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式心理諮詢

森田式心理諮詢處理心理危機的生活智慧目 錄 緒論 尋求心理健康 第一章 森田正馬和森田療法及其時代 一、從誕生到青年期 二、精神醫學家 第二章 何謂森田療法 一、各種稱謂 二、森田療法的名詞 三、用逸話來講述森田療法 四、住院治療的現狀 五、門診治療 六、忘不了的人們 第三章 苦惱與癥狀 一、何謂癥狀 二、尋求幫助的「信號」(軀體癥狀) 三、尋求幫助的「信號」(精神癥狀) 第四章 苦惱者所處的狀況 一、適合森田式心理諮詢的人 二、健康心理的發展 三、苦惱與所處的環境 第五章 苦惱時候人的心理狀態和特殊人群 一、苦惱時的心理狀態 二、特殊人群的作用 第六章 如何開展援助是諮詢中最基本的問題 一、消除焦慮 二、與對方共同探討 三、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健康的一面 四、提供信息 五、對方遇到障礙時不要輕易去幫助 六、擁有與你能談心的人 第七章 森田式諮詢的現狀 一、診斷 二、終止於治癒疾病無補的努力 三、何造成的 四、目光投向外焦慮是如界,做你該做的事 五、從情緒本位到事情本位 六、恐怖突入(驚恐發作) 七、治癒標準是什麼 八、有沒有必要改變或有能力改變自己的性格 九、日記指導 十、生活發現會 後記 作者簡歷 譯校後記

代前言

岡本常男

本人是患有神經症的體驗者。那還是在1986年秋天,我任邁卡爾公司(原稱尼基公司)的副社長兼營業部部長時。當時我進食很少,甚至一天只有一餐,而且只吃吐司半片、一杯湯或半杯冰淇淋,食慾極差,體重由45公斤驟減至36公斤,為此走路也很困難。也曾到4所醫院作過詳細檢查,沒有發現胃腸道異常。進一步作過健康療法,但也總不見效。某天,由友人向我介紹森田療法,我馬上閱讀了有關介紹森田療法的書,使我了解到自己胃腸道的不良情況,應該稱之為「胃腸道神經症」。由此我開始學習森田療法,並進行實踐。半年下來,體重達到歷來最高的50公斤,心身狀態也完全恢復健康了。我由這樣的體驗而產生要普及森田療法,並要解除因患神經症而苦惱的願望,於1988年經日本厚生省批准,設立「精神衛生岡本紀念財團」,至2000年已有11年了。中國有10億以上的人口,因此患神經症而苦惱的人也一定很多。我們兩國共同使用著漢字,在文化傳統方面也有不少共同語言,因此森田療法必然會受到歡迎。我為此而抱有信心。選自岡本常男專文:中國的森田療法(第1段),心的科學,2000(89),88。

緒論

尋求心理健康

與瑪利小姐相會她走進來時,戴著很深的墨鏡,戰戰兢兢地坐到椅子上,許久看著地面什麼話也不說。「怎麼啦?您若有苦衷,請務必講給我聽。」經我多次這樣招呼,她才像下了決心似的,仍看著地面斷斷續續地開口說話了。這就是我和上澤瑪利小姐初次相遇時的情景。以下是瑪利小姐根據自己的回憶總算肯坦白的苦惱。瑪利小姐跟母親、兄嫂合住在宇都宮街的盡頭處。這6年來,她因為有正視恐懼症,老覺得自己的視線與他人的視線相撞會使周圍人感到不傳舒服,所以從未走出過家門。還有她只要一站到別人面前就感到緊張,並且能意識到自己的眼神屬於不正常的那一類,所以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了數月就得辭工回家。到後來,嚴重得連上街購物都變得很困難了。有一次她偶然從書上得知自己得的是正視恐懼症後,也曾嘗試了自律神經訓練和絕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可效果都不佳。就這樣6年來一直把自己悶在家裡,從未走出過家門。但是,因為她心裡清楚這種生活不正常,所以面臨搬家而不得不走出家門的時候,就早早地到精神衛生中心來作諮詢了。從她那痛苦的語調中,我能感覺到她誠實和認真的一面。當然,也能想像得出她那墨鏡背後的、一直朝地面看的眼睛想必也是善良的。事實雖然如此,但她由於害怕被人瞧見自己的眼神,不管走到哪裡離不開墨鏡。她的這種痛苦,不僅沒有人理解,常常還被誤解為「這沒有什麼嘛。」或者「你為什麼注意那些呀?」或者「你只要胸襟更開闊一些的話就不會這樣了……」等等。而她卻做不到這一點,所以總覺得自己有毛病而越陷越深。認識到這種無法想像的痛苦後,她曾經也有懷著好 願望能帶來好結果的想法,以鼓勵自己。但是,這種總想改變一直拘泥於眼神的病理心態,反使毛病越來越厲害了。而且,當她那個為了避免引起人注意而戴的墨鏡,反成了惹人注目的行為後,她顯得更加被動了。她那拘謹和想方設法要改變拘謹的努力,反使拘謹程度更加重了幾分。在這種情況下,她那追求完美的過於認真的性格就一直在作怪。我對她稍加說明了發生這些異常變化的心理機制後,告訴她得了強迫神經症挺適合進行森田療法,勸她接受治療試試看。我考慮到她在這6年來未曾走出過家門的情況,懷疑她能不能堅持到諮詢中心來接受門診治療。因此,勸她進行作住院式的森田治療。但是,又考慮到她無法承受住院費用和不願把實情告訴家裡人的情況,所以決定採用日記指導的形式進行森田療法的門診治療。日記指導是森田療法的一種。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每天堅持寫日記,並通過醫生的指導來糾正和注意錯誤的生活態度。住院患者可以記錄每天的生活態度,作為日記指導的補充。但是,對於看不到患者日常生活態度的門診治療來說,日記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一邊看瑪利小姐的日記,一邊用紅色的鉛筆寫上注意點。比如,看到日記中的「今天也是因為自己的眼神令周圍人不快而感到了痛苦」就註上「要有不會在短期內消失這種痛苦的準備」或者加上「即使再痛苦也要儘可能地做到不逃避」等等。雖然如此,最初瑪利小姐還是不知所措,所以我向她指出不要要反覆寫自己的痛苦,要試著寫一天當中所看到的新鮮事、新發現。後來,瑪利小姐按照我的指示每天都寫一些新鮮事,如「梅花開了」、「麥穗真漂亮」、「在院子里發現了大鳥」等。雖然最初的內容是以自然界的描寫為主,但是所描寫的事物越來越具體,從中也能看出她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活躍了。接下來,我勸她不要光觀察,還要做些平時不大做的事。之後,她又寫到「高高興興地做 『西毛加來』(校者註:是櫪木縣的一種家鄉菜)」、「打掃房間真高興」、「自己種的牽牛花是何時開的」等等。就這樣,過了3個多月後,瑪利小姐可以做到正視我的眼睛進行交談了。再後來,就拿掉了墨鏡。正如我所預想的那樣,她那張臉雖然還帶著一絲緊張,但是屬於正常女性的臉。在這之後,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日記寫得越來越有意思,表情也較以前鬆弛,繼而轉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女性。雖然過程有點緩慢,但是這種變化確是實實在在的。此後,瑪利小姐先是在某精神病院邊幫忙邊學習而獲得了准護士資格,還成了以學習森田療法為目的而組織起來的生活發現會的主要成員,以後又成了「生命熱線」電話諮詢的志願服務者。後來她再到護士學校學習,成了一名正規的護士。能夠在工作場所中面對苦惱的人們進行很好的面談。最近,我還收到了瑪利的信,她在信中寫到自己結婚,正忙於擔任家庭主婦的工作。同時也收到了山田小姐的信,她曾經由於感到不安而不能乘電車,與瑪利小姐期來諮詢過。信中寫到已是2個兒子母親的她正努力地生活著。還有,因拘泥於書上的每一個字而沒法學下去,曾找我談過好幾次的湯澤先生也寄來了信。內容是他與在生活發現會小組中相遇的女士結了婚,過著婚後的幸福生活。有關森田療法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再次認識到,只因有了森田療法,這些人才得到了解救的事實;另一方面,為了由於不懂森田療法,還在彷徨和要吐出心中苦悶的人,需要多了解一些森田療法,因此想到了寫這本書。與人們必須經過長時期訓練和學習,才能掌握以精神分析學為代表的精神療法不同,森田療法則非常易懂。接受森田療法得到治癒的神經症患者創立了生活發現會。他們在一邊學習、一邊克服神經症的基礎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這不是說森田療法對一切神經症都有效,有的人則比較適合心理劇的治療。特別是那些較為棘手的患者,即使花費許多時間給他作心理諮詢,也未必見效。當然,也有傾向於不管採用何種療法,只要能治好病就行的觀點的人。要是用心理諮詢或心理劇能治好的那部分患者,如也能用森田療法治療,不就是又多了一條捷徑嗎?因此,現在只要是能適合森田療法的患者,儘可能地主張用森田療法,而對於單用森田療法難以秦效的患者,可以改用其他方法進行治療。森田療法是東京慈惠醫科大學的精神科第一任教授森田正馬創立的,是具有日本特色的、治療神經症患者的一種療法。我從慈惠醫科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精神科教研室工作。而當時的教授是高良武久老師,高良老師曾經從師於森田正馬,學習過森田療法。他作為教研室的第二任教授,把森田療法提高到當前的水平,並且設立了以森田療法為主的專科醫院—高良興生院(1996年,隨著高良先生的去世,該院已關閉—校者注)。我進入精神科教研室一年以來,在高良興生院中學習了森田療法。雖說是醫院,但我感覺好像又回到昔日的學生宿舍一樣。院中,有許多棵老師喜愛的大樹長得挺茂盛。在這寧靜的環境中,患者們或是收集落葉,或是做著木工活。我在高良興生院學習時,也同其他大多精神科醫生一樣,對患有嚴重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興趣。湊巧,當時在開放化的醫院或社區里,正在開展治療精神患者的倡議活動。熱衷於醫院的民主運營的我,為建立通過患者間的相互激發來提高治療積極性的「治療共體」,在神奈川的三浦半島,埋頭苦幹地建立了我認為理想的醫院。比起因精神分裂症而痛苦的患者,我認為神經症患者是過分地想要得到別人的同情。還有,比起訴說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神經症患者而言,那些被家庭拋棄後又不被社會充分接納、在長期住院生活中變得麻木、而乍一看不出有病的、每天都得幹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多麼的不幸啊。因此,我決定為那些更不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奮鬥終生。當我在高良興生院的一年學習期一結束,就把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了精神病的領域中去。可是,我在精神病醫院,幾乎沒碰到適合森田療法的患者。治療共同體我在初聲庄醫院,依照治療共同體的想法,組織了各種各樣的小組活動。集體精神療法也很多,涉及各方面。但我的專業則是利用即興表演形式的心理劇。我以三浦半島那陽光明媚的丘陵為背景,搭台舉辦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劇。比起自發性和創造性為中心的心理劇,我認為,在謀求生活中森田療法的自發性,則是現實的而不是夢。在集休治療共同體中,經過晨會和多次協商,開辦了咖啡店,再從中分出難以出院的患者組成的小組和接受門診治療的患者組成的小組等,並通過各種各樣的小組活動,才能讓他們從中得到鍛煉成長。在這裡的治療者,不應把這些小組活動形式化,而應該為了讓它更好地活動下去創造條件,這就是集體治療的共同體。在接受森田療法的住院患者的生活中,也不應缺少這樣的小組活動。但是,重要的是以每個成員為主,治療者常常要嚴格地指導每個人。剛進入教研室時,因我還沒有執教經驗和體會,曾考慮怎樣才能適應治療共同體工作的問題。也有過與患者們一起去遠足或計劃夏季節目的慶祝活動。在進行選舉時,還在醫院組織召開過當時流行的「五黨公開討論會」等。在這些活動中,只有一個是從高良興生院借鑒過來的,那就是出院患者的小組活動。在高良興生院,凡接受森田療法獲得治癒的人們,每年都舉行幾次「櫸樹會」的集會。患者們都圍著高良先生,請教或者互相通報情況。在森田正馬時代,也有過以「形外會」的名義,鞏固森田療法療效的組織。也有通過講述自己的體會,來給其他住院患者作參考的這一種小組活動。我也看到過,當曾經與自己一樣或比自己遭受過更痛苦的人,經過森田療法,如今已完全治癒。因此,對正處於痛苦中的人們來說,這一事實擺在面前時,他們的心理上就獲得了很大的鼓舞。這種集會,後來由長谷川洋三先生髮展為一個很大的組織,最終形成了生活發現會,這將在後文中再提及。在我看來,這種方式對精神患者也有作用。因此,在叫作初聲的地方開設了以訓讀命名的「產生會」的集會。「產生會」在每個星期天會合,有時訪問鎌倉、大船夫拉中心、城島,有時舉辦保齡球大賽。連一向不擅長於運動的我也偶爾打一下保齡球。開展這種活動的同時,精神病治療也從醫院走向了社區,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以患有精神病的青年行刺駐美大使引起的「賴肖爾事件」為契機,1965年出台了修改後的精神衛生法。雖然,在隨便約束危險分子這一做法上後來受到強烈的批評,但另一方面,為開始走上以保健所或精神衛生中心為代表的社區精神衛生方向做好了準備。隨著社會高速發展,日本經濟得到一次騰飛的同時,也帶來了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副產品。醫學界的青年醫生們,也敏感地認識到這一點,並發出懷疑的呼聲。大家要求,精神醫療不僅要在精神病醫院中開展,還應採取包括社區在內的各種活動。我也到過三崎保健所或兒童諮詢所,並與患者及其家屬們共同致力於精神醫療的改革活動。 那時,我一次接觸到了危機理論,是在新福尚武教授的指導下,前輩老師們翻譯的美國學者加布蘭的著作《預防精神醫學》。危機理論中提到的是,當陷入危機時應該集中力量解決,那麼危機的解決就有效,可以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雖然大家也懷疑,這種針對陷入危機的患者所進行的社區治療能否在日本行得通。但年少性急的我,立即在三崎保健所開展了危機治療。正巧,當時遇到了剛剛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的角田先生,並與他一起致力於建立社區治療體系,呼籲在校老師配合逃學現象的研究,並創立了「酒精中毒問題聯絡協議會」。我就在那時認識了如今在酒精中毒方面是權威的齊藤學先生。當時,齊藤先生正巧學習了歐洲學者對酒精中毒治療的對策。後來,他以久里浜病院為中心,開展了對日本酒精中毒治療的對策工作。櫪木縣精神衛生中心由於在三浦半島開展過社區精神衛生活動的經歷,1975年8月,我來到了櫪木縣精神衛生中心。當時我還不太清楚何謂精神衛生,但依然決定把在三崎保健所從未實行過的治療手段,提高到縣級水平上來。關於櫪木縣,我只知道在關東地區算是最冷的、以打雷多而出名、日照又短等一些基本常識。至於來到櫪木縣也好,到精神衛生中心也好,或在政府機關上班也好,對我來說,這全是第一次體驗。精神衛生中心作為縣級設施,正是在修改精神衛生法之際,決定在各縣設立的。其目的在於,支援保健所範圍下的精神衛生活動。但縣裡的精神衛生中心,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法律上僅作了「希望設立」的規定,甚至有些縣至今都沒有設立精神衛生中心。幸運的是,在我所住的神奈川縣,由於有了石原所長在各方面所做的努力,促使精神衛生中心得到了很大發展,我本人也或多或少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在櫪木縣,由於精神衛生中心的院長不是精神科醫生,所以不管怎樣都需要這方面的專家,因此招聘曾從事過社區活動的我到中心來工作。雖說不太清楚何謂精神衛生,但我還是懷著多少也能發展解除危機的基層治療網組織,可以發展剛在三崎保健所搞過的新嘗試這一想法,就決定來中心干一番。一來到精神衛生中心,我就遇到了必須開展精神衛生諮詢的難題。雖不太清楚這種諮詢方法,總是認為跟以前的門診工作沒有多大區別。但是一開始就發覺到,很多患者還是不同於以前來精神病院或大學精神科門診的患者。其特點,首先是,青青期孩子居多,尤其是以逃學問題來就診的孩子居多。因此,我建立了「逃學聯絡協議會」,並對學校老師開展了培訓活動。其次是,自己不來而由家屬代表來諮詢的情況居多,所以不久又決定發起「家庭教室」、「家庭小組」。第三是,神經症患者居多,尤其是對森田療法有效的、所謂森田神經症的患者。就是苦於一走到別人面前就緊張而不能走動的、對人恐懼症的患者,或因為焦慮而不能乘車的焦慮神經症患者,或是擔心自己是否得了癌症的所謂癌症恐懼的患者,或是反覆注意是否關上火源等的所謂確認恐懼的患者,等等。我打算再一次開始使用10年來在精神病院診療過程中幾乎沒用過的森田療法。當我對門診患者很有效。不僅如此,見效也快。在這些試圖擺脫長期病痛的人當中,就有一位是瑪利小姐。雖然瑪利小姐是為了避開別人,自己過著幽閉在家的生活,但也有的患者曾經在其他醫院接受過治療。我從中感受到的是,在這些患者當中不知道森田療法的人很多。由於不知道森田療法,因此,帶著多餘的痛苦到處彷徨的患者又特別多。從那時開始,我就認為要使更多的治療者或要求作心理諮詢的患者,能夠知道森田療法的話,對大家該是多大的幫助啊。因為森田療法易學易懂,所以掌握它就不是件困難的事。在生活發現會中,則是由克服了上述疾病痛苦的人,再去教導新來的患者。因為都有同樣的體驗,對他們就更具有說服力了。森田療法在於容易理解、易於掌握要領方面,對每個人來說則都是沒有差別的。因此,對於進行社區諮詢活動的人、保健護士、社會工作者、從事「生命熱線」或其他諮詢的人員、學校老師、在工作單位里進行保健管理的人,森田療法都能成為一種很好的諮詢方法,並可以給他人參考而決定寫這本書。對森田療法有效的是森田神經症患者,只要選擇正確,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完全合適的患者並不多,因此我認為必須同時用其他開導方法。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希望能夠靈活運用森田療法,這也是我寫本書的意圖。

第一章 森田正馬和森田療法及其時代森田療法的名稱,其聞名於世的精神療法的獨到之處,在於冠以創始人森田正馬的名字。而成立的像行為療法、藝術療法、集體心理療法、心理劇等,無論哪一種療法,都能從名稱中猜測到大概是怎樣一個療法。雖然心理劇等相對難懂,但也能猜測到是利用了劇的形式。而一聽「森田療法」,就全然不知到底是什麼樣的治療。雖然其中也有叫做「卧床療法」、「不問療法」等,但總感覺到那只是表達了森田療法的一個側面。現在隨著改稱森田療法,也能感到賦予了某種新的含義。也許只是聽慣了「森田療法」這一叫法的緣故吧。我進入慈惠醫科大學精神科教研室以來,每天都能看到森田正馬的照片。對於沒有體驗過森田正馬教導過的弟子們來說,可以從高良武久教授、野村章恆教授或竹山恆壽講師那裡聽到有關森田正馬有趣的逸事,而且「森田」的名字,初想起來也許跟演員的名字一樣有趣。說不定以後還會給這個療法起一個別的什麼象徵意義的名字。無論如何,現在活在我心中的森田療法的代表是照片中微笑著的森田先生,是領著患者在熱海街頭散步的森田先生,是生病躺在床上的時候依然熱衷於選擇不同種類書籍閱讀的森田先生,並以此形象為背景的森田療法。因此,言歸正傳以前,也想讓讀者了解一下森田正馬。描寫森田正馬生涯的同時,也想涉及一下在歷史長河中,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誕生了森田療法的。一、從誕生到青年期土佐森田正馬,於1874年(明治7年)出生在高知縣香美郡富家村兔田,即現在的野市鎮,離高知市東面約10公里遠。野市是土佐藩第二代藩主山內忠義手下握有實權的、為確立藩政做出貢獻的文人野中兼山、經他挑選長宗我部氏的野氏遺民有100人開墾出來的地方。土佐是與薩摩、長州齊名的作為明治維新的發源地,1830~1840年,在此出生的坂本龍馬、中岡慎太郎發起的自由民權運動,由板垣退助、中江兆民繼承下來,以後由岩崎彌太郎構築了三菱財閥。在這一片土地上出生的,有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1862年)、文學家大町桂月(1869年)、大逆事件的幸德秋水(1871年),還有森田正馬(1874年)。因此,這些人叫做第二代的明治青年。他們的青年時代,正值日本最初的民主主義運動受挫、掀起反對歐化主義的時代。可以說,從稱之為文明開化的西歐中不斷引進新概念,再從新認識日本固有的文化之際,誕生了「森田療法」。下面來看一下世界精神醫學的歷史發展史。18世紀,是關注人性的啟蒙主義年代,比奈爾、考內利一等人給精神醫學帶來光輝,之後開始了產業革命或自然科學的年代。從19~20世紀,精神障礙者被認為是對產業發展沒有用的人,而被關在精神病院。之後在觀察了精神病院。之後在觀察了精神病院的患者後,因在這些患者不久會變成廢人的悲觀預測下,給精神病患者命名為「早發性痴呆」的克雷丕林以及通過治療癔症、開創了對人性有新理解的精神分析方法的弗洛伊德,都同時出生於1856年。而與森田正馬隔一段時間出生的、曾拜弗洛德為老師後又離開的阿德勒是1870年出生的,現在成為熱門的榮格則是於1875年出生的。這個時代的精神醫學,雖然對精神疾病束手無策,還給精神病患者下了悲觀結論並把他們關進了醫院,但可以說是處於理解和治療神經症的黎明時刻。還有,為了關心關在醫院裡的精神病患者,並以自己入院體驗為契機,呼籲要改善患者待遇而開設了美國精神衛生協會的比爾茲出生於1877年。以後,在日本開始了與森田有關的吳秀山發起組織的「精神病者救治會」。這樣,在這一個時代里,歐洲誕生了可治療癔症的精神分析法,在日本誕生了針對強迫性神經症的森田療法。可以說,是開創了針對精神病的精神衛生運動的時代。森田家族查一下森田家族的先祖,曾祖父壽助是比較有影響的。在貧窮家庭中出生的次子壽助,雖給森田家做養子,但因森田家也是貧農,因此童年的壽助只能在拉平的灰地上練字。11歲時,養父死了,他就跟養母一起拚命幹活,後來給兒子留下了自作耕地約110公畝和21處山林的遺產。到近代時,農民之間也有了貧富差距,但也能看出壽助就是那種孜孜不倦地工作、有著「生的慾望」很強的人。正馬的祖父正道,生於1815年。生性聰慧,且穩重而勤勉的他,不願做一輩子農民,12歲就離家,來到高知做了武士家的傭工。最初,在馬場家當傭工時,他家的小孩罵他是傻瓜,一氣之下就不幹了。但到了下一家的馬詰家是地,因他的努力工作和誠實可靠得到了東家的認可,得過10次褒獎,還因15次勝任了重要職務而有晉陞。到20歲,繼承了戶主權,成了士族。可以認為,在曾祖父積累財產的基礎上,祖父則爭得了地位。當時,正是處於外國船隻出沒於日本近海、發生了西博爾特事件和幕府壓迫西洋學者事件的時代。正道雖生有一男三女,但長子和長女夭折於天花,只剩下2個女兒。姐姐叫龜女,是正馬的母親;妹妹寅女,是後來嫁給正馬做妻子的九亥的母親。龜女傳給正馬富有人情、樂於助人的性格的同時,也把爭強好勝、討壓失敗的森田家的性格特徵傳給了他。龜女19歲時,與表兄結了婚,但因感情不和又離婚,並在25歲時,跟比自己小4歲的作為招女婿的井正文再婚,生了正馬。正文是於1852年的鄉士鹽井正時出生的次子,因為正逢明漢口 天皇的出生,所以真可謂稱得上是明治同時代的人了。所謂的鄉士是平時從事農耕,當有事時就要跑去幫忙的武士階層。給予的報酬是少量的土地,以便能維持生計。但當民眾開始蘇醒的時候,站到隊伍最前列的正是這些中間階層的人們。像中岡慎太郎、坂本龍馬等為明治維新作出努力的人,就來自鄉士階層,正文也為明治時代的到來盡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明治5年廢除了舊學制,並在全國開設新小學後,因教師。以後,正文就成了正馬上學的富家村小學的正式教師。正馬崇拜少小離家、立志當武士的祖父,並把他奉為偶像,自己也嘗試離家去到外地闖闖。與其說要天賦好,還不如從父親那裡得到好的教育。這樣的天賦,不僅包含著誠實和認真,還有向外發散旺盛的關心和觀察力。據說,正文獨自改造了自己的家園,還用7年的時間,從臨近的清泉引入清水。而且一旦發現生病的桑蠶後,會去時刻觀察它。我想只有在這種素質的背景下,才能得以發現森田療法中的「事實本位」或「事實唯真」的思想。從誕生到自立森田正馬生於1874(明治7年),當年正是提倡自由民權運動的坂垣退助在高知創立了立志社。正馬出生的1月18日,坂垣退助等呼籲爭取自由民權,向政府遞交了要求設立民選議院的建議書。當時,正馬的父親22歲、母親26歲、姐姐道女5歲。後來他母親又生了弟弟德彌、妹妹磯治。正馬乳名叫光,因從小時就過於老實,家人還以為他是獃子。確實正馬是個不用大人操心的孩子,平時只要有個玩具玩,就會很高興。他與弟弟德彌的關係也很好,常帶他一起玩,有時兩個表妹也參加進來一起玩。其中之一,就是後來成了正馬妻子的、姨媽的女兒九亥。5歲就上小學的正馬,因受過被充滿新思想的父親嚴厲訓斥而討厭上學。正馬9歲時,在村裡的寺廟裡看過描繪地獄的壁畫後,對五顏六色的恐懼印象,深深地留在腦海里。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感覺到「死的恐懼」。當時正值民權運動受挫,短暫繁榮的鹿鳴館時代將要結束的時候。明治20年(1888年),14歲的正馬,進入了高知縣立中學,以後他用了8年的時間讀完5年課程。那是由於身心兩方面多次受到了挫折的緣故。第一次,在二年級時,因心臟失調,留級2年。估計那次是由神經症引起的癥狀,可能單戀上了一位朋友家附近的女孩之故。第二次,在18歲時,跟朋友一起離家出走,到了滿是書生和車夫的東京,想在明治新政府里謀個職位。也許想模仿在12歲離家出走後獲得成功的祖父吧。但他卻並不順利,姑且不論在預備學校的高強度學習,還有因不習慣自己起火過日子,生了維生素B1缺乏病(腳氣病),連走路都困難,只好再回到雙親身邊認了錯,又復學了。第三次是在五年級時,因患腸傷寒,在床上足足躺了2個月。因當時的衛生行政管理不力,在明治10~20年代,社會上到處肆虐霍亂、傷寒、天花,死了80萬人。當時,貝爾茲博士甚至在日記中寫道:「東京到底是怎麼了!到處都是霍亂、傷寒、天花的傳染病!而且,連一所能收容窮人的醫院也沒有,哪怕像馬圈一樣也好啊。」幸好,正馬挺過了這一關,一方面與不畏感染、不怕死的弟弟德彌獻身服侍及精心護理分不開,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認他的運氣好。正馬有神經質傾向、離家出走、腸傷寒等,給人不好的印象,但他也裝扮成遊俠來回走動,或在喝酒賽中一口氣喝400毫升酒等能吸引人注意的一面。當時,寫日記在青年中很流行,正馬是在畢業那年,也就是甲午戰爭開始後的第二年(1895年)開始寫日記的,直到他臨死前不久還堅持寫日記。青年期初中一畢業,考慮到正馬體弱多病,他父親不贊成正馬再繼續讀書。因此,正馬只好自己爭取到大阪的大黑田龍醫師的獎學金,從而升入熊本第五高中。但是,當正馬的父親知道對方的前提條件是要正馬做養子時,大吃一驚,為此決定自己出資供正馬讀書,並就此斷絕了與大黑的關係。為了能控制住向來是我行我素的正馬,他父親提出上學的條件是正馬必須與表妹九亥成婚。就這樣,他們於1896年7月29日,舉行了結婚儀式。雖說是結了婚,但他們只能在暑假團聚,而擔任紡絲指導教師的九亥,結婚第二天就回到工作場所了。當時,隨著產業革命的發展,自古以來的手紡織絲業就被機器取代了,生絲的生產力也得到了提高。她當時為日本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早在高中時代就一直關心宗教和哲學的正馬,到了三年級時,決心學習精神醫學,並於1898年春天,時年25歲考上了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由於正逢颱風,很多地方的火車都停運,正馬只能反覆搭車,終於第二次來到了東京。回想到前一次上京,實際上跟離家出走一樣是失敗的,所以正馬感慨萬千。當時的東京,人多物價高。正馬雖然努力利用餘暇教德語以補貼日用,但開支仍不夠開銷,而父親寄來的資助又常常晚到。這時偏又生了持續性的頭痛病,到大學的附屬醫院去就診,醫生診斷為「神經衰弱兼腳氣病」。按照醫生的建議到箱根去療養一段時間,然而仍不見好轉。另一方面,又恰逢期末考試臨近,逼得走投無路的正馬只是想「隨它去吧,如這樣就死去的話,都要怪不按時寄錢來的父親。」為此他拚命地學習。讓人稱奇的是,他竟感覺不到注意力不集中、腳麻、甚至連腳病也消失了,考試結果也取得了讓朋友和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好成績。就這樣,從這次體驗中認識到當時流行的所謂「神經衰弱是由於神經疲勞所引起的,並主張患者應休息」的觀點是錯誤的。但考試一結束,正馬的身體的況又趨於惡化了。就連特意到東京照料他的母親也死了心,對正馬說「你的頭痛是自己想出來的,我不管了」。於是正馬就想,若是再惡化的話,應該怪母親的失職,而與自己無關。在這樣的放鬆之中,頭痛竟不知何時就好了。雖然有時在腦子裡想要是惡化,那就是母親的失職,但正馬並未因此而慪氣,反過來更加努力地學習,從中也可以看出正馬有著強烈的「生的慾望」。第二年的1900年,妻子九亥來到東京,借住在真沙町,8個月後又搬到彌生町。這是個兩間大小分別為6個草席和3個草席、不帶庭和空地的屋子。正馬由於自己的健康狀況不理想,所以每次去聽臨床課時,老是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同樣的病。當時,正值甲午戰爭剛結束,隨著產業革命的發展,工人運動也發展起來了。鐵道工人進行罷工,田中正造在起訴足尾礦的中毒事件。而自由民主運動處於低迷狀態,此時正馬參加了對自由運動的主要倡導人之一、患喉頭癌而去世的中江兆民的見習屍體解剖。此外,先前列舉的貝爾茨博士的最終講義,也是畢業那年得到的。二、精神醫學家森田療法的誕生正馬是在畢業之前,就已決定要專攻精神科了。為此,他前往府立巢鴨醫院拜訪了吳秀三教授,並成了他的助手。雖然正馬的父親一直抱怨他找了個收入少的專業,但正馬卻厭惡以能不能賺更多錢為目的而去選擇職業的人。1883~1895年,發生了相馬事件。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相馬藩主入院後,發生了一起篡奪他家產的陰謀,他原先的僕人被起訴了。以這件事為契機,日本在1897年頒布了有關精神衛生的法律《精神患者監護法》,並要求凡在家中關押著精神患者的家屬,應到警察那裡去申報情況。那年,吳秀三踏上了留學歐洲的征程,4年後他歸國了,就任東京帝國大學的精神科教授及巢鴨醫院的院長,將從歐洲帶來的理論嘗試著應用到實踐中去。正馬就在這位熱衷改革的吳秀三手下,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吳秀三在回國後第二年即1902年,發起並成立了在瑞士的救治活動中學來的「精神患者慈善救治會」。相比之下,美國的比爾茲因控訴曾在精神病院住院時遭遇到虐待,之後發起了在康涅狄克成立「精神衛生協會」則是6年後的事。當時,以教授夫人為中心而組織的日本救治會裡,正馬有時也幫著推銷入場券。1903年7月,最初的作業療法在日本開始了,而已升為主任的正馬,一邊忙於購入風琴,一邊還在院內的空地上進行耕種。接著,成了大學助教的正馬,曾試圖在根津須賀街借房子開業,但因忙於家鄉土佐的有關犬神附體的研究,最終半途而廢了。當他結束調查而從土佐回來時,慈惠醫學專科學校的教授職位正等他上任。1904年,正馬的弟弟彌在日俄戰爭的旅順總攻擊戰鬥中戰死了。1906年,正馬搬到後來住了後半輩子的蓬萊町,還擔任了根岸醫院的顧問。第二年,正馬被推薦到千葉醫學專科學校當教授,為此他經過一番名譽和事業兩者之間到底要追求哪一個的苦惱鬥爭後,最終拒絕了邀請。在此再讓我們眺望一下,當時圍繞著神經症,在世界上有什麼動靜。1903年,在法國,比爾雅內發表了對精神衰弱的看法。他認為,當心理緊張力減弱時,就會產生強迫癥狀、人格解體的癥狀等。而在俄羅斯,巴甫洛夫成功地完成了用條件反射控制唾液分泌的研究。隨著這些理論的發展,行為療法的研究摸索出了理論根據。在精神分析學方面,新近加入的有1902年的阿德勒、1907年的榮格,並於1908年成立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開始在社人直發揮巨大的俢。那時,35歲的正馬,也跟弗洛伊德一樣,使用催眠術治療了一部分神經症患者,但他還不滿足於此。因為催眠術雖在排尿恐懼或心臟神經衰弱上取得了成功,但對於更多的紅臉懼患者卻是束手無策。因此,對催眠術死了心的正馬,就用勸導法或皮斯旺格的生活訓練法,但均不能盡善盡美。在此期間,他曾熱心地幫助一些患者,讓他們住在附近旅館裡邊住宿、邊治病。不料這種單純熱心的行動,卻把他引到成功的道路上。有一次,早已是熟人的巢鴨醫院永松護士長,由於得了神經衰弱來就診。一般說來,對於熟人的治療總是較為困難的,所以正馬就安排護士長與自已夫婦同住在二樓,並吩咐妻子,平時可以安排永松幫她打掃屋子。巧的是,這樣不到1個月,永松的病就痊癒了。這件事讓正馬想起了以往自己克服神經衰弱時的體驗。因此,他就決定讓一些患者住在自己家裡,進行生活指導的治療。這時,相繼出現了病情好轉的患者。特別意思想不到的是曾被他懷疑過難以治癒的紅臉恐懼症也取得了效果,正馬從中得到了極大的自信心。1920年,正馬生了場大病。由於得到了朋友廣漱醫生的幫助,使他的病情得以緩解。他就利用這段卧床治療的時間,整理自己的思路,寫出了《神經症及神經衰弱的治療》一書。當時,正馬48歲。同一時期,在行為治療領域中,華生對小白鼠恐懼症進行條件性治療,瓊斯對兔子恐懼症使用拮抗治療取得了成功。另外最終奪走弗洛伊德生命的癌症,也是在此時期開始顯現了癥狀。1922年,他把此書作為祝賀論文獻給任職25年的吳教授時,吳教授勸他作為學位論文。為此,森田正馬在日記中高興地記著:「沒法掩飾而喜形於色」。森田療法的發展1925年,日本開始出現了無線電廣播。第二年,很快就播出一檔《漫談神經衰弱》的節目。但是,森田療法能成為廣為人知則是由於森田正馬治癒了已陷入雜念恐懼而無法安心寫小說的小說家倉田百三,而百三又把當時的體驗寫成《主婦之友》的小說之事了。曾因寫《出家及其弟子》、《愛和認識的出發》而出名的作家百三,自35歲開始,便因束縛於強迫觀念而無法寫小說。後經森田療法的門診治療,病情得到好轉。雖然還有強迫觀念,但已可以帶病寫小說了。百三以《沒治療而治癒了》的標題,介紹了當時的心境。在學會裡,經過與東北帝國大學精神分析派的丸井清泰教授的反覆爭論,開創了森田療法在學會中佔有重要一席的時代。相對於必須追索以往的原因,試圖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的精神分析來說,正馬認為與其問患者過去的事反倒有害。還不如著眼於目前狀態。1930年,發起了神經症研究會,並創刊了《神經症》雜誌。雖然同人雜誌中出現了高良武久、野村章恆等後來進一步發展森田療法的人名,但雜誌的特徵是不在於辦學術刊物,而是基於專家和一般人都能接受並運用於實際生活中。認為正是發展了這一想法的基礎,才有了現在自我幫助小組和生活發現會。死別那年,正馬的獨子正一郎死了。他生來病弱,自從前年因發熱躺在病榻上後,由於病情越來越惡化,在他20歲生日那天因肺結核去世了。正馬夫人生的第一胎是死胎,因此有過流產的經歷。而15年後生下的正一郎,偏偏是體重只有2010克的早產兒。這種打擊,更加深了正馬夫妻之間的感情。面對著正一郎的死,正馬在葬禮上放聲大哭,醫務科同事把他帶到外面去。正馬無奈之下,只好踮起腳,從站立著的人縫當中望著自己兒子的遺容,傷心地哭著。想想自己在兒子生前,在平常的日子裡,不去仔細注意兒子的臉容,而如今竟與兒子永別了,因此目光不願移開。正馬為了克服這種喪子的悲痛,著手寫了《亡兒的回憶》。書中寫道,兒子出生的那年夏天,在酷熱的夜晚,與妻子兩個人守著孩子熬通宵的事,兒子患過各種疾病的名稱,兒子說的第一句話和信。正馬在書中寫道:「我寫的這些事,對於各位讀者來說,也許儘是無聊的瑣事,但對於我來說,放下筆禁不住擦拭自己的眼淚。」不過,正馬寫著寫著,還是沉浸在與獨子共處20年來所得到的幸福感中。不得不承認,正一郎能在這20年生涯中,多達1/4世紀的時間裡,戰勝魔並活到現在,也是件難能可貴的事。在他走完的這20年生命旅程中,也讀完了5年中學。可告慰的是他在有限的生命里,盡了自己全部的努力。他沒有在5歲或10負死,也多少減輕了曾生下纖弱的他,父母所背的沉重負罪感。如果奢望他或者活下來,或者畢業於慈惠醫科大學那倒是陡然的,這反倒會折麿父母和令父母茫然。讀了《亡兒的回憶》最後一段話,從心底里可以感到,對於正馬來說,失去愛子的痛苦是多麼的沉重,而克服這一點卻獲得了心境的解放。正因為這樣,所以正馬給患者的感覺也是難捨難分的慈父形象。也正如正馬常常自語的「各位,哭過之後,才能長大」一樣,正馬雖然經常訓斥別人,但大家都知道是為自己好,所以到後來,這些反倒成了難忘的往事。正馬對於患者來說,既是嚴格的老師,又是慈祥的父親。正因為這樣,才有了正馬回憶吳秀三教授時說的一句話:「在吳先生的所作所為中,曾有一事,直到最後也沒怎麼領會其真諦,那就是先生說的患者是客人,應重視他們這一句話。我從來不認為由於醫生是救助患者的,所以患者就只得應該信賴、服從和感謝醫生。」吳秀三曾通過實際調查,看到眾多不能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精神病患者後說過不能不愛護患者的話。正馬則是從精神療法的觀點出發,考慮到怎樣對待有依賴特性的神經症患者。再看一下一個高中生的日記:「明天就要出院了,看著先生像慈父般溫存地囑咐我的各種各樣應注意的情景,覺得彷彿是在夢境里。回到房間後,我的眼淚像瀑布一樣,止不住地流下來。因害怕哭聲會傳到鄰室,我就在貯藏室里盡情地哭著。」1932年,恩師吳秀三去世了。1935年,作為森田療法的助手、與正馬共患難的妻子九亥,因腦腫瘤出血也去世了。正馬感謝妻子對自己無微不至看護的同時,深深對妻子過去一直主訴眼痛這一病症卻沒怎麼關切而遺憾不已。讀了《九亥的回憶》後,我們能感受到,對於體弱多病的正馬來說,妻子曾給予他無微不至的護理是多麼大的支持。他寫道:「九亥,在專心地按摩我的背脊時,常念叨:』很苦的吧。想辦法不做不行嗎?』由於她全身心的專註著,所以,雖說是靜靜地按摩我的背,但其所用的力度和按壓的地方都 恰到好處,好像也能聽得到她那和諧的呼吸聲……九亥,在我生病的時候,能看透我的擔心和放心,使兩個人的心情完全吻合,在不言中能起到以心會心的作用。因此當我生重病時,只要九亥在身邊,我心裡就踏實多了。」就在這樣好的妻子死去不久,正馬的體力也日益衰敗了。1938年2月,90歲高齡的母親龜女又去世了,此時的正馬真的成了孒然一身。就連當年4月在學會上所作的《神經症問題》的課題報告,也是由高良武久(慈惠醫科大學名譽教授,後於1996年去世)代為宣讀的。直到臨死前幾日,還口述自己做過的夢。臨終前還設法把自己的狀況,如實地告訴給大家,並和大家討論有關人對死亡的認識。1938年4月12日,64歲的森田正馬因肺炎去世了。第二年,精神分析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也因喉頭癌去世了。兩位開拓了神經症治療的東西方的巨星,都相繼隕落了。1988年7月16日,在高知縣野市,舉行了森田先生死後50周年的祭祀。以高良武久、大原健士郞兩位教授為代表,各地發現生活會的成員,大多參加了這紀念活動。可喜的是,森田先生的老房子,被收拾得乾乾淨淨,並被野市買下,作為紀念館得以保存下去。與遠處山頂上被陽光映照的遊樂城相比,當坐在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書院式建築的檐下走廊里時,使人能感受到森田先生那個時代的氣息。此時,我不禁想起了前年到維也納時、拜謁了保存得完好的、位於城市小巷中的弗洛伊德故居。在此,我要感謝這兩位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第二章 何謂森田療法在開始談到引入森田療法作為心理諮詢的意義之前,首先要瀏覽一下,森田療法到底是什麼樣的治療方法。關於森田正馬,在什麼時候想出了森田療法,想必大家已有所了解。還應了解的是,以日本社會為背景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時代神經症的治療方法。兩者差別,就在於19~20世紀的維也納與日本的不同上。森田療法是為了構築新日本以追趕歐美諸國而提出專治對人恐懼的、東洋模式的治療方法。一、各種稱謂所謂的森田療法,從字面意義上來看不能反映治療內容,所以有時也被其他各種各樣的名稱所替代,即「卧床療法」、「家庭療法」、「作業療法」、「順其自然療法」、「不同療法」等等;而且森田正馬本人和贊同他這療法的人們,有時也借用禪等佛教用語,說明森田療法的宗旨所在,比如「順其自然」、「事實唯真」、「不安心即安心」等。所以我想對於讀者來說,首先通過理解這些名詞所表達的意思開始,了解森田療法更容易。卧床療法這一命名,來自森田療法中最具特點的是絕對卧床治療。在採取住院方式的森田療法中,開始一周里除了吃飯,洗臉及大、小便以外,不讓患者從床上起來,連讀書、看電視、聽收音機等都被禁止。除了查病房的醫生以外,不準與別人講話,只准躺著想自己的苦惱和以往痛苦的經驗。這種治療,可以通過壓制人們與生俱來的生的力量,即「生的慾望」,達到發現生命力的存在,體驗即使聽任苦惱也於事無補,通過去除種種刺激以加強醫患關係。卧床對於接受住院森田療法的患者來說絕對不可缺少,相反對於門診患者來說,是行不通的。考慮到近年來通過門診和生活發現會的形式,獲得治癒的患者越來越多,不有說卧床治療適用於全體接受森田療法的患者,但作為最基本的認識是,森田療法相當於卧床療法。家庭療法成為森田正馬想出森田療法的契機是,讓神經症的人們住到自己家裡進行指導。因此,隨後的森田療法也在家中進行,把生活中的細節作為森田式治療的方法,比如通過買東西或者清潔掃除等日常生活來對患者進行指導治療。大家都知道,森田先生的妻子九亥夫人,平常對患者的細心照料和鼓勵,還具體幫助被森田先生訓斥過的患者,最後對療效起了很好的作用。要是用我的專業心理劇中的用語來比喻的話,森田先生扮演導演的角色,以監督大家營造出必要的氣氛,那麼在扮演日常生活中號每一個患者都是朋友、唱同台戲,並彌補每個人的不足而發揮補助自我角色的則是九亥夫人。此後森田先生的弟子們,所開的醫院也仿效上述做法,去除了醫院的外殼,採取了家庭式的住宿形式。此外,治療者還與患者同住,採取了一家人攜手共創的模式。那就是過家庭式的平常生活,通過做飯、打掃庭院、考慮怎樣燒洗澡水等方法來掌握森田療法的治療要領。家庭療法的稱謂也由此而來。但是,如今越來越難建立起這種形式的醫院了。像森田先生曾教過的一樣,怎樣才能少用柴火有效地燒開水等生活,如今也已消失了。洗衣服實現了自動化,飲食也有營養師專人管理,帶著患者去買便宜貨這一方式也就越來越難了。為了堅持森田療法的傳統,1985年在慈惠醫科大學中雖然建成了新的森田療法專科病房,但是已沒有與患者共同生活的醫生了。考慮到現代家庭的小家庭化和脆弱性,森田療法不得不去嘗試發現新型的家庭生活模式是什麼樣的。作業療法所謂的作業療法,現在多用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使其能夠回歸社會為目的。但從森田療法中把作業療法分為輕、中、重3個階段的作業期,並隨治療的進展調整其內容來看,比起在精神病院中所進行的一般作業療法,森田療法中的作業療法則更為細緻和系統化。精神病院為了讓患者回到社會也有把作業內容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產業的情況,但森田療法中的作業療法是不以通過生產得到報酬為目的,而是把作業療法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為目的的。如燒開水需要用柴火時就劈柴火,需要使用架子時就做架子等。相對於把職業訓練作為精神病的作業內容來說,森田療法的作業跟職業訓練毫無聯繫,反而更關心日常生活中身邊發生的事。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作業內容的形式正在逐漸消失,因此也能看出森田療法的作業療法的開展已越來越難了。正因為如此更要嘗試恢復生活中的這種作業,不管結局怎樣,提出森田療法的意義也可能就在於此。日記療法入院也好,門診治療也好,在森田療法中都要進行日記指導。接受治療的要,被要求把寫有自己每天行動內容的日記,拿給治療者看。要把筆記本的1/3區域空出來,以供治療者用紅筆寫上注意點。從引起煩惱的角度入手,在自己的行為過程中,寫出自己的痛苦和挂念的事。舉例來說,要是患者寫了有關:「今天因擔心心臟病發作,不做事而去休息了」這樣內容,醫生就可以在此加上:「不可逃避,不要去理會不安的心情,要繼續幹活。」或者可以寫:「恐懼突然來臨了,要是迴避的話,將越來越痛苦」等。日記有審視自己行為、重新認識自己行為的作用。與此同時,也可以成為治療者掌握患者日常生活態度的線索,還能從具體的行為指導著手,以使發揮以情緒為中心轉變到行動為中心的處事態度,從而起到改正錯誤行動和想法的作用。寫日記的習慣往往是因為到了青年期後開始對自己的關心與日俱增了。特別是神經症的人對自己過分關心,因此在內容上常常寫得很豐富,為此有必要作某種程度的限制。但是,現在不擅長寫日記的人也在增加。當然,也有過去不習慣寫日記,而接受森田法後,才習慣寫日記的人。森田正馬自己也以事實為真的一天不漏地寫簡短的日記。有意思的是,我們還可以通過日記里記載的蔬菜價格,來了解當時的生活狀況。至於美國的森田療法專家戴維雷諾博士,創造了獨特的日記指導,對此將在以後敘述。通過寫日記,可以掌握日常生活的具體情況,再把它導人到治療中去。住院也好、門診也好 ,都可以進行。但是,也有不寫日記的患 者,也有比較忙的門診患者,受不了要把一二周的日記整理後再給醫生看的麻煩,往往迴避這一做法,甚至敷衍了事。但是,寫日記的意義不僅在於能觀察日常生活,也是森田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順其自然療法森田療法中反覆強調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順其自然」。這句話,不僅從治者中常常脫口而出,日記中也常出現。「在大家面前講話的時候,慌張得沒法好好地講下去的。」「在大庭廣眾面前緊張是正常的,但一想到要停止這種緊張是地,往往就會使思想集中到那個方面,緊張感就越發強烈,並固定下來。反之,緊張的時候就讓他緊張,順其自然地接受緊張倒會好轉了。」「某月某日。今天雖然也有痛苦,但還是出了家門。途中,雖然在車上焦慮感越來越強烈,以至於想於車。但是,這次卻順其自然地接受了焦慮而到了工作單位。」應該說,我們的焦慮和緊張是不為意識所操縱的,是自然的東西,想要消除它是不可能的。想把這種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努力則是徒勞的,結果是只會把焦慮和緊張作為癥狀來固定化。要是能終止這種枉然的努力,而順其自然地承認它的存在,就會以相應的耐力來忍受焦慮和緊張感的。避免不合適的處理方式,順其自然地適應人的心情或感情。這樣一來,同時會兼具想要活得更好、想要得到別人認可等的一個方面。當然,對於只想滿足順其自然,而無所作為地過日子的性格的人,這種療法是不適用的。不問療法由於「順其自然」是治療的中心,所以想方設法去除癥狀的態度是不可取的。但是,處於神經症的狀態,留心在別人面前人出現緊張或臉紅的事、關心心臟是否會不好、自己是否得了癌症、常顧慮自己的眼神或體臭、擔心弄髒自己和染上病毒—這類人的特點是為了安慰自己,常有不厭其煩地詢問治療者:這要不要緊、會不會百分之百地得癌症、眼神是否會傷害到別人等問題的傾向。有不少人常以「有一件事想打聽一下」為開場白,卻接二連三地詢問治療者,也不顧後面排隊的人為難與否。也有不少是夾帶著好幾張寫在便條上的問題來詢問的患者。要是漫不經心地回答了這些詢問的話,暫且會使他當場感到滿足。但是,立即又會生出別的焦慮。如擔心會不會是梅毒呢?檢查結果如是陰性一定能放心嗎?用手碰了別人的杯子,會不會已經感染了呢?並認為,由於用這個手去抓粉刺才感染的。雖然打消了一種舊有的焦慮,但緊接著又會生出別的焦慮,因而就沒完沒了,所以治療者一般不許患者提問題。而且,即便是接受了詢問,也採取不理會的態度。「不問療法」的名稱,也由此而來。或許,索性叫「不答療法」更為貼切。「為什麼不回答呢?」、「給我回答的話我就安心啦。 」、「回答不也是可以的嗎?」、「真能治好嗎?」、「也有治不好的吧?」、「有例外嗎?」、「我是不是例外?」要是對這些做出回答的話,將使癥狀更為惡化。二、森田療法的名詞下面,想介紹一下在森田療法中,經常使用的用語。森田正馬是借用了佛教,特別是在禪中經常使用的語言,把它轉化為治療中所使用的名詞。例如順其自然就是一個好的例子,但要是說明起來就需要幾千句的內容,現在用簡單的一句佛教用語就可以表達出來,還省去了說明。當賦予了特定的意義後,就把它作為治療用的標誌性語言。要活用這些語言,常見於日記指導中。但是,當用於生活發現會的學習活動中,也取了良好的效果。不安常住此話與「順其自然」相同,作為指導人們率直地表達心理狀態而使用。要告訴人們,不安是與生活分不開的,所以事實上是不可能去除不安,也不能讓不安消失。要是想從不安中逃避、想多少減輕不安的話,神經症的致病機制就會得到強化。要是考慮到這一點,承認不安、覺悟到不安是不能憑人的意志所能消除的,懂得這些基本觀點後,就能順利轉到下一階段了。不安心即安心這句話本來就是難懂和意味深長的語言,是所謂不安中才有安心的似懂非懂的話,讓對方任憑不懂,以所謂的真是那樣的心情,去轉變對待不安的態度。因為感覺到了不安,才能多加小心。而且,不安保護著我們,所以要是感覺不到不安而走在街上的話,就會發生交通事故。像所謂的有了不安的心情,才能變得安心,一些牽強附會的說明也可以。恐怖突入這是生活發現會的人們喜歡用的一句話。說到不安常住,亦即不安是揮之不去的。當與人交談時,不安就會接近。不趕緊乘車,就要遲到。但是,一乘車就會擔心不安發作。接著會有劇烈咳嗽,喉嚨也覺得腫起來—再一次想到是不是得了癌症。因此,為了要迴避不安,更需要接受適當的勸告。不管怕不怕,總之要付諸行動。繼之就必須說話,特別是乘上電車後,一邊挂念癌症,一邊要想到下面的事情。只要跳進不安或恐懼中,就會感到有所不同。因為許多不安是預期焦慮,只要付諸行動,也並不難。開始時感到確實可怕,但只要跳進這種可怕的事情中去時,道路會打開。有一位參加生活發現會的女性曾說過,當自己將要墜入不安之中時,口中念念有詞地重複本文標題「恐怖突入、恐怖突入」,並下定決心付諸行動。在發現中又驚奇,竟會有人這麼使用這句話的。外表端正,內心自然順暢可以說,「若外表端正,內心也能端正」。明白了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後,就會了解要是先整理外表的話,隨後,與之相適應的情緒也會產生。神經質的人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非常注重情緒。而且,為了協調自己的情緒,往往要做各種各樣的準備動作,如洗臉、洗手、削鉛筆,整理桌上的東西等。即使反覆進行這些動作,想做事的心情還是不會產生。但是,能坐在椅子上打開書本,採取學習姿態,即使最初學不進去,只要稍為忍耐,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狀態中。先從外形著手不把情緒當回事,實際上是與行為療法有共同之處的。從情緒本位到事情本位在這裡,可以不叫「事情本位」,而叫「事實本位」或「目的本位」。如同前面所述的內容一樣,不要去注重情緒如何,也不要為情緒好轉而行動,而是按照事情本身、依照事實行動。要是日記中寫著「預定下午去買東西,但是由於強烈的不安而作罷了」這樣的話,可在上面划上一條線,並註上「不要情緒本位,而採取事情本位吧」去進行指導。情緒本位的處世態度,與神經質的人全部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所以即便是跟癥狀沒有關係也行。要是在生活中出現這樣行動的話,應該當場給予指出。「廁所太臟,本來想打掃一下,但是,由於今天情緒不好而作罷了」—「情緒本位」在這裡也出現了。對於難以理解「事情本位」說法的人,也可以對他說成是「目的本位」,也就是按照現在所需要的目的來行動。在很多人面前,要做到不臉紅,不是目的;而真正的目的是,讓大家容易懂得自己表達的意思。因此,即使臉不怎麼紅,但是只說了些空洞的話,也不能說已經達到目的了。事實唯真這是句非常好的話,是在森田療法中佔有中心位置的思考方式,也可以說涵蓋了一切。事實是實實在在的,是當前敵過的事,但在在神經症的世界中卻是行不通的。像別人在注視自己、說不定得了癌症、由於不安或許要跌倒等的臆測,均來源於沒有正視事實本身。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說:「正確看待事實是最重要的」。在日記中,克服了不安的體驗或達到覺悟的時候,可以寫上這就是事實的意思。在住院患者中,開展手工作業時,要求在木片上雕刻文字,也可以將這些語言雕刻上去。為了了解事實,有必要仔細觀察。有較多想法的神經症的人可用自己雙眼看到可靠的事實,由此出現了生活發現會。君子不器這是高良武久先生經常使用的語言,就是說君子不是器皿。器皿雖然在某一種情況下有用,但除此之外 就沒用了。鍋是用來盛食物和煮食物的。雖然也能用它打別人的頭,但是不可以用它來刷牙或切黃瓜。由於思維刻板、不能通融的神經質的人,動輒就會灰飛煙滅某種固定化的器皿,所以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隨機應變。相似的語言還有「不即不離」,即「不要太靠近,也不要離得太遠」。關於這些將在以後的「逸話」一節中涉及。生的慾望這也是說明森田療法基本思想的用語。要是說到想要活下去這種慾望的話,就會聯想到精神分析中提到的力必多(性力),這是連嬰兒都有的人的最基本能量。但這不是本能的東西,反而更接近於精審分析中講到的超自我。也可以說,是在欲求理論中的社會心理欲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更完美,希望被別人認可,希望過更充實的生活等欲求。這種欲求,在神經症的人中特彆強烈,也由此產出了對人恐懼或焦慮發作。就因為這種欲求太過強烈,才會顧慮到是不是在別人面前有緊張感,能不能給別人更好的印象,有時還拘泥於身體方面的稍微不適。要是「生的慾望」很弱的話,即使事情展不順利也不會苦惱。像最近趨於增加中的缺乏活力的人一樣,不顧別人怎麼想,即使事情做得不好,也不會產生自卑感,而只是滿足於現狀。可以看到,在煩惱、痛苦的身影之中,存在著「生的慾望」。而且,遵照生的慾望,讓其思考,想要讓生活更充實、做有意義的事、為別人儘力的話,做些什麼為好?這才是森田療法的思考方式。三、用逸話來講述森田療法關於在以創始者名字為命名的「森田療法」中,森田正馬在存在是何等的重要,這個已於前述。森田療法與森田正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從中產生的並基於森田先生自己獨特的指導方式,通過言傳身教一直傳下去。我在慈惠醫科大學上班時,除了高良武久現任教授外,還見過已故的野村章恆教授和竹山恆壽教授等,和直接受過森田正馬指導的先生,也在教研室以外接觸到像古閑義之教授和鈴木知准先生那樣曾在森田正馬身邊工作過的人們。從這些老師那裡,聽到了每一件關於森田正馬的插曲。這些插曲,有時會幫助我真正體會到森田療法。給大家講講這些插曲,將有助於增進對森田療法的理解。因此,我想在此給大家介紹幾個這樣的小插曲。最早的「買竹子的故事」是高良先生在高良興生院作為指導時的小插曲,但是,由於它也很好地表達了指導神經症患者的精髓所在,故在此一併介紹。買竹子的故事曾經有個由於焦慮發作而不能外出的男患者,接受了住院治療。當他經過治療後病情已相當好轉時,高良先生命他去買竹子來。雖然他擔心焦慮會發作,但考慮到這也是治病的需要,還是去把竹子買了回來。因此,他在當天的日記里寫著如下內容:「今天,被高良先生叫去買竹子了。雖然擔心焦慮會發作,但是,在來回的途中卻均未發作。今天竟成功地買回竹了。」讀到這一段日記的高良先生,立即把患者叫過來訓斥道:「沒有焦慮發作,就認為成功,是哪種講法啊?成功與否,要看買回來的竹子是好是壞。用便宜價、買回質量好的竹子才叫成功。即使沒有焦慮發作,但買回的竹子質量差,就是失敗。「這是對於那些常以情緒為中心看待問題的神經症的人,指導他們以事情為中心看待問題時,可以引為例證的。不即不離說真的,患者們害怕森田先生的訓斥,因此常常敬而遠之。沒有一個人想湊到先生跟前打聽什麼。為此,森田先生就說,大家來住院治療也不容易,應利用這一相聚的機會。要是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請多提問。於是,患者們就纏住森田先生問這問那,結果是又被訓了一頓:「這麼纏住我真受不了,我不是很容易疲勞了嗎?「面對不知如何是好的患者們,先生就說:「經我一說,你們連想都沒想就照辦了,結果如何?要做到若即若離。比如說帶小狗散步,要讓小狗一會兒緊跟在旁邊,一會兒又離得遠遠的,但始終保持適當距離而不至於失散。請你們仿效一下那隻小狗吧。「這提醒了不會通融、思維刻板的神經症患者,應該怎樣做才行,先要看一下先生的狀況再決定。如看到先生悠閑、情緒適意就可以走到他跟前提問;相反,若感覺到先生疲勞的話,最好就離得稍微遠一點為妙。而神經症的人只顧自己,不顧周圍的情況,由此就會有不恰當的舉動。熱海賞梅森田先生買進 熱海旅館,取名為森田旅館。他時常把患者們帶到那裡去住宿。那時候,帶著患者在熱海街頭散步是一種快樂。熱海的梅林是有名的。這一故事是發生在梅花初開的2月,森田先生像往常一樣帶著幾個患者走在街上散步,發現了某家一棵好看的梅花樹,那是盛開著的美麗的梅花樹。開始時因為隔牆觀賞,不大能看得清楚,所以他打開柵欄門走到院子當中,在梅花樹下痛快地觀賞。充分地賞完梅花後,順著原路回到等待他的患者們當中,詢問他們怎樣看待自己的行為。患者們都十分佩服,說:「不愧是森田老師,要是想觀賞好看的梅花,不使他人發覺進入到院子里,堂堂正正地賞梅,真是不容易。」接下來,森田先生問了一起來的場屋女士同樣的問題。她回答說:「我太難為情了,真難為情。害怕先生因為進入了陌生人家,會遭到人家的叱責……其實有什麼好擔心的、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森田先生不以為然地一笑,說道:「我也是慚愧得沒有辦法。感到慚愧的場屋女士的心情是一種坦率的心情。今後,你們只要自己可以做的,就得贊成去做。這就是你們的處世方法。」拿這個故事來打比方,可以很好地把握住了。由於神經症的患者不顧真實的心理活動,常常會留心周圍而產生拘泥的心理狀態,由此就可見一斑。水谷挨罵故事現在,森田療法的自助組織生活發現會,提出了把森田療法的集體學習活動推廣到全日本,這是在水谷啟二指導的診所中誕生的。他雖不是醫生,但在森田的指導下治癒了他自己的強迫性神經症以後,就成了推廣森田療法的熱心人,並且也開了家診所。雖然水谷曾為頑固的強迫性神經症而苦惱,但是,由於完全欲傾向很強,連一丁點的事都馬虎不得,因此,每當森田的報告之後,就會提出一些使人難以回答的問題。在某一次報告之後,照例提問題的仍是水谷。由於他怎麼也不能理解所講的內容,所以請求森田先生再一次作些說明。儘管森田舉了別的例子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是他怎麼也不懂,因此還是再提問。當想要再一次提問的時候,森田先生就生氣了。說道:「這就是你的完全欲。比方說即使還留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我已經竭盡全力地進行了說明,別人也在陪你耐心地聽著,而你只考慮你自己。我對你的反覆回答,讓別人聽了,即使開始他不懂,恐怕他也要聽懂了。」這當然不是適用於一切場合的思考方法。也有不少人因不肯說自己不懂,最後反倒吃虧了。在這裡不是指說不說,而是要使大家看一下自己的主張。這種思維方式,是屬於日本人的,對於歐美人來說是不大能理解的。但是,另一方面,實際上是非常需要的。病榻上的森田正馬森田先生身體不太好,躺在病榻上的次數也不少。但是,在這種時候,也的的確確地充分發揮了森田先生的生活方式。發熱與讀書 要是生病的話,就利用這一機會讀些書。至於讀些什麼書,可以依照當時的病情而定。也就是在發熱不太歷害的時候,讀些專業書。中度發熱的話,讀一些更輕鬆的書,可以視發熱的情況而選擇讀什麼書。筆者也借鑒森田先生這一經驗,不管走到哪裡常帶著3種書。精力充沛時看專業書,下班回到家疲勞時看些一般書,在地鐵等候時看一些費時不長的小冊子或雜誌。慰問品 ?要是森田先生生病的話,好些人帶著慰問品來探望。由於是去慰問,所以應選擇患者喜歡的東西為好。但是,不必要的東西若是很多的話,也是麻煩的事。因此,聽說森田先生在家門入口處掛上「喜歡的禮品是某某,討厭的禮品是某某」等字條。在《森田正馬評傳》(野村章恆著白楊社)中,刊載著的照片可以見到禮品布告如下:(1)不可以的東西是:點心、水果,特別是甜瓜、購物券。(2)一般性的東西是:蛋、鰹魚、茶、罐頭、錢、蘋果。(3)喜歡的東西是:一朵花、盆景、巧克力(罐裝)、三明治、女用綢緞。那些提著蛋糕業看望的客人,則慌張地把東西拿到護士們那裡去。所以當時大家總有點心吃,這是已故的古閑義之教授所講的故事。探望客人的位子 ?慰問的人到病榻邊探望時,由於所坐的位子,也曾被森田先生訓斥過。要是想要坐在枕邊的話,由於坐在那裡與患者說話時,患者不得不轉頭,所以反而容易疲勞。只有選擇讓躺著的患者也能看到的地方,就是在腳邊。這些逸話可以看作是森田先生合理主義的體現,體現了要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以省略無用功的精神。還有也體現了把生活中的事件,照原樣活用而對治療起作用的心情。怎樣死去呢?森田先生的臨終是在妻子與母親相繼逝去後的昭和13年(1938年)4月12日。他對在病榻前侍他的弟子們說:「死是可怕的。所以我在恐懼和痛苦當中死去。不可能做到高僧那樣的死。但希望起碼能死得自然和輕鬆些。」可以認為他一直到死亡之前,還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情,並如實地告訴了周圍人。有關森田正馬的逸話,還很多。說不定還有更有意義的逸話。在這裡,僅列舉了筆者從前輩那裡聽到的逸話當中留有印象的逸話。從這些逸話當中,也多少能領會到森田療法的底蘊和能夠抓得住的某些要點。四、住院治療的現狀真正的森田療法,如果沒有絕對卧床治療就不去考慮。因此,也有人主張要是未經過住院治療,就不稱之為森田療法。但是,要是只考慮能好轉就可以列入的話,則有在門診作過數次治療而治癒的患者,也有因經常參加生活發現會的集體活動而克服了問題的人。當然,也有必須接受住院治療的人,而這些人是因為病症而不可能過正常生活的人、因害怕焦慮發作而不能外出的人、因強迫行為寸步難行的人。還有,想在就業之前治療好社交恐懼症的人,由於時間上受限制,就只好考慮入院治療。此外,對於單用日記指導仍不能領會基本道理的人,像享受暑假的學生來說,由於可以搞個專題討論會,就勸他們來住院。因為在暑假期間學生可以集中起來,這樣營造出面向學生的氛圍,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醫院自從森田正馬把患者領到自己家中,在家庭式的氛圍當中,通過日常生活來進行指導以來,專門從事森田療法的專科醫院無論是高良興生院也好,鈴木診療所也好,把醫院的氛圍營造成寢室風格的為多。連新近成立的慈惠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院的森田療法病房,也與其他病房隔著一段距離,保持著自己的特色。不言而喻,雖然不能讓他們與患其他精神病的人一起住院,但是只要他們是輕症的,能適合於一部分森田療法的患者也就加入進來了。第一期:絕對卧床一入院就進入單人病房,開始接受所謂的絕對卧床治療。這是一種隔離安靜的療法,終日只躺著,除了大、小便和用餐以外,不許起來。不用說看電視,就連聽收音機或同別人交談和讀書都不允許。雖然能與偶爾來查房的醫生稍許說上幾句話,但醫生也是除了必要的以外,不講其他內容。醫生所要指示的事,也只讓患者充分回想迄今為止的煩惱事情。在第一天,由於有好不容易才住院的心情,還因有能夠安安穩穩地睡上一覺的安心感,所以比較穩定。若從第一天開始,就因焦慮而想要回家,這樣的人是不適合進行森田療法的,還是嘗試一下其他方法為好。從第二天直到第四天,可以說徹底品嘗了自己的苦惱,也是痛苦感增強的時期。讓患者能想多少就想多少,有多少苦惱就苦惱多少,再怎麼想也沒什麼辦法的。別一方面,讓他體驗即使痛苦也是能忍受的。這就是「煩悶即解脫」,當痛苦達到極限時就會突然消失而變得輕鬆的體驗,也是在這樣的時期里容易產生的。從第四天直到後半段是,即使有苦惱或痛苦,也能把它置於腦後,而對卧床治感到極其無聊。到那時,隱蔽在煩惱陰影里的「生的慾望」、想要健康地活動的願望,都變得強烈起來。這樣的話,再也不能忍受整天無所事事地一直躺在床上,認為只要能做什麼都可以,這樣一來,就想起來活動了。這就是一旦想要活動就能從內心激蕩出自己的力量,才是「生的慾望」。即發現了過去一直都沒有意識到「生的慾望」的存在,就可以結束卧床治療了。第二期:輕作業期結束卧床治療並走到久違了的屋外,一切都感到新鮮而美麗。因此就要充分體味這種感覺,例如稍許走動、進行觀察、整理身邊一些瑣事等,適當地進行這樣程度的活動。在好不容易從卧床治療中解放出來的時候,要是就此開始普通作業治療,可能會因過分而導致失敗。因此,就要像經常感到不足一樣,作業僅限制在輕度範圍之內。包括從整理身邊瑣事開始到掃除、做生活中所必需的事情、修理壞了的東西和拔草等事。如前所述,森田療法作業的特點是作業內容必須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還有一個特徵是,這些都是自發性的勞動。能自覺認識到這些所給予的作業,無論如何也要做。在這裡,要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作業,並自發地投入到作業去。要是不用吩咐就去做作業的話,就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周圍。玻璃髒了就擦玻璃,東西放置零亂了就主動去整理。相反,也有隻站在樹下等著樹葉落下來的人,這樣的人就立即會挨訓。像這樣的作業,在把注意力轉向外面的同時,對於與疾病本身有關的不安或擔心則用「不問療法」去看待它,從而把內向性心理狀態轉變到外向性。從這一時期開始,要求寫日記了。在日記中,以做過的事作為中心內容來寫。每天早上要交給醫生看,醫生要用紅筆寫上有關的注意點。由於日記可以作為有形的東西而保存下來,所以在痊癒出院後,若再度發生不安時,就可以拿出來看一下,作為自己心靈的依託。第三期:重作業期如果說輕作業期的作業是為了能引出患者的自發性的話,這一時期的作業就是要引出創意性思考、培養忍耐力,讓患者能體驗到完成作業後的喜悅。如製造有用的東西、進行體力勞力等。如用籬笆把院子圍起來,或製造長凳等,這些則需要協同完成的作業,可使人品嘗到不管什麼反正能製造出有用東西的喜悅。在興生院中,曾流行過作為住院時的紀念活動,就是把高良先生所寫的「事實唯真」、「日日是好日」這些文字雕刻在木板或銅板上。除了日記以外,也允許看書。但是,要求把重點放在有關傳記、科學書、歷史書等基於事實的書,而且不許坐下來專心致志地讀,而是在作業的閑暇時間裡作為調節情緒來讀。當然,也禁止遊戲。但是,像乒乓球或小型高爾夫等的運動則同看書一樣,是作為調節情緒來玩的。而且,要防止把目標只放在喜歡的運動上去。因為這樣一來,僅僅是作為轉變工作內容而進行的了。第四期:回到現實生活最後則是回歸到普通生活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可允許患者外出,開始作有關出院前的準備,也將要結束原來帶有興趣和關心的、以作業為中心的日常生活。外出則應根據需要才被允許的。但是,如只是為了試試能否出院,或者為了鍛煉一下,有可能會再次引發癥狀的活躍,所以在這方面是不允許的。這樣的住院生活,原則上要進行40天。多數人實際上大約需要2個月。在加拿大進行類似於森田療法日間康復的諾甫洛夫博士,在開展「綜合精神療法「中,也以40天為一下單位。卡普蘭提倡的」危機理論」中,講到過對患有煩惱的人能否克服這個癥狀,也需要40天。在這一點上,竟奇妙地取得了一致。因此,我們推測人們轉變態度或行動所需要的時間,就是40天。五、門診治療日記指導對於還沒達到住院程度的人,沒有住院機會的人,或是不知怎麼辦而迷茫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就以接受門診治療。現在,能進行森田療法的醫生還比較有限,不能說只要是精神科的醫生就可以。要是到東京慈惠醫科大學的精神科,或後面提到的生活發現會的總部去詢問的話,就會把在當地開展森田療法的治療者介紹給大家。門診森田療法與住院療法的不同之處,在於沒有卧床治療。因此,要從一開始就以日記指導為中心,糾正出現在每天生活中的錯誤的生活態度。此外,還有必要學習森田療法,也有必要藉助於生活發現會。在日本學習了森田療法的雷諾茲先生,回到美國後在實踐中獨自進行了日記指導方法。那就是,在森田療法中所教的要分開情緒和行動這一點,在日記當中要表現出來的方法。在通常的日記指導中,在筆記本的1/3處畫上一條線,讓患者在2/3處寫一天的主要活動。在空餘的1/3處,治療者用紅筆寫上注意點。而雷諾茲先生,則把筆記本分成三等分,要求患者在最初一欄寫做過的事、行動或事實;下一欄,寫患者想過的事或心情;而在最後一欄,治療者用紅筆註上注意點。採用這樣的記錄方式,可以隨著患者掌握森田療法生活態度的深入程度,日記形式也在變化。惡化時有關行動的記錄少,只見情緒的記錄,但隨著情況的好轉就會倒過來。比如最初的日記風格以下面的情況居多。

(註:書上是三欄豎著書寫,可以直關的看)情緒欄:

雖然乘車之前也感到了不安,但是一乘車就立即冒虛汗,感覺要跌倒一樣,口中反覆念叨「恐怖突入、恐怖突入」,作垂死的掙扎。話雖如此,很遺憾的是為什麼這麼痛苦,只能說是人格缺陷吧。對生活感到厭倦了。行動欄:下午乘電車到新宿去買書。本打算順便到住在書店附近的叔叔家去坐坐,住在鄉下的父親老早就囑咐過我,抽空去拜訪一下他那30年未謀面的弟弟,並代他問個好,但是由於心情不好而作罷了。一買好書就直接回來了。治療者欄:心情的好壞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我們應該本著「目的為中心」的原則做自己該做的事。要不然,只因自己心情不好而什麼都不去做地打發一天的話,即便到了晚上心情也好不了,或許還會更糟。要是這一切好轉的話,日記形式也會倒過來的。情緒欄:雖然感到不安,但還是忍著乘了車。雖然剛開始時,還能感受到以前那種一乘車就直冒虛汗、渾身不對勁並要暈倒的感覺,但還是按照醫生的囑咐堅持坐到了目的地才下車。可是下車的時候,我卻已把剛才的感受忘得一乾二淨了。行動欄:今天到新宿去買書。是為了買很久沒有讀的托爾斯泰的書。車窗外已是春意盎然,映入眼帘的是,家家院里盛開新夷花。車上女性的打扮也像春天一樣美麗。到新宿時已經3點多了,街上人滿為患。在紀伊國書店買了本《戰爭與和平》。治療者欄:這種態度即可。在現實生活中,你應該把目光更多地朝向外面的世界,並仔細觀察周圍發生的事。因為患有神經症的人如同身處隧道里只注意從隧道口射進來的一絲光線的人一樣,視野變得很窄,所以應該要有意思地改變這一切。在作者指導的方法中,為了把注意力轉向外面,要求患者在一天里,不管什麼只要發覺一件新鮮事或新感覺就記下來。而且,這樣一來,對所描寫的事物就產生了反應,認識到了什麼,對什麼關心,總之要擴大其眼界。如對花卉或動物感興趣,或喜歡食物,或是梨或草莓,或者是奶油麵包,更甚者還會對神社的牌坊,鴿子或佛像的微笑感興趣。隨著癥狀的好轉,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因此也能察覺到日記內容變得有意思了。最初充滿的不安和自卑感,也只是在偶爾的情況下能看得到了。要是到了這一步,就可以放心了。這樣一來,即使還有某些不安殘留下來,也可以告訴我們已到了自己一人可以走下去的時期了。這樣,就可以介紹他去參加生活發現會。隨後與夥伴一起,去幫助其他苦惱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發現會這是因神經症而苦惱的人們組成的團體。是由一群自學森田療法來克服了疾病的人們,通過集會,集體學習活動來達到自助自立的而組成的。迄今為止,有過像高良興生院的「櫸樹會」或野村醫院的「杜會」都是一樣的,由出院患者聚在一起,通過類似於同學會的活動,相互支持,或指導後輩的形式。在水谷啟二的診療所里,也有像這樣聚集的,開展著發行機關報等活躍的活動。到了1970年,隨著水谷先生的去世,生活發現會陷入了以後出現的經營危機。但從這一次的危機中,誕生的則是以長谷川先生為中心的生活發現會。現在,除了在全國有百所以上地區舉辦過每月一次的集體討論會以外,在總部,時常舉辦以合宿形式的研修會或是中心幹事們的研修會,並開展了有關的諮詢活動、出版發行機關報等出色的活動。這種集體活動能夠在短期內取得這樣的發展,雖然可以說是依靠了領導者長谷川先生的能力和相互幫忙的人們,並採取了近乎神經質一樣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的熱情。但是,也是由於利益於森田正馬,使森田療法不讓學者們所壟斷,而是要讓一般人也能夠理解。有關這一宗旨,在以專家和一般讀者為對象的《神經症》雜誌的發刊詞中,也作了記載。若要知道生活發現會為什麼能在短期內獲得如此迅速的發展,也應要考慮到以下的情況。森田療法所指導的生活方式,就不是基於怎麼難的理論上,而是用誰都知道的內容去表明的。另一方面因患有神經症的人們,為了治好病而投入了不惜任何努力的熱忱(雖然由於這一熱忱在實際生活中,也會有不好的一面而滋生出苦惱)。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生活發現會就把森田療法的團體學習活動擴大到了全國範圍內。因此,未經住院或者門診治療,只通過出席生活發現會這一集談會的形式來解決苦惱並得救的人也漸漸多起來了。這種集談會的原則是每月一次,在休息的星期天召開。雖然與此相似的有自助自立的酒精依賴者的「斷酒會」團體,但它是每星期召開一次。相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如果沒有每周一次的集會它就會垮下來這一弱點,神經症的人則具有每月一次集會並能得以支持的能力。所謂集談會,是由在本部接受過進修的幹事來主持的。這些人自己會是神經質,有著因對人恐懼或不安神經症而苦惱過的經驗,並用森田療法克服了的人們。就是這些人作為負責人,積極推進了會議的進程。會議的焦點是所謂的體驗交流,各人介紹自己的痛苦和如何實踐森田療法的體會。對於正處在痛苦體驗之中且非常痛苦的人,則由前輩或幹事出面,通過講自己的體驗來進行忠告。此外,還有達到了某一治療階段的人,在總結自己體驗的時候,就往往會去聆聽有關森田療法的基本概念,如「感情的法則」、「順其自然」等內容,或者有時分成小組,仔細而慢慢地進行著討論。關於生活發現會所具有的作用,將在第七章作詳細討論。六、忘不了的人們通過開展上述的森田療法,我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特別值得回憶的是在我來到櫪木縣的精神衛生中心之後,注意到需要作森田療法的人很多,就組織起櫪木縣的集談會,參加的人有曾經為集談會的自立出過力的人、在《生活的發現》雜誌上刊登過良好體驗談話的人、在會員之間結了婚的人等等。除了最初介紹的瑪利小姐以外,還有兩位社交恐懼的女性。她們是成為最初的櫪木縣集談會骨幹的育子小姐和良子小姐。育子小姐一進入集談會,就擔心自己那嚴峻而生硬的表情可能會招來大家的注視,因而感到沒法出席這種集會。但是從周圍的人那裡聽到「只因恐怖突入」引起的,所以在參加集會時,她就像念佛一樣念叨「恐怖突入、恐怖突入」,也就自然克服了這一障礙。良子小姐是被一種自己長得很醜、自己在場會使周圍人掃興這一觀念束縛住的有丑貌恐懼的女性,可實際上與很多醜貌恐懼的人一樣,卻是一位可愛的人。雖然改變這種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比起另外2位來則變得越來越開朗,而且是在這3位女性中第一個結婚的人。如今,這3人都已結婚,有的還忙於養育子女,偶爾也到那裡再去諮詢一下。最早在中心的門診看到湯尺良雄時,他還是中學生。他因得了頑固的強迫性神經症,在翻字典時往往會將注意力集中於每一個字上,因此沒法正常學習。出家門時,也必須一一確認,結果就要花費幾倍於別人的時間。雖然在後面也會提到,森田療法對高中生來說有很多不合適的地方,應該是到了大學以後才適用。但是,湯尺非常熱心,一心一意地實施看日記治療。他上了大學後,當然不能來參加櫪木縣的集談會了。但是,他出席了東京的某一集談人並活躍於青年活動小組,還在那裡跟相識的一位漂亮女士結了婚。當然,整個經過並不順利,因此在他下決心要結婚時,確認恐懼卻變得很厲害,也曾經像那位在數頁紙上寫下要不要結婚而煩惱不已的《高康大的故事》的主人公一樣表現過。但是,與那位女士結婚後,現在卻過著幸福的生活。若是得了洗手強迫症的話,治療起來很困難。儘管那樣,還是有點像受相當的痛苦後最終克服了障礙的古川先生;還有曾經因不能乘車沒法工作,但是用「恐怖突入」克服了障礙並一手承擔起對由於患焦慮神經症而苦惱的人進行教育,並成了他們的榜樣的山本先生;除了自己有社交恐懼和確認恐懼之外,還有以荒廢學業的中學生為對象,開展工作以後使自己的人格也得到完善的村田先生。這一連串的回憶是沒有盡頭的,所以就此打住。但是,最後還要提一下,現在已是櫪木縣集談會骨幹的兼職理事,身為高中教師,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晨集談會的運營上,都作為森田療法的優秀實踐者在繼續活動。像這樣通過生活發現會的活動,在自己得救後,卻願為更多煩惱的人盡自己一份力量,並實踐著以事實為本位而開展生活方式的人們,至今一直在發展著生活發現會,並把活動擴大到了全國範圍。在與這些人接觸的過程中,筆者也得到了支持,重新認識了森田療法的意義。第三章 苦惱與癥狀若要進行森田療法或以森田療法開展諮詢是針對什麼樣的人、什麼表煩惱、什麼樣主訴的呢?應該說,森田療法本身是以患有森田神經症的人為對象的。但既然把它引入到諮詢中來,就可以更廣泛地應用了。現在先讓我們看一下,作為治療對象的人。一、何謂癥狀首先,從癥狀和主訴來看。從診斷上說,森田神經症的診斷是與癥狀的表現形式、成因、造成這一病症的性格有緊密聯繫的,但是最初接觸那些有煩惱的人,卻是因為他們煩惱的原因和主訴。在此,看一下有關構成主訴的癥狀,其中特別要對精神癥狀說明一下。癥狀是反映危機的信號我們在日子過得順心的時候,不會訴說癥狀。平靜的時候,幸福的時候,就此滿足。但是,所謂的平靜,如同「戰爭與戰爭之間的片刻寧靜」(季洛杜作《特洛伊戰爭是不會發生的吧》),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何時會發生什麼樣事情的。猶如被石頭絆一跤、碰壁、捲入他人的糾紛等。對於這些事件的處理,人們總是憑著以往受過的都育和經驗、智慧來解決和擺脫。但是,其中也有被石頭絆倒後,掉進陰溝里爬不起來的情況。也有用以往的解決方法,怎麼也不管用的時候。當然,這些事會留下某種影響,使人變得焦慮不安和覺得日子黯淡無光。這時,有些人會發現自己以往從未注意到的力量,並用這一力量來解決一切問題。比如,本來只知道貪玩的男孩,因為父親的死而脫胎換骨地努力工作了,就是很好的例子。像這樣每當碰壁 卻能使出新的力量腳踏實地變得堅強和成熟起來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與此相反,無法引出健康的力量,而想用不恰當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時,問題就會出來了。結果是這樣的人會變得比以前軟弱,並陷入到不健康的狀態中。因此需要諮詢的就是這部分人,而諮詢所要做的,就是防止他們陷入到這種不健康的狀態中去。人在生活中,會不斷地遇到障礙。這不僅不必防備,更應把它看成是必然的。而且克服障礙的力量能促進成長,因此父母過分嬌生慣養孩子,在掃清了擋在孩子面前障礙的同時,也就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一旦父母沒能力去掉障礙時,孩子就會絆倒。雖然2歲孩子能簡單地消除所面對的障礙,但對於中學生遇到的障礙來說,父母就力不從心了。結果是孩子突然會像碰到巨大的牆壁那樣,受到巨大的打擊。因此,遇到的障礙、被石頭絆腳、遭父母毒打、與朋友打架、失戀、受傷、考試落榜都不是問題。在青春期的自立階段,時常碰壁也是理所當然的。對於在碰壁後想度過障礙的人及有此能力的人來說,需要的是由誰來照顧。進一步說,其中被絆倒後不想爬起來時、迷路後又臨近黃昏時、木筏快要漂到瀑布時,就是更需要諮詢的時候。其中有老早就說自己不行而尋求幫助的人,也有怎麼都不肯尋求幫助的人。但是,忠告者都要回答這些呼喚,或者回答哀求的聲音。我們所說的癥狀,就是標記著碰壁的人們為了擺脫障礙而向錯誤的道路邁出了第一步以後,去尋求幫助的呼聲。二、尋求幫助的「信號」(軀體癥狀)在碰壁後若不能用以往的經驗去解決時,只要能認識到這次跟以往不同或情況不妙,繼之去找朋友也好,找家人也好,只要能向他們尋求幫助和諮詢,那麼就可以認為已經朝解決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要是家人和朋友不能給予適當的幫助,取而代之就可以去找專家或專業諮詢人員尋求幫助,那也並非是件難事。因為為了這一目的而存在的代理行業,最近服務很周到。猶如喉嚨幹得冒煙時,除非身處沙漠之中,否則總會想方設法找到水喝的。問題就出在碰壁後雖然無法承受,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即使意識到了,也不想去尋求幫助。這種人就以癥狀或問題行為(或不良行為)的形式發出了求救信號。可以說森田神經症就是其中之一。以軀體癥狀可以考慮為頭痛、腹痛、發熱、倦怠感、噁心、嘔吐、食慾缺乏、手顫、手足麻痹、抽搐等所有一切的軀體癥狀。這些癥狀,當然是反映了身體處於危險境地的求救信號。牙齒痛告訴我們有蛀牙,發熱說明有被感染,黃疸告訴我們肝臟有問題。但是,在這些疼痛和障礙中,也有與身體障礙沒有關係的癥狀。如主訴有步行障礙,不能行走的少女就不能對她簡單地推斷作出肢骨、關節,以及支配它們的神經是否存在異常情況。有時若施以催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能夠走路。這是在癔症中所見到的癥狀。有人主訴胃脹和鬱悶,經X線和胃液檢查卻找不出異常。但對於患者本身來說,這種胃部不適感和胃脹感,卻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像這樣找不出客觀原因,但對患者來說非常痛苦,並成為煩惱原因的狀態就叫做胃腸神經症。對這兩種癥狀,哪一種都標誌著患者的精神生活進展得不順利。而且,由於碰壁後無法解決,採取了不健康的解決方法,所以認為是進入了需要作諮詢的程度。前者,即癔症患者的軀體癥狀,往往表現為無法行走、發不出聲音、痛得要暈倒等,會令周圍人嚇一跳,並使人以不知怎麼辦才好的形式表現出來。有時會令周圍人大驚小怪,有時也讓人覺得總是在演戲,是故意的,而受人忽視或瞧不起,但本人卻會哭喊著訴說種種痛苦。對於這種癥狀,森田式的諮詢則不太合適。為了發現本人沒有注意到的苦惱和扎在心上的魚刺,有必要進行有毅力和耐心的心理安慰工作。弗洛伊德提出來的精神分析法,是以這種人為對象的。治療的原理就是教會患者老老實實地表現自己,即使不用誇張的軀體癥狀,也能用語言來表現自己的痛苦。與此相對,還有一個類型,與胃腸神經症就有些差別。特別注意頭部沉重感的人、嘆氣鼻塞的人、由於雙手顫抖不能寫字的人、一直覺得心臟「撲通撲通」跳的人以及房事不順利的人等,這些主訴則不勝枚舉。依據這些主訴,可以派生出頭重恐懼、書寫痙攣、心臟神經症、性交神經衰弱症等。各種各樣的稱呼都有,但是其特徵都是拘泥於實際上微不足道的軀體癥狀,如頭重、胃不適、手顫等感覺,並把它看成比實際更嚴重而處於苦惱的狀態。當注重某一癥狀時,就能造成過敏狀態,並會繼續強化這種感覺。比如說胃不適和頭重感,實際上不管是誰,只要一集中注意力並想到此事,都能感覺到。但是一旦留意後就會拘泥於此,而且不能去掉。像心臟神經症、書寫痙攣、性交神經衰弱症等,是由於在某種狀況下偶爾發生的心臟「撲通撲通」跳的感覺、寫字時手顫抖的體驗、性交時失敗過的體驗等固定下來形成的。如果把這些暫且看成是偶爾會有的現象,那麼過段時間就會忘記,並會把情緒轉到其他事情上去。若是覺的「不得了」的話,注意就會固定到這一方面了。在這裡就可以明白,由於想方設法要消除不快感和不愉快的癥狀,而使癥狀越來越惡化並予以固定下來的機制在起作用,繼而訴說著由這樣的軀體癥狀所帶來苦惱的人,這就是森田式的諮詢對象。對於表現出軀體癥狀,並為此而苦惱和希望要幫助的人來說,雖然在目前的診斷證據中,還沒有實際上的異常,但從另一方面考慮,也有向實際的軀體異常方向發展的可能,這就叫做心身症。這就是指忍受焦慮或苦惱的應激,可以導致自主神經系統的過度緊張,結果引起身體變化,並表現出高血壓、胃潰瘍、心肌梗死、斑禿等情況。隨著一直忍受心中的苦悶時,身體就要代替強忍著的內心去尋求幫助。這時高血壓或胃潰瘍就會打招呼:「喂,你要是不改變生活方式,就不行啊」。因此去作諮詢的目的也在於,當他本人察覺這一情況後,可以幫助他停止不必要的剋制態度,設法去探索其他的生活方式。對於這樣的人來說,需要做的事,不是過分克制或想一個人努力控制,而是要承認這種痛苦,並把它說出來,向別人求助。這種場合,就要求內科醫生能了解軀體癥狀所要傳達的意思。若只服抗潰瘍葯而不顧潰瘍發生的原因,那麼就會反覆發病的。而且,這種場合的諮詢也不用森田式的為好。對於這些人來說,需要的不是去忍耐,而是要依靠別人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其次,疾病本身也可以成為應激源的。像在前面提到的一樣,當忍受不安或忙得焦頭爛額時,可通過自主神經起中介作用誘發心臟病或胃潰瘍。患病本身所帶來的心理負擔,同樣也是一種致病機制,並可使疾病更加惡化。對於這種情況,最適合於作森田式的治療。老年性疾病和成人病是一個慢性經過的、伴隨著疾病而生活著的,如今其典型代表就是癌症。今後,說不定艾滋病比癌症更重要。有關癌症有多種學說。但我們知道,在比較多的人身上存在著叫做癌前狀態的東西。這一狀態向癌症的方向進展時,除與吸煙,或某種刺激外,與精神上的苦惱或過勞也有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認為發病時心身症的機制也起著作用。但是,問題就出在知道患癌症後的焦慮上。「癌」的這一稱呼,其所具有的惡劣可怕印象就會給人帶來焦慮或恐懼,並迅速奪去患者對癌症的抵抗力,瞬間把患者逼到死亡的地步。知道這一點的醫生主張不應把患有癌症的情況直截了當地告知給患者。但是,再看一下因克服癌症而奇蹟般痊癒的患者的日記,覺得讓患者知道自己的情況,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有時也提到,當知道生癌後,若把它看成命運來正面接受,並把有限的生命過得有意義,即向癌症挑戰的話題。雖然這樣產東能阻止癌症的進展,但確實可以延長生命。若與癌症鬥爭中只是一味地固執己見,即使同一患者,怎麼樣也不會使癥狀有所好轉。以前創造奇蹟的人,他往往是信奉自身以外的力量,並把自己託付給神或佛後,不勉強自己去怎樣生活。其心情是,達觀地認為癌症確實是恐怖的,但也不是憑自己的力量能左右的,於是就採取不去管癌症,只是採取著手做今天所要做事情的態度,這與森田式的生活方式有著某些共同之處。但是,光掌握這種生活方式,單單有森田式的思考方式還是不夠的。需要有超越自我的力量,並信賴偉大的支持,尋求宗教的幫助。面對疾病而生活著,會感到痛苦和覺得困難。除了癌症以外,還有慢性病、疑難病也是處於同樣的情況。要是能夠不抗拒焦慮,不作鬥爭順其自然地接受,負擔多少會變輕。但是要達到這一目的則並非易事。在這一領域中,需要引入森田療法的諮詢發揮作用,而這一天的到來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實上,雖然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有人考慮過使用森田療法,但這只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線索而已。三、尋求幫助的「信號」(精神癥狀)到現在為止,當遇到不安,苦惱或障礙而不能得到解決的時候,況且又不能用語言表達痛苦,往往會代替語言表現出來的有關軀體癥狀的求救信號。現在就來講講有關心理癥狀或是精神癥狀吧。要是問大家什麼是精神癥狀,大家未必很清楚。通常把精神病患者或神經症患者所表現出來的令人費解的行動或思考方式叫做精神癥狀,但是並非如此的行動或思考方式,也一樣會存在問題,有時也不能稱之為健康。例如,毆打懷疑別人說自己壞話的具有被害妄想的人,跟由於單純地生氣、拿別人出氣而去毆打別人相比較,雖然同樣都是動手打人,但是毆打的內容卻不同。從機制上講,把精神病患者或神經症患者所表現出的特別行動類型,叫做精神癥狀,但是對於沒有學過精神醫學的人來說,就不那麼容易懂。如果要區分一直在家閑著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懶惰,是他的一貫的表現還是精神癥狀,那麼連專家也會感到棘手。在前面講到的軀體癥狀中,例如癔症,可以表現出運動方面的障礙,或是介意胃腸變化、關心軀體疲勞感或頭重感的疑病性神經症,應該說都是精神癥狀。但是由於人們普通的習慣把它作為軀體癥狀來解釋,所以就併到軀體癥狀里講述。因此,就不按精神教科書上所寫的一樣,分什麼精神癥狀、幻覺、妄想、神經症等,而是把疾病以外的東西和不認為是健康或合適的行為模式全部概括起來,根據其心理機制和精神癥狀特點一起處理。按下面的方法,作行為模式的分類。(1)給周圍人製造麻煩。(2)由於不理解,造成不安或覺得不可思議的行動。(3)雖沒有增加予盾,但不能適應社會生活。(4)初看雖然在社會生活中找不出問題,但也不能說是健康的人。給周圍人造成麻煩的人等於反社會的行為這是想把自己的不安或欲求不滿通過攻擊他人的方式來解除,或者通過這一舉動來尋求某種幫助。比如,欺凌、任意發脾氣的上司或老師,暴力、偷竊、搶劫、恐嚇、欺詐、傷人、殺人等。雖然沒有監督任意發怒上司的這種法律,但作為犯罪行為,多數是要懲罰的。因此,一般是對違法或犯罪作處理。但法律是否懲治這些行為,是另外一件事。但是對於他本人來說,這確實是錯誤的解決方法,也表示了一種求救信號,尤其是出現了精神病的癥狀時。這些行為要是頻發,就會令周圍人難辦,也迫切需要找到對付方案。這樣,給人添麻煩的人就達到了被人關心的第一目的。打個比方,即使是遭別人討厭,也總比被人無視為好。但是,往往是得不到真正的幫助,取而代之的卻是受懲罰或被疏遠。當欲求不滿越來越大時,反社會行為也就升級了。要分析這種問題行為,首先要分析問題行為是在怎樣的條件下發生的,這是判斷問題的一個材料。當不分時間和對象而出現這種問題行為,就要考慮到存在著相應的強烈的焦慮情緒,也就是說被逼得走投無路了。這是需要緊急干預的人。要設法使對方消除焦慮使他安心。但是,當這一切不可能辦到的時候,就要採取果斷措施。但是,大部分的反社會行動,其對象是局限的,如以家庭為對象的人,以弱者為對象的人、以權利為對象的人等。這是改變了依賴形式,或者利用弱者來解除自己的欲求不滿,或者對父親抱有敵意的一種變相表現。如不能調整他的人際關係,或者給予歪曲幫助的話,那麼需要糾正他們的諮詢或家庭療法。在精神病的場合下,經常發生針對父母的暴力行為,也就是所謂的家庭內暴力。他們的暴力大部分局限於針對父母,這是由於不依靠父母就什麼也做不了的撒嬌表現。另一方面,來自雙親的過度干涉也妨礙他本人的生活習慣才引發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全家都要改變,不只局限於針對患者本人的諮詢,面且需要開展家庭治療。針對以弱者為對象進行暴力的人,是在還沒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焦慮和苦惱的情況下,轉換攻擊對象,使自己得到代償和滿足(如在家遭父親或哥哥嚴厲訓斥的孩子,往往在學校里會拿比自己更軟弱的孩子來出氣),這是基於更深淵的焦慮,以及對不重視自己或不關心自己的人的焦慮而引發的。針對比自己強的人,老師或使用暴力的人,多數是轉換了反抗父親的形式,還不如說是朝著健康自立邁開了第一步。因此,以後講到這些人的自我強度不同,諮詢的方法也不同,基本還是通過諮詢了解如何調整自己的表現,接下來的就是需要尋求森田療法。把暴力指向特定的人,而這個人又是很親近的人,或者是照顧他的人時,多數可以認為,患者把這個人當作自己的父母來看待了,可以認為是變相地表現出撒嬌和依賴的形式。患者覺得就是因為這個人會寬恕他,即使他過分也不會嫌棄他。並還想要試一下,是不是真為自己著想,想幫助他從依賴的狀態中擺脫出來。如遭到意想不到的人攻擊時,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會以精神病的癥狀如被害、關係妄想為背景所引起的。從狀態上看,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能看到,喝酒後常常會使用暴力。反過來,不借酒力就沒法表達自己的狀況。為勸其戒酒,可以讓他參加斷酒會或嗜酒者互誡協會。但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他做到不借酒力也能表達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在他的家庭內部存在著緊張狀態和交流的誤區,因此需要進行家庭療法。對於酒精神依賴本身,森田式心理諮詢有效。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將在後面講到。同理,有機溶劑依賴或能解除抑制的藥物、毒品等均可引起暴力。但是,像興奮劑等物質能造成幻覺,其發生的暴力是基於幻覺和妄想、被害、關係妄想而引起的。團體暴力或不良行為有關團體反社會的行為,考慮有兩個目的。其一,是重視友情,以尋求能安心地接受自己的夥伴為目的。在結交這種團體時,有一種情況就是採取反社會行動。還有一種,就是藉助團體的力量來表現自己,或者謀求自我實現,而要表現的內容,就屬於反社會行動。雖然這兩者互相重疊,但在青春期的前半段,重點是放在夥伴關係上;到了後半期,自我表現才變得重要。前者,是以盜竊集團、施虐小團體等形式存在。他們的共同點是,都不會得到重要人物(大人物們)的關心,備受冷落。與指向家人的暴力做比較,在家裡採取暴力,其他人會理都不理。或者相反,因家庭內過於嚴厲,可能沒有反抗。在同夥團體這一點上,雖然能保持某種程度的健康,但要是組織本身也受到來自社會壓力,其虐待的組成將會得到強化。既要得到同夥團體的保證,也要發動團伙全體成員起作用。屬於後者的團伙,有以暴走族為代表的不良組織,這是他們自我表現的方法。若有很強的自我,可以認為這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向上的台階。但對於既不依靠團體,也不會自作主張的人,或處於團體最底層的人來說,就需要得到某些幫助。參加這種組織,對於有很強自我的人來說,是表示長大成人或是具有自立的一個台階。但若是自己家裡人,或自己非常關心的人,在這種組織中混混,那真是件讓人心痛的事。作為他身邊的人,為了便於能妥善地開展輔導,希望來這裡學習一些諮詢方法。自傷行為有時,也會碰到不是攻擊或加害別人,相反的是自己傷害自己。自殺則是其中的最激烈的例子。此外,還有割手腕、咬手或用頭撞牆等的自傷行為。自殺是因在深深的絕望、失去希望或有強烈孤獨感的驅使下,想以死來獲得解脫的一種行為,是將很強的攻擊性朝向自己才出現的。想死的絕望感,會在極度恐懼的狀況或失去自己所依靠人的時候出現,因此對某一件事的依賴性越強越危險。舉個例子,以跑步而自信並視跑步為生的運動員,當失去雙腳又無法依靠他他人的時候;還有視工作為唯一生存寄託的人,當失去工作的時候;還有某個老人,當用藥物消除了他多年來經常跟自己閑談的幻聽後,卻反而自殺了。在突然去掉病態的東西或一直依賴東西的情況下倒反而是很危險的。有時,自己的求救被他人拒絕時,也會想到死。苦惱的人,若使他受到冷淡,或對方毫無溫情但有輕微的言行出現時,也會作出敏感的反應。因此,有的人從表面上看確實無法理解的事,但只要仔細深入了解,就會知道在確實失去了自己依賴的人時,會有這樣的情況。這樣的想法或錯誤的判斷,原因是其本人深深地陷入苦惱後,由此使自己的視野變得狹窄,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作為疾病,當更加歪曲時,就會導致抑鬱症。抑鬱症中的一個癥狀是具有很強的絕望感和堅信自己沒有活著的價值,因而企圖自殺。抑鬱症患者的自殺念頭,在病情好轉時反而比病重的時候更易發生。一天當中則是在早晨醒來時最危險。對於治療抑鬱症,首選當然是服藥。但是在防止抑鬱症複發時,需要進行森田式的諮詢。實際上,只在苦惱的時候,才認識到要去作諮詢的必要,而一旦好轉後,馬上就回到原來的環境中。還有,就是不知原因的自殺企圖,可見於精神分裂症。其中之一的原因,是被自己幻聽中的「不如死了好」的耳語而牽著鼻子走。此外,也可能是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再產生行動。這種情況則也跟抑鬱症一樣,多見於病情好轉的時候。在病情惡化的時候,儘管很痛苦而發生與現實的衝突,但可以逃避到精神病的世界中。當病情一旦好轉,就會因做不到這一點而發生正面衝突,不知如何保護自己,這時就會去選擇死亡。當患了精神病後,失去了自己所依賴的世界和所依靠的人,比如說,失去了可能會和他結婚的對象的,就會見到他發病。可以說只要進行密切的觀察,他所發出的這一異常信號還是能讓周圍的人感覺到的。年輕人的自殺行為,更有著想得到他人更多關心和幫助。當然,也應知道並不都是如此。原因是演了了尋死的一幕戲,有效地吸引了別人的目光。但另一方面,這一方法沒能吸引到主要的人對自己的關心,卻被別人當成是在演戲。或者沒有死的念頭,而受到別人漠視的話,也有可能就此逾越障礙而好轉起來。對於有這樣表現的人,可以進行非森田式的諮詢。或者對於一般有自殺意圖者,需要花充分的時間來進行開導。就像在「生命熱線」中所進行的一樣,用締結感情的紐帶來開展這一諮詢。發生自傷行為,即咬手、打擊頭部等行為都是嬰兒、智力低下(精神發育遲緩)或有軀體障礙的人,當他們沒法用別的形式表現憤怒的時候,所能見到的一種簡單行為。他們對自己為什麼生氣都不知道,因此一定需要周圍人來關心,並給予安全感。還有少部分的行動,如拔頭髮、抓皮膚等,近似於某種不良習慣,其中也有後面講到的,屬於強迫行為的一種,對此則是森田療法諮詢的對象。因奇妙而令人不安的舉動雖然不是去攻擊或傷害別人,但是所發現的令人不安和感到莫名其妙的舉動,實際上也影響了周圍的人,若是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會給別人添麻煩。舉個典型例子,那就是醉酒人的行為。如果 醉得輕,只停留於情緒好轉,僅比往常話多一些;但只要酒精繼續抑制了大腦的作用,就會出現大聲嚷嚷、爬牆鑽洞等反常行動。這種酒精作用,很多人都體驗過,但好在是一過性的。然而令人不安的是,醉酒次數明顯增多,又出現了酒精依賴那樣的狀態,或者叫做病態醉酒或異常酩酊狀態。只要少量飲酒也會出現顯著異常行為的人,就有必要去接受醫生的診療。躁狂狀態這是指在躁狂症中能見到活動增多的狀態,他們往往表現出話比平時明顯增多、深夜還接二連三地打電話、大肆購物、任意與陌生人搭話、忽而又想去開創新事業等。雖然看起來情緒很好,但其中也帶著攻擊性和不肯放過別人一丁點過錯而隨意加以指責的情況,最終就是使人際關係惡化。這種狀態叫做躁狂狀態。作為原因,考慮可能是他本人遇到某些心理予盾後不能解脫時發出的一種求助信號。躁狂狀態下的生活態度,往往會發生突然轉變,所以早期能看到他們行為的人,可能會認為是性格造成的。由於實際上他們的狀況變化、話多、喜歡隨便地大肆購物與具有這樣性格的人還是有區別的,他們往往在於情緒上有波動、發作和不發作時是有差別的。抑鬱狀態抑鬱症失戀、失去重要的親人、灰心喪氣、不想做任何事情、悲痛欲哭是很自然的事,是誰也能理解的。可是,當程度劇烈得卧床不起、茶飯不思、只會終日以淚洗面,就會讓人擔心不已。還有,這種悲痛一般過一二個月就沒事了,如果持續半年以上那就有問題了。還有一種,就是當有不明原因的悲痛時問題就來了,例如升為分公司社長、喬遷新居、要嫁女兒等的喜事時,不但不高興,反而陷入抑鬱狀態的時候。陷入這種狀態,往往和失去自己依靠的人有關係。因此,要是存在依賴人,比如雖然是結婚,但當嫁出女兒時就會陷入痛苦的狀態。不過,得抑鬱症的人如同在前面講到的那樣,或許不太依賴人,而只是有依賴工作的傾向,所以也會導致成為發生抑鬱狀態的扳機,這就不是失去姑娘的事,而是失去了哺育孩子的工作或失去了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家、離開了已經習慣並已是自己工作模式的事。同時,如果沒有食慾或不想睡覺、一早醒來連早上的愉快氣氛都談不上而一直處於痛苦狀態,加上在傍晚到夜裡又變得愉快、情緒穩定的人,就要考慮他患的是抑鬱症,勸他應去接受一下專家的診斷。抑鬱症的治療用藥目前層出不窮,所以是肯定能治好的。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自殺和不讓他放棄工作—有的會覺得自己不做事白拿錢是沒道理的,故而就辭掉了工作。抑鬱狀態,在抑鬱症以外情況下也能見到。往往見於在一天的工作而筋疲力盡的晚上倒反覺得好過,或到了不工作的星期天,卻抑鬱加重受不了,或只要跟別人聊天,就覺得好過等。這樣的抑鬱狀態,其原因在於環境和對人的關係上,所以可認為是包括森田式治療在內的多種諮詢對象。處於陌生世界的感覺例如赤身裸體地跑到外面,陷入有人要殺自己的恐懼狀態,傻盯著某一點出神,即便是叫也不應,像這種進入到讓人搞不懂的境界中去的情況,多見於精神分裂症。至少是一時陷入到這種狀態中去。還有像聽到有人講話,恐懼的念頭鑽到腦子中,看到和感覺到的東西覺得可怕和離奇,覺得到了世界末日等。一方面覺得聽到的和感覺到的都屬於很正常,但另一方面,好像又覺得身體被死死捆住似的不能動彈,從而能達到體驗以上的感覺。當然,不能說這種狀態地直存在著。一般情況下,當恢復到健康狀態後,又倒退到病態中去,或者往返於那個世界中。可以這樣認為,當受到某些強烈的不安刺激是,就會使人進入到這種世界中去。而且,會慢慢地習慣於這種世界。比起充滿不安的現實世界,這種好受一些的另一世界還很有誘惑性,有時要乾脆搬到裡面去,這種狀態就叫做精神分裂的慢性化。因此有必要在病情處於走來走去的急性期,加緊進行治病。由於這種狀態,對因可怕的不安所導致的結果,就像神戶大學的中井久夫先生所講的一樣,「給予安心」是第一位的。而且,這種「給予安心」,又恰好是諮詢的第一步。只不過由於處於這種狀態的人非常敏感,連針尖大的小事也能引起不安,所以找出絆腳石是非常重要的。有時母親的一句無心話,或久未謀面的朋友一張明信片,也能改變患者的世界。所以,重要的是當處於不安的時候,除了跟幫助的人在一起外,別無他法。若以這種安心作為治療的基礎,那麼用藥也非常有效。隨著祛除幻覺的葯、減輕不安的葯、改善睡眠的葯等好葯相繼問世,比起以前的情況,生這種病的境遇更好過些,而且也有可能治癒這種病。但是不能忘記,藥物和安心兩者均需要,而且安心又是第一位的。原因是隨著近年來好葯的出現,有時單用藥物也能使患者好轉起來,這樣就容易忘記和拋棄給予安心的重要性,無形中造成把患者逼入自殺的境地。當陷入某種狀況做出奇異行動時比方說,一旦出了大門,反反覆復地進門又出門;走路時,走三步退一步,像個某地的和尚一樣走路;扔垃圾時,還是再三地查看垃圾袋裡的東西。還有,花特別多的時間去洗手。只帶有這樣的奇怪行動,除此這之外的生活,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可以認為,這是一種障礙,稱之為強迫症。雖說在癲癇患者,他們處在深深的苦惱狀態中,並在想方設法求治的念頭中飽受著煎熬。用這種行動表現出來的強迫癥狀叫做強迫行為,其中最多見到的是不潔恐懼。為此,不洗手就放不下心,沒有勁,而一洗又是10、20分鐘,一直要到心裡覺得已經過得去為止。若是引起周圍人的注意時,越發地放心不下。也有的人,不是洗手,而是擔心東西沒洗凈,反覆要洗好幾遍。第二多見到的是確認恐懼,擔心是不是找錯了錢,讓大家等著,於是反覆核算確認。還有,為確認垃圾袋中是否混雜著貴重的東西,在扔垃圾前總要看上好幾次。怕忘記關煤氣閥了,出門後又返回來(當然,很多人都有過一兩次這樣的經歷,但不會反覆好多次),還有,出門時懷疑是否忘帶什麼東西,每次都要反覆查看,以至於連出門都變得越來越困難。患者他本人也知道這種事不體面,想方設法地想控制發生這種事情。可是往往越是這麼想,注意力卻越會集中到這種事情上,結果反而更加擔心這種事情。得了重症強迫症後,也會出現擔心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是否合理、規範,結果連轉動身體都不可能了。強迫行為有時很輕微時,可以作為森田治療諮詢的對象。但多數的場合下,需要採取包括住院在內的正規森田療法即使住院了,也會遇到棘手的患者,包括強迫行為中的不潔恐怖。也有因過度洗手,使得雙手皮膚都完全變皴了的患者。因此對他們的治療必須做好有困難的思想準備。但話又說回來,沒聽說過因過度洗手而洗死了人,或得重病的例子。雖不能說已進入明顯奇怪的程度,但也有人像小毛病似的,老是重複某一動作。例如反覆清嗓子、眨眼睛、縮脖子等,越緊張越激烈。還有像蠟人一般,坐著一動不動,這在看書的孩子中常能見到,可能是為了減輕緊張情緒而產生的無意識動作。痴呆*記憶障礙作為一個人,能夠連貫地行動著,是因為保存了過去的行動或親身體驗的回憶。因此,當失去記憶時,這種行動也就變得奇怪了。其典型代表是老年性痴呆。自己忘記把東西放在哪裡了;也會忘記是否吃過飯,還搞不清楚是自己忘記了;到處對別人說錢被偷了、家裡不給飯吃了等。如果是外出的話,會忘記回家的路,但又因保存遠事記憶而能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隨著遺忘加重,年齡也會倒退到30歲或16歲。這樣的老年性痴呆,雖然以腦細胞的病變為主,但仍與焦慮有關係。若有焦慮,在同一類遺忘的基礎上加上被害妄想,就更是糾纏不清。有時,還能見著未到痴呆的年齡,但也會把自己的事忘得一乾二淨,這在多重人格中能見到。他變成了具有兩個以上人格的人,從而會忘記另一個自我。當然,應考慮主要為精神上的原因,且這種狀態非常罕見。也可有一時忘記某一部分的記憶,常發生於喝酒之後。當腦外傷而失去記憶時,常會忘記受傷前的事。除此之外,還有如不遵守約會的人、任意遺忘東西的孩子等,這些人發生問題的時候也很多。如果不具備基本控制的能力,不能把關心轉向其他事物,而且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當發作厲這原時候也是需要來諮詢的。沉湎於某事、逃避、躲在家裡還有,下面列舉的如把注意力逃離於現實生活、沉湎於某事並進入裡面而產生依賴、躲在家中或者躲進往昔的世界中去等。這些情況雖然不會直接給他人造成危害,但是由於迴避了社會生活,結果也會造成極大的麻煩。酒精*藥物依賴對於掙養活一家子的人來說,陷入了這種狀態,理所當然是令人難受的事,其典型代表就是酒精依賴。酒精比其他會造成依賴性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弄到手。即使在深夜,也有自動售貨機。只要需要,就能提供世界上少有的服務,而日本又特別受到這方面的恩惠。再加上酒精能使人覺得飄飄然,忘卻令人討厭的現實。特別是,酒精可讓人養成身體上的依賴性和習慣性。可以說,要是每天堅持2次以上,每次超過5合以上地喝酒(1合酒相當於1杯啤酒),就能導致酒精依賴。而且,越早開始飲酒或在最初喝酒時就留下對酒有特別好的印象的人,就越有危險。酒精依賴的結果,是否會出現精神癥狀(如看到小動物出現意識障礙),或有肝硬化為首的軀體疾病等,則是有個體差異的。除此之外,在作為能產生依賴的物質中,可怕的是興奮劑。一旦產生嗜好,有時就會產生與精神分裂症非常相似的被害妄想或幻聽癥狀。而且,更可怕的是,即使戒了興奮劑,只要重複喝啤酒,有時還會依此為契機而引出幻覺癥狀。另外,雖然沒有興奮劑那樣的厲害,但也有如有機溶劑、麻醉劑葯等引起幻覺的。服用這些藥物後,產生一種使人覺得胸襟開闊、世上無難事、心情特別好的錯誤認識,而這又會導致更加堅持服用這種藥物的念頭。而難以戒掉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很難抵制這種誘惑而敗下陣為的性格上的弱點,另一方面也有藥物本身所具有高度依賴性的原因。由於一直酗酒,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還有,雖然不是屬於藥物類或毒品類,但也會有讓人熱衷、沉湎於其中難以自拔的如賭博之類。另外還有如飆車、賭馬、輪盤賭、麻將等,其共有的問題就出在不經勞動就能輸贏很多錢。當這種賭博,若處於與社會生活的對立面時,就會失去節制面產生問題。熱衷於吃東西過量,或者採取相反的態度表現為極端限制飲食,也是患有飲食障礙。有關進食這一事,具有能使人鎮靜和情緒愉快的作用。特別是在與人共進餐時,還有助於改善人際前系。當然也包括喝在內,因此宴會所具有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患有飲食障礙的人,在多數情況下,只是獨自一人進食。表現為狼吞虎咽,有時甚至到了快要嘔吐的地步。如果因焦慮,而只顧吃的話,只人霨致別的焦慮。要是不治療引起焦慮的原因,單靠去制止吃東西,那隻能導致失敗。因此要改善這類癥狀,有必要定下心來。對森田式諮詢有效的患者,同時需要調整全體家庭成員的關係。閉門不出的情況若不去原來的公司工學校,而把自己關在家中;或者索性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出來的狀態,其中最典型的可稱之為學校恐懼症。自己雖然明知道不去學校或公司是不行的,本人還進行了多方努力,但是一旦有情況,就成為自己不去的理由。也有的忍受著痛苦,還能勉強地、難以勝任地上了學校,但若遇到一點挫折,如挨老師罵,或者做錯事後被責怪等,從而結束迄今從未挨過罵的歷史,以此作為人生轉折的契機,突希有發生了不去學校的情況。由於本來就討厭上學,而又碰上了正逢要舉行自己不擅長的馬拉松賽或數學考試日子,或是過完休息日後的第一天,怎麼動員也不去上學,一直想在家休息。一直悶在家裡就會招來父母的責罵。要是老師來家訪,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見面,有時還變成轉向父母的暴力行為。對急性患者,大多在聽到父母的話後,能一個勁地要做好孩子,但由於沒有得到父母的寵愛,反而不能體驗自立的過程,只能悶在家裡,想重新做小孩。還有,應該理解到孩子發生暴力行為也 撒嬌的一種。當他在撒嬌的時候,想體現用自己的力量拒絕上學,這類人也很多。有時,因強烈焦慮而不能返回到原來狀態的人,雖然只差一步,但森田式諮詢就能起作用。就森田療法本身來說,不到高中高年級是很難奏效的。但是,以森田式的思考方式為背景進行生活指導的人,卻意外的多。對於慢性類型,上學和上班本身就成為障礙。由於缺乏克服困難的親身經驗,就容易在生活中使用合適的、超越障礙的行為療法。但是,隨著能力的增長,也可以進行森田式的探討。空想*白日夢*沉迷於夢的世界也有隻滿足於悶在屋子裡的生活、不考慮工作或上學而讓人擔心的人。其中有悶在只屬於自己的妄想世界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有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把精力費在撰寫以《尋求失去的時代》為名的大部頭書的、馬塞爾不列斯特一樣的天才。如今更多的人是社會上受過一二次挫折後,就悶在家中要過上好幾年,但他們還沒達到精神病的程度。他們對回到社會死了心,不與朋友交往,在家整天看電視、聽音樂地打發時間。因為不會給周圍人造成危害,所以別人也就隨他去,不知不覺就幾年過去了。這樣的人需要諮詢,但是從來沒有過其本人主動要求諮詢。因此,需要像家庭療法的方法一樣,出訪到患者家中去,與其全家人交談非常必要的。初看沒什麼但也應給予留意的人在社會活動中沒出現問題,但也應當留意的人。當時雖然沒有什麼問題,但不久就會產生問題,即使本人過得好,但問題往往出在家庭里。回到過去這在小孩和老人中可以見到。小孩的場合,是稱之為退縮的、屬於一時性的現象。這種現象發生在當弟弟或妹妹出世後,大家的關心就會轉移到他們身上,這樣,大孩子就有感到自己被拋棄的孤獨感。隨之,就會回到過去以自己為中心的、受到大家寵愛的時代,如用嬰兒的語調說話、尿褲子等。而大家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馬上叱責為「你還算是哥哥,可你卻……」用這種語氣來逼他,結果使得情況惡化。即使不是小孩,也有作為青春期的問題行為,例如悶在家裡。還有,想努力做個「好孩子」類型,可以像小時候一樣對母親撒嬌或和母親睡在一起等的情況。實際上不是想回到過去的好時光,而是以重新做過去沒能做過的事來作為補償。老人也會隨著疾呆程度的進展,忘記現在的事。與此同時,自認為年齡上會變得年輕起來,有時說自己現在正值20歲。雖然大家都明白這是由於痴呆喪失記憶力所致,但對他而言返老還童的年齡是與過去愉快的年代有聯繫,所以周圍的人就認可他,並配合著扮演各自以前相應的人物。這樣一來不僅能保證他原有的精神狀態,還能防止他卧床不起。可以說,對他本人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種措施。神經質相反,也有的人在社會上處事得當,將來也好、家庭也好都不存在問題,只是他本人感到非常苦惱。成為森田療法對象的多數人,就像在社交恐懼症的患者一樣對事物看得一清二楚。雖然在別人看來不可理喻,可是做起事來反倒認真,只是他本人深深地感到苦惱和有劣等感。不像在其他心身疾病中看到一樣,由於苦惱而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和發生大量的差錯。反而是在拚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責任心也特彆強。正因為如此,對自己所具備的性格也容易產生苦惱,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另外,由於不能進行自己所理想的交往,容易受到深深地傷害。而在想單純地放鬆情緒的錯誤想法指導下,通過練習坐禪或武術,卻反而會使得拘謹程度越來越加深。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的社交恐懼或紅臉恐懼、介意於手抖而發生的書寫痙攣、介意於想要學習的時候,會湧現出雜七分八想法的雜念恐懼、留意自己眼神的視線恐懼、介意自己鼻尖的鼻尖恐懼等,要是一個一個地數著,那麼挂念的事就沒個盡頭。它們的共同之處是些拘泥於別人看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小節上的事,而他們把它當作自卑深深地苦惱著。即使努力想治好,也覍 好轉,所以就越發痛苦。儘管如此,還是有一邊苦惱,一邊能很好工作的人。要是病得再重一些,成了拘泥於行動的人,例如反覆關門使人感到恐懼一樣,有時會被人看作是奇怪的行動。像本書剛開始時提到的瑪利小姐一樣。也有6年來一直悶在家裡的人。但是,只要有求治的念頭,就有可能進行森田療法。好孩子下面要介紹的是,雖然本人還沒意識到苦惱,可由於處於只想讓周圍人滿足的狀態,所以被叫做「好孩子」的人。對於父母來說,是個無可挑剔的孩子,沒有反抗期,是順從父母的孩子。實際上,這也是危機信號的一種。這類人對於家庭內的緊張會有很敏感的反應,一心想要成為父母期待的人。倒霉時,就壓抑著不安和想對父母撒嬌的心情,用那點能力投入學習或運動上,也會得到父母的肯定。但是,不可能永遠滿足期望。隨著進入高年級,能位居於前列的畢竟是少數。因此一旦受到挫折,出現上述任何一種癥狀,周圍人就會察覺到。一遇倒霉,不會因此而一蹶不振,也能夠進入名牌大學,以後從事好的工作而成為上班族。在公司或社會上,也能滿足父母的期待。有人會認為,這不是很好嗎?像這樣能獲得人生的成功。但是,對於這樣的人,因不良影響而波及家庭的情況很多。他的妻子或孩子,一旦受到這種影響,就會發出某些危險信號。這些所有好孩子或上班族(過勞者)存在著兩個問題。稱之為好孩子的場合,只能限於以發揮父母所規定的要求生活著,難以充分地進行自我表達。至於上班族,雖然能依靠工作,但不能依靠他人發揮作用。即不會與人交流和不能體諒別人的心情,而且會把妻子和孩子逼入窘境。即使好孩子或上班族,要是在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後,能夠與他人情真意切地交流,就沒必要擔心他的能力。雖然難以做到滿懷激情,但只要覺得孩子可愛、當配偶生病或受傷時,他能像疼痛傳導一樣,具有共同感性的人就可以了。因此,培養這些集團組織很重要,可以相勸他們參加心理劇或團體組織。在森田療法中,當參加「生活發現會」的活動後,能得到相應幫助。以上,是講述了關於人們在苦惱時,即當走到成熟還是陷入不健康狀態的岔道時,人們應該怎樣發出危險信號。而且,也講述了對於怎樣的危險信號可適合於進行森田式諮詢。在軀體癥狀的主訴中,比較客觀的資料就是當他本人擔心的時候,可在行動上出現束縛狀態。例如因焦慮而不能外出的人,或是為了確認某事而重複一種動作的人,還有雖然初看沒有什麼但本人卻存在著別人不易察覺的社交恐懼等。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存在著一種束縛。而為了要治療好,就要想方設法去努力,這樣反而成了固定和加深這種束縛的機制。雖然是順其自然地,任憑著緊張或不快的情緒而存在著,但若不加理睬的話,它也會變輕。如果想擺弄和抑制它,反而會變得更厲害。從中就顯露出一種性格傾向,就是嚴肅而規規矩矩、不放過一點小事的性格,不夠完善決不罷休的性格,想要擺脫焦慮而不能忍耐的性格等。因此,在下面的章節里,就把焦點放在苦惱的人身上,看哪種人是最適合進行森田式的諮詢。第四章 苦惱者所處的狀況一、適合森田式心理諮詢的人以什麼標準評判以下形形色色的人是屬於何種類型的呢?比如如何看待在我們面前訴苦和坦白自己痛苦以及表現出前面提到過的種種求助信號的人。有的人還表現為喜歡欺負別人、熱情高漲、呆在家中不肯出門、亂打電話、懼怕聽到來自敵人的聲音、不停地洗手等,我們對上述事情的看法很重要。內向或外向性格性格內向的人比較注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和心理狀態,經常自我反省和揣摩自己到底優秀還是差勁等,所以容易陷入以情緒為中心的狀態。性格外向的人與此相反,比較關心外界事物,如同見到飛馳的火車就揮動雙手的天真小孩注意自己所看到的外部世界。但是,性格的內、外向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時間和場合的變化而變化。大多數小孩性格外向,但到了青春期性格就轉變為內向。青春期開始,人們注意自己的身體和內心變化,更注意自我評價。一般先從容貌和形體開始進行自我評價。比如,首先關心自己的長相是否可愛,額頭是否平坦,眼神有沒有魅力等。在此基礎上,青春期後半段時間開始還出現更加註意自己的心理狀態等其他內向性思維。因此容易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和因大量的雜念湧現妨礙學習和罹患確認恐懼障礙等。軀體重要臟器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多見於中年人,偶爾也能在青年人身上見到。但是步入中年後,隨著身體狀況一天天不如年輕時,更加容易患軀體疾病。不知森田正馬所提的「疑病性基調」是與生俱來的性格,還是隨後天環境變化而派生的。或許,有人對身體有天生的敏感,也有的人隨年齡變化或以某一事件的挫折為契機變得對身體敏感起來。適合接受森田式諮詢的對象是具有這種內向性格或疑病性格,以及關心自己內心和身體變化而苦惱的人。與此相反外向性格的人不善於自我反省,就像總是喊:「明天就是明天」的斯卡萊特奧哈拉一樣對痛苦採取迴避或佯裝不知的態度。因此,他們平時很少陷入苦惱之中。但是由於採取了裝作不知道的樣子,所以一旦到了無法再忍受煩惱的時候,就將以精神或軀體癥狀而最終崩潰,這時可表現歇斯底里或心理反應等各種各樣的癥狀。他們不適合接受森田療法,而比較適合促使他們接受關心自我的諮詢,例如通過電影、對劇或製作盆景式庭院等來達到治療目的的藝術療法。乖孩子類型的人這裡的乖孩子是指小時候總是聽從於父母和老師的話,長大後聽從於上司的人。從精神分析討論這部分人是屬於超我很強的人,而行為療法的角度看這部分人是容易形成條件反射的人。精神分析的理論認為這部分人之所以形成很強的超我,是源於小候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造成的。比如,父母過於嚴厲,加上孩子本身比較敏感,所以體察到父母的這種情緒反應後,逐漸養成了抑制自我表現,一切順從長輩的習慣。從事行為療法的艾森克根據形成條件反射的難易程度把人分為兩種:一種人是容易形成條件反射並善於服從各種制度,而另一種人是難以形成條件反射和不願服從各種制度。當經歷危險時,主動迴避危險就是一種條件反射,但太過容易形成條件反射時就未免有過分摸著石頭過河的嫌疑。這種人太過介意長輩和上司及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為了避免導致失敗反覆進行確認,因此產生了社交恐懼和確認恐懼以及強迫觀念等癥狀。與此相反的是,本能慾望較強的人超我相對薄弱而原我相對較強,所以不受控制和不願服從各種條條框框只按自己的本能行事。可以從好的方面評價這些人自由奔放,但超過一定界限這些人就變得旁若無人。因此,這些人遇到難題時往往採用歇斯底里和反社會及不良行為來給周圍人帶來麻煩。這一部分人適合接受冷靜面循序漸進的諮詢和行為療法以及內觀療法等,而不適合進行要求當事人努力剋制自己的森田療法。執著的性格具有執著性格的人容易形成強迫觀念和拘泥於某事,屬於埋頭苦幹的人。中井久夫教授在《精神分裂症和人類》(東京大學出版會刊)一文中闡述了日本民族的執著性於「整日耕作」的農耕民族的強迫性格有相似之處,而那些對空間認知比較敏感的具有精神分裂症易素質的人則與狩獵民族的特性有密切關係。在狩獵社會中,具有分裂素質的人能對一點苗頭作出迅速反應,所以有利於生存下去,而在日本的農耕文化中強迫重複做某事的人則比較容易生存。日本的經濟得以高速成長可能也與日本民族的這種執著性格有關。因此,森田式諮詢中要求患者任憑不安為所當為,重視日積月累地重複同樣生活的生活方式是源自這種東方民族的執著性格。生的慾望出自森田正馬之口的「生的慾望」不僅與心理劇的創始人莫雷諾的「自發性」一詞有相似之處,還與深受莫雷諾影響的柏格森所說的「生的跳動」一詞有相似之處。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生的慾望」相當於精神分析的原我和超我。但「生的慾望」最大不同點在於「生的慾望」源於想要活得更好以及希望更上一層樓的人的動力,是人與生俱來的。在這一點上,可能與莫雷諾解決糾紛場面時用到的自發性有相似之處。莫雷諾認為生的慾望可以通過在心理劇的舞台上進行訓練引發。而森田正馬則把治療的焦點放在了儘可能發掘「生的慾望」上,即通過一周的絕對卧床,讓患者感到無聊和產生不管什麼事情只要有事做就行的想法。這種想法就是「生的慾望」,所以「生的慾望」較弱的人即使過了一周也並不感到無聊,還可以繼續卧床。具有同樣執著性格的抑鬱症患者和強迫神經症患者,雖然都容易拘泥於某一事情,但兩者的區別在於強弱不等的「生的慾望」上。「生的慾望」較強的人就會想方設法改善當前的窘境而焦躁,結果強化了本身的強迫癥狀。反之,「生的慾望」較弱的人可能進一步陷入抑鬱情緒的泥潭之中。如果依照本來目的很好地運用「生的慾望」,將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使生活過得更充實。上述觀點是森田療法第一次提到的。那麼,如何判斷站在我們眼前的人,其「生的慾望」是強還是弱呢?難就難在未經絕對卧床體驗,就沒法判斷對方的「生的慾望」是強是弱,但可以從他們為了擺脫當前的痛苦和煩惱而表現出的種種努力中推測一下生的慾望的強弱。可以認為進行絕食、坐禪、自律訓練以及其他嘗試的人具有努力治病的強烈願望。這在普通人身上表現為討厭認輸、好強、想比別人活得更好的「爭強好勝」的性格,因此容易被他人所矚目。「引人注目」是為了想得到別人的承認和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努力的結果。雖然好勝和引人注目不能與「生的慾望」相提並論,但它們是緊密相連的性格特徵。好勝與引人注目多見於因壓抑致病的癔症等神經症患者,常在引發糾紛中起作用。癔症患者與強迫症患者的區別在於,後者具有執著的內向性格,而前者以疑病形式將精力集中到自身並壓抑自己的情感。能量雖然相同,但是可從積極的一面發揮能量,使自己變得更好的內省性作為「生的慾望」,即超我。從不同觀點看性格最近流行按血型的不同來劃分不同的性格,有時分析性格取決於哪一優勢大腦,也就是把性格跟左右大腦功能的差異聯繫起來考慮。目前還沒有找到能把性格與身體功能聯繫起來的確切證據。但這不妨礙我們從血型和優勢大腦來理解某人的性格。具有A型性格的人守規矩和認真理智,並善於抽象思維和理性判斷,他們想引起別人注意,而且左腦是他們優勢大腦。A型性格的人本來就過著森田式生活,而容易患強迫症是他們的弱點。具有B型人格的人優勢大腦在右腦,他們善於感性思考和感性用事,森田療法認為B型人格不適合接受森田治療。目前持有上述見解的人逐漸增多,所以在此只作為一種線索列舉了上述的標準,但很多人不能簡單劃人某一標準。因此,應能動地理解和注視在成長中人格的形成,可以參考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和對象關係論內容等。二、健康心理的發展前面已分類討論了具有哪種性格的人適合接受森田式諮詢,並了解到具有執著、疑病、內向、「生的慾望」較強等性格特徵的人適合接受森田療法。除此之外,還列舉了具有其他性格類型的人。不過存在人為劃分人格特徵和片面靜止看待人格特徵的傾向。性格由可變和不可變的兩部分組成,而森田療法和其他諮詢的治療目標都放在了以可變性格的重塑上。森田療法中要求患者把內向性行為轉變成外向性行為,而在諮詢中要求詢者把目光朝向自己的內心世界。像這樣把行為看作性格的某一面後,就可以通過教育糾正患者的錯誤行為了。行為是性格的一面外,性格中更重要的是人們如何應對來自自己所處環境的內外刺激。這種應對反應包括了與生俱來的軟弱和看東西具有片面性等的基本素質,而自我心理學研究的是從出生開始對內外刺激的應對反應和自我的形成過程中起作用的素質,即在回溯對方的心理發展歷程中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下面從自我心理學和發育心理學以及對象關係論來討論心理發展。胎兒期人格發展雖然從出生後開始,但也不能忽視嬰兒出生前受到的不良影響帶給嬰兒的傷害。嬰兒出生前受到的放射線和其他感染以及母親患貧血和飲酒、抽煙、服藥,都會給胎兒帶來不良影響,以及影響其出生後的生存能力。不僅影響嬰兒的基本生活能力,程度嚴重的還能造成嬰兒形體上缺陷或智能發育障礙。雖然部分影響,日後可得到修復,但是隨著出生後環境的惡劣會使某些影響永遠得不到修復。母親的精神衛生狀況也影響胎兒。母親的精神衛生現在也已受到關注,母親會通過運送血液的胎盤,把自己的焦慮和不穩定情緒等不良刺激帶給胎兒。因此,不僅要重視母親患貧血帶給胎兒的不良影響,也應重視母親的焦慮和不健康心理帶給胎兒的不良影響。雖然不能說早產或剖宮產,以及分娩時處於休克或受到其他創傷能立即帶給出生後的嬰兒發育上的不良影響,但這已構成他們日後成長中的不利條件。雖然上述不良影響只不過是諸多造成障礙因素中的一個,但它們卻與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發生這一障礙的危險性。分娩時處于于休克狀態導致嬰兒的腦部缺氧,所以會給嬰兒留下嚴重障礙。長時間分娩也會造成近似於休克帶來的不良後果。特別要注意的有母嬰血型不和導致嬰兒的大腦障礙。除了乳兒期的腦炎和頭部外傷等直接損害造成嬰兒的大腦損害外,環境因素也對嬰兒有影響。母親是對剛出生嬰兒影響最大的環境。乳兒期兒科醫生斯皮茲觀察到動物出生後有不同的行動,如出生後馬上能跟著移動物體行走的動物有鴨子和牛等。斯皮茲觀察到剛出生的小鴨能追著氣球走。在剛出生的人和貓身上都能見到左右搖擺頭尋找母親乳房的舉動。給嬰兒看圓形團扇和疊成四角形的紙,嬰兒更喜歡注視圓形團扇,而且嬰兒比單純的白色更喜歡描繪得像眼睛一樣的東西。也就是說嬰兒對母親的乳房和臉的吸引是與生俱來的。因此,這一時期的嬰兒如果離開母親到寄宿制幼兒園生活,會造成軟弱的性格和智力低下。8個月的嬰兒能認人,所以8個月大的孩子見到陌生人就會大哭。這是由於這一時期的嬰兒隨著與母親交流加深的同時,認識到了母親對他們的重要性。因此,沒有過這種體驗的孩子日後可能表現出軟弱和發育遲緩現象,以及嬰兒覺得母親的存在微不足道。據斯皮茲的研究報告,如果在這一時期孩子離開母親達3個月以上,將因失去與母親加深關係的最佳機會留下不可修復的障礙。發育課題和發育危機等理論的創始人埃里克森認為在這一時期里嬰兒與母親應建立安定的關係。換言之,當水安的嬰兒能通過守候在身邊的母親喂他奶吃,感到自己生來幸福和有人照顧,因此自然而然地也對別人產生信賴感。這種對人的信賴感此後也會一直持續,並在日後碰到種種障礙時提供支持,以至於使他不要太過緊張和缺乏安全感。乳兒期長托的嬰兒和因丈夫有外遇生活在焦慮和動蕩不安中的母親帶的孩子就缺乏上述安定的關係,所以孩子長大後容易感到焦慮和動蕩不安。總之,長大之後再想建立這種對人基本的信賴感並支持他是非常困難的。自律性隨著肌肉逐漸地發達,一二歲孩子學會站立和走路,也學會了憋尿以避免尿褲子。這時候可以適當地訓練孩子上廁所的習慣。這一時期孩子的生活節奏也逐漸變得豐富起來。從最初的睜眼就吃奶、吃飽奶就睡覺的習慣到能區別白晝和黑夜,以及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進餐等。還學會了剋制自我慾望和與別人配合的本領。因此作為父母不僅要愛護這一是期的小兒,還應進行讓小兒掌握克制自我慾望和配合別人的家教。當這一時期進行得比較順利是時,小兒就能與母親同心,並願作聽母親話的乖孩子。或許大家已發現,為求早日讓這一時期的孩子養成良好的小便習慣而急於求成,會因反覆失敗讓孩子失去自信心,甚至還會讓孩子產生羞恥感和變得神經質。與此相反的是,由於大人怕麻煩,不管孩子有多難過都不去換孩子的濕尿布,那麼對這種感覺習以為常的孩子將來長大後會變成邋遢的人。因此,在這一時期重要的是,大人應仔細觀察孩子的狀態和需求。第一反抗期孩子從能用自己的雙腿開始走路時就有了自己的主張。如同歌詞中唱到的「2歲孩子討人嫌」,兩歲孩子不再乖乖地聽父母話,而通過追著母親後面跑,不服從母親的命令以及盡情歡鬧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由於在母親看來這些行為是孩子對她們的反抗行為,所以這一時期就叫第一反抗期。在這一時期里,孩子就像嘲弄母親似的,母親叫他洗手,他偏不洗;叫他吃飯,他偏說不想吃等。因此,說孩子在嘲弄母也不為過,但也有可能是對母親撒嬌,或者是為了進一步認識母親而為之。孩子們想通過頂撞母親或挨母親的罵以及被母親追趕來了解母親的想法和明確母親的存在。這一過程的充分進行使孩子心中就能牢牢地樹立自己母親的形象和在此後的日子中自己單獨玩耍,而母親在不在場也無所謂。孩子在第一反抗期的表現,同8個月孩子認人一樣都作為評判孩子形成自我的強弱標準。因此,自我原本較弱或發育遲緩和父母過於嚴厲的孩子不出現反抗期表現。在孩子與父母關係疏遠上,父母對孩子的過分嬌生慣養和過分讓步都是一樣的。有些生性敏感的孩子由於害怕父母離異和家庭解體使自己沒人照顧,所以當他們觀察到家中緊張氣氛後就壓抑自己的反抗情緒。未曾充分享受母愛而長大的孩子,他們總是誰有能力就依賴誰。這種依賴性就表現在吃東西或玩具的時候,有的就乾脆壓抑自己表現得徹徹底底的「好孩子」, 完完全全地服從父母的意志直到某一天為此付出慘痛代價。也有的孩子在這一時期因某種特殊理由體驗得到失去母愛的滋味。比如,隨著弟弟妹妹的出生,自己不再是先前的那個小皇帝;或者因父母離異或母親生病需長期住院以及寄養給別人而失去了先前的那個小皇帝;或者因父母離異或母親生病需長期住院以及寄養給別人而失去了先前那種被愛的感受。這就是常說的在非常時期孩子體驗到的被拋棄的非常感受,而這種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其不良影響會波及到日後離開父母或與自己親近的人走向自立,使他們走向自立變得異常困難。這種「被拋棄感」終將作為不愉快的回憶永駐在他們的腦海里,影響他們以後的人生,並在遇到類似場景時,使他們觸景生情,苦不堪言。幼兒期和自發性3歲孩子能夠獨自玩耍,這時開始了他們探索世界和拓展眼界的活動。這一時期的孩子們喜歡問題,所以這一時期也叫質問題。這一時期的孩子也喜歡在遊戲中模仿大人,所以這一期也叫模仿期。總之,這一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強,玩遊戲很投入,並喜歡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因此,這一期是孩子培養自發性的時期。孩子在這一時期需要的是自由自在和輕鬆愉快的玩。因為孩子們在玩耍中培養自己的自發情,所以孩子們在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是玩而非學習。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淘氣點也無妨,不能因為孩子淘氣就把他關在屋裡玩電腦,否則不利於培育孩子玩遊戲的興趣。當前,遊戲機不斷地湧現,可能會剝奪孩子培養自發性的機會。如果生來的慾望較弱和具有先天不足,或者第一反抗期進行得不充分和一直被人當作好孩子,或擔心父母遺棄他而不能很好地發揮自發性的孩了,往往不能跟別的小朋友玩耍。小學低年級一進入小學,那些原本自發性發揮得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鬧個不停和一會兒也坐不住的孩子也馬上變得規矩了,並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老師身上,願意服從老師的指示。由於這一時期教孩子們掌握社會準則非常重要。由於小學一年級學生往往把老師奉為神明,所以他們願意服從老師給他們制訂的不需撒謊、遵守規則、尊重父母等一切規定,並且如同掌握遊戲規則一樣掌握的非常牢固。而對那些不太服從老師的孩子,視其程度的不同可以考慮有沒有發育障礙或其他障礙,以及從撫育角度考慮是不是沒有很好地完成一二歲成長課題並學習自律性。有必要對肯定有障礙的孩子進行相應地社會性訓練。而對於不有按時完成成長中的課題以及缺乏自律性的孩子,可以幫助他們重新學習自律性。由於這一期是孩子們容易掌握正確的規則。為了避免孩子們無所適從,家長們也應配合老師,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無視交通規則和蔑視社會準則的壞榜樣。孩子們真的能理解社會規則的表面及深層意義,還得等他們再長大一點。學習夥伴規則同樣是小學生,但到了小學三年級,學生們的心態就會稍微起變化,原本一個班級規規矩矩地列隊登校學生也變得喧鬧和不服管教。到了小學高年級,特別是初中,十多歲的少年開始重視結交夥伴。被稱為防波堤組織的是以前稱之為暴力組織的夥伴集團,都是由同性同年齡的學生組成的組織。針對社會的基本守則,他們在夥伴集團中提出了自己的規矩。比如,針對「不許撒謊」的社會準則,為了反抗老師認可,向老師故意撒謊。他們也認為偶爾違反交通規則未嘗不可,但要求對自己的夥伴一定要忠誠。因此,他們欺負同夥以外的同學、違反團規的同夥和步調不一致的同夥。組織成員可以通過這種夥伴掌握人際交往的社會性。組織中虐待他人和偷竊財物等反社會行為給社會帶來了問題。隨著農村的都市化,反社會行為從原來的偷盜西紅柿和田間土豆等的幼稚行為,演變成偷盜超市裡的西紅柿、土豆等農產品的現象。而在此我們更要關注沒有加入到夥伴中的孩子所帶來的問題。他們當中有些是因發育遲緩,不能像大多數孩子一樣行動自如,有些因還停留在前一個發育階段,始終擺脫不了好孩子的束縛所致。他們由於受到從前跟父母之間關係的影響,會感到莫名的不安和擺脫不了對老師的依賴。這些孩子在反抗期中抑制自己的反抗,事事聽命於父母,不辜負父母的期待,同時也不想辜負老師對他的期待,而在夥伴集團看來這恰恰被當成叛逆行為,所以他們自然成了受攻擊的對象。當老師向大家表明好孩子標準時,那些自以為落伍的孩子自然就結起幫派。有時老師無力管教不服自己的孩子時,就拉好孩子當自己的幫手,這樣一來好孩子立場就越來越孤立了。這種防波堤組織會有助於當步入青春期的男男女女按他們所提的要求去掌握社會變化,並從心理上去適應身體的發育和第二性特徵所帶來的變化。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隨著形體的不斷變化,更多地關心自已的身高和粉刺等外表,以及常常為自己的陰莖是否長歪、左右乳房是否對稱而苦惱。如沒有可以談心的夥伴時,苦惱更加明顯。那些依賴父母和曾愛父母寵愛的孩子,由於看到了自己的臉變得不可愛而焦慮,甚至於戰慄。因此在這一年齡段中神經症的癥狀多以身體上的拘謹為主。由於少男少女中夥伴是唯一可以用來比較的對象,所以只有自尋煩惱。因此,對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不適合開展光靠自己力量就能超越障礙的森田式諮詢,為了減輕焦慮而需要給他們提供支持。這個對象就是父母,特別是父親。第二反抗期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時代叫做第二反抗期。而第二反抗期正好與防波堤組織的年齡段相重疊。在這一時期里,孩子們不僅會說壞話,跟父母爭辯,還會跟父母頂嘴或反駁,甚至違抗父母,繼之濫用暴力。這是由於孩子們對即將要面對的自立感到不安和再次把注意力朝向父母的結果。這跟二三歲時的第一反抗期中離開母親作準備所表現出來的反應 樣,都是為了充分肯定母愛的存在而為之。所不同的是除了肯定母親外,還包括了父親,而且父親處於更加重要的地位。相對於第一反抗期中的離開母親,第二反抗期中面對的課題是自立,所以作為一家之主負責與社會打交道的父親的作用更突出了。反抗作為撒嬌或依賴的變相形式,為的是割斷家庭對自己的羈絆。因而在母親說了算的家庭中的孩子,當受不了束縛的時候,有時會採用家庭暴力擺脫這種束縛。因父母離異,或者父母乾脆不關心自己而找不到反抗對象的孩子,有時轉而反抗老師。在學校特別制定的詳細規則會捆住學生們的手腳,容易導致衝突。這時候孩子們需要父母的關心,所以老師應照顧那些父母不在身邊或得不到父母關心的孩子。但是這樣的老師不多見,所以這生地老師的反抗有逐步升級的危險。對於這一時期的孩子,由於父母隻身到外地工作或父親死亡、父母離婚以及父母生病等原因找不到依靠的對象時,感到焦慮和不安。這地他們是件很痛苦的事。若從前有過美好回憶和深刻體會的孩子還會好些,而因種種理由在第二反抗期中跟父母交流不充分以及沒有充分體驗過溫馨滋味的孩子情況就會更糟,有時還表現出逃學等疑病性神經症、強迫觀念以及暴力等令人不安的舉動。對於這種不適當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說也許是彌補先前不足的絕佳機會,所以有必要支持並適當地糾正這種不適當行為。在這一時期中,也有一些人絲毫不表現出反抗,熱衷於學習或其他一些事情。當這部分人所依靠的東西受到威脅時,就會受到挫折。比如原先在初中學習成績排前幾位的同學升入高中後,發現自己的成績下滑到普通水平時,就會感到受到了挫折。他們當 也不乏發揮自己才能取得某一領域成功的人。但在有些事情上,那些過分依賴父母以及沒跟父母充分交流和撒過嬌的人會感到左右為難。特別在角色轉換上,他們顯得很被動,以至於長大成家後不能很好地處理與配偶及孩子的關係,甚至還會導致抑鬱。有的成功人士在高中時代受到過挫折,以及曾經陷入過社交恐懼和不完全恐懼等強迫癥狀中。在高中時代及青年時代首次表現社交恐懼和不完全恐懼等神經症的患者,雖然曾經想對父母撒嬌而沒有撒過嬌,但步入青春期後已經能自己克服這種障礙,所以不適合接受修復過去和糾正誤區為主的諮詢,而適合接受重視現實的森田療法。在這一時期沒有表現反抗的人中,有想撒嬌但沒能撒嬌而一味要靠自己努力的人,也有從未進行過反抗就投降的老實巴交的人和未曾追求自己幸福與夢想而得過且過的人。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當這些人步入社會後,有時會以一次旅行為契機一下子感到對現實生活的不適應。這種不適應最終會不會演變成精神分裂症,或僅作為一次單純的挫折表現為喜歡一個人悶在家中不出門,將取決於自己的力量和周圍人的支持程度。判斷這一不適應是否帶來問題行動,交霜看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向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變相撒嬌和進行充分溝通。在這裡特彆強調,應注意那些不表現出反抗期的孩子。因此,在如今的諮詢中,詢問來詢者在初中時有沒有參加夥伴組織,以及曾經有沒有反抗期的言行或取而代之地熱衷於某事很重要。不管有沒有反抗期的表現,那些曾經有自己的夥伴或者自己熱衷事情的人都適合接受森田療法。高中時代及大學時代高中生一般開發始把目光投向更加廣闊的外部世界,而逐漸減少對父母的關注。這是為了尋找和樹立自立的榜樣,所以他們首先要擺脫、超越的對象是自己最親近的父母。由於高中時代也重視父母的存在,所以3歲孩子牢記母親的形象是為了平靜地離開母親作準備一樣,高中時代擺脫父母也是為了順利達到自立的目標。在多數場合下,高中生不會把父母當作自立的榜樣,而更多地選擇前輩、伯父或伯母,以及與父母處於不同時代的爺爺、奶奶作自立的榜樣。在學校跟學生接觸比較密切的是班主任,班主任往往也是學生評價的對象,學生一般選擇跟自己有一定距離的保育老師看成自立的榜樣。這一年代的主題是思考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人和以便為此形成「同一性」,而這也是開始從依賴父母轉變到自立的標誌。當高中生髮現自己要與依賴和聽命於父母過去道別、不得不要靠自己的力量生活時,會以拒絕上學、社交恐懼、思春期消瘦症等疾病的表現形式或者以飆車或離家出走的形式發出陷入危機後的求救信號。一般缺少父母關心的孩子會逃學,所以父母有必要多加關心逃學孩子和彌補過去失落的愛。很多人都有過社交恐懼,社交恐懼,社交恐懼是面對自立產生的焦慮所致的。因為即使有父母的幫助,最終走出不安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所以面對社交恐懼時還是順其自然為好。這時需要的是志同關係密切合的朋友和人生嚮導,以及與自己有非同尋常關係的人支持。由於朋友是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支柱,所以認識一兩個好朋友很重要,相反離開朋友給這一年齡段孩子帶來的傷害比任何一個時代留下的心靈創傷更深。在埃里克森的說法中,廣為大家使用的觀點就是在青年時期形成同一性。因此,就像幻想自己總是年輕就好的毛拉里阿姆人和彼得派恩人,不知道自己將來要作怎樣的人,可以認為是陷入到青年的危機中。雖然時光不留情,但技術革新的確給這些想永葆青春的人創造了有利條件。能夠接受多樣化的價值感和生活方式的人才能成長。另一方面,由於目前的物質生活豐富,剝奪了人們培養自發性的機會,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毫無生氣的人數增加。沒有想過將來做什麼樣人的年輕人是有問題的。這些人缺乏森田療法所要求的耐力和「生的慾望」。回顧他們的過去,就能發現他們在幼兒期沒有充分培養自發性和曾經沒有玩過創造性的遊戲,所以他們沒能掌握與人交往的最基本的技巧和沒法與父母很好地交流。對於他們在重視現實生活的森田療法中,應適當添加做遊戲的體驗性治療。如大自然野營,或在喜歡基督教團體生活的年輕人當中稍加改編活動方式,就會取得不錯的效果。雖然這樣的青年人越來越多,但他們的關鍵問題還是形成「同一性」的問題。當然,處在這個年代的年輕人,更加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喜歡抽象思維,他們的完善欲也比其他年代更強。儘管他們的人生體驗還不夠豐富,所以他們非常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顯得對自己沒信心。因此,也容易陷入社交恐懼癥狀中,而事實上處在這個年代的人患社交恐懼癥狀的人數也在增加。從年齡上看,這一時期開始可以接受森田療法了。也就是說,此前只適合接受圍繞成長發育為中心的諮詢。由於在這之前自己的問題了。而這種靠自己努力來解決問題正是森田療法所要求的態度。換句話說,完成發育任務以後碰到危機和苦惱時就適合進行森田療法。補充說明的是,在這一時代還有幫助形成同一性的遵守團體。遵守團體比起初中之前用來掌握社會性的防波堤組織更為重要。由於高中開始要表現自我,所以教會自己為何存在和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的遵守團體更重要。集體活動和飆車,以及自願者服務活動和職業集團活動等都有助於認清自己將來可以做什麼樣的人和想做什麼,並獲取有用的信息。生活發現能對參加森田療法的人起遵守團體一樣的作用,而對戒酒者來說,戒酒會和嗜酒者互誡協會就起著相同的作用。戀愛和育子埃里克森認為青年期以後的課題有兩個;第一是認識並結交異性,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其次是結婚生子,擔當養育子女的任務。我們把青年期的前半段看作是確立自我為主的時期,那麼接下來的時期就是尋找對方和相互幫助的時期。引用心理劇的理論就是尋找「補助自我」的時期。結婚是原先分開的男女結合在一起,彌補相互間的不足之處的同時,共同養育嬰兒和完善還很不成熟的自我,這一過程就叫「育子」。由於有些人還未充分形成同一性,總是不能擺脫以自我為主的思想,所以不懂得如何愛別人和養育子女,或者依賴於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而不去愛別人,結果成了不懂得愛的孤獨的人。當父母與子女之間一開始就出現問題並妨礙人際交往時,需要進行個別諮詢,但也不排除進行集團精神療法的可能。對此通過團體組織,心理劇和森田療法的自助集團—生活發現會也會有幫助。因為解決了自己面臨的問題後,通過幫助後來人克服所面臨的困難能體驗到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年期等於第二青春期步入更年期的女性,隨著體內激素成分的變化,身體功能也起了很大的變化,並由此產生新的危機。男性的更年期也是中年到老年的過渡時期。人們在更年期跟青春期一樣,應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並給原本事實為中心的生活方式中烙上自己的影子。中井久夫講過,由於更年期的任務是告別年輕迎接老化,所以人們會對年輕時爬過但現在不能攀登的山產生感慨。那些曾經只依賴於自己的工作和能力的人,也會感覺到力不從心。由於更年期是容易產生抑鬱的時期,所以會因搬家或退休,或者與自己所依賴的人告別而產生抑鬱症。年老體衰後也會對可望而不可即的爬山懷有憧憬。大多數人稍在此前也都感受過,步入青春期的兒女所表現出來的反抗,並清楚兒女的這種反抗意味著他們將要離開父母走向獨立和確立自己的「同一性」。同時,也體會到了被子女拋棄的感受。在更年期,這種子女們邁向同一性的身影勾起了自己對青年時代的回憶,為了彌補曾經還沒有完成的任務,就有了追求年輕女性的羅麗達情節(戀慕少女情節)等。因此,有人也把更年期叫做第二青春期。比較一下日美幸福度調查報告,可以看出夫婦雙方的幸福度曲線,在婚生第22~24年出現下降趨勢,而這一時期正值更年期,這在女性當中尤為明顯。因此,應特別關注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因為更年期是女性的思秋期和女性在更年期會產生「空巢綜合征」(指由於孩子自立,家裡變得空蕩蕩,產生焦慮的現象)。總之,在更年期容易產生焦慮和憂愁,並容易表現心身癥狀。老年期人們無法迴避隨著年齡的增長走向死亡的現實。沒人能正確回答如何看待死亡和把死亡當成自己的一部分。或許宗教會對死亡作出解釋。怎樣死法也是有講究的,所以有人希望自己暴卒,而他們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擔心自己卧床不起和變傻。森田正馬認為若是怕死而哭著、喊著死去才是順其自然的死法,而實際上他自己也沒能做到這一點。岩井寬直到死之前還掙扎於恐懼死亡和希望過得更好的矛盾之中。因此,筆者也無從知道,森田療法中有沒有妥善解決死亡問題的具體方案。妻子和女兒都死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弗蘭克盧博士,舉例解釋了為什麼自己臨死前還要忍受苦惱。知道自己死期的患癌症的護士,由於擔心別人問她臨死之前對患者做過什麼時自己無法應對,所以在絕望中沒有放棄自己的工作,直到最後一刻鐘都堅守在崗位上盡責盡忠,以至於深夜裡忍受癌症帶來劇痛的患者,由於顧忌吵醒已疲憊不堪的這名護士,而默默忍受自己的病痛。隨著社會的高齡化,我們的任務不是如何更能長壽,而是如何在衰老中更好地生活和正確地對待日後將至的死亡。因此,選擇何種死法也是一個問題,比如在醫療儀器的包圍中不知不覺死去,抑或在自己所愛的人群祝福中死去,這與醫院活動聯繫在一起。今後的課題是如何順其自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和遵照「生的慾望」,體驗和享受我們的人生。以上,按照生命的不同周期,講述了如何克服危機完善自我的過程;並按照處於苦惱中的人所處的不同時期,分階段講述了不同時期所應完成的發育課題和由此帶來的障礙,還指出在發育上過了青年期的人,才適合進行森田療法。三、苦惱與所處的環境前面以發育課題為主線,講述了母子分離、交朋友、自立等人們在不同人生周期中必然要碰到的各種各樣的障礙,而且明確了這些障礙對人們的成長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人們也會碰到突發事件和儘管是小事,但日積月累後不能應付的情況。因此,下面談談這方面的障礙。苦惱的原因有事業失敗、失去親人等非常突出的原因,在這急劇的變化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適應這種變化而產生苦惱。與此相對,也有在不明不白地產生苦惱的時候,並在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狀況逐漸惡化。對於持續存在的障礙和發出的危機信號障礙時陷時現時,不必急於解決問題,而是要坐下來從長計議。不過,應及時幫助急劇變化中發出的求救信號,用像生命熱線的援助體制提供支持,必要時還得花費時間充分應對這種急劇產生的變化。適應不安很多神經症的癥狀在不知不覺中發展為慢性。 一般從高中二年級開始,人們逐漸注意周圍人對他的注視。其中,有的人能明確指出自己癥狀開始的時間。比如,某一次被老師點名要在大家面前讀書時發覺自己的聲音在顫抖,從此開始陷入社交恐懼的癥狀里。什麼原因促使他們產生癥狀的呢?為什麼以前沒有癥狀,偏偏這個時候出現癥狀,因為在這之前也有過讀書時聲音發顫的經歷,即便以前沒有過,那為什麼現在聲音會發顫呢?高良武久指出上述癥狀是由於「適應不安」造成的。當面臨從事新的工作或新學年開始等若干新情況的時候,會因很好地適應新情況而產生不安,並有意思地專註自己的心理狀態。這時,注意力就會集中於偶爾發生的聲音發顫、臉發紅、心臟「撲通撲通」跳、雙手顫抖等情況。這只是開端,並成為日後重複體驗的扳機使你不得不去注意它,這也就產生了對新情況的預期焦慮。因此,走進新的世界和面臨新體制的時候,以及嘗試新的工作、興趣愛好或新近開展某事的時候,都 會或多或少感覺到這種適應不安。只是,有時會隱藏在對新事物好奇心的背面,或者乾脆被我們否定。這種差異隨著所承擔的責任大小、任務的難易程度和每人性格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因好奇心而使焦慮受到抑制,有的人即便存在種種焦慮也會始終保持好奇心。要是事先一點適應不安都沒有,那也容易失敗。因此,要正確認識這種適應不安,應在不安中逐步把事情處理好。適應新的對象時不要想一步到位,因為這種適應是新的嘗試,所以要一件件地著手解決應該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森田式的遇事處理方法。喪失對象有時,失去了自己所依賴的人也會產生障礙和苦惱。夫妻是最為典型的例子,夫妻雙方不管哪一方先離開人世,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健在一方的患病率就高達40%。洛倫茲博士說,在動物世界裡一夫一妻制的鴻雁中,一方死後不久另一方也會死去。其死因也包括不留心給狐狸吃掉或被電線掛住等不期而至的死亡。在前面已提到過,對於幼兒來說失去父母或離開父母是很嚴重的危機,因為沒有父母的照顧幼兒就不能生活下去。霍爾比講到過3歲之前的嬰兒離開母親達2周以上,可能帶來不良影響。嬰兒3歲之前還沒有時間觀念,所以他們不能理解父母何時會回來。而且,2歲前後的第一反抗期是嬰兒與母親交流的重要時期。基於同樣的道理,對於處在第二反抗期的小學高年級孩子,父母或監護人的離去容易帶來嚴重的危機。比如父母離異、死亡和祖母衰老等。也包括了父母隻身到外地工作,前提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不深時會成為危機的開端。青年人離開親友或失戀,以及撫育孩子的父母離開孩子都是一大危機。隨著年代的不同,所倚重的對象也不同。比如年輕人當中,朋友的作用尤為突出。這裡所指的喪失對象不僅僅指人,也包括其他。如前所述,有些人對決定不依賴別人而依靠自己的能力作出了事業。當這些人由於生病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或因退休和失敗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事業,或運動員因出了事故不能參賽時就會陷入危機。當發現自己的信念、生活方式等有錯誤時,也會陷入危機。昭和時期(1926~1989)的工作狂人年輕時以自己的「同一性」為賭注,為了日本而認真工作,使得戰後的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我們面對因失去很重要的對象後痛苦不已的人該做什麼呢?首先要耐心聽對方充分發泄自己的悲痛,這有助於減輕他們的痛苦。其次,悲痛結束後(雖然事先不知何時悲痛才結束),督促對方先從能上手的事情開始做起來,還要對方不要試圖忘記悲傷。因為悲傷本身對走出危機非常重要,所以應在悲痛之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森田正馬失去兒子正一郎時的悲傷是極其強烈的。他不顧衛生行政管理人員的再三勸阻,為了再看兒子最後一面哭得連視線都模糊了。而且,在這種悲傷之中,森田正馬決定寫《亡子的回憶》一書。如前所述,森田正馬邊寫邊流淚,他寫到「這也許是苦痛的事情,但也應承認我子經歷了20年人生的努力」。等森田正馬寫完對兒子的回憶生,也理解了兒子挺著虛弱的身體努力生活了20年,此認識也幫助森田正馬渡過了喪子的悲傷。社會風俗中有親人去世後祭祀49天或一周的風俗,他們通過居喪時間也被剝奪了。因此,要是不正確面對喪失對象的痛苦,一味地投入到繁忙的生活或試圖用忙碌的生活來忘卻悲傷,雖然有時會成功,但多數是在最後掉進更深的抑鬱狀態。或者,雖然自己沒覺得什麼,口裡不說但會表現出前面提到過的各種各樣的癥狀和問題行為等危機信號。因此,有必要在諮詢中明確指出他們的痛苦所在,並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痛苦。運用森田式療法去幫助難以從悲傷中自拔的人。在幫助他們承認悲傷的同時,也要做該做的事。過度疲勞過度疲勞是有損身心健康的,所以當持續緊張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損害健康。假如做某事即便是自己情願做的,但只要借口自己「喜歡」或為了忘卻失去親人的悲痛和焦慮,而無節制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是不妥的,否則會成為不善與人交際和不會照顧自己的人。隨著社會競爭加劇也會出現強化勞動強度的現象,隨之而來的是增加事故多發和工人的心理健康惡化。比如焦躁不安和工作中失敗的工人人數就增多,不僅如此,患軀體疾病或嚴重到患癌症的工人人數也呈增加趨勢。過度疲勞是在經濟不景氣和產業合理化的背景下產生的。雖然在大企業中設有產業衛生和工會監督等機構,但在廣大中小企業中,目前還沒有設立上述機構來關心工人的健康。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管理人員當中出現過度疲勞的現象也不少。因為沒有針對管理人員的產業衛生對策或工會監督,而且大多數時就發生自殺、酒精中毒、腦卒中,這些全部多發於40~50歲年齡段的男性。要是增加休息和遊玩時間的比重,情況會好些。但是現在,連娛樂產業下的「玩」都被管理和包裝起來了。還有,若是為了遊玩加重了疲勞,這也不是本來意義上能使緊張緩和而下的「玩」了。要重視來自自己身體的感覺,以改換到能解除自己的疲勞和緊張的事情或遊戲中來。要是用腦過度,進行一下運動或跳舞等體力活動,用肉體的疲勞來調適並以讀書、聽音樂來使其緩解。比什麼都重要的是,懷著好奇心,努力去做各種各樣的遊戲和工作。還有,若有共事的夥伴也挺重要。最後想說的是,過勞作為客觀事實而存在著,比如,每晚回家都超過10點,連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也沒有,或者星期天和節目里也是安排得滿滿的等。問題是,雖然不做什麼工作,但是能強烈感到疲勞感。在這種場合下,檢查或診斷排除了身體的異常時,有必要進行森田式心理諮詢。即停止一切減輕疲勞的努力、吃藥和休息等,著手做眼前應做的事。家庭家庭是我們與家人共同生活和休息以及養精蓄銳的地方,因此家中氣氛是否緊張很重要。特別對於小孩子和呆在家裡時間對較多的家庭主婦以及老人來說,家庭環境就是他們的社會。丈夫抑鬱好轉時,妻子出現抑鬱的現象稱之為蹺蹺板現象。有時也發生當一家長子的神經衰弱治癒時次子離家出走,以及離家的次子回到家中後三子又企圖自殺的情況。當然不能否認其中有長子和次子的個人問題,但也提示他們的家庭本身存在著問題。當家中緊張感加劇時,一般家中最溫存、最敏感以及最焦慮的成員首先發出危機信號。雖然不能忽視發出危機信號的家庭成員本身具有性格上的懦弱,但是只要不改變家庭現狀,這種現象就不容易好轉。因為家庭在不斷地發展,所以再和諧的家庭如不隨每個家庭成員的成長而適當改變,就不能達到很好地協調。因此家庭也要求相應的改變。不健康家庭的定義是家中成員關係緊張,導致[家人無法安心休息。在家庭處於緊張關係的中心地位是夫妻關係,外加孩子們糾纏於其中或者形成對立的兩個小團體或者孤立其中某人。家庭中由丈夫、妻子和婆婆形成的三角關係也常常導致家庭氣氛緊張。這裡的緊張指的是家庭成員間相互對立和無法很好地進行溝通。對立通常是無法進行必要交流後所導致的結果,因此,即使存在對立只要家庭成員能各抒己見也就問題不大。交流不充分是導致家庭緊張的基礎。夫妻作為家庭的主體相互間交流和達成一致很重要,而父母與孩子以及婆媳之間的交流也要充分。不能否認存在著性別、家庭中某一成員的忍受讓步可能是新矛盾的開端。最初可能因一方稍微忍讓會使問題得到掩蓋,但是只要忍讓成為習慣以後,不做出讓步的一方也覺得對方讓步是天經地義的。這樣一直在忍讓的一方,當怨恨積聚到忍無可忍並爆發出來時,也會得不到對方的理解。家庭療法和夫妻療法目的在於,讓每一個當事人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以解決相互間的糾紛。據美國一項家庭研究報告稱,健康家庭和稍微存在問題的家庭之間的差別顯示,稍有問題的家庭中,妻子存在著不滿並有封閉於社區的傾向。妻子的不滿表明夫妻間存在著交流障礙,而家庭閉塞說明家庭與社區間缺乏交流。為了增進家庭間交流,可以召集全體家庭成員舉行家庭討論,並指明問題出在何處。這裡要避免單純地作出誰對誰錯的評價,而要幫助每個人和盤托出自己的感受。為此專家要充當會議的主持者而不是裁判,有效地發揮其作用。因為教師和保健護士有過家訪的經歷,所以只要接受團體療法的系統訓練,就能發揮某種程度的干預作用。學校或車間家是我們休息的地方,而學校是我們學習的地方,車間是我們工作的地方。同理,學校和車間是我們跟老師、朋友以及上司打交道的地方。學校和車間作為社會可以保護我們。要是在學校或車間里會感到強烈緊張和無法保證自己安全,就會陷入各種各樣的危機中。因此說危機存在於個人,倒不如說存在於學校更恰當,進而這種危機是存在全社會的。比如某班或某校以及某車間為事故多發地點或者厭學、逃學的人增多,就可以認為問題出在該班、該校或該社會。這時就可以推測,在該社會共同體中存在著成員間溝通不充分和與外界封閉等的問題。在治療運營中具備治療共同體和醫院共同體的理念,關鍵在於充分交流信息和機構的民主運營。除在醫院以外,在學校和社會共同體中,也應堅持先不去管什麼治療而要幫助每個人順利成長的運營理念。並且在共同體中原則上要使成員間順利地進行交流,信息要傳達到每個成員,而不是集中反映到上級部門。使這個集團不至於閉塞,這就要自由開放現存於學校和社會上的各種各樣的集團。社區我們把範圍再擴大一下,除在學校或公司以外,在某一社區、某段時期以及全社會範圍內能及時看到發出危機信號的人。比如在迅速都市化的地區具有不良行為的人數在增多,以及全國範圍內發生的中學樣園內的暴力和虐待等問題。這是社會上的日趨緊張感波及到了當代中不校園內的緣故。了解這些危機信號並尋找對策也應該是政府分內的事。以上大致討論了產生苦惱和焦慮的原因以及遇到的阻力。適合接受森田式諮詢的對象是在適應新情況時產生焦慮的人。因為這種人存在著強烈的預期焦慮和設法儘早適應新環境的慾望。森田式諮詢要求來詢者客觀總結失敗原因,並按照最初想適應新情況的慾望,實事求是地付諸於具體行動來適應新情況。還有,當失去親人時,也要求不要試圖壓抑悲傷,而要順其自然地接受這種悲傷。第五章 苦惱時候人的心理狀態和特殊人群只要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無法 避免各種各樣的苦惱。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要經歷適應不安,失去依靠或因家庭和工作所帶來的煩惱、恐懼死亡和社交困難等的煩惱。苦惱雖在程度和表現形式上存在著差異,但苦惱時都有共同的心理。因此,下面要了解一下苦惱時的心理狀態,這有助於幫助苦惱的人。一、苦惱時的心理狀態遇到新情況和失去依靠時,人們就無法擺脫,並不知如何是好。同樣,當人處在慢性應激狀態下會採取各種各樣的對策,但如果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的時候,也不知所措。總之,當人們無法運用以前的經驗應付新問題時,就不知如何是好,繼之為了儘快解決問題會變得十分焦急。以上就是苦惱時候的心理狀態。焦急和心裡著急心急容易焦躁,這是與沒煩惱時情緒安定的相反狀態,從而表現為無法鎮靜和焦慮緊張。有時還因生活緊張和過度疲勞,導致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和苦惱。焦躁能使焦急加劇,反而使事態急速惡化。社交恐懼症患者需在別人面前非說話不可時,越發緊張和焦慮以至於沒法好好講,進而想辦法控制情緒,所以會越發焦慮和使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有了焦慮才迫使煩惱儘快得到解決,所以往往無法左右煩惱所帶來的焦慮。可以將焦慮細分為兩部分:一是煩惱自身帶來的焦慮,二是焦慮導致再焦慮。適應新的崗位有時會緊張和心裡沒底,但是這種緊張是適應新環境所必需的。問題是當想要去除這種緊張的努力時會導致新的焦慮,因為這種緊張可見於每一個人,所以這種努力是徒勞的。因為是在焦慮的情緒下努力的,這種努力容易帶來失敗的結果,再加劇焦慮的程度。而可以改善的是焦慮,就是這種再焦慮了。遇到難題和發生意外的時候,懂得當著急時會帶來焦慮的道理,就能避免第二種焦急的產生。平時開展的地震對策演習的目的,就是要事先搞清楚發生危機時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和棘手的問題,這樣到了真的發生地震時就不那麼焦慮了,至少焦慮不會像滾雪球一樣越變越大。寫本書的目的和森田療法的意義也就在於此。隧道現象—視野變窄當人處在煩惱中的時候,以及為了儘早解決問題和找尋解決問題的線索麵變得焦急的時候,往往不可能客觀地看待問題,思考會局限於某一件事上而無暇顧及其他。這就像身處隧道中的人會因周圍漆黑一片而只注意到出口處的光線一樣。駕車也一樣,當人們開慢車的時候視野寬廣,可以捕捉到周圍發生的一些事,但一加快速度視野就變窄,注意力只集中到行駛的正前方。由於注意力太過集中就顧大上很多別的有用的信息。隧道現象就是在能集中注意力解決問題的同時阻礙很多有用的信息進入。溺不者由於慌亂會顧不上自己腳已是否得了疾病,而患有胃腸神經症的患者只留意自己的胃部感受,就無暇顧及其他。這就像身處隧道中的人會因周圍漆黑一片而只注意到出口處的光線一樣。駕車也一樣,當人們開慢車的時候視野寬廣,可以捕捉到周圍發生的一些事,但一加快速度視野就變窄,注意力只集中到行駛的正前方。由於注意力太過集中就顧不上很多別的有用的信息。隧道現象就是在能集中注意力解決問題的同時阻礙很多有用的信息進入。溺水者由於慌亂會顧不上自己腳已是否得了疾病,而患有胃腸神經症的患者只留意自己的胃部感受,就無暇複習考試和考慮家庭問題了。因此,對於發生在隧道的事情敏感和誇大,就像溺不者死死地抓住救命稻草不放一樣,只對胃部不適和便秘有反應,當然也發現不了河中還有水淺的地方和意識不到是由於沒吃東西才感覺不到便意的道理。解決問題不能從多角度考慮,就會延誤問題的解決或誤入歧途。對周圍敏感身處隧道中的人只對隧道出口感興趣,所以對於隧道出口就格外顯眼。他們對於通過隧道口進入他們視野的信息往往容易作出敏感的反應。同樣道理,宗教的誘惑力也往往是對上述苦惱中的人起作用。患有高壓恐懼症的患者會對每個人都會有的血壓波動感覺過敏。因熱戀而自尋煩惱的人會因戀人的一個舉動感到絕望或一個微笑獲得希望。可以在隧道出口找到自己所能依賴的人,而且隧道出口是這種可以依賴的人最密集的地方。我們稱能依靠和手中握著解決問題金鑰匙的人叫做特殊人群,而特殊人群的影響力往往是巨大的。那些不上學只呆在家裡的、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依靠的是父母,所以父母的感受和父母所採取的措施對他們都有重大的意義。要是父母對孩子講:「你為什麼現在變成這樣?拿你真沒辦法。」等,那麼孩子就會越來越焦慮和絕望,進而隧道口也變窄。反過來,一如既往地鼓勵孩了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支持。班主任對於努力克服焦慮而來上學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往往班主任一句溫暖的話人超高頻孩子第二天也堅持上學。當然,有時班主任一句欠妥當的話也會使孩子不願上學。此時,需要老師或父母教孩子怎樣去做就顯得很重要,諮詢的意義也就在於此。稱之為「生命熱線」的電話諮詢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因為把握住危機提供幫助。同樣道理,即使請再有名的老師來作預防危機的演講,如果聽眾都是些被召集來聽講演的,若他們自己心理沒問題,那演講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至多只覺得演講的主題不錯而已。但對於因苦惱而正在求助的人,簡直是救了他一條命。平常看來,朋友之間的一句玩笑話,要是說的時機不當會深深地傷害對方的感情,有時甚至葬送多年的交情。反過來,伸手相助處在苦惱中的人也會成為新的友情的開端。隨波搖擺處於苦惱中的人的情緒容易波動的心神不定,所以力求要抓住每一隻伸過來的援助之手,當然也會因周圍的一點動靜所左右。如果今天滑焦慮發作就認為自己病已經治癒而大喜過望的患者,有時會因感到輕微焦慮發作的先兆而驚慌失措,掉進無法治癒的絕望的深淵。這說明了患者只對隧道口敏感而不到全局。煩惱達到極限像掉入深淵往往是發生在絕望感變得很強烈的時候,而在這之前患者會搖擺不定。此時患者會徘徊於生與死之間,命懸一線,所以需要得到別人的鼓勵和笑臉,否則不能安心。因此我們需要繃緊這根弦,努力保持這種笑臉。擔任「生命熱線」值班的稻村曾經講到這如同』生命羈絆「療法,對患者需要持續聯繫,否則就會因我們沒與患者約定下次聯繫時間,就像蹦斷了這根弦,導致他第二天就會結束自己的生命。抑鬱症患者的自殺往往發生在抑鬱初期和病情好轉的時候,而不是抑鬱最厲害的時候,因為抑鬱初期和病情好轉期的心境低落每天都處于波動狀態。搖擺不定就是指事情可能向多個方向發展,一推就會把患者推進死亡深淵,也會因支持使患者擺脫境而堅強起來。因此重要的是對特殊人群如何把握患者這種搖擺的心情,能夠有效地使患者安心。不易做出正確判斷處在煩惱中的時候,就像身處隧道一樣因焦慮而使視野變窄,不易做出正確的判斷。患有視覺恐懼症的瑪利小姐擔心自己的眼神可笑,而帶了有色眼鏡後,反倒被人誤以為她是盲人。當然,也有介意自己的濃眉而纏上纏頭布上街的人,結果更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發生經濟危機和關東大地震等重大事件時,錯誤的消息會誤導大家,使大家不容易做出正確判斷。這是因為大家如同身處隧道之中看不到周圍的一切,或者因自己的焦慮過於突出使人變得很敏感而造成的。就如你對正在煩惱的人講再好聽的話,對方也不可能聽得進去還會誤解你的本意,同樣是一個道理。比如一個被誤診為患癌症的患者,預後也可能很差。雖然森田療法中提倡「事實唯真」,但不能否認的事實是患者的注意力不容易轉向事實。因此你不能因雖經自己苦口婆心地解釋但對方聽不進去,病情反而惡化就終止治療一樣,而要努力使對方獲得正確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在平靜中積蓄克服危機的力量。把別人也卷進來處於苦惱中的人像溺水者不肯錯過一根稻草一樣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但有時因死死地抓住提供幫助的人不放,結果也會導致提供幫助者「溺水」現象的發生。焦慮有時會感染給別人,特別是自己主意不定、對象又是自己家人時,在焦慮中夾雜了對處於苦惱中的親人擔心,如此不斷地相互影響導致雙方焦慮像滾雪球一樣不斷膨脹,最後連自己也感覺被焦慮折麿得身不由己了。遇到孩子不肯上學時,一般父母口頭上說沒關係,但心裡會生出種種猜疑。比如孩子是否患精神病了,或者想不明不白輟學將來怎麼辦,以及檢討自己是否在孩子教育上出問題了等等。此時孩子會馬上覺察得到了父母的焦慮,就感到進退兩難了。有的人通過別人的幫助和依靠自己的力量能應付危機,也有的人可能徘徊於依賴和倒退之間,總也擺脫不了困境,此時相助者就有可能打退堂鼓。因此提供幫助者若事先不作上述的思想準備,倉促地去提供幫助,會導致兩敗俱傷或不得已中途停止幫助,結果就會招徠對方的怨恨。孤獨孤獨的感覺就是覺得周圍空無一人。但現實世界已不同於魯濱孫漂流記所講的年代,所以即便自己感到孤獨,身邊還有家人和同事。逛街會淹沒於人潮中。問題是孤獨的人身邊即便有自己非常熟悉的人,也認為煩惱的只有自己。如果看別人開心,精神的孤獨感反而會加深,感到在昏暗的隧道中只有自己。患有強迫神經症的人捨棄不值錢的東西時,不顧別人如何提醒總覺得貴重物品也一起扔了,所以三番五次到垃圾箱里去進行確認。他們也知道因這種傻事而苦惱的人只有自己,所以感到自己很孤獨。當你勸一位失戀的女子不要惦記已分手的人,告訴她還有很多優秀的男人等她時,她只是感到失戀的悲痛僅僅是屬於自己。要是你沒有同感,你再怎麼勸孤獨中的人也都無濟於事,反會使人焦急不安。因此,交往中應與對方持有共同的孤獨和寂寞感,但是事實上很難做到這一點。自助團體生活發現會或戒酒會等團體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苦惱的人組成的,成員中有的人是正處在痛苦之中,有的人是曾經體驗過相同的煩惱,他們通過聚會能從孤獨中走出來。二、特殊人群的作用處於苦惱中的人不能用他自己一貫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或導致人際關係緊張和不能按自己的意願辦事,或工作繁忙影響生活的時候,就會陷入危機狀態,產生焦急和動搖,從而以問題行為的形式表現出種種求助信號。此時如同置身於隧道深處感覺到周圍一片黑暗,光線只及隧道口一樣,使注意力全部集中到隧道口。前面提到不善於依賴他人只會關注自己的能力和工作的人,這時會把自己逼入窘境。而大數人則會向站在隧道口的、自己所信賴的人以及與己有關的人求救。處於被求救立場上的人就稱特殊人群,他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對象。對予別人忠告的人也處在特殊人群的地位。如果這些特殊人群有誠意並掌握面談技巧,那麼處於煩惱中的人不管是在社區還是在學校,可以使父母與孩子之間都能得到很好的支持,危機得到解決並可順利成長。特殊人群對處於苦惱的人給予支持的過程就是諮詢。下面談談這些特殊人群的作用。特殊人群對於那些處在煩惱之中的人來說很重要。特殊人群中有的是自願幫助處於困境的且與己有關的人,也有的是因工作關係而處於重要地位的人。對學生來講,班主任是特殊人群;而對困難的人來講,民政局的人員是特殊人群。有時處在特殊人群地位的不是某個人,而是像宗教團體,自助團體等組織。這些特殊人群會隨著所起的作用和尋求幫助的對象不同而不同。母親絕對是孩子3歲之前的特殊人群,但成為母親堅強後盾的父親和其他家庭成員的作用也很重要。此外,幼兒家人和附近的小朋友很重要,保姆和幼兒園老師的作用也很重要。上了小學後,在低年級階段,班主任的作用很重要,但到了高年級時,像防波堤組織等的夥伴集團就變得重要起來。由於不能指望這種組織提供什麼好的支持,所以還得看老師如何組織學生活動,進而起前鍵作用的依然是班主任。對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作用再一次變得重要起來。凡是當需要家庭關懷的時候,父母的作用就變得重要起來。比如日後受到挫折回家時,父母就會起關鍵作用。對於青年人來說,與他有非尋常關係的人將成為他成長的榜樣,此時親朋好友的作用就變的重要起來。進入社會後自己所屬集團的作用就開始變得重要了,這時工作和單位變得重要,所以上司和同事就成為了特殊人群。另外到了談婚論嫁年齡時,自己的戀人或配偶就變得很重要。對於成人來說,除了自己的配偶和與他有工作前系的人以外,隨著自己的狀況改變會遇到不同的特殊人群。比如生了病,醫生就變成自己的特殊人群。另外教會牧師以及民政人員就是特殊人群了。而且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也會變成特殊人群起重要作用。專家這一特殊人群這裡的專家是指從事專業諮詢和精神療法的專家。這些專家對於本書讀者來說也可以成為顧問。這些專家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具有雙重意義的特殊人群,因此在哪裡能找到他們是很重要的。當在諮詢中需要解決難題時,可以請教這些在社區從事諮詢的特殊人群的專家。精神科醫生精神科醫生可以鑒別精神病、神經症以及普通人的苦惱,但精神科醫生不一定是某一方面的精神療法和諮詢專家,而且精神科醫生占醫生總數的少數,其中掌握森田療法的專家更是少數。有機人到森田正馬曾擔任教授的慈惠醫科大學以及原慈惠醫科大學的教授現在任教的濱醫科大學和聖馬麗安娜醫科大學的精神參觀為好,或者到後面提到的自助團體和生活發現會總部去諮詢也有幫助。想要明確診斷和詳細諮詢就得到大學附屬醫院的精神科去,但分設在各縣的精神衛生中心也專門接受這方面的諮詢,因為該中心裡的社會工作者、臨床心理士、保健護士能給你提供恰當的解答。臨床心理士多數專業諮詢員都學過心理學專業,他們除了在精神衛生中心和保健所等公家機構中從事諮詢外,也有不少人在街道社區開展心理諮詢。他們可以諮詢普通人產生的煩惱,也可以諮詢不用藥物治療的神經症患者。但是他們當中多數人不能開展森田療法。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者作為社會福利方面的專家,站在患者的立場上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患者服務,其中有與醫學相關的醫療社會工作者和與精神醫療相關的精神科的社會工作者。多數社會工作者接受過專業的社會福利方面的教育,並隸屬於醫院或保健所以及精神衛生中心等機構,但也有少數社會工作者曾經沒有接受過專業福利教育,而在社會事務所發揮作用。雖然這些社會工作者不提供經濟援助,但是很多心理問題與經濟危機有關係,所以這部分社會工作者有必要掌握專業知識。要是你不與處在焦慮之中的人坐下來進行面談,有時連善意的援助也會產生拒絕或誤會。精神科社會工作者更要注重集團精神療法。生命熱線的顧問開通生命熱線的初衷是預防自殺,但在接待熱線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打電話傾訴自己的煩惱。這些電話中有為數不少是精神病和神經症患者打來的,分得再細,其中還有適合森田療法的社交恐懼症和焦慮症患者打來的電話。要想成為電話諮詢員就得接受面談技巧的訓練,並在之後的時間裡不斷進修相關知識,所以只要能夠區分適合森田療法的患者有煩惱時提供恰如其分的援助就行。注意避免講一些「氣量太小,胸襟要再開闊一點」等能使對方產生反感的忠告,並事先準備好生活發現會的有關信息,及時介紹給對方。教育系統的顧問有關中學生和小學生的問題可以到教育諮詢所去與學過面談技巧的老師進行交流。各縣的教育研究所還開辦諮詢講座,可以藉此學習諮詢知識。大學裡保健管理中心的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士,可以為大學生進行心理諮詢。從事特殊職業的人這些人雖在工作中經常接觸處於苦惱的人,但他們都不是諮詢和精神療法方面的專家。這些人包括學校老師、精神科以外的醫生、牧師、護士、保健護士等。其中也有曾經學習過諮詢技巧的人,而這些經歷使他們在工作中處理問題時遊刃有餘。寫本書的目的也是幫助這部分人提高諮詢方面的技巧。學校老師大中小學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容易覺察到學生在學校里發出各種各樣的求助信號,所以老師是處在把握孩子前途的關鍵位置上。老師不僅能察覺受到欺凌、拒絕上學以及不良學生所發出的非常明顯的信號,還能觀察沒有朋友和不善於表現自我的孩子,因很強的完善欲活動受限等容易忽視的信號,及時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正視苦惱,將會使很多孩子得救。遺憾的是森田式諮詢對於高中以下的學生效果不大。到了小學高年級時強迫傾向和受到拘謹的程度就變得厲害,對這些學生來說重要的是去除他們的焦慮而不是其他。因為到了高中才能理解「恐怖突入」或「順其自然」的意義,也會有行動的衝動。即使是具備上述治療條件的高中生,也不能只需單單一個人努力就可以,還要尋求老師的幫助。醫生患病本身使人感到苦惱和產生危機感,所以患者因焦慮容易對所接受的信息產生歪曲的認識。這時要求醫生應以諮詢的態度,採用關懷和幫助患者消除焦慮以及與患者產生共鳴的態度。經常所能看到的是往往因醫生一句「沒什麼了不起」等職業習慣用語而導致與患者的糾紛,並且導致患者中斷治療。有的人以軀體不適的主訴形式發出危機的求助信號。如果對患有高血壓和胃潰瘍等心身疾病的患者不進行心理諮詢,那麼這些癥狀就有可能轉為慢性。而疑病性神經症或癔症患者由於實際上沒有軀體異常,所以常被人忽視和看作性格有缺陷。上述這些人在多處遭到拒絕後最終轉到精神科來。因此,我們希望對這些人給予一定的理解,不要等到他們到精神科來就診後才引起重視,才對他們作森田式諮詢,因為這比在精神科接受治療更能讓患者接受。對癔症患者進行去除焦慮為目的的諮詢是比較費時和有難度的,所以有時需要專家來指導治療。保健護士和護士護士醫生一樣都要接待患者。由於護士的權利沒有醫生那麼高,所以面對醫生感到緊張的患者更願意與護士打交道。因此,在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上出現問題的時候,護士就能發揮緩和兩者緊張關係的重要作用。急性發病的人如同身處隧道深處的人一樣,很難把握正確的信息,所以有必要身邊有個能減輕其焦慮和幫助其正確做出判斷的人。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住院的患者以及需要長期在家療養的人所具有的焦慮和苦惱則比較特別,其特別之處在於難以確定目標,看不到自己己有的進步以及對將來感到不安,這些會使病情向不利方向發展。因此,這部分人接受儘管有焦慮,但仍然為所當為的森田式諮詢很有幫助。別外,還可以由同處苦惱的人組成自助小組,走團體治療道路也較重要。牧師以及宗教人士宗教的存在是以拯救處於煩惱之中的人為前提的,所以專家不妨取其精華為好。有過自己解決煩惱和幫助他人解決煩惱的經驗對開展森田式諮詢等非常有用。社會福利員社會福利員是指民政委員、從事介紹保姆等其他職業的人和任職於福利機構的人,特別是擔任母子宿舍的諮詢工作人員接受各種心理交談的機會是很多的。一般特殊人群一般特殊人群是指與職業沒有關係的,同處於一般社會關係中與之有關係的特殊人群。父母特別是母親家庭是我們的重要生活環境,家庭中處於管理中心的母親和處在濟支柱的父親可起到特殊作用。前面已經講過父母對於離開母親無法生活下去的3歲前的孩子和處在第二反抗期初中生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孩子自立之前,父母都可作為孩子們的特殊人群起著特殊作用,特別是遇到某些挫折的時候。對於拒絕上學悶在家裡的孩子,家就是他全部的生活環境。而自立以後由生病而不得不回家休養的人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對於結了婚的人,其配偶就成為特殊人群;而對於老人、孩子來說,老伴以及兒媳都顯得很重要。對處在家中特殊人群地位的人,家中其他成員的支持也很重要,否則不能構築家庭成員之間支援體制和加強成員之間的交流,為避免成員之間的對立和疏遠發揮其作用。當然同時也需要來自社會的支援。家人家人可以相互支持,對於處在自立年代的高中生和大學生,爺爺、奶奶的作用非同尋常。朋友對於離開父母走向自立的人,朋友就起著特殊作用。當我們走向社會的時候,好朋友不僅能夠支持我們,還能與我們談心。因此,即使沒有好朋友,但若有個朋友說說話、減輕減輕苦惱也好。有的人雖有很多朋友,但都只是同甘而不共苦的朋友,遇事不能向朋友訴苦,也有的人不善於建立朋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危急時刻也就是打開心扉的時候,所以希望大家活學活用本書的理論,正確應對朋友和同事們發出的求助信號。單位上司在單位里上司相比較同事而言更為重要,原因在於上司這一特殊人群可以對員工進行評價、鼓勵和支持。因此,可以肯定地說,作為特殊人群的上司掌握諮詢的基本技能對提高工作管理很有必要。社區中的特殊人群有時從事民政管理的工作人員以及保健委員、母子推進委員等能發揮其特殊的作用,但不能一概而論。在現實社會中還會存在如滑稽故事中的「模範隱居先生」等優秀的特殊人群嗎?對「鄰居在幹什麼?」這一感覺敏感的現實生活中的話題或許已不存在原來意義上的特殊人群。遵循團體除了前面講到的特殊人群外,還能依靠和得到支持的組織叫做遵循團體。社會公認的遵循團體有家庭、公司、學校。除此之外,還有躲在社會黑暗角落裡的、由落後者組成的遵循團體。撇開善惡不說,所謂的不良組織、飆車族、流氓組織以及最近出現的新興宗教團體都可以起到一些支持作用。成員在團體內不僅能得到別人的重視和被別人所接受,還能得到安全感以及了解到自己該做什麼。心理治療中有各種各樣的自助團體具有上述作用,比如森田療法中的生活發現會等。戒酒會戒酒會是比生活發現會歷史更悠久、規模更大的酒精依賴(中毒)症患者的集會。由於酒精依賴症患者不能單是通過精神病院的住院治療就能完全戒酒,所以戒酒會的作用顯得更重要。戒酒會的目的是藉助團體力量來達到戒酒的目的,不需要學特別的理論知識,只是大家聚在一起開誠布公地談自己如何因為飲酒給別人造成麻煩和給自己帶來傷害等,並相互交流戒酒經驗。如果每月召開一次集會一般是不能維持治療效果的,所以戒酒會的集會必須每周召開一次為好,並要求配偶一同參加,所以戒酒會也帶有家庭治療的色彩。此外,還表彰戒酒年數逐年增加的戒酒者,所以大家對戒酒的慾望慾望更加高漲。其他方面還有齊聲唱誓言、手拉手排成一圈的戒酒儀式。在日本幾乎每個縣都設有戒酒會,而每個縣又分成若干地區開展活動。飲酒嗜好者互誡協會飲酒嗜好者互誡協會(alcohol anonymity A.A)是與戒酒會一樣的由酒精依賴者組成的協會。A.A組織不同於有家人參加的日本戒酒會,即通過所謂的「12級台階」的戒酒步驟來進行戒酒,而有沒有匿名無關緊要,只要堅持完成戒酒者向神發誓的戒酒決心就可。它的理念是戒酒者承認自己無力,也無能與酒精依賴作鬥爭,但他堅信存在超自然的偉大力量在守護著他們,以及自己能夠藉助這一力量達到戒酒的目的。自從美國傳到日本後,以大城市為中心開展活動的A.A組織,適合於單身以及被家庭拋棄的人的戒酒或不適合在戒酒會中進行戒酒的人,也對其他依賴者如藥物或食物依賴中的貪食症有幫助。精神病友會*患者俱樂部精神病患者組成的集會有兩種:一種以治療為目的的由精神病院、精神衛生機構、保健所牽頭組織的集會。成員則癥狀大體上已緩解,但對於在社會上自立還存有焦慮的患者。由於這些人還不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運營組織的各項活動,所以需要專家及其他人的積極援助。另外一種是正處於康復之中的患者組成的藉助於專家幫助而自主舉行活動的集會。其中,有名的如大宮的「食客的故鄉」,經常進行作業及研修會等活動。此外,還有東京*神奈川的「羅漢柏聚會」福島的「朝花的故鄉」、四國的「沙蠶會」等,都舉辦著各自獨特的活動。兩者的區別為後者直接由已緩解的精神病患者出任會長,參與運營和開展實質性的活動。其他疾病的自助團體東京有抑鬱症者參加的「壓抑、抑鬱友人聚會」,帶有沙龍性質的該聚會只局限於小範圍內。除了心理障礙以外,也有慢性病或疑難病患者組織的「風濕病友會」、「膠原病友會」等,出於會員間獲取超出醫療範圍的信息及安全感的該聚會,由於受限於疾病的性質,會員難以通過自由集會來相互支援,而主要靠發行機關報進行。由癌症患者組成的「道喜會」發展雖然緩慢,但要是把懷疑自己患了癌症而苦惱的人們也包括進來,那互助的色彩就更濃了。今後也會有被稱之為現代黑熱病的艾滋病患者組成的集會,而成員則包括艾滋病患者以外的艾滋病家屬,或擔心自己患艾滋病而焦慮的人群,否則就難以站住腳。家族間互助集團特殊人群的家人容易捲入到危機之中,並蒙在鼓裡,給患者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對於病程長、父母又很焦慮的患者,需要家族會和父母會的幫助。精神障礙者家族會精神障礙者家族會可分為在醫院、保健所和精神衛生機構中的、由專家組織的家族會,以及以社區患者家庭為中心的家族會。前者的家庭治療氛圍比較濃,後者則通過組織類似政治團體活動來影響政府的政策。顯然兩者的作用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組織者之間相互交流協調行動。「全國精神障礙者家族聯合會」於1986年,召開了20周年的紀念大會,這也證明了這一全國性組織在日本國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手拉手「父母會由精神發育遲滯患者的父母組成的「手拉手「父母會則開展了稱之為」步行車廂「的活動。有些社區還在社區內組織了由孤獨症患者父母參加的活動,或由唐氏綜合征患者父母參加的活動,並進行獨特的野營或合宿訓練等活動。波濤會波濤會是由癲癇患者或其父母組成的全國性組織,圍繞癲癇患者的父母開展活動,並由兒科醫生和精神科醫生提供專業上的幫助。此外,還有負責照料痴呆老人的家族會。該家族會是由照顧痴呆患者的子女或配偶組成的。總部設在京都的該家族會已在日本各地區逐漸起來。如今參加家族會的成員不僅包括了照顧痴呆患者的家屬,還包括長期卧床的老人或照顧有行動障礙的家屬。隨著社針高齡化,該家族會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他櫪木縣還有由拒絕上學孩子們的父母組成的討論會和探討青春期孩子教育的討論會等別具一格的活動組織。此外,由有影響力的人組成的援助小組在不同的社區之間提供互相援助。以上是有關處於特殊人群立場人或集團,如因危機而搖擺不定的人、捲入苦惱漩渦中的人,人們容易對這些人產生關心,並易受他們的影響。因此,要是這些人能掌握諮詢的態度,給予他們安心和引導進行森田療法,那會有多少人得救啊?從而我再闡述一下,寫這本書的動機,就在於這一構思。第六章 如何開展援助是諮詢中最基本的問題諮詢中首先要進行充分容忍的是陷入苦惱與處於心理危機的人,並在傾聽對方敘述的基礎上,儘可能先讓對方穩定情緒,這也是諮詢中最基本的要求。我們應該在這種醫患關係和溝通的基礎上,進一步判斷對方是否適合森田療法;而想一接觸患者就能判斷出對方是否適合森田療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本章想闡述的就是在諮詢時所要知道的基本的心理機制。一、消除焦慮

面對陷入苦惱中的人或其本人雖未意識到,但已發出在第三章中所提到的求助信號(表現出軀體癥狀或問題行動)的人,首先要去做的就是努力消除對方的焦慮。中井久夫講到「對精神分裂症患者來說,最需要的是不斷地使他們安心」,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乍一看是不出他們有什麼特別焦慮的,所以中井久夫的這句話尤其顯得重要。在諮詢其他處於危機中的人群時,可以同樣使用這心理機制。前面講到,在處於危機中的人和碰到障礙而尋不到出路的人,會感到焦慮和著急,並表現出視野縮小、反應敏感和容易動搖等情況。在這種不知所措的情形下,他們會抓住一切機會尋求幫助,甚至視稻草為救命之物而使勁抓住不放,這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他們的焦慮,使他們感到安心,這一點貫穿於整個療程中。只要能夠消除他們的焦慮,其中的有些人能夠得到自救。卡爾羅傑斯用「容納」一詞意思是要充分肯定和容忍尋求幫助或來諮詢的人,這是消除焦慮所必備的態度,並強調這種態度對消除焦慮很重要。但這只是開始,不能說問題就此得到了圓滿地解決,單去叮囑苦惱中的人使他安心或表示你已經知道對方的處境是遠遠不夠的。要因人而異,並視不同的狀態去解決,因此消除焦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實際上,既有學會具體的解決方法後就能消除焦慮的人,也有隻要不消除焦慮即使教給他解決方法也於事無補、當耳旁風的人。在筆者打電話的諮詢中,也遇到只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就可改善癥狀的人。這可能是由於對方信賴筆者,只要聽聽筆者的聲音也能給他帶來安心,使之消失焦慮的緣故。這種信賴感來自於長期良好的醫患關係,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對醫生的信任。但也並不全是這樣,在一般情況下患者在就醫時往往會感到不安,只有通過長時間地交往才會產生這種信賴感,你不可能指望只憑最初的電話交談就會讓對方得到安心,這種良好的醫患關係是在醫生與患者長期的交流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帶著關心,主動地聆聽我們肯定和接受對方以及關心對方的目的之一,是想了解對方的苦惱和痛苦。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首先應該用心去聽對方講些什麼,諮詢也就從這一刻開始。諮詢當中不可以套用自己方便的提綱來詢問對方,有些專家諮詢時局限於事先準備好的談話提綱,病歷及家庭構成等,有時還為此攔腰打斷患者的談話。當然必要的信息是要掌握的,但要等到合適的時候再行提問,不應隨便插話,談話一開始就想弄清一切是不現實的,這隻能讓對方感到壓力及被壓迫感而導致焦慮。在提問的方式上,應該是順著對方的談話內容進行提問,如果過於嚴肅又會打破共同探討的氣氛。當來諮詢的人講到「丈夫總是晚歸……因此寂寞得不得了」時,我們有必要明確是否真的很晚及其程度等。但像「一周大約有幾次晚歸啊?」等諸如此類的提問就變成了盤問式,我們要採取的是首先肯定「你丈夫回家晚,你會很寂寞」之後,話題轉到「說是晚……」並在此處稍微停頓一下,給對方主動發言的機會;或者採用「說是晚……」、「比如……」、「是不是來不及吃飯啦……」等啟發似的提問,逐漸把話題擴大。就因為連提問都如此嚴格控制,所以評價或忠告對方更要慎重。在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時要進行適當地誇獎,而評價對方時要慎之又慎。有些不善言談的來詢者對評價非常敏感,就像蝸牛一樣,你只要一碰他就縮進去,再也不肯敞開心扉;也有人由於你提醒不當,他就再也不開口講話;還有的人當誇他一下時,他就只注意表現自己而把應該講的問題放在一邊了。那麼在諮詢中就不需要進行褒獎和忠告了嗎?不,在森田式諮詢中給予鼓勵是多多益善的,但在最初階段進行是不合適的。因為對方處於焦慮的時候,心裡也沒有餘地接受你的忠告,而在不充分了解對方的情況下忠告對方則是不禮貌,因此在真正明白對方之前,應該專心致志地去傾聽對方說些什麼。不要輕易說你懂了人們的心理活動不是簡單就能弄懂的,因此要了解每個人所講的苦惱到底是什麼。有些人成為專家後一聽到來詢者講到「我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是防疫武斷地診斷為「對人恐懼」,並告訴對方應該如何如何。或者當正處於忙碌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而只憑自己的經驗及初步掌握的信息就想使諮詢過程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當然,這一點也無可厚非,因為對專家來說,來詢者只是為數眾多的患有對人恐懼症的患者中的一員。但是對患者來說,別人這樣輕描淡寫地看待他的癥狀是第一次,要知道煩惱的持續時間與嚴重程度是因人而異的。像這樣很早就以為了解一切的諮詢者,在諮詢中往往摻雜著自己的感情。特別是當自己也有同樣經歷的時候,就會把兩者混同起來。卡普蘭把這叫做主題干擾,按我們的話來講就是先入為主。比如諮詢者本身若與自己的母親存在著矛盾時,會對來詢者提到的母子關係非常敏感,在估計問題嚴重程度時容易超出實際。因此即使認為短時間內已掌握了對方的癥結所在,也要採取耐心傾聽對方講話的態度。只有洗耳恭聽的態度才能表現出尊重對方和重視對方。與對方站在同一立場要知道來詢者表現出來的並不一定是他的苦惱,有時會表現出軀體癥狀,有時則表現出欺負別人或反抗別人。這時不僅要傾聽對方講些什麼,同時也要站在與對方相同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對方說頭痛,就承認他頭痛。要是對方有反抗的舉動,就表示理解他的這種情緒,而表示懷疑對方有沒有病或斥責對方都是以後要涉及的問題。我們也會碰到一開始就打算什麼都不說的人,那就從他什麼都不願說開始耐心尋找突破口,這時能作的只是與對方共處一起。《通向精神病患者靈魂的道路》(矢竹書店出版)一書的作者G施文柯曾經經歷過的一段有名的故事,內容是施文柯曾經坐在不願打開自己心扉的患者枕邊,每天堅持30分鐘,最終還是讓患者開了口。從中可以看出,雖然只是與患者共處一起,有時也能帶給患者安心。下面介紹的是刊登在全國家族聯合會的機關報《全家聯》上的一名女性的體會。她講述的經歷是新婚旅行中丈夫的精神病突然發作,出於對丈夫的愛,她違背了父親叫自己趕緊帶丈夫回來的命令,自己護理丈夫。由於沒有護理經驗的她吃盡了苦頭。護理精神病患者並不是簡單的活,而且這種病會反覆發作。她丈夫的癥狀是病情一惡化就睡眠不好,還不停地搬動傢具。剛開始時,她只要見到丈夫一發作就打電話跟醫院聯繫,讓不情願到醫院看病的丈夫接受住院治療。可是當她看到丈夫每次發病都只是搬動衣櫥後,再次發作時就打消了跟醫院聯繫的念頭,認為反正他只是想搬東西,那何不幫他把呢?不可思議的是當她幫助丈夫一起搬動傢具的時候,丈夫反而逐漸鎮靜下來,最後自己感覺得無聊而作罷。也許是丈夫疾病發作前的焦慮導致他不停地搬動傢具,當他看到隧道口的妻子用一種擔心的眼神緊盯自己時,他的焦慮越發地厲害起來,以至於最後不得不住院治療。而當他看到妻子面帶微笑地幫助自己搬動衣櫥時,也感到隧道變得寬敞。這樣還沒等到他再次進入疾病世界之前,一切癥狀都結束了。開展心理劇治療時讓患者扮演「二重」角色中的一個主角,而另一角色由治療者扮演,並在治療中要求兩者保持一致。主角坐,治療者也跟著坐;主角站,治療者也跟著站,通過這種模仿動作了解主角的心情。尋找心靈的窗戶多數接受森田式諮詢的對象都情願講出自己的苦惱,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禁閉自己心靈之門的人。這種禁閉自己心靈之門的人如同禁閉大門的一所房子一樣不能從大門進出,這時就得藉助於窗戶與之交流了。因為誰都會朝明亮的外界打開自己的窗戶,而你可以從打開的窗戶向屋裡的人打招呼。有些一提到自己的疾病就會表情僵硬,表現出恐懼的人,要是話題為他自己所喜歡的如運動或唱歌時,他也會出現緩和的表情和笑臉,因此有必要從聊天開始建立起兩人良好的醫患關係。要是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窗戶存在,你就不能勝任援助者的角色,但是只要共處時間一長,自然會懂得對方的喜好、喜愛的食物和他何時會變得溫柔和高興。通過共同娛樂消遣可以了解對方,比如一起去釣魚、做蛋糕、聽音樂,就可以體會到苦惱中的人在想些什麼。親膚育兒法我們常能聽到親膚育兒法對於消除嬰兒焦慮很重要,日語中治療有時也譯作「手部接觸」。基督教等宗教儀式中也有很多通過用手的觸摸來治病的例子,因為用手觸摸能帶給對方安全感。誰都有過生病後,父母輕輕地撫摩能使自己心情平靜下來的體驗。通過擁抱、搭肩、握手均能表達你對對方的關心,所以有機會應試一下。日本人特別是年長的日本人由於生長的文化環境不同,對這一切感到害羞和厭煩,但是我們至少要適應一下,因為這不同於喝醉酒後亂摸女人臀部的行為。因此當身邊的親人需要關心時,就應適當地通過皮膚撫摩來表達自己對對方的關心。尤其是對方確實表現出身體方面的不舒服,就像前面提到的變相苦惱一樣,通過觸摸肌膚來表達關心將是絕佳機會,所以要試著摸摸對方的額頭、輕揉對方的肩膀或撫摩他的腳掌等。後面提到的相互發生衝突也是親膚育兒法的一種,通過互相扭打遊戲會使心情愉快。分清楚容忍和過分嬌生慣養的區別以上提到了消除焦慮的種種注意點和具體的行動,但是有時會發生與容忍對方的嬌寵和過分嬌生慣養而帶來的問題,因此在此闡明一下兩者的區別。有時,拒絕上學的乖孩子想跟母親一起睡覺。以開展「川字療法」而聞名的松田診所的松田先生,他提到在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某一時期,讓精神分裂症患者像小時候一樣與父母一起睡覺,並讓其撒嬌是很重要的。當以往沒有充分體驗過撒嬌而長大的人碰到無法逾越的障礙時,給他營造撒嬌的環境是很重要的。這與到了高中還沒拋棄小時候跟父母一起睡覺習慣的人,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兩者差別在於動機不一樣,對處於焦慮中尋求幫助的人,應該容忍他們,當他們不再需要容忍的時候他自己也會離開。與此相反,出於父母自己的焦慮原因或為了滿足父母自己寵愛孩子的感情而伸手相助的話,就會變成是過分嬌生慣養,這樣就剝奪了培養孩子自發性的機會。這時自我意識較強的孩子會反抗父母而掙脫出去,而自我意識較弱的孩子就此依賴父母,最終擺脫不了這種依賴。因此最最基本的是要仔細觀察孩子,認真聽完他們所講的事情,弄懂他們心裡想的事,這樣自然就會有對策。不去仔細分析對方過分嬌生慣養的原因,其中的理由之一是出於父母自己的焦慮而造成的。危機往往會把周圍人也卷進去,以至於使提供幫助的人也進入糾纏之中,所以消除自己的焦慮這一點本身也很重要。消除自己的焦慮若要消除來詢者的焦慮,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首先處理好諮詢者自己的焦慮。即便是讓人非常放心地來詢者,也要平靜地相待而避免讓對方容易感動。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森田療法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層關係,如果越想努力幫助來詢者解除煩惱,幫助處於危機中的孩子去擺脫危機,就越會使自己著急和焦慮。當然一開始就不打算提供幫助的人會很平靜,但這於事無補。你越是擔心,越想幫助與你親近的人,就越會使你感到焦慮,而當你想用祈禱的方式來使不安離開時,就會更加劇你的焦急,還會把這種焦慮傳染給對方。在這兩者之間像滾雪球一樣膨脹的焦慮最終會淹沒雙方。因此可以採取停止主觀上消除焦慮的努力而去著手作自己該做的事情,並與對方共處,把注意力集中到仔細傾聽對方的心事的,使對方敞開心扉,養成以事情為中心的為所當為的生活態度,最終焦慮也會減輕的。以上講到的是面對處於苦惱中的和處於危機中的人,以各種各樣問題行動來表達出自己求助信號,我們首先要作的就是使他們消除焦慮。因為處在焦慮中的人如同身處黑暗隧道 中的人一樣,看不到物體,聽不到聲音,他們在多數場合下需要有個能夠提供幫助和指點迷津的人。當然,也有自我解除焦慮後就此尋到出路的人,但當然是極少數。二、與對方共同探討有的人在消除焦慮後自己就能找到出路,也有的人通過疏泄情緒找到解決的方法。當很多人處於一時的苦惱中而情緒也並不十分紛亂的時候,只要通過咨 詢者的容忍和傾聽也能擺脫煩惱,因為每個人都具有這種能力。而對於由於認知錯誤而導致焦慮的人們,如果只要傳達給他們正確的信息就能解決問題,就得了解對方產生錯誤認知的背景。即使清楚解釋了來詢者提到的「手淫有沒有害處?」、「如何感染艾滋病的?「等問題,但要是沒有解決對方產生焦慮的根源,那麼還會出現另一種焦慮。因此有必要與來詢者保持步調一致以了解對方的心事並給予理清頭緒。而當與對方步調一致的時候,只要稍許環顧四周就能捕捉到對方顯而易見的東西,這與心理劇中補助自我所扮演另一自我的雙重角色相似。首創心理劇的莫雷諾引用心理劇中的即興劇表演來開展治療,把其中演對角戲和扮演別一個自我的人叫作補助自我。這裡的補助是指補充來詢者並不充分的自我,讓其藉助於「補助自我「來完善自我。在人的一生中最初起這種補助自我作用的是母親,因此當失去母親後需要補助自我的嬰兒就不能健康地生長。其他起補助作用的依次是父親、老師和朋友,由此來完善自己。 在心理劇的治療過程中,舞台上的補助自我要和對方步調一致。不管扮演另一自己還是扮演父親的角色,都要用與來詢者同樣的腔調講話,並照搬來詢者的所作所為。這樣使來詢者能同樣的腔調講話,並照搬來詢者的所作所為。這樣使來詢者能從補助自我客觀地了解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和所講的話,而且還能進一步注意到細微的差異。至於扮演補助自我的治療者,在來詢者能夠理解自己的心情併產生共感之前應照搬來詢者的一舉一動。當進入治療的某一階段後,就要開始主動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一點點地傳達給來詢者,這一過程就是要扮演補助自我的治療者,應通過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去扮演來詢者以及他父親的角色。即從與來詢者相同的視點出發,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說給對方聽,而這一切只不過是再一次對來詢者提示所熟悉的東西而已,這時不宜批評對方或要對方注意什麼,而要採用在我看來應該如何如何,或者說我自己是這麼想的等表達方法。補充不足有的人往往不顧事實而只憑主觀感覺和自己的感情來判斷事物的。比如訴說自己丈夫不理解自己而總是晚回家,或女兒是不可救藥的流氓樣婦女。在這些言語中充滿了其本人的憎惡或擔心的感情色彩,有時會說自己的擔心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生氣的一點辦法也沒有等。雖然在評價某一事情時常帶著這樣的感情,但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感情容易蒙住眼睛,所以所作的評價也容易誇大其詞,因此與這類人交談時要求他們專註於事實。當聽到來詢者提到「由於丈夫的不合作而生氣」時,你可以明確一下對方為何事情而生氣,並要求對方儘可能回憶一下最近所發生的事情,依照事實問清來詢者有沒有與因工作關係而晚回家的丈夫發生過舌戰。這樣見縫插針地分析諮詢者的種種質疑會有助於解決問題。比如可以問清她丈夫有沒有事先打電話說明要晚到家,以及她丈夫的工作性質和丈夫的其他同事是不是也晚回家等,再繼續詢問來詢者的生氣是因為丈夫晚回家,還是覺得丈夫的態度不好所引起的。弄清楚來詢者在等待期間的所思所想,這跟心理劇中指導者讓主角站到置於當時的狀況及情緒氛圍中而進行的,但這也有利於使只沉浸在自己的情感和情緒之中、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來詢者能有機人了解周圍環境,使自己注意起以往尚未注意到的地方。 諮詢者在來詢者的身邊幫助他減輕焦慮的同時,逐步改變來詢者的視角,讓其把視角投向平時注意不到的地方,或是具體的客觀事實。森田療法中的「事實唯真」正好能說明這一點。這裡所提到的事實指的是當事人錯綜複雜的心境及真實的心態,即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感加劇。在這一階段進一步要求來詢者把自己看到及體驗到的事實具體如實地敘述。可以問來詢者,她丈夫晚回家的時間是否每天都將近夜裡12點,出現這種情況為每周幾次,還是因為趕不上回家吃晚飯才有。下面再舉一個只注意事實的例子。有時,來詢者會說起她兒子昨天講過什麼話、每天做些什麼以及老師對她兒子的評價很低等內容,她還指責丈夫只會推卸責任,反而說她把孩子慣壞了,以至於孩子在今天放學後徑直到迪斯科舞廳去玩,一回到家吃飽後就打電話,一直打到半夜1點來鍾等。對她這種類型的人,是屬於善於觀察事實但不清楚來諮詢的意圖,也可以說她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圖,當時她自己的心情到底是生氣還是悲傷,她也講不清。你不知道她敘述這件事時,是因為老師評價她兒子為不良少年而擔心不已,還因為覺得自己就像丈夫所說的那樣壞而悶悶不樂。這時應明確來詢者所認為的是不好還是悲哀,是不是因為與丈夫不和諧而暗自生氣等等。在獲取和整理有用信息的時候心須要考慮到上述這些情況,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對方的情緒。在共同探討中可讓來詢者逐步暴露出如何看待那件事及有什麼對策等等,尤其是重點了解來詢者自己的感受。說心裡話,筆者屬於注重事實的這一類型。加上自己的職業習慣,一遇到事情往往首先習慣於作評價或解釋。筆者認為這是在無意識中抑制了自己心中油然而生感情的結果,而通過扮演心理劇中的主角就能夠很好地矯正這一缺陷。下面介紹調整這種心理狀態的方法—「認識的環節」。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探討:1、如有一名貌美女子當你的幫手,對你察覺到和看到的是什麼?2、你感覺如何?你是否感到心情舒暢令你著迷,當見不到時又感到莫名寂寞。3、如何評價呢?你承認那女子少有的美女,自己喜歡她,而她可能也對你懷有好意。4、你希求什麼呢?你真的很想與該女子結婚一起生活。5、你怎樣付諸行動呢?經多次約會後你的求婚遭到了拒絕。可從這5方面考慮並加以整理。來詢者在交談中會遺漏了不少東西,要是把談話的焦點放在對方的疏漏上,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會談效果。即便在此時也要遵守諮詢的原則,即不能偏離諮詢的正常軌道,在力求當好一名聆聽者的同時可以適當地引導來詢者。要知道諮詢比起提問,會更好地讓對方感到在催他,當向對方提問:「與那女子共處時的感覺如何?你想做什麼呢?」等問題時,也可使用一些帶有刺激性的語言再觀察對方的神態,想必效果會更好。也可改變談話的方式而詢問對方「跟那種女子共處會是怎樣的感覺和心情呢?……平靜……還是有那麼一點異樣的感覺……」。因為感覺是相互的,所以你得在共同交流中一邊揣摩,一邊確認對方的感覺並把談話推向前進。三、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健康的一面邊摸索邊整理並補充自己的不足之處,便會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焦慮也會隨之消失。有時也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而自尋煩惱,因為不自信的人看到自己的弱點反而人越來越強調這種弱點。森田療法中把這一現象叫心理作用的惡性循環。誰都有可能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若把這種普遍的人性特徵也當成是性格上的缺點,就會導致誇大緊張,越發拘謹使得緊張程度超出實際。有很強完善欲的人因自卑而往往會強化這種緊張感,而與此相反類型的人則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因為承認自己存在某種缺點後會導致焦慮,所以就會緊閉自己通向心靈深處的大門。如果自己極力掩飾雖不會流露出自卑,也還會以其他變相形式表達出來的,比如會像善犬一樣虛張聲勢,或者自滿地把自己投入到某一大的組織活動中去。若不能充分得到容忍,則不管採取何種方式去克服自己的弱點,都會強化原有的焦慮,使其原來的不良行為變本加厲。處於苦惱中的人除非自己能意識到,否則都會誇大並把自己的視點聚焦到自己的缺點和自卑上,而對他們的優點,本人及其周圍人往往注意不到。撥開焦慮所帶來的作用如同走出隧道時一樣,被自己隱藏著的優點就會顯現出來,要是與對方共處就會發現這種優點,但多數場合下這種優點會暫時被缺點和自卑所覆蓋,而作為其他旁觀者在看到對方缺點時往往會急切地希望矯正這種弱點,急於求成則可能有始無終最終還會回到原來的起點上。因此求助者身邊的親人、父母和老師應該善於現隱藏在對方弱點中的優點。多數情況下,父母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方便而要孩子服從父母,否則會壓制孩子發揮自發能力,應作到尊重對方,採取慈祥、認真的態度。上述內容要是進展順利,就能作到父母與孩子步調一致而且能自然而然懂得孩子的感受。只要引起注意,做到這些並不能辦到。筆者之所以喜歡心理劇,也是因為這一切在心理劇中充分地得到了體現。站在聚光燈聚焦的舞台上,這一特殊的場景中努力扮演對方時,能從補助自我看到原來的自己,甚至覺得自己還是個挺不錯的人。在進展順利的諮詢中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要是提出忠告者注意這些細節,同樣會感染苦惱中的人,雖然言語表達最直接,但忠告者的態度也能改善苦惱人的境遇,這或許是因為相互間的優點產生了彼此的信賴感。森田療法中把這種人所共有的追求完美和向上發展的慾望叫作「生的慾望」,並對此必須予以積極評價和加以培養。森田療法的觀點之一是,人之所以苦惱就是因為這種「生的慾望」過於強烈所致。人若沒有這種強烈的願望也不會有苦惱,因此在治療中不去追究劣等感和煩惱的來源及解決方法,而把注意力轉到導致個體苦惱的「生的慾望」上。神經症患者具有拘泥於小事或留意小事的性格,而當他們過分注重身體狀況和自己的觀念時就會導致發病;反過來把這種神經質性格在工作或生活中發揮出來,則能成為責任心強和注意小節的人而備受別人稱讚。因此不要緊盯著不好的一面而試圖糾正它,要把目光集中到好的一面和積極向上的一面去進行指導並對其付諸實施。多看好的一面,反過來說不好的一面就會變得微不足道,慢慢地就不太注意了。森田療法提倡人們致力於現實當中該做的事情,並把助人和熱情待人付諸行動。四、提供信息按照以上提到的態度在減輕焦慮後,雙方就能拉近彼此思維上的差距,信息交流也變得可能,可以正確認識事實了;反之你再怎麼都他重要的東西,他也不可能接受或歪曲理解。森田療法注重「事實唯真」,指導人們正確認識事實,告訴人們不必抗拒地接受在重要場合或重要人物面前自然而然流露的緊張和焦慮。這樣一來,緊張和焦慮就會得到平息,並讓人們了解這是正常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殘疾人得到援助的撫恤金後應怎樣做好呢?專家所知道的有關艾滋病知識、離婚時提的要求及個人經驗等都可成為信息。比如在一年前還因每天喝一升酒,並企圖全家一起自殺的男子,經戒酒成功後,在戒酒會上面露微笑地現身說教的事實本身就很有說服力。因焦慮而參加例行的生活發現會活動時,表現出非常勉強的膽小者,可要求他們在其精神狀況好時來參加集會,並由專家或指導者出面闡明其癥狀好轉的理由和心理機制,從理論上讓對方了解恐懼發作治療的效果會更好。另外在集體討論中可提高療效也是同樣的道理。還有單憑老師成功地說服拒絕上學的學生一起去釣魚,這件事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而若有專家對學生當時的狀態和學生被邀去釣魚(在此僅舉例子說明,暫且不管例子是否真實)作一分析,就能增加可信度以提高療效。五、對方遇到障礙時不要輕易去幫助有了基本的承受能力就能說些該說的話,再讓其碰碰壁,重要的一點是不該需要幫助的時候,只要在旁邊看看就足夠了。或許幫助能夠幫他度過危機,但是這樣一來,就剝奪了對方靠自己的能力自發地度過危機的機會。因此只要有足夠的耐心,相信對方能夠做好就可以了。還有的人雖然沒遇到危機或避開了危機,卻失去了一次成長的機會。因此要主動製造危機,從而能讓對方學會善於對抗這種危機。這時首先要會評估對方的承受能力及支持系統和自我有多強,這些可以參考第四章的有關內容。總之應看到對方在言行中的自我表現及其支持方面,並應去有效地利用它。在前述的「容忍」一節中也講到過在提供幫助時容忍和過分嬌生慣養的區別。下面再明確一下兩者的區別。其中之一是在仔細觀察和注意聽取對方苦惱的同時,若產生了強烈的焦慮或擔心,那就容易會去提供過分地幫助。當遇到好的對手進行談話時,務必要注意一點。由於生活中沒有完美的東西,所以要使對方懂得面對焦慮不能採取對抗方式而應順其自然地去接受它。酒精依賴者組成的A.A組織(酒精中毒匿名自助俱樂部的簡稱一譯者注)要求成員遵照「12級台階」法循序漸進操作。成員們首先要承認憑自己的能力沒辦法抵抗對酒的誘惑,以至於離開酒就簡直沒法活下去;其次是相信世界上存在著自己力所不及的偉大力量,並信仰它;再次下決心服從這種權力。這種治療機制可能是利用了從對酒的依賴轉移到對權利和神的信仰這一觀念上。設置障礙的方法特意設置一些障礙以製造對抗,把人置於危機之中使他接受鍛煉也可分不同的階段。如布置狀況或分配任務,讓對方在就業或參與某項職務過程中擔負一定的責任。人際關係中存在著斥責、注意、明確反對的態度,也有說理教育、忠告、指導等不同的態度。是大聲斥責還是大事化小尋找危機出路應從易到難的分階段進行,並採用逐步擺脫和強化的方法。除此之外也有採用硬推下水,像學游泳一樣讓對方一下子面對危機的方法。有時巨大的苦惱反而會帶來大徹大悟,煩惱一下子得到解決。但是此時也應在相應的覺悟下循序漸進,若採用責備他人、發脾氣和激烈抗等方法時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才會徹底解決,而小事應在短時間內解決它。人們常說:「刺激大的平靜耗時長,刺激小的平靜耗時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容易顛倒兩者。大多數爆發性地大聲訓斥別人能使自己感到心情痛快,但是被訓斥的一方往往會感到一種被拋棄感。相反,多數父母因為出於關心,常提醒孩子不要過度吸煙、遲到及避免睡眠不足時因還摻雜著別的內容,最終往往變成嘮嘮叨叨,結果反而不能解決問題。處理要果斷當一旦碰上障礙時,不應立即縮頭而要毅然決然地去面對。比起磨磨蹭蹭而言,還是直面所在的問題並毅然決然地去著手處理問題效果來得好,否則受衝突的一方會進一步加強焦慮而其發生的問題行動也會升級。當然,首先要聽聽求助者講些什麼,在充分弄懂對方的意思之後再提供建議是很重要的。當然,必要時採取果斷處理措施同樣也很重要,並能在這種果斷措施中適當地留有餘地。為了好勝往往急於求成,有時因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承受力,反而會使對方受到傷害,有時也需要鼓勵並安撫遇到障礙但承受力不強的求助者,而不應一味地去責難他。為此,在提供援助時首先應該避免當出現治療受阻後求助者稍有不滿就馬上讓步的情況,而應堅定信心繼續努力,反之則效果很差。總之,重要的是應該密切注視著求助者所遇到的一個一個的障礙,擔負著護航的角色。我的表明「我的表明」是「親業」訓練中的重要一環,是與「你的表明」正相反。在別人工作時凈說些「你不對、你懶惰、為什麼晚回來」等用「你」這個稱呼打頭的話,會影響對方的情緒而容易引起爭吵,使用「你怎麼怎麼啦」實際上就是在顯示「你的表明」。反之,運用「我的表明」,談話從「我」的感受開始反而效果會更好,即告知對方「我」在為你擔心、因你而生氣或難受等自己的心情或想法。至於當對方知道了你的感受後,將作怎樣判斷及如何行動就全權交由對方決定了。若要對晚歸的女兒講:「你為什麼這麼晚?今後要早一點回家……」等「你的表明」時,這會使對方搞不懂你的批評是在評價她的具體行動,還是把她看作不懂基本常識的人。若要按照「我的表明」,那就變成「看到你這麼晚回來,媽還擔心你出了什麼事,緊張得連自己的心跳聲也能聽到。」而知道母親的這種擔心後,女兒往後該怎麼做就是女兒自己要考慮的事了。前面稍加詳細地解釋了「我的表明」,但是最重要的是要適時地表達給對方,使對方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時率直地提出忠告,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要比克制自己的感受效果更好,當然這不應是提出忠告者傷害求救者的理由,要避免因為不剋制自己的心情,造成隨便生氣和大喊大叫對待求助者。最好是在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坦城自己的心態,如「此事我怎麼也不相信,我疲倦了」等,倒會成為打開話題的機會。五、擁有與你能談心的人若要順利進行前面所講的諮詢方法或援助活動,前提是忠告提出者本身要心有餘力,否則接受援助一方的焦慮程度會越來越厲害,很容易把忠告提出者也攪進來,使其在焦急和還未弄懂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作出錯誤的判斷。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發生,求助者最重要的是擁有能支持他,並能與他談心的人,而這個人與苦惱者的支持者一樣,能夠在求助者的身邊幫助他消除焦慮,並提供恰當的信息。足以擔當此任的最適當人選就是精神衛生和精神療法方面的專家,即使他們因為太忙,在平時不能立即提供諮詢,但在關鍵時刻唯有他們才能使求助者安心。退一步講,即使不是專家,但擁有一個肯仔細聽你講,並在客觀立場上能提供意見但又不橫加干涉的朋友,關鍵時刻也可以得救。他在默默地聽你講話,從而使你能理出頭緒和看得更遠一些。最後的一個規勸是,如與你處境相同的人聚在一起並組成一個自助團體是很重要的。因為自己的體驗對於在相似的苦惱中備受煎熬的人,非常具有說服力,能從相互間的交流中找出具體有效的對策。那麼如何尋找這樣的夥伴呢?要是住在省級以上的地區,可以到精神保健衛生中心或社會福利協會處去諮詢;要是住在市、街、村等一級行政地區,可以到保健所或保健中心諮詢。你可以與同伴一起建立由苦惱人組成的組織,但也不妨參加或引入心理劇或邂逅專題討論會等方法進行自救。整理並介紹了有關諮詢中的基本態度,從而了解到,即使不是專職諮詢員,但能通過以上的方法,就能有效地援助身邊的人,並把它推廣到基本的人際關係中去。第七章 森田式諮詢的現狀本章討論的目標是,如何援助有較強完善欲和循軌蹈距的、容易自尋煩惱的,或因為過分在意自身健康的,或患有對人恐懼、不完善恐懼處於苦惱的人。一、診斷誠懇地傾聽處於苦惱之中的人所說的話,會有助於消除對方某種程度的焦慮和緊張感,並可幫助判斷其發病機制。診斷要從由於集中注意、想設法逃避然而卻陷入惡性循環的如第四章所講的需要接受森田諮詢的對象開始。診斷要點如下:1、大多數人為了設法解決問題和治好疾病而進行過多種嘗試,但反而更易陷入強烈的苦惱之中,結果注意力越來越強化集中,而狀態卻越來越差。2、此類患者的性格具有刻板、心胸狹窄但有很強的完善欲。他們一旦拘泥於某種事物就善於深鑽牛角尖,且不能直面失敗,而又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二、終止於治癒疾病無補的努力諮詢時先要說明癥狀的成因,再讓求詢者改變其目前所固定並惡化癥狀的態度,闡明對治癒疾病的無效努力反而會使自己的注意力固定於某些癥狀,使癥狀進一步惡人,以及對治療毫無益處,甚至阻礙癥狀好轉的道理。建議來詢者應停止一切對治病無效而進行的努力,例如聽之任之會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或擔心生病而出現劇烈的心跳感等。向患指出想治好疾病的某些無效努力反使癥狀惡化,並建議患者放棄這種努力時往往會使他們本人嚇一跳。這際上,單靠把患者的注意力引到平時他們不太注意的事情上,使之容易理解醫生的意圖並照此實行的人很少,因此有必要舉例說明。面對因太在意自己的身體功能變化而自尋煩惱的人,可以直接從自主神經的作用機制加以說明,例如心跳、臉紅、入睡困難及人前緊張等均與自主神經變化有關聯,簡法明了作說明反而有助於減輕這些癥狀。可以告訴他們,心跳和緊張都是由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而治好疾病的努力就如同熱衷於某事可強烈地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因此越想睡覺就越睡不著,越想緩和緊張就反而使心跳加快、臉更紅。只要認為,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心去想如何治好疾病,因為不少努力都是無助於改善癥狀的,這樣一來卻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睡眠狀態。還有一種方法是在諮詢中,讓對方注意聆聽在交談時沒有留意到的孩子講話聲和汽車馬達聲,並在此基礎上試圖再讓自己聽不到這些聲音,結果對方體驗到當從沒有引起注意到一旦注意時,就會很難使自己從意識中忽略它。再舉個對留意自己臉上燒傷或癤子的例子。若是撥弄這些癤子,癤子就會破口出血,傷口逐漸增大,甚至化膿,結果很嚴重;反之,即使注意屋癤子也不去撥弄它,它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結痂脫落皮膚完好如初。這個例子提示若碰到相似情況,即使意識到了也可以不去管它,隨它去。這只是眾多例子之一,在治療中可以尋找求詢者易於理解的例子來加以說明。想治好疾病的一些不當努力反而會使癥狀惡化的忠告,對求詢者來說會顯得很意外,要求對方多加註意,但又會使對方產生出另一種焦慮。因此有必要更深層次地剖析發生其焦慮的性質。三、焦慮是如何造成的讓求詢者去分析一下造成焦慮和憂傷的原因。例如,為什麼會留意到心跳?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及擔心睡不著覺?可以告訴他們,這一切是由於人們天生所具有的怕死、希望自己受人重視、明天會變得更美好的慾望所造成的,總之是在希望自己活得更好的心情下產生的。假設感覺不到疼痛,那麼會發生什麼情況呢?當然,感覺不到疼痛暫時不會有不快的感覺,但是當受了傷也感覺不到疼痛,就不會去主動避開受傷的機會,結果可能會為此而搭上性命。就像沒有胃痛就不能及時發現胃潰瘍的存在,直到因胃部大出血死去。與此相同,有了焦慮才引起足夠的注意,事情也得以順利進展。沒有苦惱的人或不會苦惱的人,同時也是被剝奪了成長機會的人,因為唯有苦惱才能催人成長。神經質的人確實苦惱的事要比別人多上些,焦慮的強度也比普通人強一些。不要求讓他們徹底拋開焦慮,但至少希望他們能跟普通人一樣。因為若想要消除焦慮的努力,有時卻會導致焦慮像滾雪球一樣膨脹。因此希望他們拋開的是無謂的努力,這樣他們至少會像普通人一樣生活。當然,達到效果不會立竿見影,除了暫時忍耐痛苦別無他法。焦慮具有若任其放鬆也會使程度逐漸減弱的特徵,當然,喜悅和悲傷也有同樣的特徵。人們再怎麼強烈的感情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減弱,因此若有失去親人的悲傷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變淡。倘若感情始終保持同等強度,那會一事無成,而強化這種感情並使其殘留在腦海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想設法消除它所作的努力而激發的。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四、目光投向外界,做你該做的事當心跳很亂感到自己快要崩潰,或在別人面前緊張得連一句話都說不出口時,還要靜等著使焦慮慢慢地減弱嗎?在靜等焦慮減弱時,應做些什麼好呢?其中之一就果為所當為,而不是圖自己活得更好,或討別人喜歡才考慮自己該做什麼。作報告的時候,重要的是怎樣作報告才能讓別人更容易聽懂,而不要去管自己當時有沒有焦慮。讓求詢者明白產生焦慮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自己想要活得更好,或者想得到別人的重視這種強烈願望所支配。與人相處時,想要得到別人賞識的壓力會使自己感到緊張。而在學習中所產生的雜念,是從自己的學習願望或希望通過學習找到好的工作、提高成績等的壓力中得來的。因此,若因緊張而採取消極迴避就會離原先的目標越來越遠。不去學習就永遠達不到原先所設想的目的,為此唯有克制自己的焦慮及排不除雜念不可。為了做到這一點,因焦慮而語無倫次時,可以設法用簡單的言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或準備一份簡短晚懂的報告補充說明一下;在學習時,要從以往自己不太會產生雜念的功課開始。那麼,當感到焦慮即將發作、心悸、眼前又找不到自己馬上能做的事該怎麼辦?這時,我們應環顧四周去找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即使是在焦慮時,也要做自己能做的事,特別是有意義的和能令人歡喜的事情。在此時去分解困難的數學題是不妥的,而幹些體力活或只用機械動作就能完成的工作是比較可行的辦法,比如擦玻璃可擦或因住公寓沒有庭院鋤草時,要注意觀察四周有什麼可做的事。如果找不到馬上能付諸行動的事情時,可以先從觀察周圍開始。在後面提到記日記的事,要求寫日記的人把目光從注視自己內心世界轉向外面的精彩世界中去,真實地記錄自己當天所看到的一切及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這些做法都是基於把目光轉向外界的原則,是與借酒澆愁有本質區別的。酒雖然能使人暫時忘卻眼前不快,但是不能解決根本的實際問題。與其採用喝酒這種不會被大家所接受的方式,還不如做自己該做的事和對自己有用及利於他人的事。這種事情積少成多能感到一種成就感,並最終帶來好的回報。參加生活發現會的人,主張採用有意義的行動會帶來有意義的心情這一觀點。因此要求每個人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充實自己。由於出現焦慮而只顧躺在床上,因此什麼事情都不做,而空虛地打發時間會使原本凄涼的心情更加凄涼。如果即使有焦慮,但還是去乾乾淨淨地察好窗戶玻璃讓大家高興,你的感受就會與上面截然不同,並在重複的實踐行動中會認識到,做些有益的事情更有實際意義,這樣不久焦慮也會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當在桌上擺好一枝鉛筆或別針並問患者桌上有什麼時,患者往往就會回答有鉛筆或別針。這時可以告訴患者,在他的心中只有苦惱,如同桌上只有鉛筆一樣,因為沒有注意到還有別的東西。而從桌上拿走了鉛筆,這時他就把注意力轉向桌上的污點,大家知道這種污點是不能輕易弄掉的,所以很容易忽略掉。接著不把鉛筆拿掉,而再放一本書在桌上並告訴患者,書代表他的工作。再放一個手錶並告訴患者,手錶代表他的戀人。像這樣只要高興放,桌上就能擺滿很多東西。最後,就不再去注意那支最初放的鉛筆了。我們不去刻意追求使人擔心的事,而把更重要的東西置於注意之中,結果會怎麼樣?這就是在諮詢中,我們可以參照上面的思路與患者談談看。日記指導的具體內容如下:不去理會患者的嘮叨和患者擔心焦慮的事情,要求患者每天寫一件自己新發現的事。比如發現了不知何時開的杜鵑花、在庭院里看到自己從未見過的鳥、電視上了解到有關地球起源的知識等等。日記的內容,不管是從報紙上得來的新聞,還是取自於書上的內容或自己看到的街景,只要不是腦子裡憑空想像得來的而是以自己的所見所聞就可以。通過記日記,不僅能知道患者關心什麼,還能把握住患者關心在焦慮以外事情的契機,便於及時進行指導和治療。不去注意內心的焦慮,把注意力轉向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新發現,就會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廣闊。五 、從情緒本位到事情本位歸納上面所講的內容,就人雪現,不能用人的意志去消除和控制憂慮、焦慮、擔心、生氣、喜悅以及悲傷等的感情變化。試圖去改變這種不可能憑自己的能力辦得到的事情,不但會導致反覆的失敗和喪失自信心,而且會由此產生出自卑及由於把注意集中到這些不可能辦到的事情上,就會使自己變得越發固執己見,也使癥狀惡化。為此,不得不相勸患者應該停止這種無謂的努力,去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在此,就要談一下什麼是我們能做的事情呢?相對於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感情和情緒,有一些事情是可以靠自己的意志辦得到的。比如我們的行動。因此可以依照躲在焦慮背後的本來願望,即想成為有用的人、想受人重視、想被人愛等,也想做些有益於他人及努力學習等讓人歡喜的事情。可是行動不能光靠嘴上說說的,因長期受焦慮折磨,確實沒有餘力考慮行動起來,從道理上講是可以的,但要改變現狀還是不夠的。醫生可以根據患者在日記中所記載的具體事實進行具體指導。在日記中,處處能看到患者因受情緒支配而苦惱的例子,當注意到這些隱藏在神經症患者癥狀背後的、受情緒支配的生活態度後,就有必要去指導並改變它。應該以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去取而代之呢?最好就是養成能基於眼前的需要和現實,再按照目的本位和事實本位去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對會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害怕而採取迴避這種場面的人,告訴他感到有焦慮是很自然的事情,並要勸他任憑緊張和膽戰心驚,也要按照自己最初的需要和目的去出席報告會議。對於因擔心焦慮發作而整天躺在床上的人,就勸他們即使感到焦慮也要試著做一些家務活。不僅如此,還告訴曾經想過要學,但由於沒心思學而只以看電視來打發時間的人,當他等到自己想做的時候為時已晚,而且這種等待本身就是「情緒本位」的具體表現。因此,勸他們不管情緒如何,首先要坐到椅子上端正外表翻開書本,這樣即使最初還是看不進書且效率很低,但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事情本位和目的本位以及當時需要實施的行動都不能靠憑空想像。總之,要求做自己注意到的事情,即使在家只要勤快並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就可。因為具有神經質傾向的人,往往會受到內向性思維的驅動而採取行動,所以總是在猶豫不決中失去行動機會,此時就應督促他們要立即行動。這些都只是剛開始碰到的問題。掌握了森田式行動的患者要是不仔細觀察周圍而一味地行動,就會因行動過度反而會導致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反而還需要進行其他的指導。因此,行動應隨機應變,要隨當時的情況定奪。為了做到這一點,不得不仔細觀察周圍發生的事情。從情緒本位到事情本位的轉變,可看成是從自我中心及自我本位的態度轉變到事情本位,並採取符合當時情況的行動。在美國開展森田療法的雷諾茲博士開發了各種各樣新技術,例如要求患者寫日記時把情緒和行動的內容分開書寫等有趣的嘗試。六、恐怖突入(驚恐發作)從某種程度上說,一旦決心要做某件事,就會產生興趣且能做得比較好,並使題迎刃而解,但在多數情況下並不都像這般簡單。曾經有位因怕焦慮發作而不能外出的人,當癥狀得到改善後,雖然到了可以外出的時候,但還是在臨上車時就因為焦慮而不能再往前邁開一步了。那是因為他覺得電車不像計程車那麼方便,坐上電車萬一感到焦慮也不能在中途立即下車,所以他害怕乘車。患有社交恐懼的患者如讓他參加小型集會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他出席並發揮作用的會議或訂婚儀式等就辦不到了,所以他害怕乘車。患者處在這種情況的時候,也只有任憑恐懼折麿,還得設法讓患者一定去參加而不要找借口。因此,此時在患者身邊提出忠告的人,一旦意識到患者這一變化後硬推對方一把,並告訴患者這就是「恐怖突入」。練跳水時,不管你壓抑著恐懼心理而跳入水中,還是通過打坐或自我調節,恐懼心理是不會改變的,也不能說你已經學會跳水了。正確的作法是恐懼歸恐懼,除了按跳水要領練習跳入外別無他法,這就是對付恐怖突入的方法。可是,當知道練跳水時除了任憑恐懼發作飛身躍入水中外別無他法,但站在高台上俯瞰水面時還是會抑制不住恐懼心理的產生,從而使得兩腿直打哆嗦不聽使喚。同樣,因為一旦走到電車前就會產生膽怯,所以也只能多花錢乘計程車,有時還會找人替自己出席會議。這時就需要周圍的人因人而異地採取果斷的措施,比如幫助他出最後一把力、在旁邊給求助者打氣等各種各樣的辦法,但其前提是求助者本人要有擺脫這種心情的願望,而醫生的措施只是為了更好地聲援患者而採取的。總之,只要心有餘力,總能等到這一機會的到來。這時,起支持和鼓勵患者並幫助他們超越障礙作用的,就是對患者有影響力的人和能提請忠告的人員或某些自助團體。七、治癒標準是什麼也有人在明白自己迄今所採用的方法有誤後,不管焦慮如何強烈,都會採取積極的行動最終邁向健康而獲得痊癒。而多數人往往只稍許有點進展,就以某一事件為契機又返回到原先的狀態中去。也可能是因所起的變化太過緩慢,從而很難糾正錯誤的行動方式。因此,即使按照醫生的指導雖然能忍受著焦慮在進行稍許的行動,但是癥狀一點也不見好轉。此時,需要醫生再一次向患者說明有關的治癒標準並估計預後。首先讓患者明白治癒標準並不是指癥狀的消失,即在別人面前不再感到緊張或不再考慮自己的病情就說明自己的病治好了。其實,焦慮或緊張是每個人都 會有的感受,沒必要也不可能消除它,問題在於試圖消除這種緊張感的無謂努力使得緊張越發厲害,以至於不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因此,只要合理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即使存在焦慮或緊張,每天也都能過得有條不紊,病情也就緩解了。對這情況的解釋,很多患者不能完全接受,他們決不認為這種忍受痛苦為所當為的生活方式是屬於健康狀態的。因為他們覺得,在感到苦惱以前,從未介意過因焦慮而產生苦惱和緊張感,所以認為只有回到從前的狀態地能算是治好了疾病。這種想法至少在他們的腦子裡是這麼想的。受強迫觀念影響而無法寫小說的作家倉田百三,自從接受了森田療法後能再次寫小說了,但這一成績是倉田忍受並克服焦慮恐懼和苦惱下取得的。雖然能夠繼續寫小說,但是由於自己的強迫觀念還沒有消失,所以倉田把自己的這一情況比作「在淌有治癒中包含了治癒的成分」。這其實是作家本人的錯誤觀點,能夠繼續正常活動,就說明作家的行動障礙已得到了改善。只要作家堅持並鞏固第一階段所獲得的被動治癒成果,今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忘掉自己的強迫觀念。只要作家注意觀察,的確還能發覺曾經令自己感到緊張或不快的事情,當然也有忘掉的時候。只要保持這種狀態能泰然自若地處理自己所擔心的事情,並會感到生活過得充實,就可稱得上疾病得到了痊癒。雖然不能與病前的狀態等同起來,但是會比以前更堅強、更成熟了。對患者進行如上說明提高治療效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過分關心病情本身往往會妨礙疾病的好轉。因為集中注意並機械刻板地猜測自己病情的好壞,反而會刺激自己阻礙對疾病好轉的認識。八、有沒有必要改變或有能力改變自己的性格雖然從道理上明白了想要治癒的努力有時也會成為治療的阻力,不必向醫生提有關病情的問題,除了目光朝向當前要做的事情並付之行動(至少在觀念上遵循這一規律)外別無他法。但是擔心往往還是難免的,有人想改變自己的性格,到底能不能改變呢?比起當前斤斤計較和擔心這些雞毛蒜皮的事,倒不如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大方方的人,從而不必惦記這些小事,該多痛快啊。因此在諮詢中,往往碰到患者會提出有前想改變自己性格的問題,當然,這一答案的正確回答就是只能改變性格的某一方面。問題不是出在自己過分注意細節、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我反省或考慮再三的性格上,因為這一性格本身是沒必要改變,也不可能輕易改變的,關鍵是在這性格上投入了自己過多的精力。因過於在乎自己當前的一言一行,考慮自己的軀體狀況或心理狀態、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使自己發揮得不好自然就會感到痛苦。其實,一點都不留意這些也不太好,否則在社會生活中給別人添了麻煩也不自知。就因為有了這種擔心,所以才去注意。因此,減少焦慮是指程度上減輕焦慮,而不是消除焦慮。注意小事或者想具有照顧到方方面面的性格,這些也絕不是不好的性格,要是用有工作上就表現為很強的責任心、嚴守規矩並能使人放心。但具有這一性格的人一旦把注意轉向自己的軀體狀態及心理狀態時,就變成只留意於自己軀體上的每一個變化,進而處於感到很緊張以及老是在考慮別人怎麼想等的狀態。在工作場合中,若考慮問題時只要遵從事實本位的原則,就能做到以考慮重要環節為主而不會過分注意細枝末節。養成目光朝向外面,經常注意觀察周圍的習慣,並開始做自己注意到的事情,就能掌握外向性行動要領,至少能改善只介意自己身體狀態或別人看法,最後只能呆在家裡的癥狀。具有神經質性格的人如導向正確就能獲得比別人更大的成功,因此沒必要改變這一優秀性格,而性格本身也是改變不了的。能夠改變是行動習慣,而這又要靠自己每天的訓練和積累。值得注意的是森田療法一向按照上面的主張來指導患者走向康復。天生性格外向的人往往不善於反省自我和認識自己的缺點,即使認識了也不想努力改造。相反,天生性格內向的人卻經常性地反省自我,雖不善行動,但一直想試圖改變這一弱點,只是因努力的方式主法不對才導致癥狀惡化和徒勞一場。當然,只要不辭辛勞採取適當的行動就會取得相應的效果。但是人們往往嚮往得到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比如夢想自己成為善於待人接物和善於逗人發笑及容易成為談話中心的人,而向來招人喜歡、風度翩翩能說會道的人不必為此再投入精力。不過光憑這幾招很快就會令人生厭。與此相對,天生性格內向和具有神經質傾向的人雖然初次給人的印象不太好,但是因為他們努力在其他方面完善自己,所以跟他們相處時間久後,人們會感到他們是一群很有深意的人。把前者可比作先甜而後如嚼蠟的口香糖,後者就是越嚼越香的風乾魷魚。九、日記指導對於不肯接受住院治療的患者進行日記指導很重要,開展森田式諮詢也是如此。一般在諮詢中只要患者肯說,總能詳細了解到患者的不適主訴,所以不寫日記也沒關係,特別在醫生忙的時候仔細閱讀患者日記幾乎不可能,加上字跡潦草就更令人生厭。但是寫日記有它的優點,所以不可能的話還是要求患者寫日記為好。寫日記的優點如下:1、通過寫日記能客觀的看待自己,回顧自己一天的生活並進行總結。2、要求寫日記應以具體的事實為主,如此一來記日記的人不得不把目光朝向事實,另一方面還能通過日記了解寫日記人的日常生活狀態。雷諾茲先生要求寫日記時把情緒和行動分開來記,通過這種方法還能把握自己的行動和感情及兩者的關係。3、通過日記能了解患者的病情逐漸在好轉。原本圍繞自己的情緒或苦惱為中心寫日記,但隨著病情好轉逐漸可以寫些有關自己日常生活的內容,以及外部世界中自己所關心的事。4、應及時指導患者的日記。日記指導中強調的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行動方法,讓患者留意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中心和流於情緒的行動方法並自行糾正,而對煩惱或痛苦則不予理睬。5、患有社交恐懼症的患者,由於在別人面前感到緊張,不能很好地表現自己,常常會忘記自己本來想說的話,因此可以能通過書寫日記表達自己本來不能用語言表達的意思。6、有些問題可能會一時地得到了解決,但是難保以後不再碰到相似的問題,還會有跌倒或過分挂念某件事的時候,此時可以拿出塵封已久的日記來進行閱讀回憶。當碰到想像不到的障礙時,可能會感到走投無路或彷彿鑽到迷霧中一樣而分不清方向,這時就可以重新拿出日記回顧自己的心路歷程,並通過日記中所記載的指導用語再次走出誤區。就因為日記有以上的優點,所以奉勸大家平時多寫日記。而不善於寫日記的人,哪怕一二行也好,先寫寫看。也有的人認為日記屬於自己的私生活,不便讓人知道。實際上,在記日記中有關私生活方面的內容可以另外單獨記下來只供自己看,日記指導只要求患者寫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願被人知道的秘密則不用寫。日記本不要用市面上流行的專用日記本,可以在一般的筆記本上劃一條直線,其中的2/3患者寫日記用,並要求日記內容儘可能以事實和行動為主。有關這方面,雷諾茲進一步把日記本一分為二,其中一半記以情緒和感情為主,餘下一半以記事實或行動為主。寫日記的開始階段,即使醫生明令禁止,患者還是以寫有關焦慮和擔心等情緒或情感反應的內容多一些。隨著癥狀的好轉,有關寫行動方面的內容就逐漸增多。餘下的1/3是供諮詢者寫指導用語的地方,諮詢者用簡短的語言註明批示,比如附上「順其自然」、「恐怖突入」、「不能改變情緒變化」、「馬上轉到行動上來」、「這就好」等簡短的說明。並非說批註長了不好,最初還是要稍加說明的,只是沒必要詳細解答患者的提問。這跟「不問療法」是同樣的道理,只要讓患者知道何時應用何種心理機制就可以了。即使日記內容很貧乏,但是看到患者記載的有關外面世界的事情,或任憑焦慮存在仍付諸行動的地方,應該用紅筆畫上圓圈以示肯定或鼓勵,也可在面談中涉及這方面的內容時表現自己的關心。這樣的日記指導可以適用於本文提到對象以外的其他需要指導的人。十、生活發現會

最後講一下作為自助團體體之一的生活發現會的情況,這一節的內容也是本書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因為每一次在各地區召開的生活發現會的中心活動集談會,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療意義,並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生活發現會由曾經接受過森田式療法、通過自己的實踐而克服了苦惱的人們,以及想要努力克服這一煩惱的人們組成的團體,也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自身問題的自助團體。在今年及1988年,除了在全國各地多達100多個地方召開過集體討論會外,每年還定期舉辦幾次集體住宿形式學習班和培養主要幹事的進修班,還有面向普通大眾的演講會等,並每月定期發行機關雜誌《生活發現會》。集體討論會選在星期天,每月召開一次。與會者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體驗,並就某一題展開學習討論,以及諮詢和指導其他處於苦惱中的人。主持會議者和與會者以及指導者,都是曾經體驗過社交恐懼症及焦慮性神經症所帶來苦惱的人,並不是由專家出任指導者。下面介紹本會能給當事人帶來的好處。1、患者在外面聽到別人講「你氣量太過狹小了、為什麼會留意那種事呢?等傳言時,就一直覺得只有自己才苦惱。但是自參加生活發現會後卻發現苦惱的人不止是自己,還有很多人忍受著同樣的苦惱。就能使他自己寬心了。2、就因為大家的感受差不多,所以互相之間不僅能舒暢表達自己的心情,還能彼此充分接納和理解對方。在具有相同經歷的夥伴之間,可以互相打聽別人的苦惱而不必擔心被人瞧不起,從而變得躲躲藏藏。3、在這種場合里還能得到各種各樣有益於自己的信息,相同的忠告要是出自曾經親身體驗過有同樣苦惱人的嘴裡,就顯得更具體、更具說服力,還能了解到他們是通過怎樣的實踐方法才克服了癥狀的。出席會議還能聽到曾經因苦惱而死死掙扎的人是如何通過各種各樣的行動實踐,使得癥狀得好轉的實例,這有利於樹立與會者對這一療法的信賴感。4、處於苦惱中的人雖然不能客觀審視自己,但能仔細審視別人。他們通過目睹其他與會者的苦惱,能夠認清自己所處的困境,並通過與眾多處於相同苦惱中的與會者交流,了解各種各樣的苦惱和逐步認清自己所存在的問題。5、生活發現會的另一個作用,就是由好轉的患者分擔各色各樣的任務,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眼光向外行動本位的生活方式。特別當自己的忠告給其他處於苦惱中的與會者時,能夠再次加深自己的認識並強化已有的認識。由此可以肯定,勸告來詢者參加集體討論會治療是很有意義的。對處於不同程度苦惱之中的人,適當地勸他們讀一讀事先預備好的生活發現會所發行的小冊子和機關雜誌,以及已成為生活發現會中心人物的長谷川、石井齊藤等人寫的介紹森田療法方面的書,可以讓他們掌握一些粗淺知識。每期的《生活發現會》上都刊登幾位病友體驗之談,讓求詢者讀讀這些跟他們有類似經歷的人寫出來的體會,對他們的治療是很有幫助。雜誌中除了這些內容外,每期還刊載碰到各種各樣障礙時的擺脫方法。因此讀者即使找不到寫自己相同體驗內容的文章,也能讀到圍繞某一共同主題的討論和有益的忠告。雜誌中還登載著每年在日本各地召開集體討論會的場所、召開時間以及聯繫地址等,因此讀者能很方便地知道何時何地召開會議以及聯繫人。提請注意的是,對集體活動有抵觸情緒的人,首先應結交他們的知情人,並要知情人帶他一起來參加會議;有時還碰到開始階段因焦慮太過強烈,造成對參加會議熱情不高的人,或者擔心別人的癥狀感染自己而不敢來參加會議的人,這時要給他們留有緩衝餘地,開始階段可以先要求他們義務參加3次左右的會議,利用段時間努力搞好與他們的關係。由於生活發現會的會議主持者不是專家,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有時還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在拿不定主意是否參加生活發現會時,最好先經過專家的診斷再作定論。從以上可以了解到生活發現會確實對改善患者的癥狀起了很大作用,是從事諮詢工作者的強力後援,因此從事諮詢工作的專業人員偶爾參加會議有利於開展精神衛生活動。後記自從「諮詢「一詞引入到日本後,不知不覺中已發展出各種各樣的諮詢業務,比如家庭諮詢、學校諮詢、產業諮詢等,從中可以看出這方面問題逐漸受到們的重視。與此同時,在目前社會壓力下,心理問題也有增多的趨勢。在這一潮流中社會上不僅提倡開展「創造健康心理」的活動,還盛行以自救為目的的專題討論會。另外,對交流分析和心理劇的關心也與日俱增。隨著種種嘗試,被冠以「某某療法」的心理療法轟動一時,但治療的基本原理都是大同小異。考慮到人們往往忽視,甚至不顧心理諮詢的基本原理,容易使得某些新理論興風作浪。基於此種心情,我就想整理一下諮詢的基本要點,並在此基礎上給森田療法作一定位。從指點患者上看,森田療法好像有別於一般的諮詢,甚至站到了與諮詢對立的立場,但實際上絕非如此。我們可以認為森田療法是在一般諮詢的基礎上發揮作用的、日本自己的優秀精神療法,而且森田療法確實對多數神經症,特別是強迫性神經症或焦慮神經症有效。因此我希望通過這本書多少能改善人們不認可這一療法的遺憾現狀,我寫本書的原因也在於此。若是盡我一份微薄力量能推廣森田療法將不勝感激。作者簡歷增野 肇1933年 出生於東京1955年 千葉大學文理學院英美文學系畢業。1959年 東京慈惠醫科大學畢業。1974年 東京慈惠醫科大學精神科講師。1975年 栃木縣精神衛生中心所長。1986年 宇都宮大學教育系教授。業務專長:森田療法、心理劇、社區精神衛生

譯校後記

2001年,我正在患病,住入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做了手術治療,並多次做化療。國化療後頭髮全脫,光光的頭,乍一看,倒像是流行歌手或電視台的主持人。一些來看望我的人說:「你的樣子真酷,時髦極了」,「不用化妝,就可以上台去表演了」。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氣氛倒很融洽。正巧,當時也正是第一本譯作《自覺和領悟之路:奉獻給因患神經症而煩惱的人們》(森田正馬著,水谷啓二編,由我本人、陸謝森、褚玉雄及蔡軍合譯,我本人及張海音校,2002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要開展校對。於是在這校、閱的過程中,反覆多次學習森田療法的理論,覺得用森田療法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人生,在疾病面前抱樂觀的態度,要有「日日是好日」的心情,倒也是既有利於養病,又有利於學習的機會。因此就努力深入學習森田療法的學說了。在此之前,日本的「精神衛生岡本紀念財團」理事長岡本常男先生和夫人,以及倍思公司的楊誠光董事長特地到病房來探望我,我倒十分過意不去。他們的誠意深深地打動了我,在我學習森田療法時更加深了對人生的樂觀態度。在與岡本常男理事長先生的交流中,他提出希望再翻譯一冊有關森田療法的書,提出翻譯增野 肇先生的《森田式心理諮詢》,並繼續請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正巧,南達元醫生考在我名下攻讀碩、博連讀研究生,專研森田療法,並開展對森田療法在我院的10年工作回顧。他努力學習日語,水平提高很快。為此就請他直接負責翻譯,他也欣然接受,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其速度這快實為驚人。南達元醫生通過翻譯這本書,順利地幫助他完成了學業。博士學位完成後,安排他到日本橫濱的相原院去進修森田療法,進步確實是不停頓的。為了對原著負責,隨之而來的是詳細而反覆的校對,前面後後花了不少時間,中間也斷斷續續進行著。接著,再與出版社聯繫。由於在譯作方面完備相關程序,也花了不少時間。2003年11月,我到日本大阪參加第21屆日本森田療法大會,並榮獲第12屆「森田正馬獎」。該時見到了原作者增野肇先生,非常高興。增野 肇先生謙虛和藹、談話誠懇,乍看之下,是一位不善言談的學者,但他在作品中卻深述淺談、知識淵博、引人入勝。他對我們翻譯出版他的書感到高興,也很榮幸。我則對他說,翻譯、校對了您的作品,深深體會到森田療法原理的特點,是一次又一次的學習,獲益匪淺。在這次出版過程中,要感謝岡本常男理事長的支持;也要感謝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精神醫學教研室的孫魯老師,她參與了全文的校對列印工作;最後,要感謝復旦大學出版社的有關老師,他們大力支持給予關心,才使這本書順利了版。尤其使我驚奇的是,他們的編輯文字功底深厚,使這本書增色不少。

推薦閱讀:

美英德日中諮詢業發展對比及啟示信息資料大全
【諮詢師必看】近50%的客戶流失,都是因為這六個接診誤區導致的
財運諮詢要素
【太原圓成心理諮詢】心態改變,命運會隨之改變
婚姻諮詢

TAG:心理諮詢 | 心理 | 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