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水畫:今天如何繪寫?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中原人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千古傳唱,讓人們對江南山水心生嚮往。江南風景的如畫之美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說:「江南卑濕,丈夫早夭。」秦漢時代,以窪地為主的江南生態環境在發達的中原看來還是充滿危險的,遠遠談不上審美情趣。六朝時期,江南已經開始成為本地文人頗為流連的所在,物產的富饒、生活安逸的背後是江南的生態環境變得宜居了,具有了審美欣賞的價值,六朝隋唐時期江南的山水文學、美學也隨之興起。

  中唐以後,中國財稅和經濟中心逐漸轉移到江南地區,江南的生活和美學價值進一步得到承認乃至推崇。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說:「江南中主時,有北苑使董源善畫,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這是宋代大文人第一次讚賞江南山水和江南山水畫。

  稍後的米芾在《畫史》中將江南山水畫風的代表董源推到了極高的位置:「董源平淡天真多,唐無此品,在畢宏上,近世神品,格高無與比也。峰巒出沒,雲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嵐色郁蒼,枝幹勁挺,咸有生意,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

元明清時期江南一般指的是太湖平原周邊蘇州、常州、松江、太倉、南京、鎮江以及杭州、嘉興、湖州這些州府(八府一州)。由於江南行政上分屬江蘇、浙江省,故而並不存在一個獨立的江南畫派,而代之以江南地區下屬各府縣的畫派,比如吳門畫派、松江派、婁東派等等。知名山水畫家蕭海春先生認為古代山水畫有三大支柱——李成、范寬、董源,後來李成和范寬合在一起了,就形成董源和李成兩系,到了明清時期也就是董其昌以後,只有董源了。董源一系的發展是有道理的,這就是文人們認為山水畫既愉悅心情又表達內心對自然的看法,是最有生命力的。蕭海春先生這裡雖然沒有談及江南,但是實際上指出了江南山水畫的代表董源、董其昌一系之所以發展壯大的原因。鑒於江南地區對周邊地區經濟、文化的強大吸收和擴散能力,江南山水畫也不斷吸收新的養分並輸出其影響,故而江南山水畫超越了狹小的地域限制,最終成為中國山水畫史主要的脈絡。

  按下那些大眾群文性質的江南主題藝術展暫且不表,如今江南山水畫主題的展覽大致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博物館類型,既展示江浙滬地區的古代書畫資源也展示今人的臨摹品。這類展覽仿古、做舊的痕迹比較明顯,彷彿停留在過去,很難看出其中蘊含的今人性情與感受。第二種是當代藝術類型,這一類型的藝術家大多來自西式的畫種和藝術門類,他們更多運用的是新媒體材料而非傳統中國畫工具,往往只是借用江南、山水畫等文化符號進行當代藝術的轉化。他們對於山水畫的解讀和利用不是從筆墨語言而是從觀念、媒介等當代藝術範疇來進行的,更強調的是創造性的誤讀而非對江南山水畫的文化梳理和繼承。這兩大類型的江南藝術展所邀請的藝術家很少有重疊,前者都是博物館、文物拍賣行所青睞的畫家,而後者則是以西方以及東亞當代藝術為圭臬的實驗藝術家。

  古代江南山水畫是綿長的文脈,絕非一位名家或是一個流派所能完全代表。江南山水畫的發展每一步都是對前人的繼承,同時又是對前人的突破,所以說單純的臨摹或是單純的創新都是偏執的。最近在上海朵雲軒舉辦的名為「江南意」的山水畫展(芊荷藝術空間承辦)試圖在此前兩大類型之外尋找一種新的可能。參展的幾位中青年山水畫家都是中國畫科班出身,又任教於華東師大、上海師大等高校國畫專業,是如今上海高校山水畫傳承的中堅力量。他們生長於上海,耳濡目染江南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對江南古典文化有著深深的眷戀。他們在高校之中又能接觸到各種新派藝術和文化,潛移默化中又吸收了不少新觀念與思想。這次畫展中他們以學問和研究的態度來展現自己對江南山水畫的認識,他們沒有去表現江南山水具體的實景,或是描摹某位古代名家的江南山水畫作,而是尋找到江南山水與自身性情氣質關聯的幾種意趣、風格來進行表達。畫展選擇了綺麗、雅趣、幽深、淡遠這四種體格,江南意以體格為主題,是對古典美學的致敬,也是為了脫離此前一些江南畫展過分關注畫面故事或是地方風情的俗套。幾位畫家根據各自對江南山水畫傳統的體認以及自己的性情特點來進行創作,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特點。女畫家鄭文可謂得「雅趣」一體,她思維嚴謹,辦事條理分明,注重法則與規範,特別注重分析南宗山水的輪廓和結構。她以靜居燕坐、明窗淨几之心表現古人山水中寧靜幽雅之趣。畫家錢保綱不僅善山水,還是上海一位非常活躍的業餘崑曲家,他迷戀崑曲並非某些附庸風雅之士的裝點門面,他實際上在曲與書畫之間找到共通點,這就是氣息的吐納,他的山水畫筆墨注重內在的動勢和節奏,給人貫氣連綿之感。邵仄炯的山水畫多是設色,畫風偏向「綺麗」一體,體現了他對晉唐高古之氣的追求,這也是江南山水的重要一面。這是因為所謂晉唐繪畫的根源還在江南士文化中,顧愷之的繪畫雖然不是獨立的山水畫但是已經蘊含了山水畫的雛形,其精緻華美、綺麗婀娜的線條、造型具有鮮明的世族文化品格。之後北宋的米芾也是晉唐文化迷,其米家山水中古樸的山形、流雲造型以及高古遊絲筆法都從取資於晉唐繪畫。

  對於上海中青年畫家在傳承與新變中的多年努力和成績,在上海各高校、美術館長期從事山水畫教學的蕭海春先生深深理解其中的不易,他說:「其實傳統在當代繪畫家來講,是屬於小眾的,不是大眾的,很多人認為傳統很了不起,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我認為山水畫一定和宋元傳統是相聯繫的,要做好沒有使命感是不行的。」

當代中國文化建設面臨許多棘手的難題,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在於傳統與現代、本土化與全球化之間的撕裂。江南山水畫在歷史上曾經藉助復古而實現了創新,很好地解決了古今之間的對立。在當今文化環境下,山水畫領域如果能夠就這一問題展開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不僅對山水畫創作本身而言,對於整個中國文化而言也將是具有相當意義的事情。山水畫絕非一種技藝或是媒介那麼簡單,對其的研習和創作實在是直通人心和世道的,是貫通古今的,就其直觀、感性和生命力來說山水畫也有著其自身獨特的人文魅力和社會影響。

  

  作者:汪滌 來源:東方早報


推薦閱讀:

黃幻吾--《山水花鳥》作品欣賞
清代瓷器山水紋飾賞析
淳道精品推薦——王浩灃國畫山水、人物、花鳥作品欣賞
南派山水的開山鼻祖董源,他的山水畫有一種特別的韻味!
一程山水,沁心明媚

TAG:山水畫 | 山水 | 江南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