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武術「以不變應萬變」理念的科學性
07-25
(原創)中國傳統武術「以不變應萬變」理念的科學性「以不變應萬變」 ,是中華傳統武術實戰技擊的精奧所在。其中的科學性,建基於:「萬變不離其中(宗)」這個哲學理念。「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中(宗)」,語出老子的《道德經》。老子告訴我們:萬物是變化發展的,但是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有其根本的規律,而用變化的事物克制相同變化的事物,不應該在反覆的變化中迷失,而應追其根本,才是正道。我們要用既定的原則,應付千變萬化的事態發展。事物都是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的,但是他的變化始終都要遵循著一定的軌跡和規律,他無論怎麼變化,都脫離不了他的本源。因此,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沉著冷靜,仔細尋找它的本源,只要找到他的本源並作出相應對策。我們只要堅持把握住帶有根本性的東西,去應對多變的世界萬物,那一切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武術,作為客觀存在的一種事物,其中的原理和規律,也是如此。搏擊,看似千變萬化,但是,其實,其中是確有規律可循的。那麼,武術之中的「萬變不離其中(宗)」的「宗」,是什麼呢?「以不變應萬變」的不變之「法」,又是什麼呢?筆者淺析,分述如下:宗一、武術攻防有規律:化繁為簡的「三線」理念(一)進攻的「三線」理念:在實戰對攻中,對方的進攻,無論招術多麼繁多,其最終落點,無非在我方自左至右的一條線上(簡稱攻左),或者是在我方自右至左的一條線上(簡稱攻右),或者是在我方自身的中線上(簡稱攻中)。如果把握了這三條線(實則三個方向),也就把握了對手的所有攻擊。反過來,我對對方的攻擊,情況也是如此。這就是化繁為簡的「三線」理念。落實到具體的武術技法上,以雙手刀法為例,在進攻技法上,即是雙手刀進攻9勢。我們所說的日本刀,日本隊人稱之為劍。在日本劍道中,其進攻劍法,一共也有9勢,和中國雙手刀法均一樣:唐竹、袈裟斬、逆袈裟、左雉、右雉、左切上、右切上、逆風、刺突。這些辭彙看似陌生,翻譯過來,其實和中國刀法完全一樣,也不外乎這幾下,依次為:當頭直劈,從右上向左下斜劈,從左上向右下斜劈,從左向右橫掃,從右向左橫掃,從左下向右上斜撩,從右下向左上斜撩,從正下向正上提撩,前刺。相比較,中國雙手刀技法比日本劍道還多了幾下:在趙戰軍的四門雙手刀法中,在上述進攻9法之中,沒有從正下向正上提撩這一技法(其實,這也是雙手刀技法之一,不過用的難度很大,因此,用的很少),而多了立點刀(分為左、右兩勢),平點刀(分為左、右兩勢),錯刀(分為左、右兩勢)。進攻簡單,按那幾個方向,審時度勢,抓住戰機進攻就行了。真正難的是,防守反擊。(二)防守的「三線」理念:基於上述分析,敵人對我的攻擊,無非從九個方向而來:即正上,左上,左中,左下,右上,右中,右下,正下,還有一個是當面正中。如果把「三線」進攻理念對應到我對相關技法相應的防守,則防守也可分為三線,即「三線」防守理念:防對方對我方自左至右的一條線上(簡稱防左),或者是在我方自右至左的一條線上(簡稱防右),或者是在我方自身的中線上的相關進攻(簡稱防中)。因為對方對我方的進攻,最終落點在我方自身的中線上的相關進攻技法,主要為:唐竹、逆風、刺突,即當頭直劈,從正下向正上提撩,前刺。這三勢進攻技法的作用力線,均在我方自身的中線上,因為迎著對方進攻的力線,則為死門,因此,其防守方法,除硬架硬封硬格外,均為向左右讓位,避開其進攻力線,實行離位防守。因此,也可以精略地把它們歸入防左和防右技法序列。而正上,可以由左上和右上之法稍變其形而代勞。正下因為少有,當面正中可由左上、右上代勞。因此,經過對相關防守技術進行合併壓縮,就只剩下四個方向的防守反擊: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因此,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年版《中外十大搏擊》一書之第三項「短兵」(即中國短兵)篇目中,在談到「短兵的防守技術」中說:「短兵的每一個防守動作,都在於保護一定的部位:防上是阻截對方劈頭的動作;防左上和右上是阻截對方由正面刺胸、由側面平斬頭(胸)部的動作;防左下和右下,是阻截對方由正面刺、點腿和由側面砍腿的動作。這些基本的防守動作,主要是由腕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的活動來完成的。繞環防守是由腕關節轉動完成的。在防守到最後與對手的短兵身接觸時,持短兵的手應在一瞬間握緊。這樣,才能保證用短兵身有力部分推開對手的短兵。防守可分原位防守、上步、退步和左右閃步防守。。。。。等。」「還擊方法,是在防守動作之後,立刻用劈、斬、刺、砍、崩、點等進攻方法還擊對方。反擊的方法和進攻方法一樣。在還擊的時候,可以在原位還擊,也可以上一步、退一步、閃步、前後跳步等方法,還擊對方。」(三)「防守反擊」理念:依此考察,每個成熟完整的武技體系,其攻擊敵人的招法的攻擊方向,防守反擊敵人攻擊的防守反擊的招法,所針對的,也是敵人來自這九個方向的攻擊。因為進攻才是取勝的王道,因此,我習慣於把防守和反擊合在一起講,這樣,可以在實戰中避免出現一味兒地被動防守的局面,而有利於養成在防守後立即轉入進攻的好習慣,以最終得手取勝。因此,明了了上述這個進攻與防守反擊的「宗」(規律),下面要做的事情,就簡單明了了:這四個防守反擊區域的劃分,方法是:即把你的所學,以自己的持兵手為心點,上下左右各劃一條線,形成一個十字交叉線,形成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個區域,即分別為左上區防禦,左下區防禦,右上區防禦,右下區防禦4個防禦區域,也叫做左高區防禦,左低區防禦,右高區防禦,右低區防禦。宗二、庫存檔案求對策:武術的本質是科學合理的條件反射理念:從經驗可知,進攻永遠優於防守。因為進攻的速度,永遠要快於防守的速度。正常來說,進攻是由人的大腦直接下指令,調動身體發出攻擊動作。而防守,則要在看到對方的進攻動作後,經過頭腦思考,再作出反應,在時間上,要經過兩個步驟,因此,自然要比主動進攻耗費時間,正常是時間多一倍。因為正常人的反應神經,最快的時間一般在0.2秒左右,經過武術鍛煉的人,反應神經要比普通人更快,反應要更加快捷迅速。而主動發出的進攻動作,往往都要比0.2秒快,經過武術鍛煉的人,攻擊速度要比普通人更快。至於二者的速度都能夠快到什麼程度,則要看各人的武功修為。因此,武學中說,惟快不破,惟簡不破,快者無敵,速者無解。那麼,是不是就可以這樣認為,主動快速的進攻,就是無法防守的呢?實際情況是:不是的,進攻,還是可以破。武術的原理,特殊的地方在於,人的本質,就是動物的一種,天生就具有保護自己、與敵人作戰的能力。在平常的生活中,人的這種能力被掩蓋了。進行武術訓練,是為了恢復人的這種搏鬥本能,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求功力,以求超越常人。人在受到極度刺激的情況下,神經反應,可以不經過大腦做出反應,而是可以通過脊髓神經,以條件反射的方式,直接刺激身體進行相應的反應。這時,其反應速度,是在正常情況下通過大腦時候所作出的反應的速度的幾倍到幾十倍。這是人類保護自身的一種本能。這也就是武術的生理學基礎。如果一個人想要在一場搏鬥中恰如其分地果敢行動,敏銳的反應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現代生理和運動科學研究表明,處在實戰環境的搏鬥中,人體就會通過求助其自身更本能的肌體反應而做出相應動作。無論遇到何種情況,人體思維的第一步反應,就是搜尋其自身經歷方面的「檔案庫」,看看眼下所面臨的任務(或要求),是否與過去經歷過的某個境遇相一致,從而形成了以經驗為基礎的反應。對一個不習慣打鬥的人來說,他的腦子中就找不到打鬥的模式,於是就可能進入軟弱無力的狀態。大強度、切合實際的格鬥訓練,實際上就是賦予受訓者那種精神上的模式,此模式使其能具備大量的、精神上憑感覺就可以找得到的參考資料檔案,針對實戰形勢作出反應。我們可以通過經驗,來對對手的進攻,進行預先判讀:因為可以觀察對手的身體變化,尤其是肩部或者腳步,可以判斷出提前量。努力做到超越對手的運動神經反應能力,以我之條件反射之快速,避開對手對自己的身體預估,並對對手進行打擊。因此,武術所講求的,一是每個招勢要簡潔有效,二是招勢的連續和組合,使用組合連擊搏殺法,不是單一的技法攻防,而是將各種實用技法組合運用,連攻連殺。在實戰搏殺中,每一招發出,都是連續的招法緊隨其後,依靠一系列的殺招變化,使敵人沒有喘息、反應、思考的時間餘地,從而最終被戰勝。這種組合搏殺招法,只要研習熟練,在任何情況下,不必經過思考,就能自然做出反應,發出相應的動作。法三、中國人的聰明:以不變應萬變中國傳統武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其中的招法,都是有針對性地應用於各種實戰形勢和應對各種實戰情況,而預先設定好的。套路的創造、設計,在過去冷兵器的時代,都是為了對抗使用的,一招一式,都有明顯的攻防含義。每個招式,都有其實在的攻防內容,都有其明確的攻防含義。如果不知道招數的意義,要練好和運用好這些招數,是不可能的。只有認識、理解了每個招式所具有的實在的攻防內容含意,才能更好地將武術練好。從古人學習武術的規律來說,古人在學習武術時,多注重學習套路,其實質,是學習其中的預設招法。而這些招法,都是各流派創立者其實戰經驗和精華招法的總結。所謂「拳打不知」,打的,就是不知招,不知其招法的攻擊規律和變化。而在實戰中,如果在不知招的情況下,只是想著靠臨時抱佛腳,寄希望於想臨場超常發揮自己的實際水平,也往往是不現實的。其原因,就是於「唯快不破」原理。武術一道,「惟快不破」。那麼,我們應該來怎樣應對這個「惟愉不破」呢?一句話,就是「以快打快」,「以快破快」。其達成之途徑,就在於以「不變應萬變」為前提之下的「熟能生巧」與「條件反射」之一途。因為人的反應神經,最快的時間一般在0.2秒左右。很多拳擊手出拳都比0.2秒快。那麼普通對手怎麼辦呢?還是可以破,因為可以觀察對手的身體變化,尤其是肩部或者腳步,可以判斷出提前量。努力做到超越對手的神經反應能力,以我之條件反射之快速,避開對手對自己的身體預估,並對對手進行打擊。要達到這個目的,便要求在武術的學習中,一要求必須選擇科學合理的招法體系,二是必須要保證訓練不間斷地長期進行。其道理在於,初學者學習掌握技、戰術,實質上是身體暫時性神經聯繫的建立,是條件反射和動力定型的形成。如果訓練中斷,就會使建立起來的暫時性神經聯繫,逐漸減弱、中斷,條件反射減退,使技、戰術生疏,以致接連失誤,影響技、戰術水平的提高。所謂:「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反覆練習,是鞏固民已掌握的技術的一種重要手段。每練習一遍,就有一遍的效果。通過不斷複習,鞏固已學會的動作和套路,使已經掌握的技術規格形成正確定型,逐漸形成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然後在鞏固的基礎上提高。在學練過程中,不斷揣摩總結,熟悉套路動作後,進一步提高動作水平。只有這樣,通過長期科學的訓練,才可能使科學實用的武術招法上身,真正形成自己的本事,形成科學合理的條件反射。這樣,才能算是武藝的初步學成。傳統武術的實戰價值,是很高的,關鍵是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古代所創編和流傳下來的傳統套路,多為一些有實戰經歷的武術家,基於實戰經驗和實戰檢驗,將其攻防經驗和其攻防格鬥技術的精華動作總結而成,其創立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實戰,因此,其套路內容的實戰內容較多,實戰價值和實戰意義較高。這種預設的武術搏殺招法,只要研習熟練,並強化訓練,使之成為條件反射,在任何情況下,不必經過思考,就能自然做出反應,發出相應的動作。此正所謂「以不變應萬變,以熟知打不知」。而這,也正是中華傳統武術以我為中心、不為對方變化所動的實戰技擊的精奧之所在!法四、妙招絕技哪裡尋:中國傳統武術優秀套路即完善成熟的技法體系庫存。筆者意見認為,套路是中國傳統武術技法的一種體系化的表現形式。「體系」一詞,辭典譯義為:「若干有關事物互相聯繫而構成的一個整體」。每一個時代文明的進步,都是基於教育的進步而形成的;而科學和技術,又均是以系統而作為存在的基本形式。體系的出現,是一門技術發展成熟的一個標誌。武術作為專門研究和用於攻防搏擊的一門特殊的技術,情況也是如此。體系,可以以多種方式存在。個人認為,中國的傳統武術套路,即是中國武術技法的體系存在和表現形式。它是中國武術所特有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時,它也是中國武術的精華之所在。套路是以技擊動作為素材,是技擊的高度提煉和藝術再現。它來源於技擊,又高於技擊,是武術的最高表現形式。武術套路的創立和存在,首先是便於記憶,以利於武術的傳承和發展。先輩古人創編武術套路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存武術的技擊動作,並以此作為滿足武術學習的基本訓練需要。中國歷代武術前輩創編套路的一個目的和作用,是便於武術相關技術內容的記憶、掌握和傳承。古代武術家之所以創編套路,主要是為了把武術攻防格鬥技術的精華動作,用固定的程式形式串連起來,以鞏固其攻防經驗,以便於記憶、掌握和傳承。套路的創編和產生,對於武術的傳承和發展來說,具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的和特別重要的作用。套路因為格鬥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實戰格鬥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而產生,並緊密圍繞著攻防格鬥技術的發展而發展。也可以這樣說:套路的產生,是武術發展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中國傳統武術到明清時期,發展成熟,達於頂峰,已經形成了中國傳統武術今天所見的「以技擊實戰為核心,以基本技術為基礎,以套路為輔助形式」的完整的技術體系。那麼,套路的學習方法是什麼?應該怎樣來學習套路?套路的正確練法是:全盤掌握,單操對練。如前所述,套路,只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一種輔助形式。確切來說,是一種教學輔助形式,其目的,在於方便學習、複習、記憶和流傳、傳承。武術套路的創造、設計,在過去冷兵器的時代,都是為了對抗使用的,一招一式都有明顯的攻防含義。兵器的每個招式,都有實在的攻防內容,都有明確的攻防含義。如果不知道兵器招數的意義,要練好兵器是不可能的。只有認識、理解了兵器每個招式都有的實在的攻防內容和它的含意,才能更好地將兵器的練好。從古人學習武術的規律來說,古人在學習武術時,多注重學習套路。其學習方法,共有兩種:即「先總後分」和「先分後總」。所謂「先分後總」,是指在套路練習初期,多是分開來一招一式練習,讓學習者體會運氣使力、攻防技擊的含義。而這種練習反覆不斷地進行,正是為了在實戰中,能夠條件反射式地使出相應的招式,也可以仔細體會招式的功效。」而所謂「先總後分」,即如李紫劍老師所說:「我接觸過不少傳統武術流派,過去大家的練法基本上都是先從大樣(大形)開始,比劃得差不多了,再「捏架子」——規範動作。接下來在單式強化練習時,才進行局部雕琢,基本功也就自然而然,貫穿始終了。」客觀評價來說, 「先總後分」和「先分後總」這兩種傳統武術的套路教學方式,各有其優點和道理。「先總後分」法,可加快習者系統學習和掌握所學之技術體系,然後再慢慢細細消化;「先分後總」法,可以仔細體會招式的功效,並儘快應用於實戰。而其最終目的和功效,則都是相同的,即是通過對單勢散招這種練習反覆不斷地進行,正是為了在實戰中,能夠條件反射式地使出相應的招式。」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正因為套路是依「『聯想記憶』的模式把相關動作編成長串」而產生的,因此,有很多人在學習套路後,在實戰中,便會按照練習習慣,而自覺不自覺地在實戰中,也會下意識按套路『聯想記憶』順序打出動作。這樣做,根本無法適應和滿足實戰時所要求的面對瞬息萬變的實戰形勢,而應隨機應變地使用出套路中所給定的相應動作招勢的要求。這個問題和局面的產生,應該說是學習者對於套路的理解和學習方法出了問題,而不是套路本身的問題。為了克服這個常見毛病,因此,在傳統武術中,也有很多老師在教學時,在套路練習初期,多是分開來一招一式練習,以讓學習者體會運氣使力、攻防技擊的含義。然後,再連成套進行系統地練習和複習。通過套路這種輔助形式,我們可以很快掌握一套技法體系。但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要講到對於套路中所包含的單個招法的實戰用法的學習方法,即:單操,對練。吳圖南先生曾經明確指出了對於套路中招勢的正確學習方法是:「套路中的招法,要單獨反覆操練,叫「單操」。單操,須二人對抗實戰演練,有危險性。僅練套路,是不成的。」李紫劍老師也說過:「套路,事實上就是一本書。書上有好多知識,並且肯定都有用,但是臨到具體運用時,必須審時度勢,該用啥用哈,決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所以古人才說習武是「整學、單練、亂用」。也就是說,先學會整個套路,然後一招一式地分開進行強化練習,到實戰時適合用什麼就用什麼。」筆者對此見解,深表贊同,認為老李確有水平,確具真知灼見。從上面關於對中國傳統武術套路和練法的分析闡述,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武術訓練形式,是以技擊為目標,同時,也是可以培養出實戰能力來的。關鍵,在於你要真正理解,學習方法要得其法。傳統武術的實戰價值,是很高的,關鍵是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古代所創編和流傳下來的傳統套路,多為一些有實戰經歷的武術家,基於實戰經驗和實戰檢驗,將其攻防經驗和其攻防格鬥技術的精華動作總結而成,其創立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實戰,因此,其套路內容的實戰內容較多,實戰價值和實戰意義較高。法五、分區應激:歸納分類訓練是迅速提高習武實戰能力的有效方法通過上述分析,明了了武術的本質所在,那麼,剩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對症下藥,針對武術的本質,收集尋找科學有效的武術招法,再通過苦練,使高超的技藝 「上身」成為自己的「本事」,使之真正成為自己的條件反射的能力了。前面已經分析過,在實戰對攻中,對戰雙方的進攻和防守反攻,招術繁多,看似雜亂無章,千變萬化,其實,其中,都是有規律可以遵循的。其進攻的技法,基本可以分為四大類:左上區進攻,左下區進攻,右上區進攻,右下區進攻;防守反擊的技法,也可以相應地分為四大類:左上區防禦反擊,左下區防禦反擊,右上區防禦反擊,右下區防禦反擊。為了儘快提高實戰能力,有效地把自己的所學,自如地應用於實戰,我們可以針對上述分析,把所學的各種進攻方法,進行歸納分類,分為四個區域方向的進攻招法;同時,針對敵人從這四個區域方向來的進攻招法,我們可以把我們所學的相應的防守反擊方法,進行歸納分類,分為四個區域方向的防守進攻招法。每個方面,招法若干,並下死功夫去苦練,把這些技術招法練得熟熟的。其中的關鍵,在於招法的選擇。只有選招精到,才能選擇到好招,以形成科學合理的條件反射。選招水平高低,就在於各人的理解和水平了。我只講這個大原則問題。如果講到具體的招法選擇,各門各派都有好招,萬一我個人的見識有限,遺漏了哪一門,又會有兄弟批評我了。大家自己看著辦就是了。你也可以把自己門派所學的東西,按照這個大原則來分類和裝筐,系統集中地分別下大力氣進行大強度的練習。 你會發現,歸納分類訓練的好處是,見效顯著。你的水平會迅速提高一大截,實戰的水平和能力會迅速得到提高。相信我,沒錯的。不信,你這樣做做,先試試看,不要先來想著怎麼來批評我。這是我的經驗,也是我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和借鑒一下。歸納系統訓練方法的好處,可以使學習和練習更加系統,在於可以儘快練熟招法,易於有利於儘快有效地建立和形成條件反射。這種化繁為簡的訓練方法,我的經驗,還是很有效的。可以每種情況,精選幾招技法好的。我的選擇是,每樣要兩招以上。如防上反擊,可以選擇上架下砍,上架提撩,旋風抹額,等;防左反擊,可以選擇左格右砍,十萬橫磨,劈面劍式,等。總六、結論:古今中外,武技一理,萬法分流,技理歸宗。客觀來說,成熟完善的武技體系,其技法,都是差不太多的,包含了在實戰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及應對辦法。關鍵在於學習者的深刻領會與熟練運用,即主要看個人的功夫投入和武技修為。套用李連杰在電影《霍元甲》中的一句台詞來說,就是:「國內外各派武技,並無高下之分;只是習武者個人,強弱有別!」功夫,是練出來的;如果你下不了這個苦功,練不出真正的功夫來,那隻能怨自己的功力投入,而不要說所練的東西不行。這叫:主觀不努力,客觀找原因。這不應該是一個深具理性的強者的作為。這就只能怨自己眼光不行與努力不足了。 |
推薦閱讀:
※少林拳法之連環拳,傳統武術格鬥實戰威力驚人!
※武當武術內丹功法太極樁功
※武術與英語
※武術大講堂之六十五
※習武,門檻到底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