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今權力交接四大模式
這裡,我把在《北京晚報》「五色土」副刊上開設的獨家專欄「一方鉤沉」中的專稿《中國古代國家權力交接四大模式》(已發表於2012年10月28日,專欄由每周五改為每周日刊出)發上來,與大家一起聊聊在古代中國,是如何實現國家最高權力交接的?我歸納一下,大概有四大模式,即皇太子模式、太上皇模式、政變模式、密儲模式。 皇太子模式 ——「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首選要說明的是,本文討論的不是朝代更迭模式,而是基於同一封建朝代內部權力轉移的考察,是「家天下」背景下的國家權力交接制度。 中國封建時代國家最高領導人,叫「皇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正常情況下,皇帝一般實行終身制,非駕崩(死亡)權力不會轉移。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為了保證皇朝不倒,江山代代紅,當政皇帝一般會從子孫中選定接班人,此即「皇太子模式」。
圖:古代國家權力的象徵「天子之寶」 皇太子是封建朝代法定繼承人,皇太子模式則是以皇太子為中心的交接制度。如第一個統治中國年代最久封建王朝——劉姓西漢,開國之君、高祖劉邦在公元前202年當了皇帝後,便冊立他與皇后呂雉生的大兒子劉盈為皇太子。劉盈在劉邦死後順利即帝位,史稱漢惠帝。 劉邦對繼承人問題有明確指示。《史記·呂太后本紀》(卷九)記載,劉邦生前曾殺白馬盟誓,稱「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正因此,呂雉謀殺了劉盈指定的接班人、少帝劉恭後,雖然已是事實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但一直不敢稱「皇帝」。 呂雉死後,朝臣選擇劉邦兒子中較有能力的代王劉恆繼承皇位,此即漢文帝。劉恆是一位相當開明的一位皇帝,開創了「文景之治」盛世。他生前一度設想在叔伯兄弟中間選拔有能力的接班人,但遭到大臣們反對,理由是有違「立嗣必子」的規矩,而劉恆本人便是這個規矩的受益者。 經大臣規勸,劉恆立長子、與皇后竇氏所生的兒子劉啟為皇太子。劉啟也是一位能幹的皇帝,史稱漢景帝。劉啟共有14個兒子,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因薄皇后無子,劉啟遵照「立長」規矩,立與栗姬生的庶長子劉榮為皇太子。但漢武帝劉徹的母親、時為夫人的王娡受寵,大吹枕邊風,又利用宮中各種關係諂害栗姬,結果栗姬皇后未當成,劉榮也被廢為「臨江王」,半年後,7歲的膠東王劉徹被立為皇太子。 這種以指定接班人為特徵的「皇太子模式」,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傳統,也是最主要、易於操作的權力交接手段,它是在夏、商、周三代時期「世子制度」上發展起來的。這種模式是「兩條腿走路」:從嫡皇子中選擇時,只考慮年齡大小;從庶皇子中物色時,則權衡尊貴地位。 此即《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中所謂,「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種制度設計有先天性的缺陷,即便長子無能也可以當皇帝,接管國家最高權力。中國歷史上大小皇帝超過200人,大部分是庸君昏王,就是皇太子模式造成的。 太上皇模式 ——古代國家領導退休或辭職制度 「太上皇」,是對皇帝父親的一種尊稱。「太上皇模式」是皇帝主動或被動退位,提前實現國家權力交接的程序。這種模式,是國家最高權力在皇家內部進行輪換的規則,實是禪位制度的內部變種,有時又兼有宮廷政變色彩。它打破了古代國家最高權力從一而終,「皇帝當到死」的傳統,可以看作成是古代中國國家領導人「退休」或「辭職」制度。
圖:大唐王朝太上皇、高祖李淵 粗略統計,中國歷史上有大小25位太上皇。但不少並不是權力交接機制的產物,如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始皇帝嬴政的父親嬴子楚(秦莊襄王),他和西漢惟一一位太上皇、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一樣,是兒子當皇帝後送的一頂高帽。 權力交接機制下出現的第一位太上皇,是西晉惠帝司馬衷。司馬衷是晉武帝司馬炎與皇后楊艷生的第二個兒子,於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被立為皇太子,時年僅9歲。司馬衷是皇太子模式的受益者,因為哥哥早死,作為事實上的老大當上皇帝的。 司馬衷是中國歷史上出名的傻皇帝,那句被當作智力低下者標籤的「何不食肉糜」,便出自其口。幸好有個能幹的老婆、皇后賈南風,但也因為賈氏亂政,導致8位諸侯王起來造反。「八王之亂」中,趙王司馬倫矯詔司馬衷禪位,司馬衷不得不做了太上皇,後被東海孝獻王司馬越毒殺。 太上皇最多時期是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上首個主動讓位的太上皇,即產生於這一時期。十六國之一、後涼(都城在今甘肅武威)的建立者、「天王」呂光,於龍飛四年(公元399年)主動傳位給太子呂紹,當太上皇不久便死亡了。 以太上皇模式交接權力最體面的,算是清高宗弘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乾隆皇帝。《清史稿·高宗本紀》記載,乾隆在當皇帝60周年、85歲時,禪位於39歲的太子顒琰(清仁宗,嘉慶皇帝),公開理由是祖父聖祖康熙帝在位61年,他不能超過。實際上,弘曆相當戀權,雖做太上皇事實仍在行使皇帝的權力。 太上皇模式相對來說少血腥氣,是比較溫和的一種國家政治權力交接規則,能者上,庸者下,理由上說對保持政權穩定過渡和國家發展都是十分有益的。但古今中外真正心甘情願讓出寶座,樂做太上皇的,有幾人?所以,太上皇不死,其政治影子便無處不在,所以,歷朝歷代都忌諱「太上皇」。 宮廷政變模式 ——「此逐君側之惡人」 皇太子模式初衷是儘早確立接班人,以避免內亂。但是,「立長」、「立嫡」的標準,顯然從制度上剝奪了同是「龍的血脈」的其他皇子榮登大位的權利和機會,有想法的皇子豈能甘心?於是以兄弟反目、手足相殘為特徵、充滿血腥氣息的「宮廷政變模式」,應勢而生。
圖:通過宮廷政變模式當上皇帝的王唐皇帝、太宗李世民 宮廷政變模式實是武力奪位,乃「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現實版,或搞掉太子讓皇帝「補選」自己為接班人,或逼皇帝內禪讓位,或內宦寵臣「移花接木」、「狸貓換太子」,有的乾脆將皇帝從寶座上趕下來。 通過宮廷政變模式,成功完成權利轉移的,歷代不絕。創造「貞觀之治」盛世的唐代有為皇帝、太宗李世民,便是這樣當上皇帝的。《新唐書·太宗本紀第二》記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時為秦王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掉皇太子李建成,逼李淵確立他為唐朝接班人。不久又採取太上皇模式,軟逼李淵於同月十六日(公曆7月14日)下親筆詔書「朕應當加上太上皇的尊號」禪位,李世民於當年八月如願當上了大唐皇帝。 或許是因為李世民帶了壞頭,唐代宮廷政變屢有發生,女皇武則天、唐中宗李顯、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都是通過流血、非流血的宮廷政變,取得了大唐統治權。特別是武則天,其行為竟然成為後世野心家的榜樣,當代「四人幫」之一、毛澤東的夫人江青,當年便想當共和國的「女皇」。 明成祖朱棣坐上寶座,也是採取宮廷政變模式。朝廷「削藩」,嚴重威脅王位,時為燕王的朱棣遂發動靖難之役,逼得父親朱元璋(明太祖)欽定的接班人、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建文帝)自焚。只是,朱棣這場宮廷政變動靜太大,實乃明初國內戰爭,從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一直打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 朱棣發動宮廷政變頗有理由,他援引《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春秋公羊傳·定公十三年》中對此有更明了的解釋,「此逐君側之惡人」,意思是,這就是清除皇帝身邊的壞人。這句話是「宮廷政變模式」的理論基礎,「清君側」也因此成為歷代宮廷政變者的萬能口號。 密儲模式 ——「密書其名,封之於庫」 到了清代,中國國家政治權力交接出現了新氣象,在「皇太子模式」基礎上,清代改革過早公開接班人的做法,而是秘密指定皇太子,但不公開詔書,秘藏起來,等先皇駕崩後才公開,此即「密儲模式」。 密儲模式首創者,是清入關後的第三位皇帝、清世宗胤禛,即民間常說的雍正皇帝。至今坊間仍有雍正篡奪帝位的傳言,康熙兒子很多,僅寫入宗譜的便有24人,他是康熙皇帝第四子。「龍」多主亂,清朝前期皇位爭奪十分厲害,康熙本來也遵循皇太子模式,立胤礽為接班人,但兩立兩廢,此後一直未在立,直到快死了,接班人的位置仍空著。
圖:密儲模式創立者、大清皇帝、世宗皇帝愛新覺羅·胤禛 《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清世宗襲位之異聞」條稱,康熙臨終手詔:「朕十四皇子,即纘承大統」。這天字第一號絕密情報,竟然讓四皇子胤禛知道了。他遂一人悄悄來到康熙病榻前,以侍疾為名偷改了詔書,易「十四」為「第四」。 胤禛偷改傳位詔書真假莫辨,但他當上皇帝是事實。或許是意識到傳統皇子太子模式選擇接班人的不足和危險,當上皇帝後,胤禛著手制訂新的皇權交換規則,以避免斧聲燭影、兄弟相殘。《清史稿·世宗本紀》記載,雍正元年八月,雍正預立皇太子,但不公開,他將傳位詔書置於密封錦匣中,收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死後才由顧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儲匣」,與秘藏於內府的密旨核對,無誤後當場迎立新皇帝。 史家甚贊這種模式,稱之為「密儲」。密儲模式的受益者,共有4四位皇帝,分別是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到清後期,由於皇帝獨子,或無子,密儲模式實際上失效了。 「密儲模式」在中國系清代首用,但在國外早有先例。《北史·西域傳》記載,當年波斯國(今伊朗一帶)國王權力交接便採取這種模式:「王即位以後,擇諸子內賢者,密書其名,封之於庫,諸子及大臣莫之知也。王死,眾乃共發書視之,其封內有名者,即立以為王。」雍正或許是受此啟發。 當然,中國古代國家最高權力交接手段並不局限於此,但以此四大模式為主要選擇,其具體操作過程十分複雜、危險和詭異。但是,不論哪一種模式,總少不了「陰謀論」和太監、奸臣的影子,這或許是古今通病吧!與作者進行微博交流博主最新作品:中國第一部盜墓斷代史——兩卷本《民國盜墓史》已正式出版發行,噹噹網、卓越、京東、孔夫子、淘寶等所有網上書店中均有可訂購到——
推薦閱讀:
※美國憲政制度的秘密:限制權力是一門科學
※兩個悲催皇帝死在權力熏天的太監手裡
※扒扒:西夏國中漢族女太后與党項貴族的權力遊戲!
※權力走向崩潰的三大預兆
※同妻的隱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