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中國文化的特性(上)
信仰是構成傳統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信仰的參與,傳統便無法形成。傳統之所以有力量,在於它的神聖感,由於有信仰的因素滲透其中。 ·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信仰有自己的特點。 ·中國文化思想趨向多元,中國文化的發生也是多元的。 ·中國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點。
信仰與中國文化的特性(上)劉夢溪
文化,寬泛一點的定義,是指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和價值系統。狹窄一點的定義,應包括知識、宗教、信仰、藝術、哲學等。傳統文化是指傳統社會的文化,也就是1911年帝制瓦解以前的社會文化。文化傳統是傳統文化背後的精神鏈條,它是看不見的,是由文化精神的規則、秩序特別是信仰構成的。秩序,用西方的話講,就是結構。精神是文化的理性結晶。信仰是構成傳統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信仰的參與,傳統便無法形成。傳統之所以有力量,在於它的神聖感,由於有信仰的因素滲透其中。缺少信仰的傳統,是鬆散的,脆弱的,不堅牢的。 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信仰有自己的特點。孔子有句名言,「祭神如神在」。意思是說,在祭神的時候要在內心保持一種莊嚴和崇敬。怎樣才能保持呢?不妨假設有一個神在那裡享受你的祭品。這句話包含了對信仰對象的一種假設。但孔子可能沒有想到,這種假設本身給信仰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因為真正的宗教信仰是不允許假設的。既然孔子如此假設,我們也可以做另外一個假設,即,神是不是也可能不在?如果祭祀時神不在,怎麼辦?孔子沒有說。 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也有同樣的問題。它沒有單一的神,帶有泛自然的傾向。道教的信仰層面其實也不是很堅牢。佛教是外來宗教,傳入中國後它走了兩條路:一是往人文知識分子層面走,成為禪宗。如果仔細分析禪宗,會發現它顯現的信仰因素也不是很堅牢,特別是禪宗的一些「話頭」,如問「如何是禪心」,回答竟是「鎮州蘿蔔重三斤」。這是禪意,跟信仰無關。禪宗流於了智辯。但禪的境界對人類內心的調適作用,也不可低估。佛教的另一流向是往民間走,形成世俗性的人間佛教。佛教在民間香火很旺盛,但信仰層面也不無為我所用的情形。有人炒股票,先許下願,說如果炒贏了,將重塑金身。結果炒輸了,牌位都砸掉了。 在中國人眼裡,還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天」。中國人對天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甚至有一種皈依感。但這種感情不是信仰,而是崇拜。中國人感到天的浩渺,無限蒼茫,不可測量,有一種不可捉摸的神秘感和敬畏感。但對天的態度,中國人也有兩重性,有時候信任,有時候不信任。中國民間有兩句話,一是「蒼天有眼」,可委屈老得不到解決,也會抱怨「老天瞎了眼睛」。 中國人的這種信仰特徵,是好還是不好?不能做簡單價值判斷。好處是它使中國沒有宗教戰爭。中國儒釋道「三教合一」,就跟中國文化對信仰的這種態度有關。東漢時佛教傳入,沒有引起大的文化衝突,幾乎是靜悄悄地傳入的。儒家作為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對外來的佛學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倒是道教的信徒對佛教有批評。例如南北朝時期寫《神滅論》的范縝,就是道教的一個分支天師道的信徒。據陳寅恪先生考證,天師道是范縝的家世信仰。為什麼儒家能夠包容道教甚至佛教?因為儒家不是宗教。在民間,中國文化也有很大的包容性。即使窮鄉僻壤也不排外,對陌生的文化現象採取的是理解的態度。中國人文化思想的取向,趨向多元,對不同的文化都能欣賞。這主要是由於中國文化本身是多元的。儒家、道家、佛家,構成了中國文化的思想主幹,它們彼此相處得很好,甚至是合一的,所謂「理一分殊」、多元一體者也。 不僅中國文化思想是多元的,中國文化的發生也是多元的。可以認為,中國文化也是兩河流域的文化。黃河文化是它的一元,長江文化是它的另一元。過去說中國文化是黃河文化,是黃土地文化,是內陸文化,現在看這樣的講法未免失之偏頗。因為長江文化有黃河文化所不具備的特徵。長江自古航運便利,東面有直接的出海口,已經不完全是內陸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帶有海洋文化的一些特點。 中國文化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多元一體,是經過長時間形成的,不像有些國家那樣很晚才形成,容易解體。中國怎麼可能解體?它是命定地連在一起的華夏聖土。舉例來說,廣東廣西跟湖南湖北是分不開的,湖廣一直連在一起。廣東廣西離開兩湖,就沒有了后座,有了湖北湖南的大後院,廣東的意義才能夠凸顯。因此可以說,嶺南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延伸,湖湘文化是嶺南文化的后座。同樣,黃河流域的文化有長江文化為伴,才構成了中華文化的整體。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中國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點。我們學歷史,大家會知道「漢承秦制」。這是告訴我們,秦朝和漢朝是中國制度文化的成熟期,秦漢形成了完整的帝制時代的政治制度架構。所以你要談秦漢,會發現它是制度文化的典範。可是到了隋唐,隋朝短,主要是到唐朝的時候,當時的文化是多元繁榮的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朝代像唐朝那樣,跟四面八方的文化都建立了廣泛的聯繫,特別是跟中亞各國的文化,往來密切。很多帶「胡」字的東西都是在這個時候傳到首都長安,然後又通過長安向中華大地乃至東北亞蔓延。 在唐代,胡人可以到朝廷做官。長安的大街上,可見各種奇裝異服。如果你看《東城老父傳》——一本筆記性質的書,書里就記載有「長安少年有胡心」,這有點像現在的青少年喜歡西方的新奇事物一樣。正是在唐代,由於跟西域的交流,形成了有名的絲路文化。更不要說唐代詩歌的繁榮,那麼多的詩人,那麼多的流派,那麼大的氣魄,真可以說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唐詩毫無疑問是中國詩歌的高峰。到了宋代,你會發現又一個高峰,就是宋代的思想高峰。宋代產生了理學,以朱熹為代表,他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宋代的濂、洛、關、閩四大家,濂是周敦頤,他是湖南人,家前面有一條溪水叫濂溪,所以他的學派稱作濂學;程顥、程頤「二程」,河南洛陽人,稱作洛學;張載是陝西人,他的學派叫關學;而朱熹出生於福建龍溪,故稱閩學。宋學的濂、洛、關、閩四大家,把中國思想推向了一個高峰,其標誌是他們既承繼了先秦以來的孔孟儒家思想,又吸收了佛教特別是禪宗的思想,還吸收了道家和道教的思想。所以宋代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思想大匯流,而朱熹也例外地建立了自己的哲學體系。中國的學問是不追求體系的,這跟西方學者動輒要建立自己的體系不同。西方的思想家,不論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還是康德、黑格爾,他們都有自己完整的體系。中國的學問,文學思想方面,南北朝時期劉勰的《文心雕龍》有完整的理論體系,這與他受佛教的義理影響有關,劉勰晚年正式出家做了僧人。劉勰是一個例外,朱熹理學的哲學體系也是一個例外。朱子對儒家思想的貢獻,可謂集大成,如同孔子是集大成一樣。 那麼明代的文化有什麼特點呢?明代的學術思想有王陽明,有心學,儒學新的流派。再就是明代中晚期的城市生活相當發達,城市文明達到很高的程度。生活、飲食、藝術都極為精細考究,商業化、世俗化相當嚴重,甚至由於過分追求生活享受而出現了腐敗。《金瓶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明式傢具的高度審美特徵,也可以作為一個例證。大家都知道明式傢具現在是珍貴的收藏品。它的線條、式樣、審美特徵,幾百年後仍然不過時,因為它已經帶有現代性的因素。清代文化的特徵,不好簡單概括,但清代中葉的學術,那是很了不起的,一大批大學者出現,形成不同於以往的樸學。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特徵。 (劉夢溪,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責任編輯:於潔秋)
推薦閱讀:
※慾望 信仰
※為什麼偉大的科學家 偉人大多是有宗教信仰的呢?
※基督教是如何看待佛教的?佛教是如何看待基督教的? 各個教派之間是如何看待的?
※中國的基督徒,尤其是並非出生在基督教家庭並且十八歲之後才接觸基督教的,他們是真的信嗎?