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益生產中,如何做好生產計劃與控制?

新朋友點「上面」免費關注

精益生產採用的是後拉式生產系統,後拉式生產系統是實現JIT的有效工具。是指生產計劃部門只制定最終產品計劃(成為MPS主生產計劃),其他車間及工序根據主生產計劃,按下游工序、車間需求來制定生產計劃。  

生產計劃的特點:

  精益生產中生產計劃最獨特之處是,只向最後一道工序以外的各個工序出示每月大致的生產品種和數量計劃,作為其安排作業的一個參考基準,而真正作為生產指令的投產順序計劃只下達到最後一道工序。其餘所有工序沒有任何生產計劃表,每個工序根據「看板」明確後工序需要的產品和數量作為生產指令,同時將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和數量反饋在「看板」上向前傳遞。

  在精益生產方式中,由於其獨特的後拉式生產系統,生產指令是由最後一道工序開始,在需要的時候通過看板逐級向前工序傳遞,這就使得適時適量生產成為可能。

  第一,各工序只生產後工序所需要的產品,避免了生產不必要的或多餘的產品;

  第二,因為只在後工序需要時生產,避免和減少了不急需品的庫存浪費;

  第三,因為生產指令只下達給最後一道工序,最後的成品數量與生產指令所指示的數量(市場需求)一致。

生產計劃的追求:

  精益生產方式認為把追求完成總量當成生產系統第一要求目標時,帶來的可能是大量庫存。而將生產準時作為第一目標,帶來的是零庫存和JIT,從而加快了資金流動率,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同時精益生產方式認為超額完成生產計劃和沒有完成生產計劃都是生產管理的失敗。如果未完成生產計劃,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如果超額完成生產計劃,意味著增加庫存,佔用資金。其中超額完成生產計劃有兩種可能性:

  一、生產計劃安排的生產量低於生產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超額完成,說明投入的人力及物力過多,應該減少人員或減少人員在生產該品種的生產時間及物力的投入。

  二、由於改善工藝流程等縮短了單位生產時間,此種情況精益生產方式是大力鼓勵的。但是,當你改善工藝流程等縮短了單位生產時間的措施在實施前,應提前告知生產計劃部門和上下工序,生產計劃部門根據更新的信息修訂當日的生產計劃或生產指令,這樣才能保證當日生產順暢、不停滯 。對改善結果進行標準化後,應按最新的單位生產時間來編製或下達生產指令。之所以這樣做,原因在於生產計劃按市場出貨需求而制定,只要準時就能按市場需求賣出。否則,積壓在成品倉庫而造成浪費(或以半成品的形式堆積在生產現場),都是極大的庫存浪費。

您看此文用

秒,轉發只需1秒呦~
推薦閱讀:

一誠長老:心念雖難控制,但並非不能控制
體重控制與癌症預防
用倉位控制風險-王者
如何控制情緒?
血糖控制不好易致腸胃罷工 

TAG:控制 | 生產 | 計劃 | 精益生產 | 生產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