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長一張不受欺負的臉?
文︱安吾鄉
上學的那些年,我最怕老師問的一句話是:誰願意舉手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怕? 因為被嘲笑過,這些嘲笑並不是針對我所給出的答案,而往往是針對我舉手這個行為的本身。
初中時第一次接觸生物這門學科,新奇的視角和思考方式都讓我十分著迷,課堂上便積極地與老師互動,然而課後卻常常面對同學的冷嘲熱諷。
「自己懂就夠了,有什麼好顯擺的」「長這麼大了還舉手,傻不傻」「這麼積極,是想跟老師搞好關係吧」…… 語言攻擊之後,便是無休無止的漠視、疏遠和排斥。活動分組時總會被剩下,發作業本時總會被忘在講桌上,連體育測試都要故意站成一排擋路。
的確,這些都算不上大事,但這些密密麻麻的小事幾乎佔滿了我的初中時光。十幾年後我才逐漸明白,這些所謂的「小事」其實就是「校園欺凌」。
網路上充斥著很多校園欺凌的例子,不少家長在深感震驚的同時心生慶幸,慶幸自己孩子的校園生活是平靜安穩的。
但校園欺凌從來不是少數人才會遇到的特殊狀況。無形的語言欺凌、冷暴力,甚至是漠視,都會對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而每個班級都可能有正在遭遇或製造這一切的孩子,處理欺凌問題已然是很多父母需要面對的問題。
為什麼會被欺凌?孩子被欺凌的理由是繁雜多樣的,學習太好、學習不好,長得出挑、長得太丑,體格弱小、體格肥胖…… 這些理由甚至是以一對對反義詞的形式出現的,毫無標準可言。
前段時間有則新聞報道,王女士遭受校園欺凌長達十年,期間被編造整容、男朋友成群等各種謠言,十年之後的她將其中一名帶頭者告上法庭,並贏得了訴訟。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當問及被告人欺凌他人的原因時,他給出的答案是:沒有實質性的矛盾,就是覺得自己心情不爽。
也有很多以校園欺凌為題材的影視劇反思過這些問題。動漫《聲之形》中,男主角石田開始被朋友孤立的理由是:愛欺負人。
然而口口聲聲說石田愛欺負人的同學,卻把欺負他當做日常。
有人說,這是因為孩子還不懂事,其實不然。
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如此,是家庭教育和這個社會塑造的,他們不過是模仿成人社會行為的產物。如果成人始終故我,那校園欺凌只會繼續輪迴,孩子們能做的,只是選擇成為欺凌者或者被欺凌者。
如何保護孩子?家長給予孩子的愛,將會是孩子在經歷挫折時的港灣和退路。
孩子在自己困惑、不滿、無助時會尋求父母的幫助,家長面對孩子的請求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去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
在發生過的校園欺凌事件中,很多家長後悔不已。他們回想起自己的孩子曾經哭鬧著不肯上學,而自己卻不與孩子溝通也不相信孩子,以為只是孩子不聽話,自己懷著不能慣壞孩子的想法,把哭泣不止的孩子留在了學校。
哪有什麼慣壞,只是父母的不理解。如果能多相信孩子一點,能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孩子的感受,即便孩子被警告會有「長長的望遠鏡」監視,也敢於對父母說出實情。因為他知道父母能夠理解自己,能夠支持自己,能夠陪伴自己一起渡過眼前的難關。
缺少愛和理解的孩子往往會將被欺負的原因歸咎於自身,患上不同程度的神經官能症。他們認為自己被欺負是不夠可愛,是因為自己沒有達到讓他人喜愛的標準,從而形成對自我的攻擊。
知乎上有個高贊的問答,講的是孩子被欺負後一位爸爸的做法。這個爸爸給女兒講了一個故事:「貓頭鷹自己哇哇亂叫,吵得別的鳥兒不喜歡,搬再多次家都不受歡迎。」
這麼多人贊同的方法就一定是對的嗎?
這位爸爸的做法顯然是有問題的。
他將女兒被欺負的原因歸結到了孩子自身,讓孩子覺得自己所受的痛苦是應得的,這也是導致很多被霸凌者默不作聲的罪魁禍首。
而在北美的反霸凌教育中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不是你的錯,你值得別人尊重。」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客觀地評定自己和他人應該承擔的責任,而非一味地教給孩子反省和內耗。
與教孩子內省相反的是,有家長一聽孩子被欺負便立刻炸毛,以全包全攬的方式替孩子解決難題,但這樣也未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美籍華裔教育專家畫雲博士講述過女兒小時候被欺負的故事。
女兒6歲的時候哭著對媽媽說有一個小男孩罵自己蠢,媽媽聽說了之後立刻去學校找了老師,而且還跟小男孩的媽媽進行交流。在這之後的幾天小男孩沒有找女兒的麻煩,但一周之後又開始了,還帶領著更多的小朋友說女兒的壞話。畫雲博士說自己很長時間裡,一聽到那個男孩的名字就神經緊張,看到女兒哭哭啼啼的樣子卻無計可施,只能盼著孩子們快點長大。
畫雲博士的兒子比女兒小9歲,當兒子在幼兒園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她解決這件事情時不再一手包攬,而是站在幫兒子出主意的立場,讓孩子嘗試著自己去解決。
她和兒子想出了一個幽默的方法:對那個嘲笑他的人說一句「謝謝」。兒子在使用了這個方法之後感慨道:「我不僅覺得自己尊重了別人,還好像對局面有了控制的感覺,因為對方反應不過來!」當又有一個同學不停地出言諷刺他時,他能夠自信地回道:「你可能覺得你的話能傷害到我,可是我告訴你,你只碰到了我的皮毛,夠不到我的靈魂。」
面對校園欺凌,家長的確需要成為孩子的後盾,讓孩子在受到挫折時有所保障,但這並不意味著替孩子解決一切,家長要在給予適當幫助的同時,讓孩子樹立起承擔責任、解決問題的意識,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自我形象,即便再遇到相似的情況,也能自信的去解決出現的問題。
如何讓孩子長一張不受欺負的臉?家庭氛圍和教育環境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之前去一個朋友家做客,飯桌上他和父親討論某一事件時,觀點發生了分歧,在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的情況下,朋友反駁父親時說道:「你說錯了,你根本不懂。」
雖然這個態度在我們看起來都有點不可接受,但他的父親卻絲毫沒有生氣,依舊是心態平和地與朋友進行交流。
這樣寬鬆的家庭氛圍以及平等的交流方式,讓人感到十分舒適,同樣也影響了朋友的處事態度和對待權威的態度,每當遇到不平等的事他總是敢於發聲,並能夠積極地尋找解決辦法。
但這樣的家庭環境並不多見。孩子作為未成年人,還不能享受與成年人平等的權利,更別說特殊的保護。各種權威可欺凌他們,同輩也可以互相欺凌,這一切甚至有人覺得好笑:你一個小人受傷了還挺疼挺羞恥,這看起來好好笑。
而我們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其實多是「義務」的內容,而少見「權利」的表述。遵守、服從、熱愛、關心……這些都是對孩子們的要求,卻從未告知過他們的權利是怎樣的,那當孩子遭遇到他人的侵犯時應該如何大膽地表達出來?
通過培養孩子的權利意識,可以讓孩子明白,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因而「權利表述」和「義務表述」應該是並重的,而非偏廢。如果真的能夠以這樣的思想基礎來教育孩子,那麼當孩子面對無論是來自校園還是社會的不平等之事,都能夠明白自己的權利,敢於維護和抗爭。
孩子參與了校園欺凌怎麼辦?知乎上有人提問:「得知孩子在學校參與了校園欺凌,怎樣教育孩子才能夠使他意識到錯誤並主動承擔責任?」
不少的網友回復說:「打一頓就好了!」但以暴制暴就能解決問題嗎?
家長們傷心、難過、自責的情緒,是無法通過發怒、暴力的方式表達給孩子的。哪怕孩子在家長的強制力下選擇了道歉或收斂,但這只是暫時屈從於畏懼,並非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因而在判定孩子有錯之前,要先去傾聽孩子說什麼,去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而非堵塞溝通的渠道。
有位教師回憶,當初得知班上一個叫家瑋的孩子被欺負時,震怒的她決定用校規處分六個欺負人的學生,他們卻在辦公室回嗆:「大不了記過!」隔天家瑋媽媽在教室外走廊和六個男孩談話,訴說做為媽媽聽聞自己孩子遭遇的難過與心疼。接著她說:「我不生氣,我知道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對他。你們是這麼好的孩子,會這樣做只是因為起鬨,絕對不是惡意欺負他,我希望這件事讓你們更懂得如何與別人相處。」
這位老師一直記得那個畫面:家瑋媽媽輕輕地說,但男孩們的頭越來越低。後來,男孩沒被記過,他們沒料到自己竟被如此善意對待,他們將這樣的善意反饋給家瑋,以及身旁的人,家瑋媽媽為所有孩子以及這位老師都上了一課。
在欺凌事件中,事情的關鍵不在於這個霸凌的孩子是誰,而是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行為,他們同樣需要幫助。不要輕易給孩子打上惡的標籤,有的孩子只是希望贏得別人的關注,有的孩子是因為盲目跟從了他人的行為,只有做到真正理解,才好對症下藥。
歌德曾說:「人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罐子,難免發生碰撞。」
當孩子還不能夠獨立解決這些碰撞和摩擦時,家長一定要承擔起身為父母的責任。了解他們的需要,主動投入愛、時間和精力,幫助孩子走出校園欺凌的困境。
推薦閱讀:
※32歲不老童星,娶個老婆被嘲笑像母子,如今孩子都有了
※這幾類胎夢預示著孩子是來報恩的,你碰上了嗎?
※14歲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遇見二十年前的的自己
※從奧運賽場看家庭教育,教會孩子輸得起!|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