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分眾國總統」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政治

隨著特朗普上台執政,美國政治正在經歷一些重要變化。在政治運作層面,建制派與反建制派的對弈成為美國政治的全新範式;政府運轉失衡、失范;特朗普迄今為止無法組成完整的工作團隊,共和黨內鬥不止,民主黨抗爭加劇;總統與傳統主流媒體尖銳對立。在社會政治生活領域,美國社會的撕裂正在加劇,階級矛盾並未有效緩解,政治極化進一步加劇,種族矛盾尖銳化。

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沒有任何從政經歷、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當選第45任美國總統。本文從特朗普上台執政以來他與美國政治體制的互動以及美國整個社會層面所發生的變化兩個方面對美國政治形勢做一個初步分析。

一、特朗普執政與美國政治運作的失衡

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和兌現競選承諾,特朗普上台伊始就採取了一系列非同尋常的舉動,對美國現行政治體制的運作形成了一系列衝擊,建制派與反建制派的對弈成為美國政治的全新範式,其中在政治運作層面最引人關注的就是行政缺位、行政令治國、小圈子決策、推特治國和「通俄門」調查。

行政缺位。到目前為止,特朗普的行政領導班子還遠未完全到位,其中部長級、副部長級和局級層面的缺口分別達10%、30%和60%。[1]究其原因,顯然與特朗普從競選伊始就與建制派、與政策專才關係劍拔弩張有關。在華盛頓甚至傳出,由於對建制派反感,特朗普有意放緩官員的任命。這極大幹擾了特朗普政府的順利施政。

行政令治國。總統通過行政措施強行進行重大政策變革,往往是在府會黨派控制權分立、總統無法通過國會立法實現自己政策意圖時不得已而為之的手段。然而,特朗普一上台,便反其道而行之,為了快速兌現競選承諾,便以行政令的方式作為施政的主要手段。在其就職近一年多的時間裡推出總計約100多項總統行政令、總統備忘錄,涉及政治、經濟、社會以及外交等各個領域。其中一些舉措如廢除奧巴馬醫改、簽證與難民限制以及退出TPP、在美墨邊境修牆等在國內引發巨大爭議。

特朗普頻推行政令的做法,一方面表明,對高高在上、行動遲緩、不得人心的國會精英,特朗普轉而繞開國會不斷挑戰美國政治框架下關於行政和立法之間的權力邊界,反覆通過包括行政令在內的各種單邊方式推進政策議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特朗普與共和黨建制派精英複雜而特殊的關係。他的一些執政理念與共和黨的傳統理念存在衝突。從某種意義上說,特朗普是一位借共和黨的殼上市的政治圈外人。因此,特朗普執政以來一直在與共和黨國會多數之間進行著相當艱難的相互調試。

小圈子決策。在特朗普的執政團隊中,前企業高管、共和黨極端保守派、退休將軍和特朗普家庭成員構成的核心決策圈。[2]這與特朗普所標榜的為中下層代言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在特朗普執政首年的後期,隨著軍人群體在白宮管理和對外事務決策上逐漸獲得更大話語權,特朗普核心決策圈的內鬥態勢與不穩定生態似乎得到了一些控制。但與此同時,家庭成員在執政團隊中的特殊作用仍舊影響著白宮的決策生態。

推特治國。作為一名具有「反建制」特色的政治人物,特朗普還以發推特的方式跳開建制派主流媒體的圍剿,並表達對它們的鄙視。在他看來,無論自由派還是保守派媒體反映的都是所謂精英的聲音,因此輿論實質上已被建制派所「操控」。而且,就在大選期間,特朗普因為受到主流媒體的圍剿,直接向其宣戰。因此,推特已成為特朗普定點聯絡、動員支持者的最佳途徑。

在某種程度上說,特朗普通過繼續在推特上不斷發聲正在實施一種「永續競選」或「永續動員」,即原本繼續通過競選基層動員的方式調動鐵杆選民對他的支持,繼而自下而上實現對華府足夠壓力,以推動政策的實施。這種最高領導人不斷發推特的做法,為美國和世界帶來了一系列困擾。例如,2016年12月3日,特朗普與台灣地區領導人通電話,打破中美建交38年以來的禁忌,美國和國際輿論一片嘩然,紛紛表示質疑,奧巴馬政府也急忙出來澄清,而這時特朗普卻發推特聲稱:「真逗,美國賣數以億計的軍火給台灣,我卻不能接一通祝賀電話。」進一步給中美關係帶來衝擊。一位美國外交官發出感嘆:「隱藏在華盛頓外交圈的『可恥秘密』就是在人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便是查看特朗普在推特上的動向,這也許是了解美國外交動向唯一的方法。」[3]

「通俄門」調查。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被指在2016年大選期間與俄羅斯政府進行串通,使特朗普在俄羅斯政府的幫助下贏得了大選。2017年1月6日,由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和美國國家安全局這三家情報機構聯合提交的關於俄羅斯干預大選的調查報告公開發布。它明確指控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並試圖幫助特朗普勝選,但並沒有提到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有串通行為。[4]

到目前為止從「通俄門」調查演進的過程來看,「通俄門」調查的重點從最初的「通俄」的事實性調查轉為轉變為當前的針對「作偽證」、「妨礙司法」以及「金融犯罪」等嫌疑的程序性調查。其實質是在政治極化的大背景下,反特朗普力量利用其來發泄不滿,民主黨積極利用其來削弱特朗普的執政合法性,共和黨建制派利用其制衡和塑造特朗普執政生態的一個有效工具。

二、特朗普執政與美國社會政治生態

2016年的美國大選從形式上看是一場選舉,而從實質上看是「反建制」人物特朗普利用後金融危機時代美國中下層的強烈不滿和整個社會的普遍焦慮,以參選總統的方式引爆了一場「特殊」的社會運動,是美國社會各種矛盾的一次集中爆發、各種焦慮的一次集體宣洩。作為一場社會運動,它不會隨著選舉的結束而自然地走向完結,尤其是當選者特朗普遠不是分裂、失衡、民怨情緒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方案,而是代表者,甚至是加劇者。[5]這致使美國面臨的各種社會矛盾在特朗普治下仍在不斷發酵。

1.階級矛盾並未有效緩解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遭受重創,復甦緩慢,各種矛盾不斷累積,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日益嚴重的不平等。這些年來,美國的中產階級不斷萎縮,已從上世紀70年代佔美國人口的60%以上,下降到2015年的不足50%,比1971年下降高達11個百分點。[6]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美國2015年家庭收入中位線約為5.6萬美元,如果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仍然低於1999年的水平。[7]也就是說,美國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在近20年里沒有實際改善。歷史上曾經令美國普通老百姓十分自豪的高薪藍領越來越少。美國最富有的0.1%的家庭在美國家庭總財富中占的比例更是從1979年的7%升至2012年的22%,幾乎與美國90%的家庭擁有的財富相等。[8]正如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所指出的那樣,美國已經分裂成兩個:一個是超級富人的美國,他們在經濟復甦中賺到了高額的獎金;另一個則是大量中產階級、中小企業主的美國,他們仍在艱難地掙扎。特朗普正是牢牢地抓住了美國社會當前這個痛點,喚起了中下階層對他的支持。在某種程度上說,特朗普也把緩和美國的階級矛盾作為施政的重點。然而在實際的施政過程中一些做法卻充滿矛盾。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有助於緩解美國的中下階層對就業和工作機會的擔心,如,防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收緊移民進入美國的門檻,將就業機會留給美國人,修改對美「不公平」的貿易協定,挽救美國煤炭工業,打破以往美國政府禁令開發阿拉斯加和近海油氣資源,提高美國企業海外收入的稅負以鼓勵企業投資國內增加就業,吸引世界各國向美國投資增加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特朗普執政團隊中卻充斥著財富精英:國務卿蒂勒森原為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懂事長兼CEO,財政部長努欽為前高盛合伙人,商務部部長羅斯旗下私募基金凈值達到29億美元,教育部部長德沃斯凈資產達到48億美元,首席經濟政策顧問科恩至少有價值2.66億美元的資產。內閣集體身價超過120億美元,成為史上最有錢的執政團隊。[9]這樣一個執政團隊能為美國的中下階層代言嗎?美國社會充滿了疑慮。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最近通過的減稅法案,這也被稱之為是特朗普上台以來最大的執政成就。依據這份法案,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稅率將從現在的35%降至21%,對美國企業留存海外的利潤一次性徵稅,其中現金利潤的稅率為15.5%;推行「屬地制」徵稅原則,即未來美國企業的海外利潤將只需在利潤產生的國家交稅,而無需向美國政府交稅。為鼓勵企業長期投資,企業所得稅稅改內容是永久的。而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維持目前聯邦個人所得稅率7檔不變,但大部分稅率有所下降,其中最高稅率從目前的39.6%降至37%。此外,個人所得稅標準抵扣額將翻倍,但對地方和州稅等稅收抵扣設上限。個人所得稅變動的有效期僅至2025年底。特朗普在簽署儀式上稱,這是一份對中產階級以及創造就業有利的法案。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納爾表示,這份減稅法案為提升美國經濟競爭力、阻止就業崗位流失海外和為中產階級減負提供了機遇。但民主黨批評這份減稅法案主要讓美國大企業和富人受益。華盛頓權威智庫稅務政策中心之前公布的研究顯示:「減稅的大部分收益,無論是按美元計算還是按稅後收入的比例計算,都將由高收入家庭獲得。」[10]研究顯示,到2027年近50%的減稅福利將由1%富豪階層所獨享。簡單說,稅改方案,富人得利,中產買單。《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聯合民調顯示,認為該法案是個「好主意」的民眾比例連25%都不到,而41%的民眾認為該法案是個糟糕的法案。

2.政治極化進一步加劇

冷戰結束以來,政治極化尤其政黨極化日益成為美國政治中一個突出的現象,並導致明顯的政策僵局。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系列調查,在1994~2016年間,民主黨變得更左、共和黨變得更右:2014年有92%的共和黨人趨於極端,而1994年時這一比例為64%;民主黨人中2014年有94%的趨於極端,1994年時為70%。[11]由此,民主黨與共和黨都更加「敵視」對方,越來越多的人視另一政黨為「國家福祉的威脅」:持這一觀點的共和黨人在2014~2016年間增長了8個百分點,而持這一觀點的民主黨人則增長了10個百分點。[12]美國的政治極化不只是體現在政黨政治層次,還蔓延到整個社會。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也顯示,在1994~2014年間,美國人中持極端政治立場的比重已經從10%增加到21%;中間派則大大縮水,從1994年的49%下降到2014年的39%。[13]

而特朗普上台執政本身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這種極化現象發展到極端狀況的一種產物。在2016年大選期間,通過發表大量極端言論來爭取和調動與他有著相近想法的極端選民而不在意甚至故意激怒其他選民,是特朗普一個基本的競選策略,而且從來沒有改變過。他反對自由貿易,鼓吹民族主義。他毫不掩飾對移民的厭惡,公開表示他若當選將在美國與墨西哥邊界修建一堵高牆,阻擋拉美非法移民入境,並讓墨西哥買單,理由是:墨西哥送到美國的人是「罪犯、販毒者、強姦犯」。他公開呼籲美國禁止所有穆斯林入境。他評論婦女長相、罵共和黨其他候選人是「騙子」、稱氣候變化是中國製造的騙局、說奧巴馬是伊斯蘭國的「創始人」、聲言上台後要將希拉里·柯林頓關進監獄。他的當選本身造成了美國巨大的分裂,因為反對他的選民比支持他的選民還多出近300萬人。他上台執政後,也沒有像其他前任的總統那樣呼籲美國的團結,而是將兌現極端的競選主張作為主攻方向,下令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簽發「禁穆令」,執意在美墨邊境修牆,稱美國的主流媒體是「美國人民的敵人」,一系列的做法在美國引起巨大爭議。

支持和反對特朗普的力量自特朗普執政第一天起就視同水火。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職,當天有近70名國會議員抵制就職典禮,[14]演藝界甚至沒有一位頂級大腕參加慶典演出。第二天,超過300萬的美國人在500多個城鎮舉行示威,創造了歷史新高。[15]這使得特朗普上台後罕見地面對著民調歷史中最為負面的政治開局:以45%支持、45%反對的低民調入主白宮,其支持率一直低於40%或在40%左右徘徊,沒有其他總統上任伊始慣常有的「蜜月期」。之後,民主黨以「通俄門」調查為契機,不斷質疑特朗普執政的合法性。2017年7月12日,民主黨眾議員布蘭德·舍曼認為特朗普將調查俄羅斯干預美國總統選舉疑案的前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解職屬於「妨礙司法罪」,據此首次提出了對特朗普的「彈劾案」。11月15日,6名眾院民主黨人提出了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草案,其中指控總統有多處違反憲法的行為,包括解職科米涉嫌「阻礙司法」和涉嫌侵犯司法公正及媒體獨立。這些彈劾案在特朗普團隊「通俄」證據無法得到確認以及共和黨把控參眾兩院多數的背景下幾乎沒有任何通過的可能性,但反映出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國內激烈的黨派之爭。

一方面特朗普自執政以來一直保持著創記錄的低支持率,最低時只有35%,與此同時,共和黨內部卻保持了對特朗普的高支持率。按照2017年9月份的民調顯示,有將近85%的共和黨選民對特朗普表示滿意,而其中的四分之一表示了對共和黨的不滿;同時,79%的共和黨選民認為特朗普的方向正確,而認為國會共和黨領導層方向正確者只有52%。由此看來,特朗普又是共和黨獲得支持度的主要源泉。這種情景進一步固化甚至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左右對峙。例如,12月2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減稅法案,這個重大法案的投票,幾乎全是按黨派劃線。當天民主黨左派桑德斯在講話中就指出: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這是一個劫貧濟富的法案。足見現在美國左右矛盾有多嚴重。

3.種族矛盾尖銳化

種族矛盾是美國社會的痼疾。隨著上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以及移民結構深刻變化,種族平等與文化多元已成為其主流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白人至上主義也成為當今美國主流社會的禁忌。但是,這並不表明大多數歐洲裔白人已經與白人族群中心主義和白人本土主義完全決裂。尤其是美國的族裔結構正在經歷一些重大變化,根據美國國家統計局2016年7月的數據,拉丁裔人口已經佔美國總人口的17.8%,超過了非洲裔群體的13.4%,成為美國第一大少數族群。按照現有的增長速度,拉丁裔在2060年將佔美國總人口的29%,而非拉丁裔白人將下降到43.6%。也就是說,以拉丁裔和非洲裔為代表的少數族群人口將到達56.4%,從而讓歐洲裔白人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成為最大的少數群體。這讓相當多的白人感到忐忑不安。很多白人群體對白人族群中心主義的認同都在加強,只不過變得更加隱性。特朗普2016年贏得總統選舉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美國白人種族意識的再度顯性化。自從1960年代民權運動以來,民主黨更注重黑人等少數族裔的權利,被不少人認為是忽視了白人,尤其是中下層白人的利益。《時代》雜誌在評論2016年特朗普勝選的一篇文章里引述了一位白人婦女的話:「希拉里總是想方設法吸引少數族裔和移民,但她對一般美國人並不關心」,[16]可以說有很強的代表性。特朗普高喊「讓美國重新強大」、「把美國奪回來」時,在許多希望恢復「白人至上」的美國白人心裡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特朗普因此吸引了很多具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右翼團體的支持。同時,在民主黨陣營、自由派以及少數族裔看來,特朗普所謂「讓美國再強大起來」實際上是「讓美國再白起來」,從而也引發了這些群體的強烈反彈。

在2016年的大選中,移民問題是最撕裂美國社會共識的議題之一。特朗普一上台,便在2017年1月27日簽署了一份名為「阻止外國恐怖分子進入美國的國家保護計劃」的行政命令。這份行政令要求,未來90天內,禁止伊拉克、敘利亞、伊朗、蘇丹、索馬利亞、葉門和利比亞等七國公民入境美國。因為所涉七國均為穆斯林為主要人口的國家,因此這份行政命令也被媒體和民間團體稱為「禁穆令」。該行政命令直接針對中東穆斯林7國,在美國移民史還是第一次, 在美國國內引發了巨大爭議。3月,美國兩家聯邦法院接連叫停總統特朗普簽署「旅行禁令」,美國有300多個庇護城市,這些城市對非法移民持同情態度,拒絕協助或與聯邦移民官員合作,以此保護非法移民免遭驅逐,舊金山市還帶頭起訴總統違憲。儘管面臨各種抵觸,特朗普依然我行我素,在國內不斷加大對非法移民的搜捕力度,懲罰所謂的「庇護城市」,修建邊境牆,廢除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計劃」。尤其是「童年入境暫緩遣返」移民項目旨在保護那些在兒童時期被父母帶入美國的無證移民,覆蓋面達80萬人之眾。這引發了民主黨的強烈抵制,並以此來集體抵制臨時預算案,導致在2018年1月20日,即特朗普上台一周年之際,美國聯邦政府一度關門停擺。

而在2016年大選中激發出來白人至上主義情緒所導致的種族對立隨著特朗普的上台執政出現了一些更為極端的表現形式。其中2017年8月12日因白人民族主義者集會引起的夏洛茨維爾騷亂更是將美國種族主義的痼疾展現於世。加8月11日晚至12日,多個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成員出現在夏洛茨維爾市的弗吉尼亞大學校園內,手持火炬集會示威。這場集會名為「團結右翼」,是為了抗議夏洛茨維爾政府移除南北戰爭期間南方邦聯軍隊主將羅伯特·李塑像的計劃,同時呼籲白人團結起來對抗少數族裔,維護自身利益。由於12日上午出現了小規模衝突,當地警方宣布集會非法,要求參與者和抗議者離場。但在12日下午,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成員、來自俄亥俄州的20歲男子詹姆斯·菲爾茨駕車撞向反對者人群導致一名32歲女子死亡,19人受傷。事件發生後,舉世震驚,8月19日,4萬多人湧入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波士頓公園,抗議極右翼演講者參與的一場集會。同日,在得克薩斯州,「黑人生命很重要」組織在休斯敦召開集會,同時達拉斯有3000多人在市政廳舉行示威抗議白人至上主義,新奧爾良、亞特蘭大和洛杉磯等地也爆發了抗議白人至上主義的集會。21日在夏洛茨維爾市議會會議上,憤怒的民眾一度佔領議會講台,表達對市政府處理白人至上主義者集會的不滿。然而特朗普卻在相關聲明中言辭模糊、指代不明,聲稱當事雙方均存在暴力行為,都有責任。特朗普的這種做法實際上在激化了美國的黑白對立,有媒體甚至稱美國正在上演一場「隱形內戰」。

另一個引人矚目的就是所謂的「國歌示威」事件。2017年10月8日,美國副總統彭斯與妻子在家鄉印第安納州觀看美國橄欖球聯盟比賽時,當球場內奏響國歌,印第安納波利斯小馬隊球員手挽手站立,而客隊舊金山49人隊球員再度單膝跪地,彭斯隨即攜妻子離場以示不滿。這就是在美國鬧得紛紛揚揚的「國歌示威」事件。「國歌示威」始於2016年9月,美國橄欖球聯盟比賽時,在舊金山49人隊擔任四分衛的科林·凱普尼克,因不滿美國警員對一些黑人嫌犯的種族歧視,選擇在賽場播放國歌時單膝下跪以示抗議,從而引來極大爭議。2017年美國橄欖球聯盟比賽期間,不時有隊員效法凱普尼克,在賽場播放國歌時,拒絕起立,反而下跪。特朗普批評球員的行為是對國家不尊重,甚至出言辱罵球員,招致體育界人士的炮轟,而「國歌示威」也隨之愈演愈烈。美國社會的裂痕已發展到在大型的體育賽事上公開對峙,這表明美國的撕裂程度已經不斷下沉到了社會公眾層面。

諸類事件的不斷上演,加劇了美國社會的負面情緒,生成仇恨政治。特朗普執政以來,仇恨情緒、報復情緒和恐懼情緒的盛行令美國社會的矛盾進一步複雜化、深度化。其中種族矛盾正在成為美國社會一道越來越深的斷層線。

總之,特朗普「獨特」的理念和治理方式正在給美國的整個政治生態包括階層關係、黨派關係、族群關係、行政部門的運作、府會關係、行政司法關係、政府和媒體關係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政治運作層面的失衡、失序導致了進一步的政治衰敗。與此同時,美國社會處於嚴重分裂之中。根據蓋洛普的民意調查,911事件發生後的兩個月內,有74%的美國人認為國家是團結的,到2004年小布希競選時,該比例下降至45%,2016年選舉後更降到21%。[17]現在美國人越來越多地因地位、政見、膚色不同而分為互不相容或難以相容的不同群體。而特朗普在其中的作用就如2016年年底《時代》雜誌送給他的綽號——「美利堅分眾國總統」。

注釋:

[1] 「Political AppointeeTracker,」 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

https://ourpublicservice.org/issues/presidential-transition/political-appointee-tracker.php.

[2]倪峰:《特朗普政府內外政策探析》,《當代美國評論》2017年第1期。

[3]「華盛頓外交圈的『可恥秘密』」,http://www.sohu.com/a/203104261_619324。

[4] CIA, FBI and NSA,「Assessing Russian Activities and Intentions inRecent US Elections,」 January 6, 2017, available at: https://zh.scribd.com/document/335885580/Unclassified-version-of-intelligence-report-on-Russian-hacking-during-the-2016-election.

[5]刁大明:《2017的美國政治怎麼了》,《環球時報》2017年11月29日。

[6]Jamie Dimon, Chairman and CEO Letter to Shareholders,available at: https://www.jpmorganchase.com/corporate/investor-relations/document/ar2016-ceolettershareholders.pdf.

[7] 「MedianAnnual Family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90 to 2015,」 available at: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36765/median-annual-family-income-in-the-united-states-from-1990/.

[8] Emmanuel Saez & Gabriel Zucman, 「Wealth Inequality in theUnited States since 1913: Evidence from Capitalized Tax Data,」 available at: https://gabriel-zucman.eu/files/SaezZucman2014.pdf.

[9]《特朗普現內閣身價已超120億美元 成史上最有錢團隊》,鳳凰財經2016年12月10日,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210/15068103_0.shtml。

[10]「特朗普的「減稅紅包」,對誰將是紅包炸彈?」http://news.youth.cn/gj/201712/t20171204_11098725.htm。

[11] 「Political Polarization in the AmericanPublic」, Pew Research Center, June12, 2014, available at: http://www.people-press.org/2014/06/12/political-polarization-in-the-american-public/.

[12] 「Partisanship and Political Animosity in2016,」 Pew Research Center, June 22, 2016, available at: http://www.people-press.org/2016/06/22/partisanship-and-political-animosity-in-2016/.

[13] 「Political Polarization in the AmericanPublic」, Pew Research Center, June12, 2014, available at: http://www.people-press.org/2014/06/12/political-polarization-in-the-american-public/. [14]Samantha Swantek & Braelyn Wood, 「These Congress Members Did Not AttendPresident Trump』s Inauguration,」 Cosmopolitan,January 21, 2017, available at: http//:www.cosmopolitan.com/politics/a8619658/why-these-congress-members-did-not-attend-the-inauguration/+&cd=1&hl=en&ct=clnk&gl=hk.

[15]Kaveh Waddell, 「The Exhausting Work of Tallying America』sLargest Protest,」 The Atlantic,January 23, 2017, available at: https://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7/01/womens-march-protest-count/514166/.

[16] Michael Scherer, 「Person of the Year: Donald Trump, 」 Time, December 19, 2016, available at:http://time.com/time-person-of-the-year-2016-donald-trump/?iid=buttonrecirc.

[17] Jeffrey M. Jones, 「Record-High 77% of Americans Perceive Nation asDivided,」 November 21, 2016,

【倪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本文原載於《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18年第4期,經授權察網發布。】


推薦閱讀:

福布斯:第三次世界大戰若發生,美國必敗
無法迴避的美國人權困境//多國批美人權報告顛倒黑白
一次次罷工,才換來美國編劇今天的地位,也才有了你愛看的美劇和脫口秀
美國最難買到的十大汽車(圖)
不是鮑勃·迪倫征服了諾獎,是美國文化征服了瑞典

TAG:美國 | 政治 | 美國政治 | 總統 | 特朗普 | 分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