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脈診之道——講述變幻莫測的脈診臨證經驗

學習中醫脈診,不聽聽大師脈診論壇怎行?那麼,到底如何診脈,來看看我們的前輩如是說。


想獲取更多中醫乾貨,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一、脈診入門

脈診為中醫獨具特色的臨床診斷方法;是一種頗為靈敏並能綜合地反映人體生理和病理信息的一種診法。可以為審證求因提供重要的依據。於臨床中必須精通脈理,熟練掌握診脈技巧及演變規律,方能準確認證。

脈象的形成是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任何致病因素侵襲人體必然損傷臟腑經絡功能,使機體的氣血津液發生病理變化,從而使脈象發生相應的改變。各種疾病常有其典型脈象。北宋著名醫家韓祗和提出診病當「以脈為先,以證為後」。先識浮、沉、數、遲、陰、陽;再察緊、緩、大、小、盛、虛。尤其重視脈之陰陽盛虛。並以此立論,用於臨床辨證。脈象既然與臟腑氣血關係十分密切,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受到影響,脈象就有變化,故通過診察脈象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虛實與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

中醫學指出「有是病即有是脈」。脈與症的關係十分複雜,一般情況下,脈與症是相應的。依據脈象可以確定相應法則治之。

脈診學系祖國醫學之瑰寶,歷經2000餘年的臨床實踐和歷代醫學家不斷的總結、補充、發展,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脈學理論和診脈技巧。今天我國醫學工作者應運用現代科學的思維方法與手段,進行脈象的臨床觀察、實踐與研究,為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及造福人類做出新的貢獻。

二、脈診之道

脈診為中醫獨具特色的臨床診斷方法。此法古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寸口診法三種。前二種診脈的部位,後世已少採用。自晉以來普遍採用部位是寸口,脈診始見於《內經》詳見於《難經》推廣於晉代王叔和的《脈經》。

我國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提出二十四種脈象,《景岳全書》提出十六種,《瀕湖脈學》提出二十七種,李士材的《診象正眼》又增加了疾脈,故近代多從二十八種脈象論述。脈象則是通過位、數、形、勢等方面來進行體察的。

中醫審察疾病,雖為望、聞、問、切四診合併進行辨證,但對於辨別陰陽、分析虛實、審明病位、確定治則,往往取決於脈象,為審證求因提供重要的依據。故於臨床中必須精通脈理、熟練掌握診脈技巧及演變規律,方能準確認證。

1、脈診之則

脈診又稱「切診」,即醫者以手指感覺脈搏的形象及力度為基準,是一種頗為靈敏能綜合性地反映人體生理和病理信息的一種診法。

中醫學認為「心主血,其充在脈」,「脈為血府」,「氣息應焉」,「肺朝百脈」,且肺主氣,通過肺氣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肝藏血,主疏泄,以調節循環血量;腎藏精,精化氣,是人體陽氣的根本,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

故脈象的形成是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構成了脈象的生理基礎。任何致病因素侵襲人體總是損傷臟腑經絡功能,並使機體的氣血津液發生病理變化,從而使脈象發生相應的改變。如

(1)病勢重,抗病機能增強,脈多洪大、滑數;

(2)病在外,抗病機能趨向於表,脈多浮而有力;

(3)病在內,抗病機能趨向於里,脈多見沉。

可見脈象的變化常常是臟腑經絡氣血變化重要標誌之一。故通過脈診可以了解臟腑強弱、氣血盛衰、陰陽順逆等機體功能狀態,以判斷疾病的性質、部位邪正交爭的趨勢,進而推測疾病的轉歸和預後。

2、脈診與證

各種疾病常有其典型脈象。《傷寒論》《金匱要略》條文指出「脈有弦」「痙脈按之腎如弦,直上下行」。「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虛。脈偏弦者,飲也。」以及「脈數實者為肺癰,數虛者為肺痿。」「寒疝脈弦緊或沉緊」,「浮脈」、「弦脈」分別為太陽病和少陽病的主脈等。《傷寒雜病論》辨脈法指出:脈有陰陽,凡脈大、浮、數、滑,謂之陽;凡脈沉、澀、遲、弦、微,謂之陰也。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脈數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然動搖者,謂之動也。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謂之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謂之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北宋著名醫家韓祗和在伏陽致溫學中提出:診病當「以脈為先,以證為後。」先識浮、沉、數、遲、陰、陽,再察緊、緩、大、小、盛、虛。尤其重視脈之陰陽盛虛。《難經·二難》曰:「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韓氏據此立論,根據寸口及尺中脈力大小之比,判斷病體之陰陽盛虛,並以此辨證。

3、脈與臨床

脈象的形成,既然與臟腑氣血關係十分密切,那麼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受到影響,脈象就有變化,故通過診察脈象,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虛實與推斷疾病的預後。

(1)脈定病位:疾病的表現儘管極其複雜,而脈象的沉、浮,可反映;脈浮,病位多在表;脈沉,病位多在里。

(2)脈主性質:疾病可分寒證與熱論,脈象的遲、數,可反映;遲脈多主寒證,數脈多主熱證。

(3)脈示病理:邪正盛衰,在病變過程中,產生虛實的病理變化,「虛實之要,莫逃於脈」。脈虛無力,是正氣不足的虛證;脈實有力,是邪氣亢盛的實證。

(4)脈測進退預後:久病脈見緩和,氣漸復,是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氣虛,虛勞或失血,久泄見洪脈,則多屬邪盛正衰危候。外感熱病,熱勢漸退,脈象出現緩和,是將愈之候,若脈急數、煩躁,則病進。如戰汗、汗出脈靜熱退身涼,為病退向愈;若脈急疾,煩躁者,則為病進危候。

中醫學指出「有是病即有是脈」脈與症的關係十分複雜,一般情況下,脈與症是相應。特殊情況下,也有「舍症從脈」或「舍脈從症」之提法,臨床辨證尚應據實靈活運用之。

4.據脈論治

依據脈象可以確定相應法則治之。如

(1)小兒外感,臨床見症:發熱、面赤、口乾口渴、不思飲食或咳喘、咽喉腫痛;脈浮或細數。浮脈主表,反映病邪在經絡肌表部位。浮脈亦主虛證;治則以宣肺清熱,益氣養陰。

(2)黃疸患者,臨床見症:協下腹痛,脈緊弦者,為寒實內結。治則以溫葯下之,宜大黃附子湯;腹滿欲吐,鼻燥脈浮者,可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因勢利導,軀邪外出。

(3)瘧病主脈為弦,張仲景云:「瘧脈自弦」。治則以調暢氣血,以柔和為貴;但兼數者為熱重,治則以清法,並以飲食調理;兼遲者為寒重,治則用溫法;浮大者邪盛於上,治則用吐法;弦而小緊為邪結聚於里,治則酌用攻下。

(4)若腸癰,臨床症見:少腹腫痞、拒按、發熱惡寒汗出,脈沉緊;為膿未成可下之,若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

5.結論

(1)脈診是以經絡學說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即是對經脈的診查方法;實踐證明,其科學性強而實用,時至今日仍是中醫臨床診斷的主要手段。

(2)歷經2000餘年的臨床實踐和歷代醫學家不斷的總結、補充、發展,進而形成了獨特的脈學理論和診脈技巧。

(3)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集漢代以前脈學之大成,依據《內經》《難經》及張仲景、華陀等醫家之論,闡明脈理聯繫各科疾病脈證,奠定了中醫脈學的基礎,並對世界醫學亦有深遠的影響。

(4)脈診學系祖國醫學之瑰寶,我國醫學工作者應從中醫文獻整理入手,不斷深入總結,提煉脈診理論和精髓及技巧,運用現代科學的思維方法與手段,進行脈象的臨床觀察、實踐及研究,為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及造福人類做出新的貢獻。


推薦閱讀:

中醫教你夏季養生的小技巧 夏季養生宜「輕」
老中醫說這6個穴位是補腎佳穴
中醫外治腰椎間盤突出-
關於老年人中風病症中醫論治初識
【實用老中醫望診常識大全】

TAG:經驗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