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圖解中庭穴的位置及作用

按摩中庭穴的作用與好處 治療胸腹脹滿、嘔吐、心痛、小兒吐乳等。中庭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中庭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中庭穴位位置圖】

【圖解中庭穴位的位置】

中庭穴位於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5肋間,即胸劍結合處。

穴位解剖: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五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層次解剖:依次為皮膚、皮下組織、胸肋輔狀韌帶、胸劍結合部。布有第六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範圖】

【穴名解說】

中庭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任脈。 中庭穴:中,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庭,庭院也。該穴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位於天之中部。本穴物質為鳩尾穴傳來的濕熱水氣,散熱冷降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如氣血聚集於庭院之中,故名。

【穴位含義】任脈氣血在此位於天之中部層次。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濕熱水氣。 【運行規律】散熱後循任脈傳於膻中穴。 【功能作用】聚集任脈氣血。

【按摩中庭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症】胸肋支滿、胸腹脹滿、噎嗝、嘔吐、心痛、梅核氣、小兒吐乳。食管炎、食管狹窄、賁門痙攣等。

【作用功效】寬胸理氣、疏膈利氣、和胃降逆。

【穴位配伍】中庭穴配俞府穴、意舍穴治嘔吐。配中府穴,主治噎嗝,停食,食反,胸悶,有寬胸利膈,行氣消積作用。配俞府穴、意舍穴,主治嘔吐,食不化有降氣化食的作用。

【文獻記載】《針灸聚英》:主胸脅之滿,噎塞,食飲不下,吐食出。小兒吐奶。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用拇指或者兩掌重疊,放在中庭穴,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按揉各2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宜。 治療小兒吐乳的方法:嬰幼兒吐乳,日久瘦弱。方法是艾條點燃後,一手持艾條,一手食指和中指分開,放在中庭穴兩側,距離中庭穴10cm左右或以食指,中指感覺不燙為好,艾灸5~10分鐘。連續2~3天。

推薦閱讀:

海洋生物活性物質降血糖作用研究進展
各種中藥的名稱和作用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太極圖理論對太極拳動作的指導作用——陳福軍
左氧氟沙星片的作用

TAG:作用 | 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