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五(疲秦陰謀反成萬世之功——鄭國渠)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王贏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位於今天的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余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工程本是韓桓王為耗竭秦國實力,派出間諜鄭國穿鑿而建的「疲秦之計」,但令韓國始料不及的是,鄭國渠建成後使關中乾旱平原成為沃野良田,糧食產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為秦建「萬世之功」。為紀念鄭國的功績,時人遂將該渠命名為鄭國渠。
背景
公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採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來就想發展水利的秦國,很快地採納這一誘人的建議。並立即徵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鄭國主持,興建這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秦王政是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在技術上也需要鄭國,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稱鄭國渠。
渠建成後,經濟、政治效益顯著,《史記》、《漢書》都說:「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ì戲]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一鍾為六石四斗,比當時黃河中游一般畝產一石半,要高許多倍。
鄭國渠工程沿途攔腰截斷沿山河流,將冶水、清水、濁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關中平原北部,涇、洛、渭之間構成密如蛛網的灌溉系統,使高旱缺雨的關中平原得到灌溉。鄭國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 (《史記·河渠書》)。
鄭國渠開鑿以來,由於泥沙淤積,乾渠首部逐漸填高,水流不能入渠,歷代以來在谷口地方不斷改變河水入渠處,但谷口以下的乾渠渠道始終不變。
軍事
公元前236年,鄭國渠工程從它戲劇性的開始,一波三折,用了十年時間終於修建成功。這時,天下的人們都看到了一個新的秦國,鄭國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遙相呼應,從而使秦國挾持的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贏得了天府之國的美名。
鄭國渠修成以後,灌溉土地四萬頃,可以供養四百萬士兵。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鄭國渠建成6年後,秦軍直指韓國,此時的關中平原,已經變成了秦國大軍的糧倉。對這時的秦國來說,疲秦之計真正變成了強秦之策,而對韓國,卻意味著真正覆滅的開始。
此後,秦王正式拉開了一統天下的序幕,這時的秦國,兵精糧足,既有關中平原,又佔據了巴蜀一帶,保證了它的糧倉。而且鄭國渠的修築,也使當時糧食供應有極大的保障。
滅掉韓國以後,秦國加快了掃除其他五國的速度──
公元前228年滅趙國。
3年後滅魏國。
公元前223年滅楚國。
次年滅燕國。
公元前221年,滅掉了最後一個諸侯大國──齊國。
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都江堰、廣西靈渠和鄭國渠等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是戰國時代的秦國各朝代統治期間修建的。
建設過程
公元前246年的涇河邊,成了當時中國最為壯觀的建設工地。據歷史研究,當時修建鄭國渠多達10萬人,而鄭國本人則成為這項龐大工程的總負責人。鄭國渠能在這個時期建造,是因為從春秋中期以後,鐵制的農具、工具已經普遍使用了。據史料記載,鄭國設計的引涇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關中平原的地理和水系特點。他利用關中平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又在平原上找到了一條屋脊一樣的最高線,這樣渠水就由高向低實現了自流灌溉。
為保證灌溉用的水源,鄭國採用了獨特的「橫絕」技術,就是通過攔堵沿途的清峪河、蝕峪河等河流,讓河水流入鄭國渠,使得河流下游的土地得到改善。鄭國渠巧妙地連通涇河、洛水,取之於水,用之於地,又歸之於水,就在今天看來,這樣的設計也可謂巧奪天工。
本是疲秦之計,但令韓國始料不及的是,鄭國渠建成後使關中乾旱平原成為沃野良田,糧食產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為紀念鄭國的功績,時人遂將該渠命名為鄭國渠。鄭國渠沿北仲山南麓的地勢東行,流經今涇陽、三原、高陵、臨潼、富平、蒲城而抵洛水,全長300餘里。後來漢王朝以長安為國都,也與鄭國渠的修成有直接的關係。秦以後,此渠灌溉範圍雖有縮小,但一直不絕,為關中地區的農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西漢太始十年(公元 95年)趙中大夫白公建議增建新渠,引涇水東行,至櫟陽(今臨潼東北)注於渭水,名白渠,此後灌區稱鄭白渠。前秦苻堅時期(公元357—384年)曾發動3萬民工整修鄭白渠。唐代的鄭白渠有3條幹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稱三白渠。灌區主要分布於今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過石川河,在下縣(今渭南東北50里)注入金氏陂。唐初鄭白渠灌田10000多頃,後來由於大量建造水磨,灌溉面積減少到6200頃。當時鄭白渠的管理制度在 《水部式》中有專門條款。
渠首樞紐包括有六孔閘門的進水閘和分水堰。宋代改為臨時性梢樁壩,每年都要重修。由於引水困難,後代曾多次將引水渠口上移。元初改渠首臨時壩為石壩,至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延展石渠510尺,有攔河壩仍系石結構,後稱王御史渠, 灌溉面積曾達9000頃。灌區有分水閘135座,並訂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在元朝李好文著《長安志圖·漢渠圖說》中有詳細記載。
明代曾十多次維修涇渠,天順至成化年間( 公元1456— 1487年)將乾渠上移一里三分,改稱廣惠渠 。由於渠口引水困難,灌溉面積縮小。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引涇渠口封閉,專引泉水灌溉,改稱龍洞渠 ,灌溉面積7萬多畝,至清末更減少到2萬多畝。1932年涇惠渠初步建成,引涇灌溉又重新得到恢復和進一步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按照邊運用、邊改善、邊發展的原則,對新老渠系進行了3次規模較大的改善調整與挖潛擴灌。1949年-1966年為第一階段,1966年-1983年為第二階段,80年代後為第三階段。
獨創之處這條從涇水到洛水的灌溉工程,在設計和建造上充分利用了當地的河流和地勢特點。有不少獨創之處。
第一,在渠系布置上,乾渠設在渭北平原二級階地的最高線上,從而使整個灌區都處於乾渠控制之下,既能灌及全區,又形成全面的自流灌溉。這在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生產條件之下,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第二,渠首位置選擇在涇水流出群山進入渭北平原的峽口下游,這裡河身較窄,引流無須築過長的堤壩。另外這裡河床比較平坦,涇水流速減緩,部分粗沙因此沉積,可減少渠道淤積。
第三,在引水渠南面修退水渠,可以把水渠里過剩的水泄到涇河中去。川澤結合,利用涇陽西北的焦獲澤,蓄泄多餘渠水。
第四,採用「橫絕」技術,把沿渠小河截斷,將其來水導入乾渠之中。「橫絕」帶來的好處一方面是把「橫絕」了的小河下游騰出來的土地(原小河河床)變成了可以耕種的良田。另一方面小河水注入鄭國渠,增加了灌溉水源。
地理位置
關於鄭國渠的渠道,《史記》、《漢書》都記得十分簡略,《水經注·沮水注》比較詳細一些。根據古書記載和今人實地考查,大體說,它位於北山南麓,在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縣二級階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東,比降為0.64/00,沿線與冶峪、清峪、濁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將乾渠布置在平原北緣較高的位置上,便於穿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農田。可見當時的設計是比較合理的,測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過涇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涇水一石,其泥數斗」的說法,當代實測,為171公斤/立方米,鄭國渠以多沙的涇水為水源,這樣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積,渠道易被堵塞。
歷史功績
鄭國渠鄭國渠的作用不僅僅在於它發揮灌溉效益的100餘年,而且還在於首開了引涇灌溉之先河,對後世引涇灌溉發生著深遠的影響。
秦以後,歷代繼續在這裡完善其水利設施:先後歷經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歷代渠道。漢代有民謠:「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稱頌的就是引涇工程。
1929年陝西關中發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餓殍遍野。引涇灌溉,急若燃眉。中國近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臨危受命,毅然決然地挑起在鄭國渠遺址上修涇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親自主持下,此渠於1930年12月破土動工,數千民工辛勞苦幹,歷時近兩年,終於修成了如今的涇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萬畝土地。至此開始繼續造福百姓。
來源:Modga根據網路整理
推薦閱讀:
※物道 | 全中國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真傳易筋經及補篇-中國功夫網,中華養生網
※沒有狙擊鏡的中國狙擊手,32天用彈436發殺敵214人:張桃芳
※三線建設:新中國工業建設中一段氣勢恢宏的篇章
※美石油戰略威脅中國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