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薦書第三十三單 | 他知道,但懶得說
六根固定薦書欄目,周日推送,不定期推出。本周李輝推薦《綠皮車》,葉匡政推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韓浩月推薦《知道分子》,綠茶推薦《生命最後的讀書會》,潘采夫推薦《孔子》,武雲溥推薦《那時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綠皮車》 南翔 著
花城出版社 2014年3月
李輝推薦 | 《綠皮車》
美好的呈現與毀滅,就在一瞬間
看到《綠皮車》書名,就想到了童年。第一次看到綠皮火車,是半個世紀之前的1964年左右,鐵路從漢口延伸到我們小鎮,又往西延伸至襄陽……從此,聽蒸汽機車頭的轟隆聲響,看綠皮車眼前駛過,人漸漸長大。不到兩年,「文革」爆發,綠皮車上擠滿大串連的紅衛兵,撒下五顏六色的傳單,我們追逐撿拾。
南翔與我年齡相仿,自小生活在一個「四等小火車站」,應該也是小鎮車站。 《綠皮車》是他的一短篇,寫即將消亡的綠皮車最後的運營。南翔以白描手法,將車上的眾生相勾勒得極為生動,一個個場景與細節,透出人性溫暖,更渲染出一種傷感。編選這本中短篇小說集時,他以《綠皮車》為書名,顯然有其特殊用意。在南翔這裡,「綠皮車」既是百姓生活的呈現,更是回望歷史、融進思考的一個象徵。他不願意淡忘歷史。他說得好:「突飛猛進的建設難道非要以犧牲現實與記憶環境做代價?」
記憶的確是南翔小說創作的一個堅實的基礎,也是情感與思考的支撐。我很喜歡書中《老桂家的魚》、《抄家》、《無法告別的父親》等作品。他為生態環境的破壞而痛心疾首,為某些勞動形式面臨新的變化不得不消失而深為遺憾。南翔近些的小說創作,將「文革」的描述與反思,放在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抄家》沒有劍拔弩張,沒有血肉紛飛,而是從中學生的角度寫他們在抄家過程中,如何親身感受中外文學藝術的經典,從莫扎特、舒伯特、俄羅斯民間舞曲,到中國的柳宗元、《紅樓夢》、民歌《茉莉花》……美好的呈現與毀滅,就在一瞬間。看似漫不經心的不帶血腥氣的描述,卻更有歷史的沉重與慘痛。
「沒有對重大歷史的深刻記憶與追問,我們走不到所謂現代化。……我寫『文革』,一是將文學的人物、場景和細節還原,二是做形而上的考量,三是延伸至當下——這些人物現在怎樣了?」南翔這樣想,也這樣在做。他不想遺忘歷史,更不想無愧於歷史。
五十年前,「綠皮車」走進一代人的視野,如今,南翔讓「綠皮車」承載歷史之痛前行……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龍應台 著
天下雜誌出版社 2009年9月
葉匡政推薦 |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那些受難的生命不會回來了
龍應台寫的這本其實是一部寬恕與和解之書,她寬恕的對象是歷史。但寬恕並不意味著忘卻,反而需要我們銘記過去。因為只有記住了那些歷史上曾經的苦難,我們才能讓苦難不再重演。寬恕也不是對過去非正義的行為完全視而不見、一筆勾銷,而是要更嚴肅地還原歷史真相。只有在揭示出傷害和痛苦的真相時,才能警示未來的公眾,讓傷害不再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寬恕更意味著,受害者完全放棄了怨恨和復仇的心理,它把對真相的揭示,當作對自己創傷的安慰和對正義的追尋。因為只有歷史昭然若揭了,人們才能擺脫歷史的重負,重新開始。所以龍應台在書出版後,對媒體說「所有創痛都應該被溫柔治療」,就是這個含義。
龍應台記錄的是一些個人的微觀史,這些有著體溫和血淚的歷史,讓我們的歷史話語變得更為真實,也更鮮活。當所有的中國人都能敞開心扉,拋開一切歷史偏見,來重新感受那些在苦難重壓之下人性的尊嚴,感受那些痛苦、恐懼、茫然和希望時,才能明白正義、真相、和解、寬恕與和平的重要。龍應台其實是在代歷史向所有受難的生命道歉。這是一種嶄新的公共記憶,和解與寬恕是這種記憶的核心。
每個時代,都會存在著衝突和對立,1949年同樣如此。對立雙方也都會有自己的歷史記憶,這種記憶很難被遺忘。如何使過去對立的集體記憶,不在未來變成新的衝突,學會理解與認知對方記憶中的真相,是必須要邁出的一步。這是一個互相尊重的過程,你尊重對方眼中的歷史,對方也會理解你認可的歷史。雙方的委屈、痛苦和創傷,其實都需要被聆聽和被承認。只有歷史記憶求同存異了,雙方才能真正從對立和對抗的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共同構建一個有分享也有合作的未來。
那些受難的生命不會回來了,那些倖存者失去的親人和青春也不會回來了,像龍應台母親的故鄉淳安古城一樣,被永遠地埋在了水底。有了這種見證,我們才會更真切地感受到寬恕與和解的重要。龍應台說的「大江」,是中國人;龍應台說的「大海」,是人類這個大家庭,擁有這個基礎,又有什麼是不能寬恕與和解的呢?讓我們聆聽來自歷史深處一切真實的聲音,有了對歷史的真誠聆聽和見證,我們對正義與和平才會有一份更為清醒的認知。
《知道分子》 王朔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5年3月
韓浩月推薦 | 《知道分子》
他知道,但懶得說
逛王府井書店,那麼多書,最想買的,居然是王朔這本《知道分子》。
書名吸引了我。「知道分子」這個說法,是從王朔那裡來的,還是從梁文道那裡來的,抑或從陳丹青那裡來的?不曉得了,但這個說法很好。內心裡還是傾向於,它是王朔先說出的,他的心性,決定了他敢於創造出這麼一個貌似中性、實則狠毒的說法。
王朔的雜文,大多讀過,這本書里也是,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陸續看過,但這次看,仍然覺得過癮,心裡無數次說,王朔真敢寫。當時怎麼也沒覺得他敢寫呢?可能是時代變化了,放在今天,王朔寫這些雜文,也是分分鐘被斃的主兒。
第一篇《我的幾個國慶節》,讀的心驚肉跳,內心裡,已經替有關部門把這篇文章槍斃了好幾回。也覺得,可以想寫啥就寫啥,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真好。這篇文章現在在朋友圈已經可以搜索到,建議一讀。
雜文寫的好看的,除了王小波,就是王朔了。王小波已故去。王朔沒說封筆,也不寫了,微博上流傳的那些語錄,也和他無關。
王朔也是知道分子。他知道,以前還把知道的說出來。現在說都懶得說了。
《生命最後的讀書會》(美)威爾·施瓦爾貝 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13年7月
綠茶推薦 | 《生命最後的讀書會》
或許我們的生活里一直都有一個讀書會
《生命最後的讀書會》的作者說:「這個讀書會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或許我們的生活里一直都有一個讀書會。」
作者施瓦爾貝是個出版人,每天和書打交道,有很好的閱讀習慣。作者母親是一位很能幹精力旺盛的人,參與很多國際公益事業,全世界各地跑,永遠不知疲憊,只有在閱讀時才能讓她安靜。她曾先後多次去阿富汗,為了幫阿富汗建可供國民閱讀的圖書館。她去一切貧窮落後需要幫助的地方。
但是,母親終於走不動了,她被查出患有胰腺癌。在醫院照顧母親的期間,兒子試施瓦爾貝發現,他和母親交流最多的是關於閱讀,就像是兩個人的讀書會。這就有了作者前面說過的話:「這個讀書會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或許我們的生活里一直都有一個讀書會,只不過母親的病讓我們發現了它。」
他和母親的二人讀書會,共提及一百二十本書。所幸這一百多本書中,我讀過大概有二十多本。看到他們在一起談論我讀過的書時,有種自己也參與旁聽他們二人讀書會的感覺,而且,有種想也說兩句的衝動。
我一直堅持「閱讀需要分享」的理念,看這本書,就是對這一理念的最好解釋。當兩個人在一起分享彼此的閱讀時,那種快樂的人生體驗才是閱讀的真諦。
《孔子》 井上靖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0年1月
潘采夫推薦 | 《孔子》
井上靖對孔子情深意長
這本書是我一直想推薦的,與國內學者對孔子要麼全盤打倒,要麼「批判地繼承」不同,井上靖對孔子情深意長,這本書告訴我們,什麼叫同情的理解,什麼叫溫情的敬意。井上靖的描寫,最接近我對孔夫子的想像,他一定就是那麼牛逼。你也可以把它當成宗教書來讀。
《那時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唐諾 著
世紀出版集團 2015年6月
武雲溥推薦 | 《那時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推理小說究竟有什麼不可替換的特質?
台灣讀書人似乎比大陸這邊對於推理小說的興趣更濃郁些,至少我所見所感是這樣。比如六根的另一根綠茶兄說:「我膽小,不敢看講殺人的書。」我的同事小商老師問我:「推理小說和恐怖小說有什麼區別?」這兩位都是高雅藝術愛好者,每每令我臉紅無語。可是請看海峽對岸的唐諾老師,人家潛心研究推理小說就頗有心得,新書《那時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就是一本由推理小說發散開來的散文集。以導讀之名,帶讀者進入推理的浩瀚迷宮,遇見不可預知的奇妙萬物。
唐諾的閱讀相對偏愛歐美推理作家作品,按他的說法,推理小說究竟有什麼不可替換的特質呢?如果推理小說有生日,那它一定是個標準的處女座……崇尚理性往往到偏執的地步,是真正的知識狂,如果生命其他的機緣允許,它最終會把自己變成某一部分人形的百科全書。唐諾就是這樣的知識狂和線索勾連愛好者,他以讀張愛玲 的心情讀鐵伊,用吳清源下棋的手法談漢密特的謀篇布局,從本雅明講「推理小說的本質是消失於人群中的個人痕迹」追蹤渥特絲。對唐諾來說,推理小說是個藥引子,他真正想談的問題,是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所處的這個世界。
推薦閱讀:
※與人聊天時,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辦?【說話之道254期】
※男人18個時期最容易出軌【女人一定要知道】
※宋代女性詞,你只知道李清照?
※這四個時間段孩子不能喝水,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習慣了就會害孩子
※圖解:你未必知道的打窩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