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登封「天地中心」歷史建築群

登封「天地中心」歷史建築群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The Centre of Heaven andEarth」

(點擊進入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入選時間:2010年遴選依據:文化遺產 (iii)(vi)地理位置:N34 27 31.49 E113 04 03.79(太室闕、中嶽廟)     N34 29 34.94 E112 58 37.21(少室闕)     N34 28 26.92 E113 02 28.48(啟母闕)     N34 30 05.83 E113 00 57.34(嵩岳寺塔)     N34 30 26.06 E112 56 07.85(少林寺建築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     N34 29 36.20 E112 59 55.92(會善寺)     N34 28 55.00 E113 01 37.93(嵩陽書院)     N34 23 58.97 E113 08 28.48(觀星台)遺產編號:1305

簡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北京時間2010年8月1日審議通過,將中國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遺產的主要內容包括中嶽廟-太室闕、啟母闕、少室闕、會善寺、嵩陽書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觀星台等8處11項,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也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最真實、最深刻的反映。

中嶽廟:位於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群山環抱,布局謹嚴,規模宏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總面積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嶽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莊嚴的廟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

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與啟母闕,並稱「中嶽漢三闕」。闕是一種古代建築物,常置於帝王所居的宮門前面。它常是兩個一組,分立於行道兩旁。現存的中嶽漢三闕既是一種古老的建築藝術,又是一種特殊的石雕極品。太室闕在中嶽廟門前約500米處,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正闕高3.92米,副闕高2.16米,兩闕間相距6.75米。闕由長方形大石塊壘砌而成,上面用巨石雕成「四阿頂」。正闕四面雕刻著人物、動物、車馬、劍舞等圖像,形態生動,線條流暢。副闕刻有題額和銘文,篆隸參半的書法反映了由篆到隸的字型過渡。少室闕在少室山下邢家鋪村西面,為漢代少室山廟的神道闕。正闕高3.96米,副闕高2.65米,兩者相距6.75米,闕壁遍布雕刻圖像,是漢代雕刻藝術的傑作。啟母闕在萬歲峰下,為啟母廟前的神道闕。闕高約4米,兩闕間距離7米。銘文為小篆體,是漢代書法難得的精品,文中記述了夏禹父子治水的事迹。闕身刻有圖像60餘幅。

會善寺:位於嵩山積翠峰下,山清水秀,林深谷幽,是佛教傳入我國後最早建立的佛寺之一。會善寺大殿為元代少有的現存實物建築,結構嚴謹,保存完整,其斗拱、角梁等典型做法,反映了元代建築技術的重要特徵,其建築形制、技術對我國建築史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會善寺的文物還包括山門、磚塔、經幢、佛座和大量碑碣、造像、塔銘。現存的主要碑刻有東魏《中嶽嵩陽寺碑》、北齊《會善寺碑》、唐《道安禪師碑》、《會善寺戒壇記》等,具有重要的書法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

嵩陽書院:位於登封城北峻極峰下,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以理學著稱於世。書院的建制古樸雅緻,大方不俗。嵩陽書院的建築布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共由五進院落組成。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後為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兩側配房原為「程朱祠」、書舍、學齋等。院內廊房牆壁上鑲嵌有歷代文人、墨客題字留言。

  

嵩岳寺塔:位於嵩山南麓峻極峰下嵩岳寺內,初建於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嵩岳寺塔塔高37.6米,底層直徑10.16米。塔基隨塔身砌作十二邊形,塔前砌長方形月台,塔後砌磚鋪甬道。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兩段塔身,中間砌一周腰檐作為分界。中部是十五層密疊的重檐,用磚疊澀砌出,檐寬逐層收分,外輪廓呈拋物線造型,其意匠顯然來自中國的重樓。最高處有磚砌塔剎,通高4.75米。嵩岳寺塔的輪廓線各層重檐均向內按一定的曲率收縮,輪廓線非常柔和豐圓。

少林寺:位於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是佛教禪宗祖庭,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寺西約250米的塔林,為歷代和尚的墓地,有唐以來歷代的古塔230餘座,是中國最大的塔林。塔的形制有單層單檐塔、單層密檐塔、印度?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式樣繁多,造型各異,是綜合研究我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其中唐「法玩禪師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磚塔,通體皆用水磨磚砌造而成,塔門用高浮雕的手法,裝飾著飛天、嬪伽等古典圖案;元「照公和尚塔」是一座單層密檐式磚塔,疊檐五重,造型秀麗。初祖庵是為紀念達摩始祖面壁而修建的,修建於北宋年間,以豐富多樣的石刻而著稱。初祖庵大殿是河南省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觀星台: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由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觀星台由台身與石圭、表槽組成,台身上小下大,形似覆斗;檯面呈方形,用水磨磚砌造。台高9.46米,北面設有兩個對稱的出入口,築有磚石踏道和梯欄,盤旋簇擁台體,使整個建築布局顯得莊嚴巍峨。由台底到台頂,有凹槽的「高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塊青石平鋪的石圭(俗稱量天尺)。石圭通長31.19米。觀星台附近為周公測景台,為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天文官南宮說刻立的紀念石表。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嵩山被認為是中國中部的神山。在河南登封附近這座1500米高的山下,4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坐落著8群建築物和古迹,包括三座漢闕——中國最古老的宗教建築遺存,廟宇,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建造過程經歷了九個朝代,這些建築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對於「天地中心」的認識,以及對於這座山的宗教神權的崇拜。登封歷史建築群充分證明了中國古代建築對於禮儀、科學、技術和教育的專註。

MountSongshang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entral sacred mountain of China.At the foot of this 1500 metre high mountain, close to the city ofDengfeng in Henan province and spread over a 40 square-kilometrecircle, stand eight clusters of buildings and sites, includingthree Han Que gates - remains of the oldest religious edifices inChina -, temples, the Zhougong Sundial Platform and the DengfengObservatory. Constructed over the course of nine dynasties, thesebuildings are reflections of different ways of perceiving the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power of the mountain as acentre for religious devotion. The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Dengfenginclude som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ancient Chinese buildingsdevoted to ritu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education.

訪問本博客首頁,根據「博文快速查閱說明」可查找你喜歡世界遺產的圖文介紹。

博客首頁鏈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

推薦閱讀:

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陵 
伏羲是世界文化的共祖
66個世界文化聖地(下)
一半糞便一半黃金,這裡是孟買! | 不可思議的印度(二)
菲尼克斯群島保護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762)圖文介紹(706)

TAG:建築 | 歷史 | 自然 | 文化 | 世界 | 遺產 | 世界文化 | 歷史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