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妲己真是千古第一亡國禍水嗎?其實不然!

在我國前史上,幾乎每個王朝覆亡的背面都有著一個或是數個被冠以「病國殃民」之名的傾國美人的影子:褒姒,周幽王的寵妃,被認為是西周消亡的禍源;趙飛燕,跟她小妹(昭儀趙合德)被認為是致使漢成帝縱慾過渡以致暴亡的禍源;張麗華,南朝陳後主的貴妃,被認為是致使陳朝消亡的禍源;陳圓圓,吳三桂的寵妾,吳梅村讚歎「衝冠一怒為紅顏」,被認為是致使吳三桂降清滅明的禍源……

這個榜單很長很長,我國的歷朝歷代都有幾縷芳魂要名列其間。但現實上,除了漢呂雉、唐韋後、清慈禧等少數人以外,所謂的禍水紅顏,大多是男子的替罪羔羊,是五千年男權社會對女人不公評價的羞恥記錄。莫非該為王朝衰亡擔任的真是這些為帝王寵幸的女子,而不是那手握千軍萬馬卻又荒淫無度的帝王?

妲己,商紂王的寵妃,這個姓名是隨著小說《封神榜》的撒播而為人所熟知的,她被認為是致使商朝消亡的禍源,狐狸精的祖先,其狠毒程度堪稱千古榜首禍國妖女。《封神榜》上說她艷如桃李,賦性仁慈仁慈,後在入宮途中被女媧娘娘派來傾覆商紂的九尾狐狸精害死,並被其附身,方有後期一連串令人髮指的惡行,她在情挑周文王之子伯邑考未遂後命令將他剁成肉醬,做成包子讓周文王吃下。她喜歡聽人痛苦的慘叫聲,為此紂王亂用嚴刑,創出炮烙、錘擊、蛇咬等可怖嚴刑。大臣比干在紂王面前諫曰:「不修先生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她隨即鼓動紂王,將比干剖心而死。還嘗規劃讓大將黃飛虎的老婆賈氏被紂王逼奸,使其羞憤自殺而亡。當周人滅掉商朝後,將妲己五花大綁,押往刑場斬首示眾。在殺死妲己時,連劊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願替其死。最終在周武王的正氣威迫下,總算現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斬首了。

當然,這是《封神演義》的附會之說,缺乏為信。這位美人自然不是狐狸精變的。據《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這就是說妲己是紂王交戰有蘇國得勝的「戰利品」。聽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才會有妲己狐狸精附身的說法。而現實上,儘管妲己不是狐狸精變的,可照樣把紂王迷得團團轉。那麼,妲己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依據現存的史料我們能夠估測她的動機:狐媚惑主,失調朝綱,報有蘇氏被紂王滅國之仇。此等手法與後世西施之於夫差幾乎如出一轍,看來,妲己才是有史以來榜首位世界女間諜。

但是,無論在正史典籍,仍是稗官野史中,妲己都是一個蛇蠍美人,千古淫惡的元兇巨惡。《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依據正史記載,他不光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還搜括大眾金錢,修建起巨大宏麗的鹿台,裡邊置滿奇珍寶藏。一起,「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閑」,徹夜長飲,歡嬉達旦。真可謂荒淫之極。二人聯手,惡行累累,作惡多端!各種傳說,已眾所周知。

那麼,妲己和紂王真的如此狠毒嗎?

先說紂王,歷代已經把他符號化成一個暴君的形象了。可這個形象離他真實的狀況仍是有很大的間隔。春秋時期,子貢早就有點看不過去,他憤憤為紂王鳴不平,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正人惡居下流,後世言惡則必稽焉。」而在春秋時期,對於紂王的罪行還只限於「比干諫而死」,到了戰國,比乾的死法就生動起來,屈原說他是被投水淹死,呂不韋的食客則說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漢朝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分,已經有了更生動的演繹,說是紂王剖開他的心是為了滿意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而在晉朝,皇甫謐由於工作是醫師的緣故,又演繹出紂王在妲己的鼓動下,還解剖了懷孕的婦人,要看看胎兒形狀等惡事。

而對於紂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傳說,周時的文獻沒有記載,春秋時也沒有,可到了戰國晚期,韓非子突然很生動地描寫起來:「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台。居五年,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紂遂以亡。」聽說韓非子口吃,可文章十分雄辯,這麼充溢幻想力的文字就是明證。但那時「諸子百家」個個口才了得,為了推銷自個的建議,證明自個的觀念,難免只管激揚文字,「強」詞奪理了。很多論據,也多是「想當然耳」。就是「不虛美,不隱惡」的司馬遷,有時也會潤潤筆。比如他在韓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礎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間」的合理幻想。當然,在他之前,已經有人在酒池面積上大做文章,說能夠「回船糟丘而牛飲者三千餘人為輩。」 這麼的幻想力只能用張狂來描述。

或許,在他們看來,橫豎紂王描述得再淫蕩、再荒唐也不妨。前史的另一個意圖就是警示後人嘛,所以,他們的幻想和潤飾,便常常顯得坦但是大方。比如司馬遷以後的史學我們劉向,就把紂王鹿台的面積晉級為「大三里,高千尺」,而晉朝的皇甫謐覺得還不過癮,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築面積提高了十倍,到達「高千丈」的境地。 一起,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晉級。從《尚書》里征伐紂王的一句「相信婦言」開端,到《國語·晉語》:「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再到《呂氏春秋·先識》:「商王大亂,沈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方。」都仍是不太離譜的合理揣度,再到後來,時代愈久,幻想力就愈稠密,寫出來的史料也就愈生動,直到後世的《封神演義》,由於沒有史家的顧慮,加上歷代文人供給的很多資料,演繹起來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榜首亡國禍水的罪名,也終非她莫屬。

那麼,妲己紂王是不是真有後世傳說中那些近乎反常的做法呢?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發掘出土很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其間的玉器,銅器,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很多文字與「卜辭」,使得我們對周代曾經前史狀況的知道,遠較孔子、司馬遷當時所能觸摸的資料為多時,才對妲己和紂王的真實相貌,有了挨近現實的評價。 首要,「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謚,意思是「殘又損善」。再不可思議的人,也不會如此不勝地往自個的臉上抹灰吧!他準確的稱號應該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其次,帝辛暮年熱衷於聲色之娛與酒食之樂是現實,虐殺比干也有切當的記載,但是砍掉赤腳在冰上行走的人的腳,以及剖開孕媽媽的肚皮就有些難以令人相信了,特別是「唯婦人之言是聽「這一條罪行,底子不切實際,由於商人頗重迷信,任何嚴重行動,都要求神問卜來決議吉凶休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切當記載的,妲己能夠影響的力氣,真實微乎其微。

再說帝辛性情剛猛,好自用,不喜聽人擺布,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侶,談不上百依百順,干涉到商朝的政治戰略;假使妲己在被帝辛寵幸的那些年月當中,具有政治權力,何故有蘇氏的一族員,始終就沒有能夠取得權勢呢?妲己的惡名是興起於渭水流域的雄心壯志的姬姓周部落宣揚的需求,也是宣揚的結果。可悲可嘆的是:女人在無法掌握自個命運而不得不變成男性附屬品的時分卻還要用自個的軟弱雙肩去撐起這王朝大廈之將傾,前史何其不公!就這麼,妲己被演繹成了千古榜首亡國禍水!是偶爾,更是必然!

推薦閱讀:

垂範百世 千古第一賢后:長孫皇后(圖)
文王演易處?千古盛名傳(下)
千古名聯欣賞
千古第一才女
[轉載]明末抗清英雄袁崇煥的千古奇冤

TAG:千古 | 妲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