分流的醫療體系,考慮到病患的各方面。筆者有個朋友,在UBC醫院開大腦,只住幾天醫生就讓出院了;可李力的頸椎有問題,從表面上來看,看不出嚴重程度,但醫生認為頸椎影響四肢,而開大腦,不會影響四肢。李力認為加拿大醫院很科學,判斷病情很準確。不會浪費醫療資源。

世界上沒有100%完美無缺的醫療制度,加拿大的醫療制度是相當發達和先進的。讓我們進一步跟著病友李力, 來了解一下加拿大的醫院和醫療系統。

病房與病床

BC省列治文是整個北美華人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北美地區唯一一個華人人口比例超過40%的城市,連這家醫院的工會頭頭也是一名上海移民。需要補充一下的是,加拿大的工會頭頭不是指派的,而是由這家單位的每一個員工一人一票選出來的。

李力此次入住的就是列治文醫院。李力住的病房有四張床,床與床之間可用布簾拉起。床頭有小櫃,可鎖東西;床側有電視屏幕,只要付費點播,就可以看電視節目。

床頭的電視機,下面是帶鎖的小櫃

如果不想付費,在樓層里的病友休息室,也可時時收看電視節目,自然是英語或法語節目。醫院裡可上網,可以用自己的手提電腦,但只有訪客區有WiFi,其他時間上網,要用病友自己的數據流量。

住醫院可看書。李力的床頭有群友從圖書館裡,借來的傳記圖書。

病友休息室里可以看大屏幕電視住醫院開刀不用花錢

李力表示,進了加拿大醫院,自己不要付什麼錢:從牙膏、牙刷、內褲、襪子(防滑,不容許病人穿自己的襪子)、男子的剃鬚用品、一日三餐、水果、飲料,都會由醫院提供。等於只要人進醫院,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帶,一分錢也不需要。護工也是醫院提供的。不需要家屬陪護。連上廁所、洗澡、擦身,天天換衣服都由醫院負責。

李力在溫哥華醫院開刀時,住了海景單人房,也沒花一分錢。李力的經歷證實了:加拿大的醫療保障體系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醫療保障理念,它以患者病情為診治的出發點,而不是考慮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

在加拿大看病,無論是大手術還是生孩子,就診、住院的所有費用皆由政府負擔,包括伙食和護理等,民眾不用擔心沒錢看不起病。加拿大的醫生護士也十分敬業,沒有利用職權之便索要紅包,態度和藹可親。帶著一張MSP卡(健保卡),無論你是平民還是富豪,都可以在醫院裡接受免費治療以及手術。

醫院免費提供的防滑襪

過往,小編住醫院時,還只有冰冰冷的西式餐。可能李力此次入住的列治文醫院是華人聚集區,提應餐食時考慮到亞裔的胃,儘可能地供應熱食。提早一周,讓病友選擇,每天花式均不同。想喝茶或咖啡,在床頭打個鈴,馬上就送過來了。

如果看不懂英文菜單,也不要擔心,護工知道是華裔,會提供熱的。

餐盤

餐單

這張病床,兩頭布滿了儀錶盤,可自動搖起。病人頭頂上方的枝桿,可幫助病友作康復訓練。在床頭有用於輸氧的管道、監視心跳及呼叫的各種器械。李力表示這樣的一張床,大約造價要7000加元。

來個床的全景(有點凌亂):

病友與病友之間有布簾,一旦拉起,可以躲進小樓自成一統,有足夠的私密性。筆者看到,住李力對面病床的一個蘇格蘭裔老太太,塗著口紅,著裝一絲不苟,舉止優雅,說話輕聲細語。

看來,一個人的修養與氣質,無任何時、何地都會散發出來。

李力對加拿大的醫療系統運作效率贊口不絕。剛進醫院時,有關人員就開始調查他的背景,從網上檢索出,他拿過EI(失業保險金),銀行里沒多少存款,就幫他填表,申請了生活補助,有二張支票,自動地進了他的銀行戶頭。

醫院有社工幫他積極聯繫出院後的安居房,提供了列治文三處住房供他選擇,政府還會向他提供住房補貼(大約650元/月,根據每個人的經濟狀況和住房條件有所不同,補貼額度也不一樣)。夜上海群的好心群友研究加拿大政府對於殘疾人和非工作人員的福利補助政策,並著手進行調研報告起草。

帶著菜肴去看望的群友們

有群友問:難道加拿大醫院可以隨時探視、可以帶菜肴進去嗎?根據筆者的體會,加拿大的醫院的確可以隨時進出,不用拿號牌,也沒有規定的探視時間限制。儘管從理論上講,晚上8:30前,要結束探望。也沒有人來趕客。

筆者認為:加拿大人口稀少,人際關係鬆散。像中國一人生病,七大姑、八大姨川流不息探望的情況,很少會發生。

醫院大堂

醫院大廳如一個高級的酒店,撒滿了陽光,溫暖的色調。

接待問詢的吧台

旁邊還有一個星巴克咖啡館,和其他連鎖店沒啥兩樣。記者只是奇怪,為何不是加拿大的象徵,加拿大人最喜歡的咖啡館:Tim Horton~~~

各部門的位置用藍、紅、黃三色表示:

讓我們具體看一看這幾個區的功能分布:

原來黃區是造影檢查、辦理醫療手續;紅區,筆者理解為門診部門、處理緊急情況;藍區是癌症、精神患者和毒品依賴性治療的地方。

大堂還有病人及家屬資源中心,提供各種資料和信息。

走近一看,有中僑的信息,不少中文資料:

還有免費的WIFI上網密碼:

加拿大醫療體系如何運作的

  • 1947年以前,加拿大實行的是私營醫療保險體制,患者是否能得到醫療服務取決於其經濟承受能力。

  • 1947年,薩斯喀徹溫省率先在全國建立了覆蓋醫院服務的政府醫療保障計劃,此計劃成為加拿大全民醫療保障體系發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 1984年,加拿大聯邦政府通過了《加拿大衛生法案》(Canada Health Act),這是加拿大衛生保健體系的基石,為加拿大永久居民或公民享受全民免費醫療提供了法律依據。

  • 在加拿大,在醫療系統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不會因種族、經濟、身體健康等原因,在接受醫療衛生服務時受到制約。大家得到的都是無差別待遇,猶如「共產主義」般。此系統保障了全體居民(包括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以及持有特定的居留身份的非永久性居民等)都享受到相應的醫療服務。這種醫療體系只有少數國家能夠做到的,即使是美國也無法與之相比。

    然而,加拿大的全民醫療保障制度是建立在高稅制基礎上的。每年,我們所繳納稅收中的相當高的比例,貢獻給了醫療系統,每個加拿大家庭每年要為它支付上萬元的稅款。「加拿大的醫療服務並不是『免費』的,每年的醫療衛生費用支出佔了很大部分的財政支出。目前衛生保健經費約佔BC省政府預算的三分之一。政府用於支持醫療系統的資金來自於多個方面,主要來源為聯邦政府和省政府所得稅,包括加拿大就業保險金EI、CPP加拿大退休金、抵稅、消費稅、煙酒稅、關稅等稅款、基金系統的盈餘,甚至包括省府的資金。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的一篇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加拿大醫療費用花在了1%的加拿大人身上。在2015年,醫療保健系統大約花費了1.44億元的稅款,平均到每個加拿大人是$4,024。

    隨著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醫護工作人員的短缺,以及政府的資助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看病滿、就醫難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公共醫療系統的效率總遭到外界的垢病;此外,加拿大醫院的設備購買需要得到省政府的批准,因此一些醫院的X線機、核磁共振等設備還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

    各省的衛生管理部門早就四處開始尋找降低費用或提高收入的途徑。列治文醫院就有一支專門向社會各界募款的隊伍。

    在醫院大廳的牆上,設有歷年為列治文醫院募款的善長們名單的光榮榜。

    按照100萬、50萬~99.99萬、25萬~49.99萬不同的錢款數額等級排列。

    我們看到了華裔社區熟悉的馬麗和她家庭(先生張元生、兒子張伯宏)的名字。

    馬麗接受列治文醫院頒獎時的照片

    也有來自大陸社區的地產發展商張雷及他的當代綠色集團。更有我們熟悉的1320電台的創辦者劉恆信先生及夫人的名字:

    在隨後的良友畫報紀念晚宴上,記者採訪了劉恆信先生。劉先生表示,「1966年移民加拿大,作為居住在列治文的居民,我覺得應該支持列治文醫院。醫院為社區提供了許多服務,可行政經費不夠,我只是盡我的所能回饋,以後醫院有需要的時候,還會繼續支持」。

    照片:劉恆信先生

    列治文醫院現有工作人員2653,262名醫生及750多名義工,為超過20萬名列治文市民、Delta地區的居民和約1400萬名機場流動人口提供服務;前不久炒的沸沸揚揚的中國雙非嬰兒,也大多選擇在這裡生產,還發生一些中國孕婦拖欠醫院醫療費的事兒。

    列治文醫院每年財政預算2.21億加元。醫療服務包括家庭和社區護理、急症護理、院舍照顧服務、精神健康和惡癮護理、和預防性醫療服務等。但是,他們需要募集大量的捐款才可以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及老齡化的需求。

    列治文醫院基金會1987年成立起,為醫院籌得善款超過5千5百萬元。在許多善長的捐贈下,醫院才得以確保醫護人員能用上最佳的醫療設備和技術,可以購買到多部最新造影儀器以及軟體升級,包括微創手術影像儀器、流動數碼X光機、流動超聲波,以及為超聲波儀器作軟體升級,持續提升了醫院的醫療和護理水平。

    每個人,都會變老;每個人,都最終走向生命的終點。在感恩加拿大所給予的仁慈、關愛、友善的同時;有越來越多的華裔加入到為我們的社區服務與奉獻中來。這一切,支撐起了這個偉大而美好的國家的明天,也讓我們的子孫在這裡開枝散葉,生生不息。

    參考文章:

    不看不知道 加拿大的經濟原來是被它拖垮的(加西周末)

    大家都在看

  • 愛犬走失多年被收養 主人路上偶遇淚崩

  • 海外生活:奮鬥中融入 去不掉中國味

  • 加拿大創造了歷史 值得你真心驕傲驕傲

  • 在中國她被嫌丑 外國人卻覺得她比范冰冰美太多了

  • 清潔女工 熬成史丹福教授

  • 淚流滿面:一個單身華人在加拿大突然住院後

  • 移民加拿大後帶來的 最可怕的變化

  • 用愛傳遞教育 創新教育新模式 讓你驚住了嗎?

  • 給生活添點笑聲 調侃政界名人

  • 普大喜奔:鄭州直航溫哥華 成了!

  • 【教育】儀式感與下午茶:創造屬於你和孩子之間的儀式感!

  • 【分析】生病後 該在海外治還是回中國

  • 加拿大人在中國看病 如何報銷醫療費?

  • 漢加風 是誰?我要罵你

  • 我窮 沒有500萬 我傻 還想憑良心碼字

  • 嚇一跳 沒想到漢加風平台在加拿大西部的~~大了

  • 2016華社 春晚多 看演出後的感慨

  • 華裔媒體人 要耐得住清貧

  • 大溫華社總動員:今夜我們都是加拿大人

  • 關於我們

    漢加風平台聚焦於北美政治、財經資訊、社區動態、草根創業。致力揭示事件背後的深度、溫度;傳遞正義、擔當;體現社會責任。旗下品牌欄目:《加拿大騙子曝光台》揭露各類大小騙子、騙術;《漢加風系列》為時事評論;《閑閑聊時事》為一周新聞綜述;《加國職場》關注留學生就業;《漢加財經》為北美和中國每日財經簡訊及《溫哥華創業故事》系列、《加國養老》專題。

    新聞線索:vanwestca@gmail.com

    推薦閱讀:

    常回家看看「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當鋪 第二章 是否真要放棄盜墓職業 上
    什麼時候你會為自己長得不夠好看而難過?
    心理學:不要再有這5種想法了,否則你永遠不會幸福
    【永遠不要對自己做的30件事】要想得到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先把最好的你交給這個世界。當你不再追隨錯誤的想法,你才能成全一個更好的自己。永遠不要對自己做的30件事↓↓↓,世界,因你的改變而不同!

    TAG:醫院 | 加拿大 | 想法 | 過去 | 大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