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悟】委屈的時候不掉眼淚|學誠_學誠法師
X我們的人生,從出生到死亡,歷經了種種坎坷,遭遇了種種磨難,飽嘗了種種辛酸,承受了種種痛苦。我們的家庭、事業也常有種種的不如意。我們與周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相處,也時常會被他人所誤解、冤枉,甚至遭受種種莫名的指責、詆毀。孩時吵架,父母上來一陣呵責,即刻兩眼淚橫;在學校,我們勤奮好學,挑燈夜戰,卻時常榜上無名;到單位,我們盡職盡責,勤勤懇懇,卻總得不到賞識,反常挨領導批評;甚至一出家門,奮勇助人,竟也遭人訛詐。如此種種,實在令人委屈、無奈。當這些不順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輕者以淚撫傷,重者憤起反抗,報復於人。但流淚又有何用?只會徒增悲傷。如果不從此學會忍受委屈,只會一點點積蓄內心的怨恨,等怨恨的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終將一爆而發,傷人傷己。我們常認為自己受到傷害,就一定要報復對方,才能彌補傷痛。可是一陣慘烈報復過後,我們的傷口難道就好了嗎?沒有,反而是自己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讓自己傷得更慘。結果彼此關係漸行漸遠,最終或與家人分崩離析,或被領導炒魷魚,或與朋友反目成仇。如果說開始受點委屈時,學會忍一忍事情便會過去;如果委屈過不去,內心怨恨不斷增加,那便是造惡的開始,真正痛苦的開始。我們這一生從生到死,時苦時樂,但總是苦樂參半。那當我們委屈的時候怎麼該如何處之呢?《道德經》說:「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蔽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意思就是說受得住委屈,才能保全自己;經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直;低凹反而能積滿,陳舊反而能出新,少取反而能有得,貪多反而會迷惑。佛陀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我們自身業力召感而來的,業又是由煩惱而引發的。內心的貪婪、瞋恚、愚痴等煩惱推動著身口造業,造業的當下會感得苦果,並且以後還會有苦的隱患,還會有更大的苦報,還會增長更多的貪、瞋、痴。
推薦閱讀:
※紅樓夢第一回好像很多人都沒讀懂,林黛玉的眼淚究竟為什麼而流?
※若能在一滴眼淚中閉關
※眼淚是黑夜出沒的精靈
※這條路滿是眼淚
※晚安 | 這首曲子曾賺取過無數人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