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下回打孩子前,千萬想想這3句話(有用!)

《總打孩子的父母,請找出你的心結和源頭》

在「積木育兒」的後台,有很多父母都跟我說到一個相同的問題,就是他們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打孩子,打了之後很後悔,可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卻還是會控制不住打孩子。

我想說的是,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心裡頭有很多心結沒處理好。——你跟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或者你跟母親之間的關係有衝突待解決;或者你從小就是這樣被對待——被打到大的,所以不知道怎麼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也就是說,打孩子的這個行為已經不是意識層面的問題,而是潛意識層面的了。在《忍無可忍,到底能不能打孩子?》這篇文章里,我們有專門聊到過這方面。

不過,潛意識的東西很複雜,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清楚,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所以在這裡,我只能給你們一些簡單的方法,幫助你在一定程度上對自己打孩子的行為做一些控制。

下回當你再有打孩子的衝動,請一定在心裡頭對自己默念下面這三句話:

不要讓自己無限制地沉浸在負性情緒裡頭,尤其是愧疚的情緒里。

「我不需要這個愧疚感,我要學會接納自己。」

很多媽媽在打了孩子之後,會很後悔,很愧疚,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媽媽。

這份愧疚感並不能幫助你改掉打孩子的習慣,反而會讓你沉浸在某種不可逆轉的負面情緒裡頭,讓你覺得更加不舒服。而這種不舒服又可能會導致:當下次再出現孩子讓你不舒服的這種場景時,你會下意識地想繼續打他。繼而,再次愧疚……進入一個負面情緒和壞行為的惡性循環。

最糟糕的是,這種愧疚的情緒比任何情緒都更容易讓人崩潰。它會嚴重消耗我們的心力,讓我們自我感覺糟糕。而一個感覺糟糕的媽媽,很難以更平穩的情緒狀態去面對孩子。

所以不要讓自己無限制地沉浸在負性情緒裡頭,尤其是愧疚的情緒里。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告訴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打了孩子,並不能說明你不是個好媽媽,只不過是小時候可能沒有被正確對待。

「我可以逃離現場。」

當孩子的某種行為讓你有了想要打他的念頭,如果在你能夠意識到自己真的要動手的那一剎那,你還有控制力,那就請離開那個現場——孩子如果在這個屋,你就到另一個屋,關上門。5分鐘之後我相信,你可能打他的衝動已經減少了50%。如果還是沒有減少,你就強迫自己再待5分鐘。當已經沒有打他的那種慾望時,你再出來,離開這個現場。

這叫「逃離現場法」。對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很管用,和我們提倡的「低聲教育」有異曲同工之處。

「我可以讓孩子提醒自己,在關鍵時刻控制住自己打孩子的行為。」

你還可以藉助孩子的幫助。

你可以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跟孩子說,如果你預感到爸爸媽媽要打你了,一定要大喊一句:「爸爸/媽媽,你要打我了。」——孩子通常能夠預感到父母會怎麼做。

這句話的意義在於,它可以提醒你,在那個時候是否應該這麼做。需要強調的是,這是一句很客觀的陳述句,不要說成「爸爸/媽媽,你不要打我!」,如果加上「不」,在那個時候可能會讓你產生對抗的心理,更加激發你想要打孩子的行為。

控制打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救贖,自我成長的過程。

其實,控制打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救贖,自我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語言。

這也是一種自我修鍊。如果不能找到原生家庭帶給你的那些困惑和問題,我們就必須要學會自我修鍊。

首先要做的是接納。我們要訓練自己不跟孩子較勁。教育本身就不是較勁的事,你越較勁教育就越失敗。同時也不跟自己較勁,接納自己的情緒,也接納自己打孩子的行為。

然後才是自我控制。我們要想辦法控制自己不去打孩子,不去跟他發脾氣。方法可以是上面我說到的逃離現場法,也可以是讓孩子來提醒你,讓你意識到這麼做可能對他造成傷害。或者,你也可以讓其它人進入到這次衝突的過程中,比如讓另一半來提醒你。

不管怎樣,我們一定要在快要喪失理智的前一分鐘提醒自己,掙扎著也要告訴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我需要控制。剛開始,這樣的自我訓練可能會讓你感覺很難,多訓練幾次感覺就會慢慢變好。

不過,這並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

如果可以,你最好能夠去找心理諮詢師,讓他幫你分析,找到你的原生家庭帶給你的這些行為機制背後沒有滿足的需要到底是什麼。

另外,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在生氣時忍不住打了孩子,一定要即時修復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這一點,下面這兩個育兒視頻可以幫到你:

《我忍無可忍了能不能打孩子》

《孩子打不怕你該怎麼辦?》
推薦閱讀:

孩子誰來帶?媳婦?婆婆?NO!
燒一鍋孩子最愛的元寶肉
5類食物損大腦 孩子一吃就變笨
孩子有卑微感,長大後又怎麼能高貴起來呢
如何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習慣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