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有效性

關於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www.chinaqking.com 期刊門戶-中國期刊網2009-7-10來源:《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09年第4期供稿文/張敏嫻[導讀]有效教學是教育者的追求,本文論述了實現有效教學的幾個策略:給學生一個寬鬆民主的教學環境、教師要精心備課、教給學生有效的方法、教學的過程要因人而異、注重閱讀、鼓勵學生。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關於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張敏嫻摘要:有效教學是教育者的追求,本文論述了實現有效教學的幾個策略:給學生一個寬鬆民主的教學環境、教師要精心備課、教給學生有效的方法、教學的過程要因人而異、注重閱讀、鼓勵學生。關鍵詞:有效教學;教學環境;方法

作者簡介:張敏嫻,任教於江蘇省蘇州立達學校,中學一級教師。

目前初中語文的教學讓許多的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語文的教學需要花費教師課餘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學生也花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其教學的結果卻始終不盡人意,於是研究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是每一個語文教學工作者的當務之急。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習並收穫知識,讓教師的付出更有價值,讓語文的教學更能給學生以深遠的影響,這是每個教師的追求。筆者在這一方面有一點粗淺的思考。  一、給學生創造一個寬鬆民主的教學環境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研究也表明,學生在沒有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的、心情舒暢、情緒飽滿的情況下,大腦皮層容易形成興奮中心,激活神經系統,使感知、注意力、記憶、想像等心理活動處於積極狀態。由此看來,語文課堂教學要實施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鬆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也就越高。那麼如何才能營造一個民主、寬鬆的課堂教學環境呢?  筆者覺得應當用平等的觀念關愛學生,以民主的氣氛尊重學生。學生因為各種原因在學習上的表現是各有差異的,因此在成績、課堂反映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一定要以生為本,懂得用平等的觀念給每一個學生平等的發展和學習的機會,給相對弱勢的學生以真誠的關愛,這樣在學生的學習上會產生積極地影響。 二、教師要精心備課,給學生提供最鮮活的養分 「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備課,然後將最精華的內容傳遞給學生;同時教師還要作教法和學法的研究,讓學生通過最有效的途徑、最大限度的獲得知識和感悟。所以筆者認為備課的研究應比教學其他環節的研究更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有效備課如我校就採用集體備課形式,大家集思廣益,使教學的效果有了顯著提高。  備課的內容除了課本,更重要的是備學生。關注學生,以學生為本,最大限度的了解學生,才能使教學的方案更加科學有效。同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其創新思維的發展才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  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後,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寫教後感,作教學反思、更新教學理念,這樣的教學才能與時俱進。  三、教給學生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能力  在教學的課堂實踐中,教師不僅要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有效方法,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同時要注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長足發展作引路人。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讓學生有文化的積澱和哲理性的思想,讓學生成為有思想的博學的文明人。我們的教育者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些,今天的教育不僅僅就局限在眼前的分數和升學率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學生的未來發展上,我們作為一個教育者一定要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的終生髮展為目標,以學生的長足發展為追求,要真正的讓學生受益,讓學生的人生從這裡起飛。  四、教學過程要因人而異  學生的思維品質,理解能力有差異性,所以因材施教是符合教育原則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极參与到學生個人自學、小組討論,組織交流中去,巡視指導接受能力相對弱一些的學生,提高他的學習勇氣,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提示他們學習的方法和思考過程。也要去巡視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相對強一些的學生,對他們提出較高的要求和問題,引起他們緊張的思維活動。  我們要細心處理學生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各種各樣的反饋信息,處理得適度、合理、及時,可以誘發內因,靠學生內部狀態的優化,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提高思維品質的目的。  五、注重閱讀,提升能力  就學生讀的方式來看,有默讀,有朗讀;就組織的形式來看,有自由讀,個別讀,分角色讀,有齊讀;就讀的要求來看,有帶表情的讀,有輕、重音區別之讀。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恰當指導,並逐步使學生掌握讀的有效方法。  那到底該讓學生讀哪些呢?首先要讓學生讀文本,讓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交流。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是獨立的「這一個」,其閱讀是自由的、自主的、自在的,在閱讀中學生會自主地去感悟作品的空間,體驗閱讀的過程,在體驗中提高自我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經常自主閱讀,不僅可以積累豐富的語文材料,而且可以培養起很強的語感,培養起學生豐富而細膩的情感,培養起學生優雅的氣質,而這正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  那麼在讀的環節中教師該做哪些工作呢?一般來說,教師作為文本與學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準、人生經驗、審美水平要高於學生,可以起到主導的作用,但絕對不能取代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如果教師根據教學參考解讀作品,然後再向學生灌輸,以為這是最權威的解讀,也是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捷徑,那麼在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師對作品的解讀。這隻能是老師的閱讀,而不是學生的閱讀,只能是統一的標準化的閱讀,而不是個性化、創造性的閱讀。  教師應該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不應該以標準化解讀去規範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應該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應該以標準化解讀去規範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應該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應培養人云亦云的聽眾;教師應成為學生閱讀的導師,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控制信息的專制的權威;教師應該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交給他們閱讀的方法,點撥、啟發、引導、激勵也是教師必要的工作,而閱讀、理解、領會、體味、品味、感悟只能交於學生自己去完成。 六、鼓勵學生在「問」中創新 「問」的原因是學生不滿足於現成的觀點和結論,有一種探究不止的願望,「問」與「創新」相關。在教師的誘導下,學生的思維火花會不斷迸發,問題會一個又一個地產生。學生可以考問文本,可以詢問同學,更可以質疑老師。這些問題可能涉及品味課文的寫作方法、語言文字、思想情感、謀篇布局等等。對於一些難度不大中規中矩的問題可通過點撥解決或引導生生對話解決,不贊成問題一提出,老師立即就拋出現成的答案,這樣只能養成學生的依賴習慣。而對於學生那些有創新價值的問題,教師則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開展討論或辯論。 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一直注重學生對問題的質疑和反思,在語文課堂中作個導航人。我們知道以往的教學是傳授--接受式,即使有啟發,但大多數情況都是教師設計一個又一個圈套給學生鑽,得出的結論也是大同小異,學生很少有自已的頓悟,學生的思想是教師給的, 學生就象工廠加工後的形態單調刻板的相同產品,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悲哀。其實,現在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都不錯,他們思考問題的獨特角度有時會令我們成人驚嘆。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愛心、執著和睿智來實踐,更需要每一位有思想、有人格魅力的進取者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加輝煌的明天,為了讓更多的人生閃亮起來,我們要加倍努力。

參考文獻:[1]余文森.課堂教學有效性[N].中國教育報,2007-07-06.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立達學校郵政編碼:215000

推薦閱讀:

坐姿3個90度 有效預防腰腿痛
怎樣形成一個有效的溝通
這幾種盆栽綠植養在卧室能24小時釋放氧氣,有助睡眠對失眠很有效
做到這些,你可以有效避免急性腰損傷
對3歲後的孩子,最有效的管教方式

TAG:語文 | 有效 | 課堂 | 語文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