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息肉「長」成大腸癌
近年來,大腸癌已成為消化道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日前,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彭林表示,現在大腸癌發病已呈年輕化趨勢,30多歲的年輕人群患大腸癌的慢慢增多。如果能夠早期防治結腸息肉,完全可以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現象:小息肉長了3年變成大腸癌
日前,王先生在市中醫院肛腸科接受了腸癌手術,手術切掉了一段大腸,但也把直腸腫瘤切除了,而且保住了肛門。躺在病床上,王先生感到很後悔,原本他有機會避免患這次直腸癌,並避免這次手術的,但卻錯失了良機。
3年前王先生因大便次數增多到醫院行結腸鏡檢查,發現直腸上段有一顆息肉,約0.8cm大,病理化驗為腺瘤性息肉,當時醫生建議行息肉切除的手術,但王先生因為工作比較忙,他認為一顆小瘤子沒什麼大不了,以後再說吧。於是就一拖再拖,直到3年時間過去了,幾個月前王先生髮現大便經常有暗紅色血,於是他再次到醫院行結腸鏡檢查,發現原來的小息肉已經變成了大腫瘤,化驗為直腸癌。王先生真是後悔莫及,想不到小息肉竟然變成了大問題。
彭林表示,像王先生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僅去年他們科室就做了近千例大腸息肉手術,醫院外科和肛腸科每年平均完成大腸癌手術100多例。在臨床上,幾乎每月都要發現好幾例大腸腫瘤病人。大腸息肉是指長在大腸黏膜層的贅生物,有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其他良性腫瘤。從部位上講包括直腸息肉、結腸息肉和盲腸息肉。息肉起病隱匿,小息肉大多數無任何癥狀,部分大息肉可引起大便習慣改變、次數增多、便中帶有黏液、便血、腹痛等,極少數大便時有腫物自肛門脫出。
病因:80%大腸癌由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
彭林表示,大腸息肉和大腸癌關係密切,相關研究表明,80%的大腸癌是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而增生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也有癌變可能,但癌變的演變期較長。摘除大腸息肉,就大大遠離了腸癌。大腸癌雖然早期癥狀隱匿,但早期發現和治療可獲較好效果。
相關醫生有示,結直腸癌不再是絕症,經過手術根治,絕大部分中、早期結直腸癌病人是可以治癒的。腹腔鏡微創技術還可使大部分過去必須切除肛門的低位直腸癌病人,既能根治切除癌症又能保住肛門功能。
「結腸鏡檢查是發現和診斷大腸息肉的最佳方法,也是摘除大腸息肉的最佳途徑。對高危人群,乃至40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無疑是發現大腸息肉最可靠的方法,抓住大腸息肉這個大腸癌前的漫長機會期,是防治大腸癌的最有效途徑。」彭林表示,在結腸鏡下,醫生根據經驗從息肉的大體形狀,大致可判斷其良惡性。只要定期檢查儘早發現並切除腸息肉這一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組織,就可以防止腸癌的發生。重視排便習慣改變和胃腸道癥狀,早期就診定期體檢,就能早期發現結直腸腫瘤。
彭林表示,只要定期進行腸鏡檢查就能有效地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對癌症家族成員,既往有腸息肉病的人,經常有胃腸不適癥狀的人,以及45歲以上的正常成年人要每年作一次大便潛血拭驗和直腸指診檢查,每隔2-3年作一次電子腸鏡檢查,這樣就能夠發現絕大部分的結腸癌的癌前病變,還能切除腸息肉,使患者免於結直腸癌的困擾。
提醒:預防大腸癌要警惕大便習慣改變
彭林表示,要提高結直腸癌的療效,關鍵在於早期發現與治療。結直腸癌最常見的癥狀是便血和腹痛,這一般都能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大便習慣的改變卻沒有引起人的重視。當大便習慣的改變,包括腹瀉、便秘、便頻、腹瀉便秘交替時,一定要去醫院做相關檢查。一般來說,健康人的排便次數為每日1~2次,或1~2日1次,多為成形便或軟便;少數人的排便次數可達3日1次,糞便多為半成形或臘腸樣硬便。
醫生表示,結直腸癌病人,如果腫瘤刺激腸黏膜導致體液滲出,滲液在腸腔內積存過多而刺激腸道蠕動增加,就會出現腹瀉。若腫瘤伴發炎症、壞死並引起腸腔阻塞,則會延長糞便的通過時間,引發便秘。
彭林表示,目前內鏡技術飛速發展,結腸鏡下息肉切除術已是很成熟的一種治療方法,已成為大腸息肉治療的常規首選方法。但大腸息肉切除後有可能複發、再發,所以必須定期隨訪,進行結腸鏡檢查。一般認為,單個腺瘤切除,術後第1年接受結腸鏡檢查1次,第2年再接受結腸鏡檢查1次,如連續兩次檢查陰性者則每3年再檢查1次。多個腺瘤切除或腺瘤大於2cm,伴有不典型增生,則術後3~6個月行第1次結腸鏡檢查,陰性則為每1年後檢查1次,連續兩次陰性者則改為3年1次,隨訪時間不少於15年。
怎樣預防大腸息肉?彭林表示,平時飲食起居要多吃菜,少吃肉,多吃新鮮食品,少吃腌製品,多活動,少熬夜,戒煙酒,暢情志,心態好。這些對減少大腸息肉、大腸癌的發生起著積極的作用。
推薦閱讀:
※胃腸息肉到底怎麼回事兒?要不要手術治療呢?
※哪些類型結腸息肉可在內鏡下切除?
※大腸息肉不能一切了事
※結直腸癌患者——世界上最「冤」的癌症患者
※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加上十二指腸降部小息肉,嚴重程度如何?能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