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中國20億美元「賣身」,終於想到要向可口可樂學習了

板零售內參· 10前小時· 明星公司有人調侃說,這件事最大的影響,是以後抵制洋貨時,不能再去堵麥當勞了。

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注意到,今天大家都在討論麥當勞與中信戰略合作的事:中國中信集團和私募基金凱雷組成的財團將以??最高20.8億美元(約161.4億港元)的總對價,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

有人調侃說,這件事最大的影響,是以後抵制洋貨時,不能再去堵麥當勞了。

無論麥當勞還是肯德基,都走到了必須變革的時候

說來像個笑話,想一想真是這麼回事,每一種餐飲業務,都是其本土文化的延伸。麥當勞長期被當做洋快餐的代表,是美國快餐文化的典型佈道者。這一品牌定及其文化符號意義,婦孺皆知,而且要更甚於肯德基。在全球舞台上,肯德基所屬的百勝餐飲集團與麥當勞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但是,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發現,在中國,情況卻顛倒過來,肯德基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佔到了百勝全球的一半,其重要性超過了美國本土市場。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台灣人蘇敬軾及其團隊20多年的領導(有人甚至認為,肯德基中國本來就是一家中國人領導的中國公司,麥當勞落後於一個披著外資外皮實際被中國人領導的公司不丟人。)

麥當勞中國區領導人一度認為,正是因為麥當勞堅持了洋快餐的特色,所以沒有像對手那樣無限度的開發新品。比如,麥當勞不會像肯德基那樣「賣飯」。

不得不說,洋快餐給中國零售業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路。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注意到,前不久,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在2017跨年演講里提到,未來有兩種生意的價值變得越來越大,一是幫助用戶省時間,二是幫助用戶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

說到這裡,麥當勞應該笑的 - 這裡里是未來,第二種分明就是麥當勞的過去: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原來在洋快餐店裡不消費也是不會被趕了,你還可以電影「中國合伙人」里,主人公買一個漢堡講一節課的細節就是這種消費體驗的生動寫照。

洋快餐名為快餐,卻給了國人慢生活的機會,直到以星巴克為首的遍地而起的咖啡館接過這面大旗。

但是現在,無論麥當勞還是肯德基,都走到了需要變革的時候。改革開放初期洋快餐那高高在上的品牌認知早已跌落凡間,而自2014年開始,而自2014年開始,特許經營權就被麥當勞全球領導當做破解業績下滑的良策。

這一年,時任CEO唐·湯普森卸任,首席品牌官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上台。伊斯特布魯克改革的核心是「減少直營店鋪」,計劃在2018年底出售3500個特許經營權,從而將此類店鋪的佔用從原先的80%提高到90%。

特許經營,是揚湯止沸還是釜底抽薪

在中國區,顯然麥當勞並沒有想明白,特許經營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

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查閱數據發現,從2014年7月開始,麥當勞在中國許多城市開放特許加盟。這裡面既有上海,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後來也逐漸延伸到三,四線城市,比如江門,陽江,內貢,自貢,荊州,咸寧,十堰,寧德,福清,鄂州。

但麥當勞的加盟策略,仍是一城一議。也就是說,每個城市的有意願的老闆要分別與麥當勞中國總部對接。

雖然從全球總部的角度,未來特許經營會成為主流。麥當勞在全球擁有約3.6萬家餐廳。它在2015年5月宣布,將在明年年底之前把4000家餐廳轉為特許經營餐廳,而其長期目標是95%的餐廳都是特許經營餐廳。

但是,麥當勞中國區的做法意圖不不同,這樣做的本質,是在原有門店網路布局不變的情況下,尋找增量空間,以彌補現有網路的不足。

特許經營更多的是補充,而不是對現有網路乃至運行體系的顛覆,它沒有解決「一批老外打不過一批台灣人」的情況。

事實上,這樣的效果也並不理想,甚至於,據傳在河南地區,當地的加盟者曾與麥當勞的管理者發生過衝突。說到底,這些加盟者多為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個體老闆,加盟麥當勞就是圖掙錢,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他們入場的??時機,早已是外資快餐黃金時期的尾部,屬於「追漲」,盈利不如預期也是自然。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城鎮化的進程,消費升級如期而至,中國消費者的眼界和口味越來越開闊,需要越來越多元,變化頻率也越來越快。1987年肯德基進入中國時那種吃個雞塊還要照相留念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洋快餐在低端化與食品安全的雙重泥潭中越陷越深,傳統的營銷轟炸已經不能力挽狂瀾,這是麥當勞業績下滑的根本原因。

麥當勞的可口可樂化

這一次麥當勞中國引入戰略合作夥伴,選擇了中信和凱雷這樣的實力雄厚的合作夥伴,又是什麼信號?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認為,麥當勞正在「可口可樂化」。

麥當勞和可口可樂本來就是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已經在全球合作超過40年(你在麥當勞要是能喝到百事可樂,那一定是機器壞了),很可能繼續下去。或許,是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過去成功啟發了麥當勞。

和洋快餐在中國的雙寡頭格局一樣,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也在中國市場雙足鼎立。雙方在瓶裝廠這一環節,也是選擇開放股權給合作夥伴進行合資的方式。兩者的區別在於,百事可中國的合作夥伴,也是一城一議,各地談各地的,所以發展整體上缺乏協調,且容易糾紛,天府可樂狀告知百事可樂的故事才會發生。

但可口可樂不一樣,可口可樂過去在中國有三大瓶裝廠合作夥伴(最近有變化),中糧可口可樂,太谷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實業。

以中糧可口可樂為例,其管理團隊及員工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完全可以根據中國本地實際進行布局,更具靈活性,更接地氣。在市場份額方面,可口可樂中國一直領先百事多年。

麥當勞選擇中信以後,可以預計,其開放特許加盟的步伐,包括原直營門店轉加盟的步伐,都市大大加快。中國的洋快餐市場榜首之爭,將隨著肯德基和麥當勞紛紛「變色」為中國內戰。

但是,對麥當勞最大的挑戰是,面對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麥當勞能否重新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過去,麥當勞不願意向肯德基那樣「過度本土化」,而是選擇重新裝潢門店,與全球戰略同步,把麥咖啡作為店中店來試圖向上拓展,逐步擺脫快餐越來越低端化,平民化的角色。未來,中信,凱雷還會堅持這一方向嗎?

另一方面,百勝中國在「獨立」之前,已經擁有事實上的獨立地位(百勝中國的業績支撐了它的話語權)。但麥當勞中國並不具備如此有說服力的業績,而當麥當勞放棄「一城一議「轉而選擇中信這樣實力相當的對手作為合作夥伴時,也意味著,雙方一旦發生分歧,麥當勞中國和麥當勞全球的博弈將非常微妙。幾當可以肯定的是,麥當勞全球不太可能授予麥當勞中國那樣的的自由度。

中信和凱雷究竟能不能讓麥當勞如虎添翼,還是有待時間檢驗。

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撰寫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36氪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36kr.com/p/5061512.html
推薦閱讀:

中國最最特別的兩個市,以城區和郊區來命名,絕無僅有
記者揭中印救命葯差價:中國賣2萬元印度賣200元
古典辭賦網◆中華辭賦家聯合會◆中國辭皇◆賦帝司馬呈祥◆9號台
紅幫裁縫,左右中國高定西服的手
中國最牛的大學,竟因這2人建成,如今誰還記得他們?

TAG:中國 | 學習 | 麥當勞 | 可口可樂 | 可樂 | 美元 | 想到 | 麥當勞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