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漫談
秦腔漫談
文/曹斌鋒
秦腔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劇種之一。它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行的南昆、北弋、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關於它的起源,眾說不一,大體有形成於秦代(或先秦),形成於唐代,形成於明代三種說法。秦腔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3000年前的先秦時期,李白有詩「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後來有專家發現明萬曆(1537年-1620年)年抄本《缽中蓮》傳奇第十四齣中有唱「西秦腔二犯」一調,這也是在史料中首次發現「秦腔」一詞。該劇是江南無名氏之作,證明已傳播到江南。江南遠離陝西,傳播需要時間,由此大部分戲劇專家推斷:秦腔最遲在明代中後期已經形成了。近年來,甘肅省青年戲曲專家陳嵐經過多年的查證追尋,提出了秦腔在明朝初期就已形成的觀點。陳嵐說:「最具說服力的證據,是陝西鳳翔縣(鳳翔曾是西府秦腔演出盛地)民間藝人收藏的四幅明正德年間的戲劇人物年畫。這些年畫都是以戲曲為題材的,如《回荊州》年畫中人物的臉譜和服飾,與戲劇舞台上演員們所勾畫的臉譜和穿著大同小異。像《回荊州》這樣的大場面,情節生動、故事動人的戲,絕非在短期內形成,必有幾代藝人的積累、完善、傳授方可。這說明在明初已具備演一定規模的劇目了。」說明早在明代初期開始,秦腔就作為一種戲劇表現形式被西北的老百姓所認可。
秦腔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更何況甘肅、陝西一帶古稱「秦地」,秦是歷史的概念也是地理的範疇,根據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出土的大量文物證明,秦人的祖先曾在甘肅繁衍生息過,東遷之後才在咸陽建立過秦國。秦腔,秦人之腔,是源於古代秦地的民間歌舞,經歷代人民的創造逐漸形成。誕生於秦地的秦腔,以壯懷激烈、慷慨悲歌、幽怨凄苦、悲壯豪放的美學特徵為西北地區的廣大勞動人民所鍾愛。秦腔又稱亂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清人李調元《雨村劇話》云:「俗傳錢氏綴百裘外集,有秦腔。始於陝西,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亂彈」一詞在我國戲曲聲腔中的含義很多,過去曾把崑曲、高腔之外的劇種都叫「亂彈」,也有曾把京劇稱為「亂彈」,也有的劇種以亂彈命名,如溫州亂彈、河北亂彈,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為先、為主的梆子腔系統的總稱上。據調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創辦的華慶班,曾馳名甘陝一帶。
到了明末清初,秦腔突然成為戲劇盟主,向東流傳到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省,事實上,這種誇張為「吼」的古老劇種,曾對中國各個劇種都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由於秦腔在明末廣泛流傳所造成的。相傳李自成的起義軍中都帶著秦腔戲班子,每到一地,秦腔表演就成為起義軍們最重要的娛樂活動。隨著時間推移,起義軍們在當地繁衍生息,秦腔這一表演藝術也隨之在各地廣泛流傳。此外,秦腔還隨著西北商人的腳印而被全國人民所熟知。清康熙時,陝西涇陽人張鼎望寫《秦腔論》,可知秦腔此時已發展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間魏長生進京演出秦腔,轟動京師。對各地梆子聲腔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清中葉時,秦腔作為「花部」代表劇種與當時雄踞劇壇的崑劇(史稱雅部)進行,這就是中外戲劇史上的「中國戲曲的花雅之爭」。花雅之爭使秦腔居於戲壇盟主,並使民間戲曲取代雅部的崑劇在中國戲劇文化的地位。花雅之爭的花部領軍人,就是名滿天下的名伶魏長生。魏長生堪稱中國戲曲史上的秦腔藝術大師,他的演唱活動有力證明了秦腔在中國戲曲歷史地位和對其他劇種的巨大影響。
秦腔在陝西境內,因各地方言、語音的不同而演變形成了四路:流行於關中東府同州(今關中東部渭南地區大荔、蒲城一帶)地區的,稱「同州梆子」(即東路秦腔,也叫老秦腔、東路梆子);流行於西府鳳翔地區的(今西部寶雞地區的鳳翔、岐山、隴縣和甘肅省天水一帶),稱「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又叫西路梆子);流行於漢中地區的(今洋縣、城固、漢中、沔縣一帶),稱「漢調桄桄」(即南路秦腔,又叫漢調秦腔、桄桄戲);流行於中府西安地區的,稱「西安亂彈」(即中路秦腔)。其中的西路入川後成為梆子;東路在山西為晉劇,在河南為豫劇,在河北成為梆子,所以說秦腔可以算是京劇、豫劇、晉劇、河北梆子這些劇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影響,在語音、唱腔、音樂等方面,都稍有差別。近五十年來,東、西、南三路秦腔的發展趨於停滯,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趨勢。
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每部分均有歡音和苦音之分。歡音表現歡快、喜悅情緒,苦音抒發悲憤、凄涼情感,唱腔音樂豐富多彩、優美動人。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適合表現悲憤、懷念、凄哀的感情;歡音腔歡樂、明快、剛健、有力,擅長表現喜悅、歡快、爽朗的感情。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帶板〕、〔滾板〕等六類基本板式。彩腔,俗稱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蕩、劇情發展起伏跌宕之處。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墊板腔等四類。凡屬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屬彩腔,均用假嗓。伴奏曲牌分絲弦曲牌和管樂曲牌,數目甚豐,常用也有一百餘首,如「小開門」「紫南風」「朝天子」「雁兒落」「柳生芽」「步步高」等。鑼鼓經名目繁多,有慢、中、快、散四種類型,依其作用又有開場、動作、板頭、曲牌鑼鼓四種之別。樂隊分文、武場,文場以胡琴為主奏,武場以鼓板為主奏。表演均以我國傳統的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五法和一整套的程式,再加上世代的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絕活」。秦腔鬚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臉均重唱,名曰唱亂彈。民間有「東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亂彈」之說。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亂彈,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亂彈,長達數十句之多,如《白逼宮》中漢獻帝的哭音亂彈,要唱五十多句,講究唱得瀟洒自然,優美動聽,民間稱做「酥板亂彈」。《下河東》的四十八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斬李廣》的七十二個再不能,要排唱七十二句。花臉唱腔講究「將音」和「嗷音」,調高難唱,能者則成名家。
秦腔曲牌分弦樂、嗩吶、海笛、笙管、崑曲、套曲六類,主要為弦樂和嗩吶曲牌。秦腔的音樂伴奏,向稱四大件,以二弦為主奏,人稱秦腔之「膽」。琴師在秦腔戲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於舞台前場後部正中。伴奏音樂擅奏老調,音高為「三眼調」。三十年代後改用出調(即下把拉法)。在臉譜(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塊瓦花臉、帶一字須)、身段(如趟馬、拉架子、擔柴擔、水擔等)、化妝(如改包頭為梳水頭)、特技(吐火、吹火、踩蹺),以及語言聲韻(秦腔是十四韻,內有入聲)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臉譜講究莊重、大方、乾淨、生動和美觀。顏色以三原色為主,間色為副;平塗為主,烘托為副。所以極少用過渡色。在顯示人物性格上,表現出紅忠、黑直、粉奸、神奇的特點。格調主要表觀為線條粗獷、筆調豪放,著色鮮明,對比強烈;濃眉大眼。圖案壯麗,寓意明確,性格突出。格調「火爆」,和音樂、表演的風格一致。除凈角外,有個別生角也開臉譜。
秦腔的角色角色有三大行十三小行一說。(三大行為生、旦和花臉,十三小行是鬍子生、老生、小生、武生、正旦、花旦、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大花臉、二花臉和三花臉。)但一般認為,行當分為四生(老生、鬚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凈(大凈、毛凈)、一丑,計十三門,統稱為「十三頭網子」。(也有人把秦腔角色行當分為十三門二十八類。老生分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鬚生分王帽鬚生、靠把鬚生、紗帽鬚生、道袍鬚生和紅生,小生分雉尾生、紗帽生、窮生,武生,幼生;老旦,正旦分挽袖青衣、蟒帶青衣,小旦分閨門且、刀馬旦,花旦分玩笑旦、潑辣旦、武旦,媒旦,大凈,毛凈,丑分大丑、小丑、武丑。)一般戲班,都要按行當建置以「四梁四柱」為骨幹的三路角色制。頭路角色包括頭道鬚生、正旦、花臉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鬚生、二花臉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掛頭牌演出,其他即為配角。條件優越的戲班,常不惜重金邀請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亂不擋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稱「戲包袱」,或叫「飽肚子」。秦腔表演技藝十分豐富,身段和特技應有盡有,常用的有趟馬、拉架子、吐火、撲跌、掃燈花、耍火棍、槍背、頂燈、咬牙、轉椅等。神話戲的表演技藝,更為奇特而多姿。如演《黃河陣》,要用五種法寶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長串焰火,金交剪能飛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臉講究架子功,以顯威武豪邁的氣概,群眾稱其為「架架兒」。
現存傳統劇目三千多種,多為歷史故事戲,劇中主要人物也多系帝王將相、忠臣義士、英雄豪傑和才子佳人。最擅長搬演袍帶戲、扎靠戲和「光棍戲」。組班制統「四梁四柱」,「四梁」為頭道鬍子生、大花臉、正旦和小旦。「四柱」為二道鬍子生、二花臉、小生和丑。這些行當要求唱念做打俱精,且有各自的絕招和拿手好戲。臉譜旦角多用墨縐紗包頭、貼片子。丑角有梅花、蝙蝠、銅錢和全白臉等,凈臉譜色塊大,起竅高,面窄額寬,圖紋多變,可分為花臉、白臉、黑臉、紅臉和凈臉。勾黑臉表示人物鐵面無私,剛正不阿,如《鋤美案》中的包拯。曹操、潘仁美因其驕橫、霸道和姦詐,則勾白臉。勾紅臉則表示人物有忠貞英武的性格特徵,如關羽。還有特殊的臉譜勾法如旦角凈扮,凈角俊扮,生角凈扮。
秦腔所演的劇目,據現在統計約三千個(一說劇目超過1萬本,劇目之豐富,居我國三百多劇種之首。)多是取才於「列國」、「三國」、「楊家將」、「說岳」等說部中的英雄傳奇或悲劇故事,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它的傳統劇目豐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時期。康熙四十四年(1705)前後出現的張鼎望《秦腔論》,乾隆年間(1736一1795)嚴長明《秦雲擷英小譜》、吳長元《燕蘭小譜》、周元鼎《影戲論》,都是較有影響的論述秦腔著作。《秦雲擷英小譜》載:「西安樂部著名者凡三十六。」這些班社均為秦腔班社,每個班社均擁有一批有影響的藝人。乾隆、嘉慶(1736-1820)年間:秦腔演員魏長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使京腔六大班幾無人過問,不少崑曲、京腔藝人改習秦腔。此後半個多世紀,秦腔幾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個重要戲曲劇種,同時也是流行全國許多地區的劇種。就清代有關史料統計:當時除山海關以外的東北三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跡外、其他各省都有流行。在流行過程中,與其他戲曲形式和民間藝術結合,逐漸遞變形成各地多種多樣的梆子聲腔劇種,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漸趨縮小。至清末,又變成流行於西北一帶的地方劇種。
推薦閱讀:
※貟宗瀚:如果只是吼,根本稱不上秦腔
※俏梅芳韻三十載 凌霜傲雪為秦腔-關 中 直 擊
※【講座預告】中國秦腔四大名旦齊愛雲做客百年交大
※秦腔四大名旦
※秦腔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齊愛雲、柳萍
TAG:秦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