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之草書--《十七帖》的書法結構2
十七帖宋拓本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
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參考。
此帖前人評價甚高。如宋黃伯思說:「此帖逸少書中龍也」。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認為此帖「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這些評價都很中肯。尤其說它們寫的從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從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最為深刻準確。孫過庭曾說過:「子敬(王獻之)已下,莫不鼓努為力,標置成體」,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寫字時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現自己有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樣就反而失去書寫時的自然之美了。這種對比式的評論,對書法欣賞很有啟示。
釋文:十七日先書郗司馬未去 即日得足下書為慰先書以 具示複數字,吾前東粗足作佳觀吾 為逸民之懷久矣足下何以等(方)復及此似夢中語耶無緣言面為嘆書何能悉 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 卿舅可耳至為簡隔也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 示致意計與足下別十六年於今雖 時書問不解闊懷省足下先後 二書但增嘆慨頃積雪凝寒五十年中所無想頃如 常冀來夏秋間或復得 足下問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吾服食久猶為劣劣大都 比之年時為復可可足下保愛為上臨書但有惆悵,知足下行至吳念違 離不可居叔當西耶 遲知問 瞻近無緣省苦(告)但有悲嘆 足下小大悉平安也雲卿當 來居此喜遲不可言想必 果言苦(告)有期耳亦度,卿當不居京此既避又節 氣佳是以欣卿來也此信旨 還具示問 天鼠膏治耳聾有驗不有驗者乃是要葯 朱處仁今所在往得其 書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 其書可令必達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體氣 常佳此大慶也想復愚加頤養吾年垂耳順推之 人理得爾以為厚幸但恐前 路轉欲逼耳以爾要欲一 游目汶領非復常言足下 但當保護以俟此期勿謂 虛言得果此緣一段奇事 也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 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 即分布令知足下遠惠 之至,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楊(揚)雄蜀都左太沖三 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 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 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 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 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 及卿在彼登汶領峨眉 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 彼鹽井火井皆有不足下 目見不為欲廣異聞具示,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 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 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 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余粗平安 知足下情至 旦夕都邑動靜清和想足下使還具(一一),時州將桓 公告 慰情企足下數使命也謝無 弈外任(住)數書問無他仁 祖日往言尋悲酸如何可言 嚴君平司馬相如楊(揚)子云 皆有後不 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 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 官諸理極差頃比復匆匆 來示雲與其婢問來信 □不得也 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 以畢唯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使得至彼今內外 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 情至委曲故具示 雲譙周有孫□高尚不 出今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 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知有漢時講堂在是漢 何帝時立此知畫三皇 五帝以來備有畫又精 妙甚可觀也彼有能畫者不欲因摹取當可 得不信具告 諸從並數有問粗平安唯修 載在遠音問不數懸情司,州疾篤不果西公私可恨足 下所云皆盡事勢吾無 間然諸問想足下別具不復具(一一) 往在都見諸葛顯曾具 問蜀中事雲成都城池 門屋樓觀皆是秦時,司馬錯所修令人遠想慨然為爾不信具(一一) 示為欲廣異聞 得足下旃□胡桃葯二種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 須知足下謂頃服食方回 近之未許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 卿以當一笑 彼所須此藥草可示當 致 青李 來禽 子皆囊盛為佳函封多 不生 櫻桃 日給滕 足下所疏雲此果佳可為,致子當種之此種彼 胡桃皆生也吾篤喜 種果今在田裡唯以此 為事故遠及足下致此 子者大惠也,知彼清晏歲豐又所 出有無一鄉故是名處 且山川形勢乃爾何可以 不游目虞安吉者昔與共事 常念之今為殿中將軍 前過雲與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與足下為 下寮意其資可得小郡 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 故遠及 敕 付直弘文館 臣解無畏勒 充館本 臣褚遂良校 無失 僧權
推薦閱讀:
※傅山草書《早起非真健詩軸》,蟠繞跌宕,縱橫磅礴!
※元·鮮於樞草書韓昌黎《石鼓歌》
※賀知章草書《孝經》(釋文附後)
※李懷琳 絕妙草書
※很適合識字、練字,識草練草,老少咸宜的草書《中華字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