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無償獻血被牟利 血荒威脅全中國
血荒,正不分血型、不分時間、不分地點,持續威脅中國。推行多年的無償獻血,從沒有使中國的人口獻血率掙脫世界最低警戒線。今日血荒,手術全停5個小時開顱手術,一半時間竟在「等血」。2012年6月1日,34歲的陳志雲在北京遭遇交通事故,然而血液極度缺乏。4000毫升的急救用血,前後分兩次才從北京市血液中心調齊。陳志雲幸運地和死神擦了個肩。該中心的血情通報顯示,6月以來,除A型血外,其他三種血型都需要「緊急獻血」。他的妻子張琴不明白:「為什麼急救用血都變得無法保障?」2012年6月7日,瀋陽盛京醫院肝膽脾外科主任戴朝六無奈地宣布「今日血荒,本科室大手術全停」。戴朝六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他從醫二十餘年來第一次碰到手術被迫終止的情況。5天後的6月12日深夜,北京友誼醫院外科醫生孟化在微博上疾唿「救救孩子」。一位不久前手術的年輕患者得了嗜血綜合征,急需血漿及血小板。「度過急性期,他肯定能活,否則不堪設想。」這些關乎生命的吶喊並非個案。在重慶,O型血缺口近千袋,導致駐渝部隊緊急獻血;在江蘇淮安,A型血首次出現零庫存,已經到了無血可用的境地……「過去說供血緊張是指某一血型緊缺或者季節性供血緊張,現在看這一缺口有擴大的趨勢。」衛生部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全國70個大中城市,兩年來出現「血荒」報道的已經多達47個。「血荒」,曾經只是一個不時閃現的幽靈,如今它不分血型、不分時間、不分地點,日漸成為蔓延全國的常態。業內人士還擔心,隨著醫改的深入,全國用血需求將在「十二五」期間出現井噴。如果不積極應對,那麼無論是躺在手術台上的急救者,還是該輸血的輸不上的患者,後果都將是致命的。5年前,這種情況還不可想像。2007年6月14日,時任衛生部黨組書記的高強在全國無償獻血表彰電視電話會議上直言,「有的地方出現臨床供應短缺,甚至引發"血荒』。」這被認為是最早承認「血荒」存在的官方記錄。實際上,血荒現象在國內早已有之。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2005年以前,供血緊張已經在個別地區出現。2006-2008年全國多個省市出現季節性血荒。進入2009年,血荒在春秋季節頻繁出現。進入2010年,青島、威海、昆明、南京、成都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血庫告急,有的城市庫存量不足三天。最嚴重者,昆明市醫院每天的備血量,連一台手術都滿足不了。「血荒」由此蔓延全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0年冬天,北京某大醫院各個血型的庫存連最基本量都不夠,以至於醫院男醫生都被抽走獻血了,「不計血型,只要健康就行」。這也是官方認可的「供血緊張常態化」的節點——2010年年末。在山東省煙台市中心血站副站長楊建的記憶中,從1998年獻血法實施到2007年,煙台的無償獻血量都是充足的,有時甚至需要停采某種血型。他記得,那時整個中國的血液採集量在這10年間每年都以10%至15%增長,直到2010年年底,供血壓力陡然劇增。從目前來看,「血荒」出現的地點也都是有跡可循,一般來說,直轄市、省會出現的頻次高於一般城市,發達城市高於不發達城市。衛生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1月至9月全國血液採集量增幅為5.8%,與往年相比增幅下跌近一半,在北京、浙江、海南、廣西等地,採集量甚至出現了絕對下降。新醫改致血荒?有意思的是,多位采供血機構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均不認同「血荒」這一提法。「荒,代表無收成。」廣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說,「當前血液供應緊張只是求多了,供不足。」獻血量增速趕不上臨床用血量增長被公認為是供血緊張的首要原因。「這一輪血荒是由2009年新醫改推行引發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新醫改之後,大量原先限於經濟能力的患者開始尋求手術治療,一些用血大戶例如肝移植手術也廣泛開展。目前僅一次肝移植就需要使用紅細胞9000毫升,按每個獻血者獻200毫升計算,相當於45個人的獻血量。衛生部統計顯示,近年來,全國采血量年均增長12.6%,仍然不能完全滿足臨床用血需求。廣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指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最先感受到臨床用血需求的壓力,因為發達城市的醫療資源集中,外地患者較多。近日該中心對用血量最多的15家醫院做了統計,廣州市以外的病人的用血量佔63.48%。臨床供血緊張也是世界性問題,即便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大城市也不時閃現,但是中國式血荒卻有其特殊的一面。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回復南方周末記者的採訪時指出,一個國家為了維持足夠的血液供給,需要1%-3%的人口參與獻血。此前WHO針對172個國家調查顯示,包括中國在內有80個國家沒有達到1%這個下限,其中79個都是發展中國家。最新統計的結果顯示,中國2011年人口獻血率只有0.9%。低於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國家的1.01%。血荒=信任荒南方周末近日聯合搜狐網發起的調查顯示,公眾之所以不願意獻血,55.75%的受訪者認為獻血用血機制不透明,無償獻血可能被牟利;34.4%的受訪者認為獻血對身體不利,擔心采血不安全。「獻血是無償的,為什麼用血還要收費?」這是目前公眾最大的疑問。「血液的來源是免費的,但血液採集、分離、檢測、運輸、保存等成本卻必不可少。」付涌水解釋說,現今血液價格基本上全國統一。例如全血每單位定價為220元,而機采血小板每治療量則為1400元。付涌水以1單位全血的成本為例細算了一筆賬:獻血者篩查檢測約10元;兩遍免疫學檢測試劑,包括HBV、HCV、HIV、ALT和血型等約80元;核酸檢測試劑70元;血袋約25元;獻血紀念品平均20元。再加上血液的低溫儲藏、運輸、加工、設備損耗等費用,已超過國家定價的220元。差額部分通常由地方政府補貼,「廣州每年財政專項補助約兩三千萬元」。據介紹,2009年,在逐步轉向公益性事業單位之後,全國超過七成的血站施行收支兩條線,錢一般繳納到「財政」專戶,支出預算要先經衛生局、財政局審核,再由人大批複。在采供血機構看來,消極輿論也使獻血者積極性受到影響。2009年,網路上有人炫耀用「人血澆蘭花」的照片,最終調查發現血液是在成都某醫院輸血科流出。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後,全國血液供應緊張的局面再度雪上加霜。究其緣由,主要是中國紅十字會承擔了無償獻血的宣傳職責,同時部分省市的采供血機構仍掛著紅十字會血液中心(血站)的牌子。河南省紅十字會血液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河南歷來供血充足,「郭美美」事件之後,開始有人在網上把血站稱為「吸血鬼」,街頭采血也陷入困境。為此,連北京紅十字會血液中心也不得不出面聲明:「血站人事、財務、采供血業務等均由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主管,跟紅十字會沒有關係。」僧多粥少,僧人找粥?在血荒的背景下,近一個月來,廣州、長沙、溫州等多個城市爆發用血糾紛,一個專業性的詞頻頻見諸報端——互助獻血。事實上,互助獻血在1998年施行的獻血法中即有規定。按照各地血站當下的政策,患者親友可在血站獻血,並憑獻血證為患者換取等量指定血型用血。劉原(化名)曾在深圳參加無償獻血,身在長沙的母親2012年5月初需要動手術,想到無償獻血證上直系親屬可以免費用血的承諾,劉原向長沙傳真了其無償獻血證等信息,卻被答覆外地獻血不能在本地使用,必須互助獻血後才能用血。「這裡面藏著一個荒誕的邏輯,無償獻血只能保證用血時享受免費等優惠政策,但是一旦遭遇血荒,還是要獻血,即便過去獻過1萬毫升也沒有用。」劉原說。互助獻血如今成了各地應對「血荒」的救命稻草——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讓僧人自己找粥。一份在江蘇省血液中心官方網站上的演示文稿強調,「要對臨床人員開展互助獻血工作業績考核與評價」。江西、浙江等地也下發文件,要求各級醫療單位「互助獻血量不得低於本單位當月用血量的20%」。對於互助獻血引發的種種爭議,衛生部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一些地區還習慣於用下發計劃、設定指標等方式應對供血緊張。據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輸血科負責人介紹,2011年,在供血不足的情況下,該院的互助獻血率從2%增長到5%,翻了一倍多。推廣這項政策的人有十分理想的盤算,「互助獻血者一旦意識到自己的血可以用來拯救親屬的生命,同時會給其他患者帶來好處,他們將來可能會變成固定的志願獻血者。」然而事實恰恰相反,互助獻血的濫用引發了眾多患者家屬的不滿,同時也挫傷了無償獻血者的積極性。在現實中被要求互助獻血的廣州人袁啟聰擔心,這可能導致獻血變得功利:「大家都不獻血了,家人有難我才去獻血。」不求「血頭」,求誰呢?然而,並不是誰都可以來互助獻血,只要花錢找人就行。這催生了大量「血頭」。湖南郴州黃敏(化名)是一位地中海貧血症患兒的母親,這種疾病隨著年齡增長,輸血量增多,而間隔期縮短。2011年3月開始,黃敏等地貧兒家長也被各地要求參加互助獻血。黃敏通過地中海貧血症患兒家長QQ群得知,目前有些寶寶,在沒有得到互助獻血的情況下,長達四十多天沒有得到輸血。一些家長在無奈的情況下求助於「血頭」。「目前每200毫升血大概收費500元,都是"檯面下的事』。」黃敏說。有償獻血時代猖獗一時的「血頭」「血霸」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捲土重來。2012年3月14日,溫州首例非法組織賣血案在溫州市鹿城區法院公開審理。2名涉案的湖北籍「血頭」劉氏兄弟通過招攬民工參與互助獻血,之後給予數額不等的「營養費」。根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2011年10月22日,溫州市某醫院白血病患者王某急需血小板,其親屬通過電話聯繫上劉某,後者隨即安排田某到溫州市中心血站以王某家屬名義進行獻血,而後收取王某家屬825元。2011年10月31日,劉安排鄭某到溫州市中心血站再次以王某家屬名義進行獻血。最終,二人以非法賣血罪被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在北京,張亮、熊陳言等5人組成的「血頭」團伙,在網上招募血源後,多次在北京著名三甲醫院非法組織他人賣血。2012年3月,該團伙成員同樣被法院處以一定刑期。一些疲於應對血荒的地區已經提前行動。2012年年初,海南省利用特區立法權修訂了《海南省公民無償獻血條例》,規定公民無償獻血後,可以享用公休假兩日。同時把國家規定獻血年齡上限55周歲放寬至60周歲,把獻血周期一年2次放寬到一年4次。不過,更多地區的患者沒有如此幸福,對他們來說,不求「血頭」,求誰呢?來源:南方周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