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選當季水果防濕疹、祛濕氣
製圖 鄔思蓓
據新聞晚報消息,最近上海正值黃梅雨季,潮濕的天氣讓很多人感覺身上黏乎乎的,非常不適,不少人因此出現濕疹等皮膚病,還飽受濕氣重等健康困擾。下周還將迎來「夏至」節氣,介於黃梅季和夏至間,期間的養生不僅要注意梅雨天氣的特點,還可為即將到來的炎夏提前做好準備。專家提醒市民,吃水果防暑、祛濕健脾等都有講究。
梅雨季悶熱潮濕,需防濕疹、心病發作
梅雨季節降水不斷,溫度較高,悶熱潮濕,很多人因此感到非常不適。心情變得煩躁,還容易誘發產生一些皮膚病。最近,本市各大醫院皮膚科就接到不少因為濕疹而前來就診的市民,其普遍反映癥狀多為濕疹、皮膚瘙癢等。
夏季是濕疹的高發時期。梅雨季節連綿陰雨使空氣中濕度增大,不少市民家中或多或少會出現發霉等情況,像傢具、衣物發霉等,而這些黴菌可能就是造成皮膚不適、過敏的因素。此外,空氣中的浮塵、污染物、致敏物,加之這個季節濕度大等特點,使其非常容易依附在皮膚上,造成皮膚不適等癥狀產生。
對於濕疹及其他類似皮膚過敏人群,首先要控制環境的濕度,比如:當身處家中或辦公室時,可通過除濕產品來適當控制環境濕度。除環境外,悶熱天氣容易引起心情煩躁也可能是引發濕疹的一個原因。梅雨季節天氣多變,濕度大,氣壓低,容易產生心情鬱悶煩躁等,而情緒不穩定,易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不穩定,使以前有過類似皮膚病史的患者複發。因此,在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不要被陰沉沉的天氣影響心情也非常重要。
此外,天氣悶熱稍微運動就會滿身大汗,有些人會一天洗多次澡來保持身體乾爽,但頻繁使用沐浴產品也可能導致皮膚過敏或不適,建議沐浴時最好使用溫和的洗護產品,或就用溫水沖洗,避免對皮膚造成刺激,產生不適。如果皮膚不適癥狀嚴重,首先,不要用手搔抓,尤其在雙手沒有清潔的情況下,容易使癥狀惡化。其次,切記不能用熱水燙、肥皂洗,在瘙癢處先用純凈水敷,同時應立即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以免癥狀加重,而不是自作主張亂服藥,以免弄巧成拙,耽誤病情。
消化不良者宜食楊梅 糖尿病患者少食枇杷
最近,水果攤上的水果可謂異彩紛呈。暗紅的楊梅,大紅的櫻桃,黃色的枇杷,粉嫩的桃子……五顏六色的水果讓市民們忍不住買來嘗鮮。確實,新鮮的當季水果一直是大家爭相購買的對象,但在吃水果時,也應注意自己的體質與水果的特性互相匹配,避免損傷身體健康。
楊梅是這個季節首當其衝受追捧的水果。作為特色水果,當季上市的新鮮楊梅口感柔軟細膩,酸甜可口味道濃郁,對一般人來說,都可食用,尤其是對於消化不良或腹瀉人群效果更好。在民間有用白酒泡楊梅止瀉的習慣,不少人認為腹瀉時吃了用白酒泡過的楊梅,可以產生止瀉的作用。對此,上海市中醫醫院、中醫藥膳專家沈丕安教授分析說,白酒泡楊梅確實是有一定的醫學依據,可以產生止瀉的效果。因為楊梅的酸性成分多,會使排便乾燥,從而減少排便次數。楊梅的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因為楊梅中富含維生素C,食用楊梅可促進食慾,幫助食物消化。另外,楊梅還可祛暑生津。有成語道:「望梅止渴」,也就是說,楊梅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不僅可以預防中暑,還可有助於減肥。不過,因為楊梅性有溫熱這個特性,對於胃酸過多或正處於上火的人來說,不宜多食。
除了楊梅,枇杷也有止渴解暑、促進食慾的功效,但由於枇杷中的含糖量高,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盡量少食或忌食枇杷。此外,對於容易上火的人來說,還應少吃桃子。
濕氣重易疲乏無食慾 薏米粥健脾祛濕
一般來說,當空氣中的濕度為40%至60%時,人體體感比較舒適。但如果濕度過大,細菌則更易繁殖或傳播。濕度大除了可能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影響外,還會導致產生一些疾病。人體對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的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體內水分調控失衡,濕留體內,影響健康。而濕氣重容易讓人感覺疲乏睏倦,沒有食慾,手腳冰冷,身體黏膩不舒服。
對於濕氣重的人來說,運動是排除濕氣的一個辦法,比如:跑步、游泳等運動有助於人體體內的水分代謝。此外,飲食還應以清淡為主,像生冷食物、涼性蔬菜和水果等,不宜經常食用。
對於祛除體內濕氣,沈丕安教授建議,薏米是祛除濕氣不錯的選擇。熬煮薏米粥具有利於水消腫、健脾祛濕的功效。此外,茯苓也有祛濕的效果。取1至3克的白朮泡茶喝,或用藿香製成的飲品都對祛濕有幫助。
推薦閱讀:
※保濕護膚必吃八種水果
※月經期間可以吃什麼水果?
※為什麼不能多吃桃子?
※水果吃錯更傷人! 選對了才有益健康!
※水果和蝦一起吃是否真的會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