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講堂------隆藏法師:建立信心 給生命一個基點

隆藏法師:建立信心 給生命一個基點

2013年09月22日 08:32 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作者:隆藏法師

建立信心,給生命一個基點。(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古道西豐)

我們世俗一般所講的「信」,與佛法所講的「信」往往有距離。世間一般所講的「信」,就是佛法法相中所講的「勝解」的意義。所以我們一般會說,我們信什麼、或說什麼都不信,或說我信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或說信上帝、信真主、信佛陀佛法,有種種的「信」。有正信、有邪信、有迷信,「信」好像是內心的一種狀態,它的對象可以有很多個,可以有正確的信仰對象,也可能是迷信的信仰對象,因此有正信、迷信的種種區別。但是這種說法與佛法所講的「信」是有距離的。

佛法中的「信」是「唯是善法」,是十一種善法中的第一種。所以這個「信」不存在什麼邪信或迷信。如果說有邪信、迷信的話,而「信」本身應該屬於無記法,既非善法、亦非惡法;因此隨於所信的內容正確,就成為善信,隨於所信的內容不正確,就變成邪信。但實際上佛法並非如此,佛法中的「信」是一種善法,在佛法中的定義是:「於三寶實德能,深忍樂欲,凈心為信。」所謂「實」指的就是三寶的真實體性;所謂「德」就是佛法僧三寶所具足的功德;所謂「能」是對我們自身也具足能夠實證、獲得三寶這樣功德的堪能,有如是的自信心。

所以「信」有三種行相,一是勝解行相,一是欲樂行相,一是凈心行相。此中以「凈心為信」作為信的根本。所以什麼是「信」呢?「信」就是讓我們的心有一種清凈、澄凈的力量,讓我們的心獲得一種堅穩、信靠、不動搖的一種清凈的力量與狀態。而這樣的「信」的獲得,是要由勝解而來,要對三寶的實德能生起正確的勝解。所謂勝解是殊勝的認識,決定於此發生決定的理解、非常肯定的認識。就像我們勝解,水一定具有濕性,火一定是熱性、具有燃燒的性質,對這些道理,我們也具足勝解。又好比我們勝解,肚子餓了就需要吃飯,吃了飯就能緩解飢餓,對於這樣的道理,我們能發生非常確定無疑、肯定的認識,這就是勝解。

對於佛法僧三寶的真實功德,以及所有眾生皆具足佛性、也堪能證得如佛法僧三寶所具之功德,發生清凈勝解、決定無疑,有此認識為先導,繼而才能發生內心的清凈之信。所以如無這樣的勝解,則信心無由發生。當這樣的信心發生之後,又顯現為樂欲行相。所謂樂欲是指希望為信。因為有這樣的一種信心,有這樣的一種清凈凈信,所以我們才對佛法的修行發生信心、有希望,希望趣證,然後以種種方便尋求方法,進行實踐。所以勝解行相是信的因相,而樂欲行相是信的果相。因此信的本身「唯是善法」。這裡涉及一點,信是讓我們內心穩定、得信靠的一種澄凈力量。這種澄凈的力量,在佛法中,唯有依於三寶的實德能,才得以發生。所以這裡涉及一個甚深的抉擇。

在印順導師所寫的《成佛之道》里,也提到對三寶的抉擇。那麼我們就來看,對世間人所謂的信,它是否真的能成就。比方說現在有些人基本上什麼都不信,若一定要說信,就只信錢,認為只有錢才有所保障。是真的嗎?錢真的就能保障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嗎?所以這樣的認識與結論,往往經不起推敲。我們可以思維一下,很多人希望獲得足夠的金錢與財富,但是我們追問一句,獲得了這些金錢財富之後,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個目的可能有很多,有些人可能要成就實踐自我的價值,通過財富的創造,體驗他對人類社會的價值。也有些人可能透過財富的積累,提升自身的生活質量。還有的人因為財富的積累,以保障自身的生活。很多人會覺得,如果現在沒有錢,我該怎麼辦?或是以後生病了,怎麼辦?我老了,怎麼辦?我沒人管的時候,怎麼辦?最好還是自己身邊有錢,這樣才會有保障。當然可能還有其它種種或崇高、或世俗的目的。但是這些目的都很難真正經得起推敲。

金錢真的能夠保障生活嗎?即使買了保險,但它既不能讓你不生病,也不能讓你不死。而且即使生了病,或許因有金錢而獲得醫療的保障,但這些醫療往往人力有時而窮,有時即使有很多金錢財富,甚至不能讓自己的生命多活一秒。過去我的老師生病,我去照顧時,在重症病房看到很多垂死的眾生。在那樣的重症病房裡,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平等。無論是老人也好、小孩也好,無論是有錢人或沒錢人,不論是達官貴人或平民百姓,所有的人,或愚或智或不肖,在這裡都一律平等。這時候,你很有錢,你告訴醫生要用最好的葯、趕緊救我,結果可能是,你比別人吃更多葯、受更多的罪之後,最後依然不能獲得保障。很多人為了追求財富,年輕時努力工作、甚至不惜傷害身體以求積累財富。所以前半生拚命用身體去掙錢,後半生又拚命用錢去挽救身體,但最後也了不可得。所以說,財富實際上對我們是不能有保障的,不要以為有了這些之後,可以給我們很好的生活質量。

其實真正追求生命的質量是一種幸福感,這種幸福感與金錢有一定的關聯,但沒有什麼必然的關聯。古代的聖者可以「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但聖者可以不改其樂。佛陀很多弟子也是這樣,身為比丘,乞食而活,所有生活資具都只是維持生命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沒有任何奢侈的享受,但是他們內心無比的歡悅,因為他們真正獲得人生解脫究竟的真理,滅除了世間種種煩惱和障礙。所以這樣的聖者,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幸福,與我們世間種種需求,沒有直接的關聯。因此我們可以從很多這些道理去思維,我們平時所信靠的東西,是否真可以讓我們達到內心澄凈、堅穩?內心澄凈、堅穩往往才是人間第一大事。

過去,二祖慧可去見初祖達摩,立雪斷臂,表達其求法的誠心與決心,希望祖師為他解答生命中的根本疑惑。換言之,他付出生命的代價,向祖師提問:「我心不安,求師與安。」他自己的內心不能得到安隱,意即他的內心中沒有真正的「信」的善法,內心沒有依靠、信靠,不能得到人生的安身立命之處。所以一個人要有安身立命之處,其整個人生才有重心、才能建立起來,這是人生第一大事、第一要義。所以這個「信」,應該這樣去理解。

我們要依於什麼建立清凈信心、讓人生獲得安身立命之處,必須要去抉擇。是依賴外在物質?還是依賴內心某種如藝術或精神之類的追求?甚至,或是依於世間的權勢地位?或某種事業的成就、某種主義的達成?乃至各種哲學、宗教中的種種說法?我們一一去抉擇,發現許多宗教的最終目標,最後當它與我們人生的最根本的困惑、根本無明、因六道輪迴而有的生老病死、無量諸苦隨逐的殘酷現實等等相對應對照的時候,所有這一切都顯得非常蒼白和無力。

所以人生真正要去解決的最根本問題,第一,先要去把這一切自身與社會所面臨的背後最根本的問題找到。否則可能我們解決一些表象的問題,而對最根本、最實質的問題毫無觸動。所以佛法的世界觀,在佛法的認識中,如果人類不去解決我們最根本的深厚無明,以及由此無明為因,而有諸行造作、有識有觸的形成,乃至有生老病死的世間輪迴流轉,因有這樣的惑、業、苦,佛陀闡發十二緣起,依惑業苦這樣的公式,說明世間的現象及其形成的因由,最後幫助我們找到我們輪迴世間的最根本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不去逼近、觸及這個問題、不去尋求解決這個根本問題的話,想去完善我們的生命,也只不過是世間種種修補式的改良。甚或許多人修學佛法,也僅是將佛法做為一種生活的點綴,沒有發起最根本的出離心與菩提心、從最本質的意義上去轉識成智、轉闇成凈,就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安身立命之處。所以這個信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推薦閱讀:

第三卷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二十八(BD00362)國圖敦煌遺書精選: 敦煌精美書法欣賞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講記(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五)

TAG:生命 | 法師 | 信心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