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鼻孔外開始修鍊的丹道,不知道有人練成功沒有?
西派丹法是李涵虛創立的,在道法上是沿襲東派丹法而發展起來的。東西兩派既分派別,亦各有傳承。既有其精華之處,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這要讀者善於去偽存真,抓住關鍵,聯繫實際在蒲團上效勘。用自己心源上悟出之理,去做性命上切實之功,就能巧生言外,妙合彀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了。
1意守鼻孔外徑寸之地的虛無竅胡孚琛在《道學通論·丹道篇》補遺中講:「入定止念以意守鼻孔外方寸之地的虛無竅為優,口鼻之中為人中穴,外接天地之氣,是色身和法身的交界。在此處神氣相互光合作用,在適當火候下會產生『汞』,即先天元神,這也是一條神氣光合作用的定律。」這裡講了些什麼呢?主要講的是:「意守鼻孔外方寸之地的虛無竅」,這個「虛無竅」指的是什麼?作者沒有明說,卻在後面指出「口鼻之中」的「人中穴」,「外接天地之氣,是色身與法身的交界」,所以在「神氣相互光合作用」下,掌握「適當火候」即可產生「先天元神」以止念入定。
《仙學解秘》在《學道利益》一文的結尾,加了對海印子的按語:「海印子,西派之傑也。專做身外功夫。」其身外功夫如何?張義上在所著之《仙道漫談》按語中專門做了介紹:「西派別傳超等天元丹法,於鼻外徑寸色法兩身交界點中安神調息。有息則在鼻外虛空中相依,無息則在鼻外虛空中入定。」
從以上兩個方面結合起來看,所謂西派別傳超等天元丹法的入手 功即是:意守鼻孔外徑寸之地的虛無竅。因為它是色法兩身的交界點。有息則心息相依,無息則在鼻外虛空中入定。這樣就可以做到「安神調息」了。同時指出:「以此功始,即以此功圓。」所以天元丹法「最初從身外虛空下手,最後亦在身外虛空了手。自始至終,步步不離虛空,盡在外邊運用。而一切法驗則盡在色身上顯得。如易發、易齒、易血、易瞳,乃至易粗重色身為微妙色身,根身世界,一一密轉密移」。久久鍛煉,「自能外其身,即能易其形矣」(「仙全」1010頁一1011頁)。
2西派天元丹法總訣1.在外面虛空中心息相依。海印子在論述((性命圭旨》的錯誤時講:西派天元丹法「全重外面虛空一著,若有一毫意見著在色身,即是『毫髮差殊不作丹」』。其具體運用則是:「從身外心息相依起首,借彼先天一無鍛煉凡軀,身心漸化漸純,累積長久,化形為仙。」徐海印在《天樂集》中又講:「昔以因緣得遇汪師指示心息相依法門,方知玄宗確有真傳。」心息相依就是將調心和調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心調息,以息攝心,心息相依合一,性命自能相融矣。這就是「從外而外身易形」之道。所以「玄宗修道,心息相依在外面空中,定亦在外邊空中,定極自能與色身分離」,那就是「脫胎神化」之功了。
2.大定真空為基。「丹法以真空一著為最貴,此呂祖門下西派相傳之樞要也」(「仙全」101 5頁)。東派陸潛虛也在《南華付墨》中純示真空妙諦。汪師(體真山人汪東亭)亦認為:「真空為最重要。」「為丹法之玄樞,返還之妙鍵,成真之軌躅,了道之南針也。」陳泥丸也講:「返本還源為真空。」所以「西派丹訣以大定真空為之基。」(「仙全」1017頁)這就是它的基礎了。
徐海印在《天樂集》中又講:「蒙師一再傳授,知西派相傳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餘返還口訣,火候細微,皆大定真空之緒餘也……惟大定然後能真空得位。到得真空然後能契妙有。空有圓融,形神俱妙。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文始)華(東華)二派之肯綮,九還七返之玄要也。」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西派清修天元丹法的總訣就是:「心息相依,大定真空。」「由『心息相依』而靜,由『心息相忘』而空,自能證入『大定真空』之虛靜。」汪師又說:「心息相依之功夫純熟,必轉入心息相忘,方能入定。倘不能心息相忘,即不能入定。故此忘字最重要。」(《體真山人丹訣語錄》)。
白玉蟾在《玄關顯秘論》中講:修道者「就於忘之一字上做工夫,可以入大道之淵微,奪自然之妙用,立丹基於頃刻,運造化於一身也。」徐海印在《天樂集》中也講:「工夫不外心息相依,一到大定真空之境,內外二葯俱通。外則九還,先天一無自來;內則七返,五行四象自合。三家自然相見,水火自然既濟,一切法驗,不召而自來,不求而自至,有水到渠成之妙。」
3外身易形之道的指導思想與功修效驗
1.外身易形之道的指導思想。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章中講:「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河上公注釋云:「後其身是『先人而後己」』,「天下人敬之」。故能「佔先」也。外其身是「薄己厚人」,「百姓愛之如父母,神明佑之若赤子,故身常存」也。外身易形之道,正是在這種公正無私、無欲無求,忘我忘物,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指導下,生命得以保存而長壽也。
2.外身易形之道的功修效驗:初期是益精易形。寒山子云:「益者益其精,可名為有益;易者易其形,是名為有易。能益復能易,當得上仙籍;無益復無易,終不免死厄。」
進一步應該明確:外身者,是「明身外虛空一著。如運瓮者,必立於瓮外,方能運轉自如。易形之道亦然,必先舍此色身,到外邊虛空中來凝神調息,方能無中生有,盡七返九還之妙。」西派天元丹法在修鍊中,因能外其身,故能易其形矣。這正如《參同契》所描述的:「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發白皆變黑,齒落生歸所。老翁復丁壯,耆嫗成奼女,改形免世厄,號之曰真人。」又曰:「含精養神,通德三元;精益腠理,筋骨致堅;眾邪辟除,正氣長存;積累長久,變形而仙。此乃玄宗修鍊之正軌,天人合發之功效也。」(「仙全」101O一1011頁)。
4外身易形之道的行功步驟
海印山人在《知和與知常》一文中講:「丹法之要在一和字」,《中庸》曰:「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莊子》日:「將我守其一以處其和。」修持者如「常抱元守一,專氣致柔,使吾沖和之氣與天地相為流通,則性真全,命蒂固,而真常不變之道在我矣。」
所謂和者,心息相依之意。在行功中只要「心息一依則神氣兩靜,由靜而定,定久湛寂,是雲復命,老子曰:復命日常。蓋性定之謂也。定極生明」。故「知常日明。和也,常也,明也,即三而一也。然功夫自有次第,非可躐等也」(「仙全」1 019頁)。
這個功夫次第即是:從心息相依入手,達到和氣自生的目的。故「知和日常」。這裡的「常」,即掌握修鍊和氣的初步規律。然後在此基礎上,從和氣自生進入由靜而定之功,定久湛寂,是雲復命。復命日常,即性定之謂也。性定之久,定極生明,故「知常日明」也。和、常、明即三步功夫的次弟,循序而進,非可任意躐等也。
5小周小還與大周大還
人身本一小天地,氣血周流一晝夜即是一周天。丹法取象天地,要在以我身之小天地,混融而入於乾坤之大天地,然後可以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而得超凡入聖之機也。
關於小周小還與犬周大還之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區分:
1.小周天乃氣行周天,大周天乃神行周天。然所謂氣行神行,均在定中行之,不過功夫之深淺有別耳。
2.小周小還。「當煉精化無時,以我虛寂,感召外來真陽入我身中。當真陽來時,渾身上下,俱感酥軟麻木,由麻木而入於混沌,不識不知,如活死人一般。斯時我身與虛等,心與空等,天地之虛空即我之虛空,我之小天地,融化入於乾坤之大天地,以盡虛空遍法界之真陽,養我一身,徹內徹外,透頂透底。呂祖所謂:『白雲朝上闕,甘露灑須彌』者,正氣行周天之景象也。」
小周天煉小還丹「身內是坎離。功夫到虛極靜篤,外感先天真陽,真暴入我色身,補足我破體後之損耗。是以我純陰感彼純陽。純陽真無到時,渾身酥軟麻木跳動,能周身酥麻一次,即真暴薰蒸一次,即行一次小周。如是漸采漸集,氣足止火,復成童體。斯時離宮填滿,身內已成乾象,純乎先天。」(「仙全」1 012頁)。
3.大周大還。「當煉無化神之際,神息俱定於虛空中。先天真陽入我色身,周流一匝畢後,因主人翁定在外面,色身已如空屋,隨即出色身來至虛空,抱我主人翁。因神定而氣隨定,神氣同定」。
「再以我乾陽感彼虛空中乾陽,身內先天與身外先天,彼此凝集,是合內外兩重真陽而成大還。功夫到此,定力已達兩三小時以上。能寂定一次,感召身外真陽與我身內乾陽相會合,即為行一次大周天,直到大丹告成」。「久則氣盡化神,惟一威光,煊赫虛空,是即胎圓之證也」。從此入「大圓寂照之門,以性空三昧,圓融六大」。皆神行周天之法驗也。
4.小周天是從後天返先天時所用;大周天是從先天返出先天時所用。同一寂定,同一氣行,功夫深淺不同,色身效驗,亦有區別。小周僅能易發,大周則能易齒、易血乃至易骨、易髓,易瞳,嶄然—新。所謂我猶昔人,非昔人也。小周天乃安樂延年之法,大周天乃超凡入聖之功;小周天僅息住而脈未必住,大周天息住而兼脈住。此皆淺深不同之點也(「仙全」1012—101 3頁)。
以上講的小大周天與小大還丹之區別,在實修中只要功夫一到大定,外則乾坤會合,內則坎離交媾,小周大周,同時進行,小還大還一併修鍊。所謂:「內葯還同外葯,內通外亦須通。」不標小周大周之名而實際則煉小還大還之實了。
訣日:「心息妙合,抱德煬和;真無薰蒸,養性延命;重立胞胎,再造乾坤;玄宗修證,唯斯為證。」
推薦閱讀:
※蟒蛇,養久了也會有人情味
※有人說她是鄧麗君一生的對手,你會唱她的歌嗎?
※「佔領多倫多」現場 有人掛起毛澤東像
※南懷瑾老師:常有人問修行為什麼沒有進步,原因在哪裡呢?
※年底了,居然有人連臘肉都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