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心理學(三)

第五章 動機與情緒第一節 動機與行為一、動機的定義(一)動機的概念動機是引起人們從事某種活動,並將這種活動導向某種具體目標(個人需要的滿足)的願望和意圖等。它是人的行為產生的內部驅動力和直接原因。動機是一種精神狀態。是針對一個人的意識和潛意識而言的,是一種內在的東西。動機(社會動機):使社會生活主體趨向一定目標的內在動力(人們為達到一定社會目標的內在動力)。動機與行為是相對應的概念。動機是行為的動因,是內在歷程,隱藏在行為的背後,行為則是外顯活動。動機:是引起個體的行為,維持已引起的行為,並將該行為導向一定目標的一種內在歷程。動機作為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可以在(強度)和(方向)二個維度上發生變化。與動機相關的術語包括:動機與興趣、動機與需要、內驅力,動機與期望、誘因,動機與態度。動機有三層意思:1、動機是一種內在動力,是內驅力;2、動機是一種心理歷程,是一種心理活動,一種意識活動;需要不一定形成動機,只有意識到的需要才能形成動機。「廢寢忘食」,寢、食的需要並未形成寢、食的動機。3.人的動機也有無意識成分。動機與目的(目標)的關係聯繫:1.動機在行為中的具體指向就是目的,目的在行為中的達到,就是動機的實現。2.行為動機是行為目的的前提條件(動機先於目的);目的是動機的延伸和發展。但動機並不一定延伸出目的。某一動機有時受某種因素影響而中途放棄。3.動機與目的可以互相轉化。在一種情況下是動機的東西,在另一種情況下也可能是目的。如:完成某一作業,既可以是學習活動的短近的目的,又可以是學生學習活動動機的誘因。區別:1. 目的是行動所要達到的結果,屬於行為的向度條件;動機則是推動人去達到目的的心理活動,是行為的內心起因(表明為什麼而行動),是行為的動力條件。(《現代漢語詞典》:目的――想要達到的地點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結果。動機――推動人從事某種行為的念頭。目標――A.射擊、攻擊或尋求的對象;B.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2.目的與動機有時並不一致。如:目的相同,動機不同(目的:考上大學;動機:光宗耀祖/深造、提高/利於求職)動機相同,目的不同(動機:深造、提高;目的:業餘自學/脫產進修。動機: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目的:參軍,考大學)。(二)動機的功能1.激活功能始動功能(始發功能)——引起和推動主體活動。有了動機才會產生活動。需要>願望、動機>為滿足需要而行動2.指向性指向或選擇功能——指引活動向著一定目標,即驅使人們趨向一定的目標。如:為鍛煉身體>到操場跑步。動機不同,個體活動的指向和目標會有所不同。3.調節與維持功能強化功能——主體的活動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動機可以加強目標活動的活力及力量。強烈的動機可以增強目標活動的活力及力量。二、動機的產生(一) 動機產生的條件動機的產生受內外兩種因素的共同影響:1.內在條件(主觀需要):個體內在的某種需要是動機產生的根本原因2.外在刺激(外界刺激)——當前的事物或事物的表象和概念,甚至是人的信念、道德和理想等。(目標)。外在的環境刺激是產生動機的誘因,引導個體趨向於特定的目標。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需要本身並不是動機,它是形成動機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一定形成動機,需要和動機之間還有一個中介環節,即目標。只有當人的需要具有某種特定的目標時,需要才轉化為動機。例如:口渴--à需要喝水,若周圍無水源,就不會產生去找水喝的念頭,即不會形成找水喝的動機,而若周圍有水源,就會產生去找水喝的念頭,即形成找水喝的動機。* 誘因——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在有些情況下,即使有機體沒有特彆強烈的內在需要,外在誘因也可能成為動機產生的一個條件。如色香味俱佳的食物可能會使一個本來並不覺得餓的人不由得產生嘗一口的想法。」——按:這裡反映的是外部環境對人的需要的產生起著巨大的誘發作用,即外部環境誘發需要,從而高利貸發動機。需要是指人們對某種目標的渴求或慾望。它是人的一種主觀狀態,是客觀需求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需要——需要是動機形成的前提。它是指人們對內部缺乏狀態自動平衡和對缺乏物自動擇取的傾向。這裡包含三層意思:1. 需要是人們內部不斷出現的缺乏狀態,這種缺乏狀態對於主體的主觀願望而言是客觀的,是由種種原因造成的客觀趨勢。如:口渴(缺乏狀態)>需要喝水。2. 需要是由缺乏狀態引起的主體自動平衡傾向。缺乏狀態是需要產生的前提、原因,但並不是所有的缺乏狀態都能成為需要。由缺乏狀態到需要,中間有一個轉換的環節,就是自動平衡。 人在主觀上對缺乏狀態達到一定的意識水平,就主動解除缺乏狀態,使缺乏得到滿足。(沒有對缺乏的一定意識和平衡過程,「缺乏」照舊是「缺乏」)需要是尚未得到滿足的一種狀態,表現為自動恢復平衡的心理傾向。有解除缺乏狀態的意識、要求。3.需要是伴隨主體自動平衡傾向出現的擇取傾向。自動平衡傾向必須有擇取傾向伴隨而出,才能使「缺乏」和對缺乏的「平衡」這些體內狀態轉化為需要。需要的內容,相對於主體而言是客觀的,但是,擇取傾向本身是心理狀態的一種,它是主觀的。(二)動機產生的過程動機的產生過程實際上是需要、驅動力和目標相互轉化的過程。(產生需要)→(沒有目標)需要→發現目標→產生動機→促使行動↓(滿足需要)←(實現目標)←——————————————人的內部有缺乏狀態-->形成需要-->遇可滿足需要的目標時,形成動機-->促成行動(詳見沙蓮香《社會心理學》P178—179)三、動機的種類(一)生理性動機與社會性動機 (按性質分)1.生理性動機(天然動機、物質性動機)以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為基礎,與人的生存和繁衍種族相聯繫。2.社會性動機(精神性動機)以人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為基礎,與人的能動性、社會性和階級性相聯繫。(二)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從動機的來源分/按動機誘因(能滿足個體需要的刺激物)來分)1.內在動機(內部動機)活動不是受外來力量的驅動、迫不得已進行的,而是出於對活動本身的興趣。2.外在動機(外部動機)由外部誘因激發的動機,不是源於對活動本身的興趣,而是源於對活動可能導致的結果的興趣。如努力學習不是出於對所學的興趣,而是為了得到家長的獎賞。(二) 主導動機與從屬動機 (按動機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分)1.主導動機推動人們活動的往往不是單一種動機,而是幾種動機的綜合。其中起主導、支配作用的動機就是主導動機。2.從屬動機(一般動機、輔助動機)⊿ 按其社會意義分((從動機內容的性質分)1.積極的動機(正確動機)2.消極的動機(錯誤動機)⊿ 從動機與活動的關係分1.直接動機――與活動直接聯繫,由對活動的直接興趣、直接追求所引起。(如為了通過考試而複習功課)。較具體且有實際效能,但起作用的範圍較窄,所起作用的時間也較短而不穩定,容易隨當時的具體條件和一些偶然的情境而變化。2.間接動機――與活動的社會意義,系社會要求在活動中的反映,是一種與社會意識有關的概括的社會動機。它使活動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不受偶然情境的左右。四、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動機過強或不足都會使工作效率降低,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發揮最佳工作效率。第二節 社會性動機一、交往動機(一)交往動機及其獲得1.交往動機的含義2.交往動機的獲得 兩種觀點:(1)先天遺傳 (2)後天習得(二)交往動機的原因(這裡說的實際上是:「不同的交往動機」 屬於文題不符)1.合作——2.情誼——以情感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親密性、少功利性3.歸屬——二、成就動機(一)成就動機的含義成就動機指的是個人或群體為取得較好的成就,達到既定目標而積極努力的動機。成就動機:個體選擇目標定向的成敗活動並努力追求成功的一般性傾向,它是激發個體把某一件事情做好的一種內部動機。成就動機理論是由心理學家邁克里蘭提出的。(二)成就動機的結構: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 和 迴避失敗的傾向(三)成就動機的特徵按:教材中說的是「成就動機水平較高者具有以下特徵」,因此,教材中所列幾點並不是「成就動機的特徵」(屬文題不符)(一)成就動機的特徵成就動機的特點1.以主體的積極努力為重要標誌成就動機把克服困難、做出重大努力即把成功的主觀概率納入課題設計之中。這是成就動機區別於一般動機的主要之點。成功的主觀概率大,意味著克服困難的決心大和措施得當就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主觀潛能。這一點可從社會歸因中看出。(詳見教材P195)2.成就動機的目標是既定的。這裡有兩層意思:(1)從其目標的確定上看,目標是由主體個人或群體為實現目標所具備的主、客觀條件設定的。目標是目標客體的未來狀態,是一種情境,目標設定和情境規定是分不開的。成就動機的目標設定包含了主體對客體的價值規定和意志規定,不僅把目標客體評價為極有意義的,而且對之施以極大的努力。因此,成就動機的目標確定之後,比較穩定,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2)從其目標的實現上看,為了實現既定目標常常暫時「犧牲」或限制其他目標追求。「廢寢忘食」、「捨車保帥」(二)成就動機水平較高者的特徵1.具有挑戰性與創造性2.具有堅定信念3.正確的歸因方式& 歸因(attribution),又叫歸屬,是認知判斷研究的概念,表示主體對認知客體的某種屬性或傾向的推論和判斷,是社會認知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歸因,就是指人們對其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推斷其原因的過程,也就是根據一個人的外部行為對其內部心理狀態所作的解釋和推斷。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在笑,就會問,他為什麼笑,找出笑的原因,這樣就可以預測他人以後的行動,從而對人們的環境和行為實行控制。歸因包括的內容十分豐富,可以說,凡是認知的對象都有歸因問題。有責任歸因、動機歸因、成敗歸因、自我歸因、錯誤歸因等等。而歸因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甲對自己考試不及格的歸因,影響著其日後的努力程度和成績,乙開車撞人致死的歸因,則涉及到法律責任。歸因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不僅影響著個人活動成就,而且影響人際認知,影響人際交往。社會心理學對歸因的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且發展迅速,主要的歸因理論有海德的恆常原則說,維納的成敗歸因論,瓊斯和戴維斯的對應推論理論和凱利的三維歸因理論。& 阿特金森提出成就動機影響個體成就行為的理論。它的模式為:(Ts=Ms×Ps×Is),式中:(Ts—成就行為傾向;Ms—成就動機;Ps—成功的可能性;Is—成功的誘因價值)。從公式可以看出,個體的成就動機越高,個體所表現出的成就行為傾向就越大。公式中Ps和Is是一種(相反)的關係,即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成功的誘因價值越小。阿特金森指出,避免失敗的動機使個體產生一種避免失敗的行為傾向,公式為:(TAF=MAF×PF×IF),式中:(TAF—避免失敗的傾向;MAF—避免失敗的動機;PF—失敗的可能性;IF—失敗的誘因價值)。阿特金森和雷特溫所做的套圈實驗指出,只有在成敗機會參半的情形下,成功的誘因價值才最大,被試者才會去努力追求。避免失敗動機高的人比成就動機高的人更容易做出不現實的職業選擇。成就動機的強弱與個人的性格有關,阿特金森將個體分為:成就定向者和失敗定向者。成就定向者喜歡對成敗機會參半的工作去冒險挑戰,對太難或太容易的工作都沒有興趣。失敗定向者不願意承擔風險,他們只對非常容易的工作或極難的工作有興趣,以此來維持積極的自我形象。研究發現,成就定向者比失敗定向者在完成容易任務過程中堅持的時間要長。三、工作動機(一) 含義(二) 幾種不同的工作動機理論對人的管理,必然會首先碰到如何認識人的問題,如何看待人性的問題。對於這一問題,西方管理科學中曾經提出過各種不同的假設,這些不同的人性假設,便成為西方管理心理學的基石。1965年,美國心理學家沙因把諸種人性理論歸納成: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的人假設、複雜人假設。與之相對應出現了以下工作動機理論。1.X理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麥格雷戈把經濟人假設指導下的管理理論概括為X理論。所謂經濟人又可叫做實利人或唯利人。經濟人假設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干工作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在組織的控制和操縱下,人是被動的。X理論人性假設的基本內容是:①多數人天性懶惰,儘可能逃避工作。②多數人沒有雄心大志,不願負任何責任,而心甘情願地接受他人的指揮。③多數人的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相矛盾,因此必須採取強制、懲罰的方法,才能迫使他們為達到組織目標而工作。④多數人干工作都是為滿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錢和其他的物質利益才能激勵他們努力工作。⑤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大多數人具有上述特性,屬於被管理者;少數能夠自己鼓勵自己、能剋制感情衝動,這些人應擔負起管理的責任。2.Y理論麥格雷戈指出,X理論是錯誤的,提出了「自我實現的人」的人性觀,並將其概括為 「Y理論」。「自我實現人」也稱作「自動人」。「自我實現人」的假設是本世紀50年代末由馬斯洛、阿基里斯、麥格雷戈等人提出來的。「自我實現人」的假設主張:人並無好逸惡勞的天性,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記的才能;人有希望越變越為完美的慾望,人要實現他所能實現的一切的慾望;人的潛力要充分挖掘,才能得以發揮,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滿足。麥格雷戈總結歸納了馬斯洛、阿基里斯等人的觀點,結合管理問題,提出了Y理論。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是:①工作中的體力和腦力的消耗就如同遊戲或休息一樣自然。厭惡工作並非普通人的本性。工作可能是一種滿足,也可能是一種處罰,到底怎樣,要看可控制的條件而定。②外來的控制和處罰的威脅不是促使人們努力達到組織目標的唯一手段。人們願意實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完成應當完成的目標任務。③致力於實現目標是與跟實現目標聯繫在一起的報酬在起作用。報酬是各種各樣的,其中最大的報酬是通過實現組織目標而獲得個人自我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④一般人在適當條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會追求責任,逃避責任、缺乏雄心和強調安全,一般是經驗的結果,而不是人的天性。⑤在現代工業生活的條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潛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發揮。3.V理論社會人假設屬V理論(?)社會人假設是梅奧在霍桑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社會人又譯作社交人。這種社會人在梅奧看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①人的行為動機不只是追求金錢和物質,而是人的全部社會需求。②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作合理化的結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樂趣和意義。因此,人們便從工作上的社會關係中去尋求樂趣和意義。③工友之間的社會影響力,要比組織給予的經濟報酬更為重要。④工人的工作效率,會隨上級滿足他們社會需求的程度而變化。「滿意的工人才是有生產率的工人」。4.Z理論複雜人假設,又稱作Z理論或超Y理論。複雜人假設是本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來的。其含義在於:①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這些需要會隨著人的發展和社會生活條件的改變而變化。每個人的需要各不相同,需要的層次狀況也因人而異。②人在同一時期內會有各種需要和動機。這些需要和動機之間會發生相互作用並結合為統一的整體,形成複雜的動機模式。③人在組織中的工作與生活條件是不斷變化的,因此會不斷產生新的需要和動機。④一個人在不同單位或同一單位的不同部分工作,會產生不同的需要。⑤由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能力各異,自然會對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不同的反映。因此,沒有一套適合於任何時代、任何組織和任何個人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第三節 動機理論一、本能理論本能理論的基本內容二、匱乏與成長動機理論(一) 匱乏動機(二) 成長動機(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1943年在《動機與人格》(一譯《人的動機理論》)一書中提出,人的動機是由五種需要構成的,這些需要存在於個人內部,有層次高低之分:1.生理需要。包括飲食、性、排泄、睡眠等。2.安全需要。包括免受恐懼和焦慮,對體制、秩序、法律、規範的依賴,對保護者實力的要求等。3.社交需要。所謂歸屬和愛的需要。4.尊重需要。包括兩方面:A.自尊的需要,表現為個人的自尊心、自愛心等,這些都有是一種自慰感。對於實力、成就、優勢、勝任、自信等的慾望。B.受人尊重的需要。對於名譽或威信,對地位、支配、重要性、高貴或讚賞的慾望。5.自我實現需要。指人們希望從事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使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實現個人的理想和抱負。自我實現(或自我充分發展)指充分發揮自己的稟賦能力。自我實現:是一個人的潛在能力在其發展過程中的不斷實現,是其自身內在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認可。自我實現就是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從而達到個人潛能之顛。自我實現——指的是以己為榮,獲得豐足感、喜悅感,有智慧和創造力等。(教材P393)自我實現的需要包括兩方面內容:A.勝任感——人們都有主動地控制客觀環境,做好自己應做工作的願望。B.成就感——人們都有追求遠大目標,渴望取得巨大成就的需要。這五種需要中,前三種需要屬於低級需要,它們通過外部條件使人得到滿足;後兩種屬於高級需要,是從內部使人得到滿足。各層次需要會相互重疊、依賴,會同時並存。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核心是自我實現。自我實現位於需要層梯之顛。大約僅有不足1%的成人能夠達到自我實現,而大多數人則停留在其他的需要層次上,不再向上發展。馬斯洛於1954年將其需要層次說同五層次改為七層次,即在「自尊需要」(也叫「尊重需要」)之上增加「求知」、「求美」兩種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揭示了需要的層次性和人們自身存在價值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理論上的不足:(1)對人的需要層次性的認識較絕對,帶有機械性。人的需要並不是只有低層次的需要滿足後才會產生高層次的需要。按:關於這一點,有人認為是人們對馬斯洛的誤解。因為馬斯洛認為,不同層次的需要是可以同時並存的。(詳見韓明謨主編《社會學概論》P46)2.從人的本性出發,只側重於研究人的本能的需要,認為一切需要都是出於人的本能,否認了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對人的需要的決定性影響。(馬斯洛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派創始人)3.宣揚個人主義,只講個人需要,不講對社會的義務。如把自我實現作為最高需要,而沒有把奉獻和社會實現作為崇高的需要單獨置於最高層次。三、認知與期待理論(一) 認知——動機理論認知——動機理論認為:重要的人類動機不是來自於客觀的事實,而是來自於人們對這些事實的解釋。這一理論著重強調人的較高級心理過程對行為的影響作用,即強調人的思維對行為的調控作用。(二)期待——動機理論期待——動機理論強調期待在引發行為上的重要作用。認為動機的強度和目標的價值與期待有關,動機的強度與期待成正比。並提出如下公式動機力量=效價×期待在這一公式中:動機力量是指目標激發人內部力量的強度,效價指目標對個人的價值,期待是指個人依據經驗判斷達到目標的可能性。第四節 情緒情感及其種類一、情緒情感的定義(一)情緒情感的定義感情:情緒與情感的統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是人腦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映。例如,美好的事物引起愛慕之情,醜惡現象令人憎惡。感情:情緒與情感的總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及相應的行為的反映。它與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不同,主要不是對客觀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對主體與客體之間關係的反映。感情不能脫離客觀事物而產生,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在客觀事物與感情之間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需要。在一般意義上,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觀事物能引起肯定的感情(高興、滿意等),反之,凡不符合或防礙人的需要的客觀事物會引起否定的感情(煩惱、憤慨等)。(二)情緒情感的構成 包括三個層面1.主觀體驗(屬認知層面)2.生理喚醒(屬生理層面)——生理反應。如肌肉緊張、心率加快、呼吸變快、血壓升高、血糖增高等3.外部行為(屬表達層面)& 感情的發生機制感情雖與客觀事物密切相關,但雙不是由客觀事物直接、機械地決定的。這可以情緒為例說明。情緒喚醒研究說明,環境影響(客觀事物的刺激)、生理狀態和認知過程三者相互作用才導致情緒現象。其機理是:第一,對環境輸入信息的知覺分析。第二,在長期工作、生活經歷中建立的對外部影響的內部模式,這個模式包括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期望、需要或意向的整體認知。第三,對現實情境的知覺分析與基於過去經驗的認知加工之間進行比較的系統,可稱之為認知比較器。認知比較器附帶有龐大的神經系統和生化系統的激活機構,並與效應器官相聯繫(如下圖)二、情緒與情感區別1.從需要的角度看差異2.從發生早晚的角度看差異3.從反映特點看差異情緒情感先天的後天的,靠後天培養與生理的、物質的需要相聯繫、與人的本能相聯繫與精神的、社會的需要相聯繫,含有較多的理性成分,表達一定的價值觀、信仰或民族文化的特徵。反映人的生物性方面反映人的社會性方面不穩定、短暫、不易控制穩定、長期、易控制情緒與情感的聯繫:一方面,情緒是情感的外在表現,情感是情緒的本質內容。情感的產生一般都伴有情緒的反應。離開具體的情緒表現,人的情感就無從表達;另一方面,情緒的變化又往往受情感傾向性、深刻性所制約。那些與人的生理需要相聯繫的情緒,有時會因情感的社會內容而改變其原始表現形式。如在戰爭年代,為了戰友的生存,為了最後的勝利,有的戰士把最後的口糧讓給了別人,而把死亡留給了自己,這種崇高的責任感、友誼感、集體感壓倒了並改變了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恐懼、絕望情緒。三、情緒情感的種類(一)情緒的基本形式西方現代關於情緒的分類研究中將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稱為基本情緒,又稱原始情緒。我國古代把情緒分為「喜、怒、哀、欲、愛、惡、懼」,我國醫學中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即所謂「七情」就都有屬於這種基本情緒。這一類情緒同一個人所處的情境及追求的目的活動相聯繫。(二)情緒狀態按情緒發生的強度,持續時間的長短不同可將情緒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1.心境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緒體驗狀態,通常也叫心情。它常常不是關於某一特定事物的體驗,而是一段時期內使人染上某種情緒色彩的體驗,它不是由事物的現存性的刺激作用引起的,而是由事物的痕迹性刺激作用引起的。心境有愉快的和痛苦的兩類。心境具有持續性和彌散性的特點。某一心境一旦產生,全部心理活動都會染上這一心境情緒色彩,往往以同樣的情緒對待一切事物,並影響人的整個行為。良好的心境常常表現出朝氣蓬勃,思維有條理性,做事有效率等;不良心境常常表現得好發脾氣,輕舉妄動,萎靡不振,等等。引起各種心境的原因很多,心境不是不可控制的,一個人的理想、人生觀、價值觀、信念,對心境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克服消極心境,培養良好的積極的心境,需要意志的努力和平時的修養、磨練,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對人生持以正確的態度,有意識地掌握自己的心境,做心境的主人,用第二信號系統調節主導心境,保持樂觀主義的心境。2.激情激情是一種迅速的、猛烈的、短暫的、勃發性質的情緒狀態,具有明顯的甚至是過分激烈的機體內外部表現,如暴怒、狂喜、恐懼、絕望、悲慟等,使整個身心都處於激動狀態。激情具有鮮明的激動性和衝動性的特點。故激情也稱激動。其生理特徵是皮層下中樞失去了皮層的抑制和調節,皮層下中樞占統治地位,使得體驗到的激情有明顯的外部表現,很難掩蓋。激情的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意識控制能力減,身體變化和表情動作愈來愈失去控制,由於高度緊張而使細微動作發生紊亂,行為服從於所體驗的情緒。第二階段:人失去意識的監督和控制,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控制,自我控制能力減弱,甚至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行動的意義和結果。事後回憶起來往往感到後悔。第三階段:激情爆發之後,出現某種疲勞現象,嚴重時會出現精疲力竭,即激情休克。激情狀態下,強烈的情緒籠罩人的整個身心,使用權人的認識範圍變得狹窄,理智分析能力降低,常常不通約束自己的言行,不能評價自己行動的意義和結果,行動盲目,帶有衝動性。激情帶有不顧周圍環境的、突破一切障礙的衝擊力量;具有不顧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的特點,可達到「失去理智」、「忘我」的程度。因此,激情的意義由它的社會而決定,大體分為破壞性和建設性兩類。從破壞性來說,它對一個人正確處理問題是有害的。由於激情,頭腦不易冷靜,以態度代替說理,活動失去控制。這種激情對自己也是有害的,往往引起體內機能失調。從建設性來說,它能調動人身心的巨大潛力,以極大的勇氣和力量去投入正當的、有社會意義的活動。激情產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可歸納為兩種因素:一是生理因素(如氣質方面的,膽汁質的人易激動。從病態方面來看,患肝炎、甲亢的人易激動。「人困則多怒,人疾則氣躁」。)二是意識因素(如渴望的事情辦成,前進的意志被阻礙,非常事件的突然發生,人格被羞辱等等。特別是自尊心強的人,稍受怠慢便怒氣橫生。也有另外一種就是嚮往已久的目的達到了,出現興高采烈、得意忘形的激動。)無論哪一種原因,凡有害的激動,都是理智不強的表現。剋制有害的激情就要加強意志的鍛煉,讓理智掌握情感,讓情感服從意志。3.應激應激是指在意外的、緊急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適應性反應。當人面臨危險或突發事件時,人的身心會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引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如肌肉緊張、心率加快、呼吸變快、血壓升高、血糖增高等。人長時間處於應激狀態會導致適應性疾病發生。適應性疾病是:人們處於應激狀態的各種反應本來是要防止身心受損,是一種防禦性機制。但如果防禦反應不適當,特別是過度的反應,又會危及人的生理、生化和心理機能,甚至造成一系列與應激狀態有明顯關係的疾病,我們稱之為「適應性疾病」或「應激狀態病」。有些人稱適應性疾病為「現代文明病」。適應性疾病常見的有: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糖尿病、斑禿、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某些免疫性疾病,各種癌症和各種神經官能症,實際上所謂心身疾病都屬這種疾病。應激同激情相比,其激動水平更高,更強烈,認識範圍更狹窄,理智的分析力、判斷力急劇減弱,注意分配與轉移出現困難,做事顛三倒四。應激狀態下,原來訓練的技巧不僅沒有受到抑制,而且可能違背人的意志,代替了自覺指向的動作。此外,應激狀態時還可能出現知覺、記憶上的錯誤。當然,不顯著的緊張也能使精力旺盛,激化活動,使思維特別活躍與精確,產生增力的情緒。對應激的反應個體差別很大,這與每個人植物神經系統的反應特點,身體各器官薄弱環節的差異,過去的經驗、經歷、鍛煉情況,人的個性特徵,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在社會上得到的支持在小等有關。另一方面,平時注意培養和鍛煉思維的敏捷性、求異性,培養果斷處理問題的品質,加強應付危險情境的技能訓練,可提高在意外情況下做出正確判斷和決策的能力,可減輕應激狀態的強度。參看教材P301——(三)情感的種類這是關於高級情感(人對具有一定文化或社會意義的事物所產生的複合情感)分類。高級情感按內容可分為:1.道德感——人們對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準則而產生的體驗。是個體用社會道德準則去感知評價社會各種上現象時所體驗到的一切情感。如:肯定見義勇為、扶老攜幼、與人為善等行為的體驗,對於社會勞動和公共事務的義務感,對於組織的集體感,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同事、同伴的友誼感,榮譽感、愛國主義情感等等。2.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動過程中產生的體驗(人在智力活動過程中認識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滿足而產生的體驗)。它和人的認識活動、求知慾和認識興趣的滿足、對真理的探墳相聯繫。發現新事物的喜悅感,對某種難以理解的現象的懷疑感,不能作出判斷時的猶豫感等,都屬於理智感。3.美感——人們對事物美的體驗(人對客觀事物和人美的特徵的體驗)。它通常在人們欣賞藝術傷口社會和自然和諧美好的現象時間生。分為簡單的美感(由事物美的形式直接引起)和複雜的美感(由對事物美的內容的領會和評價所引起)。與道德感一樣,美感受社會生活條件的制約。不同社會制度和不同的風俗習慣等,都會影響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美的評價,因而影響人們對美的感受的形成。四、情緒情感的表達(一)表情(二)表情的種類人在不同的情緒與情感狀態下,總是伴隨著機體的生理變化和外顯行為的變化。這種變化既可以為自己體驗到,又可以為他人所觀察。情緒與情感的外部表現稱之為表情,它可以成為人們研究情緒與情感的客觀指標和資料。人類情緒與情感的外部表情動作變化,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身段各部位的姿態)、言語表情三個方面。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反映內心的態度、情緒、動機等心理活動的基本線索和外在表現形式,是個體認知他人的重要途徑。F.奧爾波特1924年《社會心理學家》將人類面部表情分為六類:憤怒、幸福、悲傷、厭惡、恐懼、驚訝。人類面部表情具有先天性、普遍性,而且有後天習得成分。(1)先天性--表情最初是為了適應機體生存而產生的,以後逐漸變為一種先天的、固定的行為模式。是先天遺傳而來的。(達爾文的觀點)(2)普遍性--世界上所有民族,面部表情都是普通共通的。(P.埃克曼等的研究)(3)後天習得成分(J.S.富克的研究)ˉ目光表情認知——通過目光可以認知到他人的情感、意見和其他被傳達的信息。一般而言,目光接觸可以表示對對方有興趣,也可以表示愛情、熱愛和極大的關心。而目光注視有時是一種威脅性和攻擊性的表示。(埃爾斯沃斯等人的研究 1972年)在人際交往中,尤其在爭辯、觀點交鋒的場合,一個人是否經常昂然直視對方,一般表明這個人是否有自信和制他的人格特點。(阿蓋時〈M.Argyle〉等人的實驗1974年)人們是通過他人的目光的主動性和控制性來判斷其自信程度的。阿蓋時〈M.Argyle〉等人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協作的場合,親和欲求強烈的人多是把目光投向對方。在競爭的場合,支配慾望強的人把目光射向對方。一個人在不能較充分地表現自己或者不適應某種環境時常常避開眾人的目光,將自己的視線收縮回來,這種人多半自卑感較強、較膽怯。視線迴避具有人格自我隱蔽的功能。精神病人和自閉症兒童常避開對方視線。2.身段表情身段表情又稱姿勢。人們的身段姿勢有不同的意義。人們可以通過姿勢來判別認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圖。身段表情比面部表情更難控制,因而更加真實。雙方交往中時,身體的緊張和放鬆程度能反映雙方的地位高低。(戈爾曼1956年及科恩1972年的研究)身段表情按功能可分為兩種:(1)代替言語交際的(標記物)--有明確的含義,不具有普遍性。一般在人們不能說或不想說但又需要交流信息時用(在不同地區、民族,同一身段表情有不同含義。如有的地方,點頭表示不同意)(2)伴隨言語使用的(說明物)--用於幫助語言表達。3.語調錶情指的是言語的音調、速度、節奏等特徵。(有人稱之為副語言)。同一個短句「你好」,使用不同的聲調、節奏說出來,既可表示熱情、友好、親切的感情,也可以表現冷淡、蔑視、怨恨的感情。說話時的音調、速度、節奏的變化,是由說話人的情緒體驗導致喉頭、聲調等發音器官的活動、變化而促成的。說話時的音調可以表明所說的話的真實程度。第五節 情緒情感的功能一、情緒情感的動機作用——情緒情感與動機的關係(一)情緒情感具有激勵作用情緒情感能夠以一種與生理性動機或社會性動機相同的方式激發和引導行為。激勵——指激活需要、激發動機、鼓勵士氣、推動行為的過程,即讓人們形成動機以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情緒對人的社會行為起定向和推動作用(對事而言)。有些人積極做某件事,往往是由於從中能得到快感。當一個人討厭做某事時,就很難有積極性。* 從情緒的動力性特徵看,情緒可分為積極增力的情緒與消極減力的情緒兩類。(二)情緒情感被視為動機的指標情緒的表達能直接反映個體內在動機的強度與方向。故情緒可作為為動機潛力分析的指標,即對動機的認識可以通過對情緒的辨別與分析來實現。* 動機潛力——在具有挑戰性環境下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變化能力。& 感情的動力功能感情的動力功能是指感情對於人們的行動的推動或阻礙作用。一般來說,具有積極意義的感情能發揮增力的、激勵人們行動的作用,如愛國感、正義感、集體感等往往是人們獻身事業、積極進取、忘我奮鬥的力量源泉。相反,具有消極意義的感情能產生減力的、阻礙人們行動的作用,而這在一定的意義上,是挫傷人們積極性的。當然,感情的動力功能是微妙的。有時,積極意義的感情也可能阻礙人們的行動,而消極意義的感情,如強烈的蒙羞、悲憤的感情等,卻能促使人發憤圖強。因此,在分析感情的動力功能時,要注意多方面的分析。1.不同強度的感情的增力或減力效應感情的強度與神經系統的興奮水平息息相關。人越興奮,感情強度尤其是情緒強度越大。無論是激發人的積極性還是挫傷人的積極性,都需要使人的感情達到相應的強度,否則就難以達到激勵或挫傷的目的。例如,群情激憤的場面、親朋的慫恿等往往可以使人們對原本無太大興趣的事物產生濃厚興趣並採取相應的行動。這是因為外界刺激使當事人感情由弱到強,達到了一定的強度。同樣,人們有時遇到某種人為的打擊,稍微有點不舒服,不會產生強烈的反應。但如果有人挑唆,很可能使受挫者原本微弱的情感體驗迅速放大,以至怒火中燒,採取強烈的報復行為。可見,達到一定強度的感情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力量之一。2.不同色彩的感情的增力或減力效應一般為說,有積極色彩的感情給人以力量,而有消極色彩的感情使人乏力。這為赫克勞森 (Hecknausen)的實驗所證實。人先讓被試解若干道題,其中有的有解,有的無解。做完後,讓一組被試想像一次成功的演說,引發其愉快的情緒;讓另一組被試想像一次失敗的演說,引發其不愉快的情緒。繼而讓被試回憶自己解題的情況。結果是愉快組回憶未解決的多,不愉快組回憶已解決的多。這說明愉快情緒有增力效應(不滿足已有成績,仍想解題),不愉快情緒則產生減力效應(滿足於已解之題)。3.成敗感的增力或減力效應人們若受到激勵,獲得成功,相伴而產生的情緒就會加強其行動;否則,情緒低落,工作乏力。有人對工人在不同生產定額下取得的生產效率作過對比。在通常情況下,工人每天加工產品5件左右。勞動競賽開始後,先將勞動指標這為每天加工20件,後改為每天加工12件。結果表明,把指標改為12件後比原定20件時每件產品平均加工時間減少了一半。究其原因,原來指標過高,工人預感到註定失敗,生產情緒低落,導致了生產的低效率。而指標改變後,他感到成功在望,於是熱情高漲,使生產效率成倍增長。——熊川武《管理心理學》P96—98二、情緒情感的調控功能——情緒情感對認知過程的作用(一)促進功能(屬積極作用)* 耶爾克斯—道森定律(二)瓦解作用(屬消極作用)& 感情的啟智功能1.感情對記憶的作用首先,積極的感情對識記的數量、速度和持久性有較大的影響。愉快的感情能有效地強化記憶過程,不僅能提高無意識記的效果,而且能使有意識記加速進行,在短時間內完成識記任務。其次,積極的情感能夠激發人腦對過去經歷過的事情進行再現和再認。因此,人在愉快的時候容易追憶過去的情景。最後,良好的感情有助於記憶品質的提高。研究證明,許多職工識記能力差或記憶品質低下,常常是由學習中的一些不良內心體驗(如學習經常失敗、受到不恰當的斥責等)引起的。這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們的感情是積極的,那麼它會有助於人們記憶能力的增強。2.感情對思維的作用一是飽滿的情緒有利於思維的敏捷性。因為飽滿的情緒可以加速能量轉化,促進思維過程中信息的傳輸,從而使思維的敏捷性提高。伊思特布魯克(Easterbrook)的研究證明:人在情緒飽滿的時候能更快地理解詞語之間的異常關係,提取帶有相應感情色彩的信息的速度加快,因而能更敏捷地思維。二是感情信息是創造性思維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主要表現在文藝作品、社會科學成果等方面。當人們的感情體現在字裡行間時,哀則催人淚下,喜則令人顏開。這都是人們從中獲得了感情信息之故。可見,對於創造性思維來說,感情信息是不可缺少的。3.感情對判斷的作用感情往往對人們的判斷產生一定的影響。非常熱烈的情緒易泛化到被評價的對象上,使評價偏高。惡劣的情緒易使人把本來美好的東西視為醜陋或毫無價值之物。據說德國著名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在收到尚未出名的青年貝齊里烏斯寄來的一篇論文時,正患牙病,情緒煩躁不安。他粗略地看了一下論文,覺得滿紙胡言,便把它丟在一邊。過了兩天,他的牙病好了,無意中拿起那篇文章重讀一遍,則發現論文提出了一個新穎的想法,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於是馬上提筆向一家科學雜誌作了推薦。貝齊里烏斯這篇論文發表後竟獲得了諾貝爾獎。 「情人眼裡出西施」——熊川武《管理心理學》P98—99三、情緒情感的健康功能——情緒情感對健康的作用當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願望相一致時會產生積極的、肯定的情緒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動能力,促進身體健康。如愉快、愛慕、振奮等情緒情感使人精神煥發,充滿活力,提高活動效率;如果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願望不一致或需要的滿足受到阻礙時,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如悲哀、消沉、厭煩、絕望等使人精神不振,心灰意冷,無所事事,不求上進,削弱人的意志,降低活動能力。對立的兩極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由於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複雜性,有時同一事物、同一情境既可以引起積極的、肯定的情緒體驗,又可以引起消極的、否定的情緒體驗。比如危險的情境,可使人遭受恐懼無力的情緒體驗,也可產生緊張亢奮的情緒體驗。人在產生恥辱的時候,也可以激發起頑強的鬥志,清洗恥辱,從消極的情緒情感轉化為積極的情緒情感。& 感情的健身功能感情不僅影響人們的精神,同時影響人們的身體。醫學臨床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緒是維持人的生理機能正常運行的前提。美國維蘭特資料統計,21~46歲年齡階段中,精神舒暢與精神憂鬱者患重病死亡的比例為2:18。造成如此大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一個處於愉快情緒狀態下的人的大腦功能是完善的,而完善的大腦功能有利於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調控,保證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延緩人體重要器官的病變過程,避免或減少一些惡性疾病的發生。——熊川武《管理心理學》P99—100四、情緒情感的信號功能——情緒情感在信息傳輸、人際關係方面的作用外顯的情緒情感(即表情)具有傳遞信息、構成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的作用。「觀顏察色」情緒情感對人際關係起調節作用(對人而言)人際間的交流不但是信息的交流,而且是感情的交流,同時,在信息交流時,感情也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樂於接受」——或因對所傳遞的信息有好感,或因對傳信者有好感。& 感情的信號功能——熊川武《管理心理學》P100& 社會感情的整飾化問題社會感情的整飾化指的是人們的內在感情因受到環境的壓力而不直接表現出來或按照情境的需要而表現。實際上就是情感的內在過程與外在表現不相一致。人們之所以要整飾其情感,主要是因為他們考慮到了規範、價值、環境、社會關係、文化習俗等許多外在因素(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對周圍的人有意見,甚至討厭某人,但見面後仍對其做出親熱的行為)也可能因為他在表達感情時有行為策略上的考慮(如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對丈夫的某一習慣很不滿,她儘管可以對他發脾氣,但從策略上看,可能溫柔地表達出來更能奏效,因此在行為上仍表現出溫柔可親的樣子)。情感整飾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1.表情整飾——指的是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對自己的內在情感在表情上有所控制和設計,從而達到自己的形象化目的或迎合他人期待的過程。(強裝笑臉 欲哭還笑)2.表裡一致性問題——由於受到大的文化背景或小的社會情境的約束,人們經常不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情感。情感的表達必須與一定的場合氛圍相適應。不能簡單地認為能隨便表現自己的感情比不能隨便表現自己的感情好或相反。重要的是一定的社會文化規範給人自由表達情感的空間有多大,或它自身的價值是否鼓勵人表現得真切一點。3.感情整飾的群體功能——群體的形成同成員之間行為的一致性及從眾性有關。相應地,群體的感情也要求群體成員具有一致性的表現,使群體所要求的情感對其成員造成壓力。因此,群體的團結不但是群體目標一致性的結果,也是群體成員的情感在群體的壓力下相似性或感染循環的結果。群體感情是可以引導的,通常的方法是群體的反覆性宣傳,或在群體的要求下根據群體的感情要求所進行的人際交溝通,以促使群體成員在交流中產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根據社會學的看法,這種經過群體整合後的情感是不可以還原到個人身上去的,因為它這時不再在個體身上體現出來。就這一意義而言,群體感情在一定意義上總是感情整飾的結果。4.公開和私下的感情整飾——也是情感表達要看場合的問題。公開和私下的場合之分接近於社會學中的內群體與外群體之分。人們在內群體與外群體中的感情和行為是不一樣的。一般是人們的關係越接近,感情也就越容易自然流露,而關係越疏遠,感情也就越受到整飾。(熟不拘禮,禮越多情越疏)第六章 能 力第一節 能力的一般概念一、能力、才能與天才能力、才能、天才的含義二、能力的種類(一)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功能一般能力:指在各種活動中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它保證人們有效地認識世界,即認識能力,也叫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像力和注意力五種成份,其中核心成份是思維能力。 * 一般能力 = 智力特殊能力:指完成某種專業活動必須具備的能力。各種特殊能力都有自己的結構。例如:音樂能力包括區別旋律曲調特點的能力(即曲調感,它表現在對音調的準確性的感知和對旋律的情緒反應上),音樂表象能力(即能隨意地反映音高關係和音強關係的聽覺能力,它表現在能再現聽過的旋律,並能實現聽覺與發聲之間的遷移和轉換),節奏感(即感受音樂節奏的能力,表現在音符之間的時間關係的敏銳感覺和準確的再現能力上)和音色辨別等能力。飛行能力一般包括手腳動作協調、空間定向準確、注意的廣度、地標識別和圖形記憶等能力。(二)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按活動中能力的創造性大小進行劃分:再造能力:指在活動中順利地掌握別人所積累的知識和技能,並按現成的模式進行活動的能力。如學習繪畫書法時的臨摹,學習作文的套路格式,按照數學定理來解決同一類型題目等,都 主要是依靠再造能力來進行活動的。創造能力:指在活動中創造出獨特的、新穎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如科學發明、工具革新、小說創作、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等。(三)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1. 流體智力的含義、特點與發展2. 晶體智力的含義、特點與發展(四)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認知能力 = 智力三、能力與知識、技能與關係(一)能力與知識的關係1.區別:(1)能力與知識屬於不同的範疇。知識是人類社會歷史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對積累的經驗的概括。「從心理學的觀點來說,它以思想內容的形式為人所掌握。」(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周瑛《普通心理學》P274)「知識是社會的財富,它既是心理活動的結果,又是個體心理活動的對象和內容。當它以思想、觀念等內容的形式被個體認識時,就變成個體意識和個體的知識系統,從而有利於人們去完成改造現實的某些活動。但是知識本身並不是個體的能力特徵。因為,知識作為心理活動的對象,是客觀的,不存在個性差異。人對知識的掌握是一種心理活動,雖有個別差異,但差異不穩定,也不是能力特徵。只有加工過程、掌握知識的快慢速度、理解知識的深淺,記憶的敏捷、持久、精確程度及運用知識的靈活程度等,才存在較明顯的個別差異,即調節認識活動的差異才是能力。」(電子工業出版社1988年版劉大文主編《心理學科簡明教程》P129)知識在西方又稱言語信息。它是客觀事物的特徵與聯繫在人腦中的能動反映,是人類經驗、思想、智慧賴以存在的形式。——《教育心理學》能力屬於人的個性心理特徵,是順利完成活動所必備的個性心理特徵,是對思想材料進行加工活動過程的概括。「能力是為順利完成活動而在個體經常、穩固地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因此它是在個體固定下來概括化的東西。」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周瑛《普通心理學》P274)例如:證明幾何題時,所用的公理、定理和公式等屬於知識範疇,而論證過程中思維的嚴密性和靈活性等屬於能力範疇。又如:在籃球活動中,對籃球運動的起源、籃球規則及基本技術理論的了解屬知識的範疇;在運動中傳球接球、防守突破、運球投籃等一系列的動作方式,在比賽時,對雙方力量的分析判斷,對賽場不斷變化的局勢的迅速反應,選擇戰術等屬於能力方面的表現。(2)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發展不是同步的。個人知識的多少不能完全表明他的能力的大小。2.聯繫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1)知識的掌握與儲備,是能力形成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是發展能力的基本條件之一。(2)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學習、掌握知識的快慢、深淺、難易及鞏固程度。知識是能力的前提、條件;能力是知識的運用,是知識的轉化、表現。心理學家、教育測量專家張厚粲教授指出:「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講,知識與能力不能截然分開。知識儲存而有活動,就表現為能力。無知無所謂能力;有了知識不一定有能力。能力又影響獲得新知識。」(《 審慎地、科學地開展高考題型功能研究――全國高考題型功能專題研討會綜述》上海教育出版社 《語文學習》1991年第四期)(二)能力與技能的關係技能是由於不斷練習而自動化的動作方式(北師大出版社1995.8陳錄生等主編《新編心理學》P207)「技能是操作技術,它以行動方式的形式為人所掌握。」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周瑛《普通心理學》P274)例如,在籃球運動中傳球接球、防守突破、運球投籃等一系列的動作方式,便是技能技巧的體現。技能可分為兩類:(1)動作技能(操作技能):以機體的外部動作或運動點主要地位的活動。如寫字、做操、實驗操作等。(2)智力技能:以思維活動為主導的解決問題的智力活動。如讀書、計算、設計、解題、作文等。&《教育心理學》:技能:指個體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穩定的、合乎法則的動作進行方式。技能可相應地分為兩類: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又稱動作技能或運動技能。它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心智技能:它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為四個階段:(1)操作定向,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初階段。(2)操作模仿,它雖然是操作技能掌握的必要前提,但操作技能的實際掌握,卻是從(模仿)開始的。(3)操作的整合,它在反覆模仿(練習)的基礎上將構成操作技能的各個動作成分,依據其內在聯繫,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整體。(4)操作練習,操作的熟練是操作技能掌握的最高階段。我國教育心理學家馮忠良教授認為,心智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內化三個基本階段。(1)原型定向:原型是指被模擬的某種自然現象或過程。心智活動的原型指的是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即「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心智技能形成中的原型定向就是使學生了解心智活動的原型,從而明確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完成這成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原型定向階段的教學主要是教師的直觀示範及講解。(2)原形操作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學生將頭腦中建立的操作活動程序映象,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執行。在原型操作階段,心智活動是在物質與物質化水平上進行的。(3)原型內化指動作離開原型中的物質客體與外顯形式而轉向頭腦內部,藉助於言語來作用於觀念性對象,從而對對象的主觀表徵進行加工、改造,並使其發生變化。在原型內化階段,心智活動在言語水平上執行。無論操作技能還是心智技能,都是在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因此,練習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條件。1.能力與技能的區別「技能是一種通過訓練而鞏固了的自動化活動方式,基本上屬於心理過程。而能力是指心理活動的可能 動作活動的可能性。能力和技能都有概括性,但概括的水平不同。技能是動作和動作方式的具體概括,能力是調節技能行動方式的心智活動的概括。」(電子工業出版社1988年版劉大文主編《心理學科簡明教程》P129)「技能是那些在個體固定下來的行動方式。這些行動方式雖具有概括性,但它對某種技能來說仍是比較具體的。而能力不是這些行動方式本身,它是調節這些行動方式的心理活動的概括化。比如操縱機器或駕駛汽車的一套固定的活動方式是技能,而在支配和調整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注意轉移性、思維的靈活性等則是能力。(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周瑛《普通心理學》P274)2.能力與技能的聯繫 (同「能力與知識的聯繫」)第二節 能力的結構一、二因素說英國心理學家和統計學家斯皮爾曼的觀點1.一般因素(G)一般能力2.特殊因素(S)特殊能力二、多元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於1985年提出人有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每種智力都是一個單獨功能系統,這些系統可以相互作用,產生外顯的智力行為。1.言語智力:包括閱讀、寫作以及會話的能力。2.邏輯—數學智力:包括數學運算與邏輯思考的能力。3.空間智力:包括認識環境、辨別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閱地圖等。4.音樂智力:包括對聲音的辨別與韻律表達的能力。5.運動智力:包括支配肢體完成精密作業的能力,如打籃球、跳舞等。6.社交智力:包括與人交往且能和睦相處的能力。7.自知智力:包括認識自己並選擇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三、元認知理論「元認知理論」似稱「三元理論」為好。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斯騰伯格的理論。(一)三種成分 斯騰伯格認為,智力的內部成分涉及思維的三種過程或成分:1. 元成分——指控制行為表現和知識獲得的過程,它負責行為的計劃、策略與監控,如確定問題的性質,選擇解題步驟,分配心理資源,調整解題思路等。2. 操作成分——指接受刺激,將信息保持在短時記憶中,比較刺激,從長時記憶提取信息,以及作出判斷反應的過程,負責執行元成分的決策。3. 知識獲取成分——指獲取和保存新信息的過程,負責新信息的編碼與貯存。(二)各成分的應用(三)關於情境智力(實踐智力)& 情境——從主體上予以規定和把握的環境。情境是從認知的角度說明行為者與環境、主體與客體的相互關係。行為者在行動之前又對於環境的知覺和認知不是純客觀的,而是多少加進了主觀成分,從主觀上給予規定和把握。把環境作為情境加以把握叫情境規定。如一個人對周圍環境有反感或很喜歡,就屬於情境規定。這個環境也就成為情境。社會生活環境對社會心理的影響作用,是要經過情境地規定這一環節進行的。社會環境只有在變為情境時,才開始同主體接近和聯繫起來,具有某種關係,從而對社會心理的變化發展起作用。(在相同或相以的社會環境里,由於人們的情境規定不同,人們對於環境的態度、工作表現也就不同。換言之,由於人們的情境規定不同,相同或相似的環境對於主體的心理的影響與作用也就有所不同)第三節 能力測驗* 能力測驗的分類一、智力測驗(一)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比奈(A.Binet)應法國公共教育部的要求,與助手西蒙共同設計了一套兒童智力表,稱為「比奈—西蒙量表」。主要用以鑒定智力落後的兒童,以便讓他們轉到公立學校的特別班學習。量表問世後,經過1908年和1911年兩次修訂,很快被譯成各種文字,傳到歐美各國。191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推孟(Terman)將該量表結合美國實際加以修訂,改稱為「斯坦福—比奈量表」。1. 特點以年齡作為測量智力的標尺,規定每個年齡應該達到的某一智力水平。2. 應用(1)比率智商的計算 計算公式: IQ = MA / CA × 100智商(IQ):,智力商數的簡稱,它表明人的智力高低。智齡(MA):智力年齡(也稱「心理年齡」)的簡稱,即受測者通過測驗項目所屬的年齡(根據智力測驗計算出來的相對年齡)。實齡(CA):測試者的實際年齡(實足年齡)。用這一公式得到的智商是比率智商(用智齡與實際年齡的比率來代表的智商)。它是根據一種智力測驗的作業成績計算出來的分數,它代表了個體的智力年齡(MA)與實際年齡(CA)的關係。它是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一種相對比值。量表中共142個題目,所有題目按年齡排列,分為20個年齡階段,每一年齡(5歲前每半歲一組測驗題)各有6個測驗題加一個備用測驗題。每題代表兩個月智齡。假設兒童A和兒童B的實齡都是8歲。A通過了8歲組的8個項目,其智商為:IQ = 8 / 8×100 = 100,表示A的智力水平與實際年齡相當,智力正常,屬於中等水平。而B不僅通過了8歲組的8個項目,而且還通過了9歲組和10歲組的全部項目,則其智商為:IQ = 10 / 8×100 = 125,表示B的智力水平屬於優秀,高於兒童A。——廣東高教出版社2000年10月版,莫雷主編《心理學》P276在測驗時,如果一個10歲的兒童通過了10歲組的全部條目,那麼他的智齡就是10歲。如果他還通過了11歲的兩個條目(代表4個月)和12歲的組的一個條目(代表2個月),他的智齡就是10歲6個月。——廣東高教出版社1990年8月版,謝千秋、王錠城主編《心理學》P202一般認為,智商在90以下的,屬智力稍有缺陷;在70以下的,屬智力低下,學習困難;在120以上的,屬智力較優秀;在140以上的,屬智力超常或類似天才。一般人的智商多數在90—110之間,智商在70以下的人數較少,約佔人口的3%,智商在50以下或145以上的人數更少,約佔人口的0.1%—0.3%。(2)比率智商的局限性:用比率智商來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將逐年下降。這是和智力發展的實際情況不相符的。3.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的局限性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是對個體智力狀況的綜合測量,只能給人的智力一個概括的描述。但是智力並不是一種單一的能力,它包含著各種結構成分。在同一個人身上,智力的各個成分可能有不同的發展水平。不過,在各種智力量表中,目前最有代表性並在國際通用的,仍是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二)韋克斯勒智力量表1.結構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包含言語和操作兩個量表,可分別度量個體的言語能力和操作能力。2.韋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意義不僅可以度量出智商的一般水平(綜合智力),而且可以度量出智商的不同側面:言語智商和操作智商。3.離差智商的計算方法韋克斯勒革新了斯坦福—比奈的智商計算方法,將比率智商改為離差智商。(1) 提出離差智商的根據人的智力的測驗分數是按常態分布的,大多數人的智力處於平均水平,IQ=100;離平均數越遠,獲得該分數的人就越少;人的智商從最低到最高,變化範圍很大。(2) 計算公式: IQ = 100 + 15Z Z=(X – X )/SDZ:標準分數 X:個體的測驗分數 X:團體的平均分數 SD:團體分數的標準差(三)文化公平測驗1. 文化公平測驗的提出2. 文化公平測驗的構想3. 文化公平測驗存在的問題二、特殊能力測驗1. 特殊能力測驗的含義2. 特殊能力測驗的意義3. 特殊能力測驗的應用(注意事項)第四節 能力發展與個體差異一、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詳見教材P162二、能力的個別差異(一)發展水平的差異人的智力、特殊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水平存在著差異。智力發展水平的差異表現在有人智力超常,有人智力低弱,多數人處於中間狀態。人類的智力分布曲線表現為兩頭小、中間大的常態分布,即智力極高和極低的是少數,大多數人智力水平屬一般。有人認為:智商(比率智商)大於100為超常,小於100為低下,等於100為正常。1. 智能超常(1)智力超常兒童的特點(2)天才兒童的能力結構(前蘇聯心理學家的觀點)2. 智能低常(1)智能低常的含義——智商(比率智商?)在70分以下,智力低下或社會適應不良(2)智能不足的三個等級 A.輕度 B.中度 C.重度(3)特徵(4)造成的原因(一) 表現早晚的差異早慧與大器晚成(三)結構與類型的差異1. 結構差異2. 能力類型的差異(1)知覺方面所表現的類型差異,一般有:A.分析型——細節感知能力強,整體感知能力較差B.綜合型——知覺富於概括性和整體性,但分析性和細節感知能力較差C.分析綜合型——兼有上述兩種類型的特點。(2)記憶方式方面(一說:表象活動方面)所表現的差異,一般有:A.視覺型——視覺較清晰,即視覺記憶好,如畫家。B.聽覺型——聽覺較清晰,即聽覺記憶好,如音樂家。C.運動型(動覺型)——動作感受較深刻(動手能力強),運動記憶好,如運動員。D.混合型——能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或說:能綜合運用多種各種表象),記憶效果較好。* 記憶方面所表現的差異,根據識記不同材料的方法和效果可分為:A. 直觀形象記憶型——識記物體、圖畫、顏色、聲音較好B. 詞的抽象記憶型——識記詞的材料、概念和數字較好C. 中間記憶型——兼有上述兩種特點(3)思維方面所表現的類型差異,可分為:A. 藝術型——善於形象思維B. 思維型——善於抽象邏輯思維C. 中間型——兼有上述兩類的特點。藝術型、思維型和中間型是巴甫洛夫的提法。* 言語和思維方面所表現的類型差異,可分為:A.生動的言語思維型——言語特點富於形象性,情緒因素佔優勢B.邏輯聯繫的言語類型(抽象思維型)——言語特點富於概括性,邏輯聯繫佔優勢。C.中間型——兼有上述兩類的特點。(四) 性別差異性別差異並未表現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在認知能力的不同方面,在以下三種主要的認知能力上,性別差異的特徵也不相同:1. 數學能力的性別差異2. 言語能力的性別差異言語能力是對語言符號的加工、提取、操作能力,表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言語能力並非單一結構,它包括對言語信息的記憶、轉換、理解、組織和應用等方面。3. 空間能力的性別差異這是體現性別差異最明顯的一種能力,也是在與性別差異有關的認知活動中最難解釋、最難描述的一種能力。第五節 能力形成和發展的條件一、遺傳素質(一)含義(二)作用:遺傳素質是能力發展的自然前提,無此前提,就談不上能力的發展。(二)三方面的研究情況(三)教材的觀點:1.智力本身是不能遺傳的。遺傳對智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身體素質上。身體素質是能力發展的自然前提,對能力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2.遺傳素質本身不等於能力,它不能現成地決定一個人的能力,它僅提供了能力發展的可能性,可能性要轉化為現實性則要通過後天教育與訓練的作用。理由:(1)具有相同身體素質的人,可能發展多種不同的能力;(2)良好的素質如果沒有良好的培養、訓練,能力也可能得不到應有的發展;(3)同一能力在不同的遺傳素質的基礎上也能形成起來。即使在某種身體素質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可以通過機能補償來彌補。* 機能補償(不同感覺的補償)——由於某種感覺受損或缺失以後,其他感覺給以補償的現象。如盲人失去了視覺機能,可以通過自己的腳步聲來辨別附近的建築物、河流、曠野等地形,也可以通過觸摸覺來讀盲文。二、環境和教育(一)產前環境對兒童智力發展的影響1.母親懷孕的年齡 2.母親服藥、患病(二)營養狀況(三)(兒童的)早期經驗(四)早期家庭教育 *要注意因材施教問題(四)學校教育 這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五)實踐活動 * 「施用累能」與「科用累能」「科用累能」:從事不同職業的活動就積累了不同的能力。一些專門從事某種職業的人由於長期使用某一種感覺器官,其相應的感覺能力能得到高度發展。如:染色專家能分辨出40—60種黑色的色度,一些印染工人分辨出30—40種黑色的色度,而一般人只能分出2—3種不同色度的黑色;熟練的磨床工人能看到0.0005毫米的空隙,而一般人只能看到0.1毫米的空隙;有經驗的飛行員能辨別出每分鐘1300轉和1340轉的發動機轉速的差別,而一般人只能辨別出每分鐘1300轉和14000轉的發動機轉速的差別。三、主觀努力(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人的主觀努力,離不開人的自覺能動性。(二)堅強的意志也對能力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意志(意志過程)——人們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困難,從而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或者說,意志過程是人們支配自己的意志行為的心理過程。(三)能力的發展還依賴於自我分析與評價的能力。
推薦閱讀:

普通卻實用 高效理財四大招助你財富一生
60款浴室收納設計,美觀又實用
襯衫搭配半身裙的幾種實用穿法
購表指南——時髦又實用才是王道

TAG:心理學 | 心理 | 實用 | 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