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沒有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六大原因

諾貝爾基金自1900設立,從1901年開始向全世界科學家及文學家頒發獎金以來,共有108年的歷史,在這108年的過程中,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及文學家都曾獲此殊榮,這也是每一們科學家和文學家一生的夢想,是當前科學家和文學家的最高殊榮!

然而,100多年來,我們看著外國科學家和文學家獲得獎勵,而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卻無一人獲此殊榮,雖然有8位華人先後獲此殊榮,但可惜的是他們並不是中國人。今年,又看到一位華人區獲此殊榮,卻依然沒有中國人的身影,為什麼中國人就不能獲得諾貝爾獎呢?諾貝爾獎離中國還會很遙遠嗎?筆者認為,中國人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國近200百年的歷史中前100年的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中國人正在經受屈辱。

大家都知道,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直到1949年100多年的歷史,中國處於統治腐敗、列強欺凌,經濟停滯的階段,中國人為了贏得獨立,為了獲得幸福,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為驅除外國侵略鬥爭,沒有人能安心做科學研究,也沒有人能安心做文學,即使出現了象魯迅這樣偉大的文學家,他也在為國家和人民的明天在搖旗吶喊,主要經歷放在喚醒民眾的雜文上,而對小說、散文、詩歌方面有所放棄。而我們的科學家在炮聲隆隆中,如何安心做研究,在加上當時的統治階級也不重視科學研究,許多科學家為此流亡海外,後來,一些華人獲得諾貝爾獎,就是在這個時候出國的,如楊振寧、李政道等科學家。

二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正處於一窮二白,而且經歷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也沒有重視科學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正處於一窮二白,政府雖然很支持科學研究,取得了一些科學成果,如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層子理論、李四光的採礦方面的研究、兩彈一星的成功等,都是中國科學家的傑出貢獻,茅盾、老舍、巴金等一批傑出的文學大師,但是,我國隨後經歷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科學家被整、文學大師被關、甚至自殺,把科學和文學批為牛鬼蛇神,而且閉關自守,一切陷入停頓,許多傑出的科學家也因此不敢回國,讓中國失去了與世界聯繫和交流的機會,科學家也不可能有心思做科研,文學家也不可能在牛棚里去安心寫作。

三是改革開放30年,中國高度重視科學技術,首次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時間太短,正處於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階段。

改革開放後,中國知識分子地位空前提高,中國政府對科研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光輝論斷,現在,中國對知識產權相當重視,提出了創造自己的核心技術光輝思想,中國的科技力量正在提高,湧現出了袁隆平、陳景潤等一大批世界有名的科學家,無奈時間太短,世界對中國的認識還有個過程,如2004年度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科學家戴維·格羅斯、戴維·波利策和弗蘭克·維爾切克。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予這三位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文告中稱,他們是因在夸克粒子理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才獲此獎項的。對於相關研究中國是要領先的,但是有關的課題組在文革中被批鬥。何況,我們目前正處在學習階段,還沒有多少真正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

四是諾貝爾獎的評獎項目不齊全,也是中國人沒有獲得諾貝爾的一個重要原因。

諾貝爾獎對某些項目是不參評的,如農業和數學等,而恰恰在這兩方面,中國人是有優勢的,如數學家華羅庚的黃金分割法、陳景潤證明的1+2=3都是人類了不起的發現,是完全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還有,袁隆平的雜交技術解決了人類的吃飯問題,這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貢獻之一,他得不得諾貝爾獎都不會減少他的光輝。

五是中國對人才的評價體系目前沒有還不十分科學,這也是中國人才不突出,最終沒有人獲得諾貝爾獎的重要原因。

當前,中國對如何選拔人才還存在誤區,要求人才全面發展,而這在現實中這樣的人才是極其少的,一個人不可能在每個方面都優秀,而中國目前的高考制度卻要求我們的孩子不能有任何偏科的可能,否則,你就進不了你理想的大學,而這個年齡階段正是一個人興趣培養的階段,但你在父母、學校和社會及將來就業的壓力下,你不可能只考慮自己的愛好,所以,你必須全面發展,這樣,一個某方面優秀的人才很有可能被埋沒,最終成為一個普通人。另外,當前社會上只重視「官本位」和「錢本位」,而對技術人才的不重視,這也是當前中國沒有特別優秀人才的原因,這些人才只有通過出國來實現自己的價值,現在,中國成為人才的最大流失國。當引起重視,這也就出現只有華人獲獎,而無中國人獲獎的遺憾!

六是國際政治偏見和意識形態的不同,這是中國人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個深層原因。

中國近200年來,在世界的地位一直處於弱勢,尤其是60年前,中國一直是世界列強欺壓的對象,現在,中國已經獨立,按照中國的想法處理中國和國際的事務;中國正在崛起,按照中國的步驟走向復興;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按照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世界主要國家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而且依然用老眼光來看待中國,處處與中國為敵,壓制中國,甚至想顛覆和分裂中國,不希望中國強大,希望中國永遠成為他們的附庸,所以,他們不會宣傳中國好的東西,尤其在有世界影響的諾貝爾獎方面,他們當然不會推舉中國人。

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重視人才,為人才的成長創造環境,讓我國擁有越來越多的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不再為核心技術買單!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諾貝爾的獲獎名單中,一定有中國人的身影,一定會讓世界刮目相看!

[鳳凰網 2009-10-12]

專家把脈中國為何沒獲諾貝爾獎?關鍵學風不正

丘成桐: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卓以和:美國朗訊公司半導體研究副總裁、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為什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到現在都還沒獲得諾貝爾獎?」昨日,在第六屆世界華人論壇上,61歲的丘成桐和73歲的卓以和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不約而同地提出這樣的問題。

「現在中國年輕的科學家和學者,不像我們這一代人,當年為了科研願意拚命,從早到晚做研究。新生代研究者把工作時間限定為朝九晚五,休息時間就出去玩。」兩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對中國年輕學者的科學精神頗為擔憂。

癥結

中國學者缺乏科學精神

「中國目前缺少真正具有科學精神的尖端人才,學者不是『為學問而做學問』,十分急功近利,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自我滿足了。坦白說,在中國很少看到年輕人日以繼夜地為了某個科研項目去努力。」丘成桐認為這是中國遠離諾貝爾獎的主要原因。

丘成桐說:「得諾貝爾獎要作出有很大創新性的貢獻,中國的創新人才還差很遠,大學也沒有形成創新的濃厚氛圍。很多年輕教授想著怎麼評上傑出青年等獎項,到了四五十歲又想著當院士。他們看到的是物質好處和社會地位,而不是發現科學精要時帶給自己內心的快樂。」

丘成桐表示,中國家庭從孩子上小學就開始訓練他們為高考做準備,在學校里老師幫學生猜高考題目,學生照著模型去練習,完全埋沒了人的創新能力。

「最高尚的境界,就是中國有一群優秀年輕人真正為了人類求知慾望來做學問,探尋大自然的奧秘,能做到這個,很快就會有中國科學家拿到諾貝爾獎。」丘成桐說。

退步

名校生考不過哈佛入學試

「高考不考微積分,很傷害中國整個科技的發展。因為微積分是最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文藝復興第一個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牛頓和萊布尼茨發現微積分,後來全球科技才開始長足發展,」丘成桐說。

丘成桐介紹,中國高考為了標準化,擔心很多學生學不懂微積分,就乾脆不考。高考不考,學生也不學。但是,美國的中學是要學微積分的,學得好的大學生在20多歲就開始做相關研究了,而中國學生到了大學才學這門課,浪費了很多時間。「中國一定要培養一批精英學生,要跟全世界開展科技競賽,人家能懂,你也要能懂,不能為了公平起見,大家都不懂。」

「近10年中國出去的留學生比20年前水平差了很多。以前來哈佛的中國留學生會輕鬆考過博士入學考試,而且得到很高分,但近幾年中國名校的學生到哈佛卻考不過入學考試。」

丘成桐說,「現在很多中國留學生到了美國,不是為了做很深入的研究,他們大多都想著怎麼樣在畢業之後到華爾街上班掙錢。」

「我在美國遇到很多中國去的人才,我問他們要是回國的話,什麼是最要緊的條件?很多人回答我說,最要緊的是自己需要一個靠山,」卓以和說,「中國現在的問題是人才不夠用、不適用、不會用的問題,有了人才怎樣留住?應給他們提供一分穩定的薪水,還有穩定的研究時間。」中國要想留住人才,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怪象

名教授不屑給本科生授課

「在學校里要端正學風,教授和學生都要做到這樣,」丘成桐說:「世界上抄襲別人的學者很多,但被發現後會受到很嚴厲的懲罰。但在中國,抄襲者被發現後還大搖大擺地走在學校里,真的是很奇怪。這讓學生怎麼看?教授在台上告誡學生要誠信,學生則在台下偷笑。一個老師面對幾百個學生,一個校長面對一兩萬個學生,學生會想:老師、校長都能抄襲,我為什麼不能做。學風不正,再怎麼談諾貝爾獎都是假的。」

「中國要大力提倡自主創新,首先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懲抄襲者。不僅是工業創新,學術創新也是這樣。一個好的創新研究動不動被人家抄去了,研究者情何以堪呢?不搞好這個,自主創新沒法談,」丘成桐說。

卓以和說,美國很重視從小對孩子進行誠信教育,在學界若發現有人抄襲,就將抄襲者解僱。

「中國很多有名的教授不重視教學生,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名教授覺得自己有名,要做研究,很偉大,教本科生顯得水平太低。但是哈佛大學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吧,哈佛就要求每個教授都要教本科生,中國學校太寵名教授了,」丘成桐說。

丘成桐介紹,美國的自然科學基金有很多人去申請,申請者要講清楚自己對教學有什麼貢獻。有這個機制後,名教授也不得不花心思去教本科生。美國沒有教授敢說自己是做研究的,不教書,但在中國常有人講。在這方面,美國的機制值得借鑒。

出路

建中國的「貝爾實驗室」

卓以和說,做實驗需要和最好的科學家一起合作,尤其是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交叉在一起,產生了靈感,就是新發明的開始。

「所以我希望中國有這麼樣一個實驗室,能夠集中最優秀的研究者一起工作,像美國的貝爾實驗室一樣,將有力促進中國的自主創新。政府加大經費投入保持實驗室的運營,不要給研究者太多的壓力,不要規定他們一定要在三五年內出成果,有時候十幾年才真正將一個發明發展成為一個產業,」卓以和說。

本報專訪省僑辦主任吳銳成———

「引僑智」助推中國企業「走出去」

日前,省僑務辦公室主任吳銳成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海外華僑華人中蘊藏著十分豐富的人才智力,是廣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重要的資源寶庫。近年來,廣東實施的「海外人才為粵服務計劃」,已經在海外「招才引智」方面先行一步。

吳銳成介紹,本屆論壇參會的海外代表達到190人,大多數為新能源、生物醫藥、金融、食品工程、信息通訊等領域的學術權威和學科帶頭人。吳銳成表示,在西方發達國家,華僑華人專業人才有幾十萬人,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他們所從事的研究幾乎涵蓋當今世界最尖端的高科技領域。而很多華僑華人也心繫中國的發展與變化,希望為祖國或祖籍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引僑智」將有助於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吳銳成說,海外人才長期在國外生活,有著豐富的商業經驗和廣泛的人脈聯繫,這些優勢對企業的發展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吳銳成分析說,「廣東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不僅要『騰籠換鳥』,而且要『擴籠壯鳥』。在這一過程中,發揮『僑智』推動廣大港資企業、台資企業和僑資企業形成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是當務之急」。

在「招才引智」方面,廣東已經先行一步。2009年,省僑辦促成了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CBA)在廣州舉辦第14屆年會暨「珠江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受到國內外的矚目。

南方日報記者雷輝

觀點1

發展新能源也要「經濟實惠」

在世界各國就低碳經濟進行「正面交鋒」之時,海外高端專家聚集第六屆世界華人論壇「創新中國與低碳發展」分論壇,探討廣東的低碳與新能源之路。

美國益科風電集團和美國浮海風電公司董事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鮑亦和在昨日演講中表示,發展新能源也要有「成本意識」,「海風發電比煤電還便宜,要的就是這種項目,在三五年內產業化!廣東發展新能源,如果100年後才能產業化,投入又很多,就不划算了。因此,兩個原則很重要,一是經濟實惠,二是經久耐用!」

「新能源」熱!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陳勇來了個「冷思考」。他表示,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無污染物質,但必須通過轉換成穩定的電力(或能量)才可利用,而一旦通過載體轉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過程就變成了既消耗載體材料、又存在污染和廢物處理等問題的過程。

「我們要思考的是,發展這種可再生能源產業時機是否成熟!很多人開始擔心,大規模太陽能電場、風電場會不會污染環境,但目前還沒研究結論。但我有一次到一個大型風電場參觀,問及這個問題,工程師們說『不知道』,但表示那裡過去有候鳥遷徙,如今沒了。」

美國加州能源與環境研究院院長唐永春也表示,中國發展新能源,無論是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都要因地制宜,不要不切實際盲目學習美國!「美國也有很多錯誤經驗,很多失敗的例子,好比有的碳捕獲和碳儲存項目,投資極大效果很差,中國千萬不要學!」

觀點2

醫藥國際化臨床研究落後

中國醫藥國際化臨床研究的落後於世界,美國杜克大學藥理和癌症學系教授王小凡對此表示擔憂。

王小凡說,臨床研究標準化和規範化極為重要,需要受過系統培訓的專業人員來完成,因為關係著中國醫藥走向國際市場的審核問題。

但目前中國臨床研究中的病例收集多由醫院一線醫生完成,甚至部分由學生代做。「雖然中國做臨床研究病例資源很充足,但往往1000份病例中只有300份合格。」

有專家認為這一問題可「追究」至「教育體制」。在美國,不少醫學院具有自己的研究型醫院,教學資源豐富,「但中國不少醫學院附屬醫院作為獨立法人經營,僅剩一點基礎醫學教育資源,遠遠不夠,這一問題值得思考。」

王小凡認為,中國醫學教育要分成研究型教育和應用型教育,培養出能滿足不同需求的人才。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醫學中心藥理與神經科學系終身教授和研究生院副院長鄭加麟認為,中國8年制醫學教育已形成規模,9所醫學院校具備培養出類似於美國醫學博士的能力,在醫學人才培養上和可充分積累經驗有所作為。

觀點3

「科研」相對有餘「開發」明顯不足

昨日,中國津通集團董事長貢毅在「創新中國與產學研合作」分論壇上指出,中國目前的產學研合作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科研」相對有餘,而「開發」明顯不足;幫助「科學家」變為「企業家」的中間服務缺失和產學研合作體制單一,市場化模式發展滯後等。「中國要實現產學研合作,應實現點線面全面發展。『點』即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特別是複合型人才;『線』即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產業,打造『生產性服務鏈』;『面』即政府應全面支持,鼓勵引導發揮『平台經濟』的溢出效應和倍增效率。」

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士、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光電子學首席終身傑出教授顧敏提出了「變革型產學研」循環模式,即以新型教育為重點,培養創新型人才,提出創新型「idea」,實現知識全新化,引領技術,最終實現變革型產學研。

觀點4

廣深兩金融中心並存不衝突

在「金融創新與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分論壇上,幾位專家描繪著將廣州市建成金融中心的藍圖。

「在與深圳金融中心協調聯動的前提下,廣州市建金融中心應得到認可。」暨南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劉少波表示,現階段廣東省正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過渡,當務之急要解決好金融跟經濟發展的對接問題,並且增強金融輻射力。

廣州、深圳兩個金融中心並存,廣州該如何定位?。

美國MKS基金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宋子炎分析,是否能成為金融中心取決於某個市場是否具有其自身獨特性。美國東海岸臨近的紐約、芝加哥同為金融中心但兩者側重領域不同。

廣東省金融辦主任周高雄表示,廣、深兩金融中心並不衝突,廣州將側重做銀行和保險業務,而深圳依舊保持經營其風險投資(VC)、市盈率(PE)和保險市場。

專題撰文(除署名外):

南方日報記者

曹斯李強張勝波

實習生

黃雅君張迪朱懋

攝影曾強

統籌徐林

[南方日報 2010-07-27]

為何獲諾貝爾獎的沒有中國人?

「諾貝爾獎」對中國,意義何在 據統計,平均一個國家在建國後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中國成立50年了,為何竟沒有一位中國本土科學家戴上這頂科學皇冠? 1999年,毋國光、陳佳洱、楊福家和朱清時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國需要諾貝爾獎」,緊接著經濟學家何煉成就此也談了自己的意見。如今,「中國需要諾貝爾獎」成了中國人共同的呼聲。 諾貝爾獎對中國科學家的意義有多大?趙忠賢院士認為,對中國科學家來說,得獎的意義在於鼓勵大家在基礎研究方面進行原始創新。諾貝爾獎對人類有重要的影響,在這些方面,中國科學家也應該做出應有的貢獻。 趙忠賢院士強調,諾貝爾獎並不是唯一的科學標準,並不能把它當做科學研究的唯一目標。因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規律———必然要進行科學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諾貝爾獎。獲獎並不是一個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目的,認為從事科學研究不得諾貝爾獎不行,這就不對了。

中國科學家為何沒獲「諾貝爾獎」 中國科技館館長、科學史專家王渝生介紹,中國科學家具有諾貝爾獎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國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頓———吳有訓效應」、30年代趙忠堯的正負電子湮滅早期實驗、40年代錢三強、何澤慧夫婦的鈾核三分裂的發現、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島素結晶。 不可否認,我國曾多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趙忠賢院士認為,從科技史的角度講,中國沒有得到「諾貝爾獎」是有原因的。1901年頒發了第一次「諾貝爾獎」,而在1900年的時候,八國聯軍進北京,從此往後的半個世紀,中國都處於戰亂和列強壓迫之中,總體上說,基礎科學研究沒有什麼重大的發展。解放後,在科技上有了很大發展,但改革之前處於封閉的狀態。對我國來說,有很多問題,經濟、科學、國防,這時主要科技成就是「兩彈一氫」的研究,這一領域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在基礎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島素結晶,但是,畢竟還很少。改革以後,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政策,特別是近年來,又提出「科教興國」的戰略,對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趙忠賢院士認為,建國後沒有拿到諾貝爾獎有很多原因,從客觀上講,十年「文革」期間,國際上科技高速發展,而我們對基礎研究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這需要很長時間的恢復和積累;從主觀方面講,我們原始創新型基礎研究比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創新科技強調得不夠。

百年中國科技史,給人何種啟示 楊振寧教授說,諾貝爾獎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對於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評選的方法和成績,我不認為是正確的。關於物理、化學和醫學這些方面,中國大陸到現在還沒有人獲諾貝爾獎。這個原因非常簡單。第一是沒有足夠多的經費。今天,不論是做生物、物理或化學研究,設備是非常貴的。中國現在漸漸上來了,可是與先進國家最好的設備相比還差一截。第二個原因是學術要有傳統。學術傳統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使年輕人知道哪個問題是值得去做的,哪個問題容易有發展前途。中國科學的傳統一時還發展不上來,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趙忠賢院士說,一個實驗室、研究所的學術積累和學術傳統非常重要。要注意積累,發揚傳統,不斷培養年輕一代。在20年代,索默菲沒有拿到諾貝爾物理獎,但是索默菲實驗室卻有七個學生都拿到該獎,這就是因為索默菲實驗室的學術傳統影響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積累和傳統方面都做到了,不斷有年輕人發展起來,更多的重大的原始性創新科技就會出現,有人獲獎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國科技與國際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據1996年統計數據,中國科研開發經費只佔GNP的0.5%,相對於發達國家(美國是2.45%,日本是2.9%),不但比例低而且絕對數量少,如果按人均則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這無疑是嚴重製約中國科技發展的一大因素。 談及產生差距的原因,我國著名科學家趙紅州教授認為有四點:其一,科學知識積累不夠;其二,科學研究時間不足;其三,缺乏科學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學人才識別和甄選機制。 楊振寧認為,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的落後。但他也逐漸樂觀起來,他認為中國科學家做出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級工作的條件正在成熟。他說,兩年前,也就是中國大幅度增加科學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學正教授的年薪,算下來人均還不到2000美元。兩年來我看到政府給他們增加了許多,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我覺得中國人可以做出很多能夠得到諾貝爾獎級的工作。 中國科技與國際水平存在差距,這恐怕已經有300年的歷史,當近代科學興起之後,中國卻出現落後了,而在700年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最前列。中國科技的興盛與衰落的原因難道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嗎? 趙忠賢院士在談到中國技術史時說:「在文化上,我認為儒家文化抵禦了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儘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華,在培養人的修養、為人處世、修身養性方面是先進的。從總體上看,這種文化機制不利於培養標新立異的科技人才。」

中國科學家要拿到「諾貝爾獎」,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巴丁教授在同一領域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他在訪問中科院物理所時,曾半開玩笑地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講了獲得諾貝爾獎應該具備的三個條件:第一是努力;第二是機遇;第三是合作精神。 趙忠賢院士說,這些方面對中國科學家來說很重要。他所說的「努力」,不僅指勤奮,還指要選准方向,全身心投入,這樣才能做出原始創新成果。他所說的「機遇」,還包含著所選的工作的意義大不大,有的雖然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但是意義不一定大,也不可能得獎;他所說的「合作精神」,也就是我們常講的集體主義精神。 中國人的特點也許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比較中庸,不太允許標新立異,雖然大家都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做起來就困難了。今後我們要學會容忍標新立異,鼓勵不同的學術觀點,同時要有安定、自由的環境和穩定的支持,為科學家創造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條件。 真正的科學家的快樂是通過解決一個個科學問題來享受的,雖然他的生活條件比較差一些,但他不會要求太奢侈的條件,當前最需要的是穩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熱愛科學、有科研素質的人才從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夠貫徹江總書記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國科學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創新工作,得獎的幾率就會增加。

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得「諾貝爾獎」有什麼有利條件 中國農業科學家生物技術研究所劉德虎研究員說:中國最大的優勢是人才優勢。在國外,幾乎所有著名的研究室里都有華人,甚至一些在國內我都看不上的學生,到了國外,不知怎麼就成了人才了。 中國有人才,這當然是第一要素。楊振寧認為,要說優勢,我認為就是中國具有得這個大獎的人才條件。楊振寧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書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國學生,大家都認為中國學生質量最好,可以說中國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應了大量科技人才。 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發展,中國這樣的人才是不成問題的。還有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一個好傳統,就是政府對教育非常重視,中國的年輕人非常勤奮。楊振寧認為,過去,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是經濟落後,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本土離諾貝爾獎已不是遙遙無期,而僅一步之遙!

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得「諾貝爾獎」有什麼不利因素 趙忠賢院士認為,對中國來說拿到國際大獎的不利因素是,中國科學家參與國際活動太少。過去不先進,人家有成見,還需要了解我們。作為基礎研究,與國際接觸、交流,尤其是與世界一流實驗室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國際間交流不夠,原因往往是由於經費不足。劉德虎研究員說,一些科學工作者應邀參加國際會議,去前要先寫信給人家,看人家願不願意給你提供來往機票、食宿等經費。這就像「要飯的」一樣,花自己的錢理直氣壯,幹嗎不花自己的錢?因為一年一個項目經費只一二十萬元人民幣,你去國外開會,宣傳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去一回,科研經費還會有多少呢?按項目進行投資,項目申請必須寫得非常完備,但是作為原始創新科技,又有誰能看得那麼細、看得那麼遠、看得那麼准呢?如果能先寫出結果再進行創新的話,那不任何人都可以創新了嗎?

[知識海洋網 2009-10-11]


推薦閱讀:

中國製造在沙特名聲不好是這個原因!真是一個大寫的「冤」
背上座瘡原因
12星座情人不能更親密的原因
莊子:中國央行一天內兩度「加息」真正原因找到了
卵泡發育不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TAG:中國 | 科學 | 中國人 | 原因 | 沒有 | 獲得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